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满囤儿当一个民族的文化厚度积累到位了,便会有一些虚构人物和故事因为流传度太广而被人误以为是历史。
比如花木兰这个人物虽然是虚构的,可是由于有《木兰辞》等广为流传的东西“作证”,会让人觉得其形象和故事特别实。
对这种角色进行艺术创作,尤其要把握“度”,你添加的新元素稍微不合观众的意,就要挨骂。
迪士尼把木兰拍成了魔幻片,于是收获了来自全球的吐槽。
那么,国漫版《木兰:横空出世》又怎样呢?
在看了最新上映的《木兰:横空出世》后,囤儿觉得影片对花木兰人物和故事的改编比迪士尼更为“大胆”。
不过囤儿却并不担心他们会遭遇到同样的吐槽,因为很明显,他们的改编一方面强化了民间传说中花木兰故事本就体现出的侠义精神,一方面让花木兰和其他角色的人物心境多了一些现代人的特征。
这两点,都会让影片更易被现代观众所接受。
文学也好电影也好,有一个功能是造梦。
西方人习惯造魔幻题材的梦,所以即便是拿了别人的故事也要加上魔幻外壳,自然不伦不类。
东方人习惯造武侠梦。
花木兰故事的本质,其实也是家国情怀、侠义人生。
只不过花木兰在民间的创作,远早于武侠这个类型定义的诞生。
历史学家没办法把它严格地归类进武侠而已。
而我们是生活在武侠美学已经完善的时代,电影人完全可以用完善的武侠美学去系统地呈现花木兰故事中的家国情怀与侠义人生。
于是我们看到,《木兰:横空出世》的美学体系既不是过于严肃的历史美学,也不是过于娱乐的魔幻美学,而是既有严肃又有娱乐的武侠美学。
人物的形象瘦高,造型干练;场景不仅注重战场的广阔,还有密林深山等细节丛生之地;打戏更是犹如《雾山五行》一般,以中国传统武术的招式为主,用多景别分镜制造出高速华丽的视觉效果。
故事上本片也不仅仅是拍《木兰辞》里提到的那一丢丢,而是填充了更多的新情节。
尤其是战场之外的事情,战场之外的角色,战场之外的阴谋。
武侠的一个特点就是江湖,就是不局限于单一环境的,由人而起的江湖。
如果只讲木兰在正式战场上的故事,就太呆板了。
如今木兰在战场外的行动,有了更多的冒险色彩。
本片的正邪对抗也不再那么简单明了,而是需要观众根据一些线索去做一定的推测。
这都是深化人物和坚守武侠美学带来的好处。
独狼是本片增加的原创角色,体现出主创以现代人心理塑造角色心境的意图。
其实不仅独狼,连花木兰本身,在性格上也和传统作品里的有着明显不同。
以前的木兰是被故事推着走的人物,到处躲躲藏藏,本片的木兰是一个能推动故事的人物,有着更为独立的人格。
她更像是一个“刺头”,她要争的不仅是荣光,更多的是平等和尊重。
这和所有在现代职场打拼的女性,是共通哒。
独狼便是对木兰独立女性人格的拔升,让新版木兰立得更顺。
作为国漫,《木兰:横空出世》为观众带来的更武侠的美学和更现代的人物心境,都更加符合观众的口味,尤其适合家长带孩子一起观看。
这才是属于我们的“中国木兰”。
迪士尼真人版《花木兰》折戟沉沙铁未销,又一部同题材动画《花木兰:横空出世》即将登陆大银幕,不同的是,这一次是纯国漫,影片不但适合成年观众群体,也适合带小朋友一起观赏纵横沙场的勃勃英姿,中国故事的话语权,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
遥想王菲和那英唱响《相约一九九八》当年,迪士尼从我们汉乐府诗《木兰辞》中吸取给养,拍摄了动画版《花木兰》,影片最终起获了三亿美金的票房。
这也是这个中国故事第一次以视听语言的方式,登陆欧美主流市场。
想当年花木兰的故事被迪士尼翻牌子,多少让我们小感激动,毕竟那时候的中国电影工业还很落后,市场化的运作也还未有起色,对于好莱坞大佬输出的一切,多为习惯性的仰视。
20年后,迪士尼斥资两亿美金再启花木兰真人版,由刘亦菲、李连杰、巩俐、甄子丹、郑佩佩等组成的全华阵容,可谓奢侈。
可惜重金和众星双管齐下的迪士尼,这次没能续写当年动画版的佳绩,登陆中国市场后不仅票房折戟沉沙,口碑更是铩羽而归,甚至还收获了好莱坞对中国故事“水土不服”的综评。
