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底 英国的电影市场开始各种好片陆续登场 除了我最期待的 欲望都市电影版 以外 这部夺宝奇兵就有够让我期待。
开场前半个小时的预告片欣赏结束后。
土拨鼠成为开场第一个惹人发笑的笑点。
在我们倒霉大叔的倒霉时刻, 可爱的小土拨鼠总能播人一笑。
也算在欣赏探险篇之余欣赏下3D搞笑,不过这个小跑龙套的,出场次数也太多了点吧。
笑点多了,就不可乐了。
刘胡兰头型大姐出场以后我愣是没看出来这就是演 伊丽莎白1世 的那个Cate Blanchett。
看来一个发型的确能大变活人。
不知道是导演故意还是探险类电影的模式,这个女反派的经典pose就是一手掐腰,扭成一个s,背后的镰刀斧头logo那个耀眼啊。
女反派的结局实在狗血,被E.T的眼神给秒杀掉。
E.T实在是太小心眼了,多体合一秒杀女反派的眼神那个怨恨啊,不就是为人类外太空文明研究贡献了你一个分身么,咱们都是文明物种,不要那么小心眼嘛。
E.T 是个有为青年,在自己的分身还有一个被女反叛解剖并且扣押的情况下,居然多体合一强行驾驶着UFO逃离地球。
临走还不忘制造个河流改道的人祸。
导演时刻不忘记把最狗血的笑料拿来涮一把主人公,大叔怕蛇。
大叔的儿子是个骑机车飞机头在关键时刻会拿梳子梳头和用别人可乐梳头的摇滚青年。
大叔的儿子会在和刘胡兰大姐击剑时,被植物打伤小弟弟。
(一次又一次)大叔会在和孩子他妈甜蜜时候被打扰。
大叔的儿子会和丛林猴子学本领。
ORZ, 演大叔儿子的演员就算在 功夫之王里面演了个美猴王的传人的角色,也不至于在这部电影里面和猴子也再次亲密接触吧。
笑点很多很多。。
大叔从流沙里面拖出来,赫然屁股后面拖着一个沙袋。。
光线很假,影棚录的吧。
剧情很精彩,只要用就当从来没有看过探险电影的心情去体会。
阵容很强大,后期很震撼。
要我说,花钱再看一遍,值!
我一直怀疑,躲在玛雅神殿石头里面的那帮野人是吃什么长大的,难道练瑜伽?!
水晶骨头到底有多重,大叔拿在手里面和拿个塑料一样。
再怎么着这个脑袋也长的象图坦卡蒙他近亲结婚大脑袋遗传病的近亲,难道导演以后要拿埃及这一家子开涮?
导演似乎在一直强调冷战意识形态的问题。
大叔和大叔的儿子在大学和fbi彪车有个镜头,大学生在学校操场聚众反对共产主义,也不知这个镜头和谐掉的可能有多大。
矮油,福特叔终于变成了福特爷了,身手也迟缓了,肥肉也出来鸟,但进一步神化鸟,核武器都搞不垮他,外星人也灭不了他,全宇宙已经木有能阻止他的了!
神马玛雅文明,金字塔,水晶骷髅头,邪恶的苏共都是陈腔滥调了,不值一提。
这片的亮点是Jones全家总动员了。
There must have been plenty of women for you over the years.Yeah,there were a few, but they all had the same problem.Yeah? What's that?They weren't you,honey.然后就能看到没心没肺大大咧咧的Marian大娘咧着一张嘴笑的春光灿烂如同二八豆蔻的少女!
God,这位Dr.Jones在第一部里就在十年前拐骗了恩师的小女儿,然后丢下她独自在尼泊尔开酒馆,想到有用了才去找她,又在婚礼前一周落跑,写个信解释都在一年后。
忽然二十年过去,白白得了个儿子,还用上述两句话把这女人哄得心花怒放,果然是神人!
像我这样不幸的想起他在2和3里面如何饥渴的调戏美女的场景,顿时觉得Marian大娘好心态啊好心态。。。
能在这一部片里记住这段台词并予以应用的人也是神人!
btw,凯特姐的苏共女特工很fashion!
