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重看,在结尾注意到一个之前没留意的细节:Jack开车到家停好车后,他开车门下车的当儿,后挡风玻璃可以看到也有一扇车门打开,然后他起身下车的同时,后挡风玻璃上也隐约可见一个下车的身影一晃。
我觉得有点蹊跷,不过随后就自我解释为“后挡风玻璃上的镜面效应,投射的不过是Jack自己的影像”。
后来看到讨论区里有影友分析了这个影像实际是前情中出现的开灰色宾士车的警局高官其车、其人,所以意味着Jack最后实际上也被更高层的腐败警察灭口了。
虽然我一直也觉得Jack惩恶扬善且全身而退的结局过于理想化,但也不愿意接受Jack徒劳地依旧丢了性命与名誉。
还好,循着线索找到影片替代结尾的视频,代表正义与良善的Jack被毁灭应该也不是导演的初心。
https://www.acfun.cn/v/ac13911836 尽管——尽管换作于现实世界,Jack要对峙的有比劳伦佐更强大的腐败势力,如何全身而退呢?!
但还是不深究了吧,享受邓泽尔和伊桑的精彩演绎就好!
在电影的虚幻的美好中浸淫就好!
起初以为,这和不久前看的《巴黎谍影》如出一辙,丹泽尔华盛顿和约翰屈伏塔一样,都是那种外表痞气看透城市阴暗角落行事不走常规但十分出色的神探。
我一直是这么以为的,所以先入为主的认为丹泽尔华盛顿逼迫新搭档吸毒真的是办案需要,而他一直这么流氓习气镇定自若的看新搭档救临危少女也是因为高手要到最后才出手。
结果,没想到情节急转直下。
原来丹泽尔华盛顿真的是个“坏”警察,严重贪污腐败,表面上打着神探的幌子,暗地里和一群手下干着不法勾当。
他对朋友的那一发散弹,顿时就惊醒了我。
而我则越看越感到可悲,直至影片结束,丹泽尔华盛顿被乱枪打死,算是对观众有了交代。
我真不知道,到底是坚持原则奉公执法的小警察是对的,还是丹泽尔华盛顿这样的坏警察真的坏透了。
坦白说,他的生存法则,包括行事原则,很大程度上是贴近现实的。
他的这一套哲学,是在长年累月接触这个城市各处最阴暗角落积累出来的经验。
如果真用小警察那套一本正经的方法对待那些心狠手辣的毒枭,能行得通吗?
只是丹泽尔华盛顿错就错在,当他积累到这些应对经验,摸索出一套全新的法则之后,渐渐地迷失了自我,在金钱和权力的利诱下,一步步的沉沦,一步步的堕入深渊,而彻底变为利欲熏心贪得无厌连黑社会混混都鄙夷的警察败类。
而他的转变又是谁造成的?
我觉得完全怪罪于他自己有失公平,他长期所处的阴暗环境、所在的这个光怪陆离的城市应该负有相当的责任。
他的死算是对一个无恶不作的坏警察的终极惩罚,我们可以唾弃他,可以鄙视他,但看着这个倒在血泊中全身布满弹孔的警察,还有多少人能想得起他曾经履行过的警察的责任,他曾经为这个城市治安做出的贡献?
人往往具有两面性,是流芳百世还是臭名远扬,天使和魔鬼总在一念之间盘旋。
而往往很多事,都是身不由己。
我在想,那个内心充满正义和责任感的新警察,若代替丹泽尔华盛顿做缉毒警察,游走在城市最阴暗的角落,他的一身正气能保持多久?
此时我想起丹泽尔华盛顿对新警察说的:“我曾经和你一样,可那又能怎样?
”真可悲。
杰克没有死,因为这是电影。
如果这是真实的事件,他多半是躺在停尸间等待亲人的认领。
真实的生活和电影的区别在于,真实的生活要按照自己的规矩和轨迹发展,电影却可以按照人的好恶强行干预改变结果。
洛城的这几个缉毒警只是人类权力机构运行状况的一个缩影,恶劣的情况也许不像电影表现的那么严重,但绝对不会比这更乐观。
杰克是善良的,正直的,是人类正义的代表,所以他最终逃脱一死,还使代表滥用权利的贪腐恶警没能得逞,这种美式主旋律给了善良一个存在的理由,否则人们会绝望死。
而真实的情况肯定不会如此,想想你要是杰克,假如没有这种强行植入的街头救美的伏笔,你以为你会逃脱浴缸中的那场谋杀吗?
