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不觉有些泪目,很有感触在前期其实还会觉得,好像有更正确的道路,好像另一个选择会更好,可是看到最后竟然都觉得很圆满,不论是什么样的选择,什么样的人生,最终都会觉得,这样的一生好像还挺不错的,感觉都是该经历的都经历了,然而感触最深的真的就是那句“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阿信真正热爱的就是画画,画家的一生虽跌宕起伏,可他收获的也都是很珍贵的东西,热爱的画画、志趣道合的爱人、与之竞争却又和解的伙伴……他沉迷于画画时的状态,真的不一样,而另外两种人生虽然一辈子都在为别的东西忙碌奋斗,而直到死前才终于又拿起了画笔,一个在自己的画前安然入睡,一个疯狂笑着年少时的恶作剧,期间他们又有过多少违心的时刻,也许追逐自己真正热爱的,才能够满意这一生,但不同的人生也不算坏,只是留给热爱的时间却不多,不是主观追逐的事物,终究会觉得是被推着走的。
现在想想我应该算是在公务员那样的人生,好好学习找到了一份看似不错看似稳定的工作,符合大多数普通人的标准,然而我的内心是不安的,我感到自己是违心的,我真正想走的其实是画家那条线,我想要追逐自己的热爱,我想要在自己有所特长的领域里去闪闪发光,可是迈出去那一步却很难,放弃现在这样的正确却很难,不擅长做一个赌徒,却希望可以中大奖,反复徘徊、犹豫着,可是一旦起心动念,人是很难回的去的,我终究还是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吧,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因为我不想接受,就现在这样过一生,哪怕多靠近一份热爱。
看过很多书,其实都在说人生没有意义,最近在看《病隙碎笔》,突然发现,好像其实爱就是意义,无论是对人的爱,还是对事物的爱,真心觉得,“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而找到热爱的那一刻,就是能够找到spark的那一刻,多美妙。
不过也许无论如何选择,直到老了的那一刻,都会觉得这一生圆满,可是如果违心的时间太久,难过和麻木的时刻太多,终究也还是会觉得有些不值。
顺其心意才是最值得的活法。
最后演完三条线以为已经结束,没有想到原来还有一条线,就是出生即死去,从未来过这个世界,一切都不会展开,其实……也是一条不错的路,反正活着,其实也无法拥有什么,只能去感受那些好的不好的酸甜苦辣悲,若不存在也不会痛苦,什么都不经历也不错。
《三命》作为杜琪峰与银河映像的回归之作,以“人生分岔路”的高概念叙事,将主角骆泽信的三重命运铺陈为一部香港社会的微观史诗。
剧中三条平行人生——追逐理想的漫画家、沉浮官场的公务员、血雨腥风的黑社会——看似是宿命论下的殊途同归,却在每个选择的褶皱里暗藏“福祸相依”的辩证哲学。
这三段不完美的人生,恰如剧中的风筝意象,飘摇中既有被风撕裂的脆弱,也有俯瞰众生的轻盈。
一、漫画家:偏执的“理想”与刹那的圆满漫画家线的阿信,是三条人生中最具悲剧张力的存在。
他因少年时代追风筝的偶然,与漫画结下宿缘,却在追逐艺术纯粹性的过程中逐渐异化。
剧中那场雨夜街头作画的癫狂戏,将他的执念具象为一场“走火入魔”的仪式:摩托车的车灯如聚光灯般照亮画纸,武侠配乐轰鸣中,他俨然成为自己漫画世界里的暴君。
这种对理想的偏执让他获得过短暂的高光时刻——作品被全港追捧的荣耀,与白月光林海琪重逢的悸动,都曾是他生命中的“福”。
然而“祸”亦潜伏其中:当他将漫画视为唯一信仰时,便注定要牺牲亲情、爱情乃至人性温度。
母亲病危时他仍在赶稿的冷血,最终化作画作中狰狞的戾气,理想主义的光环下尽是灵魂的荒芜。
二、公务员:安稳的“幸福”与秩序的囚笼公务员线看似最贴近世俗定义的“圆满”,却暗藏最尖锐的反讽。
阿信选择成为维系家庭与社会的螺丝钉,却在体制齿轮的碾压下逐渐失声。
剧中三次放弃爱情的抉择——少年时送走林海琪、中年时拒绝重逢、晚年堕入美人计陷阱——构成一组精妙的命运变奏曲。
表面上看,他拥有过“福”:妻儿移民前的温馨晚餐、晋升后的体面生活、与郭爱瑜权力游戏中片刻的相濡以沫。
但这些“幸福”皆为镜花水月。
97回归前夕全家移民的抉择,让他的家庭成为历史浪潮中的浮萍;官商勾结的泥潭里,他既是秩序的维护者又是规则的祭品。
当他在天桥坍塌事件中成为替罪羊时,所谓的安稳人生不过是一场精致的囚禁。
三、黑社会:暴力的“荣耀”与江湖的体温在黑社会线中,阿信的命运最具银河映像的黑色幽默特质。
从街头斗殴的马仔到洗白上岸的地产大亨,他始终在血腥法则与人性余温间摇摆。
与兄弟阿龙的羁绊是这条线最动人的“福”——1981年街头血战中,两人背靠背迎敌的慢镜头,将暴力美学升华为江湖情义的诗篇。
但“祸”也随之而来:阿龙注定死于帮派火并的宿命,让这份情义成为刺入心脏的倒钩。
当阿信蜕变为商界枭雄后,与女官员郭爱瑜的权力媾和看似是“福”(财富与地位的巅峰),实则是更大的“祸”(人性彻底异化为资本符号)。
直到他在狱中攥着旧日漫画稿纸痛哭时,观众才惊觉:那个为兄弟两肋插刀的街头少年,才是他此生唯一真实活过的证据。
结语:在宿命的裂缝中寻找呼吸《三命》的终极寓言,恰在于它解构了“完美人生”的虚妄。
三条命运轨迹中的“福”与“祸”,实则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漫画家用理想焚烧现实,却在灰烬中瞥见艺术的永恒;公务员被体制规训成傀儡,却在妥协中守护过片刻安宁;黑社会用暴力开辟生路,却在血色浪漫中触摸过人性的真实。
