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爱情片挑剔症患者,对爱情片看得多也吐槽得多,要有好片也绝对不吝赞美之情。
看了《有一个地方》预告片,以为是一部厚重的深沉的文艺片,昨天看了点映,才发现其实是部风格颇像欧美清新派的情书式爱情片。
各位去看之前建议不要去看预告,不要抱着偏见,也不要带着对内涵有过高期盼去看,不然会经历跟我一样的观影感受:20分钟(什么鬼?
)--40分钟(烂片!
)--60分钟(咦?
)--90分钟(恍然大悟)--100分钟(喂!
别结束啊,再说说) 我看电影比较注重导演风格,因为深信电影绝对是导演精神世界的映射,从前期的《陌生女人的来信》到《杜拉拉》《亲密敌人》再到《有一个地方》,这些片子完全彻底地反映着老徐的情感经历,思维模式,日常学习欣赏的内容等。
从前没看过她的电影,看这部前去补了一些她以前的作品和最近的访谈,她确实在用电影来说自己的故事自己的兴趣爱好。
从前的文艺清高,到开始欣赏美剧摩登商业的精英范,再到如今广泛游历后被国外闲散浪漫氛围浸泡出的直接热烈跳跃的爱情观。
她显然很乐意把这些阅历和观众分享,无论从选材,拍摄角度,台词,电影节奏等,都反映着她的感悟和所得。
你必须懂得去剖析导演的心路,才懂得电影最终为何如此呈现。
当年看少年派时,也是看到最后才把前面所有的不解和散落的精神碎片串联,看到李安到了耳顺之年对人生的思考。
电影未上映,不做剧透,而事实也没什么好剧透的,爱情片不太讲究故事性,而更看重氛围和情怀。
这个地方不外乎就是指这两段“艳遇”发生的地方,这个能激发人不问过去不问未来只凭感觉投身爱情的地方。
整个电影节奏的风格其实真的有那么一点像伍迪艾伦的片子,开始有些零散,回忆或幻想自由地穿插却又不过于凌乱,感情迸发迅速而热烈,情感细节中扭转局势有些莫名,却又在结尾娓娓道来。
在看到金天说夏天结束时,《恋恋笔记本》里的台词突然蹦到我脑海里: Summer romances are shooting stars,a spectacular moment of light in the heavens,a fleeting glimpse of eternity,and in a flash,they're gone. 可以说你不能用一部国内爱情片来看《有一个地方》,因为这样你会发现不合理。
男女主初几次碰面四眼相对便火花四射脑子只剩荷尔蒙作用的场景,对抱着看纯情爱情片的观众来说是不合理,但又因为是在异国,在那个地方,在老徐明显受到不少欧美文化影响的风格,男女主的初期感情碰撞变成了欣赏并了解这部电影的关键。
有人说老徐的戏份过多,喧宾夺主,事实上我不觉得。
两段爱情相互辉映,勇敢主动的爱情无疾而终遗憾终生,荒诞嬉闹的爱情被现实左右却又成就彼此。
至于其余配角的爱情线做了陪衬,丰富了故事也推动了情节。
这部电影后估计评论会两极分化,毕竟真正愿意安静看爱情片并去感怀的人绝不是多数,大众更爱看特效看场景看阵容,导演情怀这种事也就部分小资去琢磨琢磨。
演技部分,估计全世界都在等吴亦凡的演技点评。
那先不说……王丽坤一贯地发挥稳定,演技过人,大特写完全没有眼线和睫毛膏也确实美貌非凡。
有点神经质的失恋女人不难演,但演得不做作不太戏剧才算成功。
老徐比起杜拉拉时期演技有进步,但英文台词……外国人除了吻戏,其他演得还行,吻得让我太出戏,可能跨国恋很难引起共鸣吧。
全剧我最爱的一句台词出自于他: I don't know how your future life will be, happy or not, not being able to spend the time with you is my only regret.(原台词不是这样,但意思大概是这样) 不错的片子也有不少槽点。
最大的槽点就男主泽阳的人物设定,我终于能理解为什么老徐说吴亦凡不演就不拍了。
因为这么个角色如果不是由吴亦凡来演,绝对会容易成为最受吐槽也最无法理解的角色。
首先台词设计,前期宣传的大部分所谓经典台词都出自于男主。
但这些台词出现的场景真的是多数有些莫名其妙,句句都如此哲理如此酸,根本不尊重生活用语习惯的台词,实在是为难小吴一个新人硬把它们演得合理。
男主角色脉络不清晰,他背景的复杂是造成他性格和影响两人爱情最大的因素,这无可厚非,但这些复杂和矛盾集中于电影后期爆发,造成了前面一个小时我对男主的一些行为表情有些理解无能,而且剪片的问题,很多片花中凸显男主个性的台词都被剪掉,我还一度觉得难道是小吴同学无演技?
