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片子把讽刺、影射、恶搞等等手段运用到了极致,它不同于之前我看过的任何一种电影。
乍一看貌似荒诞不经,杂乱无章,其实是美国社会种种光怪陆离现象的缩影,也是对美国社会、宗教、文化、政治等各方面的讥刺与调侃。
有幽默感并且雅俗共赏的人会看得捶胸顿足,笑破肚皮;缺乏幽默感且太过于严肃认真刻板木讷追求高雅者可能会对此片深恶痛绝,认为是不可理喻。
而我呢当然是看的很过瘾的啦,至今想起片中的棒棒糖之恋、鸡鸡终结者、残疾运动员与武装恐怖分子等角色来,仍觉捧腹,笑果十足。
世界就好像是一个大洋葱,切开后难免会泪流满面。
整部电影都是一个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形式,老道而严肃沉稳的主持人说着让人觉得神经兮兮的话。
远在中东的恐怖分子不得不经常的一边偷看西方的色情mv,一边装模作样的感谢真神。
当鸡鸡超人和鸡鸡卡在门锁里的人相遇时,估计笑料会更多。
《洋葱电影》是一个将冷淡的幽默玩到底的电影,结尾部分的恐怖分子袭击的戏,最后的感化非常的卡通,而主持人最后的两句英文,让人能够看完电影后,带着一种痛快的心意,安然入睡。
end
看下背景知识 更有趣真的有这个杂志哦···详细看下2008年5月号《印象》杂志标题党的崛起洋葱:无责任恶搞20年http://blog.photo.sina.com.cn/showpic.html#url=http://static2.photo.sina.com.cn/orignal/4d388a9244bb3be302981&000洋葱:标题党崛起《the ONION》,我一直坚持看的一个英文报纸。
大部分都是恶搞。
据说是全世界第一个标题党。
《洋葱》在互联网还没有创办之前,从一个大学杂志起步,到今天各大城市有自己的卖报机,全靠美国的新闻自由。
很久很久以前,当洋葱还是个校园报刊时,两位创办人就开始用醒目的——同时也是虚假的——大标题吓唬人,这让它在同学当中广为流传。
创办人伟大的母亲还赞助了她伟大的儿子7000美元办报纸。
后来《洋葱》被别人以19000美元的加个收购。
真正让《洋葱》崛起的是互联网。
由于网络的发展,洋葱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
而网络正需要恶搞和标题党。
其中不少名人名事被恶搞或被掺进恶搞的文章中。
刚刚看到《洋葱》的读者并不是唯一的受害者,据小普所知最大的受害者是《北京晚报》。
《洋葱》上曾经刊登了一篇关于国会要求新建办公楼的文章(实际上是讽刺当时运动员要新运动场),结果北京晚报给转载了。
后来发表道歉,并说“国外一些报刊用骗人的手法谋取销售量”...................这里有一个相当搞笑的:Report: Al-Qaeda Allegedly Engaging In Telemarketinghttp://www.theonion.com/content/node/27716在洋葱创办20周年之际,他们迫不及待地宣布了创办300周年的纪念日.....据洋葱的人所说,洋葱最初是一个德国移民在300年前创办的。
洋葱还完全不顾100年前连矿石收音机都没发明的事实,宣称洋葱电视台ONN(我想大家都应该明白它是在模仿谁..)成立100周年....即使这样,按照他们“1756年创办”的说法,报纸还是没达到300年。
所以洋葱的编辑们想办法办出了一期2056年的报纸——版面和内容十分科幻,包括“阿拉伯国家宣布进攻美国”“华盛顿机器人游行争取人权”“月球奥组委寻找失踪的以色列撑杆跳运动员”
新闻就是性感的洋葱屁股,我们插入爽了一番后,迅速躺倒在床上喘粗气,抚摸着自己的汗液微微裂开双嘴。
在电影中,无论是稍微正经的新闻主播,荒诞可笑的新闻节目,新闻台经理人,还是新闻的观众,他们在一个意识游离的主体面前都像是被太阳晒干的影子,事情本身以无足重轻的质浮动着;而一切只剩下对事件的变形而奇异的暧昧。
这部片,其实既不讽刺,也不恶搞,导演致力说的只不过当注意得以游离时,事情所可以表现的事不关己,和主体对事情可以表现的暧昧感;真正可笑的却是这种暧昧感本身。
难道你不也这么觉得么?
