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一部电影,应该用电影的方式去叙述事情。
然而,这部电影,完全像是一个加长版的综艺节目。
屏幕上的文字贴图,演员表情贴图。
好像用贴图来告诉观众,内心的状态,悬念的设置。
观众想用电影的语言去叙述,而不是贴图。
情节不合逻辑可以接受,毕竟来源综艺节目。
演员造型杀马特也许口味不同,但是一部现代戏,弄什么保龙一族,也许显得有些突兀。
也许看成科幻节目它反而是真人秀。
这个矛盾让电影看得有些奇怪。
想想两个现代人,说驸马,说先皇之类。
充满玄幻元素的真人秀让人看的十分难受。
在第一关的游戏,有两处明显穿帮,电影的摄像机露了出来,电影拍摄过程出现了好几处抖动,不知道是否是故意的。
而电影的几处特效,也像十年之前的效果。
太平保险,天猫的广告。
好像广告已经成了中国电影的标配。
以上的这些,就是我作为一个以看电影的心态的观众的感受。
1我相信会有很多人看完《极限挑战》后,被这群极限男人帮们,各种斗嘴,掐架,所逗笑。
我也笑了,一开始我也就觉得这片子也就笑笑而已,而看到最后,我被打动了,也让我想起了我生命里的那些“男人帮”。
2“男人帮”就是兄弟的代名词,而它的出现,总不会是自己所能够编排和预料。
或许因为某个际遇,才会让几个原本没有交集的人走在一起。
就像这六个人一样,《极限挑战》之前,他们或许只是知道有这么个人而已。
而经过12期节目的录制,到现在的电影。
在这种契机的促使下他们成为了兄弟,他们成为兄弟的这个过程,也带给了我们无数欢笑和泪水。
之后会如何,我们都不得而知,至少在这段期间,这一切都是真实而真诚的。
这像极了我们生命中的那些“男人帮”。
因为一个契机,结交了一帮兄弟,为了同一个目标,一起奋斗,结下深厚情谊。
但每段旅程总会有结束之时,终将走到分岔路口,去走各自的人生轨道。
但留下的永远是兄弟之间那种不用言表的默契和最美好的记忆。
3极限男人帮,他们个个个性鲜明,有可爱的,有憨厚的,有沉稳的,有犯二的等等。
看到这些人,我就笑了,这不就是我那群哥们儿么。
我那群哥们儿也是,个个都是奇葩,见面就是互相损,各种恶作剧,各种闹。
巴不得搞得对方出糗,然后自己还在一傍嘲笑着:傻逼了吧。
但对方真要是出了个什么事儿,那也必须是二话不说,死挺对方。
这就是男人之间的情感。
4男人之间的情感,不会那么矫情,也不会直接言表。
因为真正的兄弟在你危难之时,会用行动表明。
当我看到“彪货”孙红雷,为了成全兄弟黄渤,最后将毒酒喝下。
看到黄渤舍弃宝藏,为了救另外一帮“彪货”,最后弄得自己失去了原来有的一切时,我有种说不出的情绪。
每个人的生命,都可能出现过这群“男人帮”。
或许现在还有联系,或许现在已经分道扬镳,但不可改变的是,他们在我们的生命里留下了最美好的记忆。
看完后,我想打个电话给我的“男人帮”,并且矫情地告诉他们:哥们儿,谢谢你出现在我生命里。
因为男人之间的情感,也需言表。
你呢,你是否还记得你的“男人帮”?