直到最后一场戏,真的是恍然大悟!
那些迟疑,那些欲言又止,那些似笑非笑,那些欲望和放弃的碰撞,都在最后一场戏中彻底得到解释。
我对吴亦凡的演技评价是,他成就了泽阳这个角色。
有人说这是个暖男定位,我觉得正好相反。
这是个不讨喜且难演的角色,稍戏谑就是花花公子,稍木讷就是面瘫富二代,如果你看完能喜欢这个角色,那其实是吴亦凡把这个角色演得恰到好处了。
另一个槽点是背景音乐。
这个真的是无法理解,老徐的音乐品味实在无力吐槽。
背景音乐切入生硬,且声量完全没有控制好,本是完美的ending歌声一响起,我真是有砸椅的冲动……………… 最后,我觉得这更适合女性观众观看。
在这个时代里,我们估计也没剩多少能纯粹地爱一个人的意识和勇气了。
看人时,心里先列好表格,各项条件评完分后再考虑要不要爱他/她一些,这样的人肯定不止我一个。
看完电影,我却觉得受伤也没什么不好,年龄大了也还可以赌一把,放下一切去心动也是一件很美很幸福的事。
(转载自晴熙17)
在没有看过这个电影之前,任何的言语都是主观的,所以好不好还是要等到看了才知道。
关于爱的电影有很多,这些年华语电影里单纯的爱情片几乎已经不存在了,我们能看到二三十甚至四十加的演员们拼了命的在演高中生不堕胎不曾青春期的青春题材电影,我们能看到一男一女嘴里叨叨不停的互相撩段子的小妞电影,我们也能看到加一起足足几百岁的N男N女上演乡村或城市爱情故事。
有的电影从名字上看你也不知道这是个什么题材,比如X时代“我擦,这是一部商业大片吧,有枪战吧,有飙车吧”“你也太out了,现在的时代都是撕逼”== 《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单从名字上看就知道是一部爱情片,(说旅游传记的请踩着你的滑板鞋去只有你知道的地方摩擦)难道只有叫北京遇上布拉格或者捷克爱情故事才能叫爱情电影吗,哼╭(╯^╰)╮ 从两款不同时代的海报上看到了天文钟,老徐的那版像泛黄的照片,吴亦凡的那版表现的更多是年轻朝气,这是两个时代的爱情,时间不会停下来,但是每个时代都会像泛黄的照片一样留下痕迹,而能行走在两个时代或者两个时空的唯有爱,爱可以是女主角对奶奶的亲情,可以是需要到电影院才能看到的属于男主和那个时代的缘分,可以是男女主属于这个时代的爱情,可以是和身边朋友的友情,可以是朋友们的爱情。
每一部爱情电影都有不同的元素,这部电影它肯定讲的不是穿越╭(╯^╰)╮,它也不是轮回恐怖片╭(╯^╰)╮,它的元素除了海报上看到的时代,还有从预告片看出的国外奇遇记,看到了迷人的布拉格,让我想到了伍迪艾伦老爷爷的午夜巴塞罗那午夜巴黎,想到了斯嘉丽的迷失东京,从新的城市里找到人生信念 新的人生观 世界观 价值观,其实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人在新的环境里心态是会发生变化的,闪避又好奇,敏感脆弱但是新的环境会让人多少放下点自我,由着心走,反正谁都不认识我,当然后面的剧情发展是你必须遇到长得好看的。。。
你要是在国外遇到郭德纲那估计还不如回到北京看德云社。。。
在这个充斥着高票房的商业市场,爱情电影怎样巧妙的融入商业元素而又不会让人觉得假。
电影不是教科书,是不是艺术也是见仁见智,她是一部作品,如果说可以在电影里找到爱情的希望我觉得你一定吃了太多辣条,但是我们可以在电影里看到爱情的希望。
总得来说,剧情什么的还是要等看了才知道,但是我很期待新的华语爱情电影。
反正也会秒沉随便写给自己看吧/ 很想知道一个脑量正常审美达标有自我价值观爱情观的人会给这个不需要解释的烂片打一颗以上的星吗。
打三星四星的人非水军非脑残粉就是没经历过爱情也就算了你连一般的言情小说都没看过吗匆匆那年都甩这十个block啊!
