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很好看啊,剧情的发展,演员的演出,都很精彩。
对于人性的表现也不过分,虽然也不是这么完美。
看着这种题材就会联想到自己,那些简单或者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究竟怎么才能去充分实现,又会有哪些未知的变数会突然冒出来改变计划。
我觉得也能给8分,难道我低龄(老龄)女性化了。。。。。。
影片的开始其实很温馨 兄弟俩就要拥有一艘梦寐以求的游艇 那是他们的一个梦 无论新旧 那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可当剧情进展到兄弟俩的弱点时 你不得不为这两兄弟惋惜 弟弟单纯善良 可好赌是致命的弱点 哥哥风度翩翩 但拜金且虚伪 最让我难受的是 哥哥为了那个女孩而疯狂的借钱包装自己 对弟弟的关心是幌子 从他这儿搞钱才是目的 于是我清楚的知道弟弟接下来会输的很惨 哥俩那种一败涂地的境地让人不知该同情还是骂活该昨晚看到他们为了钱解决了舅舅的眼中钉 当他们在小径上扑向对方的那一刻 我简直不敢看 因为这是个开始就注定悲惨的故事 在这样阳光的外表下有不可见人的丑陋 温情爱情只能助长矛盾的加剧 兄弟俩对爱人对家人爱之深 这种爱成了无形杀手
2009-04-06 邦尼与克莱德 “他们年轻,他们恋爱,他们杀人”就是这部影片的主题 有时候人犯错并不是因为人有多坏,年轻人有血性,人本性又容易受到利益的诱惑。
赌博,女人,美好的生活…… 有些一辈子过的平平稳稳,手里攥着大把钞票,在人间呼风唤雨,逍遥自在,他们可能真正的坏,但又没人能把他们怎么样。
生活并不公平,诱惑处处存在,犯错在所难免,放平常心看待吧。
16
当人类越过了道德的底线,那么他们一定会遭受命运的审判。
影片用诙谐中稍带惊悚的风格探讨了人类道德的底线,用所谓亲情遮掩的借口在生命消逝的一瞬间也只会显得虚伪而丑陋。
影片的结局值得玩味,两位本来无辜的有梦想的年轻人双双丧命,而一手策划了这个骗局的“舅舅”却还在逍遥法外,这似乎是作者对于人生的一种戏谑吧。
片中两大男神的演绎十分出彩,麦克格雷格的潇洒和科林法瑞尔难得一见的懦弱,尤其是科林将“”杀人后的纠结挣扎苦闷恐惧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的表演也为影片精彩而不失惊讶的剧情做了充分地铺垫。
This is the worst movie of Woody Allen that I have ever seen. Just a simple story, Not creativity, not funny. But I think the biggest problem is the actors. Their performance was so Immature.It's a little boring before Bryan brothers killed Martin burns. About 70 minutes. That part was killing me, and I suspect that was I watching a Woody Allen's movie? The performance of Brian brother was very tedious. They prepare for killing Martin burns could be an funny part. But they didn't. I have to say the ending is also boring. And a little ironic. Because the biggest winner is their uncle.
钱是万恶之源,或许吧,然而未必。
欲望!
父亲软弱无能,但是他慈爱他盼望家庭和睦,子女幸福;母亲强势泼辣,咄咄逼人,市侩风气十足,但是她爱自己的丈夫,她爱这个家庭,对儿子们再严厉也只是恨铁不成钢的气愤。
两个儿子,一个嗜赌,一个爱好装B,这样的家庭,这样平凡的生活,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淡中,伍迪艾伦用他永远欠抽的笔触生生拍了30分钟。
风浪渐起!
为了钱,为了生活,为了女人,为了可以为了一切,然而却从来没有为过这个家庭。
片子以如此低调的手法把当时社会的星星点点娓娓道来,不成熟的子女,艰辛的父母,底层人民痛苦的在生活中挣扎,一切一切,所以当最后两个平凡之人走上杀人之路时,我们并不感觉惊讶。
影片可以说一直没有急转直下的波澜,如《午夜巴塞罗那》和《赛末点》那样,伍迪艾伦用一副漠视的表情冷眼旁观这一切,仿佛这一切与他无关抑或与所有观众无关,片中的人物只是做他们该做的,得到他们应得的,失去他们应该失去的,如此而已,如此冷漠!
科林法瑞尔的焦躁不安,内心彷徨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位金球影帝演这种外强中干,颓废暴躁的角色果然得心应手,脸上表情直通内心。
杀人者必死!
