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齐的忏悔

冯齐的忏悔,绝对隐私系列

主演:林雨申,朱俐颖,安顿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5

《冯齐的忏悔》剧照

《冯齐的忏悔》剧情介绍

冯齐的忏悔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冯齐(林申 饰)与比他大8岁的陈颜(朱俐颖 饰)邂逅在火车上,冯齐对她一见倾心,但离异且有一女儿的陈颜不置可否。后来,冯齐考上了军校,主动提出与陈颜建立恋爱关系,都遭陈屡屡拒绝。冯齐反而义无反顾地展开了爱情攻势,他想让陈颜重新树立起对爱情的信心,架不住冯齐多次热烈的表白,陈颜最终答应了冯齐的追求,甚至将女儿未来的前途都寄希望于这个比自已小的男人。当冯齐的父母得知自己的儿子找了一个年龄很大的拖油瓶,表示坚决反对,在多次与儿子沟通未果的情况下,他们找到部队的领导做他的工作,面对如山的压力,冯齐渐渐退缩了,不知该怎样去面对他曾经信誓旦旦的陈颜......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梅林传奇第五季求爱交叉点芝加哥烈焰第十季少林僵尸天极未知死亡无处的男孩侦探人生第三季射雕英雄传之降龙十八掌决味厨神长相勿完美的他人黄花铺牧野诡事之金豹子阿斯利的义务爱情故事生活残骸顺云孤胆追踪者单身女士目击超自然第三季大师与玛格丽特娱乐追击卧虎行动受够了自己粉红豹折腰追寻罗纳尔多吸血鬼男子宿舍男人花救世

《冯齐的忏悔》长篇影评

 1 ) 《冯齐的忏悔》:文艺青年的梦终究被现实敲碎了

所以人世间,究竟什么是遗憾呢?

是爱而不可得?

或是得而不可留?