这也无怪,20年过去,国产电影早已从仰视他人的小学徒,脱变成为比肩欧美的壮汉。
中国电影票房榜前十强中,仅有《复仇者联盟4》位列第四,且和国漫《哪吒》还隔着一部《流浪地球》。
有迪士尼真人版《花木兰》的高热话题开路,让我们对国庆档接力的国漫《木兰:横空出世》陡增期许。
故事之源的《木兰辞》全诗392字,勾勒了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的传奇人生,其中关于木兰十年征战的描述,仅有30个字,留白和想象空间巨大。
和以往海内外各版本的木兰故事不同,《木兰:横空出世》并没有全景式的讲述木兰军旅生涯的始末,而是截取了她十八岁军营生活的一个断面,由点及面去重塑这位女英雄的崛起或说成长。
这个创作的切入口不仅避免了故事脉络的雷同化,以及流水账式的线性叙事套路,还让人物的纵深向和细节创作有了无限可能。
一次孤身潜入敌营的任务,一场不知敌友的邂逅,一个不期而遇的阴谋,给我们熟悉的《木兰辞》开启了一个全新而神秘的维度。
有趣的是,两个新标签刷新着我们对花木兰的思维局限。
一个是“痞”,一个是“侠”。
你没看错,花木兰人物定位首先是痞。
“痞”已然是不羁和洒脱的指代,木兰所谓的“痞”,亦是豪放和洒脱的指代。
无独有偶,去年中国影市的当红辣子鸡《哪吒》,也是“痞”的新代表,而且这一“痞”就“痞”出了国漫业绩的新高度——年度票房冠军和历史票房亚军。
然而木兰的“痞”和哪吒的“痞”气质上多有不同,哪吒的“痞”那是“人之初性本恶”,用来实现“性本善”的乾坤大挪移,而木兰的“痞”,主要是她的江湖气。
不管是哪种“痞”,两个人物都在释放同一个信息素,那就是,杜绝高、大、全和扁平化的人设。
木兰江湖气的“痞”,又引出她的另一个标签“侠”。
木兰从小就有一个大侠梦,故自幼习武,练就一身好功夫。
木兰替父从军事出无奈,行侠仗义才是她的本性使然,故她在军中行素跋扈,且敢于挑战最危险的任务,在营外则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凭一腔热血行事。
这一卦,显然是功夫电影的诉求。
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通过迪士尼动画,已经打开了国际认知的大门,成为世界级IP,而中国电影通行全球的另一把钥匙,无疑是功夫电影。
《木兰:横空出世》手握人文遗产和武侠情怀这两张牌,目标显然不仅止中国本土市场那么简单。
迪士尼真人版《花木兰》的败走告诉我们,好莱坞虽然有最好的技术,最擅长“拿来主义”,然而民族的东西谁拿不走的,中国人的故事,还得中国人自己去讲述。
说它是烂片都侮辱了烂这个字!
配音,建模,原画,背景,都和闹着玩一样!!
洽烂钱能不能不用花木兰的名号,我真…(国骂上线)《木兰:横空出世》真的很想支持国漫,但是实在是太烂了,烂到我在电影院想找遥控器换台。
唧唧复唧唧的家国天下的木兰变成了双兔傍地走儿女情长的木兰能把花木兰变成爱情片也是看得到编剧的努力最后的最后生拉硬扯的说了点儿国家没必要,真的没必要,爱情片求别叫花木兰好好的一个关于家国大义的故事被搞成了《木兰之我想嫁人了》,通篇花木兰为了爱情没脑子的各种白痴行为。
大战在即,花木兰接二连三的骑马去敌方领土和敌方首领约会……当军法是闹着玩的么…要是说最好的地方,那就是长城画的不错。
以下有剧透,不想看可以退出了。
两个小时的电影,我几句话就能说明白,故事讲的是,一对苦命鸳鸯亡命天涯的故事……花木兰接到命令去刺杀草原王子
接到任务,刺杀王子花木兰和草原王子(小马倌)遇险路上彼此萌生好感…(他们遇到的危险是从悬崖上掉下去遇到了无数个比十个人都大的蝎子,和遇到了一个脚趾头都比一个人大的老鹰……)历险结束。
花木兰收到了王子送的衣服,两个人都有点爱上了对方花木兰和草原王子和亲,文书被换,两军交战战场上王子搂住花木兰,木兰认出了王子,就这一下战争就结束了……(战场互诉衷肠,牛批!
