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第一次看这部影片,约莫是高考结束。
当时年纪小,高考后狂放的心境之下,眼中只为电影中动人的爱情故事修了一条宽敞的道路,其他细节并没有过分注意,更加提不上从建筑的角度感受体味,当中美好亦现实的感情足以使当时的我动容。
时年已久,如今重又翻出这部电影来玩味,心中的唏嘘嗟叹已与从前大不相同。
感情戏依旧抢眼,衬上对建筑的背景了解,整部片简直是对建筑的艺术性与浪漫性的礼赞。
整个故事,拆分来说,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即将结婚的建筑师受有钱离异的初恋女友委托,对其老家进行了一次旧房改建项目,在房子从接单到完工的过程中,包括了实地考察、方案对比、客户意见咨询等阶段。
这些数都数不清的绝妙相处理由为男女主人公提供了一次又一次的独处机会。
于是乎,如同大多数爱情电影的桥段一般,对往事的回忆徐徐展开,学生时代的清纯初恋跃然幕上。
撇开爱情戏份不说,但从女主角住宅的角度来看这部影片,就空间、环境、材料三个角度而言,这部电影也是很有看点的。
首先,从环境的角度来看。
这大概是整部电影最早传达给观众的信息,即使是非建筑专业的人士亦能够得到很明确的印象。
需要改造的房子位于韩国济州岛,面向大海,有着极佳的景致。
同时房子本身也带有花园,只是年久失修,荒于修整,显得有些杂乱。
人文背景方面,从女主角的口中可知,这栋略微有些年代感的房子是她从小到大成长的地方,拥有许多的童年记忆。
就连最初的音乐启蒙,也是在不远处的一个私人音乐教室中,这可谓对其一生的发展方向都有很重要的影响。
在她进入大学、成为人妻后,她便一直居住在首尔的城区,这座房子就由她的父亲独居着。
直到女主角离异,拥有一大笔金钱的她希望能在父亲病愈后,回到济州岛与其同住,在有生之年多陪伴父亲,因此萌生了对残破不堪的房子进行改造的念头。
那么,建筑师同学是怎样很好地回应这些元素呢?
第一,整座房子大体上采用了白色为主色调,是一种常见却恰到好处的调和,与面向的大海很好地和谐,顿时使人感觉房子温暖且明媚。
看起来的确是好看,也对住户——一个刚结束一段婚姻的女子和一位时日无多的老人有效地起到精神振奋的作用,很好地鼓励她们对生活充满期待,在崭新的家里重现书写自己的另一段历程。
第二,整座房子很好地回应了最佳景观面——大海,因此每个房间看起来亮堂堂的,让人舒适。
建筑师同学在一层二层均采用了整面墙壁横向大开窗户的方式,同时在窗户边留下较宽敞的位置供使用者闲坐或摆置物品。
从屋内看,横向大开窗的方式十分大气,但却不失一点清新,丝毫没有完全暴露于室外行人视线中的不适感。
而且如此开窗方式,若是借用中国古代园林中的一个术语来说,我认为是借景。
建筑师同学将室外大片的海“借”入房间里来,白墙衬蓝海,仿佛一幅无际涯的现代主义油画,美轮美奂。
我很喜欢这样一处设计。
第三,为什么观众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心中都会有些许浪漫的残留,像是含着一颗甜腻的糖果?
除了爱情本身,影片中的建筑亦有不少劳功。
不是又红又专的人,但是在此处借一句科学发展观中的经典内涵来说明此理:以人为本。
为什么女主角希望男主角为她建造一栋房子?
除了想见一下初恋情人,难道就没有其他原因?
那我想,这样的金钱代价未免也太大。
如果你说,这是电影桥段需要,我在一定程度上表示赞同。
但是我最认可的一个观点是,因为女主角知道男主角了解她,因此选择这位建筑师同学为她改造老屋。
建筑师同学倒也没让女主角失望,在新建筑中很好地结合了原有的景致,根据第一次实地调查时二人对话的结果,有选择性地保留一些对女主角有重要意义的小角落,包括量身高的墙壁、金鱼池里的小脚丫,房子原有的古朴雅致的瓦顶。
这些小角落不但因袭了建筑本身的历史,旧房改造并不是彻底从无到有,不是完全创造,而是顺着脉络发展,同时使建筑有了人情味,真正“以人为本”,能使人与建筑空间之间产生对话,房子不再是简单的结构,而是一个家。
看完这部影片多年,让我回忆最多的,并不是感情本身如何,毕竟初恋故事也就那些情节,倒是这几个小细节,每每想起,都能感觉到建筑师同学对大学时代女神心底的那一份呵护与温柔。
其次,谈谈空间组织形式。
在影片的最开始,这栋房子是一层的,很简单的空间划分。
在最初的设计中,建筑师同学也是给女主角设计了一层。
可是,设计到尾声的时候,也许是女主角对个人价值的实现有了新的想法,希望找回自己最初对音乐的热忱,因此希望在房子内部单独隔出一个房间放置钢琴。
这样子就与原先的空间分布产生了矛盾:女主角的卧室该何去何从?
不得不感慨建筑师同学的机智,临时加盖了一层二楼作为女主角的卧室(其实还蛮好奇地基等技术问题真的能够允许这么任性的行为吗?