终究,遗憾会变得深刻,让情感升华,成为无数人祭奠过去的的一炷香,余烟袅袅,不绝如缕。

而关于这一点,冯齐深有体会。

“我......我对不起她,她比我大,我叫她姐姐。

”这是冯齐对于这段故事的开场白。

故事发生在1995年10月,从潍坊开往北京的火车上,身为军人的冯齐要去北京参加会议。

姐姐是从济南站上车的,当时的火车上正是人挤人的时刻,不过冯齐还是第一眼就看到了姐姐。

姐姐长得很漂亮,朴素的衣服都掩盖不了她的魅力。

作为一名闷骚型的文艺青年,冯齐明明很想看,却还要装作随意的样子低下了头。

火车的晃动让姐姐不小心碰着了冯齐,冯齐有些腼腆地说着没事没事。

文艺青年都有着丰富的情节创造力,他猛然间站起身,让姐姐坐自己的位子。

四目相对,冯齐有些羞涩与尴尬,好在姐姐的闺蜜小毛拉着姐姐坐了下来。

相聊间,三人得知彼此都是第一次来北京,姐姐询问冯齐有没有可靠的旅馆,冯齐急忙推荐了自己所住的招待所。

那是个还存在信任感的时代,大家的防范意识没那么强,也让很多故事的男女主角有了遇见的机会。

在北京,开会之余,冯齐会跟姐姐他们一起游玩,在天安门前,三人留下了一张合影。

那是一段快乐的日子,但是快乐的日子却总是短暂的。

离别时,姐姐主动来招待所找到了冯齐表示感谢。

有美女来找,这让农村出来的冯齐充满了自豪,更重要的一点,姐姐确实是真得漂亮。

96年,冯齐考上了陆军学院,而他与姐姐频繁的书信来往,让彼此成为了对方的精神支柱。

冯齐得知,姐姐名叫陈颜,比他大八岁,因为丈夫家暴而离婚,她的女儿也判给了前夫。

那时书信很慢,但寄托地却都是真情。

冯齐爱上了姐姐,但他的表白却被姐姐果断拒绝,被感情伤过的人,总是害怕再被伤害。

但是年轻气盛的冯齐自然不愿意轻易放弃,这年春节,他站了40多小时的火车来到姐姐的老家。

看到冯齐的出现,姐姐有些心疼又有些感动的落下了泪。

冯齐美美的睡了一觉后,姐姐一家给他准备了可口的早餐。

姐姐带他坐船来到了自己工作的电影院,然后又带他转遍自己从小长大的地方。

但是对于两人之间的感情,她让冯齐什么也不要说。

被伤害过的人,就容易变成对别人没有要求的人。

没有期望,就不会有失望。

一次次的落泪,一次次的拒绝,姐姐不是不喜欢冯齐,只是两人之间有太大的隔阂。

如果注定得不到,那不如就不要开始。

被拒绝的冯齐,终于赌气要离开。

凄冷的清晨,他悄悄拿起背包离开。

火车站,他一个人孤零零的等待着火车的到来。

不过,姐姐的理智终于还是感性冲倒了,她来到了火车站。

在大爷大妈的注视下,两人紧紧拥抱在了一起。

第二年的春节,冯齐还是来到了姐姐的家里。

陷入爱情的两人,都将未来寄托在了对方身上。

冯齐表示自己毕业后就会娶姐姐,到时候将把姐姐的女儿接回来一起住。

听着冯齐的承诺,姐姐开心的点着头。

此时,她已经完全信任了冯齐,并坚信对方会给自己带来幸福。

这年春节,冯齐将姐姐带回了老家。

那个年代村里的大学生,都是全村的骄傲,得知冯齐带回了女朋友,全村人把冯齐家围得水泄不通。

全家人对姐姐地到来十分欢迎,但这些都是基于她们不知道姐姐情况之下的。

姐姐会主动帮着干活,甚至冷水冻得她眼里泛起了泪水,但是她没有一句抱怨。

只不过,当她将自己的情况告诉给了冯齐的妹妹后,冯齐的家人开始变得拘束起来。

临走时,冯齐家人给了她很多家乡特产,她也开开心心的离开了。

但是冯齐却看出了端倪,正常儿子的女朋友第一次登门,家长都会给红包的,而姐姐没有收到红包。

回到家后,冯齐的母亲坚决反对两人的婚事,甚至为此,冯齐的父母来到他的单位,希望领导能够劝解冯齐分手。

农村出来的孩子都很要强,冯齐自然不愿意让别人看到自己的难堪,所以他假装同意了父母的要求。

但其实,此时在他的内心里,对这段感情已经动摇了。

因为见义勇为,冯齐的手受伤了,姐姐带着好多特产来看望他。

领导表示会给他三等功,并表示市里会进行宣传这个事迹,冯齐明白,自己的机会来了。

但是领导暗示,要做正派的人,不要让被人说三道四。

冯齐自然明白领导的意思,而姐姐也理解冯齐的处境,于是她主动提出了分手。

一个不愿意被伤害的人,总是会想尽办法不对别人造成伤害。

但是总是为别人考虑的人,却总是会被各种伤害。

姐姐懂事的让人心疼,而冯齐,也还是选择了自己的前途。

两人在天安门前拍了一张两人唯一的合影,之后火车站离别时,姐姐还在劝解冯齐不要为难。

而这,也是两人的最后一面。

之后的冯齐工作有了起色,而他也如父母之愿娶了一个农村姑娘,并生了一个可爱的儿子。

但是在他的内心里,总是充满了对姐姐的愧疚,所以他对妻子也一直是不温不火的。

他找到了女作家安顿,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为了忏悔,他表示可以用自己的真实名字。

人,终究是自私的。

冯齐的忏悔,无非寻求自身的精神解脱,就如女作家所说,他的这个行为,会对两个女人造成伤害。

不过好在,女作家的书发表后,姐姐并没有看到,而是继续过着自己的平淡日子。

不打扰,才是对彼此最后的尊重。

《冯齐的忏悔》之所以会在多年后火起来,或许是因为如今的这个时代,缺少了真情的支撑,太多人需要忏悔。

这个一切都可以营销的社会,你能看到几分真实的东西呢?

在时代的洪流中,我们都身不由己。

为了利益,为了名利,我们放弃了那些真正让我们快乐的东西。

现实太沉重,击碎了所有人对爱情的幻想。

而对于那些逝去的真情,我们只能用忏悔来怀念。

 2 ) 一百万个可能

朝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你一生追求的东西其实一开始就在,只是你后知后觉而已,人无法同时拥有青春和对于青春的感受,有些东西要靠消失才能证明它的珍贵。