再想想,假如你被如此的戏弄于一场恶意设置的局里,你是合作,还是像杰克那样选择并不彻底的反抗?
吴思说,中国的历史告诉我们,官场运行的规律是逆向淘汰——淘汰清官,不肯同流合污的就必定被排挤出权利圈子,或者干脆找个茬打个粉身碎骨,免得挡了大家升官发财的道,杰克的遭遇,大多源于此,这个规律,在全世界的权力场中通行。
要知道这个道理,就会觉得这世界很黑暗,会很绝望,会觉得善良是那么的脆弱,在黑夜中微弱的挣扎而无法被人发现。
所以电影给了善良一个喘息的机会,不使人发现了真相而灰心丧气。
而真实的世界里,杰克们照样要么同流,要么面临被迫害的惨淡结局,因为生活中可没有高唱主旋律的导演。
这电影很久以前看过,但情节完全忘记了。
今天是2021年6月13日,再次看了一遍,有点感触哈,记录一下。
这是一部混黑白两道通吃的老警探在一个菜鸟警察身上翻车的故事。
菜鸟警察第一天去接受老警探丹泽尔的培训考核,他充满了对未来工作和生活的憧憬,对丹泽尔也是充满了尊重和崇拜。
但是,老警探丹泽尔却没把这菜鸟放在眼里。
从一开始,丹泽尔就让菜鸟违反工作规定:吸毒、酒驾,对毒贩刑讯逼供、抢毒贩的钱和毒品,等等。
丹泽尔的一系列的骚操作让菜鸟的人生观开始左右摇晃。
尤其是丹泽尔枪杀老朋友大毒贩、黑掉100万账款——这样的大手笔,实在是突破了菜鸟警探的底线。
但菜鸟还是忍下来了。
最后,在得知丹泽尔居然安排了黑帮分子来杀害自己后,菜鸟爆发了——结果,老警察丹泽尔死在了俄罗斯黑帮的枪下,把自己玩死了。
大概情节就是如此吧。
影片对老警探丹泽尔的设定至少有两个:一、黑白通吃,很精通江湖规矩。
办大事不拘小节。
要办就办大案子,对街头小混混根本看不上眼。
二、心狠手辣。
对多年的线人大毒枭,前面还称兄道弟,后面就痛下杀手。
再来看看影片里的描述吧:一、丹泽尔因为杀死了俄罗斯黑帮的人,需要在这一天的晚上12点前给俄罗斯人缴纳100万美金,否则老命不保。
丹泽尔与俄罗斯人的纠纷,白道上的人知道(那三个腐败的政府官员),黑道的人也知道。
且大家都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俄罗斯黑帮,那是谁都得罪不起的。
那么丹泽尔知不知道俄罗斯人的厉害呢?
当然知道,否则他也不会设局杀害大毒枭拿钱去买命啊!!!
所以,训练日这天,丹泽尔心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就是到哪里去弄这100万来解决跟俄罗斯人的纠纷。
那么,他哪有心思去陪这个菜鸟警察,又是抓小混混、又是带着他到自己的情人家里去、又是带他去见三个腐败官员?
他要杀掉大毒枭,拿到100万,完全不需要这个菜鸟警察好吧!
二、就算需要这个菜鸟警察顶包,丹泽尔也不需要逼着菜鸟吸毒、酒驾、见自己情妇、见三个腐败高官、见大毒枭。
这是什么骚操作呢?
丹泽尔是这个菜鸟的领导,只需要背着这个菜鸟拿到搜捕证,到毒枭家里杀死毒枭,然后直接杀死这个菜鸟,嫁祸给这个菜鸟就行了,何必折腾这么多呢?
三、有人说,丹泽尔是爱惜人才:发现这个菜鸟跟自己年轻时候很像,不舍得杀菜鸟。
拜托,今天是丹泽尔跟俄罗斯人交易的最后一天,搞不好丹泽尔老命就没了,在这样生死攸关的时刻,丹泽尔还有心思培养接班人???
影片里都说了,丹泽尔是提前一个星期就对这个菜鸟进行设计了的,不会跟这个菜鸟刚一见面,就改变自己的计划吧???
