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一开始就带着我们在雄伟浩瀚的新西兰大峡谷中穿梭,仿佛背后长出了翅膀,自由地翱翔在半空之中,就连万丈之下的河床也都仿佛松软得如同母亲的子宫温床。
“爱情不是那么一瞬间的,是认出你所找的那个人,是遇见你的终身伴侣”,这是那位17岁的男孩对一见钟情的看法,也是贯穿影片的线索。
大多数人都不相信所谓的一见钟情,因为它更多是发生在帅哥美女的身上,而且在深入了解对方之后,也往往会褪去激情,分道扬镳。
但若是如此轻易就能放弃感情,那又怎么算得上是爱情,更不可能是钟情了。
一见钟情是什么?
至少不是外貌协会的特权,就如同那天太嬉突然来到仁友的伞下躲雨之后,仁友就无法忘怀,她长得不过清秀,也谈不上漂亮,甚至胸部看起来小得像汤勺翻过来一样,究竟喜欢她什么,仁友也回答不上来,或许这才是一见钟情的奇妙之处,尽管你曾经觉得它是那么荒唐。
作为韩剧经典三宝之一的车祸,在这里使剧情发生180度的急转弯--仁友将登上去服兵役的火车的当晚,太嬉死了。
没有描述恋人离开之后,仁友有多么悲伤和痛苦,而是直接跳到17年后,他已成为深受学生爱戴的老师,妻女温柔体贴的丈夫、父亲,似乎把当年的山盟海誓忘得一清二楚,印证了常被用来安慰失恋者的一句话“这世界不是没了谁,就不能活”。
“如果我变丑了、胖了、老了,你还会喜欢我吗?
”“不管你变得怎样,我都一样爱你”,在这一语境里,说话人应该没有考虑到还有一种情况,即对方变换了性别。
这听起来是有一点重口味和狗血,但如果身体只是一具皮囊,恋人之间已成为对方的灵魂伴侣,那换个性别也应该不过小事一桩。
17年后,班上的男学生贤斌尽管外表与太嬉毫无相似之处,但他的一动一静却与当年的女孩惊人相似,无论是独特的爱情观、提出的奇怪问题还是握住东西时会翘起小拇指,都让仁友无法自拔,摧毁了他的生活包括家庭。
遇见命中注定的另一半,认出了对方特有的标识,才有了一见便足以钟情,因此,“一见钟情”还当被贴上“永恒”的标签,是唯一,是永远,而不是短暂的好感,随便哪一个人。
最后,不被世俗接受的“太嬉”和仁友来到蹦极胜地--新西兰大峡谷,不等套上绳索便纵身一跳,镜头又回到电影之初在雄伟秀丽的峡谷中自由驰骋,这对恋人坚信哪怕是在生死轮回的长河,也能在人群里一眼便找出对方。
话说。。
这还真不像个影评。。
= =1983年的一个雨天,一个女生走进他的伞下,他陪她等来了公车。
雨水淋湿了他的半边身子,爱情由此开始。
他带着伞,在公车站牌下痴痴地等。
公车走了一班又一班,他在人群中没有找到她的身影,。
天由白到黑,他最终离去。
他们再次相遇,在校园里,她抱着石膏像,他为她系上鞋带。
他开始接近她,用他傻傻的方式接近着心爱的她。
帮一群女生锯木头,只因为她们是她的朋友。
抛下朋友和其他人去联谊,只因为那里有她。
两颗心渐渐靠近。
他们在黄昏的沙滩前翩翩起舞。
在高高的山头, 他问她:“从这里跳下去会不会死?
” 她说:“不会,即使往下跳也绝不会是终点。
” 她成了他的女朋友。
她送给他亲手做的打火机,上面刻着她的样子。
这是他们的定情信物。
他们吵架,在大雨中他跑开了又跑回来,他那么焦急的告诉等在原地的她: “谢谢你,谢谢你没有走掉。
我一路上都在想,太嬉,请不要走开啊,只要你在原地等我,我以后就全听你的……”她在雨中有些发抖,她说: “你干嘛学我说话?