),而且不但没有使房子本身的美观度下降。
而且突出的二层空间与本身设计的屋顶花园很好地结合,睡醒出门,皆是浅草初阳、碧海蓝天。
想来,是很好地住户体验。
而且就我个人审美而言,加高一层能够起到分散景致集中度的效果。
除了之前提到的横向长窗、量身高的砖墙、金鱼池里的小脚丫,一楼集中了很多景致。
不是说不好,只是空间不大的地方,如果摆放了太多的亮点,会产生些许的拥挤感,反而影响了这些有意义的小细节的本来用心。
但是多了一层,一下子空间就开阔了,让我觉得不那么拥挤。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细节,虽然在影片中没有具体的影像显示这一处,但是总体感觉倒是有的。
影片中,建筑师同学提到将空间挑高以营造更为宽敞明亮的首层。
女主角虽然听不懂,但是对效果倒是很满意。
我觉得这是一个改善空间面积的好办法,而且成本并不很高,可实现程度很高。
当用地面积有限且不能更改的时候,如果可以适当调整层高,整个房间的感觉会瞬间提升,减少了可观的压迫程度。
最后,就房屋建造的材料而言,因为并没有看到太多,因此只能写很少的一部分。
就我看见,整栋房屋的立面上有木头、砖头、玻璃以及混凝土。
屋顶部分由草坪和赭色瓦片拼接而成。
最有当地特色的材料大概是组成围墙的石块了,样式是典型的韩国民居风格。
总的来说,该房走清新路线,总体配色贴近自然,却也有几分朴雅。
说来也巧,在上个学期的咖啡厅设计中,我在屋顶样式方面选择了退台式屋顶花园,其实也是受到这部电影的启发。
不得不说,女主角韩佳人本身就很美,但最为我倾倒的一幕并不是她之前的摩登穿着,而是她一身素衣,长裙翩然,略带好奇地走出二楼的卧室,脱下鞋子步入屋顶草坪漫步,看见因疲惫而熟睡的建筑师同学。
然后躺在他的身边。
阳光下的身影,真的是让我心动。
从此,也就对屋顶花园平增喜感。
写到这里,感觉自己有点像个技术宅,对这一部本该简单被效果震撼的科幻片进行技术上的剖析。
所谓的“看电影学建筑”,大概就是这样了。
爱一个人,为她建造一栋近乎完美的房子,让她享受最好的景致和风光,也许,是建筑师最浪漫的情话了。
《建筑学概论》是由李勇周编导,严泰雄、韩佳人、裴秀智、李济勋主演的爱情电影。
影片讲述了在大学建筑学概论课堂上相识的一对男女在多年后以建筑师和客户的身份重逢而发生的一段爱情故事生性羞涩的20岁男生胜民(李济勋饰)在建筑学概论的课堂上第一次遇到音乐系女生瑞英(裴秀智饰)。
两人经常一起自习,慢慢变得亲密起来。
然而,含蓄的胜民并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始终不能鼓起勇气向瑞英告白,亦导致后者误解,两人渐渐疏远。
道具布景影片再次呈现20世纪90年代风貌。
首先在房屋外景上,剧组找到首尔城北区贞陵一带的空屋,颇有些20世纪末的感觉;当代部分的屋景则选在济州岛。
音乐方面也有时代体现,20世纪末的组合“展览会”的名曲《记忆的练习曲》贯穿了男女主角的青春部分,展现了彼时初恋的含蓄感觉。
为了增强时代气息,道具组还特别搜集到了当时流行的发胶瓶、卡通人偶等一切可以勾起往昔记忆的小物件这部影片之所以成功,最根本的原因是尊重生活本身。
影片刻划了韩国30至40岁一代的怀旧情感,以穿插叙事回顾年少时的青涩初恋,看似破碎的片段却完整拼凑出爱情最真实的样貌。
看完这部电影,作为一个中年大叔,想对各位在豆瓣上小兄弟们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不要因为你心爱的女孩和别的男生在一起,就转身离去。
每一个女孩子在决定自己下半生要和谁在一起的时候,一定会有徘徊,一定会有犹豫,一定会有比较。
你应该在她身边多停留一会儿。
能为她盖出这样的房子:保留了小时候成长的记忆,兑现女孩子二层小楼的承诺。
没有爱,那是假的。
为什么不遵从自己的内心?
在一起。
在一起呢?