就算丹泽尔真的对菜鸟另眼相加,他完全可以在化解了与俄罗斯人的纠纷后,安安全全、有条不紊的对菜鸟进行培训吧。
四、我的看法,丹泽尔说提前一个星期设计菜鸟,估计是托辞。
因为他跟俄罗斯人的恩怨可是有好几天了。
丹泽尔为了万无一失,他应该①提前拿到搜捕证;②提前跟同伙商量好如何在大毒枭家布置现场。
可是电影显示,他却是到了最后一天,才花钱买通三个腐败官员,拿到搜捕证;然后临时通知同伙来杀大毒枭,再现场串口供。
而他的同伙们,居然不晓得他还带着个菜鸟!
五、杀害大毒枭那场分钱的戏,也可以避开。
只需要让菜鸟拿枪看护大毒枭,其余人去挖钱,分钱的时候不告诉菜鸟就行了。
然后现场杀死菜鸟和毒枭,即可。
六、就算丹泽尔对俄罗斯人这个事情没当回事——直到这最后一天,才决定杀毒枭拿100万买命——他也不需要把时间弄得这么紧哈。
七、就算他想杀这个菜鸟——当时在杀毒枭的时候没杀成——也没必要马上杀这个菜鸟啊!
菜鸟都已经屈服了,不是吗?
等跟俄罗斯人的交易完成后,第二天杀菜鸟,不香吗?
八、总而言之:①如果这个对付俄罗斯人的方案是丹泽尔提前谋划的,那么,这个方案是不完美的。
至少丹泽尔没法确保能完全掌控这个菜鸟——万一这个菜鸟一开始就不吸毒、不酒驾呢?
那他的自救方案岂不是要泡汤,自己的小命要交代给俄罗斯人??
——这里面变数太多了。
显然这跟丹泽尔黑白通吃,老奸巨猾的设定不符合。
②如果这个杀毒枭拿钱买命的计划是临时的——那就是说丹泽尔没把俄罗斯人当回事。
——黑白两道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俄罗斯人得罪不起,偏偏丹泽尔到最后一天,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也是跟电影里的人设不符的。。。
九,所以,问题不在于这影片反应了美帝国主义警察系统的黑暗和资本主义社会的腐败,而在于这个故事,一开始逻辑就有点不通顺哈。。
先写到这里,喝酒了,估计写的不太明白。
过几天清醒了,再修改吧。
非常棒的电影!
丹泽尔华盛顿的出演很有迷惑性,他不仅仅演技精湛,而且非常有名,并且之前的正面角色形象深入人心,很难让人想到他是个大鲍斯。
前半段看的人摸不着头脑,因为一直没有什么大事件发生,让我当时误以为本片水平不高呢!
没想到这全都是铺垫,而且是很重要的铺垫!
精彩故事到后半程才开始上演,不仅前后呼应了,而且让我想起那个线人毒贩讲的那个关于蜗牛的故事。
讲完那个故事的时候只有杰克笑了,华盛顿就没有笑,因为他get不到笑点。
其实从那个时候开始就因应了杰克和华盛顿不是同一类人,而这也为后来的高潮戏和电影的收尾奠定了基础。
最后不得不感慨一下,新人菜鸟到新岗位的第一天就被老奸巨猾的前辈上司用他花了一周时间设计好的阴谋摆了一道,差点把命都给丢了!
真心不容易啊!
保住命并最后成功的因素有两个,一是他对正义的追求和坚守,包括他之前救了混混的表妹的回报;二是华盛顿杀人越货、作威作福的报应!
1.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阿洛佐的缉毒工作,贩毒一样,几乎处在毫无监控的黑暗地带。
而他有依仗着警察的背景,几乎成了洛城贩毒分子的太上皇。
不光对于小毒贩,可以毫无忌惮的作威作福,甚至对于本城最大的毒枭,也能称兄道弟,不对,称后者为dog,并且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用最狠毒的手腕干掉对方谋取私利。
幸好我们有正派的年轻的杰克警官。
在制度失灵的情况下,我们只能期盼当事人的道德自律了。
最可怕的不是黑社会,而是不受约束的公共权力。
2.阿洛佐在分赃的时候说缴获了三百万,杰克反问了一句不是四百万吗?
