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好看。
我连看两遍,大笑不止。
难怪王三表一直喜欢辛普森。
电影一开始,荷马说:“我要说每一个看这个电影的人都是大笨蛋,尤其是你。
”正是王小峰的伎俩,王小峰习惯于把自己的读者称为黑猩猩。
很火的片,是我喜欢的类型。
对于一个完全没有看过辛普森一家长达十八季的电视剧的人来说,这部片子算是十分通俗亲和,少了许多深刻尖酸的讽刺与冷语——里面的黑色幽默和恶搞桥段也算是符合正常美式商业喜剧的水准。
但即便如此,我还是不能不赞美它,让我乐不可支的电影。
作了总统的施瓦辛格,完全超出常规的疯狂的HOMER老爸,一心要消灭小镇的政客(我不知道他是谁,肯定也是讽刺人物没错),所有的细节都极尽搞怪风凉之能事,在结尾还是商业地画上完满的圆。
本来就是这样的,普通的一家子,胆小怕事却自私出格的老爸,深爱丈夫、嗓音粗哑的老妈,正义感十足的优等生姐姐,点子巨多的坏小子弟弟,还有那个离不开奶嘴总是生命力很旺盛的小婴儿——极普通的美式家庭,勉强的中产水平罢,却因为骨子里的市侩、讥讽和真实,吸引着全美国的人为之狂热了十几年。
优秀的情景剧其实很难得,需要真实、敢于撕破脸,需要有思想有才华有奉献精神的制作团队——没有人能明确地说出辛普森一家这部剧集对美国社会的影响有多大,对世界的影响有多大,也没有人可以否认它对我们认识美国的巨大作用。
《辛普森一家大电影》恶搞加好笑外带讽刺抨击社会问题。
整个一锅百家饭打起“总有一口适合你”的旗号。
虽然是无数桥段拼凑的大众通俗动画片,但是连FOX的经典片头也不忘篡改一下的邪恶且偷工减料又讨好的编剧,场场跟你混脸熟,足够让你笑破肚皮。
推荐一下老少皆宜风靡全球的辛普森
在美国风靡近二十年的动画电视剧集《辛普森一家》,今次终于在影迷瞩目中登上“神圣”银幕。
这样一部“简陋”的2D动画,将美国当今种种社会弊端和人性弱点——上至政治、环保、人权等国家级别的大问题,下到公民之愚昧、软弱、贪图眼前利益等谁家没有的小烦恼,逐个讽刺一遍。
现时种种流行的文化现象,更成为它调侃的对象,乐此不疲。
人们哈哈一笑之后,不禁心领神会。
因为《辛普森一家》里所表现的种种,无不是时时刻刻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
先从人物说起,《辛普森一家》的主要角色堪称各类美国国民代表:童心未泯然而贪婪、懒惰、自私的爸爸Homer,他鄙视宗教信仰,嘲笑邻居的善意,是典型的普通小人物;虔诚正直的妈妈Marge,对待任何事情都很认真;还有深受妈妈影响,同样“虔诚”、认真的女儿Lisa却是一个行动主义者,为环保问题奔走呼吁,笃信只要有人行动起来,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以及正处于困惑中,为自己得到的古怪亲情而烦恼,却又不愿否定这一切的儿子Bart。
除去这一家子,邻居Flanders则是一名循规蹈矩的好市民、好教徒、好爸爸。
这些人物的个性是如此酷似我们身边的人甚至我们自己,因此即使它们被单线平涂描绘成漫画式夸张的黄色小人们,观众也能欣然接受。
更何况,“简陋”的二维动画也能利用自身特性出彩,比如结尾处老爸飞车载儿子Bart和炸弹上天,中途Bart险些掉下,情急中他抓住老爸的衣角,再至老爸的头发,简单的曲线线条纷纷被拉直脱落,一幅简单的画面顿时有了四两拨千斤的精妙感。
而在阿拉斯加的冰天雪地中,Homer失望之际随心形浮冰漂到河中,那浮冰也随着老爸的心痛碎成两片,使得影片在形式上的灵活为内容赋予了一丝喜剧色彩和浪漫情怀。
