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恐惧来源于无知,《猫头鹰的哀号》成功证明了这一点。
大多片段是发生在黑夜里,一个多小时的电影,深色调占去了75%的篇幅,这本来就给人一种很压抑的感觉了。
而穿插于黑夜之中的谜一样的故事,更是让人心悸。
谜一样的男主角:有着薪宇颇丰的工作,堂堂帅气的外表,却经历着感情上的危机,和自己的妻子正在闹离婚,提出离婚的是自己的妻子而显然他的妻子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离婚——离婚前的那一刻又想反悔,一筹莫展的男主角任由着自己妻子的折腾,在感情的纠结中莫名其妙的喜欢上了偷窥一个陌生的女孩,而偷窥的目的或满足感却只是喜欢女孩“在厨房干活、听音乐、做饭,没别的”,在和女孩熟悉之后又迫不及待的想抛弃她,够谜吧。
更让人揪心的是,这个男主角睡觉的时候会半睁着自己的眼睛,黑夜中灼灼发光……围绕着男主角我们熟悉了他的闹离婚的妻子,这更是一个谜了。
出场便是风风尘尘的跑到律师事务所来和男主角闹离婚,面对着老公坐定的时候又不想离了,追问着老公“是不是还喜欢她”,甚至像恋爱时候的那般,午夜3点打骚扰电话给他,一纸协定签署以后又调侃地期待自己前夫来和他约会……看起来更像一个调皮的没有被爱情满足的小女孩,可这个小女孩却会在离婚后精心执导了一场心理命案,逼死了自己的情敌不说,还让自己的老公丢了工作、几度处于生命濒危、理智崩溃的状态……然后是做为本片女主角出现的男主角的“情人”——姑且这么说吧——虽然男主角是否爱她迟迟难定——这又是一个猛女。
黑夜中孤身处于一栋郊区的房子里,对面的黑暗里有一个偷窥她干活的陌生的男人,阴风驶过,这样的场面设定本来就有一种让人不安的恐惧。
而更猛的是,这个女人在发现偷窥她的男人之后,仅是稍做犹豫便邀请男人进入了她的家里,然后又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抛弃掉自己原来的男友,和男人陷入爱情…或许从这个角度来说,她与男人的前妻刚好一致:都不知道为什么要抛弃自己原来的另一半。
在与男主角认识之后比起原来偷窥她的男主角更为主动,像一块嚼过的口香糖一样黏上了他,主动去约他爬山、主动要求留宿他家,最后主动爬山男人的床……,而最后的最后又主动为一场不定的命案割脉自杀。
如她说言,在遇到男主角之后她的命运就已经安排好了,她知道自己想要去做什么了。
这种荒谬的宿命论不仅仅带有了本身意义的悲剧性,更是一个看不见的死神,在抑郁得让人踹不过气来的剧情发展中一点点拉扯着女主角走向地狱。
最后是女主角的男朋友。
一个和男主角命运差不多的可怜男人,莫名其妙的被女友甩掉。
只是和性格忧郁的男主角不一样,他是一个脾气直接、性格暴躁的人,于是就有了在女友和男主角厨中密谈的时候一块石头锵然而入的镜头。
显然这是个肌肉发达头脑简单的家伙,为得到女友不惜一切,听由了一个陌生女子(自己情敌的老婆)的摆布,上演了一场蹩脚的死亡把戏,幻想着以自己死人的身份暗杀掉男主角,再次拥有女友。
在逼死自己女友、所有事情都被揭穿之后,丧心病狂,最后在和男主角的打斗中不小心伤及男人的前妻,戛然而止。
恐惧:生活中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了。
萨特说,他人即地狱。
每个交往的人都可能会成为自己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掉的原因。
电影刚开始的时候,当黑暗中黑衣男人看着空屋里劳作的女人时,大多人在为这个女人捏一把汗,想到的是这个男人会杀死这个女人。
男主角和女人的男友河边打斗之后出现的“命案”,又激起每个人去想谁是真凶,朴素迷离。
男主角半闭眼睛睡觉,黑夜中那一丝毫无生气的白光,恍如僵尸,不得不让人倒吸一口气。
其余如映在屏风上的黑影、黑夜中透过玻璃射入的子弹、孤寂的猫头鹰的叫声……无一不张扬着恐惧的力量。
弱者:猫头鹰无论在中方还是在西方都代表着死亡。
也许一开始黑夜中悄然驶过的那辆汽车就注定了这个故事的悲剧性。
两条已知的命案,分别是剧中的女一号和女二号。
看似出乎意料,而冷静一想又的确在情理之中。
莎翁说女人的名字是弱者,有笑话说哭泣是女人最大的武器。
本片中却直接越过了这个武器,用自杀、血的事实来肢解“弱者”的定义。
变态:谁是变态?