单爱这部电影的开头,汽车竞赛镜头,处理的很微妙。
电影本身内容不咋滴,斯皮尔伯格的镜头运动,场景的调度却超级棒,只说说开头部分。
电影开头欢快的节奏,将观众慢慢带入影片,降低影片后面内容的惊恐部分,同时形成强烈的对比。
开头部分低机位镜头,特写镜头——土拨鼠堆,一辆轿车急速入境,(欢快的音乐),再出境,镜头拉高,从中景到全景——广阔的视野,简单的画面,但是这一部分的镜头移动足以强烈的吸引观众。
然后在疾驶的车的画面右边,军车入镜,接着是各种不同的角度拍摄轿车在军车中的穿梭行驶——没有绚丽的特效,单单镜头移动,角度等不同,极大丰富影片的镜头感,这里斯皮尔伯格并没有一开始直接介绍军车,而是通过一群少年驾驶着轿车飞驰,调戏军车司机开始,表现出欢快的节奏,让观众迅速进入影片,同时带动好奇心,让观众猜不透即将发生的事情。
第二,从轿车到军车主角的转换顺畅,开始由轿车主导的画面,由客观镜头和各种军车内军人的主观镜头组成;过渡阶段为“赛车”阶段,对这两辆车的镜头交代的很平均,客观镜头居多,最后轿车从镜头左边出境,军车转弯,这段“前奏”就此结束。
第三,音乐,该段结束的时候欢快的音乐慢慢减弱,严肃的音乐随着加强,顺利过渡。
这一部分非常棒,由此可以看出导演运用镜头的深厚功底。
昨天冒着大雨赶了场热闹,看老Harrison Ford演的Indiana Jones 4. 票是早就买好的,提前了半个小时到电影院找地方停车用了15分钟,冲进X号厅,眼前一黑,竟然是座无虚席. 但凡是空出来的座位上都摆放着衣服,饮料,包,及玩偶。
占座这一点上,倒是来了个“世界大同”.话说Steven Spielberg在1981年拍出了第一部Indiana Jones and the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一时间H.F.名声大造, Indy也成了家喻户晓,人人不分场合时间津津乐道的热点话题。
尽管经典翻拍续拍一直都是吃力不讨好的活儿,可人老S.S和H.F俩人一合计:咱这也就才六十几岁正是男人如虎如龙的黄金岁月啊,能错过么?
不能!
两杯Wisky + ice 一碰 - 咣当当当,开机!!!
咱先不说H.F大叔弓着背偻着腰的上窜下跳,也不提美式摔跤WWE的做秀打斗,更不说年近70的爷爷怎么折腾都不会受伤的英雄无敌,还不讲从一开始提到水晶骷髅头就知道了的结局,以及最后12只水晶骷髅旋转合体变成了有血有肉能说会叫的外星ET,单单人内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魄和准备好迎接口水站的心理素质又有几个人敢站出来拍着胸脯叫:老子也有!
突然想起前不久的功夫之王里双J的费力打斗,虽说不上精彩但却叫人热泪盈眶,这种尽心尽气尽全力的精神虽不一定就能做出什么出彩东西,但是善良的观众们给两位功夫英雄最终还是打了个友情分满分。
那个“英雄”的时代,随着中外的这一场场谢幕演出,也终要淡出这历史舞台了。
其实,就冲着电影院那人潮涌动的热闹劲,我想两位老人家做的一切都值了。
影片中再次重申了印加文化是外星人遗迹,目前我们无法用现有科技手段解答印加遗址的各种悬疑,于是采用电影的表现手法来表达自己的各种猜想。
本影片跳跃性较大,剧情衔接不紧凑,片中配角较多,尤其是哈里森福特的搭档所起作用不大,可有可无的一个人物。
s
夺宝奇兵第四部电影是关于水晶头骨的,其中精彩内容就不提了,不得不说,斯导特别喜欢用蛇虫鼠蚁来增加恐怖氛围。
寻找法柜时,满地的眼镜蛇,第二部困在洞穴里,女主看到的的虫子,尤其是把手伸进一个小洞里的场景,看得我快吐了。
第三部的图书馆地下墓穴,那些老鼠简直让人头皮发麻,还有第四部里的食人蚁,想想就觉得恐怖,特别是蚂蚁把人拱进洞穴里,那场面简直是毕生阴影。
2008美国动作片《夺宝奇兵4》,全球累计票房7.9亿美元,定级PG-13,豆瓣评分7.3,时光网评分7.2,IMDb评分6.2。
“夺宝奇兵”三部曲是我这一代人的青年回忆,看着“夺宝奇兵”三部曲长大了,如数家珍,倒背如流。
时隔19年继续第四部,满满的情怀。
