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酷儿来说,情欲的探索和体验,可以是没有始点也没有终点的永远未完成状态。
因此也许可以认为,自由的情欲表达是没有一个功成名就的“解放”状态的,因为它没有本质,没有“唯一真相”,也没有一个高潮式的终点。
这部电影的好处在于把情欲元素尽可能多地摆了出来,然而,它仅仅是“多元”,却并没有流动。
影片传达出来的并不是一个“体验”情欲的过程,而依然是一个本质主义的、发现真相的、“由压抑到解放”的故事。
这里并不是说这种励志型故事不可以。
我想,情欲的多元可以两种途径来展现,一种是侧重表达碎片化且流动的私人感受(从内向外看),一种是侧重在它相对完整和固定的公共政治性状态(从外向内看)。
如果要展现前者,影片就需要展现私人的情欲张力(在每一个状态中的“不同”纠结,并且这种纠结无法彻底完成;甚至于,不同纠结之间的转换在一定程度上是可逆的);而如果影片要表现后者,就必须要展现出为何压抑的政治/社会原因。
(前者意味着不存在一个唯一真实的自我,因此“自我”永不可能完全表达;后者意味着存在一个唯一真实的自我,而之所以“暂时”没有完全表达的原因是社会政治环境——因此,逐步破除掉这些外在压抑,这个自我就可以被完全表达。
)可影片二者都没有做到。
我认为影片的失败在于其贪多求全又样样不全。
我猜测导演是否想对两方面进行调和并综合表现,而这个调和似乎失败了,变成了一部扭扭捏捏、不伦不类的,仿佛文艺片和商业片都想霸占、又都没霸占好的四不像。
片名“新女友”,显然一语双关既指男主也指女主,他们互为“新女友”。
(对于戴维,克莱尔是他的新女友;对于克莱尔,弗吉尼亚是她的新女友。
二人的旧女友都是罗拉。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他们需要互为新女友?
男主戴维的情欲展现在“私”与“公”两个状态之间的改变(或者说是由流动到固定,由碎片到整体的转变),并非以罗拉的死亡为转折点,而是以克莱尔的发现为转折点。
似乎可以认为,男主在单独相处、和罗拉相处、和孩子单独相处的时候,他极具个人化的性向性别都不成为一个“问题”;换言之,他可以安然享受“模糊的自我”而没有把自身情欲“社会化”“政治化”“标签化”的必要——也就是说,虽然有一定的社会压力,但这个压力不成为他不能享受自我的缘由。
而被克莱尔发现之后,他依次开始了:有出柜压力→初步出柜的惊喜→出柜挫败→出柜成功 的具有明显方向性的变化过程。
为什么戴维之前不需要为自身情欲定性,而之后就必须要为自身情欲定性?
唯一的解释是,因为克莱尔不是罗拉——罗拉安于私的状态,而克莱尔不安于私的状态。
如果影片要在政治正确的公共领域和无所谓政治正确与否的私人领域均衡表现了话,戴维和旧女友罗拉的状态就应当和戴维与新女友克莱尔的状态一样自由、完整、快乐——起码也要同等分量。
可影片显然不是如此。
因为戴维情欲的社会化并不是被迫的,而是自愿的,他的惊喜、他的愤怒、他的痛苦与最终的成功,都使得戴维在“旧”女友面前是否有过完全”自愿“”主动“"美好”“真诚”的状态打上了问号,而呈现给观众一种似乎只有政治化了的、定型了的性别性向才更有价值的倾向。
(因为对于他于旧女友前的状态叙述完全通过自述,只是孤证。
那就有两种可能:一是确实如此;二是他那时还没发现“真相”,所以那时以为的快乐其实不够快乐。
而后文的发展完全只印证了第二种可能。
)这似乎使人认为,戴维的性向和性别其实是有一个唯一“真相”的(这个真相就是他是个女人o(╯□╰)o),)而这个真相只有在“新女友”时期才开始踏上寻求之路。
再重申一遍,这样讲故事不是不可以,我本人也不是酷儿理论的狂热粉丝;但如果要这样,前面几乎一半时间试图走向酷儿导向的戴维+罗拉故事就显得冗废而拖沓。
而至于克莱尔为什么不能安于私的状态?
