本身是一个好剧本。
记忆、失忆、线索,让人想到了《记忆碎片》。
以吴导对于枪战的把握能力,如果再加上一个好的结构线索,完全可以成就一部很好的片子。
但是我们看到的,居然是这样。
剧情刚进行到1/3的时候,就已经知道来龙去脉了。
信封里承载的19条线索,除了开头几个还算可以“设局”之外,其余的仅仅是点缀。
尤其是最后的几个线索,知道最终结局之后纯粹成为了吴导火爆而又俗套的场面描绘。
可惜了小本,类似“特工”人员的扮相倒也不错;至于瑟曼大姐,感觉老了很多,整个一副“怨妇”的样子,有些倒胃口。
几个配角倒是还算眼熟,《黑暗骑士》出现过一个,另一个貌似《24》Season 7也出过场。
进入21世纪,20世纪的传统结构已经不足以让人提起兴趣了。
平铺直叙的描绘手法看得太多,未免有些过于简单。
我们现在需要的是更精巧的框架,如果结构足够复杂,即便故事最终很简单,但是足以引人入胜。
吴导看上去真的是老了,从当年的《英雄本色》走来,到《喋血双雄》的巅峰,以及随后的《变脸》,巅峰期已经结束了。
只是可叹一个本来很有想法的导演,最终也有回归世俗的时候。
If you show someone their future,they have no future,if you take away the mystery,you take away hope.如果你给某人看他们的未来,他们就没有未来了。
夺去了未来的神秘性,就等于夺去了希望。
【3星】1、这女主有点拉啊,男主给她在玻璃上留的暗号,看过之后就不知道擦掉吗?
故意引反派过去2、男主真是文武双全,能够逆向工程造出时光机,还能用棍子打架,赤手空拳也能干过人家专门的打手,还经常空手干拿枪的3、总体来说,一般般的电影,科幻部分没啥出彩的地方,打斗也不刺激,也就逃跑有一点点刺激,但是主角已经遇见了未来,所以一定能逃走,最后反复出现的所谓一颗子弹,就算男主因此而死了我觉得也没啥可惜的,他开挂跑这么久,死了也正常,况且最后也没死,没啥新鲜的感觉4、女主还有点意思,我喜欢美国这种男人和女人一起面对困难的感觉。
那个男主在最后逃命那里把女主关外面,说什么这是他自己造的孽,要自己承担,这种行为就相当于国产剧里说你赶紧走,然后女的非不走一样,非常套路,令人呕吐,既然都是夫妻了,就应该一起面对,还搞什么赎罪那一套,而且都是嘴上赎罪,最后还不是逍遥法外,和女主(生物学家)还一起开了个花店,而且还在鹦鹉🦜笼子下面放了一个彩票的中奖号码,这结局完美得不像话5、反派太弱了,故意把人所谓放进来,实际上就是故意放水,还找了个理由说让男主找把机器修好,而男主本来是破坏机器的。。
首先囧吴就压根不会塑造女性角色,也不知道一对异性恋之间应该怎么个谈情说爱法。
主要还是想玩双雄什么的,你看双枪对峙这个画面在这个片子里就出现了两次,到底是有多憋不住。
但问题是当年的主流老美(现在大家都是精神基佬,这又不一样了)未必吃你相爱相杀那套,所以别别扭扭的给女主角增加戏份,又搞得非常去性别化。
除去有个亲密女友的设定之外,你简直看不到这个角色一点女性的地方。
本身记忆消除作为本片的两大噱头之一,我记不住你你却深爱我,还是挺有些搞头的,拿个三松的便携DVD就解决掉,喷了。
更喷的是后面,全片寥寥可数的一点感情戏,女主角正跟男主角深情告白,“我们之间曾经的甜蜜金不换”,这个大本就居然在没心没肺的思考自己那20件物品到底怎么个用法。
我是女的我这一巴掌抽过去扇你了。
不是说你不能推进剧情,也不是说每个片子里必须都得腻腻歪歪谈一会儿情,但是你懂不懂中文,知不知道什么叫timing啊。
最后的HE更是乐得我不行,强行致敬纵横四海算是几个意思?