你终会明白,前途比爱情重要。

你还会明白,爱情比前途难得,但最后你会明白,对的人,会站在你的前途里。

很喜欢宫崎骏的这句话,“其实我早就知道我们不合适,但是我还是拒绝了所有人,陪你走过了一段没有结果的路,虽然时间不长,但毕生难忘。

 3 ) 三十年之后

之后有时间会去把整个系列看一下。

窗帘从一小块到整个被风吹起来预示着冯齐袒露心声的历程。

剧中用了很多无意识的回溯,刚开始并没有留下地址但下一个镜头冯齐就收到信了,去影院陈把他介绍给同事的时候还是朋友马上就过渡到男友了。

冯齐让陈答应的那段,透着窗户外面是闲言碎语的家人是当时社会环境对这段关系的真实写照。

第二次合影的最后,两人的肩膀突然隔开了一段距离,也是分开的前兆。

第一次分别和最后一次分别,陈妍穿的是同一件毛衣。

记者去到冯齐的家里还毛衣,小男孩戴着军帽喊我要爸爸,不仅表明冯齐的选择是他的前途,还预示着冯齐以真实姓名发表文章对他家庭的后果,孩子也没能唤醒疏远家庭的冯齐。

剧的最后,陈妍出现在自己的家乡,她和她被许诺治病的孩子都没能走出当初男人嘴里所说的困境,墙上贴的也许就是记者出版的书,但对她来说都没用了,看见或不看见都没用。

火车上最先打招呼的是冯齐,一腔热血跑到陈妍家里的是冯齐,最先做出承诺许下未来的是冯齐,不在乎流言蜚语怎样中伤对方的也是冯齐,最后考虑前程的也是冯齐,当然了做出忏悔不顾家庭的也是冯齐。

其实,陈妍不是没有勇敢过,冯齐的妈妈打电话给陈妍后,陈妍并没有跟冯齐说,最后是冯齐犹豫不决的态度才让她真正放手。

两人在房间里朋友去找冯,冯齐因为一件小事说影响不好,坚决而果断,才是他真正的答案,那应该就是绞断最后一根绳子的剪子。

 4 ) 但愿有来生,一魂飞闽北。

我现在22岁,和冯齐告别陈颜时是一个年纪。

那天我在dy上刷到这部电影的讲解,被深刻地触动,在深夜便找来完整版的看。

电影看到一半,便忍不住泪水,任它在脸上横流。

一个半小时的电影,我竟没有勇气一口气看完,用了两个深夜,才完整地走过这部作品。

电影虽然和原著有些出入,但那种遗憾感丝毫没减,心中感慨万千。

前半部,你可以看到年轻的冯齐那份对爱的冲动和激情,他可以为了喜欢的人坐四十个小时无座的火车,可以为了陈颜深夜大胆敲醒她家的房门,他的面庞洋溢着幸福和快乐,无所畏惧,任凭心中的热情横冲直撞。

我多么希望故事停留在他在火车站与陈颜相拥的时刻,那时候他们的爱还那么纯洁,世俗的压力还没有来临,一切还是那么美好。

可后半部,随着他带陈颜回老家后母亲那低皱的眉宇,电影的格调便步入沉闷和无聊,和现实别无二致的沉闷和无聊。

两人的分开是那么的自然,当我代入冯齐的视角,我无奈地发现,相遇和追寻的过程是如此的顺理成章,正如在济南站他们最后的离别。

回到安顿和冯齐的对话,听着冯齐的忏悔,我突然明白他也只是个普通人,带着普通人的脆弱和局限,他没有力量和手段去摆脱现实环境的束缚,即便他是家里最有出息的人,即便他是当时人人尊敬的军官。

当我回过神来,浏览电影的影评时,我发现15年前的评论还没有那么偏激,他们大多表述着共情,遗憾之情溢于文字,对冯齐本人的攻击和唾弃少之又少。

可是近些年来的评论,大多在痛斥冯齐,批评他的不仁不义,一副伪君子的作派,辜负了两个女人还在这里假惺惺的忏悔。

时代看来是已经变化太多了。

我也是山东人,小时候在农村长大,但后来复读也在潍坊呆了一年。

我去过潍坊的农村,因为我的同学的老家也在那里。

30年前的山东,一个内陆城市的穷农村的穷家庭,在我心里大概已有了模样。

那里的年轻人,我能说些什么呢?

我查阅关乎冯齐的资料,他在军校念的是文学系,他对于文学,对于社会的理解和见识,和普通的农村青年是大为不同的。

可即便如此,他也毫无办法对抗来自家庭的,来自前途的压力,不得不顺从。

这个故事,是个让人遗憾的悲剧。

从现在的视角来看,他确实是不负责任,不够坚定,伤害了两个女人,还在这里自作忏悔,让人厌恶和嫌弃。

可我要说,这是30年后,我们所处的现实早已变化得翻天覆地,生活水平已是相当好,用现代的视角去批判前人,便对吗?

我们现在大声地骂着冯齐,可代入他的视角,在一个穷的揭不开锅的农村家庭长大,母亲是强势的,自己能长大,有了出息,成为一名军人,甚至当上军官,这一路全靠父母辛劳地操持。

军队,就是冯齐的前途和未来;父母,则是冯齐一辈子不能对不起的亲人。

可这一份爱情,让冯齐人生里最重要的两个关系出现了危机,一旦出现不测,如果一切都像父母说的那样,他和陈洁的结合让家里人抬不起头,让军队里的领导和同事对他产生看法和歧视,那又会是一番什么情境?

