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节奏太慢,几分钟就能说明白的事非要拉长到一集。
2 剧版应该对原著做大幅修改,只保留人设就足够。
3 有成为爆款的潜质,主要角色都是神,有太多看点。
4 特效有些敷衍。
5 看到后面几集,故事渐入佳境。
6 色情戏大胆程度远超你想象。
7 其实信仰并没有没落,只不过是新神代替了旧神。
8 喜欢剧里对每一位神截然不同个性的刻画。
9 这一季的金句相当多,有种要颠覆掉你信仰的感觉。
10 你相信什么,什么就是真实的。
剧情看蒙逼了,讲的啥呀,逛了知乎后才懂。
都是些西方世界被遗忘的神,作为没有信仰的东方观众,自然是看不懂咯。
这部美剧改编自同名小说,貌似原著是有现实含义的,而本剧也符合部分史实。
看看美国的神仙打架还是不错的,哈哈。
头回在影视作品中看见基佬同性恋/性器官。
我是被一个全身中箭的动图吸引来看剧的~
耐着性子看完三季,此剧有什么呢?
神经病的fuxk(如女主所言 无聊烦躁高兴都能fuxk),东扯西拉的各种“热点话题”(没有一个有深度,不要自我感动),旧神新神口头上的所谓集合队伍开战(完结了都没正面battle),还有“我没错”的女主。
第一季看完“ 神与神的战争拉开序幕 ”,第二季看完“ 神与神的战争拉开序幕 ”,第三季看完“ 神与神的战争拉开序幕 ”。
整个剧都是古神的无力,死亡,内斗;偶尔展示一次神力,可能也就是每个古神唯一一次。
要非说亮点,也就第三季结尾几分钟勉强算吧。
奉劝大家别以为营销号或者短视频来刷剧,更奉劝大家 如果发现是坨屎 千万别硬着头皮把它吃完!
01 电视剧《美国众神》 (American Gods)于2017年在Starz首播,时隔两年,第二季才姗姗来迟。
这部令大尺度题材专业户HBO都望而却步的作品,是英国小说大咖尼尔·盖曼(Neil Gaiman)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美国众神》曾在2002年同时获得雨果文学奖(Hugo Award, 全球年度最佳科幻/奇幻作品)和星云文学奖(Nebula Award,美国年度最佳科幻/奇幻作品)。
题外话插一句,前两年大热的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The Wandering Earth)的原著作家——中国科幻小说之光刘慈欣,也曾因其作品《三体》(The Three-Body Problem)获得过2015年雨果奖的殊荣。
双料大奖傍身,可想而知原著小说是多牛气哄哄。
02 《美国众神》讲述的是由北欧古神奥丁(作品里以“星期三”的名字出场)率领的旧神部队与现代新神们对抗的故事。
神的力量源自于信徒们的崇拜和信仰,最直观地解释了“信则有,不信则无”的道理。
失去信徒的旧神们日渐衰落,不得不混迹于凡人世界;新时代的科技、媒体(甚至是新媒体)则取而代之,作为主宰信仰的新神们当然拽得很。
这个故事设定,盖曼的脑洞真不是盖的。
“星期三”这个名字也值得一扒。
英语里的星期三是Wednesday,根据词源学(etymology)的解释,是由Woden's Day演变而来,而Woden是古英语里奥丁Odin的叫法。
所以盖曼一开始就埋了个关于主人公真实身份的彩蛋。
再延展下,星期四Thursday是Thor's Day(雷神托尔应该大家很熟吧),而星期五Friday是Freya's Day(确切的应该是Frigg's and Freya's Day,北欧古挪威神话里的生育之神芙蕾雅,是奥丁的老婆了,也是妹妹的说。
)但在拉丁语系中,星期三的来由却和水星(Mercury)有关,以西班牙语为例,星期三是Miercoles, 法语里则是Mercredi。