然后说这本子本身是有多不适合囧吴。
不是说他水平不行,但他真的只适合纯枪战,乒乒乓,乓乓乓,放放烟花,兄弟情,惺惺相惜,凹造型。
等等等等。
而这种需要用点脑子和想传达些想法的本子,他发挥的空间就太小了。
以至于根本没必要的冗长道路追逐和迷之动作戏都要做足半部电影。
感觉他前半部欲火焚身,心里想的都是我他妈什么时候能拍到开始干,我就要不顾一切放手干个痛快。
本来挺深刻的主题,关于掌握未来是福是祸,进而你也可以延展到某些看似光明救赎的科技究竟是福是祸,给一些擅长科幻题材的大拿拍,保证内涵炸裂,换吴老师就拍成大本蹦豆一样的念出6分现代文阅读标准答案:预知未来如同瘟疫一般感染我们让我们失去了控制自己人生的能力云云。
但说到这个标准答案也是根本没讲清楚。
从剧情的角度,“预知未来”这一行为本身就是瘟神终究要导致末日。
男主角也是表示我首要目标得去毁了机器,但到了现场又要先把本身被自己埋了bug的机器先修好,看两眼再毁掉,这就横生了不少枝节。
有人要说,你个傻逼,不这样电影能拍这么长?
是你是要凑时间你要制造戏剧冲突,但你总得给凑时间一个合理的解释吧。
你要不然也该先强调一下,知悉未来这件事,对主角是如何如同甜蜜的死亡一般致命而又诱惑呀。
说到底片子对宿命论的渲染就不足,男主角本来也是用到一些生活道具和自己的聪明才智轻松改写未来了,为什么就那么看重自己的最后一刻,以至于非要修好机器再看一遍?
而反派也是非常耿直,非得觉得我只能把你丢到未来预测到你死掉的那个场景里,不然你死不了。
我又傻逼了,坏人不蠢最后能HE?
但其实我更希望坏人他死于话多而不是耿直,毕竟这样反倒给坏人平添了一些可爱特质。
其实是看了一位台湾老师的科幻概论公开课才想到找这部口碑并不那么好的电影来看的。
看似美好的想法,其实背后往往隐藏很多问题,甚至其中一个看似无关轻重的小问题爆发,就会带来大麻烦,很多科幻作品以此为基点展开。
倒是让我想到了跟这部片有点撞梗的刘慈欣老师的硬派SF《镜子》。
挺有趣的是,刘老师的硬派SF经常是这种思路:1.一个美丽新世界式的理念产生了2.这个理念有诸多问题,有些甚至是残酷的——到这里为止还很寻常,但是接下来——3.尽管有如此诸多残酷的问题伴随着这种理念的产生,然而利大于弊(或者在某时点利大于弊),最终的结果往往采用。
IMDB对类似此类片的评分都偏低,类似的如碟中谍系列而某些带有文艺气质的电影才会相对高评(除了点评人数偏低的作弊评分),这种结果用作观影参考会让人同样贫血,净得文艺会让人不食人间烟火荡入飘渺我选择电影的标准比较简单,由不会太笨的幕前幕后来作有诚意的制作就可以了所以,本片还是值得看的
看完电影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If you show someone their future,they have no future,if you take away the mystery,you take away hope."如果你将未来揭露,那将没有未来可言,如果你将未知的黑夜拨散,那你也带走了希望的黎明。
电影中詹宁斯告诉了我们这句话,却也用故事告诉了我们,当你能预见未来的那一刻起,未来已经被改变,当你能一再预见未来的那一刻起,未来已不再未来,未来已成为当下。
真正的未来,依旧未来。
————另一个特别喜欢的台词是,女主说,"最快乐的事通常都是错误的。
"是啊,很多事都是错误的,但错误本身并不影响快乐不是吗?