正如剧中反复出现的风筝意象——线断瞬间是坠落的前奏,却也是飞翔的开始。
杜琪峰用这部“香港版《百年孤独》”告诉我们:所谓宿命,不过是无数个“此刻”的蝴蝶效应;而真正的幸福,或许就藏在那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挣扎瞬间。
连续3天,终于把这部剧看完了, 还是看的很爽的,能在有生之年看到银河印象新出的作品,真是幸福。
看完第一个感觉是:这是一部影视化的人生七年,每隔7年 重新出来一遍人物的走向,以及最后交代了结局。
第二个感觉是:蝴蝶效应,这里应该叫风筝效应,风筝的方向,落地的位置,一点小小的改变,直接会影响你接下来50年的人生第三:杜琪峰和游乃海的编剧功力依旧不容小觑,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说的就是这种剧,你明明知道会发生什么,特别想不会太刻意吧,人家来的就是那么猝不及防,毫无违和感。
而且三种走向过程中一些重大事件的穿插,还有彼此平行时空的一些交错,那些细节 让人忍不住暗暗叫好,有一种发现彩蛋的小欣喜。
第四:杜琪峰的电影,总是免不了宿命论,这个也不例外,但是我也看到了你不同选择 导致的不同命运走向,只是人生不论怎么选,总不是那么顺遂,我们可以做的只是在微观上的缝缝补补,让自己稍微偏向一些自己想要的生活第五:我们以为我们的自主选择,自我意识,某种程度上也不是完全的自我意识,而是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风筝把我们带到不同的方向,看到不同的人和事物,直接影响了我们的选择,我们以为那是我们的自主选择,我们想要的生活,如果不是站在上帝视角,我们又如何知道,竟然仅仅是因为风筝带你奔跑的方向不同,直接让你的性格 你的追求 人生观 价值观 产生巨大的差异,塑造成了完全不一样的人。
第六:银河印象的这个电视剧,一点不输HBO 奈飞的剧,12集,短小精悍,电影质感,演员演技到位,影像 配乐 服装 怀旧感,都是满分,沉浸感很强,真的想在大荧幕上去看这个剧。
并不是传统的电视剧,台词和对话并不密集,很多细节是通过影像来表达,而不是通过语言。
开头阿信的妈妈大概有5分钟没有讲话,我当时看都震惊了。
然后就是,我看完之后整体在想,这部电视剧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阿信在风筝的三次选择中,到底选择了什么,最后三条线,为什么是那样走向。
所以我刚刚在写影评之前,又把第一集的风筝的部分,回看了一遍,三个选择。
我一开始以为是在事业 爱情 家庭中做选择;但是当我再仔细回看一遍之后,我认为是在女人,家人,兄弟之间做选择,说雅一点是 爱情 亲情 友情第一个阿信,下楼看到四眼仔的画展海报 初露锋芒,署名四眼仔,他知道这就是他要找的人,看完之后马上就去问老师,这个画展是谁来举办的,老师说是就是前面走过的同学,所以他赶忙追上去,然后出门看到她上出租车,然后看到阿龙,让阿龙骑摩托车追出租车,然后阿龙的债主开车截住阿龙,这个阿信这时候心里全是四眼仔,也就是后来的林海琪,所以并没有留下和阿龙并肩作战,而是选择一个人跑步去继续追四眼仔的出租车,最后追到她家里,她给他泼颜料 拍照 邀请他去画展,进而一起坐船,告诉了他 她去英国,两个人建立了约定,种下爱情的种子;阿信毕业后,也就一直坚持画漫画,立志做一个漫画家,最后海琪回来,两个人在一起 结婚,阿信在这条线 实现了爱情的理想,追到了自己的女神,也当上了漫画家。
然后在37岁的时候,江郎才尽,创作枯竭,忽视了海琪,海琪孩子也遭遇车祸死亡。
阿龙 被砍死,爸爸临死之前也没有见一面。
这个阿信其实是算为自己而活了,是真正的为自己而活,几乎忽略了身边的一切,包括海琪,最后命运也给了他狠狠的惩罚,这个他不懂变通 像卢仔一样,是纯粹的浪漫主义 完美主义;这种性格是海琪喜欢的类型,他俩是真正的灵魂伴侣,拥有了完美的爱情,但是却没法拥有现实生活,因为太浪漫了, 太自我了,全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无暇回到现实世界。
知道海琪第一个孩子流产,他才如梦初醒,但是已经晚了,长大的太晚了,我们总是在明白道理之后发现一切都来不及了。
这个阿信的前半生,应该算是开心,幸福的。
他到晚年也没有后悔选择当漫画家,只是会后悔把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给误判了,以为是漫画,其实应该是漫画+海琪,没有漫画 光有海琪 海琪不会喜欢他;光有漫画 没有海琪,人生失去了目标,失去了精神支撑。
第二个阿信,被风筝直接吸引,略过了四眼仔的画展海报,然后直接走了另外一条路,翻墙出去,经过桥洞,这条路连阿龙都没碰上,也没看见四眼仔的出租车。
然后在天桥上,看到了自己爸爸和小三亲密挽手,去高级西餐厅吃饭,他跟踪进去,看见他妈妈也在,然后母子两吃了两个估计最便宜的三明治,看着他爸爸和情人吃热气腾腾的牛排 打情骂俏,这一幕对比,老实说看的有点心痛,演员演技也演的非常到位,他妈妈尤其是演的好。
走了这条路线的阿信,然后看见了母亲的艰辛,发誓要让母亲过上好日子,给爸爸的情人5W块钱,然后当公务员,放弃了当漫画家,放弃了炒房 炒股,娶了海叔的女儿阿莹 生了两个孩子 平平淡淡过了一辈子。
然而讽刺的是,他又遇到了海琪,然后他可能想到了自己的父亲,也可能想到海琪的母亲是小三,所以主动坦白自己结婚了,然后两人告别。
甚至一开始拒绝了郭爱瑜的攻势,然而却被阿莹抛弃,也是很讽刺。
好男人就得不到爱情吗?