最大的惊喜是,第四部仍由前三部的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
导演是电影的灵魂,虽然时间隔了19年,但导演没变就变不到哪里去。
果然,第四部不负众望,还是熟悉的老味道。
众所周知,前三部的死对头是德国法西斯,第四部的时间点随着男主的年龄而推移,于是戏剧冲突顺理成章变成了二战后美国的死对头——苏联,片中多次提及斯大林和共产党。
前三部是动作喜剧片,第四部很好第延续了这种风格,不仅动作片一波接一波,而且轻松幽默,笑点连连,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还是熟悉的“夺宝奇兵”。
动作戏最为精彩的当属丛林追车,紧张激烈,跌宕起伏,这一段动作戏时间很长,非常过瘾。
不过画面的CG感有些重,真实感有些欠缺。
恶心的虫子元素是前三部奠定下来的配方,已经成了“夺宝奇兵”的标配,第四部的恶心虫子虽然一带而过,但这是标配,不能少,昙花一现也得有。
“夺宝奇兵”三部曲奠定的超自然元素延续到了第四部,第四部外星人潜伏地球的设定真心没想到,比前三部格局更大,科幻感更强。
最后太空飞船升空、探险区域塌陷的高潮戏非常壮观。
高潮戏外星飞船升空,让我想到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第三类接触》。
外星人头部的造型,让我想到了《ET外星人》。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心中一直有个外星梦,通过不同的作品呈现出来。
第四部中的旧情人是第二部中的角色。
第四部中的男主父亲照片是第三部中的角色(第三部是男主与父亲一起探险)。
第四部通过这样的方式与前三部构建了角色上的联系,使得四部曲成为一个角色贯穿的大故事。
之前零零散散看过一些片段,昨儿终于完整看完了。
好看的!
就是节奏有点快,感觉跳脱,也是自己知识储备少有些地方一开始看不明白。
总觉得国外的探险片,方向一直是正确的,经常有些谜语,最后才搞明白是啥意思。
斯皮尔伯格在这部里看出老了,但是也好看。
2008年上映的夺宝奇兵4,看到印第安纳琼斯年老的样子不免让人有些伤感。
这种感觉来自于是英雄迟暮,也源于这系列电影的终结。
更让人感动的是第四部的女主角竟然找来了第一部的女主角,和哈里森福特一样变老了。
美人迟暮和英雄迟暮,难免让人唏嘘。
http://axinlove.com/2008/10/iniana-jones/图解版废话记忆总是会骗人,原以为自己并没有看过《Indiana Jones》系列,当费劲力气找到前三部并再花时间温习后,哭笑不得地发现:第1部《Raiders of the Lost Ark》至少看过三遍,第2部《Indiana Jones and the Temple of Doom》看过两遍,第3部《Indiana Jones and the Last Crusade》一遍也没看过。
多年前,囫囵吞枣的看电影,好坏兼半的收获。
系列的第4部《the Kingdom of the Crystal Skull》带出了自己的存量记忆,那本关于各色水晶头骨的书籍和视频(方舟子《揭密水晶头骨》)。
水晶头骨是玛雅文明的遗物,最早发现的那颗是粉红色,现为私人收藏,已知有白色、粉色、蓝色、无色和深紫色等多颗。
诡异的谣传能集中所有的12颗或者13颗,组成终极武器?
与外星文明对话?
莫名的力量?
好奇有时候不仅害死猫,还对我推销了第4部《Indiana Jones》,“重复”前三部,然后抒写本文。
系列片的演员、剧情、人物、起承转合、奇幻的消弥都是一样,记录已经生长了四颗果实的Indiana Jones大树的脉络,找出共性,或者是成熟的套路,暗暗较劲或贬低着导演,自大狂的一种乐趣。
剧透:第4部里的水晶头颅是近乎无色的,有点像异形的弧形头部,片中出现的其它头骨也一个模样,没了现实中的水晶头颅的多样性,一点小小的失落。
Spielberg & Harrison Ford敢说Spielberg是个烂导演?