同理类推,星期四是木星Jupiter,西语里是Jueves;星期五是金星Venus, 西语里是Viernes;星期六(Saturday)是土星Saturn;星期天(Sunday)是太阳Sun;星期一(Monday)是月亮Moon,西语里月亮是Luna,星期一就是Lunes;星期二(Tuesday)是火星Mars,西语里是Martes。
03 这片故事彪悍,片头做的也走心。
接下来我们就切入正题来解析下这个不能快进跳过的片头。
即使你没看过这片子,也可以纯粹单独来品味它。
以下按出场顺序依次分析。
世界之树 Yggdrasil
在北欧神话中,世界之树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连接着九个世界,树顶位置是神族阿斯加德(Asgard),位于太阳和月亮中间,人类世界米德加尔特(Midgard)位于树中间的位置,两者由彩虹桥(Bifrost)连通,看过《雷神》的应该有些印象。
这个画面暗示了故事主人公星期三的真实身份。
奥丁曾用自己的武器——永恒之枪(Gungnir)刺伤自己,在世界之树上挂了九天九夜才获得如尼文字(Runes)的神力。
树上其他几个王国就不一一赘述了,有兴趣的可以看下自行百度,Google或维基百科。
参考下图,世界之树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美杜莎 Medusa
美杜莎大家也应该比较熟,希腊神话中的蛇发女妖,和她对眼你就石化的那位,也是范思哲(Versace)品牌logo的那位。
但仔细看这里美杜莎的头发,不再是传统故事里的蛇,而变成了光纤电缆。
这些电缆通过光脉冲发送信息和传输数据,暗示着我们已被科技石化,现在谁不无时无刻盯着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呢?
自拍女神 Selfie Nymphs
自拍女神是片头导演Patrick Clair创作出来的。
Nymph在希腊神话中是类似林中仙子的人物。
这里女神的眼睛是一个摄像头,暗示当今沉迷自拍的现象,以及伴随网络流行而来的虚荣文化。
三姐妹的设定也可以参照北欧神话中的诺恩三女神(The Norns),三姐妹各司其职,分别掌管过去、现在和未来。
犹太光明节烛台 Menorah
这一幕除了烛台本身的寓意之外,背景墙纸也有的一说。
墙纸上汇集了基督教、犹太教、道教和伊斯兰教四种世界主流教派的标志。
回到烛台,根据犹太法典(Talmud)规定,传统七支烛台是仅限于寺庙使用的,所以这里出现的九支烛台是演化出来作为家庭祭祀之用。
然而烛台上并没有蜡烛,而是以电源插座和DIN接口的设计出现。
国外大神还发现DIN是德国标准化协会(Deutsches Institut für Normung)的缩写。
德国和犹太裔之间的渊源就不赘述了。
但这可能也只是一个巧合。
圣母像 Lady Modonna
圣母玛利亚常以纱巾造型出现在各种宗教艺术作品中,还总自带光环(Halo)。
此处的面纱细看之下竟发现是电路板的图案,笼罩在科技面纱之下的圣母也揭示了《美国众神》的故事背景,人们正逐渐远离传统宗教的敬拜,转而成为科技的信徒。
伊斯兰新月标志 Islamic Moon
这个画面是上一幕圣母像到下一幕菩萨的转场,稍纵即逝。
圣母像里的光环变成了伊斯兰新月符号里的月亮。
一颗刻着五角星图案的摇头丸慢慢漂浮到月亮上,组成了新月符号。
这个转变蕴含着一个微妙的暗示,某些宗教或许有着相似的起源。
笑佛 The Happy Buddha
笑佛出现了,他被更多的药丸和毒品包围着。
佛教理念认为疾病是由心智控制的,大家应该看到过类似身患重疾已弃疗的人皈依佛教,结果不治而愈的故事(仅作举例说明之用,不代表作者观点)。
这幕无疑暗喻着菩萨通过药物来使自己开心。
