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韩国电影《我是杀人犯》。
片名내가 살인범이다 / Confession of Murder (2012),别名杀人告白(台) / 星级杀人犯(港)。
本片是新人导演郑秉吉的处女作,凭借本片在当年拿下第50届韩国电影大钟奖最佳新人导演和第49届百想艺术大赏电影类最佳编剧,并获得第50届韩国电影大钟奖最佳影片提名。
看过本片后你就会知道,《我是杀人犯》拿下最佳新人导演和最佳编剧完全是实至名归。
《我是杀人犯》的剧情充满噱头。
警察崔向久苦苦追查一名连环杀人犯未果,甚至自己在抓捕过程中还被犯罪分子打伤,留下终身伤痕。
15年后,在韩国当地谋杀诉讼时效期期满之际,一名名叫李斗锡的男子宣称自己就是当年的连环杀人犯。
李斗锡出版了一本自传《我是杀人犯》,细描述了他的所有谋杀案过程。
一时间舆论哗然,李斗锡成了舆论焦点,受害者家属和狂热粉丝蜂拥而至,而崔向久也在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影片从一开始就和暴力交织在一起,故事剧情也在角色不断地冲突间推进。
除了崔向久和李斗锡一直以一种不太融洽的方式组合在一起,片中还出现了一群被害者家属,他们组成联盟,发誓要将连环杀人犯干掉。
这个松散联盟里的人物特征鲜明,有用弩箭的酷女孩、有玩蛇的老者、有富裕的老妇人,偶尔闪回的场景分别介绍了这些角色亲友遇害过程。
本片几乎没有给观众留出一刻的喘息时间,而是从一开始就充满花哨炫酷的动作戏。
影片兼顾剧情和动作,在重点表现动作戏的基础上,精雕细琢了一个优秀有趣故事。
情节方面想象力丰富,犯罪惊悚所需要的反转一个不少,甚至标新立异地做了许多全新设定;动作戏方面则已经看出郑秉吉这位新人导演颇有想法,尤其擅长在表现不断移动中的动作追逐戏,他在未来几部作品中将把这个特点进一步发挥到极致。
《我是杀人犯》中呈现了独特的观影视角,和以往的动作电影表现出极大不同。
影片开场的一段追逐戏就是典型的连续快速移动镜头,不仅动作演员在不停地快速移动,紧随其后的摄像师也要跟着一起跑动。
中间一段汽车追逐更是充满想象力,在原有的公路开车基础上,增加了大量惊险刺激元素,激发观众的肾上腺素。
这两段动作戏是全片动作戏的高潮和精华,郑秉吉表现了他那令人难以置信的想象力,出色地完成了两段给人深刻印象的重头戏。
情节方面不输动作戏,也是可圈可点,故事围绕杀人犯的设定展开,在这个杀人犯身上发生了许多匪夷所思的事情。
资本运作下,粉丝开始狂热追星,全然不顾背后的公序良俗。
表面看起来似乎这些追星的人都有病,资本主义为了逐利俨然没有下限。
只要砸下足够的钱,硬生生造出一个流量明星根本不是什么难事。
时隔多年再看,你会发现影片中的表现一点都不夸张,只要有利可图,捧红一个杀人犯根本算不上什么。
剧情反转也是影片一大亮点,李斗锡以杀人犯身份自白,加上崔向久怒不可遏的状态,一切都似乎陷入疯狂。
但如果大家头脑冷静一下,仔细想想,就会发觉其中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需要更多的证据才能揭开真相。
当观众以为这部电影会围绕突然显身的杀人犯展开时,电影正朝着悬疑侦探方向进发。
悬疑动作多元化,炫酷巧妙完整性。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不知道海报本身是不是只是想经观影者留下一个无比明确的悬念,还有所谓的电影概况,但这些图文的描述都只是给观影者造成了一个错觉,以为,朴施厚所饰演的那个角色,真的就是一个货真价实的杀人犯。
真的是吗?
挺想看他如何来表演杀人犯的样子。
这么想着的话,就错了。
直接,就掉进了电影创作者,或者说,至少是电影海报和预告片等等先行获知的消息所形成的一个明确的陷阱里而己。
朴施厚不是杀人犯。
这是在电影快接近尾声的时候,才从朴施厚以及他的合作者,警察的饰演者郑在泳的台词里,告知了观众,事实的真相。
电影讲述的,实际上是一个这样的故事:当连环杀人案件在公诉期到期的15年后,一本描写当时的犯案经过的小说浮出水面,朴施厚做为小说作者受到公众的欢迎与关注。
做为当时案件经办的警官郑在泳也再次成为公众的焦点。
小说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的反响,一个男人在电视节目中打入电话,并宣称自己才是真正的杀人犯,他并不惧于承认这个事实,因为,一旦案件的公诉期到期,警方将不能将他绳之于法。
在他终于在电视台现身的时候,郑在泳、朴施厚公开了真实身份,同时与之拼博。
最终的结果是,郑在泳当着在场的所有人,杀死了那个杀人犯,为自己换来5年有期徒刑。
这次案件最终影响并导致更改了法律条文,将15年的公诉期延长至25年。
这是这部电影真实的电影概况。
而这部电影究竟想说明的是什么?