阿洛佐笑着说“No 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无代表不纳税)。
这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反抗英国殖民统治最流行的口号。
3.曾经的室友是洛杉矶人。
他说夜晚在L.A.会经常听到枪声。
看来洛杉矶的治安真够坏的。
下午把Training Day看了,中文译名是《训练日》,还挺贴切的,不过鄙视一下豆瓣的简介,具体说是应该鄙视一下国内不知道谁翻译的简介:“阿洛佐虽然身为警探,手段却游走在法律边缘。
他秉持“以毒攻毒”的原则,先把自己武装起来:没收罪犯的毒品自己服下,用枪指着杰克命令他跟着照做,他与贩毒分子甚至有着某种不寻常关系。
但另一方面,他却奋力保护杰克这个年轻人,复杂的性格让杰克对这个神探上司捉摸不透。
”阿洛佐的身体力行,包括所有的说教,最终无非还是为了利用杰克,使杰克在可能面临尿检、测谎时候因为体内有大麻而不过关,进而把杰克拉入自己的羽翼之下,以期杰克助他拿到巨款赎回自己因好勇斗狠结怨后迫近的死期。
至于杰克是成为类似阿洛佐其他手下般的“小丑”,或者成为他恭维的维护公正游离于正邪之间的“领袖”,那无非是阿洛佐的空话套话,说到“奋力保护”云云,见鬼去吧,奋力保护还威逼利诱还真枪真刀还拼死肉搏了?
这片让我最欣赏的地方就是,杰克一副窝窝囊囊的样子,主演的伊桑·霍克(Ethan Hawke)也不是玉树临风貌比潘安的脸蛋派明星,却把一个人对正义对职责(警察身份)的这些信念刻画得入木三分。
杰克街头肉搏两个意图强奸的喽啰、在厨房一挑三个古惑仔结果被痛殴、包括最后与警官阿洛佐殊死争斗,都与他平静时候的温顺相去甚远,真让我感慨人不可貌相,换我这种平时凶神恶煞的、关键时候提起裤腰带跑人的掉链子人士,根本没杰克那种因为职责涌现出来的英雄气质。
对于阿洛佐孜孜不倦教诲的“以毒攻毒”办案手法,我对丫那套说辞的第一反应就是“传销”。
说实在,老美在设计勾心斗角包括诡计百出这方面的剧本,并不亚于中国人的心思。
我们承认这个社会的“圈子”现象,承认潜规则,承认厚黑学,承认这些诡计和争斗,但有一个前提是,所有这些现象和事件不会是一个常态,而是一个特例。
电影、包括小说,最大的特点就是把这些特例汇聚成一个常态来显示,贯穿人物的始终,从而反衬并把人物提高到英雄或者枭雄的境界上,凝聚成一副超级个性。
在此友情奉劝一下,动作电影有危险,无论剧情多么完美真实,都千万不可信其有也千万不要沉迷其中 ^o^当我们把特例当成常态时候,生活就扭曲了,进而人格、思想也可能变得扭曲转向歧途。
Training Day里的圈子逻辑就是,禁毒这片圈子,不是司法和公正能维护的,需要的是利益平衡制约,所以阿洛佐穷其十年监控大毒枭罗杰并不逮捕他,反而称兄道弟互相欣赏,偶尔打击一些违反他的游戏规则的小喽啰。
直到最后一刻因为自身利益才将罗杰击毙,并且盗用部分毒品赃款。
阿洛佐所有办案中以毒攻毒的逻辑杰克都能接受,无论欺骗、暴力、伪装、以身试法,唯独最后的结论杰克无法容忍,这正是谬论推导出的答案。
就是这一点让我联想到了传销。
传销圈子的核心思想就是财富是通过欺骗累积聚集的,总有一天你会被这样的累积慢慢地推到金字塔的上层,这样你就达到了积累指数级财富的人生目的了。
阿洛佐让杰克吸食大麻,让杰克酒后驾车,甚至意图激发杰克在贫民区中的暴力欲望、包括对人身的攻击性,这些无非是为了让杰克明白他处事的那一套,以罪犯的一套对付罪犯,同时因为自身警察的身份把自我区别于罪犯,让自己处于上帝般的地位,破坏规则却又维护着规则,这种肆无忌惮欲望横流的感觉确实很美妙,不时还能标榜自己“我常常在做着一些好事”。
而搞传销的那帮“精英”分子们,傻逼们的说辞就是,你欺骗你的亲人、朋友,是为了能让他们有机会获得财富,越是亲密的人才越应该欺骗,总有一天,会有功成名就的时候,所有欺骗都是真善美的。
传销圈子普及了一种欺骗的常态性,把错误的、不道德的欺骗行为,扩展为一个圈子的常规现象,至于圈内的家庭氛围、“兄弟姐妹”情谊,一切都是假象,不值一提。
结果呢,阿洛佐因为好勇斗狠而惹上杀身之祸,即时他不被俄国人横尸街头,早晚也会因为其他人的不满而死于非命的,阿洛佐自命不凡管辖下的犯罪区中的那些混混们,没有一个对他有好感,都把阿洛佐视之撒旦,这是一个很好的旁证。
至于搞传销的傻逼们呢,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咱就不说了,牛逼谁就给我指出几个功成身退的。
Training Day的特性是什么?
