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只看過第一季番 絲毫不影響它帶來的噗哧笑和治癒 面對守護生命本源是不能随意改变的我想大概说的就是对生命記憶和爱的延續的尊重。
被人遺忘或者銘記都是合適的存在,當你不執著於不被理解,不執著於被誤會,不執著於被遺忘 像玲子和夏目一樣是熠熠生輝般的存在始終對生命敬畏 被遺忘是難免的,其實已經偷偷留下了多年後也許在某個午後望向窗外記起的珍貴記憶,我希望更多的時候應該是像玲子說的那樣不被記得也很好呀。
🤟🏻
五六年前我看了《夏目友人帐》,如今我已几乎忘了它的情节,连夏目和猫咪的名字都已记不确切,可我仍然记得这部动漫当时带给的感动和温暖,这种真切的余温似乎这么多年从未离开过。
就像山神使者对于榕莉枝一样,她忘却了这个人,可八年的陪伴已经带领她从痛苦中走出来,这些时光里他给她的治愈,一直都会在。
有缘的人像瀑布、溪流里的水滴,会在流向命运的某个时刻交汇、碰撞、然后分离,可这不是毫无意义的相遇,我们在相遇的时候相互影响,你成了新的你,我成了新的我,而后你我流向更远的远方,与更多的人相遇,我给新朋友讲旧朋友的故事。
一个人被忘记是一件悲伤的事,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次更高层面的死亡。
但被遗忘不代表你没存在过,因为在生命的尽头你一发现你不只是一滴水,而散成了千千万万的小水珠。
所以,我们更应珍惜我们每次相遇啊
――――――PS撸猫五级以上爱好者必看香槟色头发的夏目真是个温柔的男孩田野,蓝天,奇形怪状的妖怪,猫咪,柳絮……熟悉的治愈感原番的剧本更扎实一些,但不影响这部剧场版给我带来的感动
玲子说,我希望不要被任何人记得才好。
夏目一直在找外婆的信息,了解她是一个讨厌人类强颜欢笑内心寂寞的人,是遇到一个什么样的人,让外婆愿意结婚生子呢?
可能是最终悬念吧。
一定是一个和塔子阿姨和滋先生一样温柔的人。
原本的山神被施以惩罚,他可以很轻易的以别人身份生活,但是当他离开,没有人会记得他的任何事情。
我希望不要被任何人记得才好,这其实挺好的。
玲子这样的想法,在人人都在讨论和追逐人生的意义的世界,是小众吧。
大家死之前要想身后事,想写自传,墓志铭,想不朽,要立碑,都想立牌坊。
而她想被遗忘,希望被这样的惩罚。
已经了解的玲子仿佛是夏目过去的自己,直到夏目遇到温暖的人,有了家庭,有了朋友。
也正是这样,剧场版的故事会以被遗忘作为剧情的设定,一旦有了这些温暖的羁绊,就会害怕被遗忘。
外公是怎样的人,可能发现到了,夏目友人帐才真正是大结局吧。
PS:现在的人谈恋爱比以前的人怂多了,害怕受伤。
谁先认真谁就输了,都在这样讲。
他们胆小怕受到伤害不敢爱,甚至骂那些为了爱情寻死觅活的人是傻逼。
是的他们年轻冲动不理智,但是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他们,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他们。
而你们就只是谁都不记得的普通骨灰。
爱情里,谁先认真的不是输家,谁先被忘记的才是输家。
被遗忘就是种惩罚。
依旧还是那么温馨让人潸然泪下,分身喵老师真的太太太萌了!
