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子衿这部电影在2017年上线以来,一直被埋没。
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战争片之一,从儿童的视角来讲述二战期间小孩苦难的童年。
影片改编自法国著名作家约瑟夫·若福的自传和《弹子袋》。
小男主演技在线,让你的视线分分钟都不想离开屏幕。
1,1942年,纳粹的战争践踏着欧洲的各个角落,控制了巴黎的纳粹军队宣布,犹太人都得在衣服上贴上五角星标签,否则就会被关进集中营。
生活在法国的小男孩乔和莫里斯一家,原来平静的生活就这样被打破。
年轻所盛的老大和老二受不了这种歧视,离家出走了;剩下小男孩乔和他的三哥莫里斯,在学校就招受了同学的歧视。
父母担心他俩的安全,于是给了他们路费,就让他们开始了第一次出逃。
出逃前,即使挨打,爸爸也教育他们要隐藏自己的身份,说自己不是犹太人。
上了火车,一觉睡醒,就看到了残忍的一幕,纳粹士兵检查火车,大家为了逃亡纷纷跳火车还是难逃被杀的命运。
慌张的兄弟两碰到了好心的牧师,就这样,他们渡过了一关。
牧师交待他们不要随随便便相信别人。
可是刚下了汽车,找渡船的时候,兄弟俩就相信了一个骑自行车的小哥。
好在,小哥真的带他们穿越枪林弹雨,趟过湖水河沟,就这样到达脱离纳粹控制的自由区。
可是,在路上走了23公里,乔的脚都磨破了。
这时候,哥哥莫里斯就背着弟弟走,这一段也是相当感人的。
好在最后他们到达了想要去的地方,见到他们的父母哥哥,一家人又团聚了。
这一路上,虽然也是有欢声笑语的,还有一只叫阿道夫(阿道夫·希特勒)的猪,但是每个人眼中,看到的都是恐慌和不安。
2,短暂的美好很快就被打破,纳粹再次占领了他们所在地方。
这次父亲为了他们的安全,把他们送到法国投降派的少年兵训练营,即可以躲避纳粹的盘查,又能锻炼身体素质。
有一天乔实在太想父母了,他们搭着采购的车想出去看看父母,就这样,他们被抓了。
经过层层的考察,纳粹军官设了一个局,让他们去菜地干活,在这里,如果他们逃跑,等待他们的可能是立刻被击毙的命运,好在乔看到了地上纳粹士兵的影子,就这样逃过了一劫,这里真是看的人心惊胆颤,大主教也为他们捏了一把汗。
看完前面两部分,心里总算松了一口气,生怕一不留神,兄弟两就天人永隔了。
这次他们只有匆匆见了父亲一面,又开始继续逃难。
3,他们两继续逃到了法国东南部的一座小镇,一个做餐饭,一个送报纸。
在这里他们生活还算平静,虽然也招受过纳粹民兵的检查,好在一切平安。
不久后,盟军解放巴黎,乔和莫里斯终于可以回家了。
但乔却让哥哥先走,他的雇主书店的老板,其实是纳粹的坚定支持者,他的儿子就是纳粹士兵。
在纳粹大势已去的情况下,书店遭砸,书店老板和他的家人受到群众的暴打。
这时候,乔大声说出自己是犹太人的身份,多年的隐藏在此时此地,终于可以大声说出来了,他说是书店老板隐藏他才救了了他,这才让书店老板一家得以获救。
但是书店老板的女儿,此时已被安排出逃,乔再也没见过她了。
就这样乔回到了巴黎家中,影片到此戛然而止,他们终于摆脱了逃难的命运。
但是他们一家最后是否相聚?
他的哥哥们和父母的命运呢?