如此现实。
这个好男人,为父母尽孝了一辈子,活成了他们心目中的好孩子,帮父母 帮兄弟 帮老婆 甚至帮情人,只是没有帮自己。
所以他这辈子,算是一直为别人活了,和他妈妈一样,他应该不快乐,但是算是踏实第三个阿信,在看海报的时候,直接被阿龙叫住,他就没去再问老师这个画展是谁办的,也就错过了和四眼仔认识 ,于是直接坐着摩托车和阿龙走了,中途和阿龙一起和债主打架,然后目睹阿龙砍雷昆,然后自己失手杀死了雷昆,因为自己是未成年人,为阿龙抵罪,进了监狱,选择了兄弟这条路,出狱后成为黑社会大哥,做生意做的风生水起,对身边兄弟很仗义,也中间迷失过,对于胖子,但是最后也都意识到对不起对方,然后给对方分了5000万,对于跟着身边的人 一个给了500万去泰国,一个去浦东发了财。
海琪当然是不喜欢这个阿信的,无疾而终,但是最后被郭爱瑜感动,替她顶罪,最后也算是收获了家庭。
当然他父亲和他母亲都和他决裂。
和爱瑜感觉也不是爱情,更多是感动。
所以戏剧化的三命,阿信每次只能选择一样,选一样就会忽略另外两样,我们都幻想过有没有平行宇宙 我们可以过不一样的生活,这个电影的这种推导,再次告诉我们了蝴蝶效应,你改动你人生轨迹的一个小点,其它支线也都会变化,而不是只有那个点变化。
所以解决这些问题的终局,还是得加上科幻,如果我们可以在不同的支线 选择不同的路线,然后用AI去模拟人生,这样我们可以提前知道每种人生的结局,最后我们在16岁,青春期的时候 选择一种自己想要的人生 去过一生,ding gai?
三次选择,三段完全不同的人生。
就像剧中那只漂浮在空中影响阿信人生抉择的风筝一样,它也不知道它的命运会飘向何处。
回忆起生命中那些如星轨交错的路口,真让人感慨,遥想当年定居上海时,当人生第一次握紧那台金色卡片机时,命运的快门已然悄然按下。
初居上海的时候,家中添置一台卡片相机,第一次拿起来它去南京路街拍,透过方寸取景器观察这个世界之时,有的人或许天生就是摄影师。
后来二姐送我一台佳能5D2,每天背着二十余斤的摄影包和三脚架,穿梭于摩天大厦和弄堂之中,爬上一座座高楼,定格这座城市的天际线,也记录着这座城市的人文风情。
拍够上海,便背上行囊走向更辽远的山河。
追逐过草原上马群掀起的金色尘浪,接住过泸沽湖畔坠落银河的碎钻,珠峰雪线处凝视过诸神遗落的冠冕,可可西里的朔风里聆听过大地原始的脉动,也漫步在喀纳斯感受过那永远让我难以忘怀的宁静……一次次的跋涉凝成数百幅作品,陆续绽放在影展镁光灯下,栖息于杂志铜版纸上,最终化为一张张奖状,和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证上鎏金的编号。
若当年在北京这个人生路口没有选择留下,转身离去,继续跋山涉水,运营公众号,再过两年,赶上短视频浪潮,吃上时代红利,此刻或许正以旅行博主身份剪裁天地光影——我一定挺喜欢这样的生活,不用被钢铁森林困住。
《三命》里交错的人生图景,在今夜撩动记忆的弦。
可正如剧中人每个抉择都带着当时明月的光晕,我的每次转身何尝不是循着内心的指南针,纵然回到每个当下,也不会知晓另一条路上的繁花,重来千次仍会踏上此刻的人生路。
人生若无悔,那该多无趣!
这条人生路虽然有过很多不开心的事,但也不能忘记还有过更多欢笑,生来不过三万天,活在当下,不要为明天担忧,怎么选都有遗憾,欢笑大于唏嘘,就值得!
阿信的天赋在于画画,而命运的三岔路口,出现在他中三那年的春天。
当他的漫画在校内传阅,初尝被追捧的喜悦时,一位神秘的“四眼狗”悄悄篡改了他的画作,两人在纸上暗自较量。
为了捉弄对方,阿信设下机关,结果黄色颜料爆了女孩一身。
当他发现“敌人”竟是个女生时,懊悔不已,于是画了一幅漫画作为道歉。
第二天——如果阿信坚持完成道歉,他会因此注意到一张海报,看到梦想的细节,走上艺术之路,最终成为一名漫画家。
如果他在追逐女孩的路上,选择帮助兄弟解决问题,义气将引领他踏入社团,开启一段江湖意气的大佬人生。
如果他在奔跑途中,意外撞破家庭的秘密,责任感将促使他选择公务员的安稳道路,过上平淡却压抑的生活。
个人的选择 vs 不可抗拒的命运,宿命论主题,无论你如何抉择,终究难以逃脱命运的轨迹,正如杜琪峰所说:“遇过、经过、想过、错过,我们人生就是这样。
”时代要我们明白什么是必然,什么是偶然没有哪一命是完美的,也没有哪一命是差到底的。
无论是按部就班追求安稳的人生,还是奋力一搏追逐梦想的人生,或是义薄云天、不择手段争夺权力的人生——每一种都有缺憾,也都充满挣扎。
正当我感慨“殊途同归”,准备开始讨论“哪条命最惨”时,导演却狠狠地给了我一记重锤。
第四命:一个从未开始的人生。
骆泽信在出生那一刻便夭折,从未踏入这个世界。
这个突如其来的设定,像是一记警钟,提醒我们:能活着,并走完一段人生,哪怕平庸、痛苦或曲折,就已经不是最惨的结局了。
于是,所有关于命运的争论都显得轻浮。
人生不过是殊途同归罢了,何必执着于“如果当初选择另一个选项就好了”。
高峰连接低谷,在经历人生的起伏、体验命运的无常之后,我们终将明白:我们是为了完成自己的人生课题而来。
通过三条截然不同的人生路径,《三命》展现了人在命运洪流中的挣扎与无奈。
看似自由的选择,实则早已被无形之手牵引;三条路,三种人生,殊途同归,《三命》的价值,不在于提供答案,而在于它用港片的浪漫,逼我们在时代洪流中看清一个残酷真相:所有人生,都是“被选择的选择”。
当你看完阿信的三重人生,你会庆幸自己活得“正确”,还是会恐惧所谓“自由意志”不过是命运设下的陷阱?