除了律师、粉丝、书店老板、小说宣传方负责人等各方仅以个人利益为首的虐心反应之外,应首推心理游戏。
郑在泳捉住了杀人犯的心理而开始的一场不为第三人所知的游戏。
从一开始,杀人犯就对郑在泳说,你,会是我的活字招牌。
这将意味着什么?
郑在泳决定将它的这句话变成事实是在朴施厚输掉比赛灰心自杀的那个晚上。
电影里其实没有交待,这个游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电影只是交待,在朴施厚自白他是那名杀人犯时,游戏就开始了。
知道这场游戏的真相的,从始至终,只有郑在泳和朴施厚。
所以,当朴施厚被做为杀人犯而被遗属们劫持到山中时,郑在泳为什么会把他救出来,而当他知道是谁劫持了朴施厚时,他也没有对那些遗属提出控告或其他的作为,他不作为。
当然,这合乎常理,如果,他也算是遗属中的一员的话。
但他救走朴施厚,并且把朴施厚还给他的宣传团队,却是一个很奇怪的举动!
你会因为公诉期即将过去或者已经过去,整个案件已然失效而只能将一个罪犯视同一个没犯罪的公民看待吗?
何况是一个热血的跟案件打了15年交道的当值警官!
在电影顺叙讲述的中间,穿插了几个无关紧要的片段,包括那个医生问郑在泳,“你,要不要把嘴边的疤去掉”这样的场景。
但直至电影的末部,才会意识到,为什么朴施厚会有另一个身份,而他原本的身份与郑在泳的熟谂程度、郑在泳与医生的熟谂程度,都直接坦诚了一个事实:朴施厚变成另外一个身份的事实。
电影在剪接上的处理,着实是埋下了一个又一个的伏笔,但导演似乎忽略了一个情节,那就是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不可能一下子就整理出朴施厚的原身份的全部资料和进行前后身份照片比对的工作。
因为朴施厚不是受害者,只是受害者的遗属。
即使电视台的工作人员连遗属的资料都准备得妥妥当当、充充分分,也不可能在控制台那里瞬间便能调动到大屏幕来解释朴施厚的真实身份。
另一边厢,真正的杀人犯在走进电视台的演播厅时,知道他所将面对的人物当中包括一个一直在追查他的下落的他的老对手——郑在泳时,他怎么可能不准备充分的全身而退?
有些抱歉的是,那些打斗得太过激烈的场面我都直接将它们忽略掉了。
无论如何,电影的拍摄手法、导演讲故事的技巧,都相当相当的不错。
比起内地的某些偶像作品而言,实在是诚意十足!
不过,在故事情节方面似乎略显单薄了。
不知这该是怪导演,还是该怪编剧?
不过,也正因为不专业,也才想不出究竟是哪里做得少了一些。
也便只好另行琢磨了。
开场追逐戏追到天台,可以先开枪打伤嫌疑犯一条腿,这样不就早抓住了吗?
这一点我觉得还是有点脑残吧。
或许算作这部电影的美中不足,看着太着急!
就像韩国其它几部片子,虽然拍的很好构思很好,基于真实案件,但共性就是好几部电影里面面对真凶时候,就感觉一下子故意脑残,看着真是干着急!
要是能处理好这个问题,那影评至少再多半颗星。
我的确是因为《清潭洞爱丽丝》里,朴施厚诠释的犯抽会长才喜欢朴施厚的,接着他首登大银幕的电影处女秀《我是杀人犯》就一直被我搁置在“想看”里。
好巧不巧的,最近成了强奸嫌疑犯后,他的这部片子也能看了。
第一时间看完,如果砍掉最后10分钟非要伪装高潮的追逐戏,在演播室一枪将凶手毙命,大快人心,反而干净利落,那么就是我认为的5星片子。
韩国犯罪类型片,看过不少,最深的印象,就是一直在抹黑韩国警察,他们一直是吃干饭的。
此片反倒是给我个惊喜:警官崔亨丘在前半部分表面上是个自暴自弃、无能酗酒的烂人,而结尾这烂人设计的复仇计划堪称天衣无缝。
所以说这部片子的悬疑部分可以打满分,很难猜到结局。
这不正是悬疑片的魅力所在嘛!