你们自己去影片中看吧。
这部电影,通过儿童的视角,来讲述战争给人带来的痛苦。
原本在乔这样的年龄,是在学校里无忧无虑的玩弹子的生活;如果没有战争,哥哥莫里斯也只需要为抽烟是否为被父母责骂这种生活琐事而担忧。
但战争,让他们走上了逃亡的生活,甚至好几次,他们都是从死亡边缘捡回一条命。
在这过程中,即使战争,也碰到很多很好的人,乔的朋友,为了保护他用一袋弹子换走了他的五角星,还有牧师,大主教,让他们搭顺风车的司机等等。
好在,即使战争结束,乔依然懂得感恩,对于曾经对他不错的雇主纳粹支持者,在他们家遇难的时候,他依然能勇敢的站出来保护他们。
我们生在一个和平的国家,不需要为战争而逃命,我们是自由的,但我们总被生活琐事所困。
如果你正被生活所困,看看这部电影,看看战争中的人,就会觉得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很幸福的时代的。
这也是一部很好的讲述战争题材,讲述二战期间人们生活的片子,如果你想了解战争中的生活,那么你也一定不能错过一部这么好的片子。
今天的故事主角是兄弟俩弟弟约瑟夫和哥哥莫里斯,影片不仅仅讲述了逃亡的过程,还有在纳粹眼皮底下隐藏身份偷偷生活的故事。
影片中展示了一些二战开始前的片段,虽然犹太人和其他人一样过着正常的生活,但是从兄弟俩父亲的理发馆可以看出,犹太人还是抱团取暖的,和其他人接触并不频繁。
直到有一天,纳粹要求犹太人在自己的衣服上缝上黄色的六角星来区别,这一举动加剧了人们对犹太人的歧视和偏见。
于是兄弟俩和家人们分头撤离,第一个让人心惊的场景竟然是一家人离别之前,父亲告诉他们无论怎样都不能透露自己是犹太人的身份,并且连打了约瑟夫好几个巴掌,测试他是否会说出自己是犹太人,那几个巴掌给约瑟夫上了最好的一堂课,哪怕到后来德军在恐吓,他都没有说出事实。
不管是乱世还是太平盛世,好人还是很多的,兄弟俩在火车上遇到德军的搜查,情急之下被一个好心的神父所救,接着又在德军搜索的树林里,被陌生人带到了安全的地方。
还有那个因帮助兄弟俩而被抓走的医生。
战争是残酷的,在那样的形势下,哪怕天空都是灰色的,可是导演用儿童的视角将战争带给人们的伤痛弱化,着重强调的是兄弟俩在面对危险形势时,乐观、勇敢的态度。
后来,兄弟俩辗转到了法国东南部的一个小镇,约瑟夫帮书店老板送报纸,莫里斯在一家餐厅帮工,书店老板一直支持纳粹,可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对约瑟夫付出了善意,这也是约瑟夫后来救他的原因。
影片中还有一个动人的场景,就是在巴黎解放之后,所有的人在大街上欢呼,同时将所有战争带给他们的怒气发泄到支持纳粹人的身上。
就在众人折磨书店老板和他的家人的时候,约瑟夫勇敢的站在桌子上大喊:“他藏了一个犹太人,那就是我”,那一刻他终于勇敢而自豪的说出自己的身世。
从书店老板的眼中是可以看到感激的,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平时毫不起眼的小孩却会在关键时刻站出来为他和他的家人说话。
影片最后,兄弟俩终于回到了家里,这是再没有了父亲的消息。
从影片角度来看,本部影片要比《芬妮的旅程》内容更加饱满,情节也丰富一些,特别是兄弟俩和德军斗智斗勇的时候,确实为他们捏了一把汗,可能这就是战争电影的意义吧,让人们能够不忘过去的苦难,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
这个战争片没有激烈的炮火,没有宏大的场面,但是成千上万犹太人家庭的幸福美满瞬间就会被击碎……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原本玩弹珠年纪的男孩和哥哥为活命被父亲安排离家,历经磨难,他们勇敢机智,当然也遇到无数好人的帮助……躲过多场劫难,终于等到巴黎解放回家的真实故事。
看后感觉小小年纪没被纳粹恐吓吓倒,特别父亲用打耳光模拟纳粹的淫威!
让人感到阵阵寒意!
他们每一次逃脱魔掌都让我舒一口气!
影片也有温情的片段比如一家人嬉笑打闹在床上,在海边,小男孩打工给妈妈买小提琴🎻做生日礼物,妈妈拉曲子要爸爸诗朗诵,他和心爱的女孩聊天,他辛勤卖报纸……可是美妙的时刻总被纳粹的怀疑盘问打断,对比他们,今天的我们无论遇到什么都要战胜,都要像他们学习,坚强隐忍……等待黎明来临!