看了好多影评。
都说这个结尾是多么的好,一个飞往了美国,一个在济州岛海边,隔海眺望。
满足了部分观众欣赏残缺美的愿望,认为得不到的爱情那才是最好的。
艺术的高低咱且不论。
咱作为一个有故事的中年大叔,我只是知道,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时候,不要给生命留下遗憾。
尤其是感情,尤其是在对一个爱你的你也爱的女生。
不要放弃。
故事一开始我以为秀智真的仅仅只是把李济勋当普通朋友,舒服的朋友。
因为有很多漂亮女孩都会有一个这样的好朋友,虽然最后连男孩也分不清跟她的感情是友情还是爱情。
反正他们只有一个结果,女孩找了一个比他优秀的人在一起了。
最后他们也许能当朋友,也许相忘。
而李济勋又是一个敏感的年纪和时期,在车上那一段,让我想起了曾经有个女孩喜欢一个男孩,用尽方法接近他。
慢慢两个人变成朋友,最后男孩也喜欢上了她,就在男孩表白后。
可是女孩却因为自己的死党嘲弄男孩四季穿同一双球鞋,而迟疑要不要跟他在一起。
我想到了这样一个故事,而车上那一段我是不喜欢秀智这个角色的,因为她虚荣伤害了真正爱她的人。
但后来发现,正是这一段,男孩甩车门而去,秀智才意识到自己也许喜欢上了男孩。
敏感的年少无知啊……但正是这样那样的敏感和被现实冲击而受伤的时刻,我们才变成后来的自己。
被踢歪的铁门,踩了脚印的水池,印有身高标记的红墙,承载着成长的快乐与悲伤,遗失在岁月里。
就像那一学期的学科一样,承载着他们那一段初恋。
而之后的秀智就变得可爱多了,但是他们从一开始就注定要往不同地方走去的人。
瑞英虽然喜欢胜民但是她有不时跟胜民透漏出她想要的生活,而那一切是胜民给不了的。
虽然胜民也很陶醉她那样的生活想象,但毕竟生活还是残酷的。
我假设他们就算那时候在一起了,也会因为各种现实冲突而分手的。
反而因为那样一个误会分开显得有些美好。
女孩一直没明白分手的原因,这就是男女的不同,男人对于伤害他的女人,会厌恶一生。
所以从他嘴里的初恋,没有好评。
而女人对待突然离开的男人会一辈子在意,在意到会认为那是她的最爱。
如果有人一开始厌恶瑞英会有心想跟胜民复合的心态,我认为如果换做你是瑞英,搞不好你也会有这样的心情。
因为胜民是她的初恋,初吻,并且他曾经对她那么好,但是却没有一个理由的离开了她,她就算经历了再多爱情,婚姻,她仍旧会很在意那个当年没有一个理由而离开他的初恋,而那个初恋还跟她承诺过要实现她年轻时候的梦想来着。
我可以邪恶的猜测一下,当胜民得知自己也是瑞英的初恋时,亲下去后,不会只是亲下去这么简单吧……韩剧总是有些很美好的处理……胜民那么坚持的留下重新建房子,完全在我意料之类。
瑞英想要当电台DJ,嫁有钱人,没有想过考不上,离婚;胜民想做建筑,建房子,没有想过三十好几还在苦逼的做着客户想要的设计,在生活中打滚。
虽然都回不去了,但总想为那些遗憾缺失填补一些什么,为自己为年少无知的自己。
实现那些最初最美好的梦。
但换做现实一些来猜测,胜民难道没有一点点私心?
他可是从一开始就告诉瑞英没有女朋友,最后是女人直觉察觉到微妙的女朋友说出来一切。
“在公司不是很方便”什么的理由分明在最后被真相了,他们为了重新设计房子的事情吵架,旁边的同事可是很淡定的说,我来设计,你们筹备结婚来着。
胜民你看到那个依然美丽动人的瑞英难道没有一点点私心?
我一点都不信,只是你是个务实的人,也是个有克制力的人。
面对曾经深爱的初恋,我已经分明什么都给不了了,但是仍旧忍不住想知道你的一切,想留给你最初的承诺。
初恋之所以美好,是因为傻傻忽忽生活在纯真年代里的我们没有被现实摧残过,幻想的未来没有任何障碍。
最后曲终人散,房子留着曾经的回忆与承载新的记忆,彼此都开始新的生活。
Ps:我看到后面有人留言说胜民是假装没有认出瑞英,我回过去再看了一下,确实如大家所说,谢谢指正,嘿嘿,修改一下……
听说这片子在韩国很火,几个演员又都很喜欢,只是这名字有点唬人,看上去一点不像爱情片。
一段暧昧不清的感情,一些莫名奇妙的误会,擦肩而过的两个人。
若干年后,瑞妍刻意制造的重逢,从一开始就是一种试探。
不停的追问你还记得吗?