这是我最差的观影没有之一,左边一对右边一对都是情侣,右边一直在大声说话劝阻不听,腻在一块,女生装娇羞惊悚,男的也不想说,右边一直在吃薯片,也是窃窃私语,后面还有科普这是谁谁谁的,我真的想说,情侣秀恩爱请干脆要么去其他地方好吗,科普的为什么之前不可普,给别人尊重也是给自己尊重。
真心只想感受一场纯夏目粉专场,不让这些外在因素破坏观影,以及夏目友人帐带给我们的温馨及力量,这部经典所传达的信念。
那一天,江浙沪包邮区的流浪太阳终于害羞地回归了。
午后,我在电影院翻了《夏目友人帐》的牌子。
对于这部动漫我只是一个好奇的路人,也许是喜欢海报清新的画风,还有那只出镜率很高的胖猫,就很想看看这部久闻其名的动漫究竟是什么样子。
没想到,短短的两个小时我就被它圈粉了,这种久违的感觉就像那天的天气,阴冷的气候戛然而止,阳光灿烂,春风拂面。
故事其实清淡得就像一碗夏日里的绿豆汤,用井水冰镇过,有些人会觉得寡淡,喜欢的人喝着就会觉得特别舒服。
故事里那些温柔的对白,虽然没有激动人心的抒情,也没有内涵深刻的鸡汤,但是却有着一种难得的灵性,简单却动人。
一、猫咪老师:就算我不在了,你也不要到处惹麻烦哦。
这句话貌似责怪,却能感受到猫咪老师对夏目满满的宠溺。
主人公夏目贵志遗传了外婆神奇的禀赋,能够看到一般人都看不到的妖怪。
猫咪老师是一只名叫斑的高级妖怪,平时伪装成夏目身边一只又贪吃又胖的招财猫,在关键时候幻化成神兽保护夏目。
这对CP给人的感觉和大雄、多啦A梦甚为相似,猫咪老师说话的腔调也和多啦A梦神似,只不过猫咪老师更沧桑一点。
我们大多数人,都曾经是和夏目或者大雄差不多的小孩,脑袋不那么聪明,有时会觉得弱小、孤单又无助。
猫咪老师和多啦A梦的陪伴,让我们似乎拥有了一起嬉笑玩闹的伙伴,又有了并肩作战的战友,他们若是遇险,我们也愿意为他们赴汤蹈火。
也许这种情感,就是一种强大的治愈力所在。
二、穗之影:我不在的时候会很担心她,每次想到这个,就觉得自己不能离开呢。
穗之影是这部剧场版妖怪里的男一号,他的这句话比山盟海誓还要动人。
他背负着神罚,为了躲避追捕不能在一地呆太久,一旦离开一个地方,朝夕相处过的人就会忘了他,但是他自己却忘不了。
为了摆脱这种情感上的折磨,他躲进了一棵树里,一个女孩深信树里的是难转神(转运的神),常常前来祷告,直到女孩成了妈妈,来向他哭诉丧子之痛。
他很心疼,就开始扮演女人的儿子,一演就是八年,不忍心离开。
妖尚且深情至此,反观人世间,言而无信者有之,忘恩负义者有之,抛妻弃子者有之,实在讽刺。
穗之影离开前,还叮嘱夏目要常去看看他的“妈妈”。
他离开的时候,霞光满天,余晖绚烂,他仿佛变成了漫天飞舞的蒲公英,飞到哪里,碰到的物件就会幻化分身,这应该是我看到过最浪漫主义的告别了。
三、山神:这是命运之流,每一点一滴都是人的相遇和离别,小心,人世命运随便一碰就会改变,非常脆弱。
夏目和儿时的伙伴在山间的瀑布时,山神这样告诫夏目。
这是一个绝妙的比喻,人的命运就像流水,交汇就是相遇,分叉就是离别,一点小小的触碰就会改变命运的走向。
由此想起一个故人,他在离开的时候给我发了一条长长的短信,向我郑重地告别,我想要挽留,打了很多字最终还是删去,因为他说已覆水难收。
后来,他告诉我,那天他就在我家楼下等着我的回复,他以为没有回复就是没有希望,直到夜深,绝望地离开。
当年只是一念之差,现在却远隔千山万水。
就像山神说的那样,我们需要敬畏命运,不要随心所欲地去触碰、去改造、去践踏。
相遇是值得欣喜的,相知是值得感恩的,而就算不得不离开也请认真地告别,而不是任性地就把别人拉进黑名单。
片中有句话说,“就算终要离开,至少留下的记忆一直都在,就如同湖面上缓缓散开的涟漪吧,我也是这涟漪中的一员啊”。
这就像《夏目友人帐》带给我的感觉,没有好莱坞大片那样刺激的惊涛骇浪,就像春日里有个少年往湖心投了一颗石子,涟漪散开,波光粼粼,给人暖意融融的春意。
也许我们只是彼此生命中的过客,但是我们共同拥有过那段温热的回忆,有怦然心动的小确幸,也有倒霉透顶的小确丧,说出来有好长一段故事,这样就足够了。
妖怪的情话啊,竟如此温柔。
从电影院出来,一个人走回家,一进家门就有狗子欢乐的朝我摇尾巴。
我在想夏目其实要说的也就是这种平凡的日常吧,但却点出了一样最重要的东西。
那就是羁绊!