这是黑色幽默的必然,然而这幽默有些玩笑开大了,我们只能猜到开头,却不能也不忍心猜到这样的结局。
卡珊德拉,本是希腊神话中的悲剧人物,一个能预言不幸却不为人相信的女人。
在本片里,“卡珊德拉之梦”是一条赛犬的名字,一条让两兄弟赚到第一桶金的猎狗,以“卡珊德拉之梦”命名的小艇,兄弟俩希望是幸运的象征,却不知道60:1的中奖的概率,可以理解为幸运,但同时也是一种冒险!
这艘游艇或许不是兄弟俩出海的愿望,却能满足他们重温小时候的幸福,还能各自带女朋友出海感叹生活有多美好!
【迷失于爱:哥哥伊恩的“加利福尼亚之梦”】 对于一个有着远大理想,生活却被现实束缚的人来说,遇到一位女神级别的女友或许就是前进的动力。
哥哥伊恩在外人面前极力隐瞒自己在餐馆打工的事实,靠从弟弟修车行里借来的车装阔气,三句话不离自己有一些商业计划,并且要去加利福尼亚投资开旅馆等愿景。
遇到这位名叫安吉拉的小女演员之后,他希望自己可以尽快摆脱现在的身份,依靠一位有钱有势的亲戚而满足她的演员梦。
【迷失于罪:弟弟特瑞60:1的“卡珊德拉之梦”】 嗜赌成性的弟弟特瑞,却没有一颗强大的心脏去面临财富突然降临又转瞬即逝,背上一身债务之后,只能靠酒精与安眠药才能入睡。
他的“罪”,来自于生活贫寒,来自于无法承受债务以及之后的谋杀带来的心理创伤。
【霍华德舅舅:不是上帝而是撒旦】 这场命运的捉弄归结于这位“霍华德舅舅”,他还未出现之前,经常能从两兄弟的母亲口中得知他的优秀、富裕以及对亲人的爱与关照。
不甘于贫穷而自身又没有太大作为的兄弟俩,在面临要偿还巨额赌债的时候,自然会想到这位舅舅。
而凑巧的是,霍华德也需要他们的帮忙——只要去杀一位会损害他利益的一位朋友,就能获得他的投资。
很不幸的是,那位朋友的死去并没有让这对兄弟的生活走上正途,弟弟特瑞既然无法承受赌债带来的压力,而谋杀对于他来说则更无法承受。
故事开始于兄弟俩的买船计划,终于他们双双葬身于这艘“卡珊德拉之梦”的穿上。
导演在故事中也有关于这艘船的暗示:兄弟两向父亲提起买游艇的时候,父亲就说“买二手船,就相当于买了别人的麻烦”;来自《邦尼和克莱德》的“生活有多美好”暗示了主角的结局。
对于警察来说,类似的案件每天都会发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或许也就是生活的本质——当你缺少钱财并且麻烦缠身的时候,有美好的愿景根本没有用,谁都当不了你的救世主,唯一能自救的就是自己,而自毁的也是自己
这部电影在中国算禁片了吧?
竟然说中国比那个还那个。
俩兄弟的母亲在前面一直在说舅舅有多好,好像有一腿一样。
但后来却在丈夫迷茫的时候选择出来帮他。
Ian虽然看起来有眼光,有梦想,有上进心,但其实也想走捷径,也不善良。
Terry虽然好赌,但他其实很勤奋,有责任心,想为自己的妻子做点什么,但苦于能力不行,只能去赌。
落得要去杀人。
看完这部,伦敦三部曲就完结了,三部片子都不长,1个半小时多点,故事也通俗易懂,象是从很多晚报杂志里找来了几个有点小离奇的谋杀故事,很多人都说这些是红颜祸水,作为一个男人,我倒是不这样认为,女人天生漂亮就是吸引男性追求的,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有时候成为了某些男人的玩物,也是很可悲的。
从人性的角度去探讨这些电影或许会更合适,每部片子都有一个出人意外的解决,《赛》片因为一个戒指改变了谋杀的故事,让男主逍遥法外;《塔洛牌》更绝,干脆艾伦老爷爷直接撞车搞死自己,如果男主不想淹死女主,也就逍遥法外了;《卡》片最后兄弟之死也是意外。
说白了三个意外就这样构建了这样的悲喜人生,而故事中每个人物的心理描写戏才是三部曲的精髓。
最大的震撼在快结尾处,当伊万在舅舅家的沙发上,阴冷地说出那句“又要杀人了”的时候。
不知道为什么心思一下子被伊万牵引过去,看着已近絮叨和神经质的泰利,沉沉地觉得他死了未必不是好事。