以毒攻毒不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常态,仅仅是非常手段而已;传销的特性则是财富确实可以通过欺骗得到指数积累,但得益的永远只有金字塔顶端的那个人;那厚黑学和潜规则的特性呢,我认为是社交中不得已而为之的处事方针,如果我作为一个大老板作为一个高官,我不可能天天琢磨研究如何厚黑各方事件,我还有其他事要处理,国计民生、公司运营、员工福利、家庭生活、个人兴趣,等等等等,那些潜规则运用的地方,仅仅是一个个案例。
一个人为人处世中的可悲之处,就在于把这些特例性的灰暗,当作生活中的常态,而一个人飞黄腾达的要点,就是他的修养和道德,能使他分析清楚这些常态或者特例。
人性有其黑暗面,但族群却有其光明的一面,所以人类才会有制度社会才会不断的进化发展。
看Training Day最大的乐趣就是辨清你身边生活的常态和特性。
杰克最终拒绝把钱交阿洛佐,杰克知道阿洛佐会横尸街头,知道“我跟你不一样”。
杰克厌倦了阿洛佐以毒攻毒那套洗脑说辞了,所以,阿洛佐见鬼去吧,结局的一切不过是咎由自取。
Training Day,训练日,很酷的剧情,很酷的电影,也很酷的演员们。
记住,这个世界并不模糊,是你的行为模糊了。
四星推荐了。
http://yun0621.blogspot.com/2008/06/blog-post_12.html
菜鸟初入社会,理念遭遇现实。
to be, or not to be.考验职业操守与世俗智慧。
现状:执法黑社会化,接地气的生存之道。
“你需要做些坏事,才会获得圈子信任,以后才有机会改变这一切。
”两条路:放开手脚,才能搞定大事。
or有所坚守,才能获得敬重。
其实两者都必须做出牺牲,应当折中。
老手太无所顾忌,玩弄法律与道德,无所谓职业操守,一切都是可以工具化。
这种调用各种手段,现实中最能成事;问题在于,一旦出事则无人施以援手,因为他消解了别人对他的信任,所有的朋友都是基于权宜的利益。
新手有操守有责任,但太单纯天真,容易冒犯别人利益,他只是作为职业化单位化的存在,并没有保护自己的力量与支持自己的资源,生活中很快就会被干掉。
影片中,俩人是两个极端典范化的存在,现实中不可能做到这个地步。
而如何取中庸之道,则是一门高深的世俗智慧。
剧本好,直面现实,真实有力道。
简单概括《训练日》的剧情,似乎可以说是一个警察老鸟的虚虚实实、半假半真,再加上一个新丁警察的小心翼翼、亦步亦趋。
新丁杰克很符合我们心目中的职场新人形象,小心谨慎、亦步亦趋、努力学习,一心想给老鸟留下一个好印象,也很认真地想学会些什么,总而言之,典型的、最受欢迎的新人。
老鸟艾朗索经验丰富、威名赫赫,圆滑世故而又愤世嫉俗,他对杰克呼来喝去,叫杰克干了许多打破常规、甚至是违背纪律的事情,而事情的发展,往往又证明了艾朗索的无比正确。
剧情照这样发展下去,后半段我们就能看到玩世不恭的神探艾朗索大发神威,顺带新丁杰克也可以发光发热。
那么,这就是一部典型的好莱坞动作片或者侦破片,能够让观众好好地体验一把当英雄的快感。
然而,导演显然并不想讲一个愤世嫉俗的老鸟警察在新丁面前大展神威、发光发亮的故事,这是《故事会》和《读者》干的,当然,好莱坞干的也不少。