那年,当我第N次拨不通她的电话之后,我开始了我成年后的第一次失恋。
那个时候我正在厨房切一个洋葱,切着切着我的眼泪就簌簌的流了下来。
于是我泪流满面的对刚进厨房大惑不解的我妈说,TMD,这洋葱也太辣了。
很多年后,我觉得这个情节设计的还算不错,至少比刘备被雷到的那次新颖。
一个雷或者一个洋葱,他们之后都隐藏着一个真相,那是一颗骚动的,或者被扭曲的心。
在这个世界获知真相想必是困难的,没有洞悉一切的巫婆的水晶球,没有王后臭美的魔力镜子,没有姜子牙卜卦的稻草,也没有诸葛孔明头顶上的星星。
人们费尽周折的建立各种通讯社,创办报纸,发明互联网,都是为了解决人们对于真相的欲望,然而发达的通讯无法解决一切。
我曾说世界就仿佛希腊神话中米诺斯国王混乱的大迷宫,我们仅有的只是那个代表线索的金色毛线球。
真相总是如同大海上露出上半身的美人鱼,让人们垂涎欲滴。
然而在这样的世界,我们总在过份的探知别人,却紧紧的包裹自己。
真相就像一个玩具,在你争我夺的玩弄和修饰里,早已和我们的注意力一样变得支离破碎,就像不明真相的群众总是一小撮的,电线杆上的小广告总是包治百病的,征婚启示上的男人总是房车具备而离异的,寡妇总是寂寞温柔却丧偶的——真相就像一个洋葱,即使落下了一地的洋葱皮,被虚假吓怕了的我们也无法轻信那些就是真实的原貌,就像我们不敢相信照片上还会有老虎是真的,不敢相信晚上真会有人在桥上做他们那些无处安放的府卧撑一样。
《洋葱电影》(Onion Moive)除了那个无厘头结尾之外可以说是一部恶搞杰作。
以美国式的幽默影射和调侃现实:假装纯情的女歌星,戒毒的男影星,科技产品过分的更新换代,不靠谱的新闻报道以及种族问题等等。
美国一直以来是个貌似真实的天堂般的国家,他们恨不得在美丽的星条旗上写下自由,民主和人权几个大字,然后还把它插上月球。
然而任何一个社会都像一个洋葱,必然有它的多层次的性质,你一层层的剥离,才能知道它内在的本质和价值。
美国宪法上说,不论皮肤宗教,人人平等,可是被枪击四十多次的永远是黑人。
美国人总是赞美枪支能保护人们的生命,然而每年却有超过三打的学生在校园里被暴头。
九二年克林顿在白宫胸怀着充沛的热情说,我要为全美国人民服务,七年后,还是在白宫的公开发布会上,他一脸沮丧的承认:“是的,我接受了她的服务。
”虽然洋葱社比起事实来更为荒诞不经,《take me from behind》更为夸张和限制级,“鸡鸡终结者”会代替超人和蜘蛛侠维护世界和平,但在这个洋葱上的美国,没有那么多普世的价值观,没有那么多高尚的个人英雄主义,却比那个严肃的板着面孔的自由贞女下的美国可爱的多。
格拉斯在回忆录《剥洋葱》中描写人的回忆就像一层层的洋葱皮——小时候的我曾一脸童真的让妈妈给我讲那部著名的意大利童话《洋葱头历险记》的故事,而一转眼间我就在英国旁边的某个岛国里观摩着这部充满了荤段子和性笑话的成人电影,并不时的对着一旁的美女放出邪恶的坏笑。
而且我现在还知道了切洋葱的时候最好要戴个眼罩,我也不再为某个人或者某个洋葱流泪了。
我的这一路上不知道究竟撒了多少洋葱皮,不过,我终归是得到了一个真相:我的的确确长大了。
http://vincentzhangyue.blogbus.com/logs/24088980.html
搞笑有许多种,笑完以后能深省的就是经典。
这部电影无疑是比较成功的,因为它掐的都在点子上,种族问题,色情音乐,恐怖袭击,所谓的专家见解,收养内幕,电子产品的更换频率等等,从各个方面掐得美国很痛,洋葱式的泪。
电影的创意非凡,用一本正经的调调恶搞,使整个故事建立在一个荒谬的立足点上,并且保持平衡直到结束,不能不让人膜拜。
最后不得不感叹一声,不知道什么时候中国能上这样的片子,多半和男足冲进世界杯的几率是一个等级。
我必须要给这部电影5颗星!