<图片1>
冯小刚之前拼命炮轰综艺节目电影化。
本以为黄渤红雷黄磊王迅这种演员对电影心怀敬畏,极限挑战不会有所谓的大电影,就算有也是6缺4。
结果不该来的还是来了。。。
估计他们也就是抱着录一集极限挑战的心态吧。
没真当电影拍。
那看也就只能当综艺节目看。
作为综艺节目能给5分。
可惜这里是电影板块。
作为电影只能给一分,且这一分是给卡司的。
话说这阵容要是拍一部好点的剧情片那该多好。
看到最后结尾老牛脖子上挂着那只兔子 ,眼泪都要止不住了(ಥ_ಥ) 总的来说这部综艺电影有笑点有泪点 ,剧本和真人秀结合得并不是很生硬 。
但是觉得笑点剪辑的节奏略慢 ,花字有点出戏 ,大荧幕和电视还是不一样。
剧本相对正常电影当然略薄 按正常电影我给三星半。
但作为综艺电影我觉得做得很良心了 所以我还是打了五星。
最后我提一下 这种剧本这种演员 完全不用再按真人秀的制作来做后期了
算是综艺电影的一次尝试吧。
没有完全按照真人秀的套路来,也没有完全成为一部电影。
只算是一部半成品。
然后我要给这个半成品打四分。
一分用来鄙视其他完全把观众当弱智的综艺电影;一分给几位卖力演出的演员,以及卖力工作的幕后工作人员;一分给勉强及格的完整故事;一分给后半段让我有点感动的兄弟情,以及我喜欢的相忘江湖的结局。
最后扣的一分,是因为它的确是个半成品,节奏感把握不成熟、缺少电影质感、没有开发其中几位老戏骨的演技…………极限挑战,还需要成长。
今天和同龄的亲戚一起去看了极限挑战(如果我买票就不会看这个)。
想想进了影院就试着去欣赏这部电影。
但是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里,我的尴尬症一直在犯。
开场就是极限挑战的综艺录制现场,既然电影好歹独立创造个剧情出来嘛,之前冯小刚炮轰综艺电影简直太有道理,综艺是综艺,电影又是电影,仅仅只是加了点剧情在这个综艺里边,就像是海鲜拌饭,做的差的就只是把海鲜和饭混合了一下而已,完全没有产生任何化学反应。
然而剧情也是真的烂,什么被雷劈了没死居然队友一个个上去抱团一起触电,我的天啊,我隔着屏幕都要被雷死了,然后降落到明朝,居然是毫发无伤,这也就算了,一群人这是设定好就在这等着他们,然后射杀他们,一群人拿着弓弩居然一个都干不掉,我的天,这电影接下来的槽点实在太多,半电影半综艺也是为难了这群演员,演技时有时无,若隐若现,还好电影插曲放起了哥哥的歌曲,让我心情舒缓了很多,最后孙红雷也算是秀了一波演技。
难为了黄渤孙红雷黄磊这几个好演员。
电影制造不应该是速成班,充满商业化来圈钱的气氛,只希望国内电影人能好好用心去创造剧本,去创作,十年磨一剑才是应该有的目标。
每个月,我都会找个周末和朋友一起去电影院看电影。
这已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
就近的说11月上映的《一个勺子》、《火星救援》,12月的《寻龙诀》、《老炮儿》,也都给我带来很多惊喜、谈资和不一样的精神体验。
而临近新年,我们选择看了《星战》,和我接下来要讲的《极限挑战》。
我觉得《极限挑战》是一部不算惊艳,但也绝对能让人笑个半死的电影。
整体来讲,这部是一部保留真人秀的基因,并搭建了一个完整故事的电影。
在电影基因方面,它保留自然的对白,和在外界突发事件到来时,明星们最真实的反应,我很喜欢这一点。
电影中明星的表现可能不算多高智商、不多么的凌驾在道德之上、甚至有可能略显做作,但他真实、走自己的心。
我想这就是我为什么喜欢真人秀的原因。
我也相信一个道理,存在即合理,所以能看到他们在我们需求、好奇的情景之下的真实反应,我觉得足够了。
在电影故事方面,《极限挑战》讲了一帮好兄弟录制节目,却意外穿越到明朝,并阴差阳错遭遇到明朝皇帝追杀,而逃回现代他们却被改变身份,为了找回其身份,则需要兄弟一起寻得大明宝藏的故事。
电影想传递的核心,我想是兄弟之间的信任、友谊,比金坚。
这一点,在我看到黄渤纵深一跃的时候已感受到了,一部作品,能让人感受到不一样的情感体验,并能直接传递它的核心思想,我认为这是成功的。
在明星方面,黄渤、孙红雷、黄磊、罗志祥、王迅、张艺兴这6位大明星,摆在哪部电影中,都是最强阵容。
而在真人秀电影中,除去他们的明星光环外,他们的本人高情商、高智商也是让人学到不少。
说说我最爱的黄渤,他颜值不高,但情商高到让人忘记所有,大家最熟的事应该就是第50届金马奖,黄渤被调侃穿睡衣领奖,他机智回复“这五年我可是一直都在金马奖。
所以我已经把金马奖当成了自己的家,回到家可不就可以随便穿衣吗。
”成功化解尴尬局面。
而他在《极限挑战》中也是情商很高,不惧高智商黄磊,哄得了老顽童孙红雷,以及被网友扒出随身携带粉丝送的小礼物等暖心小举动,都很让人喜欢。
电影中,这高智商、高颜值的六兄弟产生的搞笑化学反应,可见一斑!
温馨剧透一句黄渤的经典台词“辟邪法宝:朱砂、狗血、孙红雷!