人生的遗憾是必然的。
每一个阶段的每一次选择,都是基于当下的内在需求、有限的信息和决策能力所做出的最佳判断。
但保持理智与情感的一致性,却是人类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
即使理性上理解,也无法彻底消解情感上的不甘与失落。
人生的许多选择,其实只是概率游戏。
一次随意的决定,可能就改变了你的一生,无论人的主观能动性多么强烈,有些力量,始终无法抗拒。
无论骆泽信如何努力,如何接受现实、调整方向,总有一些东西无法改变——比如那个从小罩着他、陪伴他的小混混阿龙,在每一条时间线里,都会在1981年横尸街头;比如白月光女孩,无论如何都无法逃过2003年的那场车祸;又比如他与肥仔阿勤,无论在哪种人生中,总会成为兄弟,互相扶持,反复相遇。
三条命,三个身份,但在死亡那天,他们全都拿起了同一本漫画。
那是阿信最初的热爱,也是他一生未曾真正放下的梦。
漫画,是他兴趣所在,也是理想象征,让人不禁想起香港文娱产业的黄金年代。
那时的漫画家、电影人,几乎撑起了整个城市的灵魂,全港人都在等一部新作出炉,等待下一话的连载。
可结果呢?
不管你有没有才华,终究会迎来退潮的那一天。
辉煌终会落幕,风头也会转向别处。
在这个短剧盛行、“金手指”泛滥的时代,我们幻想第九十九种开挂人生时,杜琪峰用胶片提醒我们:人生不是待修正的错误代码,而是在既定轨道上跳出最绚烂的太空步。
真正的勇者,是在看清人生棋局的终章后,依然执黑先行落子无悔。
如此,即便命运早已注定,但姿态由我。
这才是对生命最暴烈的浪漫主义——既做不了命运编剧,便成为自己人生的最佳演员。
当大幕落下时,能对着虚空谢幕:"这一局,我接住了所有明枪暗箭,没糟蹋这张入场券。
"
一口气刷完看到失语,如果没有银河映像这部剧最多七分,但银河的情怀可以再加十分。
剧情简单看起来像是横穿六十年的香港人物时代史,但对港片狗来说更能解构成香港电影萌芽辉煌落寞史。
五十年代末期,香港《光明报》大胆预言:今后的中国文化至少有一个时期要属于香港,当年,邵逸夫从新加坡回香港。
《三命》里信仔也出生在那个时代。
七十年代也是香港电影的转折,所以信仔为了追逐一只风筝,分裂出了三个不同命运的平行时空。
在他三个不同的人生里经历了为求温饱接受平淡的人生,为了梦想一昧扎入偏执的深渊,为了钱走了另一条不道德的道路。
但无论哪个选择,最后都没有走得很远。
像是香港电影的缩影,狂奔,辉煌,然后瞬间落寞。
同样对照了银河映像,信仔青少年时期有很多银河映像的线索,幼年时期奔跑的那一段还原了《柔道龙虎榜》,夜景灯光茶餐厅还原了《PTU机动部队》,分裂的平行时空还原了《一个字头的诞生》,青少年时期的阿信,胖子,阿莹三个人凑一起就是《遍地黄金》。
中期经历了转折,同时杜琪峰也尝试用拍商业烂片来维持自己喜欢拍的片子。
最后,终于没有了市场。
阿信的每一种命运都加入了杜琪峰最爱的元素: 茶餐厅,炒股,九七迷茫。
感觉像是杜琪峰在说:银河映像和香港电影都不行了,给你们一些命题,你们交个作业,港片的命运就交给你们了,实在不知道怎么拍,就去看一下《七人乐队》。
最后,谢谢余家安先生对艺术的贡献 看到一句短评:“这时代,只有香港还在怀念Hong Kong” and,我也是其中一个
三段不同的命运交叉着展现了人生岔路口选择后,青年、中年、老年的经历,但是不管命运齿轮如何转动,所有人的命运轨迹都会归于死亡,然后新生命诞生。
男主骆达信的命运岔路口是在即将考试的前夕,追求理想和爱情的时候,他的漫画有了一个对手兼知音以及心中的白月光,当他追随白月光时,不同的命运展开了:追上了白月光:阿龙受伤入狱,腿被打断,最后寻仇还是难逃一死;同桌小胖当着投资经理吧,平淡生活;阿信则是一直坚持画漫画,即使穷困潦倒也要坚持自己画画,遇到江郎才尽绝望想要放弃的时候,但他的梦想坚持不仅打动追回了白月光并成功画出恋爱漫画,事业成功,无子女缘亲人早逝,妻子车祸离世,母亲离世,晚年教小朋友画画,最后从架子上拿自己画作时,被画作砸到心梗去世。
出轨的父亲,孤独的死在了医院。
没追上白月光,看见父亲出轨:阿信童年的伙伴阿龙伤人入狱,出来后开了酒吧,有今天没明天,最终结局是被人谋害;同桌小胖炒股失败,拿着钱出国逃命;阿信看到了父亲出轨小三,母亲则坐在离父亲不远处孤独的吃着三明治,从此阿信乖乖听话,陪在母亲身边,娶了隔壁手艺店老板女儿莹莹,有了一儿一女,自己成为了一个测绘师,后来老婆带着儿女及母亲出国,阿信自己则陪伴癌症老爸,事业平平无奇,阿信在遇到白月光和女公务员时都守住了底线,没想到老婆出轨了,母亲老年痴呆也送到了养老院过世,而他自己画完漫画心梗去世;没追上白月光,帮阿龙打架:阿龙混的风生水起,留了一间酒吧后,又被帮派人寻仇致死;阿信替阿龙入狱,出来后得到黑帮赏识,待阿龙去世后,接手了他的势力,参与了灰色地带,事业有成,人越来越冷漠,一切以自己意愿为主,自作主张买下白月光的画并送画廊给她,被厌恶。
帝王式命令导致同桌小胖出车祸重伤,母亲也皈依佛门远离他,被强制性活着的父亲也郁郁而终,但阿信获得了真爱,带着儿女的女公务员被阿信替她顶罪的行为感动,晚年阿信与其结婚,比较幸福,翻到了以前恶作剧白月光时的小箱子,油漆喷洒出来时阿信心梗去世。
不变的是阿信的出生,父亲的出轨,晚年死亡的时间。
看的我记忆都混乱了,但也引人入胜,好看!