)反派从中作梗,烽烟再起花木兰揭露反派阴谋用了三分钟,花木兰和反派打架打了三十分钟……王子救木兰,木兰救王子
花木兰救王子
王子救花木兰俩人被反派打得难舍难分(图四)王子负伤,花木兰抱着嚎了五分钟……
角度一
角度二
角度三战争结束,离影片结束还有十六分钟的时候,花木兰领王子回家了……(
花木兰领着对象回家了最后一个强行ending……
黑屏就结束了……满满的槽点,太难看了,真的是太难看了,无敌难看!!!
最后说一点,我去看的时候,这场里绝大多数是父母带着孩子来看的。
开场的时候听着我邻座的一个爸爸给女儿讲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小姑娘五六岁的样子。
这个父亲的故事讲的生动又形象。
我真的能感受到这个父亲是想让自己的女儿看到一部关于家国天下,忠勇当先的女中豪杰的英雄的故事。
然而,最后这个爸爸开场半个小时就带孩子走了。
我猜想他挺失望的吧,好好的花木兰变成了爱情至上,家国天下算狗屁的人物。
就这样的价值观真的是我们想传递给下一代的么?
大战在即,为了儿女私情,真的可以抛家弃国频频约会?
战场之上真的可以儿女情长,嬉笑打闹?
我们真的要让未来的孩子知道古代故事中的花木兰是个恋爱脑的小女人么?
《木兰辞》中征战沙场,替父从军,隐姓埋名的女英雄就变成了这般形象?
真的不知道这样的价值观,这样的文化内涵是如何过审的。
看完我不光难受,更像是吃了苍蝇一般恶心。
以上!
我去,这剧情改得真是大爱!
用爱拯救世界,只有爱可以包容一切!
就让我们包容这部片吧!
用爱理解导演!
用爱理解这个不是木兰辞的故事!
用爱发电!
木兰为了国家,和匈奴王子谈恋爱,牺牲小我,成就大我!
花木兰头上的一缕白毛,真的好尴尬!
漂染技术!
很多人等着这部电影打趴迪斯尼,让我们拭目以待!
用这钱买点好吃的得了!
昨天特地去订了张今天的10点场的木兰:横空出世,感觉开头并没有很吸引我看下去,看的不是很懂,可能是我理解能力不行吧。
但画风还算可以吧!
台词略显尴尬,不知道怎么回事,镜头转变有点不自然!
有点莫名其妙!
看了15分钟左右还是没什么惊到我,这剧说真的比真人版的会好一点,但也不是特别出彩,三星还是值得的!
毕竟是国漫还是得给个三星鼓励下吧!
这部剧着实让我吃了一惊。
当下国漫如此进步的时代,居然还有人用如此自嗨俗套的“敌我爱情”来演绎花木兰的“巾帼之勇”。
作为观众的我要说,不,我们完全不需要!
不是“爱情”是“庸俗”原本看了不到三分之一就打算弃剧的,但是,为了表达我心中的愤懑,还是坚持看完了该剧。
该剧讲述依旧是以花木兰的故事作为基调,具体情节上进行了改编。
讲述木兰从小怀抱女侠梦想,可在替父从军后却屡次遭受打击。
在一次刺杀草原王子的行动中,阴差阳错的结识了真正的王子,两人经历过一段冒险旅程,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随后萌生出爱情。
却因为是敌我关系却不得不分离。
王子回到草原向可汗提议和亲,而中原大军的军师却利用这个机会挑起两国战事。
最终花木兰和王子携手除掉了军师,中原和草原也握手言和,结束了战争。
木兰和王子携手走上了想要的江湖生涯。
我是真不知,什么时候我们的“巾帼英雄”花木兰也需要通过这样的俗套的爱情剧来演绎了?