可以理解为中西文化的冲突,也可以理解为在《美国众神》的故事背景中,一些传统信仰在现代科技浪潮中的迷失。
象鼻神 Ganesh
象鼻神是印度教中的主要神灵之一,是智慧之神。
此幕中象鼻神不但手拿手机,他的“莲花座”还是由一个喷气涡轮和无数针管和试管组成。
不知是传统神灵沉迷网络无暇顾及信徒们,还是科技已经解决了诸如交通(涡轮)和生育(针管)的问题,人们已无需传统神灵的庇佑,闲下来的神灵只能玩玩手机打发时间。
金字塔 The Pyramid
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出场了。
但仔细看却发现并非是狮身人面像(The Sphinx),而是索尼的爱博机器狗(Aibo)。
首代机器狗于1999年问世,2006年停产。
2017年第四代爱博狗在时隔11年后再度问世。
爱博狗问世以来深受大众欢迎,也引起了人工智能是否扮演“上帝”角色的讨论。
爱博停产后,很多喜爱它的人们自发组织了追悼会和葬礼,仿佛古埃及人视猫为神灵一般。
霓虹牛仔 Neon Cowboy
此幕的原型是牛仔维加斯维克(Vegas Vic), 一个经典霓虹灯广告牌,于1951年树立于赌城拉斯维加斯的先锋俱乐部(The Pioneer Club)。
牛仔在美国文化中是一个标志性的英雄形象,象征着冒险精神。
但此处的维克却装着一个义肢,代表着那些在战争中负伤的士兵们。
牛仔骑的也不是马,而是一个头戴情趣面具、脖子上套着“卫星”颈圈、四肢是美军战斗机器人(Bigdog)的一个机械半人马。
死亡天使 The Angel of Death
这是一位头戴夜视镜、身着战斗装备,正在用机枪朝着天空激情发射的死亡天使,同时象征着和平和战争。
和平往往也是通过战争来实现的。
死亡天使据说拥有很多双眼睛和燃烧的翅膀,因此这个造型中他也头戴多副夜视镜,子弹的火光也让翅膀看起来貌似着了火。
这何尝不是美国人眼中的自己,所谓的世界警察其实就是披着羊皮的狼。
战神 The God of War
这里战神的原型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古希腊神话中的战神阿瑞斯(Ares),另一种是正义女神 (Lady Justice)。
本人比较倾向于正义女神的说法。
正义女神常以闭眼或是蒙眼,一手持天平,一手持宝剑的形象出现,且天平的位置往往高于宝剑的位置。
此处战神以福特野马跑车(Ford Mustang)为坐骑,头戴VR眼镜(Virtual Reality),手持弓弩,核弹已上膛,一副蓄势待发的样子。
仔细观察,武器的位置已然高于天平的位置。
这个场景再次暗喻美国作为超级大国,急不可待渴望伸张正义的野心。
但他眼中的正义是什么,是虚拟眼镜中看到的吗?
凌驾于公平和平等之上的伸张正义又有多高尚可言。
宇宙飞船 Space Shuttle
这是一个飞船发射的画面。
发射基座貌似刻着埃及象形文字,这暗射着古代象形文字中关于类似宇宙飞船的描绘。
基座的其余部分则由现代机械部件组成。
发射的航天飞船是否象征着科技将人类带入神的领域,令人类自封为神。
钉死在十字架的宇航员 The Crucified Astronaut
钉在十字架上的宇航员是整个片头第一个制作出来的画面。
不但传递了神灵来自于外太空的说法,也象征着宗教和科技间的冲突,还有当资金耗尽或失去公众关注(美苏太空争霸时代),航天事业沦为政治牺牲品等诸多寓意。
2015年,俄罗斯涂鸦艺术家Alexander Zhunev创作了一幅类似的作品,描绘的是第一位上太空的宇航员 尤里·加加林(Yuri Gagarin)被钉在十字架上的画面。
事后,这幅画作不但被清除,该艺术家也经受了牢狱之灾。
美国之鹰 American Eagle
最后一个画面除了最上方的鹰之外,还包含了之前出面所有的神灵形象。
