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连姆尼森是一个动作片演员,他的《飓风营救》系列电影已经成为了一种标杆,在这种标杆之下,很容易让观众将他的人设固定住的,这就是一个知名动作演员的悲哀。
但是也有人可以成功的转型成为其他类别的演员,然后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戏路进行有限的扩展,以此为契机,给自己今后做转型打好铺垫,这就另当别论了。
很明显,今天所说的这部影片不失为连姆尼森的转型之路作品。
《普通的爱》是一部连姆尼森主演的影片,主打的是普通人在面对疾病的时候,展现出来的相濡以沫。
因为这部电影很普通,情感很朴素,所以本片一定程度上很普通,但是因为这部电影是连姆尼森主演的,同时兼具不普通的意味。
一对老年夫妇,两个人没有孩子,独自居住过着平淡的日子。
直到有一天,妻子被查出来了癌症。
于是,平淡的生活被打破了。
起初的两个人并没有觉得这样的病症有什么不妥,尤其是当医生告诉他们,癌变的器官细胞已经被切除了之后,看上去生活马上就要回归正常。
但是遗憾却发生了。
为了保险起见,妻子不得不接受化疗,化疗期间,脱发等一些列不良反应将妻子的好脾气折磨殆尽。
两个人长此以往没有矛盾的平静生活也被打破了,痛苦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
这部电影给人的整体印象除了平庸还是平庸,你几乎找不到一个词语来对本片进行突破性的解读。
当然,你可以说这是连姆尼森的转型之作,但是如果换为另一个不知名的的演员,这样的故事依旧是有意义的。
本片旨在寻找普通人的家庭关怀诱因,但是这种诱因一定程度上是非常失败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如果大家了解一个普通家庭的矛盾的话,基本上就不会对于这样的家庭面临的这样的矛盾感觉到非常动容。
如果建立在非常客观的角度去理解,任何一个身患病症的人的遭遇一定会得到大家的同情的。
但是我们的同情是建立在一种强者逻辑的基础之上的。
如果你的家庭以及你的社会地位让你的角色加成,你去看待低于你社会地位的人的时候,一定是会感觉到眼前的景象会激起你的同情之心的,反之则不然。
之所以这部影片没有对广大影迷的同情心产生触动的原因,来源于影片中的生活与大多数人生活的差异性。
这种差异性则是产生不了同理心的主要原因。
试想一下,当你的生活一团糟糕的时候,你是没有任何的能力以及冲动去感受一个远高于生活标准的人的悲痛的。
因为现实中,你的生活相比较而言,更加的悲惨。
这是毫无疑问的。
所以说,本片的片名也叫作《普通的爱》,确实,本片是非常普通的,且普通到没有什么显著的亮点,除了连姆尼森这个演员之外,别的什么亮点的都不存在。
但是也正是这个演员,如果单单从他的转型之路来看,或者说本片是他转型之路上的一部铺垫之作的话,这本身是肯定的。
姑且将他作为特点来解读。
对于一个已经被观众习惯了动作片的演员来说,这样的作品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广大影迷们的审美疲劳。
过度的营销某一个演员的某一种表演技术或者是特定人设,一段时间后会让人感觉到厌烦。
如果连姆尼森一直都是动作片演员,这个过程会更加的短暂。
但是本片却是一个不错的开始,虽然这个开始有点平淡。
但也算是开始。
如果连姆尼森从这个时候起,就开始用心经营自己的多方位,全方面表演范围,那么这个演员还是很有意思的。
之所以说本片非常普通,其原因还是在于连姆尼森在片中的发挥空间有限,他既没有细致到摩根弗里曼那样让人感觉到非常舒服,也没有以往自己大男子主义形象的让人厌烦。
本片实际上是一种中和。
虽然片中的人设是一个大男子主义者,但是也有对于妻子的爱的细腻以及少许幽默感。
这对于一个演员的转型作品来说是一种尝试,更是一种进步。
连姆尼森完全的放弃自己之前的形象,这是不可取的,因为在很多人看来那样会非常的突兀。
所以,本片的意义在于中和之前的形象与片中的形象。
两者中和之后,这个演员的表演就更加舒服一点,大家的接受程度也就更高了。
这可以算是本片的一个特点吧。
除上述外,本片确实是一部非常平庸的作品,可能那种新鲜感会冲淡本片的平庸,但是如果你按照片中给出的逻辑以及故事去考虑,那毫无疑问。
这样一部作品,让一个曾经的动作演员来出演,或许是一种大胆的尝试,看看,不拍动作片了,连姆尼森也没有被逼疯。
……你好,再见
表演细腻,镜头冷静,情感表达很克制,但剧本的剧情性太弱了,组合在一起就略显平淡。
●喜歡散步的場面,走到燈柱繞一圈,抱著你每天走回頭路。
換來一瓶啤酒的熱量,猜猜熱湯今天有甚麼不同。
你會想念它們嗎?