我刚才也在这里想着,徐仁友,请你回来吧,只要你回来,我以后全听你的。
”雨水让两人那样的狼狈,却让他们的心如此靠近。
他要去服兵役,他们约好在火车站见,她却失约,没有出现。
他失望的离开,却不曾想,她死了,死在离火车站不远的十字路口。
17年过去了,他成了一名教师,有了妻子和一个可爱的女儿。
关于她的记忆从未遗忘却已经尘封。
一个学生的话却勾起了他对她的回忆,这个叫林炫斌的十七岁少年和以前的她是如此相似,握东西时微翘的小指,说话是的神情,还有那个和她一模一样的打火机。
他不自觉的关注他,虽然他知道这是不正常的,却还是不可自己的爱上了他,爱上了这个和自己一样是男人的十七岁少年。
他的事业,家庭因为这不伦之爱而岌岌可危。
他不在乎,虽然没有人会相信,但他坚信他就是她,确定无疑。
他坚信,他爱的人除了她不会是别人。
他说过:“如果我重新诞生,我一定要找到你,等我找到你以后,要跟你再次相爱。
我除了你之外再也不会爱上别人。
” 他为了不伤害他而离开,他却忆起了关于他们的一切。
他拿着她的打火机,记忆一点一点涌现,那个雨天她制造的邂逅,那个下午她在公车座位末尾的犹豫不决。
他在城市中穿梭,到他们去过的每一个地方,他去他们最后约定的那个火车站,在同一个十字路口被撞倒。
毫发无损。
他终于来到他的面前,穿越人群,火车的车窗倒影上,她和他面对面站着, “你来了?
” “对不起,我来得太晚了” “来了就好……” 他的眼中满是泪水。
他终于等到了她。
在同一个山头,炫斌问:“从这里跳下去会不会死?
” 他答:“不会,往下跳也不会是终点。
” 同是男人的他们不可能在一起。
他们选择等待下辈子。
他们像恋人一样在街上行走,吃饭。
在急驰的火车上,他靠在他的肩上安然入睡。
风吹起他们的头发,高高的蹦极台上,相爱的两个人深情对视,他们笑得那样幸福,眼神温柔而坚定。
他们紧紧握住爱人的手,望向远方,从蹦极台上翩然落下。
她说:“下辈子,我一定要当个女儿身,对吧?
” 他说:“但要是我也是个女的,那怎么办?
” 她说:“那再等下辈子吧。
” 他说:“你说过,在人生的绝壁上往下跳,那里也绝对不会是终点。
我要与你再次相遇,那不是因为我爱你,而是因为我只能爱你一个人。
我爱你。
”
Director: 金大胜李秉宪 / 李恩珠第一次看:两个年轻男女堕入爱河,一切在开始好象都很正常。
(虽然雨中借伞的情节有点老土)。
我觉得李秉宪在此片中的表演有所突破,不少处的眼神很到位,让人绝望。
李恩珠的戏一般,她不算漂亮,所以剧本如果没有什么发挥余地,就显得没有个性了。
直到那个小男生出现,让人眼前一亮,很青春,又有些英气逼人。
为他设计的小细节也不俗――打火机,手机铃声,etc.Finally, 男孩子终于意识到了他的前生,当他们两人站在一起,站在那山巅,站在New Zealand的山巅,手拉手一起跳下去的时候,义无反顾,心无旁骛,羡煞我也。
我绝对相信他们还有下辈子,他们必将再次相遇,他们必将再次相爱。
世界上有多少人我都不在乎,我眼中只有你一个。
跟我一起跳下去,只要你肯。
看完这部电影的第二天,李恩珠自杀了。
据说原因是她主演《红字》过于暴露,并且入戏太深,心理压力过大。
还有八卦分析是她与那个韩国摇滚教父的关系有关。
总之一个人的生命太过脆弱,即使这样死去,也不过徒增一两天人们的谈资,又能改变什么?