那是因为他辞了08闹运的开幕式艺术顾问的虚职。
在电影的世界,去要批评他,要么是脑袋发热,要么不知天高地厚。
但我也不是第一次干了,在旧文《商业片的典范《世界大战》》,就已经开了炮,那就继续开下去,拿我这块已经破碎的瓦砾去“搏”S导这块瑰宝,我的《Almost Famous》。
S导的履历,在电影艺术的任何一个方面,都值得称道,但是让我苛责的是他对人与人微妙情感的掌握,没有达到《The Atonement》中的女孩的心路,也没有《No Country For Old Men》中老警探的“缅怀过去,失望现在,无望未来”的没落。
要来开脱这种不足的理由很多:习惯于大制作,场面对比情感,后者自然印象薄弱;《Schindler’s List》中已经有了伟大的个体形象。
但,既是求全责备,S导应该是不擅长这种“小儿女的幽怨”,因为在他的作品里。
“典型”男主角的形象遍布,集中着力、智、勇、义等无尽的、光辉男子性格的褒义词,柔情、细腻等偏阴性的人物特质,很难在他的电影中看见,人物形象的饱满度要打折。
Harrison Ford饰演的Indiana Jones便是他电影中的“粗”线条男主人公,智慧、外表、能力、勇气等,Dr. Jones都具备。
这样的人物,是Ford来演,或者其它正牌形象演员来演,有什么区别?
19年在Ford脸上留下皱纹,变粗了他的腰围,没有改变他的男主角地位,演技没有任何特殊要求。
时间等待的是第4部的剧本,于我,便无意探究Ford其它的作品。
未完待续:Indy的装备&恐惧搭档&对头丛林追击、吉普、Indy的课堂与学生的崇拜穿帮镜头花絮
3个小时以前,我狭隘的认为我绝对不会喜欢Indiana Jones。
理由很简单,因为这貌似是一个系列电影,讲冒险的,而且貌似喜欢它的人很多。
尤其是美国人。
2周前我忙死忙活的准备研究生资格考试的时候,Dan兴冲冲的和我说,等你考完,我们一定要去电影院看Indiana Jones。
3天前,当Wyoming和Colorado被Tornado袭击的时候,旋风警报响彻全城,我试图劝阻一对好友夫妇开车前往Colorado一大影院观看Indiana Jones。
还试图用我做的红烧肉诱惑他们前往我家避风。
两人愣是怎么都没劝住开着贷款还没还清的TOYOT直杀Fort Collins(Colorado北部一个城市) 5个小时前,Dan爸妈刚刚帮Dan粉刷完厨房,做了简单的晚饭。
两人一致要求去影院看Indiana Jones。
大家都要看Indiana Jones!
为啥?
在电影院里美美地坐了两个多小时,吃完半袋爆米花喝完一大杯Dr。
Pepper。
我想我终于能明白点这其中的缘由了。
我觉得,首先,故事很有趣。
当我们经历了这样那样的科幻,冒险,老片,新片,老片新拍等等等等,有些幻想过于复杂,也许精彩,但是看得累。
有些幻想过于卡通,看得时候就过那么一瞬间的隐,印象有,但是不深。
这些都不是Indiana Jones的幻想。
冒险故事,奇幻的情节,让我这个第一次接触Indiana Jones的人,好奇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大脑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不停转着,有自己的幻想,但是感觉电影的故事情节才是最完美的解释。
第二,故事发生的背景年代很有意思。
画面里尽是些“古旧”的50.60年代才能看见东西,比如人们的着装,老式汽车,女孩子的发型,金丝眼镜,用刷子刷来去除辐射的方法,脑电图,还有Jones和他儿子相见时的餐馆,连打群架的样子都那么活灵活现。
我不是很老的人,也不是在美国生活很久的人,我对50.60年代美国的理解完全来自两处,一个是叫gunther tooty's的怀旧风格的餐馆,另一个是Dan爸妈的相册。
就我所知道的这些,电影里还原的都很好。
第三,幽默。
我想那真的是很多美国人一贯的作风。
时不时就要来电小幽默。