虽然故事还是说的人与妖,但那又有什么区别呢。
牵绊大概是这世上最难割舍的东西,要不怎会有“天若有情天亦老”这样的感慨。
最近看到好几篇讲述关于衰老,关于死亡和告别的文章。
也曾看到微博上有位演员说,“父母是你和死神之间隔着的一道墙”。
我才惊觉自己的父母也都是快六十岁的人了,假使乐观的估计父母能陪你到他们八十岁。
也不过是十几二十年的事情了。
以前的我从来没有好好思考如何面对这样的问题。
十几二十年长吗?
自己长到三十岁,当你要回忆往事的时候,记忆却总是模糊的。
觉得三十年也不过是短短的模糊记忆,觉得就像是一场梦,搜一下就过来了。
这才意识到,原来能陪伴你的人的时间总都是有限的。
想到这就很难过,这两年尤其感受到对人生的无力感。
没错,现在才懂得,生活确实是场渐行渐远的路程,我们会不断告别,却没有机会好好说再见。
可是那些陪伴的日子啊,不都是真实存在过的吗。
即使电影里椋雄的最终离开带走了容丽枝阿姨的记忆,即使有一天我们也将会这个世界上全部抹除消失,即使这样才是这个世界的常态。
那些陪伴的着你的人,变成了组成你全部生命的鲜活符号。
原来羁绊才是最珍贵的东西。
我向来认为中国人是喜欢热闹的民族,而日本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总是对孤独与生命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
即使是最孤独的人,羁绊也仍然深深存在于我们的生命之中,并且绽放成对我们最重要的鲜花。
一朵花,也许你曾经觉得有她是再平凡不过的事情,也没有精心打理,然而当那朵花突然枯萎的时候你会痛苦。
不是所有的人都会陪你走完这场人生旅程。
我能做的,也许就是真心的陪伴,若是告别的时候会总会有遗憾,那么从现在开始,努力做个可以带给身边人温暖的治愈者吧。
像夏目一样,像椋雄一样,像雕画师阿姨一样,坚定而温暖。
一点点不成气候的碎碎念,这不是影评,只是每次看完电影之后,我简单的大脑总是又思考的多了一些。
从前有个小茶杯,他和人类一起生活好多年,虽然看起来很小,却可能比老爷爷还老。
主人觉得他破旧就把他扔掉了。
可是他非常喜欢人类,又偷偷跑回了人类的房子。
可不得了,遇到一个能看见妖怪的男孩子夏目,夏目救了他,让他没有摔到地上粉身碎骨。
后来,夏目被厉害的妖怪咬住了肩膀,很痛,但是赶走妖怪后却一点儿不痛了。
回到家里,看到一堆茶杯碎片。
小茶杯成了精,却没什么高深的法力,只会用自己的小生命为人类挡一次灾。
收养夏目的阿姨问:“这里有没见过的茶杯碎了?
谁的呢?
”夏目说:“是我的……,很重要的东西……。
”他蹲下来捡起碎片,一片一片,他想起自己被那个强大妖怪咬住肩膀的时候,听见瓷器破碎的清脆尖锐的声音。
以上是《夏目友人帐》TV版其中一集的支线故事,这支线让我当年看得时候平静,后来想起来哭成狗。
最特别的妖怪故事,不恐怖,不惊悚,温馨治愈又有趣。
夏目中所有角色都和我们一样,都要应对生命无常,自然秩序,在有限的选择里,求之不得变得平常,妖怪和夏目都有执着,也都有放手,这才是有哲思的生活态度。
原作者绿川幸,作品还有《萤火虫之森》,风格独特,过目不忘。
3月7日电影版温馨上映,老铁粉希望大家一起去看呀!