不停的计算再续前缘的可能。
胜民一开始是真的没有认出她来,还是刻意装作一时想不起的,我不知道,但是很明显他记得关于她的所有,也很了解她。
初恋,很多年之后被提起总是尴尬的笑笑,解释那时候什么都不懂,的确什么都不懂但却并非什么都不是,总归是个结,找不到谁来解,解也解不开。
年轻时总是害怕伤害,害怕拒绝,可是随着年纪的增长才发现,最可怕的是平淡的生活。
在经历过一次失败的婚姻之后,就像瑞妍说的,她的生活已经变成了一碗辣汤,放入什么东西都无所谓了。
所以她来找胜民,来解这个结,也来给自己的生活找一个出口。
可是她想错了,故事没有按照她的剧本进行。
她为胜民选的领带只能送给病床上的父亲。
爱情就像盖房子,从想法变成图纸,从图纸变成建筑,不是我们想要什么样子就能成为什么样子,不是我们自己觉得行得通就能办的到的。
胜民说超过30年的才能算得上是房子,爱情何尝不是要经过时间的考验才能知道分量。
一个好的房子是可以伴随一个人成长的,一砖一瓦,每个地方都有回忆。
爱情也是这样,让沉浸在爱里的两个人成长,共同经历悲喜,拥有属于两个人的回忆。
我的泪点从胜民问瑞妍为什么来找他时开始爆发。
直到瑞妍说出胜民也是自己的初恋。
严泰雄笑的时候和生气的时候是最有魅力的。
韩佳人哭起来虽然不算美,但却很让人心疼。
秀智的银幕处女作,她很适合这类角色,清纯中又有点傲慢。
原来这个长得像潘玮柏的男生叫李济勋,比《时尚王》里的那个角色看起来顺眼多了。
很喜欢这个结局,有种梦醒了,大家继续过日子的感觉。
不过不是有这种说法嘛,梦是虚幻的,但梦里的快乐却是真实的。
胜民把瑞妍梦想中的房子留给了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还有那些属于她和这里的回忆。
爱,或许就像张爱玲写的那样:于千万人之中遇到你所要遇到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中,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好说,唯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
虽然清楚只是包装和宣传的话术,但我还是认为就是这样的——初恋就该是秀智这个样子的。
对她有莫名的好感,不算顶好的颜,有那么些清新,憨憨萌萌的,微微有些壮,小讨喜的性情,DH初见时就觉着这个妹纸挺可爱。
现在爱豆界在力捧她,挺好的,比某些听着名字都烦的好多了。
也很难得的单单为了女主看一部戏。
当几年前泡菜第一美女的头衔好像突然之间就易主给佳人姐姐的时候,我其实没有好能感受到,一直都是不喜不厌的。
然后当得知我们同一刻在同一个场子听着同一个男人的演唱会后,当看到她兴奋地晃着手机屏幕翻着相册里成堆的他的照片的时候,我在穿越之余也意识到,那她必须是女神了。
这种好感有些功利但却是避无可避的。
延正勋说,她想在生孩子前拍出一部自己的代表作,天遂人愿的是,今年的一影一视都完成了这个期许。
《捧日之月》没有看,但《建筑学概论》中的确是,她看起来是在演戏了,虽然哭着还是有些干,但那个语调和台词功力进步真不少。
这样讲初恋的戏其实没有很期待能多精彩,你要清新就得容它慢慢讲慢慢诉,就得自己慢慢品慢慢悟,像《sunny》和《那些年》那样又清新又明快又欢喜的,不求太多。
实际也如预料,但是能看下去就好,能看着舒缓就好,能看起来有阳光流淌就好。
其实后程发力还是很明显的,我当然不会说我看着看着眼泪就在哗啦啦地掉。
必须承认的是,男主又统统比女主演得好。
看过的严大叔的戏都永远模样一筹莫展,却也永远演技自然稔熟,但大叔您能再高点就好了。
李济勋,没看《时尚王》啊,以前真不认识,但觉着他最出彩,从面部微表情到肢体小动作,都把小男主的腼腆、木讷、青涩、闷骚及隐忍描摹得恰到好处,虽然我也很刻薄地认为初恋还是应该比他更标致些才好。
而女主始终淘气、始终装迷糊得好讨巧,看着是男方在追,但从头到尾从暗到明,拖曳着两人关系往前走的,起环节性作用的其实都是女方。
你喜欢上一个低情商的屌丝,这没办法。
该有的配角设置都有:身边总是不缺的自以为很懂却又尽出馊主意的恋爱专家,在最关键时刻搅了局的不安好心的高富帅,为生活所役絮絮叨叨提醒你只能住在贞陵而不是江南的母亲……当然很遗憾没有看到,图书馆那两个很漂亮让人看了小心肝会慌张因而代号“小慌”“小张”的女孩。
那些说片名坑爹的人才真的坑爹,导演是建筑学专业出生的啊亲他都说了在给你们诠释从零到有的“恋爱建筑学”啊!
然后整个片子和建筑学相关的东西还少了么,除了男主的专业,过去的主线是一学期的建筑学概论课,现在的主线是一栋在修的女主的房子,各自伴随着的一段萌芽一段重燃的爱情。
但爱情停留的时间真短,你所画下的心中的理想家园,昨天为你做一个模型,今天真正为你盖起。
还有老师出的课题,去一个最远的地方,去一个最好的地方...关于建筑的视野和自由;还有能容下女主陪伴父亲的最后时光,和孤单的女主自己的家的概念;以及男主执意亲手帮女主完成的,重新用希望填满女主这碗辣汤。
这些似曾相似的台词。
“你喜欢什么类型的?
”“美丽善良的。
”“哪有那样的女孩子?
”“为什么没有?