一部电影但凡有一个点戳心,那也不算完全失败了何况一部“后青春”爱情电影,您好歹让我有那么两秒钟动容啊!
这部电影在前二十分钟就已经铺好了全部一目了然的梗,所以在后八十分钟里我共计十六次翻看了手机上的时间,九次观察了影院环境,五次犹豫了一下要不要去上厕所,淘宝了两条裤子并拜托同学收了一个快递。
后二十分钟最不能忍。
镜头反复闪回每次屏幕一黑尼玛我就想TM总算结束了,但尼玛黑了五次屏啊!!!
这样讲故事真的好吗。
问题是,这部电影从叙事的内容与方式上来说真的有那么差吗?
有。
吐槽剧情浪费体力所以不加赘述。
当然,最无法理解的是静蕾阿姨无知的爱情观和世界观但还有人当香饽饽捧其臭脚,这点最不能忍。
全片唯一让我感触良多的是毫无预兆抛弃你的男人真是猛戳痛处。
所以忘掉过去的最好办法不是换座城市而是换个男神,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啊真理姊妹们!!
这种文青表都表不起来,因为无脑。
我尊重有态度但我不尊重没脑子。
意料之中,所有的文艺爱情片都是一样,俗套狗血的故事情节。
丽坤是真的很美丽,徐导这部剧还是她一贯的风格,文艺清新梦幻。
尽管理智告诉我故事都是美化之后的结果,我想我还是忍不住羡慕憧憬。
但是客观点来讲,这个电影的剧情是散的,剪辑是乱的,镜头是抖得,哦,这部片子没有剧情,至少在我看的1小时10分钟里没有!
音乐来得莫名其妙!
我以为这几年看了很多片子,烂片看了不少,抗性已经很高了,没想到这部还是彻底击溃了我。
而且镜头处理的还是不够好,很多时候的镜头都暴露了男主的缺点,驼背。
因为太高太瘦所以驼背严重可以理解,但是有的时候就很难看啦。
情节真的没有连贯性,跳戏严重。
不说废话,直接点评:优点1、开头笑点很足,在笑声中人物形象逐渐清晰;2、插曲有用心,片尾的此情可待意外得很搭;3、美人美景没有辜负,光线场景都很自然清新;4、老徐尽力讲出了她的故事和她的爱情观;5、爱情金句;6、老一辈的爱情在动荡年代显得珍贵,有触动到我缺点1、剪辑显得略混乱,故事内容很丰富,但缺一条串起来的线2、个别情节缺乏新意个人感受:电影爱情并非我想的那样,有一个过程,思前想后再决定在一起;而是:觉得爱了,那就在一起吧//如果没法给你未来,那就分开吧//我觉得不能失去你,你能陪我一起努力共度一生吗.........我想,现实主义的我,好像也是需要一点爱,勇敢的爱一次!