兄弟二人最后一次登上“卡珊德拉之梦”,伊万往泰利的啤酒里倒药粉的时候,忽然感到一阵轻松,一切就要结束了,泰利死去,伊万经营自己的饭店,将父母带离低产生活,与美丽的女演员共度浪漫的余生……可是,忽然电影一百八十度转变,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伊万摔碎了酒瓶,泰利闻声而来,伊万愤怒之下与泰利大打出手……到这里,结局便清晰了,伍迪·艾伦式的结尾:泰利错手杀死了伊万,然后自杀。
直到字幕升起,才忽然惊醒,忍不住告诉同来的好友,多么可怕,艾伦让我看见了自己的灵魂。
如果说伍迪·艾伦依然在《卡珊德拉之梦》讨论人性的话,至少这部电影像镜子一样照见了我身体里的丑恶。
如果我们依然以“罪与罚”的正义来自我裁决的话。
富有的舅舅掌握着改变两兄弟命运的力量,然而他需要他们以“犯罪”的形式来挽救自己可能遭改变的命运,谋杀的背后即昭示了舅舅财富来源的罪恶。
答应,便是狼狈为奸,就是泯灭自己的良知;不答应,即意味着得以改变命运过上自己渴望生活的机会就要丧失。
作何选择,其实就已经显示了二人灵魂的高度。
如果杀人而能做到干净利落,不落被人发现的证据,为何不去做。
伊万那么爱他的女演员,而他的出身地位的女孩却有着强烈的成功的渴望,要爱她,只能给她她需要的。
在最后安吉拉告诉伊万,她为了伊万拒绝了富有的侯爵之子时,也证明了伊万的决定是对的。
更何况,他也有自己的梦想,他要脱离父母给他画的平庸的生活框框,他要追逐财富,过上舅舅一样的奢华生活。
泰利也一样,他爱他的女友凯特,凯特看上了一栋他们暂且买不起的房子,但他要为她挣到购买房子的钱。
然而,他只是一个修车工,唯一的可能就是他的“好运”,赌博时候的好运。
而泰利的生活就跟他赌博的结局一样,赌徒的命运注定了要输多赢少。
欠下巨债的泰利不但无法让凯特过上好生活,而他的高利贷债主更可能伤害他的爱人……即便泰利是个信仰“上帝”的惩罚的人,总有一刻他听从了心中欲望的指引。
他们胆战心惊地走上了杀戮之路,可一切竟出人意外的顺利。
没有人发现他们杀人的痕迹,警方毫无头绪。
这是一桩完美的谋杀案。
而伊万也获得了舅舅的资助,安吉拉向他表达了自己的爱情,他的酒店投资事业也开始风生水起……如果泰利愿意,他的凯特也能过上他们想要的生活,舅舅会帮他还掉赌债,他们的房子会买下,他们也会有自己的体育器材经营店。
这个时候,连故事之外的我都为他们光明的未来高兴,那个局外人静悄悄地死去,他们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一切那么美好。
可是,这种同情是可怕的!
这种针对一方的美好结局是自私的,而这里面还隐藏着一个血淋淋的事实,那就是伊万和泰利可能的美好生活都是建立在“谋杀”犯罪这个前提上的!
这个兄弟俩是通过犯罪来获得改变生活的资本的!
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择手段获得成功的阴暗信号,反正当我意识到自己竟然对杀人者带着浓厚的同情的时候,我害怕了,恐惧了!
如果有一天我也有了这样的力量,我会不会也去“谋杀”?!
泰利的自我忏悔和赎罪情绪在整个光明的电影里显得那么微弱,连与他最亲近的凯特也将他的“良心”视为一种病症。
在以寻求成功为目的的生活里,良知的声音显得那么弱小。
乃至我这个看电影的局外人都放弃了思考它的可能性。
泰利如果死了呢?
如果真的如舅舅所愿泰利也被自己的亲兄弟伊万杀死了呢?
我不敢想象如果电影以此为结局会怎样。
我可能会为伊万高兴吗?
连他们可恶的舅舅的罪恶也一并抹杀不谈?
所以,某种意义上我感激伍迪·艾伦,他太伟大了,他看透了人性的丑陋,但是他没有让人因此沉沦下去。
他没有让丑恶得逞,当然他也没有像好莱坞一样宣扬“邪不压正”的乌托邦,他只不过尽自己所能,用一场意外拯救了一些旁观者地灵魂。
伊万与泰利的死亡确实令人唏嘘,可是对于“正义”来说这何尝不是最好的结局呢?