春天到了,就连心也要消融似的,只想扎到绿川幸的《夏目友人帐》里,懒懒地经一些事,暖暖地感一下怀。
这部剧场版电影是没有门槛的,不管之前是否接触过漫画或动画,坐在影院里,你就是那个日本小镇的居民,听到风吹过,会知道又一个盛夏要在初秋来临时把热情收敛。
夏目贵志是主角。
这个中学男生灵力强大,能够看到大多数人看不到的妖怪。
而妖怪的存在,非但没有让这个世界变得狰狞可怖,反倒让人间平添了许多非同寻常的温情。
被夏目贵志唤作“老师”的妖怪斑,以一只肥猫的姿态跟他生活在一起。
这些年的际遇,让不少志趣相投的朋友站到了他们身后,人也好,妖怪也好,适时而动的来往,点到即止的牵记,相处得很是舒服。
危险是有的,但危险来自于陌生引发的戒备。
因此《夏目友人帐》用温婉的触角,一点点地擦掉那些隔阂,最后会发现,除了奸邪的恶意,需要担心的,想要担心的,都是那些无差别的柔软内心。
这样的故事,从一开始就带有平等的美好。
外婆夏目玲子有一本友人帐,搜集了许多败在她手下的妖怪的签名,原本是带了点游戏的性质,藏了却可使唤他们。
时隔多年,夏目贵志得了这本友人帐,开始寻思让妖怪们一一恢复自由身。
等再遇到新的妖怪,也绝没有除妖师那种除之而后快的想法。
譬如新识的津村椋雄,明明嗅到了蹊跷,先看到的还是他作为人的敦厚善良。
日本妖怪文化深厚,动漫、影视里常常见到他们的踪迹与影响。
除了恐怖元素,多多少少是对生灵的敬畏,对生命的尊重。
于是那种想象力,也是敬意与留恋的延展。
作为普通人,笹田纯在弃用的校舍里寻找母亲的遗物,曾跟看不清面目的妖怪打过交道。
事后回忆起来,剩下的尽是彼此交心的共振。
在演讲会上谈起物质必将走向的消亡,她已经知晓精神如何才会不灭。
再理性的人,可能也有巴望万事万物不是那么理性的时候。
特别是当生命陨灭,总希望还有魂灵的存在,再缥缈都好,起码叫人生背离了遁入虚无的恐慌。
《夏目友人帐》对于妖怪的想象,承载了一种温柔的念想。
冒充津村椋雄的是一个背负神罚的山神使者穗之影,他去到一个地方,陌生人会植入与他相熟的记忆,他离开一个地方,所有人都会忘记他曾经存在过。
倦怠的他蜷缩到树里过活,未曾想过从小笃信这里住有神灵的津村容莉枝,会毫无保留地前来分享喜怒哀乐。
多年以后,穗之影放心不下失魂落魄的她,化作那个死去的独子津村椋雄,陪伴她八年之久。
蒙在鼓里的人一如既往地珍视相处的点滴,咬着真相不放的那位,只想把亲情的暖意续上一杯又一杯。
到头来,谁都离不开谁。
都是些萍水相逢的际遇,与身份无关,却把身份泡出了感人的余味。
都在说相伴的美好,却无时无刻不在做那分别的伏笔。
细腻,敏感,是电影的本色,说的,也是以夏目贵志他们的本色。
夏目贵志打小父母双亡,被亲戚来来回回地推诿,最后才苦尽甘来,落到了藤原家。
可经受过的欺凌,也让他封闭过自己良久。
毕竟是有过这种经历的孩子,心中少不免多出一窍。
正巧,他眼里还有别人不曾知晓的一整个世界。
又正巧,他能把得到的善意,加倍地发散出去。
他能理解妖怪的不被理解,他也能理解那些罪与罚未必指向恶与恨。
善良的人总不免搅动自己的情绪,要替别人稀释一点苦楚。
穗之影的怅惘,也像是他的怅惘了。
而电影潜移默化地,让观众也觉得那种深藏大爱的怅惘,都像是自身在经受似的。
触动的,又是那种渴望被记住的残念。
记忆是一种烙印,刻在心里就想如同刻在肉上,风吹雨打也忘不掉才行。
情种得越深,拔起来就越痛,对此,也许没有人能比穗之影感触更多。
像是《寻梦环游记》那样,谁都怕终有一天,再没有一个人能够记得住自己,就连往生,都不知往何处才好。
还不如有妖怪,让人知道终点未必是终点,好叫生生世世,都还有些牵绊。
可漫长篇幅说了彼此难舍的牵绊,落笔要讲的,还是人世间不得不面对的别离。
夏目贵志还是孩童时,就知道别离的滋味。
津村容莉枝八年前就要跟最后一个至亲告别,穗之影把这种残忍延缓八年,独自剩了两份告别给自己扛着。