顶部的鹰不但象征着美洲土著文化,同时在希腊神话、罗马帝国和纳粹德国时期都曾为重要的文化符号。
最终,所有这些多元的宗教和文化通过移民来到美国。
整个图腾构成了美国的信仰系统。
- END -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告诉过你,有一天我会告诉你我的真名。
听着,人们就是这样称呼我的名字:我被人尊称为战神、严酷之神、袭击者,还有第三大神。
我是独眼之神。
我还被称为最高主神、真理探询者,我是严峻之父,是斗篷遮蔽的神。
我是全能的父,我是权杖之王。
我有无数个名字,正如风有无数个称呼,死亡有无数种方式。
我宠爱的乌鸦叫胡因和穆因,意思是思想和记忆。
我的宠狼叫弗来瑞和盖瑞,我的爱马叫绞架。
”然后Ian McShane振臂高呼“i am odin”,仿佛一个刚得到力量马上就会有姨夫死在面前告诉他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屁都不懂的15岁高中生,一点众神之父的尊严都看不出来,把前面铺垫的气氛全毁了。
我谢谢你啊编剧。
命运究竟被什么决定。
随机性,或者叫做运气。
爱因斯坦认为,随机性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在这种现象背后隐藏着一种我们尚未了解的变量——隐变量,如果我们搞清了隐变量,就可以计算出每一次事件的随机结果,换而言之,宇宙并不存在真正的随机,一切都已经写好剧本,没有什么是不确定的。
一切真正高级和深刻的智慧,都是为了要解答这个问题而存在。
信者得救,信(believe)就是愿力,愿力就是神的养分,神依赖人类的祈祷而活,人依赖神的决定而活,这种双重的相互依赖性,证明了人与神,只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而已。
这是这部剧最最精华的部分,这是关于神,关于我,关于一切宇宙万物的解释和答案——上溯空性,下及万有,我空怖灭“生命不是物质宇宙的一部份,恰恰相反,物质宇宙是生命的一部分”
没遇到影子前,劳拉没有信仰,每天得过且过,偶尔想着自杀,但也没有那么想死的冲动。
遇到影子后,度过一段比较快乐的时光。
结婚,一起生活,和好友共度周末。
但是很快劳拉又厌倦了。
然后某一天清晨,她提起了影子最初计划的两人里应外合抢劫赌场的事。
可影子现在的心境完全沉溺于婚后生活的幸福。
所以他有点诧异:“难道你不幸福吗?
你让我感到很幸福。
”“你不爱我了吗?
”劳拉说:“我爱你。
只是我没有感受到幸福。
”劳拉觉得生活一成不变,十分无趣。
而影子说,哪怕和她住在高速路边的纸箱子里,只要是和她在一起,就很幸福。
劳拉想玩点刺激的。
她认为自己有个完美的计划,可以让影子成功抢劫(偷窃)赌场。
完美的计划。
结果影子蹲了监狱。
劳拉说自己配不上影子。
这确实。
劳拉来探望影子,她说和赌场负责人谈过,签一个协议,可以让两人平分三年的牢狱生活,一年半以后就可以出狱正常生活,不用影子一人蹲三年。
但影子拒绝了,他给劳拉的礼物就是:“你不可以蹲监狱。
”对于没有信仰的人——劳拉——这对于她是份没有太大意义的礼物。
她依旧觉得生活毫无意义。
每天接影子来自监狱的电话,这是她的一个尝试,她想让自己相信什么。
比如相信爱情什么的。
有一天,她的猫死了,这是我们头一次看到她伤心。
她奶奶曾经告诉她,猫可以看到灵魂,可以警惕小偷——这估计是她为数不多所相信的事物。
好友的丈夫,帮她埋了小猫,安慰了她。
然后他们搞在了一起。
劳拉说:我甚至不喜欢影子。
因为影子是有信仰的人,或者说,是可以信仰的人。
结局是劳拉出了车祸,嘴里叼着情夫的jj。
以前她总是轻而易举地在电话里说:“我爱你puppy(对于影子的昵称)”影子来到她墓前问她:“你真的爱过我吗?