我无法想象,那会是另一段悲剧。

那时的冯齐是不敢赌的,他也不可能赌,他只是个普通人,一个和我一样,22岁的年轻人,他看不清未来,不敢放开性子放开手脚太正常了,他只能由着自己对于未来的想象,小心翼翼地处理身边的关系,不敢有丝毫怠慢,一旦出现问题,对于他这样有抱负有想法有思考的年轻人,便又是一段极大的痛苦。

那时的冯齐太年轻,他还没有心思去思考那么深远的问题,也没有能力去抗衡世俗的压力,但是30年前的他比我有勇气,他敢向大八岁离异还有孩子的姐姐大胆示爱,不远万里追求她,希望和她结婚,这在今天的我看来是想也不敢想,我佩服他,他的决心让我震撼。

可爱情开始时多么纯粹和美好,分别时就有多痛苦和遗憾。

29岁的冯齐在镜头前泪流满面,心里像有千言万语,却没有力气说出口,他太压抑了。

他只是位普通人,受历史和时代的局限束缚。

可后来的忏悔又能怎么样呢,那只能稍稍减轻自己的负罪感,这份愧疚,他要携着一辈子,直到坟墓。

陈颜的演员选的很好,打扮朴素的朱俐颖在镜头前那种姐姐的感觉,那种心善的不幸的女人的模样,让人太有感触。

她永远不会争取什么,没有一点刁蛮,现实的经历让她的心近乎冷却,不敢再轻易点燃,她比冯齐成熟很多,她知道他和她的结合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她作为女人,心中那份对爱的渴望和理想,让她再一次冲动地奔向了冯齐的怀抱。

对于这,我们又能说什么呢?

这太合理了,这就是现实,这就是人性,它是无数美好发生的原因,也是太多悲剧的根源。

这一段感情失败后,我想,她应该再也没有勇气和力气去奔赴新的感情了,她会在那个闽北的小村子里孤独地生活下去,和自己的女儿、家人相依为命,这不是故事,这是事实,它现在就在发生着,在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

2024年,冯齐五十多岁,陈颜也大概六十岁了,他们已经步入人生的后半程,他们和世上万千的普通人一样,应该还在平凡地生活着。

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太多人的缩影,当然,也包括我的。

当我的前途和感情产生冲突,我想,我的选择和冯齐的选择,应该也不会差太多了,即便这种假设发生在现在。

当然我也经历过这种事情,可能这也是为什么我的内心在看过这部电影深受触动的原因吧。

我承认我是卑鄙的,像冯齐自己所说的那样卑鄙,即使眼泪在心里已经流过一遍又一遍。

可我们又有什么办法呢?

这世上的哪一个人,逃得过饮、食、男、女?

逃得过世俗的束缚和牵绊?

我们每个人依然要继续生活下去,抱着心中那份永存的遗憾,希冀这样的悲剧不要再度发生,这大概就是这部电影的意义和价值吧。

冯齐在最后转给安顿写给姐姐的信里写道,“但愿有来生,一魂飞闽北。

再不为其它所左右。

罢、罢、罢!

遥祝幸福。

”我相信若有来生,冯齐一定会坚定地选择陈颜,也许后面的事情不一定如他想象的那般美好,但他一定不会被终生的内疚感和忏悔所折磨,而有情人也会终成眷属。

我看了那么多电影,可只有这一部让我这样触动,这样一部很多地方都比较粗糙的电影。

它将我带回三十年前,亲身经历般地体验了一个普通人的遗憾,它对于我来说有无比沉重的意义。

如今的我们都太聪明,对于感情,对于生活。

我宁愿自己笨拙一点,那样我的心会得到安宁,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会少受伤害,幸福的可能便会多一些。

遥祝冯齐和陈洁的生活安定,而我也要在22岁看不清未来的黑夜里继续默然前行。

 5 ) Situation is powerful

有点不可思议,我给宝贝们讲了这个年龄相差8岁的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要传递的其实不是爱情的观念,也不是隐藏在承诺的背后的理智和现实。

最近一段时间我对social psychology有点兴趣,而这个故事很好地验证了Situation is powerful这个假设。

冯齐是个很普通的兵,像他自己描述的那样,个子不高,宽宽大大的军装和大军帽底下显得更加小个了。

他在去北京的火车上遇到“姐姐”就像大多数人一生难得的一两次奇遇一样,也就是很一般的“遇见”,年轻人可以把它变得不同。

年轻人不经世事,容易把一时的信心误以为是信念,承诺很容易出口,可是一点点的环境的压力就能让承诺烟消云散。

我说这个环境压力是一点点,可能没有站在冯齐的角度在考虑。

小时候家里很穷,他作为家里甚而村子里唯一出来有点出息的孩子,不想让父母为难,让他们在村子里被人家指指点点说三道四,不能挺起腰来做人;在部队里一向表现优秀,又有点小才气能写手好文章,前途无量,可是中国的部队里不可能允许他和“姐姐”的爱情结果。