只能认为她与小说中的克莱尔不同,她的情欲可被定性、可被完成。
——如上文所言,按照电影提供的思路,把克莱尔隐喻为戴维的社会化面向,把戴维隐喻为克莱尔的内在面向,这依然可以是一个好故事。
然而,这个单线条的克莱尔的来龙去脉,导演却并没有解释清楚。
她为什么一开始要压抑对罗拉的感情?
仅仅说成是“尚未觉醒”或因为有了丈夫显然是不够说服力的。
(很显然的对比是,罗拉接受了戴维的易装癖好;而克莱尔的丈夫虽然怀疑过克莱尔与罗拉有“基情”却并没有显示出激烈反对的征兆,克莱尔却并没有坦率过。
这意味着就影片所展现的社会状态里,夫妻之间有接受真实彼此的可能性;那么克莱尔的所谓“被压抑”就失去了外在理由);但即使我们接受这个(脑补过的)解释,那又为何在看到戴维易装而被触动而显然已经觉醒之后依然继续压抑?
(其压抑之深,反应在她对戴维的愤怒与谴责上。
——就像戴维所好奇的,为何克莱尔可以向丈夫透露戴维是gay,却不愿透露戴维是异装癖?
其丈夫却并没有怎么care这些。
)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影片并没有呈现出一个【大众喜好judge他人私生活】的社会氛围。
克莱尔频频说戴维有病是因为她自己觉得自己有病,她坚持说戴维是女人是因为她想要一个女友。
可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在这个问题上,影片几乎没有给出任何线索;甚至完全没有给出罗拉的反应(假设她是因为罗拉的拒绝而压抑的,还好歹算是一个原因;可整部电影罗拉的存在简直犹如花瓶;如果把克莱尔刻板化,罗拉的形象就最好饱满些;可既然罗拉被设定为不在场,那克莱尔就不要被描述成如此平面而没有张力。
)——唯一的线索是从开始就设置了一个天主教的背景。
但只用宗教背景来解释实在有点牵强,不觉得吗?
好歹也起码说下他们是宗教极右派禁止同性恋也好啊!!
我以为,影片的最大败笔在于把女主人公的情欲解读成一元的、单线条的,并进而把她的情欲刻板化。
一个女人爱上了一个异装癖的男人,但又落荒而逃,这可以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体现了永不能到达的情欲张力,它完全可以是一个逼格很高很哲理的故事。
可是导演把它表现成什么了呢?
通过对克莱尔和罗拉之间的暧昧情愫的大肆渲染,和之后罗拉的不在场却犹如在场的不断强调,尤其是两场梦的隐喻,给出了一个定型的、僵硬的暗示:克莱尔是一个不能出柜的les,她对这个异装癖的迷恋不过是她对逝去恋人迷恋的折射,她在释放了自身情欲(或者说合法化了同性恋情欲)之后获得新生(以怀孕为象征)。
(这里并不指她一定要变成同性恋,而是说合法化自身情欲,或者说被社会认可完全之后,或者说获得了一个合法性别形象身份之后,自身情欲由不稳定达到了一种稳定的状态,至于这个稳定的状态是否一定是同性恋则另当别论。
)浪费了一个好故事,我只能这么说。
(简言之,这本来可以是一个“新女友”的精彩故事,而电影却只肤浅的表达了一个“我是女人”的故事。
sigh)——————————————————————综合来看,这里的伪酷儿元素不过是个装潢。
抛去这些,整个故事不就是【我的闺蜜和我的男人上床了】的三角恋故事+【其实我只是还没发现灵魂之爱】的劈腿有理、真爱至上的好莱坞爱情大片吗!