然而作为一部年度搞笑精品,《辛普森一家》的精华之处在于它举重若轻、由里到外透着嬉皮味道的讽刺和调侃。
它不时恶搞政府,如总统施瓦辛格先生和环保局头头处理要务的游戏风格,如警察面对黑社会大佬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办事态度,如市长和专家请来傻子检验护河堤有效性时的自欺欺人等等。
它也不放过美国社会的任何敏感话题,左一段对宗教的嘲讽,右一段故意轻描淡写地扯上种族和同性恋问题。
最有意思的是,当圆盖快要降落到斯普林菲尔德的时候,人们闻声纷纷从教堂和酒吧(二者比肩位于同一条街旁)里跑出来观望,惊吓之余两批人瞬时交换场所,逃往完全相反的境况中。
教徒们终于拥抱酒精,而酒鬼们如顿悟般拥往教堂,在此制作者似乎是不怀好意地嘲笑了民众信仰的混乱和丧失。
许多耳熟能详的经典电影也被制作者信手拈来,改头换面,令影迷们捧腹不已。
如开场不久即请来大名鼎鼎的摇滚乐队Green Day献演,不但呼吁环保问题无果,反而害得自己葬身湖底。
船只沉没时,相信许多为《泰坦尼克号》感动不已的观众都会默契地笑出声来。
再如Lisa呼吁市民关注湖水污染问题时的演说,分明是在调侃《难以忽视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中的“环保卫士”——前副总统阿尔·戈尔先生。
还有《大鱼》、《越狱》、《蜘蛛侠》、《哈利·波特》……几乎是什么流行就引用什么、恶搞什么。
迪斯尼的经典动画角色们也在夫妇俩的亲昵场景中客串,甚至在片头向同样经久不衰的剧集《猫和老鼠》致意了一把。
除此之外,便利店老板抱怨着圆盖封锁后,斯普林菲尔德动辄停水停电资源短缺,灯亮起后却发现货物失窃,于是他把灯关上,希望偷东西的人能趁着二度黑暗物归原主。
结果呢,灯亮之后,连店主身上的衣服都被扒走了。
这一段似乎取材自米洛斯·福曼六十年代讽喻官僚主义的影片《消防员的舞会》。
当年针对东欧社会主义臃肿无能的官僚体制下自私人性的辛辣嘲讽,被挪用至美国式“民主”制度的困境中后,讽刺力度丝毫不减。
当今一些大众传播的典型现象同样被天衣无缝地融入叙事中,如应运而生的“圆盖地产” 广告和新闻中插播的Trapuccino咖啡广告,篡改Cappuccino咖啡的名号来指代斯普林菲尔德人被困的处境(顺带恶搞脸部拉皮的男主播),可谓独具匠心;有对电影频道插播广告现象的自嘲,更有片首借人物之口巧妙表达对支持票房的影院观众的敬意,以及对非法下载电影的大量影迷的调侃;就连总统选择议案这样严肃的事情,都被演绎为电视里泛滥的价格竞猜节目的模式,令人目瞪口呆。
诸多演艺界明星(Green Day乐队、汤姆·汉克斯、阿诺·施瓦辛格、U2乐队主唱Bono)也被串入剧情中,形成强大而丰富的恶搞创意集。
如此一部讽刺力作似乎是将观众目标锁定在成人群体中:开场猫和老鼠和平谈判的景象瞬间转变为老鼠殴猫的极度暴力场面;Bart在勇敢游戏中全裸身体踩着滑板“招摇过市”,藏了许久的小鸡鸡终于在灌木间隙里露出面目。
如上设计不禁让人感叹,制作者一定是长期受制于电视节目审查机制,现在走上大银幕,才终于得到机会出口“恶气”。
此片在美国被定为PG-13级,不知道少年儿童在看到影片中的笑料时,能否理解其中的意味并会心一笑。
而更适合于观看此片的成人观众,在笑过一场之后,又是否决定开始严肃对待其中展现的诸多问题?
笑声或许可以消解我们对这个越来越糟糕的世界的忧虑,却并不能消解银幕背后真实存在的糟糕问题。
影片结尾,唯一关心湖水的Lisa和Collin手拉着手去吃冰激凌了。
然后,湖该由谁来照料呢?
傻逼就傻逼吧,没有特效,没有色情,人物不会魔法,汽车不能变形,那又怎么样呢?