自古战争残酷惨烈,战事之下,敌我双方居然演起来爱情片?
简直没眼看。
如果说硬要给花木兰安排个爱情的梗,拜托也别用这种无法让人接受的情节。
在中国观众的眼里,花木兰就是花木兰,不是什么灰姑娘。
在我的眼中,花木兰勇敢、善良、孝顺,她敢于跟封建思想战斗,敢于担当责任。
她是“巾帼不让须眉”精神的代表。
她不是也不应该是个别人用来博取眼球,赚热钱的手段。
国产动漫之路漫长而艰辛,从业者应走好每一步,才能获得更多观众的守护与支持啊。
转自导演微博:大家好,我是国漫电影《木兰:横空出世》的导演,廖光华。
2015年始,我们就立志以动画形式还原中国木兰的精气神。
作为一个从小就在学习《木兰辞》、木兰文化、木兰精神的中国人,我也是在对木兰这个巾帼英雄的喜爱和崇敬里成长起来的。
西方人对木兰的无端臆想,是我完全不能接受的,相信也是有家国情怀的中国人不能接受的!
那些大放厥词说我们蹭热度的,请问谁愿意拿几年心血制作的影片去蹭一部口碑崩盘的片子?
看完迪士尼木兰,我们比以前更自信,中国的木兰真的是要中国人来拍,这次两个花木兰虽说相隔不到一个月上映,但我们讲的故事算是赢定了!
#木兰始终是中国人的木兰# 请大家期待国漫电影《木兰:横空出世》,期待中国木兰!
#真中国真木兰#10月3日,我们影院见。
文/慕容天涯十一档期,院线再现火爆即景,多部电影云集这一档期展开“厮杀”,除去大片挡道,喜剧抢眼,国漫也在暗暗发力,比如最新上映的这部《木兰:横空出世》便以黑马之态入市,凭借自身质量站稳脚跟,最终理应冲出重围,占据一席之地。
花木兰的故事各位观众可谓耳熟能详,此番再现大银幕,而且是以动画形式真心看点颇多。
这个国际化的大IP最终观感呈现了不俗的特质。
他们秉承“中国人的故事中国人自己讲”的理念,抓住了外在中国化的山水美感与东方意境,以及内在国人才有的那份思乡思亲和家国情怀,内外兼修,让这个耳熟能详的传统故事再次焕发魅力,呈现出熟悉又陌生犹如“这么近,那么远”的质感,有着不一般的观赏体验。
首先,这部动漫的视听效果十分出众,不论是壮美辽阔的边地风光,还是写意丹青般的山水即景,抑或庄严肃穆的罗汉堂内,都有着古典的中式美感,比起拍摄中国只会紧盯那些熟悉的风景名胜,却“画皮画骨难画心”的外国大片,编导显然和国人一起把握住了动漫这一想象力突破天际的影视类型的精髓之所在。
尤其是罗汉堂外,木兰与独狼一场在脚手架上闪转腾跃的戏份,充分展现了3D立体空间,也调动了多维度的视听感受,看得人十分过瘾,充满了东方智慧中进退之间,取舍权衡般的妙趣横生。
再者,很多大场面的制作虽然需要再精益求精,但是能看到幕后团队的努力,比如深入敌营的故事段落里,木兰在黑衣里潜行时,明暗光影间的变化,以及火焰等动漫传统技术难点的展现,编导都把握得十分到位,虽然比之梦工厂等一流国际动漫团队稍有差距,但是已是国漫近年来的佳作水准,令人赞叹不已。
这里也不得不提到编剧团队的表现很出色,为影片加入了深入敌营,木兰受阻,东山再起,以一敌众等新故事段落。
不但丰富了看点,也让角色更丰满立体鲜活不已。