两个懂得别离与失去的人,最容易惺惺相惜。
夏目贵志给予穗之影的帮助,是一种释怀的勇气,不仅知道自己早该到了放手的时候,而且相信对方能够坚强地走下去。
电影宣传语叹人生是一趟孤独的旅程,但那些美好的相遇,碰上了,就让人不再觉得孤独。
就像是津村容莉枝遇到了穗之影,那迟了八年才流下的泪水,饱含的是感动与希冀,而非痛苦与绝望。
就像是夏目贵志,遇到了藤原夫妇、斑、田沼要他们,生命曾经漏风的地方,早就缝好了。
就像是我们,还能在《夏目友人帐》里,收一段私人的相遇。
当真是治愈系动画,未必需要咋咋呼呼地举着疗治的大旗,但人与妖怪这样有情有义地在世上走上一遭,你有幸看到了,也不知怎地,心里就有一股暖流汩汩地淌,断也断不了。
(原载于“电影杂志社”公众号)
今天去看了剧场版的《夏目友人帐》,比我想象中多了不少意料之外的惊喜。
我在日本动漫领域其实一直是一个缺课生,从来没有跟上过趟儿。
在我念初中的时候,“萌”、“腐”、“耽美”、“同人”这些概念才刚刚开始流行,我身边有很多人都在热衷地谈论网王、火影、死亡笔记;在我高中的时候,像诸如《夏目友人帐》、《言叶之庭》这些番剧就已经在我周围悄然传播开了,而我由于一而再、再而三地错过了流行,只好心安理得地听不懂。
当我从《你的名字》、《千年女优》这些动画电影开始了解新海诚、今敏这些人的作品时,已经是我大学毕业以后的事了,而当年那批看动漫的小伙伴们,早已经纷纷过了N1考试,可以看无字幕的生肉番剧了。
但我非常庆幸在这个春天与剧场版《夏目友人帐》相遇,虽然晚了十年,但好在没有错过。
我想从几个关键词入手来讲我对这部动画电影的理解:名字、隐喻、记忆。
首先说名字。
其实我最早以为《夏目友人帐》是关于一群高中生的校园友情的故事,看了电影之后才发现设定比我的想象要宽阔精彩得多。
“友人帐”其实是一本“被降服的妖怪名录”,里面记载的都是被一个叫夏目玲子的人类打败的妖怪的名字。
这些妖怪输给夏目玲子之后,就要把自己的名字写下来给她,表示自己臣服于她。
在这部电影里,“名字”非常重要,它与身份和权力关系都直接相关。
夏目玲子拥有他们的名字,同时也拥有驱驰他们的权力;而当夏目玲子已经死去,她的外孙来接管这本“友人帐”,他需要解除妖怪们的封印,还他们自由之身,而这个仪式,就是把他们的名字还给他们。
“名字”往往与“身份”相连,同时也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结。
当一个人在一个组织里没有名字、只有代号的时候,比如在监狱里、在杀手组织里、作为奴隶,他不再是一个有着自己独特性情的个体,他是一个面目模糊的“存在”,没有名字、没有身份、随时可被替代。
一个农场主精心饲养家禽的时候,别人问他为什么不给这些家禽取名字,农场主说,这些家禽将来都是要杀了吃的,如果起了名字,就有了感情,那就很难下手了。
对于其他人类来说,妖就是妖,面目模糊的大妖小怪,但是在“友人帐”里,他们是有名字的,他们与夏目彼此记得,彼此的存在也产生着连结。
然后说隐喻。
在这部电影里,人与妖是共生同行于世间的,但只有极少数的人类可以看见妖、甚至驯化妖,而其他大多数人虽然看不到妖,却也知晓他们的存在,知道在自己可见可感的世界之外,有另一片广阔的、不可知的世界。
但即便如此,对于那些看不到妖怪的人来说,能看到妖怪、并且能与之对话的人,依然是怪胎一样的存在。
尤其是当他们和妖怪说话的时候,其他人只能看到他们在自言自语。
这个设定就像一个巧妙的隐喻。
我记得有人曾经评价梵高的画,说世人往往觉得梵高的画充满了想象力,但很有可能对于梵高来说,他画的就是他所看到的世界。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引用鲁迅写过的那句话,“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其实人与人眼中看到的世界、体察到的生活也完全不同。