但导演显然想表达些别的什么。
于是,导演踩下了刹车,撕开了什么东西,把这个每个人都能说出发展大纲的故事变成了另一个截然不同的故事。
新丁杰克很不幸地发现,他完全坠入了老鸟艾朗索的陷阱。
艾朗索让他干的每一件违规而又“正确”的事,似乎都隐藏着深意。
新丁杰克以对英雄的崇拜感和对老鸟的服从性,顽固地坚持着对艾朗索的信任,甚至艾朗索当着他的面枪杀了一个已经被制服的嫌犯,并与人瓜分了赃款,似乎也没有摧毁这种信任;直到艾朗索把他带入了死亡陷阱,杰克才恍然“醒悟”。
看完电影,我很同情杰克,因为导演太“专业”了,艾朗索也太“专业”了。
导演在前半部展示的每一个镜头,似乎都说明了艾朗索的无比正确、无比切合这个社会的实际。
艾朗索对杰克说过一句话:想要保护羔羊就要抓到狼,只有狼才能抓到狼。
这是典型的街头哲学,很符合许许多多的警匪片、黑帮片、动作片对我们的教导,艾朗索的成就——十多年来已经把15000多人送进了监狱,似乎也印证了这句话的无比正确。
因为艾朗索的一贯正确,所以杰克虽然有所抗拒,但还是慢慢接受,直到他悲哀地发现,自己已经成了艾朗索的牺牲品。
导演想说的似乎是一个关于诱惑的故事。
杰克是一个很有上进心和责任感的人,因此,他对艾朗索的种种似是而非、但又很实用的手法,虽然有过抵触和抗拒,但还是接受了。
看看在一天之内,杰克在艾朗索的教导下,都干过些什么:吸毒、抢劫毒贩,等等,每一次,艾朗索都对他说,这是为了更好地打击毒品犯罪、保护羔羊,并威胁如果不干,就不让他加入缉毒部门。
应该说,这是很好的借口,也是很有效的威胁,杰克有过抵抗,但抵抗地并不坚决,很快就投降了。
然后,艾朗索就带着杰克一起去杀人分赃,并把枪交给了杰克,让杰克动手杀人。
杰克这一天的经历,似乎就是我们人生的写照。
我们的一生之中,经进走进新环境、从事新职业,接受着很多人的观察与教导,面对着种种承诺与诱惑。
我们不得不向现实低头,不得不做出让步与牺牲,因为这就是现实,这就是人生,这就是我们想实现什么、获得什么而必须付出的代价,正如杰克的很多选择,都有很充足的理由,然而在灰色地带盘恒久了,当黑色来临时,你还能抗拒吗?
这也是杰克的困境,当发现艾朗索带他办案其实是杀人分赃时,他很愤怒、恐惧,但艾朗索一句话就粉碎了他的抵抗:你已经吸过毒了,明天尿检时你想怎么解释?
在这部电影中,杰克并不能算是悲剧人物,导演让他平安的回到了家;悲剧是艾朗索。
剧中,艾朗索的老友和上司都对艾朗索说过:你当年跟他(杰克)一样;艾朗索也对杰克说过,我当年跟你一样。
他对杰克,很多时候似乎也带着那么些说不清理由的保护与教导。
也许这些都可以算是怀旧与嘲讽。
但从这些片言只语中,我们可以发现,十多年前,艾朗索似乎也像现在的杰克一样,是个守法、正直、有责任感的警察。
那么,是什么把艾朗索变成了现在这样呢?
在与艾朗索的训练日中,杰克守住了底线,而这只不过是他进入这个新环境的第一天;艾隆索在十多年的生涯中,又经历了多少的考验与诱惑?
在经历了多少次考验和诱惑后,他终于投降?
也许这才是导演想提出的问题——那个倒在乱枪之下的,会不会是十年后的你自己?