今日和朵宝一起追完了这部很具银河映像色彩的港风片。
跟着主角经历了香港60年的发展,不同的选择带来三种不同的人生轨迹,同时也穿插着命中注定的事件作为不同故事里的相同经历,有的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有的事发生在别人身上而对自己造成影响。
命运是不可抗拒的,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面对它,还是最喜欢第一条线(除去那场莫名其妙的车祸),因为我就是一个追求自己喜欢的事物,追求自己真爱的人。
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不过都是在亲身体验生命的历程,所以一定要努力追寻活着的自我价值。
在追寻的过程中,感悟爱情,感受亲情,感受生命如花的美好,也体会生命如花般凋谢的残酷。
虽然剧中人物的人设很一般,但很喜欢这部剧的结尾,不一样的人生,最终还是交汇在热爱的时刻。
保持善良,勇敢与对爱和梦想执着的追求,始终是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前行的力量。
多少路,一个人要走过,才能被成为一个人,答案就飘在风中。
三命 (2025)8.22025 / 中国香港 / 剧情 悬疑 惊悚 犯罪 / 张家杰 黄伟杰 李子俊 / 苏家乐 陈国邦
本文首发公众号:墨一的电影漫聊知道《三命》是3月份 看完已经过完端午 中间各种拖和懒惰 但在端午最后一天 总算看完了这部《三命》 过几天应该会和朋友录一期播客 想先在这里 记录下自己的一些想法虽然是2025年的剧 但是看的过程中 数次好像又回想到九十年代的一些片段 有一种穷酸穷酸的味道 却也真挚 如此熟悉 又如此陌生 很有意思刚看完的时候 脑子热 也有点兴奋 给打了4星 后来想象 又打回了3星 它在当下多数电视剧里已算不错 但它是银河映像出品 又是老杜监制 我觉得有些地方 它做的还不够好 对它的评价也更加严格除了人物妆造后续再无变化造成人物失真外 演员的演技也有很多问题 思来想去 还是觉得及格有余 精彩不足 相比杜琪峰 韦家辉等90年代拍摄的影片来看 无疑是降分的但一部剧总是有好有坏 那些遗憾的 优秀的地方 都有值得聊聊的地方记得上次杜琪峰导演监制的影片 还是2016年的《三人行》 那是杜琪峰当年北上作品之一 显得非常别扭和怪异 那几年杜琪峰北上拍片 除了《毒战》之外 我觉得他都没有很快乐或许 他就是这样一位地域性很强的导演 他的电影源自香港这座城市 他的演员 班底 剧本 思考 情绪 对城市的思索 浪漫和爱 都源于香港 或许离开香港 他总会有些不适 因为他的创作理念 也因为大陆的审查和创作与他不符 时代变化太快 有些事情 我们都无法改变 杜琪峰亦是这几年多数的银河电影 或许都是郑宝瑞在支撑所以当我再次看见银河出品 杜琪峰监制的作品后 心里泛起一丝波澜 一丝激动 一丝想象 与以往不同的是 这次银河映像带来的是一部12集的电视剧:《三命》剧情这里简单介绍下讲一人三命 三次人生抉择 三种命运 三次感情 同时以点带面的展示了香港各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 依旧带有银河强烈的宿命论风格时间线从1960年骆泽信出生开始 经1976 1981 1987 1991 1997 2003 2008 2012 2020 2024年骆泽信去世为止 每个时间节点 也会细微影响到阿信的人生三种人生都需要在每个时间线经历一次 关于亲情 爱情 友情 人生 每一个细微的决定 都会产生蝴蝶效应 改变他的一生主角骆泽信 1960年出生于香港 出生时差点殒命胎中 算命的说他五行缺金 心高气傲也影响了他后来的三种人生父亲在他上学时出轨 后来随着阿信长大 父亲逐渐被母子疏离 但又因为亲情在 陷入纠葛的家庭关系中 母亲则忍气吞声 为了阿信独自承受 阿信中学时开始创作漫画 画功极具天赋 每次画完都会在学校内传阅 有次却发现有神秘人暗中篡改漫画内容 后与同学合谋捉弄神秘人 发现神秘人是一个快离校的女生 她顿觉愧疚 准备找到这个女生去道歉所有的转折点发生在他寻找那个女生出校门时 也是他的白月光 林海琪出校门后 他分别遇到了三种情况 而这三个细微的决定也因此形成了三种人生分别是漫画家 公务员 黑社会三种人生也可用“理想但孤独”“平稳但枯燥”“汹涌但美满”来形容关于这三个人生的具体情节 本文不在此赘述 大家可以去剧里观看 而且这里介绍太具体 也会影响大家的观看体验我主要想聊聊这三个人生所代表的一些观念和演员演技 是猜测 也是思考先聊三种人生漫画家的人生 阿信终其一生都在追求理想 即画漫画 自中学时起 画漫画就是他的情绪力量 也是他的底气 