哪怕是紧急关头,哪怕性命攸关。
当然,对于这样一部冒险奇幻电影来说,幽默就更是必不可少的了。
因为当我们就座之前,我们心里就早已清楚英雄是不会就那么没掉的,所以最后肯定是正义战胜了邪恶。
不必担心,只须放松自己,尽情地笑。
因为是第一次看Indiana Jones 系列电影,所以全情投入地在看,然后全情投入的因为搞笑情节而大笑,也全情投入的被精美的美术设计所震撼。
故事的最后由一小小段具有引深含义的对话,虽然没有到那么深刻,但是点到了一些可以引发小思考的东西。
很好。
不是讨厌的具有指导作用的点评,只是顺着故事情节引发的小讨论。
我觉得这样挺好。
毕竟电影就是电影,搞成思想教育片,就没什么大意思了。
看完电影,Dan 爸妈我和Dan开车回家,路上Dan妈一直和提醒我一定要看前三部。
当然前提是如果我有时间的话。
Dan说,你回去以后不准用下载软件下前三部电影然后偷偷看。
我说为啥阿。
他说因为这样的电影值得去买DVD来看。
Dan爸就一直高兴得乐着,啥也没说,看样子是很高兴的。
我还真挺喜欢IndianaJones的,虽然由于个人兴趣的原因,我不一定会去看剩下三部Jones,也许看了我也不会喜欢,但是单说这一部,我觉得还是很不错的。
是值得一看得电影。
这部已经有点呵呵了,真的不知道第五部要怎么拍……校园追车,核试验小镇,丛林追车还都挺不错的。大魔王这个女反派什么鬼。以及[寻龙诀]在视觉和细节上参考的最多的可能就是这部……《斯皮尔伯格传》里把这部作为斯皮尔伯格解决了父子问题(转折点在《辛德勒的名单》)之后的一个文本(以及孩子这么大了才结婚其实也有cue导演自己)。
虽然没看过前三部,但也能感觉到剧情的老套无趣,但是既便如此,老子我还是爆笑了两下……
落伍了真的落伍了,虽然是08年的片子,却拍出了88年的感觉。
和前三部连着看,胆汁都会吐出来
印象深刻。故事置放于冷战背景,嘲讽的味道很足,凯特·布兰切特明明留着短发波波头,可总是被击溃到披头散发,搭配她的俄式扑克脸更显滑稽。亦可看到希亚·拉博夫的魅力值巅峰,青春与性的气味弥散在整片丛林。系列评价排序:2>4>1>3>5
老琼斯为啥在结尾的时候抢去那顶帽子,还不想退休么?
变形金刚男主角特别破坏时代感
笑死了
我已经把期待值降得很低了,还是没想到会这么差这个系列应该停留在没有CG和高科技(至少是相对)的时代很多老美说至少这集比二好,非常非常不敢苟同开场戏比得上旧上海舞厅那编排?寻宝时有血蟠宫那地窖有趣?何况这新版能有哪个角色比得上小滑溜
几年后再看,发现一切都那么熟悉,纳斯卡巨画还有外星头颅等情节设想都颇合我意~
这个系列看的我都疲倦了,除了两辆车并排开的时候击剑以及下落三次那两个桥段不错之外,最后坍塌的这个场景都看的恶心了,就不能有点儿创意么?另外,Jones老了,他儿子看着比较错气,反面角色的那个俄国女人看着就是一个花瓶。
奇观没有,冒险也不够刺激
残了[捂脸]……不过好过《木乃伊3》些……我的标准在不断下降[捂脸]
这种片子有什么好看?明星老成这样有什么好看?
斯皮尔伯格就没有一部电影是好看的,浪得虚名。我要是导演的话,随便找几个人,有那么多钱,怎么拍都比他拍得好,他真是个垃圾。 我就搞不明白,美国人怎么就那种品味。《拯救大兵瑞恩》,好看的地方就那么点,还是技术人员的功劳,其他的,根本就不怎么样,还一直在装,端着架子,冗长缓慢,自以为是。 这还是战争片,更不用说其他的垃圾片了。《世界大战》,用这个名字,简直是侮辱了战争,还他娘的外星人,就那水准。 还有《辛德勒的名单》,不能因为他得奥斯卡了,不能因为它讲德国人迫害犹太人了,就不能说
这种幽默我不喜欢
算是保持了前三部的水准吧
意犹未尽~~
老斯和老乔已经不行了吗?很失望,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南方公园》要拿他们开涮了!
整个外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