在看过了很多打着廉价苹果光、模糊演员五官的的电影之后,突然在大银幕上看到李屏宾老师镜头下阳光斑驳的布拉格,听着略带古典意味的背景音乐,从感官上来说其实是很震撼的,徐静蕾的回归之作,《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给了我一种可以期待的感觉。
开头笑点很足,吴亦凡饰演的大提琴手彭泽阳一本正经地在搞笑,加之他那张在大屏幕上轮廓鲜明的帅气的脸,因此每一次他的出现都能听到电影院里女同胞们咽口水的声音。
素颜女神王丽坤的美貌也是不用说,高清镜头下没有眼线假睫毛的双眼也是相当动人。
整个画面的质感如油画一般细腻厚重,布拉格的城堡、阳光和街头艺人都给这部电影戴上了先天的浪漫气息。
无疑,这是一部非常漂亮的电影。
其次是剧本。
不知道怎么回事,最近搬上大银幕的电影总有些一言难尽,乱七八糟的剧情,毁三观的理念,低俗的台词,甚至一些综艺电影(姑且称之为电影)都开始占领大银幕开始捞金,那些纯粹的好故事越来越少的能在电影院里看到。
很难得,这一次我如愿以偿的看到了一个好故事,一个富有层次的好故事。
看电影简介,你会以为这无非是一个失恋的大龄文艺女青年在布拉格遇上一场艳遇的故事,而实际上电影呈现的远远不止于此。
有时候大家吐槽玛丽苏,是因为很多时候男主角爱上女主角完全是莫名其妙的,但是女主角金天则让你觉得,她值得一段美好的爱情,就好像同样是姐弟恋里《我的名字叫金三顺》里的金三顺、《BJ单身日记》里的BJ以及《RICH MAN POOR WOMAN》里的夏井真琴。
金天这个女孩的经历不一般,未婚夫悔婚、奶奶去世,每一个都足以让她崩溃,失魂落魄的她来到布拉格,遇到了彭泽阳,也遇到了属于她自己的爱情。
王丽坤是会演戏的,《美人心计》里一人饰演三个角色足以让人惊艳,这一次饰演了一个受到情伤的女孩,整个表演哀而不伤,在受到打击的时候你仍然可以看到这个女孩眼睛里的倔强。
其中有一场王丽坤奔跑的戏,让我看了非常感动,这个女孩勇敢的放下一切、穿越过去的痛苦去迎接属于她的爱情,跑向希望和新生。
另外,王丽坤在戏中的服饰搭配也很有看头,清新可爱,可以作为日常出行参考。
男主角彭泽阳表面看上去是一个富二代花花公子,而实际上他是一个为了支撑整个家庭而奔走于各个典礼现场的大提琴手,甚至他还有一个年幼的女儿,他不仅要照顾自己的女儿,还要照顾自己患了精神疾病的母亲,还要面对父亲的背叛。
这个角色的设定是我没有想到的,在众多的爱情电影中,男主角的形象似乎已经符号化,高挑清瘦的学长或者是帅气多金的海归,而彭泽阳这个角色则丰富了许多,也使得这部电影不流于俗套。
在这里要提一提吴亦凡的表演,与演技派王丽坤搭戏,大多数人会直接被王丽坤秒杀,而作为一个完全没有表演经验的新人,吴亦凡扛住了整部电影的表演。
爱情电影里的男主角,很多时候只需要表现出深情款款就够了,而也许是因为塑造的这个角色本身具有十分丰富的性格,吴亦凡则演绎出了不一样的感觉,刚刚陷入爱情的悸动、面对家庭破碎的绝望、爱而不得的悲伤等等情绪都演绎得很好,多一份则轻浮、少一分则青涩。
电影中很对金句都出自这个年轻人口中,“没有在一起的,就是不对的人;对的人,你是不会失去他的”,“月亮在那,怎么就物是人非了呢 ”等等。
如果这是一个肤浅的角色,由他说出这句话就会显得很违和,但是因为这个角色给你呈现出来的丰富性格,会让你觉得这些话说得在理。
在这部电影里,彭泽阳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也是一个受过背叛的人,而他却选择了积极地面对人生,让你愿意和这个早熟的大男孩一起,去期待爱情,去相信爱情,去追回一段爱情。
当然,该吐槽还是要吐槽。
徐静蕾身为导演确实给观众呈现了一部制作精良的电影,但是作为导演的她却任性的给自己加了很多戏份。
老一辈的爱情确实像彭泽阳所说的,“比我们浪漫多了”,但是过多的长镜头、欲言又止的眼神却拖慢了整部电影的节奏。
那些过去的事情如果剪成快镜头或许会好一点,这样就不至于压缩年轻一代的爱情故事,整部电影的节奏也会合理许多。
两代人的爱情之间轻重不分,这是一个令人遗憾的地方。
另外,徐静蕾的英语口语也有点让人出戏,虽然她饰演一位中国留学生英文不好也无可厚非,但是在电影院里360的立体声环绕着她的中式英语还是挺让人觉得尴尬的。
整体来说,这是一部具有治愈效果的电影,也是一部有诚意的电影。
在这个烂片扎堆的时代,越是被骂的电影越能收获高票房,有时候故事情节和演员的表演显得并不重要,电影成功只需要一个噱头就够了。
这其实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情。
让那些毫无内容的电影霸占大银幕、赚取高票房的行为,本身就是在做坏市场。
而在这个冬天,看到了商业片曾获巨大成功的徐静蕾携着这样一部富有文艺气息的爱情电影回归,真是让人感叹老徐终于想通了。
在这个快速消费的时代,有人愿意为了精美的画面斥巨资远赴布拉格这个浪漫的城市拍摄,有人愿意为电影市场带来新鲜面孔而大胆启用新人,有人愿意为了保证故事的逻辑性和丰富与王朔合作,可以说,这部电影的诞生本生就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有着油画一般精致的画面、颜值爆表且演技自然的主演、不狗血的剧情和值得琢磨的台词,像这样的电影已经不多了,且看且珍惜吧。
电影《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号称爱情大片,的确,布拉格的美景引人入胜,两条爱情线也拉的很好,我想国内能把爱情拍的这么细腻的,可能也只有老徐了。
但这次我只想抛开爱情这个卖点,单单谈谈女主金天。
我在影院看的时候,眼前总是恍恍惚惚出现我的朋友Z君的身影。
当然Z君现在还跟年轻,不像金天30岁了被未婚夫出轨;她的故事是这样的,当年她对她的高中初恋非常死心塌地,像每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女,甚至希望能走到最后。
但年少时的恋爱总是无常,还没到高考两人就分道扬镳,再加上男方那边无论在班上还是年级都有绝对的人气,这一分手,那些早就眼红的女生还有挺那些女生的男生们便群起而攻之。
很像小说的情节吧?