珍惜当下,反而可能是这部片子最想传递的东西吧。
总之,对女主确实喜欢不起来,整体拍摄有点粗糙,有些地方也很出戏。
但细细品味,还是蛮有味道。
一个工程师发明了能够预知未来的机器,看到了这个机器带给世界的灾难。
由于成功后,他对于这段时间的记忆将要被清除,于是留了后手,凭着预知未来的能力,给未来的自己留下了20件东西。
当记忆被清除后,他虽然已经忘了这些东西是干什么用的,但是凭借过人的领悟力,每件东西都在适当的场合被他派上了适当的用场。
应该说这样的创意有点儿意思。
冥冥之中按照过去的自己的指引玩一场游戏,想想就觉得很有趣。
可是当男女主人公重聚之后,他们搞清楚过去三年男主人公究竟干了什么之后,决定去毁了那机器。
于是影片变成了普通的好莱坞动作片,追车、打斗、爆炸等元素一个都不少。
男女主人公,我们伟大的工程师,在那一刻仿佛被兰博、尼奥和李连杰灵魂附体。
剧情也开始变得混乱且无法自圆其说。
男女主人公重聚,男主人公因为过去三年的记忆被清除,想不起在这三年里跟自己感情甚笃的女主人公时,女主人公很伤心,给他看过去两个人甜蜜时刻的视频,男主人公于是恍然大悟,满怀歉意,两个人拥抱、哭泣,感情如同按了开关的台灯,重新亮了起来。
这时候,我在想,如果影片对这种状态的感情深入挖掘一下,探讨一下男主人公如何面对无法记起的亲密爱人,也许不错。
可惜,导演是吴宇森,不是岩井俊二。
吴导有自己的套路,就像无论多牵强,也一定要搞出两个人拔枪互指,一定要有鸽子。
这可以说成是向自己致敬,也可以说成一种可悲的局限性。
另外,看了本·阿弗莱克的表演之后,明白了这厮为什么被称为“票房毒药”。
群众的眼睛确实雪亮,这厮根本就不会演戏。
可以看到现在时空的未来的机器,本身就是悖论观测未来这一行为,本身就影响到了未来part 1关于观测未来的机器:魔兽世界中,艾泽拉斯,这一世界之中孕育着一个强大的泰坦,宇宙中的其他泰坦为之建立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以及守护者——黑龙、红龙、蓝龙、青铜龙,泰坦的本意是让龙族们守护这名为艾泽拉斯的泰坦的发育、成长直到它成为一位泰坦,然而能够观测到未来的青铜龙们,为了践行泰坦的意愿,坚持、努力而又固执的守护着艾泽拉斯的过去、现在、未来一如所观测的那般不发生改变。
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悲哀如果观测到了未来,看到了未来会发生怎样的悲剧,不去做什么来make a difference是很可悲的而观测到了未来,看到了未来会发生怎样的悲剧,还去阻止其它人去改变这种未来,更是可恶或许是观念不同吧,当艾泽拉斯大路上的英雄们看到了黑暗、罪恶的时候,早已知悉一切的青铜龙们把这些当做历史,为了这历史的正确性,不惜亲自动手将英雄们送入死亡part 2一切早已注定未来是一种趋势,方才吃的米饭明天早晨或许就会随着水流进入下水道,天气预报明天天气晴朗因而明天我出门的时候不会带伞,川普当上了美国总统美国吃枣药丸...这些都是未来。
人的现在,是由每一步过去形成的,而人的未来,也是每一步现在形成的。
在《你的第一本哲学书》中,讨论自由意志的部分有很有意思的一个观点——决定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行动的各种条件决定了我们的行为,并且使它成为不可避免的。
一个人的经验、欲望和知识、他的遗传因子、社会环境、各种选择的性质,以及其他我们尚不知晓的因素,这一切加在一起,共同使得一个在具体情境下的行为成为必然。