” 电影《极限挑战》的上映满足了我期期都看的“小毛病”。
可能这就是一种习惯,从开播第一期,感觉“还好吧”,到每期都看,到从11月份停播后感觉“缺点啥”时的小失落。
而再次在电影中看到黄渤、孙红雷他们,让我感到的是格外的亲切,如同再见到家人的感觉,很温暖。
我想这可能也是我为何会写下这篇长评的理由吧。
爱极限男人帮,祝你们票房大卖,第二季我依然关注。
1 涉及一点点剧透,但我认为不影响观看2 我过度解读病状晚期,所以脑内世界丰富3 我是极限挑战的忠实观众,N刷,对极限挑战感情很深,所以一定带有主观感情色彩4 站在极限挑战粉丝角度解读,并非演员角度5 我没有很把它当做综艺电影来看,但他对极限挑战综艺的延续性很强刚看完极限挑战的电影,心情实在太过郁卒,一句话概括的话,极限挑战大电影是披着喜剧外衣的悲剧,大写的悲剧。
不是那种虐到让你痛哭的悲,是你什么都知道但是无能为力的苦。
由于官方宣传的“玩命笑”,所以我也以为是新年阖家欢乐的综艺喜剧片,带着原味鸡我就进场了。
现在想来,只有“玩命”才是真的吧。
极限男人帮寻找皇家宝藏,过五关斩六将,一切都很平常正规。
然而从有人开始第一次问出“为什么他们让我们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呢?
”的时候,整个电影的基调对于我来讲突然变了。
这个问题在影片中出现过很多次,开始的时候大家不是很在意,因为为了宝藏嘛就做了呗,但是当有兄弟突然消失的时候,甚至已经确定消失即死亡的时候,这个问题再次被提出,却依然没有人给出一次正面回应,从头到尾一次都没有。
当最后一次只剩2个人的时候又问了这个问题,我在心里给出一个回答,因为【这就是命】啊。
至此我突然想起,在极限挑战综艺里反反复复出现的“这就是命”很好笑,很调侃,很逗趣,因为只是在玩;但是在这部影片的设定里,这句话明显是一个暗示,一个只有极限挑战的观众才知道的暗示,因为我们对这句话太熟悉了也太不当回事了。
为什么6个人莫名其妙地就一定要去寻宝藏,明明都是现实设定,那大家还是明星,都有钱的;为什么说要过关才能取宝藏就老老实实闯关?
孙红雷等人明明都不是这个设定,直接抢就完了呗;为什么都知道上一个就是死一个,还是要往前走?
为什么你们都知道结局肯定是都灭了还要去?
这些问题也是知道极限挑战中人物性格设定的人会有的疑问。
然而这些答案剧里都没给,其他影片这样设计我会认为是构架不严谨,但是对于电影是综艺的延续来看,我都可以用这就是命来解释(此处为我个人过度解读,不代表制作方意见)。
因为是命,所以我们就是要拿到宝藏,因为是命,所以我们即使过一关死一个也要过关,哪怕死到最后也要上,哪怕兄弟全灭也要上。
或许他们只是一个有游戏里的人物?
到达传送点,遇到NPC,拿到任务,过关打怪,hp空了就挂了,然后拿到目标物品,game over,这种现实和非现实的混淆让我有点心惊。
到底你们的行为是自己控制的,还是命决定的?
到底命是事先设定好的轨道,还是根据你们的行为不断修正的?
影片处于一种随时脱轨的状态,3条时间轴,时而行走在正常轨道上,拍拍综艺;时而脱轨,玩玩穿越;甚至还在错误的轨道上一直飞驰着,进入随时死亡的游戏设定。
说到这里我觉得有的部分很类似Liar Game,但是欺诈游戏偏重于欺诈,注重推理和心理博弈;而本片这部分弱的可怜,我觉得他更倾向于一个整体的结构而不是某一个部分。
你看,这么多不合理,但是他就是命运啊,你知道你处在不正常的时空里,但是你能怎么样呢?
你除了遵守游戏规则,你没办法。
我很奇怪这点,因为极限挑战综艺的亮点就是打破规则,没有人能让孙红雷安安静静地完成任务,也没有人能制止黄磊解密导演组,但是在电影里却有点反向,是想说其实命这种东西真的无法被控制吗?
还是有别的什么意思?
你想告诉我们,现实就是这么无奈的吗?
这只是我个人的疑惑。
另一个让我非常震惊的是最后一个镜头,在蓝青色的山峦下,黄灿灿的麦田中,一道田埂之上,黄铁牛和极限五人组擦肩而过,最后反向而行。
我觉得这里黄渤应该是黄铁牛了,因为他们已然陌路。
有人说文有若干种悲剧结局,有一种就是我们都好好地活着,只是成了陌生人。
这里想表达什么又让我想了很多,是赞扬渤哥一命换五命的牺牲净胜和兄弟情?