影片最后,当压抑很久的人们要用同样方式殴打折磨房东时,他站在桌子上,勇敢说出他是犹太人,宽容地帮助房东一家。
回到巴黎后,久别重逢的喜悦很快被爸爸的失踪冲散,那个挚爱的爸爸教会他们如何闯过难关,如何生存下来……
处于战争期的人们,很难不苦难。
对童孩而言,他们原本可以嬉闹玩耍的生活被彻底打碎,他们上一秒或许还在天真烂漫地撒欢玩乐,下一秒就猝不及防地跌进了或颠沛流离或生离死别的境地,有的甚至对战争究竟是什么还懵懵懂懂之时,就失去了生命。
面对苦难,约瑟夫·若福的创作态度似乎是相对积极的,他在《弹子袋》一书的前言中有这样的话——“这本书不是历史学家的著作。
它是我对十岁那年的童年的回忆,讲述我在法国被占领期间的历险生活。
三十年过去了(作家生于1931年),记忆和忘却一样能够改变一些故事细节,但主要的东西是记忆犹新的:它的真实性、它的亲切感、它的诙谐和惊慌所在,无一处不历历在目。
”
没想到法国儿童,同样是是玩弹珠,而且支撑了一个苦难的童年!
二战题材电影,刚刚看过“波斯语者”,又看了这部“一袋弹珠”,同样是儿童、青年人的视角,同样是真实故事改编,同样令人回味反思。
一家人为了躲避希特勒对犹太人的迫害,分批逃离巴黎,最小的哥俩一起,经历各种磨难最终回到巴黎,一家团圆(爸爸不在了)。
遇到很多好人,也最后回馈了帮助他们的人。
为什么选弹珠这个象征,一个是童心折射,另一个是代表星星,当一个人离去天上就回出现一个星星。
最终爸爸的离去,就好像那个弹珠,留在屏幕上,留在天上和儿子心中!
小男孩乔和哥哥遵照父亲的吩咐,在纳粹开始抓捕犹太人之前,从巴黎逃往相对安全的自由区尼斯。
一路上,两兄弟接连遭受磨难,又不停地被救赎。
很幸运地给一个并不是骗子的向导,带领下来到自由区。
一家人好不容易团聚,然而纳粹似乎无处不在,大家再一次四散开来……再一次的逃亡,躲躲藏藏,直到纳粹灭亡,大家回到巴黎的理发店,只是父亲永远不在了。
《一袋弹子》像是快节奏的流水账,通过植入哲理性的语言,使得影片散发着人性的光辉。
实际上,以纳粹虐待犹太人为背景的电影题材,在看完《波斯语课》之后就想感慨一番了。
要说编剧和节奏拿捏以及思想深度,《波斯语课》或许还要更胜一筹,因为它讲述了一个人通过机智的筹谋,躲过无数次灭顶之灾,最终活了下来,而且那个颇有“深谋远略”的纳粹军官厨师并未逃脱应有的惩罚……
一直都在关注二战题材,以为那是人性中善与恶的终极对决。
最不能明白的是,被誉为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犹太人对于纳粹的迫害,始终都是那么“无动于衷”吗?
犹太人集体被驱逐进集中营,饱受非人待遇,以近乎赶尽灭绝的方式屠杀……是他们高估了人性:以为人不可能做出如此残忍的事情;还是他们都在自以为是地规避风险,导致被集中灭亡——反正都是死,他们为何不反抗?
像《辛德勒名单》只是等待被救赎;《美丽人生》也只是在集中营里为了自己的儿子而勇敢……难道他们犹太人只有自我和家庭,就不会为了正义和大义挺身而出吗?
我想,应该会有人在反抗,积极地正面对抗,哪怕最后是光荣牺牲。
就好像梅尔吉布森《勇敢的心》那样,为什么没有看到类似的电影故事?