社会上有这样一种人,他既不是人,也不是鬼,而是精,是人精。
这种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左右逢源,唯利是图,既可以当面称兄道弟,又可以背后捅你一刀,没有亲身经历过,是很难相信的。
丹泽尔华盛顿恰到好处的演绎了这样的一个人精,他聪明,精心甚至是阴险地策划着一切;他圆滑,和上司、下属保持着不可告人的关系;他贪婪,为了一己私利可以出卖任何人;他狂妄,做事不计后果最终酿成大祸。
涉世过深让他迷信金钱和暴力可以让任何人屈服,但当一个菜鸟来到,原有的秩序都被打破了,因为菜鸟是最然人看不起的,阿洛佐相信,用金钱和恐吓一天之内就可以让杰克就范,乖乖的成为自己船上的人,当杰克拒绝收钱时,他知道自己的教育失败了,于是出卖了杰克……人精不常有,菜鸟却多的是,菜鸟们无知,因为无知所以软弱,因为软弱所以迷茫,因为迷茫所以盲从。
从一开始,杰克盲目的跟着阿洛佐,相信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一步步的从吸毒到协助杀人,但最后他拒绝了收黑钱,从而被阿洛佐出卖。
侥幸逃出的他自此被彻底激怒,现实让他不得不去为正义和理想去和阿洛佐拼命(被邪恶出卖到差点连命都丢掉,最后也只能站到正义的一边了),因为男人最不能忍受的就是被人出卖……阿洛佐死了,因为他的狂妄,他太轻视杰克了,认为一只菜鸟可以任他摆布,认为自己可以掌控一切,但他错了,对此,我很庆幸。
衷心的提醒每一只菜鸟,永远不要放弃心中的原则和底线,只有这两样东西,是一无所有的我们可以彻底信赖的。
很好的故事很好的表演。我觉得好的非爆米花电影与爆米花电影(当然也有好的)的区别在于,前者制造矛盾、展示矛盾,但最后并不解决矛盾,让矛盾在观众心里"种草",故事结束了,你心里还在纠结,但这完全不影响电影的好看,这才是真高。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阿克顿名言可谓一针见血。阿隆佐用他所理解的人性准则去传销以毒攻毒的正当性,用游走于法律边缘的手段把人性的贪婪表现的如此“合情合理”。这主要归功于男主丹泽尔华盛顿入木三分、淋漓尽致的演技,绝对的影帝级表演。8.2
电视上放的,自动屏蔽粗口的功能在这片子里得到了充分应用,种族大团结的美国主旋律影片。
丹泽尔·华盛顿 演得让我最失望的一片
这好像是我第一次听到bgm【still dre 然后就发现歌手出现影片了snoop dogg Dr.dre【自传式不算啊
看到这个,让我想到《盾牌》,只是这里的阿洛佐更狠,更黑~~杰克比较亮眼,特别是最后遭受陷害回去算账的时候,那狼一般的眼神刻骨的恨很传神~~
剧情设置不错,但是华盛顿太说教了,现在感觉他演的片子都是话痨子。最讨厌留活口的然后反击的,诶俗套。
什么跟什么呀
很不错的片子,颇有深度,表演无可挑剔,好看
前半段太拖沓了。华盛顿这表演真不如他其他任何一部片。
丹泽尔你演坏人太适合了 结局要不要这么理想主义啊 现实在哪里
跟巴西的警匪片比,太软了
在我眼里最合适的男配角演了主角。老套剧情并没有什么看的。中间的故事隐藏的倒是很多,看第二遍也许能看出点。但是焖长应该让我很难再看。想老套的时候发现是01的片子,顿时觉得也还好。
编剧学习课:要给人物写剧本。多面性并有趣的人物一定能吸引大牌演员,然后电影被拍就指日可待了,哪怕故事本身有点差强人意。有几场戏瑕疵挺明显的,因为话太多,但是丹泽尔演得很棒所以可以被忽视。Ethan Hawke这柔弱的小身板也真是符合设定。关于腐败和道德的模糊性。
一定要俄罗斯人pull the trigger?
也倍儿没劲
以为是个王者,结果只是个单纯的败类,不知道这种人设在电影冲突里有什么意义。剧本属于写到哪儿算哪儿,越到后面约乱
一直以为菜鸟最后被驯服了,成了一匹野狼,然而完全猜错了!菜鸟变成了故事中的蜗牛,而野狼葬身于狼群~ 虽然野狼塑造了一个神乎其神的形象和光明的未来,但这个世界有时候仍然是要坚持一些、即使是别人所不认可的原则~ PS:两男主都是我的菜,丹泽尔的表演太完美了~ 4
在用生命上课啊 你要保护羊就要打败狼 只有狼才能打败狼
华盛顿的演技果真不是盖的。整部戏大部分时间让人摸不着头脑,全靠演技撑着。随着故事的进行,到杰克被释放为止都称得上环环相扣。只是最后部分太主旋律了(这不排除美国国情),使得最后的对决没什么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