我就想在大银幕看大了几号的小黄人一家。
如果把我流放到荒岛上,每天只能不停地看一个系列片,那我就选the simpsons。
总体上感觉电影确实不比电视版更出色,不大喜欢其中对其他几个电影的恶搞,何必呢,The Simpsons自己就足够了。
不管怎么说,电影依然精彩,充满了一如既往的天马行空似的搞笑。
喜欢The Simpsons是因为它的夸张。
它把我曾经有的模模糊糊的以致自己都没意识到的大大小小的所谓恶念通过剧中人夸张地一览无余地表演出来,于是我爆笑,不是因为逗,而是因为爽。
一种it's so true的爽,一种梦想成真的爽,一种解脱的爽:看来我的阴暗还没出圈。
所以the simpsons家族之外,我最喜欢Mr. Burn,这个邪恶地可爱的资本家。
作为一个十八年大旗不倒的美国主旋律动画片,The Simpsons也夸张地放大所谓善念,这种放大的善念同样讨喜,因为它隐藏在所谓恶念之后,真实而温暖。
相反任何所谓至善的东西,都让我觉得假,甚至感到恶心。
最后崇拜一下The Simpsons的配音演员,他们已经干了十八年了,给Bart配音的Nancy Cartwright从32岁干到了50岁。
电影中超过60个角色只有不到十个配音演员,其中给Homer配音的Dan Castellaneta赋予20个角色20个不同的声音。
卡通形象一半的生命归功于他们。
说点题外话,最近大家都习惯下载看原声的外国片了,忽然想起了十几年前一部配了普通话的美剧,其中的配音演员对人物把握如此出色,以致于我认为他们的声音比原音更地道。
有共鸣的都知道,我在说"成长的烦恼"。
辛普森一家是美国家喻户晓的卡通人物,以无厘头的风格深入人心,这次被改拍成电影,也是走一贯的恶搞路线,誓将无厘头演绎到底!
不过实在佩服编剧那超凡的想象力:用玻璃罩子把一个镇子罩住,用来隔绝他们与外界的联系;辛普森用摩托飞车特技拯救大家...看似没有联系的情节,竟然全部组合到一块,而且还以天马行空般爆炸性的结局作为收尾,真的很有看头(PS:我看的是中文配音版,搞笑的方言配合夸张的动画,呈现出异常和谐的效果,也让我不得不怀疑那些配音演员是不是天生就那嗓子,实在太有喜感了^__^)
主角们都蠢得很可爱,其他人物和情节都是正对于美国社会的讽刺尖酸黑色幽默,也很有趣。
环保题材,前部分是灾难片,中部分逃亡,最后是动作英雄,整体是,一个蠢父亲被抛弃后大悟,后通过营救家园对抗政府不仅成了动作英雄也赢回了家人,成为了一个优秀的男人杰出的丈夫与父亲。
这种赢回太老套,中间恶瞬间醒悟也很莫名其妙,所以导演弄了个装神弄鬼的印第安巫婆来增加说服力,不过没说服我,蠢爹要赢回家人可以凭借失落的本能,没必要搞得那么隆重正义的大彻大悟
首先就不说一开始那一段经典到无聊的猫和老鼠tribute了单是20TH CENTRY FOX一开头的徽标加了个黄色家族标志的小人就可知道FOX这次的诚意呀!一开始我还以为我下的DVDSCR版本不对劲..怎么是4:3格式的呀..直到前线演完到达Homer大吼出那一句"if ask me, I THINK EVERYBODY IN THIS MOVIE THEATHER IS A GIANT SUCKER..ESPECIALLY YOU!!!让人不禁会心的微笑的时候 影片又适时的跳回了16:9的宽萤幕..接着就是各位观众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那段开头动画..影片宣告正式开始..然后到了我最喜爱的bart写黑板场景..barts写的居然是"i will not illegally donload this movie.."真是让让号称"mininova小能手"的我也不禁会心的汗颜了一下阿..接着一开头便是GREEN DAY的演唱会..哈哈 黄色小镇还真是以时俱进呀..接下来的情节..就不完整剧透了吧..反正黄色一族的片子都是经典在台词和细节的小幽默啦随便点几个吧..譬如barts裸身玩滑板的镜头..一开始我还以为是和王牌大贱谍学的呢..无论如何barts的小弟弟都被恰到好处的档着..接着就出现了只露弟弟的一幕..是在是NG17镜头的说呀..哈哈..接着bart被警察抓住的时候..警察叔叔很同情的对他说nobady wanna wear cothes in public, but it's the law..也是直接让我笑倒喷呀..紧接着bart和老爸抱怨“this is the worst day of my life" homer又不解风情得回了一句”this is the worst day of your life so far.."真是让人..不过后面marge又说“this is the best kiss of my life" homer又很浪漫的回了一句"this is the best kiss of your life so far.."又让人觉得很浪漫..再加上和片头同bart讲那句连起来看 不得不让人佩服编剧的功力呀!