是喜欢偷窥别人睡觉半闭双眼的男主角?
是不明就里的喜欢上这个男人又为之而死的女主角?
是虽然和男主角离婚却依然幻想着重复、不惜导演这场悲剧的前妻?
还是那个突然在黑夜中串出来与男主角拼命的猛男男友?
每个人都是。
浮躁的物质生活掩盖了太多内心的脆弱,黑夜的颜色透不过视网膜的折射,于是黑暗便成了天然的遮罩伞,当我们在一片漆黑中对着别人龇牙咧嘴、怒目相向的时候,也许光明忽至,我们却是在微笑的。
(或再浅显一点,如一网友所言,很多时候当他打出“呵呵”的时候,他心里其实并不在“呵呵”,而是“去你马勒隔壁”)死亡:电影里经历了四个人物的死亡,除了第一个身份不明之外,其余依次是女主角、男主角的好心邻居、男主角的前妻,分别死于自杀、他杀和误杀,而不管是那一种死亡,状态都是很恐惧的睁着眼睛。
百度搜索了一下,人的正常死亡是缓缓的闭上眼的,而睁着眼死亡一是由于猝死,还有就是死前有重要的事情没有完成,总而言之就都是“不得好死”了,那显然邻居的死是属于猝死,在毫无防备下被丧心病狂的复仇者杀死。
前妻的死则属于后一种,她还想着与自己的老公复合咧。
而女主角的死亡就费解了,自杀的死亡,却睁着眼睛看漫天飘雪,雪地里是两行从手脉流出的暗红色的血。
如果是宿命,她应该知道自己和男主角的结局会“无善终”,这样想,她的睁眼死亡似乎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恐惧下的猝死。
与死亡相对的是男主角半睁眼睛的睡眠,半睁眼透出的光是凌弱的、毫无感情的,是一种比死亡更为恐怖的颜色。
男人的漠视心态、浮躁涌动的心、呼无定式的思绪更是这种死亡的颜色的阳光下的倒影。
人的生命..真的是处处充满不安,人之间的冷漠,所谓的感情,友情.到头来都会成为扼杀自己的种子,在眼前,在内心深处,滋长蔓延.而我们自己,只能一个人手足无措的站在那目睹这一切的发生.并终有一天,吞噬掉心灵
自从在《谍影重重》里发现Julia Stiles后,就一直很喜欢她。
她不属于漂亮那类女孩,但是给我的感觉是很舒服的。
一直都在关注她的电影,反正就是喜欢。
很长时间...没有如此紧盯着屏幕, 心境平静中泛着波澜, 跟着剧情同步播放...哭泣的猫头鹰, 我曾经偶然看过它的广告, 但当时误以为它属于比较逻辑性的恐怖片, 例如某人蓄意谋杀某人, 所以一直没有兴趣去看, 直到今天当其他影片的档期都过了之后我才勉强挑中它, 才意识到几乎错失一部佳作.是的, 当电影在开头所展示的慢节奏, 以及男主角的怪诞行为, 直到不久后女主角一句"Do you think things happened for a reason", 我就知道这部片会极大的程度震撼我.男主角其实很单纯, 我完全可以理解他那种出自"只是想观望一个开心的人"而偷窥的心态, 而女主角呢, 她绝对就是表达该电影主题的灵魂人物, 她是如此的可爱美丽而感性, 她强烈地感到事情的发生是有动机的, 这几乎与我一直以来怀疑的宿命论紧紧相连, 但在电影中期, 由于导演的刻意误导, 使我一度怀疑电影的结局是否走向低俗(谋杀恋人), 更一度怀疑她只是虚有其表的宿命论者, 后来事情的发展竟然走向我所祈望的一样, 女主角终于自杀了, 她小时候强烈感受到她弟弟的死是因为某个外人所导致的, 直到今天另外一个陌生人带给了她这种感觉, 但她还不肯定是什么感觉, 后来发生在他们之间的一连串复杂的事情, 再到最后来她去男主角的妻子的家, 妻子对着她(其实就是电影对着观众说):"有些人注定是一个毒瘤, 为了确保我的生活不受影响, 我必须与他一刀两断."