但后来的发展却不如小说圆满,Z君成绩急速下滑,从稳妥的一本到最后考了一个小二本的普通专业,实在令我们一众初中同学大跌眼镜。
不过,似乎从高考成绩揭晓那天起,她就开始学会坚强。
首先是她选择了出省就读,这是以前表示一定会留在省内的她所不敢想的;然后她打了耳洞,左边3个,右边2个,和电影里的金天纹身抽烟的行为多么像;她读书沉淀,逐渐地敢与看不过的人和事斗争,在每段感情中也学会掌握主动权,当然最后她也走出了恋爱的阴影,重新找到了更加适合她的男友。
她最近眼中带笑地和我说,恐怕对有一些人来说,只有去远方,才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以后要做什么。
那一瞬间,我看到了一个坚强且美丽的她。
有时就是这样,像你攒足勇气爬上高楼,却被先到一步的人推搡,狼狈重重摔下,像一个5岁孩童一样渴望安抚和怀抱,却因胆怯不敢表露心声,冰凉凉且软绵绵。
然而人都该有勇气去承担自己年轻的明日,在混沌和抑郁时期触摸到“力量”。
当过去的痛苦都化作一滩铁水,今天的一切才显得格外晶莹剔透。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远方的新奇与陌生无处不在,爱与希望驻足在脚下,人生的宽度,生活的高度,心灵的深度,都会随之悄然展开。
能在年轻时去远方,尽可能地尝到心灵的酸涩与辛辣,也能见到多彩的珊瑚,慈父般的古堡,以及获得最真的心。
每一个被伤害后仍然勇敢的女孩都该去一次远方,就像那首歌唱的一样:别让寂寞害你伤的一夜白头仍得不需要的自由和最耀眼伤口我知日后路上或没有更美的邂逅但当你的智慧都蕴酿成红酒仍可一醉自救谁都心酸过哪个没有
对爱情片来说,演员是电影好“看”的第一步,而即使最资深的颜控,看到《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最终公布的演员阵容,也会口水与鼻血齐流:“雕塑男神”吴亦凡,“素颜女神”王丽坤,中美混血暖男张超和极具异域风情的热依扎,任意两对都是轻松撑起偶像剧的秒杀级别组合。
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新鲜感”,几位演员虽然个个是资深偶像,但演电影还都是新人,尤其人气极高的吴亦凡,更是第一次出演电影。
导演徐静蕾正是看中这些“新面孔”对观众的触动力,力图带来新鲜视觉冲击,以突破过往爱情片陈旧套路。
相信有才貌双全的导演徐静蕾。
金牌编剧王朔 被誉为光影诗人的资深摄影师李屏宾,业界称赞的造型界大明星李晖 以及青春靓丽更实力的演员阵容 取镜自美丽的布拉格 这部电影不管是剧情还是画面,都值得大家期待。
这也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之后徐静蕾和李屏宾的第二次合作,再加上随手拍都能美到哭的布拉格,无疑是一部爱情电影最和衬的浪漫背景。
《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的故事穿梭在布拉格和中国之间,讲述两对男女、不同时空的爱情,既有浪漫怀旧气息,也极具时代感。
从处女作《我和爸爸》开始,徐静蕾的电影一直在讲述女人的成长,而其中永不缺席的就是刻骨铭心的爱情,以及鲜明的时代感。
当年徐静蕾执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凭借对“我爱你、与你无关”的全新诠释,赢回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最佳导演奖,之后的《杜拉拉升职记》借职场讲述女性在爱情、事业与自我之间的平衡,《亲密敌人》则用商战规则解析真爱法则,都是引领潮流的爱情经典。
此次的《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就像老徐向观众提交的一份答卷,她本人表示:“这次我希望自己能拍出这样一部爱情片,当观众走出影院时,会感到很温暖,同时你会深深感激陪在你身边的这个人。
特意买了公司旁边的影票,晚饭都来不及吃买了MDL带着些许期待去了影院。
看完电影回到家,准备打开豆瓣准备看看影评安慰我拿出41块观影的心情,结果长篇都4星以上。
我尽无言以对,你们肯定都没瞎,TMD都当我瞎了么……首先你认为它是一部爱情片!!!?