會。
謝謝。
被上天奪去的,不懷恨不追憶,只圖曾經相伴過的感恩。
大力支持senior romance。
演员把英国老夫妻的内在与外在都演绎得很优雅,妻子得了乳腺癌,面临生死,手术、化疗给两人带来巨大的冲击,两个人的关系也受到伤害,“那个得癌症的是我,不是你。
”再紧密的关系也无法解决人终究是孤独的这个终极命题。
有几个展示身体的片段极好,妇人的乳房和身躯不似青年那么凹凸有致,已然垂暮,身上刀痕累累,但片中的视角是有温情的,是美好的。
片中就医环境要比国内好多了:医院干净整洁,人不多,妻子化疗时,丈夫有个沙发在旁陪伴,也能去楼下咖啡厅喝一杯吃一点(想起我从傍晚6点多排队做核磁共振到凌晨1点,做完快3点了,没病也累出病了)。
片中同性恋爱侣一条线索也好,癌症晚期的数学老师,放弃了化疗,与爱人一起分享了最后一点时光,迎接死亡,这是极其体面的。
本片没有巨大的医患矛盾:医生的戏极少,最大的矛盾就是丈夫问癌症全没有了还是还有一点,医生答,从检查结果看,是没有了。
但是仪器检测不出来微小癌细胞,所以,手术后还是要化疗。
丈夫跟妻子抱怨医生讲话不准确,妻子说你闭嘴人家讲得很清楚。
最大的医患矛盾也就是这么一幕。
在本片中,病人自己是有选择的,不存在得不到救治或者没钱医治的困境。
这种小片子虽然不是表达人类的巨大困境,比如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离散、人的原子化、意识形态对人丰富精神世界的窄化,表达的是小问题小温暖:英国人的普通生活是体面的,人是体面的。
而且让我觉得很惊讶的是,医院给这位老年妇女做了重建,从腹部取了脂肪,让她依旧拥有乳房!
我在想,如果在国内,这个年纪的女性,多半劝你凑合凑合了,不必重建乳房了,重建乳房是算美容费用吧?
不在医保报销范围,是需要自费的。
医保只管最低限度的治病,尽量让你不死,至于人的尊严,人身体的美好,不在考虑范围。
so,这个看完,又抚慰又难过。
看完了连姆·尼森主演的这部英国剧情电影:《普通之爱》,还不错,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老年人的爱情和生活被病痛缠绕,重拾对生活的信心,一起走完余生,影片拍的很真实琐碎,没有过度煽情,却让人感受到了抗癌之路的痛苦和辛酸,安享晚年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谁也无法预料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珍惜眼前人,把握当下,别让人生留下遗憾!
英国人真的腐到根上了,所有的影视剧皆可腐,简直了!
就像法国人所有的影视剧都可以出轨,西班牙所有的影视剧都可以毁三观,中国所有的影视剧都可以玛丽苏,哈哈哈哈!
可能还是老了,基本上已经不看那些小年轻演的矫情造作的文艺片,反而越来越喜欢这些大叔大妈演的中老年人的写实的一地鸡毛的生活片!