而《夏目友人帐》把这种不同具体化了。
电影里有一幕非常的诗意。
男主人公夏目贵志是一个能看到妖怪的人类,他有个同学叫结城,明明看不到妖怪却假装自己能看到(大概是真的希望自己能看到)。
他们俩一起走向树林深处,因为听说那里有最壮观的瀑布、和最吓人的妖怪。
当他们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在他们眼前的,却是截然相反的两个世界。
结城看到的只是一片光秃秃的石壁,什么都没有;而贵志眼前的,却是水花飞溅的壮丽瀑布,当他试图去触碰那些水珠时,传说中的妖怪出现了,并且对他说,你不可以触碰这些河流里的水,这里的每一滴水都象征着一个人的命运。
人的命运非常脆弱,一点轻微的触碰就可以完全改变它的航向,所以你一定要小心再小心。
夏目这样的角色就像是创作者自身的投射。
之前看了一部英国电影叫Miss Potter,讲彼得兔的创造者波特小姐,她画的那些小动物,对于别人来说就是虚拟形象,对于她自己来说却是会说会动、真实可感、并且为她带来陪伴的朋友。
对于很多创作者来说都是这样吧,他们和旁人看到完全不一样的世界,当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时,其他人会觉得这不过是虚拟的安慰,不是真实的世界,而对于他们来讲,这就是他们所感受到的真实,他们也真实地和这个世界里的人物产生感情。
最后说记忆。
整个影片最让我潸然的,是导演和编剧对于“记忆”浓墨重彩的书写。
电影里有一个非常忧郁的妖怪,他背负着严厉的神罚。
他可以轻易走进他人的生活,与别人产生连接,但只要他离开,所有他存在过的痕迹都会消失、关于他的记忆也都会被抹去,只要他离开你的生活,他就像从未来过一样,你根本不会记得他的任何一点消息。
有不明真相的除妖师认为他是一个非常险恶的大妖魔,因为他在不断经过、不断盗取别人的生活与记忆,但其实最痛苦的明明是妖怪自己,他记得所有人,而所有人都不记得他,他记得所有那些欢快的、悲伤的记忆,而其他人的回忆里,却完全没有他的影子。
他明明身在其中过、共同经历过、却不在任何人的任何一段记忆中拥有姓名,一个真正的孤魂野鬼。
太悲伤了。
看的时候我想起一句话,不记得是在哪里读到的了,可能是从电影《寻梦环游记》里,那句话说,每个人都会死去两次,第一次是肉身的消亡,第二次是所有人都不再记得ta的时候。
《寻梦环游记》这部电影其实也讲的是“被记得”之于“存在”的重要性。
电影讲的是墨西哥有一年一度的亡灵节,在这一天里,阴阳两界可以相通,已经逝去的人可以灵魂回到自己旧日的家中,探望依然在世的亲人,唯一的条件是他的家里必须要至少有一张他的照片,也就意味着他还被家人记挂着,亡灵们才有家可归。
如果一个亡灵在世界上已经一张他的照片都没有了,就意味着再也没有人想着他、念着他、挂着他了,那他就真的灰飞烟灭、再也不能回来这个世界了。
在电影《夏目友人帐》里,打遍天下妖怪无敌手的怪胎人类夏目玲子曾经说,我才不要被人记住,我宁愿就像没有存在过。
而事实上呢,她被很多妖怪记得,被小时候默默仰望她的女孩记得,被自己的外孙记得。
只要还被人记得,被人牵挂,被人爱着,就不算孤独地活着。
那些我爱的、爱我的人,无论在与不在的,都曾经救了我,都将一直带给我安慰。
穗之影离去的时候,所有看不见妖怪,并且不会对它产生记忆的人类,都看见了它带来的那一场泡沫飞絮——是夏目这么多年来最有情怀的画面了。
常绿的是茂密的植被,点着一些晨曦与晚霞,给人与妖怪作清净舒雅的背景,去寻那些过往的错别以及现时的幻影。
善良与温存都是闪闪发光的,连带着告别与遗憾也都有了神。
这样的感动真是怡然。
温暖而悲伤的感觉
好多个娘口三三可爱爆炸!