shit,你当我们广大观众没谈过恋爱不知道恋爱是什么感觉啊。
先抛开剧情不讲,两个主演,从头至尾都觉得他们不是相爱只是刚刚认识的举手,不要害羞我知道你是吴亦凡的FS。
再来说道剧情,我本以为 张超 /热依扎戏份不会很多,但是静蕾姐姐你做的实在做太到位,他们戏份不是少是让我觉得他们和那个雕像一样的不重要。
我几乎不知道他们在里面充当什么做用,让画面更丰满???
再来说到主角,他们的故事才刚刚配得上配角的戏份吧。
莫名其妙的就让主角相爱,虽然许多相爱都是莫名其妙的,BUT请不要这么幼稚的以为这样的情节可以拍成电影好么???
还有我知道吴亦凡这样的帅哥一般的女孩都不会拒绝One night stand,但是那晚是睡了还是没睡??
睡了为什么还穿那么多,这让之后女主默默的就睡到他家去我感到不顺畅啊。
还有那个女主角到底是怎么了??
情感完全把握不住啊,在一个已根本感受不到热情的酒吧里(剧组没钱么?
)哦,喝多了就会让眼神摇晃,我理解。
然后摇晃了还能找到人群里最帅的那个,还晓得应该和他发生点什么。
我也当理解。
但是tmd为什么要一定要带回家做,然道不在家做你就觉得不是一夜情??
再来贯穿整个剧情个另一个时空奶奶,导演你整个叙事过程中对时空转换可不可以再做得到位,即便你已经不在乎对年代感的强调和把握,生硬的让我以为,这些都不重要,它只是让电影更长一些。
奶奶的故事中应该是在诊所工作,(对不起,我只能说应该,因为我几乎不能从电影感觉到她是干什么的)那么她是护士??
扫地阿姨??
还有是二战时期么??
你可不可以稍微处理一下让我认为那个受到战乱时代的感觉,不要只是出了说早安,晚安什么滴。
稍微有点旁人对白,不打字幕都可以。
让我感受那个饱受战争时期人们的感情.(稍微查了一下质料,捷克斯洛伐克确实是被德国攻破了)否则你就骑骑马,自行车,接个吻,让我知道他们就如此爱得坚定是因为什么??
时代故事感的场面太小了,要么你直接告诉我片场没有钱,不然全用在打灯光上!!!
演技??
好了这个就不要聊了,没法聊。
但是可不可以不要给那么多镜头特写,暴露无遗好么?
打那么多灯是要我知道主角到底有多帅么?
除了吴亦凡他爸妈可以认为是演员,其他人是在拍脑残偶像剧么?