”在决定论的观点之下,现在由过去建构,将来由现在建构,人的一生从最开始的部分行走到结束的部分这一整个过程,并非是在个人的自由意志下前行,而是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认为”是自己的选择、生活、决定、努力而在行进。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放在人的身上或许会显得有些太过蔑视人本身的自由意志以及主观能动性,所幸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去分辨生活,并不是所有人都要切身在意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无论是哲学、心理学、政治、宗教又或者其它,只要过好自己的生活,就这样下去也是好的。
这倒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证实了这种观点。
也因此而衍生了一些东西,比如说地沟油、强拆、PX项目...这些东西可以称之为政治的、经济的、涉及民生的问题,如果让民众知道当年美国、日本、台湾人民都经历过这些事情,或许民众们还会与有荣焉,毕竟这是走向光辉未来的必不可少的一步,今日美帝之繁荣,就是民日我国人之生活,多好。
然而并不是。
未来早已注定,并不是注定那些美好的部分,而是最为糟糕的那部分。
是爱因斯坦自行车背后的蘑菇、暴风城的夕阳、2008年的三鹿奶粉...虽然口上总说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之类的话,但是心知肚明的,我们都喜欢快速的得到满足,后代从不在考虑范畴之内。
未来这种东西,如果抱着天真的想法去看待的话,将来流出的眼泪都是当今脑子里进的水所以姑娘们不要愁嫁,没有什么事是能靠婚姻解决的,和王思聪结婚也不能解决谢谢part 3未来是什么回到电影本身,男主在多次观测到自己的未来的经历之后,为自己准备了二十件物品。
观测未来本身是会影响到未来的,而男主在观测未来之后做的准备及物品的效用也从侧面反映了男主自身的确是在自己为改变未来做准备的过程之中已经在逐步的改变未来。
与其说是最后在女主的鼓励下一起改变了未来,倒不如说未来早已改变,现在的这个未来,这经历的所有的事情,就是男主在准备完好这二十件物品之后的未来。
香烟和喷雾头,夜视眼镜,电车卡,钻石戒指... 这些物品看似毫无规则,实际上是男主在观测未来之中所找到的适合未来某个场景的物品,而当这二十个物品使用完的时候,男主所改变的未来,已经和最初的未来区分开来,一个新的未来(和女主一起面对邪恶势力的那一幕也在男主所观测到的未来之中,这也是鸟笼本身在最后发挥效用的缘由)。
因而电影之中,男主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与其说是主角光环,倒不如说人家的确是做了许许多多的准备。
如同一张试卷,男主提前把小抄带了进来,开考之后就完全是他的表演时间了电影剧本非常不错,富有吸引力,同时也难以感觉出来是吴宇森拍的,除了开门的时候有一只鸽子之外。
这一次番茄酱也比较少,对枪的话感觉起来还是有点尴尬,不过其中女主的表现很不错,战斗力很强啊。
在观测未来方面,《回到未来》系列以及《前目的地》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参考。
同时我记得曾经看过一篇科幻小说,名字忘了,简介是80后四大科幻作家各自写的科幻短小说,其中有一篇就是说有一个科学家使用量子级别的电脑模拟宇宙的生成,在尝试多次之中最终他在自己的电脑里面模拟出了我们所在的宇宙,从而可以通过电脑本身观测到地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其中过去可以仔细的观测到,现在会有0.2s的延迟,而未来则只能观测到千年后的未来。