正因为生命的脆弱,我们才更要小心呵护,珍惜生命才是。
我一定要强大,要保护好我的心,让它不那么容易受到伤害。
2006年八月三号,夜2:00, 重新看了一遍“在人生的绝壁往下跳,那里也绝对不是终点,我要再次与你相遇,那不是因为我爱你,而是,因为,我只能爱你一个人我爱你”这是最后他们的爱的表白,我又一次被感动。
越是真实的感情越是让人绝望,总有个时刻,前功尽弃,飞蛾扑火。
总有一种爱要相约下个轮回。
只为了前生的约定,哪怕迟到,也要与你完成。
Ok, 那就跳下去,沿着这一眼无尽的青翠,沿着这清澈无边的溪水,我们下辈子见。
没关系,我们还有下辈子。
徐仁友说:“因为我爱上的那个人肯定是你。
除了你,我不可能爱上其他人。
”王家卫说:“当你不能够再拥有,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
而我一直相信:没有忘不掉的记忆,只有不想忘的记忆。
因为,我知道,如果自己选择去忘记,或许会平静如许,但自己的人生将有个缺,一个回忆的断链,也不再是盈满完整的自己。
他和他并肩站在一起,他似乎有点紧张。
他握住他的手,十指交缠,手心温热。
他们对视了一下,然后面带微笑纵身跃下悬崖,像去赴一场盛大的欢宴。
他记得她(他)说,那里不是终点。
这是《爱的蹦极》的结尾,可它并不是一个关于gay的故事。
仁友和太嬉是一对一见钟情的恋人,互相承诺永远都只爱对方。
仁友入伍前太嬉说好要来车站送他,却不幸在车祸中身亡(超典型的韩片风格)。
十七年后,仁友成了某高中的语文老师,他对待学生亲切随和,很快受到孩子们的爱戴。
但他却莫名的对一名男生产生了复杂的感情。
因为,即使没有那些似曾相识的细节,仁友也能听见自己心中共鸣的震颤,这个十七岁的男孩就是他当年挚爱的太嬉……又是一个转世与轮回的故事。
不同的是,他们错位了身份。
他和男孩面对面的站着。
他像一只发了狂的野兽,嘶吼着问他:“你到底是谁?
”眼神里写满了凄楚。
他们是爱人,是针尖对麦芒的遭遇,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生生世世纠缠在一起。
他们分享着只属于两个人的微妙灵犀,没道理的字母,伸出的小手指,火机上熟悉的脸,都具有刹那间令他泪流满面的力量。
于是他妥协了,像第一次遇见她时那样,彻彻底底的沦陷,不断坠落,绵延而来的只是无序的空白。
他以为又将是一场无尽的等待,可是她醒了,在一个男孩子的身体里用力拔出记忆的活塞。
他也没有别的话,只是说:“你来了就好。
”和张氏女子的那句“于万千人之中……”可有异曲同工之妙?
新西兰的峡谷吹荡着细而冷的风。
他们将手搭在彼此肩头,空气温柔的充满四周。
下一瞬间我不知将会抵达哪里,但一定离你的心很近很近。
电影一开始就带着我们在雄伟浩瀚的新西兰大峡谷中穿梭,仿佛背后长出了翅膀,自由地翱翔在半空之中,就连万丈之下的河床也都仿佛松软得如同母亲的子宫温床。
“爱情不是那么一瞬间的,是认出你所找的那个人,是遇见你的终身伴侣”,这是那位17岁的男孩对一见钟情的看法,也是贯穿影片的线索。
大多数人都不相信所谓的一见钟情,因为它更多是发生在帅哥美女的身上,而且在深入了解对方之后,也往往会褪去激情,分道扬镳。
但若是如此轻易就能放弃感情,那又怎么算得上是爱情,更不可能是钟情了。
一见钟情是什么?
至少不是外貌协会的特权,就如同那天太嬉突然来到仁友的伞下躲雨之后,仁友就无法忘怀,她长得不过清秀,也谈不上漂亮,甚至胸部看起来小得像汤勺翻过来一样,究竟喜欢她什么,仁友也回答不上来,或许这才是一见钟情的奇妙之处,尽管你曾经觉得它是那么荒唐。
作为韩剧经典三宝之一的车祸,在这里使剧情发生180度的急转弯--仁友将登上去服兵役的火车的当晚,太嬉死了。
没有描述恋人离开之后,仁友有多么悲伤和痛苦,而是直接跳到17年后,他已成为深受学生爱戴的老师,妻女温柔体贴的丈夫、父亲,似乎把当年的山盟海誓忘得一清二楚,印证了常被用来安慰失恋者的一句话“这世界不是没了谁,就不能活”。
“如果我变丑了、胖了、老了,你还会喜欢我吗?