(其实她只是想说, 她太爱男主角了, 爱到反而要离开他, 但言者无意, 听者有心...)这就是女主角要的答案了, 她终于意识到这个陌生人带给她的是什么感觉了, 或者反过来说, 她终于意识到自己带给了男主角什么东西了, 自从他们认识之后, 男主角就一直麻烦不断, 也就是说自己已经成为了别人的毒瘤, 她强烈感受到自己的宿命应该做些什么, 于是她平静的自杀了.从女主角死后的一刻起, 男主角断开了这条宇宙共振的弦, 避开了后来发生的种种危机, 而道出宇宙真相的妻子其实当初只是顺口开河, 她依然深爱着男主角, 她这种舍不得的割舍, 最终导致她死在一次"意外"的刀下. 电影结束在惊悚的男主角准备拿起地上的刀, 被一声猫头鹰的哭泣阻止, 使我回想起女主角开头所指的那句话, Do you think things happened for a reason?--2010-04-19更新:对不起,以上言论纯粹是在看完电影之后的第一感觉,写得太差了!
其实电影作为一种商业行为,其表达方式有局限性,它必须布局一些悬疑情节让观众入戏,但当观众最后发现这个悬疑并不高深的时候,就会误以为这个所谓的悬疑就是电影的主题,这正是电影跟小说的差距,小说不但能做出更深的悬疑,同时还能不失深刻的寓意。
猫头鹰的哭泣其实是指,你的行为以及群体行为所表现的深层意思,就是说,大家的语言和行为,表达的只是外在意思,但其实它的真正意图往往藏得很深甚至无法看透,举个很好的例子就是,有恋爱经历的你可能遇过,你对待对方的态度(或她对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改变了,你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经不爱她,但你的语言和行为已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刻画着这个现象,直到某一天你静心回想起来,才发现这个可怕的念头。
其实窗外的猫头鹰,一直都知道你的真正想法。
--
如果只涉及影片前30分钟的内容,加强对Robert精神的分析,我会觉得还不错。
但是后来的情变,谋杀,……太过了吧。
看到其他人对之都不太看好,评分很低。
特别是对女主的挑剔。
我反倒觉得若是女主漂亮了,显得理所当然。
全片在黑色基调中,以压抑而终。
我喜欢片子表现出的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疏离感,这种感觉正是当前社会人际关系困扰的主要症兆。
我喜欢男主角那张苦瓜脸以及苦瓜脸所表现出的人类情感。。
下午情绪低落失控,爬在课桌上恶狠狠的哭了一回,当然我本着低调的原则并没有让太多的人看到。
晚上回到宿舍没有心思干别的事情,除了又败了一件衣服还看了一部很生猛的的电影——对,我又要开始写影评了。