连姆·尼森温情起来也很有感。
在疾病面前,亲情是最大的保障。
连姆·尼森温情起来也很有感。
在疾病面前,亲情是最大的保障。
连姆·尼森温情起来也很有感。
在疾病面前,亲情是最大的保障。
连姆·尼森温情起来也很有感。
在疾病面前,亲情是最大的保障。
连姆·尼森温情起来也很有感。
在疾病面前,亲情是最大的保障。
连姆·尼森温情起来也很有感。
在疾病面前,亲情是最大的保障。
连姆·尼森温情起来也很有感。
在疾病面前,亲情是最大的保障。
该电影简介由豆瓣网专职人员撰写或者由影片官方提供,版权属于豆瓣网,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使用整体或任何部分的内容。
琼(莱丝利·曼维尔 Lesley Manville 饰)和汤姆(连姆·尼森 Liam Neeson 饰)已经相互陪伴扶持着走过了大半辈子了,两人之间早已经培养出了十足的默契和信赖。
他们都认定了对方就是自己可以托付余生的那个人,夫妻之间的感情非常的亲密和坚实。
本以为日子就会这样一天一天的在平静中流逝,琼竟然被诊断出患上了乳腺癌。
这突如其来的疾病彻底打乱了两人的生活节奏,但不管事态怎么变化,汤姆都选择坚定的站在琼的身边,成为他的依靠。
汤姆陪伴鼓励着琼同病魔展开了抗争,虽然一路上也有绝望和情绪崩溃的时候,但每当这些时刻降临,汤姆总是会用无限的温柔和包容抚平琼焦躁的情绪。
©豆瓣
男主角的女儿去世了,花了那么多钱和精力才培养出的大学生说没就没了。
但是显然命运并不会因此就同情他。
这个可怜的男人又会面临一次打击,他的老婆得了乳腺癌。
不过好消息是发现的比较早,应该一时半伙还死不了。
原来每年女儿的生日,都是女主角陪他一起过的。
但这一次只能男主角一个人去墓地为女儿庆祝了。
男主角面对着石头说了一堆掏心窝的话。
不能接受女主角将要会离开自己的现实。
女主角和男主角的感情很好,出事前男主角还一直坚持定期交作业。
但是现在女主角生病的位置将会被切除,手术前一晚男主角又忍住悲痛奋力交出一次作业。
其实女主角很在意自己的头发,但是化疗的结果就是变成了光头。
她以前特别害怕变光头,但现在又不得不默默承受。
自从女主角生病了之后,男主角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本来家里的金鱼都是女主角照顾的,才交到男主角手里没几天金鱼就被喂撑死了。
男主角把鱼冲进了马桶,情绪非常的崩溃。
女主角无意中在医院撞见了女儿以前的老师。
那位男老师是和男朋友一起来的。
男老师也是癌症,但已经晚期了。
男主角想阻止女主角过去打招呼,但是女主角非要过去打招呼。
结果就是那个老师很快就去世了,男主角和女主角被邀请去参加葬礼随份子。
因为女主角的病家里早已经揭不开锅了,这次随份子的钱让本已不宽裕的手头变得更紧了。
看完这个故事,我们明白几十年不联系的同学和朋友突然联系你。
肯定没好事,要么是来借钱要么就是让你随份子。
Bleecker Street购得连姆·尼森、莱丝利·曼维尔主演[普通人](Normal People,暂译)北美发行权。
[樱桃炸弹]导演丽莎·巴路士·达萨、格伦·莱本执导。
连姆与莱丝利饰演夫妻,故事讲述他们如何度过充满逆境的一年。
该片计划于明年上映。
Bleecker Street购得连姆·尼森、莱丝利·曼维尔主演[普通人](Normal People,暂译)北美发行权。
[樱桃炸弹]导演丽莎·巴路士·达萨、格伦·莱本执导。
连姆与莱丝利饰演夫妻,故事讲述他们如何度过充满逆境的一年。
该片计划于明年上映。
每个人都会面对电影中的故事,有的可能更刻骨铭心,有的可能未发生,但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真的不知道。