”“不管你变得怎样,我都一样爱你”,在这一语境里,说话人应该没有考虑到还有一种情况,即对方变换了性别。
这听起来是有一点重口味和狗血,但如果身体只是一具皮囊,恋人之间已成为对方的灵魂伴侣,那换个性别也应该不过小事一桩。
17年后,班上的男学生贤斌尽管外表与太嬉毫无相似之处,但他的一动一静却与当年的女孩惊人相似,无论是独特的爱情观、提出的奇怪问题还是握住东西时会翘起小拇指,都让仁友无法自拔,摧毁了他的生活包括家庭。
遇见命中注定的另一半,认出了对方特有的标识,才有了一见便足以钟情,因此,“一见钟情”还当被贴上“永恒”的标签,是唯一,是永远,而不是短暂的好感,随便哪一个人。
最后,不被世俗接受的“太嬉”和仁友来到蹦极胜地--新西兰大峡谷,不等套上绳索便纵身一跳,镜头又回到电影之初在雄伟秀丽的峡谷中自由驰骋,这对恋人坚信哪怕是在生死轮回的长河,也能在人群里一眼便找出对方。
老实说 我是被“同志”电影所吸引而看的 韩国的同志片 本来就比较少吧故事很感人 但是不客气地说 总觉得两个男人的爱情是硬加上去的感觉可能 电影想说的 就是这一对男女 无论如何 都要在一起我想如果这个女的灵魂附上的不是这个男的而是另个女的话 这个片子就没有特色了吧其实电影的交代的内容 在我看来是有匪夷所思的如果说那个男教师爱上了男学生是因为他认出了“她” 我觉得这不能称之为同性之爱因为他爱的始终是那个女的至于那个男学生 本来是很喜欢一个同年级的女孩子的 后来突然爱上了男老师我只能理解为“她”的灵魂因为他那晚的哭泣和自白而“觉醒”了这样看来 就爱情而言 仍旧是他和她的爱情故事典型的韩国电影 结局很感人 细节很多 导致了整体有点慢节奏:背影很多 景色很美尤其是最后一幕 两个男人手牵手 一起跳下悬崖峭壁 很美很美当然 看这个片子也是因为里面的那个女主角已经自杀去世两年了 也算是遗作了吧综上 也不算白看了 但是这个所谓的同性之爱 只是一个新酒瓶
从剧情上看像,前是异性恋、后为同性恋,但其实影片讲述的就是两个人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故事,已然超越了异性同性的层面。
女主角转世在17年后的学生身上重新回到男主角的生活中,故事浪漫而感伤,而缘分就是穿插全片的线索。
该片前半部分是讲述17年前男女主人公初遇的故事,画面主要用冷色调,色彩作了偏黄的处理,有丝怀旧的感觉。
而回到现在的情景后,色彩转而丰富起来,画面也明亮了许多,不过影片画质并不算很好,锐度不够,对比度偏高,暗处细节表现不太清晰。
该片是一部浪漫剧情片,音效方面的表现中规中矩,环绕不突出,一般是在剧情需要时配以轻轻的背景音乐来烘托气氛,淡淡的略显哀伤。
站在人生的绝壁,往下跳,也不会是终点。
这是一部八年前的电影,让人觉得痛心的爱情。
可是真正能够怀着这样的心去对待爱情的人能有几个?
太喜是突然钻进他伞下的女孩,她拿东西的时候喜欢翘起小指,喜欢问他奇怪的问题,送给他画有自己头像的打火机…吵架的时候,她会在大雨里一动不动,等他回头说:“你只要站在这里等我回头,我什么都听你的。
”然后笑着说:“你为什么抢我的台词,我原来就在想,只要你回头,我什么都听你的。
”她会站在危险的峭壁边缘,告诉他:“即使站在人生的绝壁,往下跳,也不会是终点。
”可是在决定要和他一起离开的时候,她却再没出现,他在车站等了很久,久到连他都忘记了是不是遇见过一个叫太喜的女孩。
他以为爱情就这样结束了,他以为自己站在了爱情的边缘,可是,这不是终点……18年以后,他是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可是谁也说不清,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如此相象的两个人,喜欢翘起小指拿东西,喜欢问同样的奇怪问题,拥有相同的一只打火机…他渐渐觉得这个18岁的男孩就是从前的太喜。
可是一切都变了,即使不是重点,却不知道,接下来要如何去走?