”如果有回答,可能是:爱过,但是不喜欢。
她死后,又被复活,但受到了惩罚——没有任何感觉,没有触觉,没有味觉,没有性高潮,世界万物没有颜色。
再没法感受。
她像行尸走肉一样行走在公路上。
天边有一束灿灿的金光,那是她唯一能感受到的东西,来自那个爱着她的男人。
我们不知道她是不是真的爱着影子,但我们知道她心中充满愧疚。
她的内心有了些许变化——不再像以前一样觉得事事无聊。
她痴迷于那个闪烁的金光,她似乎决定认真去追逐那束金光,并重新体会人生。
整部剧的观点一直都是在说现在的人没有信仰 用太多的时间花在手机 电视等等的屏幕上 包括在写这篇影评的和在看影评的你们 不愿意去面对面交流或者说原始的写信寄信 相信很多70 80还有90初的人都有寄信的经历 那个时候收到信后的感觉和现在一个屌丝收到女神的回复心情是一样的 带有期待感 因为信件不是即时聊天 往往要好多天才能收到 所以想要说什么话 怎么说这么些话 都要反复斟酌 才写上去 然后拆信的人会怀着比现在拆快递还要激动的心情撕开信封好了 一下子就扯远了 其实每个人都是50步笑100步 真要做到像星期三先生那样的 现代社会基本找不到了 我们每个人组成了这个社会 而你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 就会被人排斥 就以社交来说 先是BB机 然后手机号码 接着即时通讯出现了 现在我们觉得一个人值得交往下去 都会说 加一下QQ吧或微信吧 如果一个人从头到晚都不接受这些东西呢 往往这场社交就到头了刚开始看的时候看过简介 以为又是一部类似黑镜 纯黑现代科技的剧 其实上面说了这么多 我也是说明了 让我们完全脱离现代科技是不可能的 但这部剧在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在找一个相对共存的解决办法 在我国其实这种改变没有多大影响 因为我国有信仰人群比较少 但西方国家对信仰的改变真是挺大的 思考一下 原来Jesus和god是作为他们信仰而存在的 现在他们更多的被出现于惊讶中—Jesus Christ/oh my god 表面上是说信仰的事 其实是要我们真实的生活 我们有多久没和家人面对面聊个天 说个烦恼了 但是这些倒也没有问题 我相信每个母亲接到孩子的电话都是挺开心的 我们真正要做到的是放弃无用的社交 一直在网上聊天的网友和大学四年的室友 哪个更亲近 仔细想想 室友会知道你晚上睡觉打呼 而网友只看到了你po在网上的帅照美照这部剧收视率不错 应该有第二季的续订 期待
至少7分还是要有的。
水分也是有的,而且不少,HBO曾拥有制作权,最终放手了,也许是内容过于敏感,涉及过多黑人平权运动、宗教斗争。
部分剧情推进缓慢,还有些无厘头影子。
但这个视角是独特的,他把它把神人关系倒过来,用很现实的方式解答了神的产生,想想现实社会的造神运动,也能理解剧里神与人的关系。
“神是按照人创造的,有人的一切缺点与欲望。
”神,在此就是意见领袖,需要膜拜者的奉献。
大尺度暴力场面十分血腥,血一盆一盆地泼给你看,人一打一打地死出新花样。
制作水平很高,美剧的特效加持,不用多说。
性爱场面也保持了一贯的全裸作风。
人物设定世界先生的一招一式都是个老装逼犯;星期三亦正亦邪,演技不错,有奸诈老油条的味道;moon夫妻,设定牵强,两人的关系转变有些生硬,原本以为劳拉会彻底黑化,变得自私,去追寻永生,结果仍是寻找老公;shadow的展开全靠剧情被动推进,他稀里糊涂,空有一身肌肉,全程懵逼划水,脑子有点不好使,工具人?
矮精灵有点意思,可剧情的不紧凑,让他承担了过多的插科打诨,有点尴尬的搞笑。
思考的深度还是有的主要关于信仰和宗教,神分新旧,需要粉丝,就要与时俱进。
神,在此也是世俗的,他们去争夺、去辩白,非常实用主义、物质之上。
你信什么,就会有什么神,于是有了片里的网络大神,对应在现实里也是非常讽刺了。
关于肉体献祭片子里没有过多解释肉体献祭的内容,也许是还没到时候,埃及女神的故事到第二季结束,都还没展开。
献祭方式有点刻奇,倒也能说得通,通过下体的通道吸收肉体,滋养灵魂。
不知道后边还有没有,估计后续会有更多说明吧。
我们常说这代人不比上代人,或者说到代沟,但究竟什么是代沟,又是什么导致了一代与另一代的不同?