最近看过的最有震撼力的片子了,很黑色 很幽默 很出乎意料 从寓意到表达的方式到对白都是一次重大的变革,罗列了当今世界的种种真实面目 加以夸张的表现,让你不得不惊叹编剧和导演的才华。
一幅绚丽的生活画卷,一场完美的演绎!
没见损人损这样的 连星爷的整蛊专家也没这么阴损似乎全美所有表面的 暗藏的各种问题都被挖出来被巧妙的阴损了一遍无论是总统 歌星 商人 恐怖分子 追星族 老百姓唯一一个以后可以走向正坛的就是打蛋超人是的以后超人 蝙蝠侠 闪电侠 蜘蛛侠这些人后面应该是打蛋超人 !!!!!
自从Monty Python之后,就再没看过这样好看的纯Kuso电影了,直到Onion Movie。
和它相比,《惊声尖笑》绝对算是粗制滥造。
不过Onion Movie居然能找到Michael Bolton和Steven Seagal这样的大牌来客串,整部电影无论从结构还是画面而言,都做得异常细致工整,毫不马虎,看来洋葱电影,不仅仅是把该片当作引得观众笑得飙泪的洋葱,真正是当成一桩事业在办的。
大概Onion Movie里的洋葱新闻,都赶得上皇家电视台了,一边播报着极尽Kuso之能事的新闻,某户人家的房子爆炸了,新闻采访车风急火燎赶到居然采访的是对边某家人家丢了一双破袜子,一边还大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公开公正和公平。
新闻的内容也是千奇百怪无奇不有,监狱为了缓解压力把犯人送到郊区社区住户家里的;装扮、手势和风格都故意模仿黑人的白人,结果被当作negro抓紧了监狱,对此案件还进行了系列报道;抢劫银行为了抢劫份工作的,结果还成了明星职员;角色扮演侦破强奸案游戏;“身残志坚”的残疾运动员的一生……顺便Kuso了一把Bill Gates,Britney Spears,恐怖主义,种族歧视,中国功夫还有层出不穷的平民英雄。
正因为采访播报态度极其端正,正因为是主旋律,所以才引人发笑,笑过之后更觉得悲哀和无奈,或许从另一个视角来看我们今朝的生活,大概也是这么一本正经得荒诞不经不合逻辑吧。
然而到了媒体工作者的口下,一切的罪恶都被神圣化,一切的污秽都被贞洁化,一切的谬误都被合理化,夸大的细节和旁观者的身份,使我们轻易洞察到真相,但往往身在其中的时候,是非成败,真只在媒体那一张嘴。
到了电影的末尾,一个多小时内被恶搞过的形象统统齐集,一手炮制出了一场典型好莱坞大片的高潮,走的都是主流片的桥段。
先是暴力,而且现在一定要包装上中国功夫和忍者的外壳;再接下来性,身着星条旗比基尼的美国宝贝,如今只要敢于信口雌黄装纯情,再性感再放荡都无所谓;最后便是多元化的和谐,南美的秘鲁同胞前来救援,同美国山姆大叔并肩作战。
这三样东西无非便是如今美国主流文化所推崇灌输的老三段,无论哪一部大片,必然中招。
此三者一同打败的是美国人闻风色变的恐怖主义。
当然依靠的不是武力,而是已经搓揉东西方文化之精粹的美国思想与国格魅力,一番让我不由想起佟掌柜那谆谆教诲的说教,令恐怖主义分子感动得颤抖,不迭高呼着“我爱美国”。
电视机前形形色色的观众开始喝彩,摄影师感动得点头称赞,原本呼吁抵制种族歧视的黑人电影评论家也微笑地和解了,镜头前白色黑色和黄色人群拥抱欢呼,有人高呼:天佑美国!