木兰不再只是“刺头”,而是勇担大义,呈现出新时代女性特征的角色。
这种处理人物的方式可以让观众群体有很好的代入感,更快的融入进这个故事之中。
而且独来独往的“独狼”,运筹帷幄的“军师”等配角的塑造也非常成功,增加了不少看点和娱乐效果。
最后,影片的细节还是很到位的,在罗汉堂外打斗中,拍落身上灰尘的小动作,木兰敌营迎战,掀起火盆时边缘飞溅的火苗点点。
这些细节才是让一部作品与同类型影片拉开差距,最终成为佳作的加分项。
《木兰:横空出世》显然把握住了,也HOLD住了,实属不易。
由此可见,十一档期的国漫阵营,《木兰:横空出世》犹如片中的“刺头”木兰一样,理应杀出一片血路,直取最后胜利,而且,影片涵盖全年龄层,适合大人孩子一起去看,这部作品的诞生,也预示了国漫崛起之路的可能性与多样性。
毕竟这个故事里的木兰犹如你我最熟悉的陌生人一般,和她的传说流传了千年。
这一次她金戈铁马,再到你的面前,英姿飒爽横刀立马,转身和银幕下的你打了个招呼,便直奔敌营虽千万人吾往矣,再演一段银幕传奇。
你好木兰,银幕再见。
整体质量:★★★★配音水准:★★★★音画效果:★★★★ 娱乐指数:★★★★☆
啊这——我算是被骗去的吗?
看到配音演员表里有路哥(赵路)。
也看到很多集美在谈那段精分,突然就想去看看了。
我是真的没想到这么……天知道我就为了听这一段付出了多少唉,我表姐这种几乎从来都不关心动漫番剧的人都能意识到问题所在首先吧,画风问题,这画风也就一般般吧,动作上,一些人物动作略显僵硬,表情有时候也……emmmm,剧情也似乎有些仓促,一些人物形象也不太完整,军师说“一人兴邦”还真就那么大势力最后就一个人呗?
就花木兰他们几个嚓嚓嚓打完就没了……还有大帅,这事干的毫无征兆,没的也毫无征兆,好像一部两个小时的电影少看了20分钟一样,剧情发展奇奇怪怪,还有太子传书等一系列骚操作,我就寻思太子都能去传信了,被绑架了咋还那么兴师动众的呢,还有独狼,自始至终都没表明她是哪边的,感觉好像是个有故事的人,结果就戛然而止了……台词我就不过多吐槽了,挺平实的哈,哈,哈……整体剧情来看,花木兰,整体……有点……恋爱脑(?
)不知为何王子衣服一送出去我瞬间感到一股浓浓的玛丽苏气息😨是我有问题吗?
电影播放的时候我几乎就一直握紧了拳头,凭我看电影的多年经验,这剧情,后面不好接啊我是和我妈,我表弟表姐一起去的,除了我,他们几个都不是很了解很多这方面的剧情走向说实话吧,光看预告,我就没抱有太大希望,我纯属是为了路哥的配音去的,其他人的配音几乎都没怎么听过,知道花木兰的配音演员是张琦,可是我以为女扮男装这类型的角色应该配音导演武向彤会更适合一点的啊,帅姐更好,要是说以假乱真那种A姐就莫得问题。
就挺无语的,最后大结局也是,木兰不要功名利禄也就算了,草原王子和木兰一起走了也就算了,可是说好的和亲呢?
在中原和蒙古军那边就没了交代?
暂且不说军中有没有交代,就花木兰他爹是不是都得气疯?
所以打不打仗了?
就天下太平了?
黎民百姓呢?
他们就行侠仗义去了吗?
太—迷—了—这—剧—情—!
说好中国人自己的《花木兰》呢?