还是在反面说你看,你付出你牺牲了那么多对方才是浑然不觉呢。
你们说极限男人帮一个都不能少哦,但是最后少了一个又怎么样呢?
我不太喜欢看指向性和目的很明确的作品,所以这部电影只是在叙述,讲一个故事,一个六个好兄弟最后变成五个人的故事,他要说什么,代表什么,内涵了什么,怎么都好,但是故事就是这样了。
我挺喜欢的,尽管他深深地刺痛了我,但不得不说我挺喜欢的。
最后说一点不足之处:1 受众面太窄,不是极限挑战综艺的观众很难抓取到笑点和虐点,有的梗也不能懂,很可惜。
2 剧情有点拖沓,技巧不够好,虽然说“不以词害意”我觉得做到了,意思是有了,但是更好的表达技巧可以让更多人打高分啊(噫我好现实)3 导演说是真人秀和电影结合的一次创新尝试,我个人觉得大概不容易被接受,观众是要花钱的,他们会因为效果,比如花字和拍摄方式(游机拍摄)、镜头剪辑等认为你这还是一场廉价的综艺电影,不值票价,就不会花更大的精力去解读和分析4 NPC的台词说的太好了……就是,有点跳戏。
白眉鹰王台词念的特别好,但是你又要做真人秀式的,不需要很正式的念白,反而违和了。
以上解读全部是我个人想法,不代表本片,如果你认为评分不值4星,那多出来的星是我打给我自己的脑内世界的!
2016-01-15 10:47刚刚上映,就先不剧透了,从大方向上谈谈感受吧。
长期以来综艺电影是不怎么讨喜的,但是毕竟他客观存在,存在就必然有他存在的理由个价值。
然而目前在很多人看来他存在的价值就是圈钱,这个说法不免过于武断然而前车在前无法改变,对于电影人来说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尴尬的事情,对于粉丝来说也是一件非常闹心的事情,那么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当然不只是用票房说话,因为毋庸置疑票房对于现今的综艺电影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那么就最好靠口碑说话,无论是在极限挑战大电影发布会上,还是在近期的名人访谈节目中,众主创都分分表示,他们想做一个不同以往的综艺电影,也希望通过他们的努力能给综艺电影这种类型片一个新的定义,并且也希望观众给综艺电影一个机会。
那么我们不妨就平心静气的去看一下,然后再去评价,说不定咱就真的成了去鉴定创造综艺电影这一类型片积石性作品的观众了呢。
说了这么多,我最终的意思很简单,请求各位观众无论你是什么心态,请您给中国的综艺电影一个机会或者说一个发展的缝隙,如果您决定去看了,那么就请先用平和的心态去看完再评说。
我们极限粉很期待极限大电影能够成为综艺电影这一类型片的口碑之作。
例行周末都是要在看电影中度过的,或是窝在家里沙发上啃着零食连看两部,或是去电影院看个晚场,但是鉴于今天的心情落差,决定给自己放个假,下午直接翘班和妹妹去看了《极限挑战》,想要爆笑一场,没想到还是附带各种惊喜的。
一开始就是想去笑满全场的,你懂的综艺节目大电影么,但是没想到除了好笑之外,故事情节也很不错,这可以成为其他综艺节目大电影学习的一个方向,看了一下演职员表,编剧是束焕,音乐是彭飞,足可看出做电影的诚意。
剧情设计看出来是很花心思的,干净利落张弛有度,剧情也在综艺与剧情之间维持了最大的平衡,有笑点有泪点有友情还有点惊悚,电影开场极限兄弟迅疾穿越到古代,穿越回来的情节没有预计到,于和伟的喜剧出演还是很加分的,更赞的是改变了历史发展进程这一设定,既为之后的故事情节展开铺垫好,也别具喜剧效果,回归之后的六位失去了明星的身份,不得已用穿越后得到的圣火令过五关斩六将去寻找大明宝藏,其中明朝与明教的借用也是天衣无缝,唯一的缺憾是几位法王为了增添喜剧效果选择了非常搞笑的造型(杀马特造型、被手榴弹炸过的头发,哈哈写到这里还是忍不住会发笑),没有明教应有的范儿。