真是一派祥和而令人振奋的图景啊!
强大的美国文化再一次化解了危机,依靠的是和平!
依靠的是纯美国制造的英雄!
笑够了好莱坞脑残的主流文化,此时新闻主播慢慢踱上台,用着仿佛是赵忠祥在主持《动物世界》一般充满磁性的嗓音作着总结:我们终于认识到了新闻工作的重要性,那就是能够帮助我们化解恐怖主义的威胁。
单这一句话的威力,就足足抵得过前面足足一个小时二十分钟那么好几百人的上蹿下跳,彻底笑翻。
我想,这部电影的愤青导演,不是慧眼过人,一眼洞穿传媒业正是炮制一切丑恶与反丑恶的更丑恶事物的罪魁祸首。
要不,就是对美国哪个电视台积怨太深,一直怀恨在心。
否则哪会出此狠招。
最新通告:Kiwi电台主播狄狄同志由于过度疲劳,目前还处于失声状态。
所以此次电台新闻采用了目前最先新的博客放送技术,需要每位观者的大力配合,如果您是Kiwi电台新闻的长期粉丝,请做以下准备:下载William Tell序曲(Kiwi电台广播的主题曲)。
梳妆镜一枚,中场补妆用。
麦克风一支,如果没有,可用任何柱状物体代替,建议不超过20CM。
然后请根据文字提示,大声朗读,谢谢您的配合。
(放William Tell序曲,36秒后淡出,请有感情地大声朗读)大家晚上好,以下是今天的Kiwi新闻:联合国卫生署发布橙色警报:二十一世纪黑死病终于来临,科学家们没有找到合适的名称,暂时命名为:非典型性Rp狂躁症。
从半个世纪前,为了使人类的生活更和谐,全球儿童在受教育初期都注射了Normal Rp的疫苗。
就在前几年,部分人类DNA进化的过程中,对于Normal Rp疫苗产生了排异反应,导致了一种突变的病毒传播。
感染该病毒的症状是Y型人群性格发生严重缺陷,X型人群只要心肺功能健都会丧失免疫功能。
一个月前,卫生署邀请了全球最顶级的科学家至马尔代夫举行紧急会议,议程过半,就有1/3人群迅速感染。
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例被治愈的消息,由于该DNA突变无法通过医疗设备检查出,所以目前专家只能给出这样的建议:远离人群,XY隔离。
有关此疾病的进程,Kiwi新闻会继续跟踪报道。
接下来是几条社会新闻:今天地区法院审理了一件诉讼案件,一位市民状告其小区门口的D版店老板娘,违反社会和谐,是个极端种族主义者。
市民小狄(化名)上个月路过小区门口的D版店,找了半天全部是韩剧,询问老板娘有没有日剧。
老板娘从身后的箱子里拉出一个日剧箩筐。
小狄挑选完,老板娘迅速把日剧箩筐又放回到身后的箱子里,转手把一筐韩剧放在最前面。
资深记者采访到小狄,TA依然情绪激动,表示:现在全球人民都奔和谐了,怎么能允许这样有损民族形象的事情发生呢。
法院判决小狄胜诉,老板娘必须每天将日剧箩筐和韩剧箩筐并列放,罚老板娘自费学习日语一年,并驳回其上诉权利。
ZT路居委会正在处理一起涉外投诉事件。
贾大爷(化名)在小区门口把孙子嘘嘘,贾大爷的孙子是中美混血儿,招人喜欢。
走过一位中年妇女,蹲下身挑逗小孩,严重影响小孩的正常生理活动。
贾大爷当场翻脸,指着中年妇女骂:如果您嘘嘘的时候被人挑逗,您乐意么?