电影的节奏至始至终都是不温不火不紧不慢,跟人说这是惊悚片估计没有一个人能相信,但是我要说,这是近年来我看过的最出色的惊悚片之一。
好了,我今天不想谈情节铺陈,不想谈演员演技,只想说说这三个主角。
男主角,有着一份人人艳羡的工作——设计师,除了在为和妻子的离婚官司有点伤神之外,生活中的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这个男人及其缺乏安全感,小心翼翼到有些神经质,睡觉都是眼睛半张着睡的(哭泣的猫头鹰这名字是否由此而来不得而知)。
在某一天开车回家的路上,他看到女一号和其男朋友温馨生活的场景,也许是离婚给他的打击太大,他立刻被这个看上去恬静贤淑的女子的生活吸引了,以至于每天晚上都要在其门外偷窥(是我老早板砖儿拍上去了)。
女一号,就是那个被偷窥着的,这个姐姐猛阿,她发现自己被偷窥后,不仅不害怕,在热烈的爱上男主角的同时立刻把自己男朋友蹬掉了,随后如飞蛾扑火般展开了一系列的攻势,前男友的威胁骚扰以及亲朋好友的众叛亲离她统统不顾,仍旧对男主角投怀送抱,直到最后怀疑自己是否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之后,这姐姐一句废话都没有的阿,直接一刀把自己了结了。
别急,这还不是最猛的,更猛的是女二号,男主角的前妻,这个女人已经到了可以让我顶礼膜拜的份儿了。
虽然是她提出的离婚,可是看得出来她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对男主角的爱。
可是落花有情流水无意阿,男主角对她说不爱就不爱了,没有半点犹豫和拖沓的。
好了,这姐姐开始发狠了,勾结了女一号的前男友,两个人开始密谋了一系列报复行动,搞得女一号自杀,男主角处处受人鄙视排挤,不过最后,阴谋败露,害人终害己,两个人都死翘翘了,所有人除了男主角都死翘翘了,只留下男主角一人,哎,可怜的小猫头鹰。
我对这两个女人只有一个字——“该”,女人爱上不该爱的男人就是这么个悲惨的结果,当然不一定搞到你死我亡的。
这个男人身上集合了许多欠抽男人的“优秀品质”,比如说,自私,懦弱,讨厌担当,他闯入了女一号的原本平静的生活,但是他自认为他没有爱上女一号,他的所作所为只是好奇而已,所以他完全不想为女一号承担任何责任,直到女一号翘了,他还很欠抽的说了句“she is not my girl”,他妈的板砖儿给我上阿,别以为女一号死了他流了几滴眼泪,他那是为她伤心么,才不是,他是为自己原本平静的生活被彻底扰乱而难过!!!
他可以接受和女一号时不时的约会,却害怕去见她的朋友,这是为什么,还不都是因为“见朋友”就意味着一段关系的确定,确定就意味着要承担责任!!!而这两个女人的悲剧的共同点就在于,她们被这男人身上某种特质吸引(忧郁?
冷酷?
理想主义?
神经质?
),为了这些特质对这个男人如飞蛾扑火般,可是末了,才发现,当初这些最最吸引她们的特质到后来反而成为了这个男人伤害她们的凶器……精疲力尽了,搁笔吧,再写下去非要成怨妇一般,此文与读者共勉,尽管我知道可以“勉励”却不一定“免疫”。
最后一句话送给自己——don’t get trapped,just move on,and give myself a reason to disappear!
