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我
C'est pas moi,It’s Not Me,李欧卡霍:不是我(台),里奥不是卡哈斯(港)
导演:莱奥·卡拉克斯
主演:莱奥·卡拉克斯,德尼·拉旺,娜斯提亚·戈卢别娃·卡拉克斯,洛雷塔·茱德凯特,安娜-伊莎贝尔·塞弗肯,皮特·安奈夫斯基,比安卡·迈达鲁诺,让-弗朗索瓦·巴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英语年份:2024
简介:为了一场未发生的展览,法国庞毕度中心向李欧卡霍抛出大哉问,请他用图像响应自己。向来不按牌理出牌的卡霍再度出人意表,亲自粉墨登场,以磁性画外音细述,并亲上剪辑台,透过隽永老歌、耸动字卡、怀旧相片,以及家庭录象、纪录档案与电影片段,让图像彼此撞击产生新意,不论政治、历史、个人与影史皆揉合为一,一部半自传基调的「卡霍式..详细 >
年度电影。戈达尔化的卡拉克斯的《电影史》《影像之书》抑或是《赝品》(?),还是被那些真诚与浪漫的吐露感动了。
看到了很多熟悉的电影片段,但实在是太碎片化了,理解不能。
戈达尔去世了,卡拉克斯却进化成了戈达尔。字幕起很多人就离场了,但最精彩的是字幕后那一段木偶模仿“神圣车行”的飞行。
回归纯粹影像,文本阐述一味求看懂自然不会悟其乐。
吃透戈达尔。片尾还有彩蛋,醉了。
如坐针毡,文艺青年了不起
2.5;我复读嘚思:“戈达尔电影的感官有真正的断裂性,那种彻底的不协调、彻底的断裂,而在卡拉克斯那里就完全没有。虽然看起来有点像,但卡拉克斯的断裂实际上只是连续节奏的一部分。”所以,这部电影的形式似乎意在强调这种自为的断裂,很多时候只能是令人费解的。也许还是应该多拍结尾MV这样的东西。
如果没有那些黑场字幕,我会给高分。一部好为人师的电影。
看不懂的原因是因为我老电影观影量太少了吧。
比起大家所谓的《安妮特》是卡拉克斯的自毁式忏悔和独白,这部才是卡拉克斯真正的自我,以及真正的艺术。够真诚,够实验,够艺术,够夸张,够自大,够神经,够自恋,够直男癌……讨论了一切但最终回归自我。从电影之初的出现,到自我过往的剪辑,对影响人物的致敬,对社会和世界的批判和怀疑,并在最后回归那个不是自己的自己。然后原谅全世界原谅自己。把影史向前倒放,从《持摄影机的人》到《月球旅行记》,到《火车进站》,最终回归梦开始的《飞驰中的萨利加德纳》。再次感谢电影和每一位怀揣才气的导演给我的美好。我觉得这会是我最喜欢的卡拉克斯的影片,值得二刷甚至五刷。
day790 穿上戈达尔的外衣,却说着希区柯克对我影响更深。虚伪自大浮夸
看了几秒就迫不及待先来打个5星了
于Ugc ciné cité les halles
看之前最好还是要补卡拉克斯的过往作品。同样利用以往素材,也都是今年的作品,卡拉克斯PK贾樟柯,我更喜欢卡拉克斯这部。
对影像的熟练运用
我没怎么看过卡拉克斯的电影,跟不上他跳脱的思维节奏,那些高速拼贴的素材下旺盛的表达欲也令我云里雾里。所以,这不是(拍给)我(的电影)
这不是我,因为情感不说“我”。
印象中他的电影总是一些超越现实略带忧郁的,但是这个小短片看出来导演也被现实政治生活冲击的不轻。。想用一些诗意化的画面去表达他的思考,但是只能感受到他的迷茫,关于现实的思考感觉跟一些普通文艺青年没啥大的区别,看评论还被一些女权喷老白男审美,真是乱战。。
Bad blood庇洛仙修复大放送
hkiff kg 带导演大师班 / 影像论文,有一些有意思的段落,比如弹琴配雷暴,最后的大卫鲍伊配木偶戏让人想起《成为约翰·xxxxx》,以及对之前几部经典作品的官方混剪。一闪而过的某位大人直接全场大笑。大师班主持人准备充分,但可惜大师显得非常衰老,几乎全场神游梦呓,不知道是不是抽烟太多。听说二阳之后已经不再看电影了,感觉颇为可惜,还是希望有机会能看到更多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