另外,整个观影效果实在略差。
剧情太过predictable了。
当我看到男主从旅馆里跑到马路上时,心里就疾呼“千万不要被撞车啊”!!
结果就真撞了。。
然后“千万不要成植物人啊”!
结果就真昏迷不醒了。。。
看到女主给他唱歌的时候就一万个许愿“千万不要醒来啊!
”结果就真他妈醒了而且一醒来就活蹦乱跳的了。。。
简直有在看天朝片的即视感………………(其实即使影片表达的不够深入,但把后小部分掐掉也不至于让这个缺陷这么明显;退一步说,即使存在这个缺陷,如果把最后的结尾表达的魔幻一点或更开放式结局一点,也使得故事至少make sense——你相信唱一首歌就能把重症患者唱醒吗!
)还有就是在我看来演员的表演实在没有说服力。
本来还对这个导演挺感冒的。。
这次真的好失望。
很想知道它到底为什么评分这么高。。。。。
本片的亮点只有:觉得那首歌很好动听、那个酒吧里的t很帅、还有那个婴儿的笑很萌。
歌词参照电影版字幕,部分自己修改。
原曲观看地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OTI0NTMyNjU2.html?from=s1.8-1-1.2《新女友》电影观看地址: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2204876/(不合时宜的)剧透:http://movie.douban.com/review/7239502/Une femme avec toiParoles fr: Pierre Delanoé V.O.: F.Ferrari, V.PallaviciniJe fréquentais alors des hommes un peu bizarresAussi légers que la cendre de leurs cigaresIls donnaient des soirées au château de VersaillesCe n´étaient que des châteaux de pailleEt je perdais mon temps dans ce désert doréJ´étais seule quand je t´ai rencontréLes autres s´enterraient, toi tu étais vivantTu chantais comme chante un enfantTu étais gai comme un italienQuand il sait qu´il aura de l´amour et du vinEt moi pour la première foisJe me suis enfin sentie…Femme, femme, une femme avec toiFemme, femme, une femme avec toi我曾遇见许多奇怪的男人轻浮无物如雪茄的灰烬他们在凡尔赛宫举办宴会但那不过是稻草的城堡我在金色沙漠里迷失了时光直至独自一人遇见你他们早已入土,你却生机勃勃你像个孩子一样歌唱你快乐得像个意大利人当知道要有爱情,要有美酒而平生第一次我终于感到自己是……女人,女人和你在一起的女人女人,女人和你在一起的女人Tu ressemblais un peu à cet air d´avant Où galopaient des chevaux tous blancsTon visage était grave et ton sourire clairJe marchais tout droit vers ta lumièreAujourd´hui quoi qu´on fasseNous faisons l´amourPrès de toi le temps parait si courtParce que tu es un homme et que tu es gentilEt tu sais rendre belle nos viesToi tu es gai comme un italienQuand il sait qu´il aura de l´amour et du vinC´est toujours comme la première fois Quand je suis enfin devenue…Femme, femme, une femme avec toiFemme, oh! femme, une femme avec toiFemme, femme, une femme avec toi.你像那些逝去的风那里的白驹呼啸而过你的面容严正,笑声清亮我径直走进你的光芒无论今天我们做什么我们都要做爱在你身边,时光也变短了因为你是一个男人,你如此温柔你知道如何让我们的生命美丽你快乐得像个意大利人当知道要有爱情,要有美酒而我,永远像第一次终于变成了……女人,女人和你在一起的女人女人,女人和你在一起的女人关于此曲的更多料:http://blog.roodo.com/bowenfang/archives/9391239.html【原歌是意大利语么……那么那段吐槽意大利人的歌词是怎么回事……】
看完電影,迷惑萬分。
哪怕將潛意識、同性雙性戀的概念整個搬進去思考,都覺得作為故事中男女主個體來講,前後想法太不連貫太缺乏解釋。
女主看到男主變裝的第一反應是社會意識中的「不正常」,「噁心」,卻很快順理成章地接受了,至於想法的變化過程,幾乎看不到。
如果女主因為男主變裝後產生的親密姐妹關係而愛上這種「約會」,那麼,1)她很缺非常好的同性朋友,因為她大可從與其他女性的相處中找回這種感覺,而非一個扮成女人的男人,這樣未免太費周章;2)她潛意識裏的確愛女人,只是多年苦苦壓抑。
關於1),電影中並無清楚交代,2)的例證則是酒吧跳舞一段,女同接近她,她卻逃開了,回到弗吉尼亞身邊,這意味著她愛的依然只是閨蜜本人,并移情於與閨蜜有著共同聯繫,卻失去男性特徵的閨蜜老公,將之作為閨蜜的化身。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她有女同傾向,卻只愛那一個女人,是否有些不合常理?