在家庭、事业、前程这些环境的压力下,冯齐“变节”了。

冯齐在忏悔,他说自己很卑鄙,要用一辈子来道歉。

然而他只是选择了大众的“道德观”,真要算犯错,也只是犯了“每个人都会犯的错”。

他的忏悔更加表示他的善良和正直,很难能可贵,没有几个人会承认这样的错误的。

然而“姐姐”,一个完全对别人没有要求的女人,注定了一生的孤独和悲剧。

 6 ) 忏悔可能也不是自我解脱的出口

新千年伊始的国产剧创作还是很有想法的,不论是拍摄手法,还是剧本深度,都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当前的国产剧,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我想是社会的发展阶段不同。

冯齐和姐姐的爱情没有走到两情相悦和组建家庭的那一步,只停留在了他面对镜头忍不住的忏悔中。

如果从探讨故事结局的角度看冯齐的忏悔,似乎他的忏悔是一种自我解脱的方式,到头来伤害的是两个女人,他们甚至有可能都是无辜的。

但是这样看问题有失偏颇。

在这段感情中,社会发展的大背景是不可忽视的,原因就在于时代剧烈变化之间,身处其中的人是最能感受这种变化和被它影响的,社会思潮从旧到新,人的思想也不断体现社会思潮乃至社会发展,处在这种转换过程中,犹豫不决、左右为难其实是一种常态,体现在爱情中,就是每个人做出了一种选择,它有可能伤害爱情,也有可能成全爱情。

冯齐的选择恰恰是前者。

因此从上述角度看,简单地批评冯齐其实意义不大,也可以说对当前人们的爱情没有指导意义。

人们争论焦点主要在于忏悔这件事上,以及他明明做了似乎有利于自己的选择却还在忏悔的必要性和真实性上。

从这个角度看,当代人似乎更不愿意接受道歉、忏悔、原谅,觉得我明明是受害者,我为什么要接受你的自我救赎。

其实个体意识的发展有时候会让我们忘了,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不论谁先离开,似乎都会伤害到对方,当我们认为分开一定会产生伤害的时候。

冯齐的忏悔不得认可,也折射出当代人对美好爱情的想象,我们似乎更愿意看到美好的结局,即便这很难达到,也不愿意去面对失去爱情,更不接受爱情结束后的纠缠,选择了开始就不用结束,早知道这样就不应该有当初的纠缠。

这其实是一种很高的要求,可能是因为我们自己不曾拥有,所以在看到一段本应美好的爱情被无情结束的时候,我们无法接受其中一方的自我救赎。

冯齐为什么要忏悔,我觉得答案只有他自己知道,即便是最阴暗的理由,我们可能都无法去公正地批判。

透过导演的镜头,我看到了冯齐忏悔的真诚,就像是一个做错事的孩子,他在承认自己的错误,他很伤心。

当然,人们都有自己的感受,所以看法也千差万别。

但不管怎样,不论如何选择,人们应该去拥有接受任何结果的勇气,爱情里的对对错错,到最后都会消解,分开了,各自过好人生就是一种旧恨的消解,在一起了,共同走进美好的人生也是一种旧恨的消解。

 7 ) 感受那些为你停留的感情,不管未来。

我有时候觉得,我像一个外来的生物,也不过是来地球走一走的,所以看生活,总是隔着一层电视屏幕。

家人说我不现实。

我也问过别人现实是什么,答曰“弱肉强食”。

但我还是不解为什么有些人可以放下一段感情。

与其思考弱肉强食,思考生存,不如思考“生活”是什么,那是关于“感受”。

所以我总是羡慕那些女孩子,喜欢购物逛街,喜欢很多东西,饮食与娱乐,都好像是很实实在在,像“人”一样活着,是享受活着人有欲望的当下。

我一个人去旅行,也走过一些地方,也总是一个人吃饭,却还是到别人的片场走了一走的一般,不曾融入在那个地方,不曾享用过那里的吃食,只因为我的身体饥饿,需要饮食。

大概因为如此,所以我觉得情感能代表生活,就是真实吧。

好些年了,早已忘记旅行时路途的美景,却会记得那时坐了十几个小时的夜车,有人比划吃饭的手势叫我下车去吃饭;车到了,有人从背后轻轻拍我肩膀提醒我到了;还有车进村,黄沙太大,只能半路下客,再兜回来载客的虚惊,那时人与人情感的短暂交汇。

我想以后,我会多表露一些。

 8 ) 后来...