他会因为被人乱改结局而生气 也会因为对方的实力而产生尊敬和爱漫画家的结局 是功成名就 成为享誉香港的漫画大师 年老后成为美术教师 最后在漫画书店里死去看似家庭美满 但是2003年婚后 妻子林海琪和母亲林宝燕都在车祸中丧生 独留他一人心中思绪 再无人分享个人觉得 漫画家的人生 隐喻的是香港电影曾经的繁荣和喧嚣以及银河映像早期 对电影的天马星空创作 是一种纯粹的创作2003年 阿信的好友卢仔 也是一名漫画大师曾跟他说 未来 或许没人看漫画了 时代发展太快 我们要留有后路这句话放在现在的电影市场上 何尝不是一则寓言 曾经那么辉煌的电影产业和市场 如今被短视频 游戏 剧本杀等其他产业冲击的摇摇欲坠 除了外部因素 还有电影本身质量 市场 宣发等各种因素曾经喧闹的电影市场 如今或许只有在春节期间 才能感受到一番热闹而如果把阿信的身份代入成杜琪峰 或许也别有一番意味 2013年 在纪录片《无涯:杜琪峰的电影世界》中 郑宝瑞曾说:其实一直支撑着银河映像的 一直都是杜琪峰一个人 回想剧里的小英雄出版社 这么一想 就更显忧伤了公务员的人生 平稳 又像被戴了枷锁这个人生里 阿信撞见父亲出轨 但因母亲的原因 自此开始人生求稳 一切只求安稳他成为工程师 和海叔女儿陈家莹结婚 生了2个孩子 日子平平稳稳 本想全家在97一起移民英国 却因为照顾得癌症的父亲 与妻子分居两地 感情也因此破裂 后又与地政署的郭爱瑜产生恋情 又因后者贪污 被停职调岗 做到退休回顾这一生 看似安安稳稳 但他的身上没了一丝傲气 所有的生活都像一杯白开水 一眼就能望到头 她于97年再次相遇林海琪 却因家庭拒绝她 又因为对自己的放纵 与郭爱瑜的爱情中被连累 2012年 母亲也因为中风去世 他给母亲和自己都买了灵位2020年 他退休 2024年 他再次在桌前提起画笔 画起了他这半辈子都没再画的漫画好像只有这个人生结尾时 他提笔在纸上作画时 我才看到了他年少时的影子 但时光飞逝 曾经意气风发的漫画少年 早已满鬓斑白 不见当年少年意气这个人生里的阿信 让我觉得很像现在的社会环境 尤其是大陆地区的电影 一碗水端平 谁也不得罪 想着不出错 但也丧失了电影最本真的东西:想象力 这是一切影像力量的源泉 人一旦没了想象力和创作动力 就成了行尸走肉 未来也不会有任何希望 而现在看来 很多事情 似乎都是这样发展的黑社会的人生 银河舒适区 汹涌澎湃 美满结局(有点太美满了)黑社会是银河映像的舒适区 但这部剧里 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一切似乎都太过工整 也是让我觉得有些失望的点阿信从学校追林海琪出来后 遇到阿龙 也是三个人生里都会在1981年去世的好兄弟 那台贯穿全剧的摩托车 便是阿龙的寄托 以及阿信对阿龙的怀念阿信因为误杀人 帮阿龙顶罪 做了几年牢 1981年出来后 阿龙为了感谢阿信 给了他一间酒吧经营 自此踏入黑社会1987年杀了天久翅 坐稳黑社会地位 同时也遇到了林海琪办画展 因其故意抬高其画的价格 被林海琪怒斥 与其决裂 其后再未相见 只在2003年的一起新闻报道中被提及91年开始 阿信投资房地产 97时已经是一方大佬 后因想得知政府规划认识地政署郭爱瑜 随发展为情人关系 但母亲因为他从事的工作整日心神不宁 遂搬至寺庙居住 自此再未相见在这一人生里 好友阿勤 就是上学时那个戴眼镜的小胖子 其他人生里也都在 只是在这个人生里 因为与阿信观念不合 想去加拿大移民 阿信不让 追逐的路上被车撞伤 瘫痪一生 也让后来的阿信开始收心养性2008年 天桥事件使得他得知郭爱瑜受贿 但因为两人感情 他主动担责 再次入狱 出狱后两人结婚 生活美满黑社会人生 说实话美满的有点过分 让我感觉稍有失真 但反过来想象 也有点超现实的感觉这个人生在97之前还处于打打杀杀的环境 97回归后 黑社会渗入商界 资金与机遇相逢 有的人因此家财万贯 有的人跌入谷底 这里有个小设计 阿信让手下阿春去上海发展 说看好浦东 他是怎么看好的呢 是有人给他透露风声 还是他的眼光长远 无从得知 我只知道 他说这句话的时候 他的人生 早已和其他人拉开了一个巨大的鸿沟 信息差 在现在也是巨大的财富来源正如漫画家和公务员人生里的好友阿勤 因为炒股 一个被揍 一个跑路去加拿大再来聊聊演技部分演技方面 因为要饰演不同年龄段的阿信 不算第一集开头的儿童段 共有少年 青年 老年三个主要阶段分别是吴泽峰 苏家乐 陈国邦这三人里 我个人觉得只有吴泽峰饰演的最好 有冲劲 有灵气 和那股盛气凌人的气质苏家乐和陈国邦戏份最多 但两者都有我觉得不满意的地方苏家乐的缺点在于他那张脸太平 好多需要他表现情绪的地方 他都像个面瘫一样 一点情绪都看不出 缺乏表现力 而且他的眼睛小 五官不算立体 如果演技上不来 人物塑造就会单薄很多 不过苏家乐有一场戏让我很惊喜漫画家人生里 1981年 