”也许男主还在负气当年那个“死女人”的只美丽不善良,但其实他心中又有感知却因不能确定而胆怯,多年后的再次相遇男主对女主的认不出其实是装的吧,而整部戏中老男主的神情从不耐烦不在意渐渐温柔欲言又止到浅浅不舍,也是一条脉络清晰的感情线。
“和有钱人结婚,然后在这种地方盖房子住,到时候要由你来盖,要免费哦。
”15年前,你熟睡时我偷吻你的唇,从女主画下草图;15年后,你熟睡时我轻抚你的唇,到男主盖完房子。
我留着你的模型,你寄还我的CD,我们重走了这段路,赴了当年的约定,还好厘清了误会,虽然抹不平遗憾,虽然最后依然分离。
初雪的时候,我第一次化好妆来见你,你没出现于是断送了我们的未来;房子盖好后,我细致地用相机记录下它的一边一角,在没有你的未来,我还可以继续看着它...想着你。
建筑为人们创造更好的生活,更好的生活孕育着纯真的爱情。
平淡的情节,俗套的故事,直到男女主角躺在修建完成的新房屋顶,海风,滩涂,以及身下的草地,此时的画面与心境才真正让我有些感触。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句从小就烂在嘴边的诗句此时才第一次让我有直观的体会。
拥有一所自己亲手设计的住宅,座落在海边,应该是每一名建筑师共同的梦吧。
建筑:建筑就是这么奇妙与重要。
他保留了历史,保留了感情,保留了一切在她身上发生过的故事,因为人类多数活动都和建筑息息相关。
在沉迷于成堆的图纸,彷徨在烦躁的业务中的我们,该是探出头来,欣赏一下建筑带给我们最原始的力量。
很多时候,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没有走不通的路线,我们缺少的,是坚持,是让我们可以坚持下去的力量和激情。
从这个角度,保持激情和活力,比一味的增长技能与知识更为重要。
相关的影视作品,优秀的纪录片,访谈,趣闻,甚至一名建筑师的TED Talk,都会让我们浑身每一个毛孔重新透出清新的气息。
建筑是活的,所以,建筑师也是活的。
生活:建筑来源于生活,因为她是艺术。
生活的体验,于建筑师来说,举足轻重。
欣赏S-M.A.O.的夫妻俩,优质的生活是建筑质量的保证之一,当然,这不是绝对。
影片里说,建筑师都是高富帅,有道理么,一点点吧。
我更倾向于,优秀的建筑师,定是一个可以将生活过得饶有情趣的人。
不会太枯燥,不会太浮华,不会太艰难,也不会一帆风顺。
因为建筑设计是灵活的,扎实的,高回报的,同时更是极其复杂的。
好好生活,好好设计。
爱情:这个和建筑倒没有什么特殊的关系。
爱情不分领域,不分时间。
为爱的人,设计一栋建筑。
最好能和她(他)住在里面。
这是每一个初涉建筑的孩子都会有的抱负吧。
他们是幸运的,因为建筑是相对永恒的东西,她会伫立在那里,等着男女主角,无论是实物,模型,又或是仅仅绘于图纸上。
那都是建筑师们对于自己的爱情最深的付出与期待,虽然带有一点点自大,一点点炫耀,但却是必须的。
爱情,本就是需要这些。
影片中的爱情,是美好的初恋,那个最后被保存在纸箱中的模型,是这段感情最忠诚的见证。
突然在想,多数建筑师,也都该是忠诚的吧,因为他们的作品从不说谎。
(好吧,这是YY。
大师们几乎没一个好鸟)女主是幸福的,她拥有了初恋留给自己的那个信念,不仅仅是一盘CD,一段故事而已,是一栋为自己与父亲遮风挡雨,同时又承载了汗水与坚持,以及,爱情的建筑。
真棒。
PS:韩佳人不会老!!
建筑学概论 谢谢你爱过我爱一个人,最无奈的事不是无法忘记,而是将这个人的所有变为自己择偶的标准,将这个人爱自己的程度化作衡量爱的尺度,这才是无法忘记的事,因为关于爱过的人的一切都已经深入骨髓,无法忘记。
如同故事里的主人公李成民和杨瑞妍,虽然一别经年,可是他们从来都没有忘记过对方,只是表现的方式不一样。
男方是假装不记得,可是他的表情,动作,无一不在表示他根本没有忘记,女方则更加直接,借口盖房子,其实是回来寻找当年那段因为误会而失落的感情。
因为太年轻,因为太倔强,执着于误会又不肯解释,所以他们都没有回头。
可是,本片的编剧真是一个对细节执着到无法言喻的人,因为片中每一个关于爱情的小细节都在讲述李成民与杨瑞妍这一段青涩初恋的动人之处。
正因为他们很普通,如同当年千百万的韩国青年一样平常地相遇,相爱,误会,以至于分手多年,他们的悲伤,失落和痛苦太有代表性,代表了那个年龄段的青年男女的通常处理态度,因此这样一个讲述初恋小故事的电影才会引起观众的共鸣,成为国民爱情影片。
这里要提别推荐的是赵正锡,不需要说他演的是哪个角色,只要看了这部戏,能说出哪个人物最有趣,那个人肯定就是赵正锡,这和他在韩剧中一贯的擅长唱歌,为人羞涩的形象迥异,让人连声喝彩。
那位前辈大哥送给弟弟一样的后辈一瓶摩丝,还以那样搞笑的办法在他面前试用,在朋友因为有了初吻来跟他说的时候,他甚至表演了一番让人惊讶继而又会心笑出声来的接吻演示版,可是在朋友因为误会而伤心痛苦的时候,他还特地安慰说要2对2的约会。
越看越想拍案叫绝,因为选角实在是太适合了,只能这么说,用这么肤浅的话说:太适合了。
青涩的少年,笑起来很阳光,话不多,为了和女友见面甚至要妈妈帮忙洗衣服还挂在风扇上拼命吹干的青年,和那个戏味十足,浑身都是戏的李济勋很契合,说不出的默契,而秀智完全就是本色演出,端正美丽的面容,白皙到近乎透明的皮肤,带一点漠然的表情,从前看到过一个对秀智非常有意思的评价,那是对她主演的第一部韩剧【Dream High】第一季的叹息:-5555555我就是喜欢秀智,要面瘫,要傲娇,那才是高惠美啊哦,这句话比较俚俗,解释起来就是要面无表情,要骄傲,要美丽的女孩子才是傲慢又深情的女主人公高惠美,不,我想说那样的女孩子才是秀智,或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导演是在按照选初恋爱人的标准选择了秀智。
可是在多年后的样子,却需要的是已经被生活打磨到失去了纯真与懵懂,眼里却依然留着遗憾,开始装糊涂的男子,那么这样满脸沧桑却又深情的男子除了严泰雄还有谁,岁月已经在他的脸上写下锦绣文章,可是他 却依然记得深切的爱,他爱的是一个端正漂亮的女子,她的美没有因为时间而褪色,反而愈发柔和闪亮,这就是真正的美,如同韩佳人那样的美。
就是这样的爱,就是这样的人。
在最初的相遇里,她是上课迟到的尴尬女同学,而他是注意迟到美丽女同学的心跳少年,是少年吗?