看过《美国众神》,不得不感慨尼尔盖曼精准的洞察力。
尼尔盖曼把当代普遍性的社会问题融入了奇幻小说当中,他在解释当代人类面对的代纪问题时,将它巧妙的转化为”神”这一主题,新观念和旧观念对应了两种不同派别的神,他们分别是”新神”和”旧神”。
这部小说中同样还探讨了另一个我们一直在讨论的问题,即信仰。
美国作为多民族国家,除传统的基督教外,同时包含更多其他类型的宗教,这种历史的渊源为小说作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素材。
宗教涉及的母题离不开”信仰”,信仰的主体即”神”,这就是《美国众神》的故事基础。
在这部小说中,以北欧之神”奥丁”为代表的”旧神”随着时代的发展日益没落,以”世界”先生为代表的”新神”却异军突起,前者代表”传统”,后者代表”现代”。
从这些神的名字也区分得出来这种新旧的差别:先来看旧神☞【星期三先生】奥丁,北欧神话中的至高神,被视作诸神之王,也是死者之王、战神、权力之神、魔法之神。
【疯子斯文尼】爱尔兰的民间小妖精leprechaun,在爱尔兰民间传说中,leprechaun是个一身绿装的小矮妖。
【伏尔甘】天神朱庇特之子,是罗马神话中的火神,在希腊神话中的对应人物是赫菲斯托斯。
【琴泽诺博格】斯拉夫的“邪恶之神”,拥有一个巨大的锤子,对于砸碎头颅这件事有着渴望,是旧神阵营中最初较不情愿加入这场战役的人物。
……再来看新神☞【世界先生】世界先生是新神阵营的核心人物,居于领袖地位的他观察着旧神们的一举一动,准备与星期三先生展开最终的大战【科技小子】科技小子向大众传播有关科技的一切并渴望得到权力,个性冲动、暴力的他喜欢挑衅男主角影子。
【媒体女神】媒体女神是新神中形象人物,可以化身成多位经典名人,在资讯化的时代中因为受到现代人们的崇拜越来越壮大。
”旧神”产生于冷兵器时代,因此,这些神源自宗教和神话,”新神”产生于信息化时代,因此,这些神源自科技、娱乐。
新神和旧神水火不容,即将展开一场大战,这代表现代社会新旧观念的冲突。
第一季讲述的就是两方阵营开战前的造势。
说到这里,我们得先停顿片刻,重新审视一下”神”这个概念。
在尼尔盖曼的小说中,旧神理所应当,但”新神”能叫”神吗?
如果”神”代表着一种信仰,那么,象征科技和娱乐的新神,难道代表现代人信仰区块链和娱乐节目?
这是这部小说有意思的地方,我们以往都说,我们要有信仰,指的是传统宗教,在小说中对应了旧神。
我们从来不曾说,信仰可以是科技和娱乐,相反,我们还会抨击迷信科技和沉迷媒介。
那么,究竟科技和媒介能不能算作一种信仰?