看介绍,以为是部惊悚或者恐怖片什么的,沉闷的剧情,不死心,一直忍到结尾,还以为能有点惊喜什么的,结果。。。
那是相当无语啊。。。
为我花的100分钟时间伤心。。。
都死光了,也不知道为什么而死的,整一群神经病。
那个女人也是,不知道在想什么。
宿命这种事相信也就罢了,干嘛自杀去呢。
她自杀了就有用了么。
老缠着人家干啥,人家又不喜欢。
那个前妻也很怪,为什么喜欢还要离婚,神经兮兮的。
结果闹的所有人鸡犬不宁。
最正常的就是女主原来的男朋友,不过也是个没脑子的傻瓜,听一个疯女人的话扮什么假死,现在好了,你爱的人也被你玩死了,高兴了把。
还有那个男主,好好的去偷窥干嘛,自己给自己惹的麻烦。
猫头鹰的哭泣预示着死亡。
那是因为连猫头鹰也看不下去了。
果然没错的。
每个人似乎都有精神问题,这就是电影告诉我的。
因悬疑惊悚选择此片,但是我看到的是一群不知所谓的精神问题人群。
片名的选择大概与角色的精神状态也有关。
女主人公听见猫头鹰的叫声宛若哭泣而惊恐这是一种死亡的预兆,而且她坚信,男主人公就是她命中注定的死亡预示者。
男主人公冷漠的对待这个世界,爱他的不爱他的都你妈死去。
他只想旁观,而不愿意融入其中。
他就沉浸在自我的冷漠狂欢中,淡然的如同过客。
他甚至不能用逃避来形容,无所谓逃避,他就是冷漠,冰冷的冷漠。
但我看不到冷漠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东西。
没看明白。
那个死去的女的我理解不了…
剧情不合理。
最陋的悬疑是一惊一乍搞气氛,生造一些不是问题的问题。这部电影擅长通过人物的反常行为来造悬疑,接二连三。大多数人自称精神正常,但正常仅是一个标准,就连制定标准的人也不标准。而恰好落在标准点上的是一个用标准答案堆积而成的隐形人,正确无误的存在让人视而不见。
我不知该如何定义这部电影。。。女主角那张脸我实在很讨厌电影片尾曲好听
PC的苦相脸为荒诞与环环相扣的事件增添了一分无奈的色调,底色悲凉的偷窥者,偷别人的幸福来镇静自己的人生,反被黏上了,像一块口香糖引发的悲剧,招致来围绕在这件迷离关系中甩不掉地麻烦,愈发糟糕,直到刀子晃到眼前,子弹再次打破玻璃,那抹凶兆的来临
期望值过高,不明白既然爱着stile而且又笃定地相信他没犯罪,jenny又为何要在完成了类似某种仪式之后又自杀?每次stile说以前他得过抑郁症会如何无法控制自己,jenny都会非常善解人意地说“我知道,我懂”,是不是暗喻她也得过类似的病,有切身的感受,所以对stile惺惺相惜?
调调不错,看了会怜惜,会痛恨,我可能更关注感受,不像讨论剧情
好奇怪的片
6.5/10有些人必须远离,因为她或他的行为就会给周围的人带来灾难。
看完之后觉得很压抑
很奇怪的片子 又很合情理
女主角长得就像猫头鹰...
he is cursed
看了半小时就没耐心了
很诡异...整部电影没一个正常人…
当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遇到另一个心理更加不健康的人然后再遇到更更加心理不健康的人之后~~~~~ 其实这是一场失败的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阴谋
补标。
悬疑足够,但故事缺少令人想看下去的合理性,虽然看完了。整部电影浑然不知为什么。
改天去看一下夏布洛尔的版本。开始以为单纯是一个被偷窥者反客为主的故事,最后发现她是将偷窥者认作了自己的报丧女妖(猫头鹰的不祥之兆)。一个depressed的人遇见了更有杀伤力的:一个比自己更depressed的人。妮基这个crazy bitch是海史密斯以前任Marijane为原型的,作为一种苦涩的报复,她写死了她(此时这对ttl正在经历漫长的分手期
看完之后,无法呼吸,窒息,心中有巨石下坠,导演是天才。过于诡谲与沉重,影响到我今晚的睡眠。打9.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