可以说,这部影片拍得较踏实,用足实的细节表述,以孩子的视角看二战时的法国及彼时的各色人等,保留了童孩的内心活动和真情实感。
也和小说一样,影片从一个侧面真实反映了法国战时的社会状况和人们的内心世界。
如亲德派的所作所为,再如抵抗组织的行动。
片中对亲德派的着墨不算多,但十分点睛,当乔终于喊出自己是犹太人时,他打工店的店主,那位亲德分子的面部表情堪称精彩,想必内心也是奔溃的,而片中饰演乔的小演员巴蒂斯特?弗勒里埃尔表现也不错。
没有看过几部以二战为背景的片子,《辛德勒的名单》出于一个“伟人”的角度讲述内心与挣扎,物质与人性,《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以自食恶果的角度阐述战争的残忍,《一袋弹子》一个普通家庭反应痛苦与挣扎,三部影片分别讲述战争背景下的救赎、悲哀与挣扎。
影片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场景有三个,一是父亲几个耳光告诉约瑟夫无论如何不要承认自己是犹太人,场面来的突然,让人心一抖,但又太合理不过。
二是,约瑟夫和哥哥说巴黎自由了,眼里闪着光芒,可是放下压迫生活和心灵的重担,是那么如释重负。
三是,约瑟夫为救书店一家高喊我是犹太人,一方面人与人之间的仇恨可以释怀,一方面终于可以肯定自己的民族身份,民族与信仰本身是无罪的。
影片结局,庆幸却又悲凉,庆幸的是一家六口在残酷的战争下可以保全五个人,儿子们坚毅又有爱,可怜的是家里的灵魂人物父亲难逃于难,要知道父亲一直是约瑟夫的精神支柱,“如果我能坚持到底,那么父亲也可以”。
在俄罗斯,祖父难逃厄运,在法国,父亲难逃厄运,但是一个家族依旧生生不息,战争不幸,抵挡不住生命的流淌,历史的前进。
我一直喜欢平淡的叙述方式,平淡不代表无趣,平淡不代表拖沓,在平淡的故事里,无时无刻不能体会这约瑟夫一家的挣扎与恐慌。
影片不是没有问题,有些情节还是薄弱了一点,但以小家见大事,战争的残忍切身感受,历历在目。
一直疑问为什么要叫一袋弹子,还给了几个特写镜头,约瑟夫一直持有的是那颗破弹珠。
我理解的是,每一个孩童,都有无数个梦想,在太阳光下折射着光辉,灾难来临,生命有限,破破烂烂依旧生生不息,就像小男孩临别之际拿了拿一袋弹子,最后选的还是破弹珠,战争环境下保命有限。
保下了一颗弹子,不忘怀揣希望,终究还能再拥有一袋弹子~
一袋弹子 (2017)8.32017 / 法国 加拿大 捷克 / 剧情 历史 战争 / 克里斯丁·杜瓦 / 多里安·勒·克利奇 巴蒂斯特·弗勒里埃尔
看的第一部历史片 自己特别也喜欢历史。
我看的时候一直觉得男主在动荡不安的年代被迫长大。
男主与哥哥在父母的安排下提前坐了火车的路上看到纳粹用残忍的手段杀害犹太人 。
在逃跑的过程中纳粹无处不在,好在男主有着机智的头脑 还有强大的勇气,逃过一劫。
在战争结束后男主也平平安安的回到家,与家人团聚吃一顿战争后的第一餐,但唯一遗憾的是爸爸不在了...
弹子弹的镜头很多,可能是我想从片中看到的东西太多,所以不是很懂片名和内容的关系。
一个历史差的人仅仅知道这是跟二战期间犹太人相关的电影,看了之后最深的2点就是:我们现在生活在和平年代,不用每天像片中人物一样天天活在担惊受怕之中,要好好珍惜过好每一天的生活;第二个当然就是善良了,多亏了里面善良的人兄弟俩才躲避了很多灾难,不管是在什么时候,善良真是让人感动的东西啊。
当年全班一起看的。
这是音乐剧的词条啊...打之前看看演员对不对啊...
gay or European是经典
很不错女性律师也很厉害
这个系列一个套路,感觉新意不足
好好看哦!音乐剧完爆电影!OMG, chip on your shoulder还有gay or european超赞!borle老师对女主表白那里我哭了。
粉嫩粉嫩~~哈哈
这姑娘只要稍稍努努力就能做到别人不能做到的事
依然是该死的翻译、
那个粉红色的吉娃娃装扮真的很雷我。
东西方文化差异课上的作业,奇怪的是这一部是并没有显示什么东西方文化差异的片子。相反的是,女孩子独立成长史,战败渣男记还是不错的。女人就应该这样的,失恋无所谓,被人怀疑无所谓,我们接着要做的,是用行动证明自己,然后一笑而过。
原来觉得很励志。
超级high的音乐剧!又好听又励志。边健身边唱的姐姐也太强了。
怎麼有兩個。。。
好粉啊~~~~~~~~~
“Some giris fight hard, some face the trial. Some giris were just meant to smile.”
想通了,讨厌blonde不能怪我有偏见,本土人士用这种刻板印象呈现这样的人物怪观众吗🙄我已经是很open的观众了
好可爱啊,认真讲好了不复杂的剧情,这故事好美国梦233。终于get到CB的甜!
毫无现实意义的爆米花电影。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严重的社会分化。
只能说……我真没看出来那姑娘有多聪明……这是在黑哈佛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