还有些经典对话譬如:“you can't kill an animal when it's wearing people's cloth.."-"a thousand eyes, what could that be?"-"i'm preety sure that a thousad is a number""i need 10,000 tough guy, and 10,000 soft guy to make the tough guy look tougher!""i need to save my family, save my town, and drop 10 pounds!""why did everything i weap leave me?"..... ......简直可以用不胜枚举来形容..还有很多超搞的动作场景就更无法用语言描述了..总之这是一部千万不能错过的片子呀!最后说一句 某个镜头让我爱上了公车司机OTTO..全镇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他还可以在那里悠哉悠哉的抽水泡泡..真是让人羡慕啊..
火力全开,笑点全开,各种电影隐喻、政治嘲讽、嬉笑怒骂,贯穿始终,各种不按套路出牌的转折,各种嘲讽主流思想的戏谑,真是令人拍案叫绝,尤其是开篇和结尾的两次神谕,完全捧腹大笑。
英雄开挂模式的套路,完爆各种好莱坞大片。
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剧情基本沦为陪衬,起承转合太过理所当然,尽管如此,依旧是成人喜剧的难得佳作。
如果你不太了解美国动画,请看此篇,他没有精巧的3D技术,有的只有美国式的故事及搞笑.如果你是美国电影及文化通,请看此篇,因为他片中的很多桥段你要想笑出来,一定要看过很多的电影或者了解文化才能笑出来美国人太了解自己,他们创造出了很多类似的角色,自私,贪婪,胆小,关键时刻却挺身而出,辛普森,加菲猫等,但是这部电影的确带给我另外一种新鲜的空气,他没有讲出许多大道理,就象再你看完大部头的书后需要一把头部按摩一样,换口气,把脑子放一边,然后找点吃的把自己埋到沙发里,就挑这部电影吧,最少他比你女朋友有趣多了!
我咋就不觉得好看呢……
why did everything i weap leave me?政府官僚对权利的追捧远大于对民众利益的关注;政府机关以公共安全为由对民主的干涉和对个人隐私的侵犯;整个社会所暗藏的超人权、非理性的狂热暴力;一赌暴富的病态投机心理,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投机产业的流行;
同学推荐的,说很搞笑。可是本人觉得一般。
runrun~jumpjump~landland~restrest~笑疯了!
2D比3D牛逼多了,喜欢里面恶搞侠盗猎车手那一段,:-)
音乐课上看的 就差没睡了。
Jane Doe
是英语课上李老师放的,简单直接又有着莫名成分。其实我觉得他长得像鸭子,又像鸟但我,不好意思说。
用环环相扣的搞笑桥段浓缩出来的美国近现代史
不懂美式幽默
很早之前就看过,环境污染大圆顶,loser辛普森,无聊的美式幽默。
太乐了,每一秒都是笑点,每一刻都不冷场,而且完全不会让你觉得它是刻意搞笑,虽然最后还是典型的美国式大片的结局,但就是太乐了!拍搞笑片的好好学习一下人家!
现在是中国的事了,哈哈哈
没意思,不喜欢这个动画形象和卖点,不好笑
好吧和环保手拉手了,一贯地指桑骂槐嘲讽政治的动画。
仍然是美利坚式的“个人英雄主义”,仍然不放过“曝光”总统的IQ,仍然来了一个无比圆满的结局。
不要仅仅以为是带着讽刺的搞笑剧,它还是一部关于人生哲学的动画。永远不要说“这辈子”,只是“目前而已”,你永远不知道未来如何,或许更糟,或许很美好。
英雄主义 无数讽刺 突然看不懂的美国幽默
!如此搞笑的电影 真是千载难逢! 恶搞的确是王道~
不正经得没心没肺。一开场就被恶搞的我们还得傻呵呵跟着电影笑。你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