我先是在小视频上刷到了讲解,再找到了原来视频重新看了一遍,还顺便把拍摄地的那个南方小城找到了

黔阳古城中正门这个视频的开头,感觉回到了我小时候,九十年代末的宿舍,厨房的瓷砖,绿色门漆,那个年代原来南北方都差不多。

爱情开始的时候总是那么美好。

姐姐经历过,所以她并没有被冲昏头脑。

而冯齐,二十出头的小伙子,第一次经历爱情,只有满眼的幸福。

冯齐脱口而出的“不可能......”,“相信我,我发誓......”这些句式信誓旦旦,一看就是小年轻才会说出来的话。

姐姐应该经历过很多,知道后面会有怎样的可能性,所以宁愿平淡,止步于现状,也不想再起波澜,受伤。

但是和互相喜欢的人在一起的感觉,真的真的很美好,从失望的离开等到火车站得到的拥抱,就在此时此刻还有比这个更幸福的事吗。

只是这份美好通常情况下并不能维持很久,就是这短暂的美好,我也想过,就算是换来以后的伤心痛苦也都是值得的。

不要因为害怕以后而放弃感受现在的幸福。

最后还是不得已。

火车站挥泪的告别,那样的撕心裂肺。

两颗心碎了,也是从那时起,两段人生也从此变得灰暗了。

为了迎合父母和社会,结果是三个人的心都变得麻木不仁,没有了快乐和对生活的热情。

这个代价是可以承受的吗,还有一个人从此生活在了无尽的悔恨和罪恶感之中。

选择,其实是给人心中事情的重要性排序,冯齐父母的心中,自己的面子比儿子的幸福重要。

冯齐的心中,自己的前途和父母比爱情重要。

姐姐的心中,平淡的生活比轰轰烈烈的爱情重要。

换个角度讲,冯齐的选择也是被恐惧支配的,其实他可以离开部队做其他的事,也可以离开父母自己生活,但是他害怕未知和生活的不确定性,害怕背负不孝之名,不敢选择,或者说怕没有能力离开目前的道路。

这样因为害怕而做出的决定,又背负了无尽的罪恶感,他是活的最累的,所以他希望自己出什么事情早点死去更好,他写的小说才会都是那样的结局,每天泡在罪恶感里,等待解脱。

我以前也相信誓言,现在经历过才觉得,有个屁用。

我想姐姐应该也知道这个道理。

冯齐如果知道姐姐知道这个道理,他可能也不会这么自责了。

承认当前的现实比坚持誓言更实际也更重要。

冯齐的老婆,我觉得安顿说的有点过,”她把今后一辈子的梦都交给了他“,她好像是很无辜的受害者,她和冯齐只见过三次面,每次不超过三十分钟,第四次就定下结婚了。

这样的婚姻没有爱情不是大概率的事情吗,而且自古以来,没有爱情的婚姻实在是太多了。

冯齐除了对她没有爱情,其他作为丈夫的责任应该都是尽到了的。

安顿说可以看看冯齐写的东西,她说她不懂,她没有冯齐文化程度高。

从她教育小孩的方式也能看出来,孩子哭着要爸爸,说明冯齐对孩子也是不错的。

冯齐只剩下没有感情的机器,完成他人生应尽的义务。

婚姻是两个人的决定,她下的结婚这个决定,不能责任都放在冯齐那里,除了没有得到爱情,我想大部分人在婚姻里想得到的都得到了吧,或许已经比绝大多数人都好了。

.看完之后,天已经黑了,我在没开灯的房间又放了一遍《后来》,边唱边哭。

我走出来了吗,应该是吧我的那位和我相差13岁,最后也没在一起。

 9 ) 初梦既未远,暮云亦未深

冯齐的忏悔出自电视剧绝对隐私第九集第十集。

三八妇女节,周五晚上和同学吃过饭后回家想找部片子看看。

刚开始采访过程节奏较慢。

随着冯齐的回忆深入,越来越吸引。

看到第九集后半部分的时候已经昏昏欲睡,挺着困意看完第十集后,早已不困,借着看完片子的劲,说着爱情观。

片中的冯齐,不是在忏悔,而是在诉说自己的遗憾。

遗憾自己年轻时的爱人没有走到最后,遗憾的是自己有一条路没有留下足迹。

遗憾自己没有经历过曾经梦想的日子。

她不是对姐姐忏悔,而是对曾经的自己没有珍惜自己想要的爱情而忏悔。

但是冯齐又有什么可遗憾的呢,你没了南北异地的痛苦,你不用再考虑是否辜负你的姐姐,你对得起父亲母亲的期盼,你更给自己一份光明的未来,你最后也娶了贤惠的妻子,生了白胖的儿子。