然男孩记起了上辈子发生的一切,记起了18年前的那场意外的车祸。
影片的最后,两人去跳蹦极,从高高的悬崖上跳下来的那一刻,太喜的声音:“下辈子你还会爱我吗?
”“会。
” “如果下辈子我成了男人怎么办?
”“还有下下辈子。
”朋友都说一见钟情是最不可靠的,因为你喜欢上的是脸蛋或是身材。
可是看了电影,才觉得好象不是那么回事,也许是命运让你遇见的人,不管是用何种方式相爱,都是生生世世的事情,无论下辈子,下下辈子,下下下辈子,爱的都会是同一个灵魂。
如果真有这种人,那么遇见一次也就够了,不论是几辈子,能有这种通彻心扉的爱就足够了。
记得在哪看到过一句话:爱情就像鬼魂,人人都听说过,可是真正遇见的人却没几个。
人人都在找爱情,为了爱情而找爱人,一生中不知要经历多少大大小小的爱情,要爱上多少形形色色的人。
可是直到自己死去之前,不知道有没有遇到所谓的爱情。
你深爱的人突然离去,转世投胎成为你的学生;而问题是前世她是个女的,投胎后成了一男的。
你会怎么做?韩国电影《爱的蹦极》给了我们答案:为了爱人,从异性恋变成同志!
大学生李秉宪在一场雨中与李恩珠邂逅,一见钟情;在一连串韩国片惯常浪漫情节之后坠入爱河;即将去服兵役的宪在车站苦苦等候李,而李则再也没有出现……时光荏苒,昔日的大学生宪已成为一名高中教师;某天他突然发现男学生元斌与李有着惊人的相似;但元的性别却让他对其有好感的同时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与挣扎中;渐渐,授课认真、深受学生爱戴的李因爱而抓狂,失态,而元的记忆也开始复苏……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商业片,至少是一部讨巧的文艺片;在用唯美的爱情征服了普通观众的同时,也兼顾了另一巨大但还没被发掘的观众市场——有同性倾向的观众群。
片中发扬了韩国爱情电影一贯的优势——浪漫感人,更将这份感动推到了人性的极端,用爱人形象乃至性别的转换去检验情感能否冲破尘世俗规的藩篱,令人唏嘘不已。
在谈情说爱的间隙,也融入了导演自己的思考:人之情感,到了最高境界,会升华为何种景象?真爱能否超越一切,包括社会的约束和性别的限制?
但导演也无法回答,甚至给出了其不乐观的答案:片尾,在一片人言可畏中,元上辈的记忆苏醒,与宪相认并唤起了往日情感,手拉手跳下了蹦极台……片中演员的表演可圈可点,特别是男主角的扮演者李秉宪,把生性木讷而痴情善良的苏元英演绎得十分到位,而生活环境的变化所带给他性格上的细微改变也丝丝入扣的表现了出来。
特别是他能牺牲自己招牌笑容,垫付往日已建立的白马王子形象,演绎这样一位走在社会伦理边缘的人物,相当难能可贵。
而出于商业上的考虑,李固有的人气也为这部选材小众的电影网络了一大帮观众。
提醒所有女观众,切勿在观摩本片之后擅自做变性手术以检验男友的感情,得不偿失!
李秉宪的演技原来这么好,天啊,欲哭无泪的红眼眶真是动人,为什么结局是死亡呢。。。。为什么一定要以异性身份才能相爱呢?