最令人無法理解的就是戴維發出的「我是一個女人」的短信,如片中所示,戴維有易裝癖,那麼,1)他會被女性魅力爆棚的女性吸引,因為可以每日欣賞;2)他會潛意識裡希望成為一個女人,那麼與之相應的,他也應該會希望發揮女性的魅力,吸引男人才對。
電影顯然著重於2),酒吧裡弗吉尼亞聽到「我是一個女人」時眼中的淚光便說明了這一點。
且不說這樣的一個人會正常結婚并在婚後再無如此這般的願望並不真實,就算在電影中的各種場景中,也漸漸看不到他對亡妻的愛——他的注意力已完全被成為女人的自己所吸引。
這樣的一個人,真的還會有和女性上床的欲望嗎?
若說因為克萊爾的包容而愛上她,被拒絕後才決定要徹底成為女人⋯⋯也可勉強當成原因,卻實在無法看出這樣強烈的愛的誕生依據。
至於結尾,簡直不想多作評價。
翻了影評,得知小說中的女主對異性有恐懼心裡,隨身攜帶裁紙刀進行防衛。
而小說中的男主則只是喜愛變裝,卻從未產生對自己身為男性這一事實的懷疑。
最終男主卸下女性裝扮,讓女主恐懼再起,以刀具結束了男主的生命。
這樣看來,小說倒是合情合理,若是忠實原小說,一切都有了解釋。
一個骨子裡對男性厭惡懼怕,卻陰差陽錯嫁給男性,自幼迷戀同性好友而不敢發聲的女士,才有可能愛上一個變裝後失去男性氣息的男人。
而一個只以變裝為樂,而非因此產生性別認知錯亂的男性,才有可能始終如一對女性產生衝動。
性別欲望有很多種可能,但很難自相矛盾,而電影偏偏呈現了一個無法自圓其說,結尾還匆忙理想化作結的故事,實在可惜。
愛穿女裝的他並不是一個女人,請不要讓他變成女人。
看到克莱尔和维吉尼亚去酒店然后克莱尔意识到维吉尼亚是男性时,她是抗拒的。
那他抗拒的是男性这个身份还是戴维是劳拉的丈夫?
但克莱尔跟她丈夫的关系感觉蛮正常的。
是因为克莱尔不能接受失去劳拉的事实把维吉尼亚当成了替代品还是爱上了维吉尼亚或者戴维?
我已经蒙圈了。。。。。。
克莱尔对劳拉的仅仅是朋友之爱还是爱?
嗯~克莱尔在劳拉面前没有充分的展现女性之美,甚至在丈夫面前也不怎么展现,在维吉尼亚面前就展现的比较多,呃~维吉尼亚是一个全新的女友,也许真的不是爱情,它是一种很微妙的超过朋友低于恋人的一种亲密的连接。
还是有点疑惑。
不疑惑了~克莱尔和维吉尼亚的友情已经完全超过了和劳拉的友谊和爱。
不用拘泥于戴维的性别,对,不用拘泥。
就能解释的通了。
反正能解释我自己的疑惑了。
这是一种并非男闺密和恋人的闺密之情。
binggo!