不知何时开始,自己的爱情观也发生了改变。

一边羡慕着他人,一边抱怨着自己。

抱怨着现在的女孩都怎么了,自己连交流明白的找不到,有的人却总能把握对于外人看来根本不配拥有的幸福。

总是遇不到合适的,想要的。

她太小了,还在上学;她太大了,哪有男生比女生小的;她太熟了,要处早就处了;她太好了,对她没啥爱情的感觉。

在一起只需要一个理由,不在一起可以找出千万个不合适的地方。

曾经和女孩子说话,不会想你俩会不会最后在一起,随心所欲,畅所欲言,现在好像掌握了更多的套路,更华丽的辞藻,但却唯独少了说说话的真诚。

现在的爱情太过于试探,你发一句话你会想接下来的话他会怎么发,她发一个表情包,你会想这个表情包后边的意思。

做任何事说任何话,你都期待得到自己想要的反馈,得不到你就会怀疑是否这是一份不多不少的自我感动,于是,不管是交流上还是行动上,你都畏手畏脚,你担心自己不配拥有,你在意周围人的看法,你害怕增添沉没成本,你怀疑是否时机成熟。

对于冯齐的选择其实很理解,甚至大多数人,或是说自己也会如此。

最终,冯齐是对自己没经历过的那条路的遗憾,你也仅仅依恋对于别人好奇的那种感觉,究竟是想满足那份好奇,还是寻找一份真爱。

曾经彻夜长谈后,你会感觉遇到难以复制的人。

曾经海誓山盟后,你会认为会彼此托付终身。

曾经戛然而止后,你会无尽忏悔。

你会想不通,甚至恼羞成怒,为什么没有解决办法,没有两全之计。

也许真正的释怀不是忘却,不是被时间磨平,而是直面自己的遗憾,过好自己的现在,期待自己的未来。

 10 ) 忏悔是无奈的呐喊

每个社会似乎都有关于美满婚姻的既定范式与外在期待,无论是郎才女貌的门当户对,还是势均力敌的情意相投,教科书式的婚姻范式实则是一道隐形的镣。

只有戴上它,在婚姻的舞池里跳舞,才能免去口诛笔伐的社会规训。

而那些不按范式出牌的标新立异者,往往会在社会规训中被边缘化,成为声名狼藉的异类。

《冯齐的忏悔》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另类的爱情故事:姐弟恋,女方长8岁、离异、有一个5岁女儿,男方则是血气方刚的军官、前途无量。

乍一听上去很不"世俗搭配”的两人,相爱了。

在爱这种跨越阶级、年龄、社会阅历的情感面前,两人是平等的、真实的、自由的。

然而走出爱本身,让爱落地到为世俗所约束的婚姻时,两人却受到了社会严厉的规训。

陈颜的恐惧是真实的,因为经历过失败婚姻的她,深知婚姻绝不只是两人相爱那么简单,没有社会接纳的婚姻将是无土之木。

所以,她在一开始坚定地拒绝冯齐的表白与结婚提议,她在回冯齐家过年的夜聊中“无意”将离婚已育的信息泄露给了冯齐的妹妹,她不怨不争地在察觉到冯齐心态的转变后默默离开。

她知道两人的爱是人间四月天般的美好,而婚姻之于两人或许是另一段悲剧的开端。

血气方刚的冯齐则真实洒脱的,他敢爱敢恨,大胆挑战世俗,勇敢地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

冯齐从来没有背叛爱情,他只是输给了婚姻制度。

爱一个人我们所能给予的一切便是我们自己,而婚姻则是两个个体及其原生家庭以及背后的社会资源的结合。

两情相悦之于婚姻至多只是一个必要非充分条件。

因而,冯齐从个体角度做出的缺乏社会资源支持的承诺,注定要在婚姻制度中失败。

冯齐忏悔自己是个懦弱的人,他愧疚自己没有勇气兑现对陈颜许下的幸福承诺。

他甚至渴望陈颜当时能埋怨他而非不怨不争的默默离开。

冯齐封闭了自己关于爱情的梦作为对“背叛”的忏悔,用对权威顺从下的婚姻的冷漠来做最后的抗争。

然而,打败冯齐的不是他的懦弱,而是社会化的规训。

如王小波所言,人的一生就如同牛挨锤的过程,从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生猛逐渐钝化为顺从的麻木。

冯齐的悲剧又何尝不是如此?

这也许就是这部电影有如此震撼力的原因吧,冯齐的忏悔未尝不是一种无奈的呐喊?