中年妇女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于是双方吵到了居委会。
由于此纠纷涉及美籍人士,ZT路居委会主任表示会慎重处理,树立良好民族形象。
Kiwi新闻会关注后续报道。
(主播补妆时间,进William Tell序曲)欢迎回来Kiwi新闻,接下来播报最新娱乐新闻。
期待已久的中国大型史诗电影'丹墙'终于全国首映了,该片瞄准了暑期档,学生消费群体使得票房成绩喜人。
广大学生都对此片口碑良好,表示能缓解考试压力,影片笑点颇多,希望以后导演能为广大民众多拍轻松娱乐的电影,多拍好电影。
尽管票房优势明显,仍有不少电影评论人对此片发起了强烈攻势,主要由于该片的几位男主角都人高马大,影评人反应,根据中国民众的普遍身体特征,此次选角明显有崇洋媚外的嫌疑,完全摒弃了中华传统的美感,丧失了作为一部华语题材影片的基准。
除此之外,一些著名化妆品公司准备联名上诉'丹墙'剧组,由于片中的女性演员都采用了'红眼'妆,导致市面上红色眼影脱销,一些化妆品公司不得不紧急抽调人手加紧生产,导致了生产成本明显上升。
联名上诉的几大化妆品公司准备向剧组追讨人员加班费用。
截至播稿,剧组和化妆品公司已经派出了双方代表,表示会尽可能协商解决。
以下是一条方案征询启示:为了解决主播因为各种原因失声,电台决定征集方案。
若再次遇到此类情况,使用摩斯密码敲击麦克风播报或者由主播视频用手语播报新闻,欢迎广大听众投票表决。
凡参与方案征集的听众,赠送传统Kiwi一颗,若有更好的方案将赠送黄金Kiwi一颗。
截至到Kiwi过期。
Kiwi新闻结束,谢谢您的收听,祝您晚安!
新闻总编:狄狄资深记者:狄狄音效:狄狄主播:到这儿依然配合朗读的人字幕:狄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请勿转载。
PS:为什么是Kiwi呢,是因为洋葱已经被人用过了,不能侵权,参考'洋葱电影'。
您不会到这个时候还在大声朗读吧
烂……
传媒界的黑暗
最顶瘾的还是恶搞布兰妮啊,不过cock puncher也很好笑
"Shoot your love all over me.Drawn me in a milky sea."
懂得自嘲是多么优良的品质啊。难得的是讽刺线最后全勾连起来了。
恶搞集锦
我想笑但是笑不出来
实在是牛啊
總的來說這不是一部電影,而是一部用一個系統來講述的不同小品。裏面的幽默倒是針針見血,或是點到問題上,或是爆點極強的惡搞。很多幽默甚至都點到人的痛楚,你想笑笑不出來,他讓人類難看和尷尬,我想這才是這部的重點,幽默了,還把你罵了,你不笑是沒有幽默感,你笑了就太沒人性了。
丰富的美式幽默和社会现实反讽……有意思~
又见恶搞
恶搞的太无聊透顶了
这种幽默 太冷了 太变态了
真不觉恶搞得精彩.还是我就是不看好这类电影?没感觉到黑色幽默.
只能说还行...路子对了...我喜欢美式幽默..不过不过瘾..结尾牵强得很
胡拼乱凑,不知所谓。。。垃圾啊,看得我昏昏欲睡。。。唯一那3首歌其实还蛮好听的,她解释得也很好。。。
徘徊在2和5之间
一般
少女偶像那段十分好笑
各种伪电影短片。因为《鸡鸡终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