先不吐槽别的,三维,但是这材质——头发,布料,皮肤,衣服上的动物皮毛,建模都不是很精密,脸部建模一惯做法,要我说,净弄这一种画风也没什么意思,近年国产三维动画电影几乎人均大长锥子脸,上挑眼,人中短。
最后倒不如多数三维国漫番剧的建模正常,画风美术方面不占多少优势。
还有一件事,也不知道我是不是离幕布太近了,还是近来视力减退,我看电影的时候,感觉很多画面处理是模糊的,还有一些镜头转换太快了,我理解近来的国产电影愿意在打戏上下功夫,可是这也太混乱,总共好像是最多没超过过五个人打架,眼花缭乱的,一直都是打戏,前半部分太缭乱,后半部分太占时间,其他地方的剧情就是豆腐脑都能想的出来,一些地方更是俗不可耐了。
总之吧,不推荐。
听说这部《木兰:横空出世》,是四年前就开始筹备,制作了,美国迪士尼是17年选角拍的真人花木兰,看很多人说什么模仿抄袭,感觉真的很无语了.............................90年代开始花木兰这个中国历史传奇人物,被迪士尼做成2维动画片,引向了世界,变成国际化人物,零几年也出了一部,现在又拍摄了真人版,说实话我不排斥迪士尼的做法,相反很感谢带木兰走向全球,让更多人知道中国有这样的人物故事!!!
但是自从听到有些小孩子说花木兰是个外国人之后,总觉得中国该出一部自己的木兰了,《木兰:横空出世》的画风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很对口很中国风,就冲着这点,也会支持去看的!!!!!
我国要拍出自己的木兰!然后:横空出塞今天你谈恋爱当大官了吗?
剧情挺浅的,不过还算能看,bug也不多,不过木兰长得不咋滴,换上女装也没有惊艳的感觉
有趣的是,两个新标签刷新着我们对花木兰的思维局限。一个是“痞”,一个是“侠”。你没看错,花木兰人物定位首先是痞。 “痞”已然是不羁和洒脱的指代,木兰所谓的“痞”,亦是豪放和洒脱的指代。无独有偶,去年中国影市的当红辣子鸡《哪吒》,也是“痞”的新代表,而且这一“痞”就“痞”出了国漫业绩的新高度——年度票房冠军和历史票房亚军。然而木兰的“痞”和哪吒的“痞”气质上多有不同,哪吒的“痞”那是“人之初性本恶”,用来实现“性本善”的乾坤大挪移,而木兰的“痞”,主要是她的江湖气。不管是哪种“痞”,两个人物都在释放同一个信息素,那就是,杜绝高、大、全和扁平化的人设。
打戏很燃,天仙演技也越来越好
别再蹭迪士尼热度了哦
1.5,中近景还好,很多远景都是很糊的页游风格。故事一开始花木兰就已经是将士,对熟悉花木兰的中国人来说,是可以不用赘述,可是在回忆和父亲的对白里,更像是父亲要花木兰来成军的。故事随即变成了冒险爱情,靠着和亲解决了与草原的矛盾,军师和大帅的反水都在意料之中,除了花木兰还创造了另一个女子角色,整体逻辑偏弱。
偶然看的一部电影,看这豆瓣的打分,我都有点不忍心了,多给一星吧。我确实不理解为什么加个花木兰的壳子,不然不至于这么被人诟病
有一说一,虽然不是什么顶尖的制作,但也是个不错的作品。故事流畅,制作看得出有用心不随意,要是能多琢磨一些应该会呈现出更好的东西。进步空间肯定还是有很多,但是值得肯定,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多更优质的作品。国漫加油。(对国内的科幻片动画片多宽容一些吧,他们承载了太多的期待和对比,却拥有着太少的资源和机会,加油!!!)
还行吧
闷得睡着了。好莱坞实在对中国有深深的误解
比起姜子牙,虽然格局不够大,但至少是非常老老实实规规矩矩讲故事的,实际三星半,但你说这个为了鼓励国产动画多给个半星好评,那可要比姜子牙心甘情愿太多了
花木兰又美又飒。画风也很优美。没有那些邪恶的画面,非常适合大朋友、小朋友一起观看!
……别人拍花木兰,嚷嚷着玷污了中华文化现在中国人自己把花木兰拍成这样,但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支持国产,好看好看好看
撤档原因:上海警方侦破影视诈骗,木兰横空出世属于非法集资
平平无奇两星半,半星给特效细节
嘻嘻哈哈
[擦汗][擦汗]呸,就这……既蹭了迪斯尼的热度,又打着真木兰的旗号;却忙着跟敌国王子谈情说爱,演绎着玄幻情节~~
还可以吧,算个花木兰番外篇
又是一部预告是全片最精华部分。一星给国漫,一星给预告,一星给我的电影票(没人看所以我包场的即视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