这位科学家发现千年之后,未来的人类们崇拜着一个博士,他在自己的量子计算机之中模拟出了我们所在的宇宙,这种技术最开始应用在打击犯罪上面,但随后使用开始泛化,最终人类生活彻底透明化,人类也从有着七情六欲的个体变为木然的机器,最终灭亡。
人啊,终究还是要对未来抱有敬畏之心啊。
不然晚上吃太多零食早上起来一定会胖的零零散散写了一些,就这么结束吧。
文不对题,着实抱歉
在表叔里泡了将近一个小时,读完了本期《南方周末》,一篇《吴宇森:我想拍出中国人的智慧和团结》,让俺知道了吴宇森的《赤壁》,期待一下。
在那个用VHS录像带看港片的年代,一部《喋血双雄》让俺们认识了发哥和霰弹枪,但吴宇森是谁,很陌生。
从香港到好莱坞,又到北京,两个字,不熟。
回到家里正好看到本港台在放《Paycheck》的片头,从头看到尾巴,这部好莱坞商业动作片中某些中国元素,港片影子浓重,那棍棒功夫貌似师从成龙。
回来豆瓣一看,原来是吴宇森拍的,好吧,让我再期待《赤壁》一下吧,改明儿去看首映。
《Paycheck》这种剧本,属于快餐,像《全民公敌》,《第五元素》之类的动作片,难得看一部就足够了,看多了想吐。
本片根据著名科幻作家菲利普·K·迪克(Philip K. Dick)1953年发表的同名短篇小说改编。
迪克的作品数量虽然不算多,却无疑是当代科幻小说界最著名的元老之一,他的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的比例非常之高,影迷们所熟悉的几部作品包括《银翼杀手》、《全面回忆》和《少数派报告》,看过这些电影的都应该知道,这几部影片还有本片在内,其主人公的记忆都被抹去或者篡改,无知和有知,已知和未知,这些和人脑记忆有关的题材是迪克最衷爱的创作灵感。
本片由香港著名动作片导演吴宇森执导。
他从执导《终极标靶》开始打入好莱坞,此后还拍摄了由约翰·特拉沃尔塔主演的《断箭》、尼古拉斯·凯奇和约翰·特拉沃尔塔主演的《变脸》、汤姆·克鲁斯主演的《碟中谍Ⅱ》等影片为他带来“亿万票房大导”的美誉,成为好莱坞电影界地位最崇高的华人导演之一。
经典台词:1、如果你给某人看他们的未来,他们就没有未来了。
(If you show someone their future, They have no future.)2、夺去了未来的神秘性,就等于夺去了希望。
(If you take away the mystery, you take away hope.)3、如果只顾好高骛远,你会错过垂手可得的财富。
(If you only look where you can't go, you will miss the riches below.)4、有些最快乐的事本身就是错误的。
本作后吴宇森的第一段好莱坞之旅宣告完结。改编自菲利普迪克的同名小说,实质上是用记忆消除为设定来拍另类的时空穿越,在成功制作出能看见未来的机器后,即将失忆的我给未来失忆后的我留下20件物品以破局,不就相当于未来的我穿越到过去吗?而反派暗中阻挠则使得这20件物品只能是看上去毫不起眼的零碎,如何巧妙运用这些零碎则又有些推理解密游戏的趣味。再套上什么财阀阴谋,政府干预的老一套,又可以凑个政治惊悚题材。尽管设定尚算合格,但吴宇森处理起来其实没什么重点,本阿弗莱克更多是遇到突发状况才用物品凑出解法并无什么抽丝剥茧的推理,动作戏还是老把戏,阿弗莱克耍五郎八卦棍属实给我整笑了,像地铁轨道里正反派持枪对峙之类的动作戏属于生搬硬凑,和电影基调并不贴合。花瓶角色非乌玛瑟曼不可吗?同年里她已经去演《杀死比尔》了呢。
信封最开始打开时,被小偷偷掉的那枚钻戒哪儿去了编剧!常识性错误不要那么多!乌玛瑟曼是战斗神,不让她战斗的时候,她就没劲儿!所以吴宇森你选错角儿了!
挺好的一个创意怎么能屎成这样...