在面对绝望的时候,看着他们争吵和激怒对方,知道他们俩都很害怕彼此失去,这是痛苦的,但却是完全相关的。
他们的爱是深沉的,没有长篇大论式的叙述、没有心灵鸡汤式的鼓励。
即使是在最艰难的时刻,他们都留存着一丝英国式的高傲,与其归结于文化内核,不如说是一种对生命的乐观与死亡的坦然。
看别人说别人都是一件容易的事,轮到自己不知道能做到多好,能够相依为命真的是两个人最幸福的事了。
这个医院的故事扣人心弦,表演精彩,有时也令人痛心。
连姆·尼森和莱斯利·曼维尔在《爱在人间》中饰演一对奇怪的情侣。
这是贝尔法斯特的一对夫妻,为了健康,他们每天都在海边散步——她娇小,他又高又瘦,步履蹒跚。
但是,没有健康之神来奖励善良的人。
她发现乳房有个肿块。
“只是个囊肿,”他们互相鼓励。
但我们更清楚:囊肿不会产生电影。
这部“癌症片”真诚、扣人心弦、表演精彩,有时也令人痛心。
但与此同时,它也是一部电视剧,在风格和主题上做出了体面的尝试。
这部电影由丽莎·巴罗斯·德萨和格伦·雷伯恩执导,剧本由剧作家欧文·麦卡弗蒂撰写。
这是一个关于医院的故事,仅此而已。
如果有时质地比肥皂粗糙,那要归功于两位明星。
尼森巧妙地展现了一种勇敢、温和、痛苦的坚忍。
曼维尔痛苦地忍受着身体上的变化——化疗导致的脱发,痛苦导致的苍白——所有这些都是无声而残酷的破坏。
By:Danny Leigh
平凡人的生活,真实,也优雅。
晚年是否从容,病痛如何处置,那位陪伴你走完的人会是谁?看似普通,却又是经历过多少岁月洗涤后才能悟出的不普通。
感觉一般
最感谢的是在生命的尽头,还有爱人陪伴
断断续续看了一个多月才看完,害怕这种题材。演员都好极了。
淡淡的,忧伤的,与其说是部电影,不如说是生活的片段吧。丧独夫妻,妻子患癌,从最初的恐惧到最后鼓励新患者,看似什么都没改变,其实什么都变了。散步的马路,那棵树,一起共餐的餐厅,还有那个共同的家。身体的痛苦只是一个人的,另一个只能握紧方向盘,或者坐在椅子上等候,咖啡和香烟只能缓解暂时的焦虑,日子还是一天一天的过。电影节奏平淡而真实,叫人害怕。
无悲无喜 唯有陪伴与爱
薄雾的英国早晨,让人心静。
很好看很喜欢很有趣很精彩
东航330飞机上看的,不给耳机,看得胸痛。
很好啊!
克制且真诚的表达方式,普普通通,平平淡淡
他时谁共说,此路我曾经
It is all sad story. Living longer put us in a position more vulnerable to all this shit cancers.
整部剧的节奏把控得很好,压抑的平静中的一次次小爆发。一切都太真实了,以至于当女主化疗后痛不欲生、与男主发火,男主也生气地说我已经尽力的时候,深切地感受到了两个人的不易。他们真的是要足够恩爱,才能够相互扶持地做到这样;不和的伴侣碰到同样的场景,可能真的是一地鸡毛吧。还好,他们挺过来了,结尾又一起去健走,可能回家后,会再来一罐啤酒吧:)
温暖又哀伤,从某种角度来看甚至有点恐怖。人还是努力活着吧,即使一条金鱼被冲走也会有人为它失声痛哭呢。
癌症患者和家人的心路历程,两位老戏骨拍家庭戏
沉默时最深情,在海边肩并肩漫步,互不相望,行至尽头,大手绕过小树,轻轻握在她肩上,继续不言语往回走,有一种黄昏时分的缱绻浪漫。争吵时最难受,面对绝症,面对死亡,但相濡以沫本身就是最深刻的存在,风烛残年是人生之苦,爱情却是最后的吻。没想到有天差点为连姆尼森落泪,果然猛男温柔最动人,只是突然开始为老去和病痛颤栗起来。
一向动作戏的连姆尼森在这部戏里安静了
原來在家裏拍空鏡頭是那麼刺痛的:用到第五次的時候,還以為導演要再用一次,以暗合化療的六程,最後用悲劇結束這個故事——還好沒有嗎?平凡人能有尊嚴地活著已經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