小细节的处理也不错,表停不停只是小伎俩而已。
郑在泳的演技可圈可点。
但朴施厚所饰演的这个角色,换个花瓶美男子一样会演得很好,就看导演怎样指导演员了。
《我是杀人犯》。
7分。
主演不太熟,导演也不算熟,只看过他另外一部片。
应该说很努力,但诚意度不够,没拍出动作、悬疑等任何一种类型。
连环杀人犯屡次逃脱,崔警官纵然身手矫捷也没抓住凶手,竟然还没凶手伤害、羞辱。
而最不堪的是,他的女儿竟然也被嫌犯掠走,下落不明。
十五年后,有效诉讼期即将结束时,崔警官一手导演了后面的闹剧,搬出以假乱真的嫌犯诱导真凶出现。
又是出书,又是演艺,四处捞金,号称抓住了真凶虚荣的致命弱点。
过程极度反讽而近真实,但也漏洞百出,逻辑牵强。
不过毋庸置疑的是,这才是法制社会和法治社会。
暑假家里放荡了好久飞回南京,折腾了半天以为终于能实习了。
结果赶上了疫情,神奇的就被隔离了,好在,环境也,还可以。
就看了一下这部2020年疫情时候下的没看完的电影。
记得当时找的都是悬疑的电影,这部不算太悬疑,觉得这个引出杀人凶手的方法很好。
看下来其实更多是在看别人的电影镜头怎么拍。
还有男主和女友有一幕,女友见男主不高兴,捧起男主的脸用男友的口气讲话,好美好,男主看起来不善表达,但被女友的安慰所打动了,在我看来,只有对我来说十分信任的人,愿意托付的人,我才会这么做。
可能是因为害怕自己的真心换不回等价回报?
一直以来的小毛病了。
其实可以勇敢去做,实在不行再收回来就好了,没准有一天突然发现有个人还不错。
一直带着自己的臆想去和别人相处,然后又对别人的印象逐渐反感,是不对的。
开始以为是跑酷片,追得那个辛苦。
帅哥出来以后好像变成了伦理片,追诉期过了是个很好的看点。
过了一会儿,家属报仇团组织起来了,又好像成了复仇片,杀蛇的姑娘太帅了,追车也很具创意,有成龙的味道。
J哥出现后又成了悬疑片,也是,帅哥这么年轻怎么可能是15年前的杀人犯?
最后是变成了追车片。
J哥真难死。
所有商业电影元素都被组织起来了,所以还真好看。
爽片!!!
看的全程都很投入,最后为了抓住凶手的追击看得直叫人干着急我觉得很精彩👏,多重反转,人物一个一个地出现,当你以为这就是大boss时,立马就给你来个措手不及的反转,无论是对媒体为了博眼球而不择手段和对当今颜值社会道德沦陷的讽刺,还是对法律的反思,既微妙又能引发思考,动作戏也很精彩本来以为只是一个脾气暴躁的警察,没想到是一个深谋远虑、有勇有谋的人,影片故意不交代人物的背景,让观众误以为凶手就是李斗石,而影片将会从两人的博弈中展开,正当观众这样以为的时候,真正的凶手才真正出现,这让观众一头雾水,没想到一切只是崔刑丘设计的一个局,隐忍了这么多年的痛苦和煎熬,终于有一天能够手刃凶手,最后也得到了遗属们的感谢,成为了一个可敬的人、复仇的英雄,也解了众人的心头之恨PS: 这部电影引发了我的一个思考——坏人就一定长着坏人的嘴脸吗朴施厚演的不错,亦正亦邪,遗属们组成的复仇者联盟的设定引导观众以为他们身手不凡,没想到他们只是菜鸟,韩影的犯罪片也是一绝,好看,过瘾!
西安钟楼旁边的电影院,VIP厅空间较小#22年后的自白:我是杀人犯# 第一次在U+Cinema(钟楼店)看电影,哪哪感觉都好,电影院外面有很多玩的东西,因为是我自己去的,所以就看着其他人在玩。
电影院影厅设备很好投影仪灯、杜比音响效果都很赞,好长时间没到设备这么好的影厅看片了,可能是因为我是在VIP影厅吧#22年后的自白0111# 怒赞这部电影就两个字“完美”。
#电影22年后的自白# 完美1,时不时的特写转场和声音转场剪辑,链接的天衣无缝;完美2,故事内容在现实和过去、电视机和室内外、真实和虚拟等不同场景切换,其中还介绍了日本电视节目录制演播厅,满足观众观影的猎奇;完美3,节奏快慢结合,转场音乐让我联想到了《罗拉快跑》的音乐;完美4,犯罪悬疑又不恐怖,全片高能,剧情不停地反转,每一个场面都不能漏掉,全程憋尿不舍得上厕所。
完美5,渐显日本历史、法律制度、政府、媒体、名人、大众、潮流元素等,文化道德与人际心理融为一体。
(一)现今,越来越习惯以样貌评判他人,在这部剧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因出色的外表,只是过了法律的诉讼时效,就可以成为一个无罪的人而昭告天下,过得大部分人的理解和支持?