当然,他们都只有十八岁,真年轻啊。
从第一面开始,他就开始关注起她的每个细节,至今不忘。
所以,面对多年后再找来,非要他独立构建人生中的第一幢房子的女子,他会真的想不起来吗?
不,他只是装作想不起来,可是马上就开始问对方究竟有没有结婚,听到肯定的回答,眼里闪过一次不易察觉的失落,跟着又问:-住在哪里?
-老公呢?
-医生好啊哪个科的?
惹得女方不怒反嗔:-你是在查户口吗?
他这才呐呐地收回自己深深的注视。
这样的他,是真的想不起来了吗?
不,他一直都记得,记得关于她的每件小事,保存着她留下的每一件东西,并当做珍贵的纪念品,不曾忘怀。
因为初恋对人们的意义就是再也回不去了的过往,再也无法给予另一个人那样真挚热切又含蓄的少年情怀。
因为期待,因为痛苦,因为思念,所以无法忘记,那个人虽然不能再见面,也不能原谅,年轻的他甚至含泪说出要她滚走的话,可是他却无法忘记,甚至选择了一个像她的未婚妻。
那个要和成民结婚的女孩子为什么和瑞妍那么合拍?
那是因为她们本来就是同一类型的女子,那女孩子甚至可以说是瑞妍未婚版,可是,杨瑞妍只有一个,她不是瑞妍,所以,她无法赢得一直在意初恋的成民的心,最多,只能赢得一半,可是她却明显察觉出了瑞妍就是未婚夫不肯提起的那个初恋,所以才会有那场尴尬的晚餐,那一次杨瑞妍原本是打算给她爱过的人送领带的。
啊,既然都分析到这里,既然确定女方是以小女人的心态想要知道坐在未婚夫对面的女客户,也是他的初恋,究竟是什么心态?
好奇,当然也有炫耀的敌意,只是,在她说出那是个死女人这句话之后,就真正揭开了他和她的回忆,李成民和杨瑞妍两个人的回忆:坐在公车上,悄悄地看着她,长发,侧影很美,哪怕只是一个侧面,也想看看。
爱对方的时候,什么话也不说,就是坐在他身边都觉得高兴;觉得她最美,就是什么也没有,就是自己一个人站在广播室楼下等,在阳光下寒风中的他也开心,笑得那么畅快,那是因为在等他爱的人。
在路灯下一起等车,为什么会有那个吻,那是因为太美了,他情不自禁就想要靠近对方,可是又很担心对方知道。
过了很多很多年以后,在那个晚上,伤心甚至可以说是悲愤的他才知道那时候她没睡着,她是故意让他吻的。
看来,后来说要尿尿,那都是不好意思也因为紧张的本能。
还有,这不仅仅是她的初吻,也是他的。
正因为如此纯真热烈地爱一个人,误会之后才会如此心痛,那是一种难以形容的背叛感和屈辱,可是多年之后才发现,那仅仅只是一个少年的误会,只是误会而已。
盖房子和未婚妻一直都提醒着两个人,现实是存在的,如同她来找他,其实不仅是为了盖房子,也是希望能够找回失落的爱情,因为这是她多年前的要求,她找来了,逼他兑现。
他还记得,记得每一个细节,记得她的生日是11月11日,走在路上拉她去喝海带汤,就如同初恋对他的意义:一个深情专一的人,不会忘记自己的第一个恋人,一个专注于建筑学概论的人,不会忘记自己独立完成的第一栋房子。
为什么这么多有趣的小故事会如此动人,为什么细碎的心情瞬间总是会让人会心微笑之后再黯然?
那是因为编导一定深切地了解了爱与生活,也了解了自己,将深切的爱与遗憾融入镜头和剪辑中,这才是真正的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自打看到看到这么一则新闻:-价值上亿的影楼?
如果是真的,就谢谢大家了。
最近只是拍了一部名叫《建筑学概论》的电影我就决定要给韩佳人的这部还未上映的电影捧场。
只寥寥数言,不但撇清了传言,表示了对人们好奇目光的感谢,顺便还给自己将要上映的电影做了宣传——哪怕韩佳人不是演技最好的演员,她也是高情商的女演员,如果她来诠释一个关于恋爱的故事,哪怕演的不是最好,也一定会是一个精彩的故事。
只是我疑惑的是,为什么已经是成熟女性的韩佳人,早已成婚,将要步入人生的另一个阶段,却要接拍这样一部讲述初恋情事的电影?