他和卢仔争夺主编 因为大雨 他的画被冲坏 差点跟卢仔打起来 不过这里也有bug 你明知道下大雨 漏雨 走之前还不把画收好那一晚 他将摩托车灯作为光源 在室外直接重新开画 那一段 搭配他的黑眼圈 极具武侠范的音乐 让他显得戾气十足 画漫画变成了练功走火入魔 对照着他画的那张画 一个人举起另外一个人 眼里全是对胜利和厮杀的快感 这也导致他输给卢仔 因为他的画太过激进 纵使画功一流 但极易走偏第一眼看见陈国邦总觉得眼熟 后来查了下 也是TVB的常客 当时上学时经常能在电视上看到一些TVB的港台剧 对他有些印象 但也不深 直到我看到力王的演员表后 我才想起来 他就是《力王》里的那个小哑巴 唏嘘啊 都这么多年了他的问题在于气质稍显薄弱 他那张脸立体感不强 镜头加持后更会凸显脸部线条不明显的缺点 让我看他和周秀娜的吻戏时有点出戏 漫画家和公务员还好 黑社会的戏份就有些顶不住此外 周秀娜的演技是我觉得惊喜的地方 上次对她有印象 记得是《西游降魔篇》里的四煞 以及《叶问外传:张天志》里的娜娜 但是都感觉演技平平直到看见《三命》里 她克制 清冷的演技后 我觉得非常高兴 尤其是她的哭戏和那种没安全感的人物气质 很打动人心 同时因为她在剧里的身份 也给这个人物叠加了一层滤镜最后想吐槽的 就是人物妆造 剧里时间线极多 尤其是97之后 人物造型似乎一点没变化最严重的 是黑社会人生里 2020年和2024年周秀娜的妆造 从2008年一直用到2024年 这是整整16年的时间 人物一没有白头发 二没有皱纹 三没有在造型上做改变 哪怕是换个演员 赶上长生不老了这就造成了很严重的人物失真 如果是杜琪峰指导 这些问题不会如此明显 阿信在97后的人物妆造基本也没有什么变化 只是相比郭爱瑜 没那么离谱罢了而在结尾最后 三命之外 似乎还有一命 便是无命 阿信从出生就死亡了 对于这一处理 我是觉得有些残忍 但也足够真实 一切都是幻梦 一切都未发生 我们所经历的 触摸的 感受的 思考的 或许都是一场梦 这么去想的话 整部剧甚至产生了一丝诗意回顾全剧 我能感受到杜琪峰及银河映像对于当下时代的思考 忧思 坚持当王家卫拍起了《繁华》而杜琪峰还在坚守香港 拍出了《三命》 是命 也是运 这也正和银河映像的一贯作风相符 一切皆是命 但如何在这个命运之中 做出一些突破和改变 则是我们能去做的 人的主观能动性 有时会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最后 感谢杜琪峰及银河映像 带来了这部《三命》如今杜琪峰已经年过七十 香港电影也始终不见好转 曾经的辉煌早已是过往云烟 我们经历过 感受过 就足矣时间无法停止 只有朝前看 方有一丝希望 希望这充满想象的世界 能再次绽放光彩 本文动笔后稍有动情 结束时发现已近4000字 如果你能看到这里 万分感谢
有人说,《三命》不过是炒了银河印象的冷饭,如果放在二十年前他会拍手叫好,但是现在拍就又土又俗。
如果刚好你也喜欢陈浩基的《1367》,那么你也会爱上这部剧,在看完《1367》之后,我曾写下评论“想看陈浩基和杜琪峰联手”。
《三命》在某种意义上做到了。
《1367》用正倒叙的方式,记录了一位警探从1967年到2013年的传奇一生,而《三命》的时间跨度从1960到2024,时间更长,曲折也更多。
它的另一个剧名叫What if,人生没有那么多如果,但它偏要拍如果下的生活。
也许是高考多几分,也许是咬咬牙出国留学,也许是没生那场该死的病,what if的剧情在每个人身上都幻想过,但在现实世界里我们只能过一种生活。
《三命》则演绎了三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
他可以是追随梦想的漫画家,可以是只求安稳的公务员,也可以是失手杀人坐过牢的企业家。
他可以同妈妈介绍的对象结婚生儿育女再经历家庭变故,也可以追到少年时期的女神闯出名声再经历老婆离世,也可以睡嫩模找周秀娜最后哭的稀里哗啦。
在平行世界里,他完成了很多人的生活以及梦。
在这部剧里,有很多以往银河印象的影子,比如《PTU机动部队》,比如《柔道龙虎榜》,比如《一个字头的诞生》,但我并不觉得这是炒冷饭。
银河印象的创作向来都是多元的,随便看过几部的人可能会说,“哦,那个拍警匪片的”,但真正了解的人都知道,杜琪峰和银河印象有太多拿得出手的东西,江湖、爱情、亲情、社会现状,基本上能代表香港电影和最道地香港精神的,他们都会拍。
很多人都知道《PTU机动部队》,但并没有多少人看完《PTU》全系列6部作品。
这套系列电影,尽管还是警匪片,但更着重于个体视角,不管是警察本身,还是对立的那一方,都有自己的故事和苦衷,人物相对来说也更加饱满一点,和群像戏里那些灵动的一闪而过的配角是有些不同的。
这也是银河印象的厉害之处,你能记住《机动部队》里擦文身的小配角郭伟国,也能记住《人性》里难得当一次主角的林雪。