片中大卫对克莱尔的告白:“我的妻子知道的。
她对你什么都说,但对这件事,她对你保密着。
在我们结婚后,我告诉她,我有时候喜欢打扮成女人。
就当是做游戏,为了开心。
她接受了,只是要求我不要公开做。
当我和她在一起时,我觉得不再有这个需要:她的存在、他的女人味满足了我,我如此爱她 ...... 自从她去世后我的男扮女装癖的需要又回来了,成了必须。
“是的,这是只有法国人才拍得出的片子。
法国人的开放自由、宽容和幽默的特点在次片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了.。
伏尔泰认为只要不妨碍他人,每个人都有随心所欲生活的权利。
法国同志电影的代表导演弗朗索瓦•奥宗(Francois Ozon)保持着接近一年一片的拍摄速度,本片已是他从影以来的第15部剧情长片。
“我就喜欢在情节上不按常理出牌的电影。
我喜欢在拍电影时让镜头里的故事首先震惊到我自己,我的目标就是让观众产生剧烈的心理反应。
最理想的是,我希望这部影片的观众全都是孩子――他们对世界的认识还没有形成屏障,他们不会像成年人那样对不可思议的事件表示拒绝。
”——弗朗索瓦·奥宗
OST:http://www.xiami.com/album/1415001864很喜欢片头交代故事背景那种手法,伴随着音乐几个镜头切过,两个女孩间的深刻感情还有一个人的生老病死就这么交代清楚了,正戏就上来了。
我算是被剧透了后才来看的,想着要大开眼界一下的,前几个月参加过一个沙龙,主持人就是一个transgender,现在好想联系她,问问她有没有什么想法。
整部电影的光线都好柔美,真的发现法国电影好喜欢从一个迷茫困惑的少女的角度来看问题,来讲诉故事,刺猬的优雅,蓝色是最温暖的颜色,这部也是。
Anaïs Demoustier 长得好甜美,眼睛很有灵气,那种对新鲜事物总抱有热情的表现好迷人。
在见证David的真实一面后,她的主动帮对方挑衣服,听对方讲诉童年的故事,逛街,让对方鼓起勇气调整嗓音应对如何做一个女人,这都是闺蜜的温暖。
觉得外国社会的容忍度真的好高,你多different都可以,不要影响别人就OK,太羡慕了。
电影里面没有一个唱白脸的角色,主角内心的挣扎也不是特别激烈到要撕破伤口那种逼着观众不得不看。
我尤其喜欢Claire的老公吉尔,虽然他在这里的作用似乎只是来平衡一下荷尔蒙顺便陪观众一起经历这些故事的。
关于那个孩子到底是谁的,我还是觉得是原配的诶,只不过最后还是选择和Virginia生活了。
因为前面说了他们会要孩子,所以...Laura说女孩是花生的,男孩是椰菜花生的,戴维是菜花生的。
可是没有关系啊,大家都有追求美好人生的权利啊。
克莱尔是同性恋这一点没错。
她其实一直喜欢着劳拉,从她睡在劳拉床上那晚做的梦开始,她意识到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从前她一直没有意识到自己其实喜欢女性,是压根儿没有往那方面想过,直到劳拉去世,戴维女装出现在她面前。
因为戴维本身是男性,所以她喜欢上了戴维的女装,也能意识到这份喜欢。
她们亲吻拥抱,爱抚对方,直到最后一刻,她摸到戴维的生殖器,惊醒戴维生理上仍是个男人,才惊慌退场。
而戴维,生理性别与心理性别不同,是个生理性别为男的les。
克莱尔惊慌离去留下的那句“因为你是男人。
”给他带来的伤害是不可估量的。
他流着泪慢慢把自己缩起来的场景太让人心疼。
两人是相爱的,但戴维的生理性别横亘在两人面前,克莱尔跨不过去,戴维也是。
直到戴维昏迷在病床上久久不醒来,克莱尔像是下定了决心,给戴维换上女装,呼唤他醒来。
她给戴维刮胡子,贴假胸,穿内裤,镜头从腿部慢慢拉近,在戴维被换上的女士内裤前停留几秒。
戴维被唤醒,两人拥抱。
这里其实已经达到了初步的和解,两人和戴维生理性别的和解,更多的也是克莱尔对戴维生理性别的和解,她亲手卸下戴维的病号服,露出他原本的面目,不恐惧不慌张,又亲手将他打扮成维吉尼亚。
镜头一转来到七年后,两人手牵着手出现,一同等待女儿放学,而这时,戴维已经很自如地以女装示人,克莱尔也怀着身孕。
这里克莱尔肚子里的孩子我暂时理解为是她和戴维的孩子,两人已走到一起,但这一点还没有充分的证据,只是根据剧情可能的发展,暂做此理解。
法国人思想前卫,真的前卫!
