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大厦
ប៊ូឌីញស,金边白楼青春梦,White Building,Bodeng sar
导演:卡芝维·尼昂
主演:皮塞斯·钦,Hout Sithorn,Ok Sokha,Chinnaro Soem,Sovann Tho,Jany Min,Sophearat Chan,Sophany Leng,Nareth Seng,Bunthoeun Tith,Chandalin Y.
类型:电影地区:柬埔寨,法国,中国大陆,卡塔尔语言:高棉语年份:2021
简介:导演两年前用纪录片《再见,白楼》(《金边白楼的前世今生》)向自己的童年故居致敬。今次有贾樟柯的公司参与制作,他则以剧情片来细说这栋大楼的居民在逼迁前的故事。主角和两位好友每天都在白楼内练舞,希望终有一天可以上电视台参加比赛。眼见白楼面临清拆,他的父亲想尽办法组织居民,向 政府争取更合理的赔偿方案。此时死党亦将离开..详细 >
某一生活断面的情绪呓语,以新一代青年视角表现柬埔寨人民无边无望的生活状态,全片为闲散不具事件性的生活碎片。电影与建筑与社区的关系传递得也不够明显,人与物和地的连接性较弱。开头以为是《风柜来的人》那挂,结果城市青年的特性流于表面,社会带来的集体颓废也停留在空洞的情绪概念。关于社区拆迁与个体记忆《加加林》好太多了。
20220108,平遥电影展在北京,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贾樟柯映前导览。电影第一段三个少年同行还是很好看的
何以为家🧐
很像纪录片 ~ (值得看看)
东南亚的闷热气候,金边的斑驳街景,梦想被剥夺,家园被拆除,不知出路何在的迷茫,源源不断的城市疏离感,刺痛着逐渐麻木的神经。
就没啥感觉吧
看评分本来没想看,但这场票很紧张就觉得莫非是埋没的好作品,原来是有贾樟柯导演现场交流。。。考虑到柬埔寨的状况这部至少是及格的电影,印象比较深的是柬埔寨的trap也是老子牛逼那套话语体系,真是空虚的音乐啊。
3.5。在城市化进程推进背景下,进行清晰且丰富、多方面的表达,对比、象征等方式也很精准(闪着灯的寺翁在城市面前、瘸腿的“大象”等等),人物也各自一派、让表达丰富。我很喜欢类似魔术中misdirection的手法,本来以为父亲要剪掉脚趾,但实际上确实最后突然出现、截掉小腿,这个打破预期的设计很棒。总体而言,是一部已经很不错的电影。但可惜城市化主题的影片太多了,这部可能只能算一部完整、清晰的电影,但算不上有什么惊喜。最后,导演说希望影片的一部分东西能叫醒睡醒的人们(让人们意识到问题),坐在我旁边观看的第四代导演(一个慈祥的奶奶)和一些观众可能实在无法睡醒,我也中途强打精神,偶尔看到一个象征表达才容易集中一会儿。我也希望在影展能看到更多快速、移动镜头的表达,固定镜头看的我厌了…
很个人化的影像故事。拆迁、搬家、迁徙,逐渐边缘化,具有时代感的代表性大楼的拆除重建也象征着个人历史的地理载体的坍塌。简单的故事,后面闷了,大量的固定镜头堆叠,造成了观感疲惫。
本來以為是控訴政府強拆民宅,結果卻是講述城市化下的時過境遷,老去的父親,離別的伙伴,更多是城市現代化後對舊時光的懷念
莫名想起《夜以继夜》。之前在平遥一天天被新人导演电影所支配的无聊感又再次体会到了。题材非常棒。冗长无趣,剧情乱,摄影差,气氛无烘托,误导的地方太多了。这个男主角得奖是认真的吗,演技在哪儿。见到贾导很开心,实在没想到已经过了2年了。看完短片很感动。
#PYIFF#柬埔寨导演上一部纪录片《再见白楼》获得鹿特丹亚洲电影大奖。依旧是纪录片方式剧情片,小镇青年,贫民窟糖尿病父亲,和泥泞的白墙拥挤在大厦之中。科长监制,摄影舒服,节奏略冗长。
中规中矩
如果结合一下柬埔寨在红色高棉时期的历史就会对这部片子更有感触了
继续加油,除了配乐其他都离及格差点
何以为家
祝福 精神家园 雨季蚍蜉无以撼树 甚至寸步难移夜色中沉沉望的 是梦 是遥不可及
平庸
看到贾樟柯监制。
玩伴搬家了,我也搬家了,但我们的前景并不一样光明。楼拆了,腿截了,一段人生和一种生活结束了。似乎是第一次看柬埔寨电影,也是第一次获得这个国家现实生活气息的感受。三人乘着夜色同骑摩托与三个同样共骑摩托的女生搭话一段最有趣,有如晚风轻拂。贾樟柯监制,对片子本身的感触尚不及对他映前介绍影片的一番话来得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