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欧嘉
Já,I, Olga Hepnarova
导演:Petr Kazda,Tomás Weinreb
主演:米哈利娜·奥利尚斯卡,马丁·佩奇拉特,克拉拉·梅丽斯科娃,玛丽卡·索波斯卡,尤拉伊·恩沃塔,玛塔·马祖雷克
类型:电影地区:捷克/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法国语言:捷克语年份:2016
简介:1973年,七月十日的布拉格,剛滿22歲的歐嘉開著一輛失速的卡車衝上人行道,造成八人死亡。歐嘉對警察說,她是故意的! 幾天後,地方的報社收到了歐嘉在案發前寄出的自白書,字裡行間不只是她的冷漠與殘酷,更透露出了一個被世人所拒絕的破碎靈魂:中產階級的家庭中她有衣食,卻沒有雙親的關愛,精神狀態與孤獨令她在工作與生活上屢..详细 >
跟律师的那段对话好糟糕。。。
女主帅得可怕!!!
大部分的悲剧都是悲剧酿成的。用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不让“反抗”发生,不让“对抗”萌动,更不要让前者成为后者的蘖芽。
结尾垃圾。人类就是邪恶的,早就想烧光世界了。我可是一点道德感都没有的。
好美
干了一件我一直想却不敢干的事。
我生命里当然也有乍现的温暖,可它们不但一闪即过,还会带来更深的冰凉。没有人爱我,没有人愿意爱我。这到底是谁的错?
没看完,感觉有某种刻意,想到布列松但是高下立见
‘你要求死刑,是因为你觉得以你的良心活下去还不如死了。’感觉受害(无论真假)实际就是有良知。并且主角非常看重价值。她讨厌的和害怕的,也是她迫不及待去做的。
"自杀需要很坚定的意志 我的孩子 这样东西你是没有的 认了吧” 扑面而来的孤独感
不一样的角度反映一件罪案,不一样的角度刻画一个罪犯,这本来就赢了,何况欧嘉真的能引起共鸣呢。不要只凭表象去一味批判,而是要学会包容,包容这多元的人群,多元的思想。[B]
感觉很一般。
有点纪实的影子
6.6太低!亲情,友情,爱情,她1个都没有!那她除了走上这条路,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鄙视这社会,鄙视所有对她造成伤害的人!
沒錯這世界上有很多受冷落 被歧視 邊緣人格 我們是否都忽略了他們 也需要關心
镜头/演员很美,故事的后半段略显牵强。
有意思的题材,黑白影调的运用也挺适合,但在实现上略显乏力。部分原因来自于导演对于人物处理的犹疑,既不想认同于女主角,又不对之进行批判,原来这种位置便不容易,稍一处理不好就会让人困惑不已。导演提到有受到《穆谢特》的影响,但是感觉与之比起来还是相差太远。
個人想給七分
有些零乱和琐碎,黑白画面感觉不错,女主的演员简直是个宝藏。
先不说精神分裂那一层。她的痛恨社会,等同极度关心社会。她母亲来的时候很悲伤,让人想说她也不是故意的,可是依然有那么多这样的父母,那么错的究竟是什么,是tmd什么时代一粒沙土吗?五十年前这样的事情在发生,现代社会发展了这么久,依然在所有角落上演。她的逻辑牢不可破的时候,她是真理。我们每个人都逻辑自圆其说地活着,自己一定达到了某种舒适,于是也把自己圈在里边。所以说,不必自洽?“那可能只是你自己的感受”所谓自己的,到底多不重要?有好多话写得好好啊,写故事的真牛。社会是如此至高无上从来不会做检讨,常常隐秘地受审,有时被惩罚,其他时候只是受点惊吓(这句话可是最后的哀叹?)。我就是我们家的害群之马(审判结果成了犯人的悼词)。我穷得跟最潦倒的瘾君子一样,可是我的毒品在哪里。1973年欧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