真实是残酷的,凌驾于生命权威之上的真正凶手“舅舅”在两个侄子死后更加深了自己生存环境的安全,不出意外,他将如他自己策划的那样,逍遥于对谋杀案的制裁之外。
而失去两个挚爱孩子的父母将充满痛苦,他们的爱是真实深沉的,而正是这种深沉才使得他们死亡变得更有意义。
于他们父母而言,自己的孩子死去可能比被法律审判更高,如果他们还是遵守世俗道德的话。
而泰利爱人凯特的悲哀也必定是真实的。
她对泰利的爱也是深刻的。
安吉拉的将来也不难想象,她会悲伤一段时间,但是她有自己的成功欲望,她会继续走向上的道路。
也许接受导演、编剧的潜规则,也许和侯爵之子结合……一切都有可能。
唯一不可能的是,她会为伊万守人妻之孝。
这里还有一层,就是被兄弟二人杀害的伯恩斯先生。
于伊万和泰利而言,伯恩斯完全是个与他们没有任何交集的路人,但是因为他是他舅舅的敌手,他掌握着可能置他们舅舅于死地的证据,而他们的舅舅则握着这两个侄子的未来……这种间接的关联,使得兄弟俩能忽略人心的善意而直达自私的利益,为了自己的利益夺取一个无关乎自己生活的人的性命,于他们而言不会有悲伤,如果不被查处,也不会有恐惧。
可是,伯恩斯先生那个八十多岁的老母亲呢?
她还在家里等自己的儿子来吃晚饭。
对你而言没有感情交集的人或者事物,你可以为自己的利益去伤害他们,这在你不会带来你心灵的波动。
但是,任何生命都有他自己的轨迹,你不在乎他的生死哀乐,但有人需要他爱他与他生死相依。
这种追问也是律法之外的,是灵魂和信仰上的事情。
最后泰利悔过了,他重新看见了那个“上帝”。
他相信上帝是存在的,其实舅舅逍遥法外,伊万风生水起都严酷地证明了,上帝可能并不会时时都作出正义的裁决。
但是泰利却唤起了他心中的上帝,与其说那上帝是宗教的神灵,不如说是他作为人的“良知”。
没有人审判他,但自己却要审判自己。
泰利死了,他的死是他自我审判的结局,也是昭示给我们这些可能已经步入伊万心路上的旁观者的道理。
伍迪·艾伦最终都没有跳出来审判,他只不过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呈现了生活的真实、残忍与无奈。
但是,他却给了我们自己一面照见自己灵魂的镜子。
我照见了自己的丑恶,不知道你看见了什么?
看跪了啊。。看怒了,不知为何。
不惊悚,完全可以放到八点档电视剧。真实的人生。看过几部伍迪艾伦的,发现他真不是我的菜
可爱的老woody。经历了赛点的惊艳与淡忘了的独家新闻,未在这部四平八稳的作品之中发现伦敦三部曲之间的传承,看到的只是符号化的金发美女、穷小子向上爬、命运、犯罪,毫无疑问,这些元素只是浮于最表面的冰山一角,希望在适当的时候重温这三部片子。
我很庆幸最后ian没有杀掉Terry。这个世界令人心寒的事情已经够多了。
So Woody Allen
如果不是伊万跟法瑞尔简直就是烂片。所谓的情节,基本都能猜到后续的发展,没有悬念。片中构架的因果报应、是非观念、扭曲人性、本能欲望被处理得过于表面化,如同儿时玩的杀人游戏般经不住仔细推敲和毋须经过认真思索的稚嫩感。伊万裸露上身凌晨4点给法瑞尔电话让他来一趟的桥段基情四射啊有木有!
缺乏创造力。
戏剧化的荒诞嘲讽 和舞台剧式的被观看感 拍的很典型
伍迪艾伦伦敦三部曲中最好的一部!
和《赛末点》如初一辙的风格,相比前作有退步的痕迹,兄弟俩的卡珊德拉远帆之梦被舅舅的出现打破,和赛末点结局不同的是两兄弟的命运没有那么幸运
他的喜剧隐约透露出:是喜剧这种形式,掩护着一些对人物把握不足的缺陷。在脱离喜剧的时候,这一点确实被暴露得更明显了。
好烦悲剧
我觉得这片子透露出老头对人性深深的失望
"Life is nothing,totally ironic"
我看不出哪儿好了……
伍迪现在除了搞谋杀还想得出别的没..反正我旁边那位看睡着了..不过影片里对中国的评价还是很公道的嘛 "It's a really vital and exciting place。They're way more capitalistic than we are."难道Woody的想象力只能停留在yy中国了...
这个故事和赛末点差不多的性质,男主角是同一个人,很适合演这种没必要去杀人的凶手,不喜欢他。
我和妈妈都很容易入戏,整场看得都很压抑很紧张。看伍迪的电影,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虽然这部的结局挺失望的。
两个唐僧说电影。
Woody的电影都一个风格。趋同化。看多了就没劲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