是时候摆上法国的国家格言:liberté,equalité,fraternité.自由,平等,博爱。
这三个词诠释得太到位了。
回到电影,有两个问题值得琢磨,第一,戴维是男儿身,但却向往成为女人,并爱上克莱尔,她这种爱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呢?
结尾也颇令人寻味,两个好朋友手牵手接前闺蜜(前妻)的孩子放学,那么和克莱尔的丈夫离开她了吗?
很有可能不哦,西方已刮起open marriage(开放式婚姻)的浪潮,现在甚至有人公然挑战爱情的专一性排他性,你瞧我们三个人也可以生活得很其乐融融。
有段时间我看电影代入感很强,觉得电影里面的角色就是我自己,或者在某个情景下的自己或将来的自己。
这是因为刚脱离未成年,走向成年,迫不及待想要拥抱世界。
那样的状态下,我看场电影常常精疲力竭,或者过分激动。
而看这部电影时,我感觉自己完全剥离在外了,虽然我也有个从小玩到大的闺蜜,我也想像过我们会参加对方的婚礼,当对方孩子的干妈,但电影是电影,离我生活未免还是太远。
但不代表没有思考和无法接受。
我支持电影的“去标签”态度,不仅仅是在爱情上,任何事物任何人,都不需要标签来定义。
我渴望生活在一个世界,没有任何条条框框,每个人每朵花都可以自由生长。
什么疯子傻子异装癖同性恋,都不存在。
不一定要谁理解谁,但谁与谁一定互相包容。
哈我是在谈一个乌托邦了。
电影的情节处理得很干净,完完全全在讲情爱,没有过多的主题扰乱,算是比较纯粹又启迪人思考的好电影。
这真是我迄今为止看过的最棒的LGBT题材电影,但它也并不是L不是G不是B不是T,它是自由的灵魂,某些方面符合人们的归纳,但又无法定义。
很久以前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好像跨性别人群中,做变性手术的多是生理男性,而生理女性多通过外表男性化来融入Les群体。
我的解释多半倾向于,因为女性的身体是美的,女性的外表是美的,女性酷起来可以像一朵黑色的玫瑰,精致美好。
而男性的粗野外表,总会破坏这种人们普遍的审美需求,就像弗吉尼亚,她是美的,但她的胡子、胸毛、腿毛,都会变长,即使剃光也还是一片粗陋的青茬。
其实也可以定义,因为垮性别恋中,有一部分人是跨性别并且喜欢自己的同性。
而变性手术又太过伤害人的身体,所以如果勇敢,最好是和自己的身体相爱相恨共存。
弗吉尼亚应该是一个很勇敢的人,影片最后也给她的勇敢回报以了深切的爱和希望。
在酒吧的那一段,法国人浪漫的词汇,竟让我随着弗吉尼亚一同掉下了眼泪。
音乐和词,本就是我无法抗拒的最最浪漫的艺术。
人类的性别染色体只分两种,这应该是确定不疑的科学事实了。
可人类的思想,复杂单纯,我自然也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描绘。
每一种爱都是值得被祝福的,只要这个人还在爱,还在期待。
把一个稀松平常的故事讲的有味道是一种能力,把一个惊世骇俗的故事讲的平易近人是一种本能。