而媒体人更是追着这个热点,大势宣扬,甚至一场谁是真正杀人犯的辩论场,都能让一群小妹妹说出相信哥哥,他是杀人犯!
请问,这有个值得炫耀的?
(大家都是趋利,到底,什么才是媒体人该有的责任?
)我想这肯定是个悖论!
无论如何,能在当初残忍的杀害十个女性的人,必定其在内心深处是已经腐烂了,或许他会改变,一旦处于危急时刻,必定本性暴露。
或许说的有些偏激,在从心理角度,这个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反思,相貌不过是附着无灵魂之外的皮像,美的帅的会给我们增加愉悦感,而灵魂才能驱动行为奏响生命乐章。
(二)虽然电影有些情节拍的一般,但依然有三段印象深刻。
一是凶手在警察家对面吸着烟在招手,那缓慢的动作,好像一直在跟我说来呀来呀,有点招魂的感觉。
在警察踉跄跑过去,中途踢倒凳子,跑到那个位置时,凶手已经不在了,下楼时,那个凳子摆好了,在上面留下了凶器和磁带。
凶手是该多自信,才能做到如此的悠然自得,享受他给所有人带来的恐惧?
二是李斗石和经纪人在喝酒的场面,经纪人猜测李斗石都是计划好了的,恭维李斗石这样的策略很完美,相与他碰杯庆祝,他回答不喝酒,经纪人尴尬说你还挺爱惜身体的。
那一瞬间李斗石五味杂陈。
确实是计划好了的,只不过是为了吸引真正的凶手。
爱惜身体,可笑,如果爱惜的话,怎会那么残忍对待别人?
而李斗石确实也是时时刻刻在为报仇时刻准备,不喝酒,保持锻炼。
三是崔警官营救李斗石,刚开始还奇怪,为何要偷偷营救,还不许惊动警察,也不对复仇联盟采取任何措施。
送他回去之后留了纸条告诫他不要再惹事。
还以为只是猜到他应该不是凶手。
到最后才明白,这一切都是局,为了揪出潜逃了十五年的真凶,为了配合真凶爱好聚光灯的表演。
(三)从深度来说,还是部不错的电影。
开片不错,后继乏力。过多且夸张的打斗和追逐戏对于这个题材来说有些多余。
韩国电影很好看,尽管很多bug,但是感染力太强了,中国大陆的大量lj电影,真的是又浪费钱,又浪费时间看
里面太多扯淡的内容了 ,感觉编剧精分
前四分之三相当精彩。揭晓谜底后有点让人失望,好在最后的打斗弥补回来了。
小朴倍儿帅
动作戏牵强,剧情反转是唯一亮点
反转还不错,接近4星。追车戏太夸张了。。
韩国的花痴粉丝文化可怕!剧情啥的简单一米。。。。。。。。
原班人马赶紧再拍一续集#我是强奸犯#!肯定比这个火。两场追车戏都没必要,反而弄拖沓了【然而第一场追车就是为了让朴君卖大腿才有的吧!】弩箭女没交代清楚。脑残花痴粉丝们喊“要相信哥哥!哥哥才是杀人犯”,加一颗星
逐渐套路化的情节下,很多细节不经推敲
中间和结尾两段追车大战
Car crashing ruined the traffic, and elite actors too.
从电影创作的角度来说,这部电影各方面都相当成熟,算是近来看过最爽的韩国商业片,技巧上相当的好莱坞,还保留了重口味的韩式犯罪片的本土特色,故事、人物、主旨这三个好剧本的要素都完成的相当不错,这个商业类型片的剧本太棒,值得借鉴学习。或文艺,或商业,得一,则成。★★★★
韩影真是好看!!我看小朴可能是被陷害了。。。。木哈哈。
五星级的剧情,可惜生硬的加入两段汽车追逐戏,生生的去掉两颗星~
动作戏精彩,除了结局的处理略显仓促外,整体节奏把握的很好。
喜欢悬疑,喜欢日常很难体验的心灵穿越重重迷雾、然后柳暗花明;不喜欢争战、械斗,血火流淋,但因为珍爱朴施厚,这样的镜头,也有了真实的质感,直指演绎本身的艰险。
凶手很猥琐。男一最后没有给他来那么一下,我觉得我今晚也会睡不着。男二觉得长着真好看,后来看影评才知道原来是当初性侵案的朴施厚。最后借用一句影评来结尾「法律在罪恶的面前没有妥协,哪怕是一万年,哪怕是就此殉道。 」
没有智力
太浮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