电影的真实性在于用繁文缛节的细部来铸造一个梦的世界,而非仅仅在于对主角主线的刻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拍不出好的科幻片。吴同学也一样。
有关预测未来、清除记忆,预留的二十样东西对未来通通有用,一个不落,杀死编剧多少脑细胞啊
实在没什么
作为商业片算合格吧 节奏无尿点 动作戏追逐戏很多 一般人也就看个爽 这个能做到 但总体比较平庸 坏人是那种程式化的毫无魅力的工具人 全片也没什么能让人印象深刻的点 最关键是逻辑bug的太明显 演员也不太合适 乌玛瑟曼留着一头枯黄干燥的短发而且脸部又老又糙经不起特写 这跟杀死比尔一年的 怎么状态这么差 大本憨傻憨傻的感觉不是那么适合这个人精主角 还有强行植入白鸽很违和 以及结局为了强行圆满都bug了 这片遵循的原则是预知未来也不能改变 影片中说了哪怕预知战争瘟疫依然会发生 还有知道既定的命运后人就没有了希望 所以才要毁掉机器 按理说就是观察了未来未来反而无法被改变了 怎么最后男主却能轻松改变必死的命运呢 那他怎么早没预知这个结局呢 以及毁掉机器有什么意义呢 反正人们可以改变命运从而规避风险啊
未来的自己回到现在和情人逃命,就是一个爽片基调,核心概念挺有意思,就是展开的情节有些拖沓,如果每个物件可以串起来就好了,很多设计过于偶然。吴宇森这次的白鸽真的加的有点强行,铁门外突然飞进来一只给我整笑了哈哈哈哈哈。
所有有关时空的片子总会有无数的悖论与bug。一见钟情这种事情难道真的会发生在乌玛瑟曼身上么 = =
看完这后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这特么两个导演拍出来的吧?!前半段对于悬疑和解救做足了铺垫,结果呢?后半段变成了动作片?!爆炸,飙车,无所谓,您把特技做的好一点成不成。我们的工程师瞬间变成李小龙?!还能徒手触摸液氢罐子?!尤其这个结局,诶。作弊啊!大叔!
大本总是自带憨憨气质,哪怕这一部里的设定是一个天才逆向工程师。电影的剧情很有意思,过去的自己设计了一系列的逃亡计划,而且不断地隐藏线索。
2010-02-19 开头没什么意思,后来奇迹变化,越到后面越精彩。男主发明了个看到未来的机器然后看到自己要被杀,在记忆还没有被抹去之前寄了一些东西给自己,一个个小东西提醒失忆后的自己回忆一切。片中大场面很刺激,飙车那段给BMW摩托车好好做了个广告。不错。重要的是中国导演。
当我看到瑟曼的时候,开始猜测导演是昆丁当我看到鸽子的时候,我想到了小吴....果然是不会放过鸽子....想到 建国大业 小吴被剪的镜头...以及他放狠了的白色鸽子群....我可怜的蒋家父子啊....
" I wouldn’t trade our time for anything. That’s all we are… the sum of our experiences. Besides, some of the best things in life are total mistakes..."最记得的一段台词...
丑逼大对决——本阿弗莱克vs艾伦艾克哈特。吴宇森从很早的时候开始拍片就不怎么用脑了嘛。
选角的问题很大,并不是说鄙视小本,只是瑟曼姐在里头完全没有存在感。包括吴宇森,也是和PKD的敌托邦情结气场不合。整出戏就是以别扭的形式极端组合在一起。双面人反派失利,邦德客串捧场。
“If you show someone their future,they have no future,if you take away the mystery,you take away hope. ”有点虎头蛇尾,浪费了前面的精彩铺垫。
因为有Ben Affleck,就是不给4颗星
那个员工竟然叫john woo……片子还是不错的,就是深层的剧情少了点,成本还是舍得花的。女主略老,不过某些角度看还不错。他怎么搞到地铁站清洁房钥匙的,不能出去的话又怎么买彩票,不打电话怎么订咖啡馆……不过没人会追究这么多bug的
其实还没到5星的程度 但是光是冲着这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的物件使用 就够我大手笔给5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