一直喜欢日本动漫的羁绊让人思考很多感悟很深
娘口三三分裂超级萌,夏目还是一如既往的温柔,中级还是那么搞笑。
好久没在电影院看哭了。曲终,电影院灯光亮起,在场半数人都在哭。人的短暂一生,真的是有那么多不可结缘的相遇吗。一如既往的高质量剧本,高质量配乐和配音。妈蛋主题曲太好听了!五星推荐。意外电影院里成年人比较多。旁边坐了位叔叔。 娘口三三恶意卖萌啊!三团子太可爱了!
看夏目系列总是淡淡的忧伤,却又不知为何而忧伤……
好多年前看的了,还是和当年一样,很温暖,很治愈!
淡淡的忧伤,又很治愈的一部动漫,或许这就是一个人最好的状态
我觉得节奏太慢了。或许是我自己的心境变了。
一只娘口三三,可爱。三只娘口三三,可爱×3!
娘阔33萌的三次方!克隆33 soooooooooo cute!感觉人生也大抵如此,不停地遇见,然后又再见,不管是妖怪也好,还是人类也好,都需要感情的维系啊,羡慕夏目有喵,喵也有夏目,所以刚刚好~
其实我一直觉得友人帐传达的从来都不是归属感而是一种无法解除的疏离感不论是人与人之间还是人与妖怪之间从来都是抱团取暖因为一件小事执着不肯离去每次看完只是会增加孤独的感觉别无其他
四星全给胖太,虽然觉得夏目太装忧郁,但高中生应该都是如此吧
3.4星(非TV版粉丝)。还算及格和完整的剧场版TV动画。1.风景画风唯美,人物画风。。。对大银幕来有点过于简洁甚至掉帧。2.如同想到台湾青春片就想到“蓝色”,想到日本动画就会想到“充满蝉声的夏天”。3.猫师父太可爱啦~4.本片融合了治愈温暖和惆怅忧伤,这种感觉非常奇妙,有文艺散文的feel。5.看完会有想哭的冲动是怎么回事。
夏目的温柔,三三的调皮。那个雨水很多的夏天,那个妖怪很皮的世界
为了把所有角色都带出来有的地方节奏有点不对,但整体完成度很高,意境也到了,注水部分也很可爱(虽然是注水。算是有tv平均值吧,严格来说应该3.5
夏目友人帐会还你一个最温柔的世界。这里的人类与妖怪和平共处,蓝天白云,阳光水滴,一草一木都是纯净而治愈人心的存在。(小喵老师们太可爱啦,猫还是不要太肥的好hhh
夏目友人帐是那种体会过孤独的人看完会心里暖暖的动画。
还是偷偷红了眼眶啊lol
那种自少年期拼尽全力尝试在人群中结成羁绊的孤独感,还在夏目的故事里,带着森林和田野的气息,带着超越人、神明、精怪的边界的执念,迎面而来。哪怕一瞬也好,流浪于世间的身躯里囚禁着的渴望被认可的灵魂,都希望被世间任何一人所注视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