爱情的本质是什么?爱情的本质即是肖斯塔科维奇“第二圆舞曲” 里的四三拍。不幸的是,这支转瞬之间起伏循环的华尔兹在《爱的蹦极》里是跳下去又弹上来的轮回和我执。过去的遗憾曾埋于男主角的心底又浮出水面,想必很多人都和他一样,将爱情理解成了前世记忆,为此所谓的一见钟情便是在现世当中一眼认出他们要找的人。倘若这种《半生缘》式的爱情姑且停留在记忆与忘却的关系上倒也罢了,但问题是作为师者的作者非要将《有毒蜂蜜》摆在对于爱情如饥似渴的学生面前。最终这部误人子弟的电影成了一部彻底跟同性恋没有关系,却要依靠消费同性恋而获取关注的作品。
比较俗套的故事结构,没什么大剧情,拍的浪漫温馨小清新,转世成男人也要爱你。ps李秉宪大叔是真不好看啊,恩珠真美,浪漫的美
还挺时髦 搞了异性恋又搞同性恋
死亡,转世,师生,男同,当年狗血+禁忌的元素叠在一起就成了这部"男色生死恋",果然是绝症和死亡虽迟但到的韩系爱情片🐶冲着主演的颜值去的,李恩珠的鼻子实在优越,年轻的李秉宪虽然还没啥硬汉气质,但也足够青葱鲜嫩。全程1.2倍速毫无违和感。因为只看了前半部分豆瓣简介就开看了,看了一半觉得不太对,男主咋就莫名其妙地吃醋了?蛙趣居然是男同+师生恋!!!搞得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师生梗实在下头😷刚开始还以为男高是女主偷偷生下的男主的孩子,看到后来才发现导演玩的是"转世",6……结局两人一起在蹦极点自杀,才知道片名的含义,也才知道片头是啥意思。PS. 男主本质就是个自我为中心的典男,发现自己对男高有情愫也不会遮掩导致对方遭受校园暴力,发现自己疑似男同所以对妻子婚内强奸,难评😤
打着txl幌子的出轨故事!炳叔年轻的时候还挺可爱的!李恩珠太可惜了,美的不行!!!!
这无关于同性不同性,是永恒的爱,爱的是灵魂,而不在乎这灵魂之外包裹着的肉身,这是一种境界,从一而终,永恒的爱。
投胎了= =
电影的细节让我很喜欢 但是情节有点别扭
不管经历多少轮回,我一定要与你相遇:不是因为我爱你,而是因为我只能爱你,从头到尾我爱的都只是你。用同性恋外衣包装的异性恋故事,最后一个航拍(Queenstown?)很带感。女主怎么真的就自杀了呢?太可惜了...
这片也真是让我匪夷所思,两个恋人,女人投胎转世后变成男人的学生,然后他们如GAY一般恋爱了,然后他们就去蹦极了。
奇幻爱情电影。这部电影拍出来就凸显了那句话吧,我爱你是因为你,不是因为你是男是女。
李秉宪开头那段 我靠真是演技啊!乡村派也那么拿手
居然是帝王之妾的导演所以感觉画面和女性都拍的挺美,男演员之间感情戏就不细腻。剧版得把男女主的爱情再丰满很多,男学生和女主的联系也交代再清楚些。男学生自己也得有点成长线。 郑在玹加油,我的勇敢猪猪
两个字。。。纠结!爱也不是,不爱也不是;活着也不是,死了也不是。。。
我的观点依然是:“我爱的只是你,无关性别“这种论调,反智且自以为是,仿佛中二病般的自我感动。转世魂穿不是不可以,但需要无数前后呼应的细节做根基,不然观众看起来只能认为徐老师疯了。其实这个故事,若从新西兰赴死之旅讲起说不定更加绝妙。讲一对魂穿成父女的亡命情侣,一边挑战社会道德底线情投意合,一边却东躲西藏拷问内心,也让观众深深煎熬,这样的灵魂伴侣能在一起吗?
特别喜欢李恩珠 可惜啊 ~~~很有味道 特别耐看 那些细小的表情 有的女人不是倾国倾城 却散发出迷人的气息
很想多扣半颗星,因为嫉妒他们去了那里!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结尾真的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和一场奋不顾身的爱情。
从人生的绝壁往下跳,也不会是终点,我要再次与你相遇,不是因为爱你,而是因为爱的只能是你,只能是你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