这是这部小说要探讨的问题。
说道信仰,除了信仰”新神”和”旧神”的命题外,还涉及另一个命题,那就是”没有信仰的人”。
今天,我们常常听人家说,当代中国人没有信仰,指的就是这层意思。
在小说中,我们也看到了对这个问题的阐述。
女主角劳拉是一位野心勃勃的女人,她怂恿丈夫影子抢劫赌场,途中出了差错,影子被捕入狱。
丈夫服刑期间,劳拉与邻居罗比劈腿,影子出狱前夕劳拉乘罗比的车外出,车上劳拉为罗比吹箫,期间迎面遇上一辆汽车,两人的车子侧翻二人当场死亡。
劳拉死后,死神找上门来,把她带往天国,死神要取出劳拉的心脏,放在一端放有羽毛的秤上称重,劳拉自知生前所作所为,不让死神取走自己的心脏。
这时,死神愤怒的讲道,说劳拉是个生前没有信仰的人,死后灵魂将化为乌有,永世不得重生。
劳拉这时才发现形式不妙,即将陷入万劫不复,恰在这个时候,一道光闪过,她的灵魂再次回归肉体得以复活。
这并不是一个没有信仰的人得到了死神的宽恕,而是机缘巧合下一枚神奇硬币帮她在死神面前侥幸逃脱。
重生后的劳拉发现,昔日背弃的丈夫影子竟然是她的天命之人,她决定悔改,并踏上了救赎之路。
《美国众神》围绕新旧神展开,但并没有忽视凡人,没信仰的劳拉和一无所有的影子是这部剧的另一看点,这二人性格迥异,一位如同火,一位如同冰,前者没有信仰,后者信仰幻灭,在故事的推进中,后者逐渐形成了信仰,同时也成了前者的信仰。
当然,有关新旧观念的冲突问题,还得你自己去找寻答案,目前第一季已结束,第二季今年3月上映,让我们共同期待。
为什么没有人讨论墓地的一场戏?好友老婆的一场戏比书里写的好的多,情感的冲击力很强
尼尔盖曼同名原著改编,比较精确地还原了原著的世界观设定及各个主要角色,而且也营造出前半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主基调。原著以人类主角「影子」意外卷入新旧神祇大战的奇遇为主线,他随北欧之神奥丁穿梭于美国各地以招徕日渐式微的旧神,并应付软硬兼施的各式新神。原著主体是个穿插小番外的公路小说,而本季则没有过多的公路电影感,而是重在介绍世界观与人物以降低观看门槛。而观看门槛本身(不清楚各个旧神分别是谁来源为何)反过来又支撑了他们因缺少祈祷和献祭逐渐衰弱的设定,值得玩味。主线节奏上佳,包含台词和旁白的文本也都写得很用心(不知道是不是盖曼本人把关),配合高度风格化的调色和光影(尤其是各个小番外以及「科技」「媒体」与「全球化」三个新神造型),算是非常有力的系列开端作了。布朗宁居然是《美少女特攻队》的女主角?
书太早读了,已经记不起影子这个串场人物,也没有印象他是个黑人....头两集节奏特别好,但是熟悉以后就有点平淡....
神剧预定
美版的封神,星期三简直是封神里的申公豹,男主的老婆是哪吒
多年等待后迎来的是大大超乎意料的呈现。腐勒的美术风格,沾染上了盖曼叔的引据癖的选曲,同时一开始便注定了不会在任何颜艺层面上取悦观众的选角。最惊喜的是影子和劳拉的爱情故事E4、以及超时空互文的E7。剧集确实比原著另外拓展了一个更为开阔的叙事空间。(我只想问盖曼叔,小说第二部啥时写完
《汉尼拔》风格过重了,导致什么题材给这个导演拍出来感觉都差不多,运镜也好,血浆冒出的效果也好,就不能好好讲个故事?
作为电视剧的话,太拖沓了。但很喜欢里面的抽象思辨。
三集弃,黑人男主实在是太sexy了,但是整个HDR效果脏兮兮的画面令人不太舒服,火神的同志大做爱里面选的伊朗裔选手吧那个体毛实在是扎眼睛
是谁把这么一部魔幻+历史+科幻+暴力+恐怖+大尺度的混杂片的分数拉的这么高的。。。
也许我是个浮夸的人,就是喜欢这种浮夸的剧。扎导的美少女变成了死人妻大概是最大的一个玩笑
surprise me god
有几集挺不错。
剧情太慢了,原著是如此。到最后一集才显出旧神的威力。新旧两代神,新人类对旧文明,信用卡互联网大数据对抗仪式感爆棚的原神。
印象深刻的是那个冒着火的牛神搞基的片段
凡有原著要熬几集是必须。三集后开始精彩,把相信和执念玩出花,画面冷峻又浓烈,导演在水果硬糖时的质感这里翻滚好几倍。劳拉线棒,男主大概要下季才炸裂。四月姐最后一集真的美。期待开战的下一季。
过誉的典范
诡异的画风及配乐穿插着黄暴及超现实场景 第一集看完犹如跟男主角一起作了一场令人无法理解的梦
忍受到第五集前十分钟,放弃。 装得太过了。
不知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