看到最后,忍不住要叹息:难道,故事已经结束了吗,就这样想着一个人,和另外一个人结婚,维持原有的计划,而她就这样收到了最后的答案,原来她因为失恋而有的失落和痛苦,他也有,一点都不少,因为最终,她丢下的那个CD播放机和CD,终于又回到了主人手中,原来那一天那一时,他也在,就这样在同一个地方,两个相爱的人,因为误会各自痛苦,各自离开。
直到看完她嗔怪的那个细节,我才明白,原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趣向,而韩佳人只是选择了一个喜欢又会让她有共鸣的故事:对于初恋,每个人的处理态度都不同,若是无法成为伴侣,无法携手一生,那么最好的结果也许就是如同影片中的结尾那样,虽然一样要各自走开,走自己的路,该开始新生活的还是要开始,该与未婚妻携手踏上旅程的,还是要走。
他的肩上靠着另一个人,想的却是她,还有那张CD,她收到了没?
我的心意,会怎样?
不论怎样都是一个已经了却的心愿,可是初恋却以那样清晰而深刻的记忆在他的生命中留下了重重的痕迹,就如同是睡意一般,明知道不该有,意识还是清晰的,在恍惚中,她却还是会这样像从前一样靠过来……建筑学概论,是一封专业人士写给初恋爱人的情书。
影片有很多让观众自由想象的地方。
其实男女主角多年后的相逢中,两个人都并没有口头解释什么,只是各自在回忆,但最后的模型和cd机,让彼此找到了答案,知道当年各自都是爱着对方的,误会什么的,也自然而然地解除了。
至于最后他们是否走到了一起,导演留了空白。
我倒是倾向于没有,毕竟时间过去这么久了,很多事情都已经改变了,有些错过的也无法挽回了。
再说,男主和她的未婚妻也未尝就不相爱啊,也许他们的故事也可以拍一部电影呢。
不过,男女主角错过了这么美好的一段姻缘,确实很让人遗憾。
从理性角度讲,他们的错过源于男女生心理的差异,源于初恋的无知。
不过正是这种无知才美好,不是么?
要是什么都在理性的指导下,都是可确定可掌控的,就不会有恋爱中心潮起伏的美妙了。
从男主角度:在木屋里,女主说过喜欢高富帅,并且也喜欢学长,是为了学长才选建筑学概论这门课的;在车上,女主和学长嘲笑过他;本来已经很自卑了,也觉得女主不一定喜欢自己,而只是朋友。
后来看到他们醉归,加上猜忌,彻底死心了。
从女主角度:本来也没谈过恋爱,其实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男生。
女孩都幻想过自己的白马王子,高帅富并且这么受众女孩捧的男生,无疑是白马王子的形象,所以一开始喜欢学长,也是正常的。
可是,在后来和男主的相处过程中,她慢慢发觉,自己是喜欢他的。
但是对于男主的感觉还是朦胧的,也不是很确定,两种喜欢的比较之下,最初的王子梦效应也还没有完全消除,所以很爽快地答应和和学长的各种约玩,但是从发传呼,拒吻这些事看出,她是处于朦胧犹豫中的。
也许直到最后失去男主,才确定,自己真正喜欢的是谁,后来也一直把这一段感情当做初恋,用一生去怀念。
只是已经晚了,而且她也开始不确定男主是否还喜欢自己(毕竟,听到过他的“滚开”,而且下雪天的约定没来),所以,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从细节上,最开始说喜欢学长,上面已经解释了,正常的;在车上笑男主的衣服,也许只是单纯觉得好笑,不知道会被误解,而且也以为他睡着了;至于她醉酒那天的事儿,她也不知道男主看见了,自然也不知道他会误解。
所以,从他的角度,自己没有伤害过男主,男主也没理由突然就不理自己了。
所以,可能会觉得是真的不爱她了才不理的缘故吧,况且,初恋的她也不可能太想明白,不会太主动啊。
所以说,从男女主角都没有错,世事本身就这样,各种一念之间,各种阴差阳错,各种无法挽回。
而且很多时候,人的感觉是,因为无法挽回才觉得弥足珍贵,太顺利的反而不那么刻骨铭心。
不过,影片对我们,还是有所启发的吧。
有的时候,自信和自卑,要选择自信;信任和猜忌,要选择信任;主动和矜持,要选择主动;坚持和放弃,要选择坚持。
如果你在即将结婚的时候遇到了自己的初恋,并且得知你们俩是由于误会而错过,你会怎么做呢?
少数任性或浪漫的疯子会上演逃婚记,大多数人还是会按部就班、将错就错地结婚。
至于初恋,还是作为最珍贵的记忆或一辈子的遗憾保留在心底。
那样,它将永远都是明月光和朱砂痣,并会随着时光的流逝化为一颗闪着动人光泽的琥珀。
而且,人长大了,就要学会对身边的人与事负责任。
越来越觉得自己承受不了小清新的东西。
也许是心态,也许是现实。
刚刚还在和朋友讨论,为什么我们到了30岁以后,就渐渐地老气横秋,挡都挡不住呢?
而很多外国人,到了白发苍苍的年纪,依旧童心不减呢?
100年过去了,这个人吃人的社会究竟有没有改变呢?