欧容的新片《新女友》就属于后者。
女主角claire从小和女伴Lola青梅竹马一起长大,一组快速剪辑讲述了她们从童年到恋爱的过程,lola生女后病逝,故事就在lola的葬礼开始展开。
内心伤痛的claire因为答应了lola帮她照顾幼女和鳏夫David。
而一次意外的拜访,让claire发现了David的秘密:David扮女装在带孩子。
题材+尺度+欧容 期待过高入戏过浅
男同、女同、异性恋、异装癖、亲情、友情、闺蜜、偷情……信息量好大
1.还以为是部女同爱情片,结果却是讲述异性之间的特殊“同性”恋情;2.哎,复杂的人性欲望,克莱儿明明有个又帅气又事业有成的丈夫,结果还移情于喜欢穿异装的男子(偷跑进男浴室…幻想自己老公吉尔被戴维“上”了的段落莫名有种腐女的感觉);3.弗朗索瓦·欧容也喜欢水果姐的《Hot N Cold》?没想到正片里还用了两次;4.珍爱自己的生命,请勿看手机过马路;……
在台北国宾长春的艺术院线(36席)看的。Ozon的新片在“人如何面对伤痛(妻子/好友去世)”的(颇为常见的)语境下探讨复杂的爱情、性向、关系的界定,最后变成一个人如何面对(独特的)自己的元命题。精巧、轻重得当、有幽默感。
看的时候一直想到保研君那本《异邦人》,这类型我的兴趣实在是普通
欧容啊欧容,gay无误了。他还是很古典的。当她摸到“她”的性器时,她应该意识到她自己的性向也在流动着,但从始至终她可能都没有弄明白自己爱的到底是什么。
这个本子为什么不找阿莫多瓦拍?
什么??什么??嗯??啊??
片名吸引,但对这类题材不是太喜欢
我还以为已经被剧透光了。没想到后面的反转还是很多的。RomainDuris演的还是神型具备的。不过原配的长相。。。凸嘴真的是。男二又演了次奶爸,已经快要代替GuillaumeCanet成为我心中男神了。为剧中口红做了个统计,好像MAC、YSL、Dior都有出现。
3.5
闺蜜形成之路
太喜欢欧容拍这种片子了!喜欢他对性向性别的解读阐释。虽然看完只想大叫我要Clair的老公!好帅!
性别认同障碍这个题材和Romain Duris左三条右三条的法令沟都直触我心理不适的那一块区域。
一个想成为女同性恋的男人和一个不敢承认自己是女同性恋的女人的爱情。法国人,好大胆,法国社会,好包容!
这部片子对我压力好大。
女主太差,男主太好,导演一般。
性的觉悟在于终会体会到,种种设限是多么无理和可笑。尤其是性别,它是最莫名的樊笼。人类将之道德化大约只是为了维系【社会】这个单位。最后那段,好飙泪啊。PS:女主的帅老公存在感为0太惨。
Carol之後看這部實在頗有趣,電影沒有預告提示的那麼驚悚,反而很言情直白有如成人童話寓言,大宅與森林的意像看來是借用了點希區考克,情節發展又像是阿莫多瓦,女性形像與同性慾望的辯證算交足功課,雖然實在太過直線樣板了點讓情節缺乏動力,但還算滿娛樂的一部片。
欧容每次都会登堂入室把每个人藏在自己柜子里的骷髅拿出来给大家看,并且说:“看,其实没什么,大家都有藏秘密,你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