《极限挑战》这档节目的选角儿在综艺节目里算是最大的亮点吧,有影帝有鲜肉,有CP有对决,三精三傻的挑战与每个人独特的个性都是最大的看点,而这种精彩也延续到了电影中,如果说《极限挑战》是没有预设的,那么电影最大的不同则是要按照情节发展的,但是六位的表现则让我常常出戏,每个人都完美的完成了自己的表演,他们将综艺节目中的朋友情与个性完美杂糅进电影中,似乎他们不是来拍电影而是真的在经历真实的冒险,他们的轻松与表现都是如此真实,他们的搞笑也让我捧腹不已,他们的情谊也是那样自然,在困难面前各自躲闪,在冒险面前用心过关,在情谊面前毫不退缩,在这个不断前进不断失去兄弟的“局”中,他们都在思考如何破局救人并做出自己的选择,深夜黄磊的思考,山洞中黄渤的抉择,小猪临走时的悲壮,都令人动容,让观众在欢笑的同时,逐渐切换到了煽情模式,当最终黄渤与颜王面临抉择时的飚戏将情绪推向了高潮,那种男人间的友谊,隐忍而有张力,不必多说什么,尽在一杯酒中。
而黄渤也不负众望,他在江山美人与兄弟情谊之间选择了后者,或许在山洞里的沉思中,在高楼枪口下的痛苦抉择中,他早已经下定了必死的决心以拯救被封印的兄弟们,就像在楼上的黄渤在痛苦挣扎的时候,楼下小猪与颜王正开心调侃,这样巨大的落差与对比造就了影片的笑点,却也隐藏着令人泪落的对于兄弟的深深情谊,影片最后,黄渤牺牲了自己拯救了兄弟们,一切回到最初时候,极限兄弟们一起拍摄节目,几个人依旧搞笑依旧没心没肺,只是少了黄渤,心中一点满足一点辛酸,满足于大家都依然好好的活着,没心没肺地快乐活着,或者是另外一种人生;辛酸于终成陌路,“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但是我想在兄弟的人生中,纵然还有来生,也不悔今生与你度过。
影片结束,听着六个人合唱的《男人的事》:“成人的世界难免偶尔让人不耐烦,没事找事也得折腾出来点波澜,这世界难,我却从未黯淡,每个男人,都要懂得承担。
”不免小小感慨,成人世界难免会偶尔让人不耐烦,但是看完一部电影却能涤荡冲刷尽心中所有的不平与块垒,令人得到内心的平和与宁静,明天满血再战,继续折腾出波澜。
这就是电影的魅力,也是生活的魅力吧。
极限挑战的魅力就在于没有章法的混乱,但是虽然混乱,总感觉有一些情绪让人融入在里面
瞎编什么剧情,不如正常再来一期。
黄渤你怎么了?上映了我真不能再直视你的其它佳作了!
这是啥 我是谁 我为什么看到这些
剧本本身很有问题,但是每一段落拍的没毛病。镜头、节奏、演员都在线。不管怎样,看完以后会有点感动,我觉得这就算是个好片了。虽然有在影院上映,但何必在乎形式呢。电影、综艺,最终要传达的还是创作人员的所思所想,我觉得这个最基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浪费了演技派的演技 综艺电影真的很恶心啊
还挺好看的,综艺电影最佳
喜欢综艺,但是还是不要拍电影了,女主萌萌达
这个就算是当做番外都不合格,当然这跟这六个人没关系,最后还是挺感动的,黄渤是个好演员。
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是这种
为了那么多人恶意1星打5星 其实并没有很难看啊
有人不接受综艺电影,有人不看好综艺电影。但存在即合理,合理便有生命力。但是综艺电影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存在,是否能够有创新而不是在原有综艺节目的基础上来制作一部电影,如果只是为了反映综艺效果,是不是全新的题材才会更吸引眼球。
为什么没有零分评价?
虽然很想去看,但是95分钟的可怕片长感觉撑不住的样子(◞‸◟ )(好的改成了102分钟了→_→)
虽然挺喜欢极限挑战的,可对这种综艺电影实在没啥好感。黄渤和颜王是有多想不开,自败口碑。
这已经不是真人秀了,就是一个剧情超一般的电影,然后主演们都演的自己,照着剧本演。在这种前提下里面的煽情就有点让我看不下去了,还不如拍一个纯搞笑的。
什么鬼
有台本 却撒鸡汤 感觉真人秀电影没必要这样 期待了很久 但是太假了 感觉演的很奇怪 不真实的真人秀 还是电影 没意思
如果把电影看作商品的话,综艺节目上大银幕其实无可厚非,重点是好不好看。像跑男那种上了大银幕还不如电视上好玩的节目太不靠谱了,但客观说《极限挑战》倒是并不比本身就有点意思的综艺节目差,而且它还突破了综艺的框架,有电影剧情(尤其开场戏剧冲突很足)试图表达,我觉得可以支持
一次新的尝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