抱歉,我跑题了。
本片是继《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之后,我看的第一部关于初恋的电影。
也许,最动人的初恋全都是没成功的,凡是初恋结婚、坠入现实的,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初恋是个透明脆弱的水晶球,寄托了我们最真最纯的情感,但却经不起什么打击。
所以,胜民在看见学长想要亲吻瑞妍时,甚至没有勇气看一眼。
瑞妍看见胜民离去时,也没有勇气追问一句。
即使,她珍藏了他做的房屋模型,他珍藏了她留给他的CD。
本片在讲述初恋故事时,着重表现胜民的生活;在讲述成年故事时,着重表现瑞妍的生活。
这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暗示了两个人关系的转变:初恋时男追女,成年后女追男。
结果我们发现,两个人虽然看似有主动和被动之分,但一直是彼此相爱的。
我得说,本片比《那些年》更触动我。
也许是因为我喜欢木讷闷骚的男生吧,哈哈。
电影把胜民在初恋中的言行举止表现很真实,好多场景都让会令人有会心一笑的感受。
比如,他偷偷亲吻瑞妍之前的紧张、纠结,亲吻时的颤抖(特写镜头甚至让我感觉到了他内心的悸动),亲吻后僵硬的身体,看到瑞妍醒来后惊慌失措的表情。
又如,他听到别人提起瑞妍时,装作满不在乎但却掩饰不住的好奇表情。
缘分这个东西有时是天意,有时是人力。
瑞妍本意是要制造和高帅富的学长见面的机会,结果却遇见了内向腼腆的屌丝胜民。
不是所有女生都爱高帅富,瑞妍慢慢地喜欢上了这个不太会说话却对自己“唯命是从”的男生。
十几年以后,瑞妍执意要请胜民替自己建房子,胜民替她造了一座房子。
这件事情于他们两个人而言,都有一种夙愿偿还的意义。
多年前那场随着《建筑学概论》的结束而夭折的初恋在两个人的心底造成了巨大的情感缺憾,无人诉说、无从弥补。
造房子是两个人对初恋的回望,也寄托了他们对未来的期待。
房子造好了,心结也终于打开了。
虽然结局是一种遗憾,但“此遗憾”已非“彼遗憾”了。
我想本片能打动我,是因为它在制造小清新和浪漫梦幻的同时,也处处布满了真实动人的细节。
比如,胜民妈妈几十年如一日塞满东西的冰箱、那件拼错字母的T恤,还有那个踢坏了一角的铁门。
最后想说,沿着铁轨颤颤巍巍地行走,此举还真是显得浪漫,我不由想起了很多爱情片里的镜头。
这拉扯的。胸闷
青春的懵懂有我们记忆中的影像,碰巧,我也学过建筑学概论,只是少了主人公般浪漫的邂逅。结局的不完美很现实,有种残缺但很有共鸣的悲伤感。多少青春萌动时的邂逅浪漫了整个青春的回忆,却终究无法牵手相伴。
什么是现实,现实就是扫荡梦的黑白无常。
因为你是我的初恋。结局虽然不是我想要的,确实我喜欢的。让初恋留在青春里,永远那么美好。
初恋总是带着太多回忆,多年以后,再见到当年人,你还记的爱着他(她)吗?两条平行线,最终也没有交汇在一起,忘不了的是他的模型,她的CD。一开始看片名也联想不到是部纯爱电影,舒缓的节奏还是挺让人感动的,喜欢韩佳人的侧脸~
有时候我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哭个毛线 就这也能哭我真是服了我自己
"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那是童话。在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这才是青春。"房子建好了, CD还给你了,再见了,我的初恋,我的青春...初恋的故事不管以什么角度去拍永远都是那么清新动人,正叙倒叙的拍摄手法正是天生就适合初恋这种主题.韩佳人漂亮得让10年前的自己显得有点暗淡无光.还有房子建得是真不错.
有些細節還不錯,除了韓佳人很漂亮之外整部電影沒什麽亮點。
年轻时 男孩把你当女神 钩钩你的手指都能开心一天 你却只在乎那个想睡了你的高帅富 长大后 你想起男孩的好 人家都有未婚妻了 却依然记得你的生日你的梦想 女人 你知道你是多幸福嘛? 你年轻都想了些什么?
最近看的不错的爱情片,不完美的完美,错过很美,在一起电影就只有三星了。呵呵
屌丝人生不能逆转的痛
好无聊。。。太日系了。。。
建筑师没那样的没那样的!翻旧情神马的好无聊。
韩国这两年真是很流行关于回忆的片子。卖的是怀念过去以及大部分人都有的初恋回忆和那点遗憾。整部片子很坚定的走了纯爱风,没有大部分韩片常见的大喊大叫的搞笑。借重建房子去修复失落的回忆,BB机、摩斯等那个时代的标签。问题是,男主角第一次没认出女主角,是因为整容的关系么?
不适合我,无感,看钱写一部艺术概论或者电影理论的冲动也没了
我有點介意為什麽多年以後男主認不出女主了呢。初戀的話就算受傷不應該記憶深刻嘛。
有点童话,有点唯美,给韩佳人加一星!!
一般般吧
没拍出精髓阿 1 学生时代有学建筑的男女朋友 最“浪漫”的事 不就是陪熬夜陪建模陪渲染陪骂电脑嘛 2 谁送我建筑模型告白 我掐死谁! 3 以后如果我的任何一位前任成我甲方 我宁可辞职也不接!
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