徐导导的电影我看的不少,加这个至少5部,不过当看到《杜拉拉升职记》我就认为之前我所谓认为的才华是错觉,到了这一部只能说,行了不要再跟我聊才华。
最后你们认为这是爱情文艺片,我只能说在我看到的所有优秀文艺片里的演员们都有我所认为给角色灵魂的能力,至少在特写眼神的时候要么融化要么心碎。
哪怕是长镜头里的身影,好似都在说他们的故事,哪怕是矫情的。
(自认为爱好文艺片)总结这像一个只能在cctv6上偶然播出的午夜场还不带来意外惊喜的电影。
不要让费那几十块,不要让中国的观影只是无谓的追随偶像,我们的影业需要更多的有自我观影能力的观众。
不要让那些窃窃偷欢的人以为我们瞎了
发生在世界浪漫之都布拉格的横跨横跨两代人的爱情故事,讲述了两对男女不同时空的爱情。
遭遇未婚夫背叛、相依为命的奶奶又去世之后,金天决定抛开过去,重新面对未来,她来到奶奶曾经生活的地方布拉格,追寻奶奶的爱情回忆。
在这里遇见了彭泽阳,彭泽阳是一个大提琴手,两人相遇并且相爱,一同追寻金天奶奶的与医生的爱情。
影片的画面非常美,看电影的时候非常向往布拉格这个浪漫的爱情之都。
给这部电影点赞。
不光是吴亦凡,所有的人演技都好生硬啊,不过最后老外稍微有了点演技之后我就原谅这片了
后半段我就想一直玩手机 不是黑子 真心不懂
挺温暖一片子。一开始首先就被布拉格的景色吸引了目光。两对恋人的故事都非常感人,看奶奶那段故事整场掉了好多眼泪,最震撼人的是电影里那段弦乐主旋律,每次这段音乐一上来我整个人就不好了
习惯性一星
布拉格旅游宣传片
他妈的最后王丽坤穿成个小公主和那个老年人老外相遇那场真像百岁山广告啊
当荧幕暗去影院灯亮起,我发自内心的鼓了掌,但没敢站起来,我悄声跟同伴说,终于结束了!(四周粉丝太多,害怕自身安全)故事捉急,演技捉急,台词捉急。这么捉急的电影还很有勇气的大段大段秀英语,更拉低演技好么!真要说个什么优点,我只想到,电影没有用特别脑残的植入广告强奸我们的眼球和精神。
看完一整部剧就感觉布拉格风景还不错。
硬朗的老徐内心是藏着多少怨气啊,维也纳怨妇、布拉格怨妇、东四环怨妇,导演作品从头到尾都是让人想从银幕里拖出来狠揍的哭哭啼啼女人。导致我从电影开始不久,就烦躁到只能发手机,也沦为一个怨男,并进一步担心自己是不是太过于情感冷漠。可那些完全没必要的画外音,就彻底是水准之下的王朔责任了吧
今天终于看了,很不错,有笑点有泪点,能找到对的人是幸运的。
其实比较想看徐静蕾那条线
我们也许都被传统故事片洗脑了,觉得一切都需要顺理成章,但除了爱情,爱情就是来得太快莫名其妙。老徐特色还是挺明显的,王朔编剧双线叙事也不杂乱,前半段两星太像MV,后半段四星。老徐选的配乐很合我胃口啊!Keane的、ctmeoy、rhw4u!但是下次,请把音量关小点儿好么!!
也许是看多了狗血的剧,一下子反应不过来。现实中的爱情,应该就是这样子的吧?爱情来得太快了?不是!是在人群中,你看了我一眼,我看了你一眼,你又看了我一眼,就在这对视中,也许,爱情,就萌芽了。这部电影,很好,我喜欢!
爱情是准备好了,挑好人,什么事情都问清楚才发生的吗?
画面精致、新人演员颜值颇高演技尚可、剧情不撒狗血、台词值得琢磨,徐静蕾在经历了《杜拉拉升职记》和《亲密敌人》这样一言难尽的电影后,终于交出了一份及格的答卷。在综艺电影都能来大肆捞金的当下,这样的电影已经不多了,且看且珍惜吧。
感觉女主现在接剧质量真是很差啊,以前的五号特工组,美人心计这么好看的说,男主是帅的,就是不适合演戏,没演技。
完全没有半点火花。整个就是徐静蕾和吴亦凡轮流说,我好美。
预告差说明原片的镜头感差,剧情狗血老掉牙,卡司毫无吸引力。给一星算客气的了。
“我更愿意相信在某一个地方,其实所有你想的人,都在一起。”都说片名矫情且无病呻吟,但是我觉得明明很戳人。
电影拍的不错,人美,景美,剧情有笑有泪,估计好多人是冲着小鲜肉去吴亦凡看的,新人第一次表演很不错,女主王丽坤演的情绪很饱满,觉得历经沧桑的人看这个片子更有感觉吧,情人节值得一看,还有我也想去欧洲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