哪一份向婚姻进发的爱情能逃脱范式的拷问?

谁又不是社会规训中痛苦的个体呢?

《冯齐的忏悔》短评

爱你是真的,权衡利弊也是真的,出书是为了感动自己吗,对你现在的老婆来说算什么

6分钟前
  • like.
  • 还行

趕快拿炮來轟死馮齊這個癲公,趕快!趕快!用原名出版真是覺得自己深情極了😓

7分钟前
  • 天雨粟
  • 还行

众所周知,没有实际行动的忏悔只是安慰自己,让自己心灵好过罢了。

10分钟前
  • 江湖骗子上官蝶
  • 推荐

这个男主五官很立体,脸上肉很贴着骨头,是我想瘦下来变成的脸。在小红书上推送的剧情速看了,是那种很典型的两个人反对世俗价值观的典型苦情爱情剧了,一种typical type。男主是山东好孝儿,不敢违背祖宗,也不敢丢了体制内好工作,因为他领导也和他谈话了,所以后面没有追爱成功。看了原作,也是真人真事,女主有俩小孩,其中一个小孩还有点眼睛毛病,男主还想和这个女主再生一个孩子,女主和男主都是蛮穷的家庭,男主有个部队工作,女主基本无业,外加三个小朋友,也是艰辛一家子。人在九十年代还可以靠考学弄好就业,男主农村人考到部队军校,我也很羡慕他捞了个好工作。

12分钟前
  • 我妈结错婚了
  • 较差

原来编剧是廖一梅

15分钟前
  • 小蛋
  • 还行

还以为耗尽一个女人的爱情就可以让一个男人长大,没想到他只是换了种方式,开始消耗另一个女人的一生

16分钟前
  • 大白兔奶糖糖
  • 还行

中国婚姻和家庭观里会遇到的事情 没有对错 时代和社会造就。

17分钟前
  • ReMinD
  • 推荐

姐姐的清醒没有逃过对爱的渴望,结局是注定的。承诺是最无用的,男主是自私的,毁了女主和自己妻子两个女人的一生,功成名就后的忏悔一文不值,只是自私的人为了自己好过罢了。

21分钟前
  • 陳逸直
  • 推荐

如果爱情被周遭左右,那还是当初的那个爱情么?如果真的深爱一个人,是不是应该孤独隐忍的生活下去?要耐得住寂寞才享得了爱情。

23分钟前
  • 林||我们谈什么都像谈死!
  • 推荐

我会对她好一辈子=见色起意、选择前途发展放弃爱情;我忘不了她、我对不起她=和别人结婚生孩子;人好、责任道德、孝顺父母=跟无爱的女人结婚。随便许下的承诺和悔恨的眼泪比狗屎还不值,自私自利的狗男人辜负了两个女人。男演员演得不错

26分钟前
  • Samuela
  • 还行

冯齐像个普通人一样脆弱,像个普通人一样自私,他今天向姐姐忏悔,明天也要向妻子忏悔,他的忏悔只是希求自我原谅。站40个小时找姐姐的那天一定是很快乐很快乐的吧,因为姐姐那么漂亮,因为他们还未在别人注视下生活。

28分钟前
  • Gasoline
  • 力荐

人生诺只如初见

32分钟前
  • 元大
  • 推荐

鸿雁三年,女大十岁,离异一子,被拒绝,站40时,寻那一眼的罪,走火入魔的内伤,情为何物,欲壑难填,当初的诺言,现在的事与愿违,初恋劫……

37分钟前
  • jensen
  • 很差

虽然写的是爱情,但是换到任何领域都适用。就像那个人说的,他是来解决问题的,而解决的方法就是让千千万万个家庭承受代价,事后不知道有没有忏悔,但是即便有,又有什么用的,好废掉的是很多人的一生。但若真到了公开场合,也只能说是迫不得已。没有人担责。

40分钟前
  • 你仍一无所知
  • 力荐

馮齊長得好像張一山

44分钟前
  • 储蓄泪窝
  • 还行

以为多悲惨呢。冯齐多半误解了领导的意思,虽然父母找领导说服,但领导哪有心思管这些,顶多意思是“赶快解决”而不是“拖沓留人口舌”,结婚还是分手倒是无所谓。唯一惨的是冯齐的老婆,也不敢问丈夫,可怜。

45分钟前
  • 明日晴
  • 还行

三星半

48分钟前
  • 在这里
  • 还行

认真的讲了一段爱情故事

52分钟前
  • 微微袅袅
  • 力荐

看不出来和林羽生同一个人……而且女主好像李小冉啊

57分钟前
  • 草履虫
  • 力荐

姐姐,爱无力。

58分钟前
  • 柠檬水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