《三命》这种年代剧,在香港并不少见,但它硬是拍出了三种不同的人生,不管是青葱爱情、相濡以沫、母慈子孝、父子不和、商海浮沉、时代局限,不同境遇的人都能得到共鸣。
64年的岁月,就像主角阿信画的翻书动画一样,倏忽而过,个人的重要节点和香港发展的重要日子有了紧密贴合,有些甚至可以称为转折点。
人生经历酸甜苦辣,香港亦在沉沉浮浮中迈向新纪元。
银河印象的总部位于观塘的Milkyway Building(润承大厦),作为粉丝我自然也拜访过。
《三命》里很多显眼的建筑也都在观塘,比如志恒大厦,比如金龙园A座。
在我们许久未看到银河印象片头logo的时候,《三命》用一种更新更具色彩化的方式把我们重新拉回到那个年代,它既致敬了自己的过往,也用更现代的方式为香港电影谱写时代恋曲。
工业大厦拆了很多,茶餐厅多数作了古,边骑车边拍照的人只剩少数,林雪不用再被打成猪头,皱纹爬上了蒙嘉慧的额头,任达华老矣刘青云很少有消息,杜琪峰被骂不爱国《黑社会3》迟迟没动静。
提起香港电影,人们也不再是满怀欣喜,而更喜欢说,“我就说嘛,又长又臭的旧东西。
”但好在还有银河印象,他们用《三命》拍出了这个时代香港电影的模样,它没有很创新,也没在特效上花钱,但够真,够地道,也够有时代感,普通人在努力活着,社会有矛盾但整体向好,多数人都能在剧里找到自己的影子,或哭或笑或沉默。
这大概就是电影/电视剧的意义所在,在2025年的今天,我仍要谢谢银河印象。
三条线太工整了,宿命感比之机遇之歌差得有点多。
第一集后继续观望。相当于男版开出三条线的《荼靡》,挺规整的港式文青范。
不是很有兴趣
果然银河味好浓似乎想说,无论三个命运怎样选择,结局都一样,但更重要的,是经历这个过程。
对银河印象而言太平庸了 命里有时终归有 命里无时莫强求 是你是他还是她也不重要 主体性和客体性都是相互的
就还行吧,比普通多了点心意
喝酒也要带头盔啊!银河的第一部剧集,演员初看不太适应,后面越看越顺眼跟着剧集走完不同的人生线,谈到香港离不开钱(资本),股市,楼市,也有日常的煲仔饭,沙姜鸡,很多时候都想到命比纸薄不过这纸面上可以用画笔书写出无限可能无论是漫画家,黑道大佬,还是工程师公务员,都是各自的人生,银河用剧集拍出了一个人的几种人生,够味道。
周秀娜好正…三个命运一个终点,哪个更开心呢
回望厚重的历史,却出自未来的银河人之手,无法忽视的习作感溢出,如同当年打天下的《一个字头的诞生》们,当银河又处在某种意义上的十字路口需要再次做出“难以想象”的选择时,却逃进疗伤式的过去中找寻慰藉,连郑保瑞在《命案》中给出的那种过于乐观的回应都无从面对,实际是非常消极以至于毫无魄力的一次集体创作,用足够繁杂的结构游戏推演命理的已知是让人泄气的,没有收获任何的“意外”,一个不存在宿命的周密机械世界,大概只剩匠气的自画像。
青年骆泽信演技太强了,以至于中年和老年我觉得落差好大。
夢想家偏執,公務員唏噓,黑道卻大徹大悟,這是銀河老本行的不公平嗎?中年之後,漫畫家線暴走到不行,不斷死人,不斷耍狗血是什麼鬼?但盧仔丶楊二郎和亞勤都很好,幾次看到他們出來扶持阿信,都熱淚盈眶。還有林愷鈴真是仙氣沒法擋!公務員無力感很重,責任背負了一輩子,做什麼都錯,無論做好人還是做壞人,永遠差一點點,過馬路那集簡直可以直接封神。黑社會的龍哥丶天九翅和阿來型到核爆,「今日唔知聽日事」隨時係胡子同從影以來最型,阿來忠心耿耿,簡單一句「多謝信哥」勝過千言萬語。阿勤氹人賣樓嗰段都勁到飛起,肥腸的表演今次真是令人刮目相看,三條線都做得好好。最後,也想讚讚周秀娜演的郭愛渝,從小都不懂欣賞她的媚態,這次終於入迷了,看得不夠啊,應該多點戲分啊!這次銀河映像,並沒有難以想像,瑕疵也不少,但整體仍然極佳,感動!
苏家乐不行
总算是艰难地看完了。不管是重要节点的抉择,亦或是看似微不足道的选择,都足以改变自身人生道路的方向,但最终的结局仍逃不过悲剧。三种人生道路都不是很喜欢,选角是个大问题,戏份最多的中年信有点面瘫。以及,十分反感“白月光”这种自欺欺人的工具人设定,就还挺low的。
他曾经有三条路可走:上岸、下海、XX,可他偏偏选择了反抗。所以就像那段话一样,年少时射出的子弹,最终正中自己的眉心。这辈子大概率是看不到那一部的第三部了
情节太土了
还是那个银河映像,无法不爱
看得出想拍香港的百年孤独的野心。三种人生:最好的是公务员线,有杜琪峰的影子。最差的漫画家线几乎和其他线没有关系。黑社会线剧情看似不合理,其实是香港真正的运动逻辑。
唔係我口味
小英雄,江湖再见!后会有期!我喜欢!!
中年后的剧情蛮俗套的,虽然分了三条线,但感觉都是肥皂剧走向,电台和广播播放另一个平行时空的剧情走向算是一个小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