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是无法关联的,生活才是。
当觉醒的第一代机器人对男主杰克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才发现机器纪元这部电影虽然讲了一个不是很流畅的故事,但它却提供了我们一个不一样的视角或是未来。
在这个我们至今无法找到边界或是直到灭亡消失的那一刻也无法找到尽头的茫茫宇宙或是无数个宇宙之间,人类这个自我发明出的智慧物种的称谓是如此的短暂和微不足道,也只是上一个灭亡恐龙时代的66分之一不到,那么我们却为什么难以接受自我终将消失,被我们创造出的事物或是接替我们生活在这颗星球上生活的物种的故事或是事实了,我们为什么难以相信我们有极大概率只是宇宙星辰无尽时光里,那个冒出海面一闪就破灭的水泡,大概是因为我们的本性所决定的。
我们投入了太多,倾注了太多,哪怕是明天这一切的付出和辉煌都将一无所获,没有回报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也会说服自己不去想,不去明白,就像两次世界大战中那些牺牲了无数士兵的国度,无法说服那些失去了孩子,父亲,亲人的国人,告诉他们这场战争是无意义的,你们的孩子,丈夫,父亲,母亲都白死了,没有任何意义是一样的心理,我们投入了太多,以至于我们是难以相信自己投入的一切都是无用的,所以战争才会打到一方无法支撑,最后投降为止,而不是在一开始就及时止损,爱情一样就也不会使人盲目,让人做出那些正常思维无法理解的事情,而不是及时了断,不再受伤。
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我们人类其实早已经灭亡了多次也重生了多次,我想告诉大家一点,就是尽管今天很多人戴着眼镜、打着领带、拿着书本,看着还挺斯文的样子,其实我们智人是一个非常凶狠恐怖的物种。
我们对别的物种绝不留情,别说对别的物种绝不留情,对别的人种都绝不留情。
别说对别的人种,对咱自己都绝不留情,我们智人疯起来连自己都打,就是仅仅因为不同的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恨不得就把对方斩尽杀绝。
你现在认为我们是在工业革命,经济发展之后才开始对别的物种的大灭绝,其实在我们成为智人之前,在距今70万年之前,就已经灭绝了同属于同族的尼安德特人。
但可悲的是我们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是一个快消失的物种,也是时间的鬼影,我们惊叹于自己的成就与力量,我们惊讶于自身的发展和数量,却从未想过若要活的够久,我们必须抛弃人这一本体和情感这一累赘,而这一过程中又有多少本族物种像历史进程中的背景一样被淘汰和清除,又有多少无名无姓,无悲无痛的自己被遗忘,既然我们终将舍弃原有的自我,那么以碳为基础还是以硅为基础又有什么分别了,使用大脑计算还是用系统计算又有什么关系了;若我们最终无法存活,那些曾经的辉煌和拥有,将化为废墟和灰烬,又有多少残存的绝望者看见自己变成一具具无声的白骨,随风而逝,从未存在,从未创造,从未改变,从未来过,那么不如让我们创造的机器来记住我们,留下一个种子也算我们存在过。
愿我们文明可最终存活,无论我们得多无情多无耻,得放弃多少抛弃多少改变多少,得变换多少次形态或物质基础,得去往宇宙的尽头或是时间的终点,哪怕只剩最后一个幸存?
我们都要活着,即使是活在别的物种的记忆里,我们也不算灭绝,因为只要有任何东西还能记住我们,我们就算存在着,不是吗?
若是没有任何东西验证我们存在着,我们就真的是无和空了。
最后送上银翼杀手的经典对话,希望有所帮助:我所见过的事物,你们人类绝对无法置信。
我目睹了战船在猎户星座的端沿起火燃烧 ,我看着C射线 在唐怀瑟之门附近的黑暗中闪耀。
这一切存在的记忆都会消失在时光里,一如眼泪消失在雨中。
time to die。
机器纪元 Aotomata#电影#2014年的片子,讲述了一个机器人觉醒的故事。
其实这里面,直指一个根源问题:智慧生命是如何诞生的?
按道理讲,如果生命是随机变异、自然选择产生的,那么上亿万年以来,随机变异出来的物种不计其数,为什么只有人类成为了掌控一切的智慧生物?
如果说进化速度慢,可是人类真正有记载的文明,不过数千年而已,就算是加上考古带来的一些猜测,人类的出现,最多也不过数百万年。
也就是说,几百万年的时间,足以让一个智慧生物诞生。
那么在地球数亿万年的历史长河里,只诞生了一个人类文明?
这似乎是一个极小概率事件吧。
那为什么找不到以往文明的遗迹呢?
以此类推,一个行星数百万年能诞生一个智慧生命,那浩瀚宇宙呢?
如果人类真的是一个特例,那就不得不说一声奇迹了!
未解之谜太多了,还需要人们去探索啊。
这标题没有错别字,我就是故意的。
这片子看的有点脑阔疼。
不是说他立意不高,但是这个文艺导演和编剧,显然逻辑处理很有问题。
猪脚为公司调查写报告,但是公司就像吃了屎一样,认定事情都是猪脚干的。
导致里面多个情节就感觉按着观众吃屎一样。
这可能就是为什么这个片子只有6.3,可能很多人都感觉出来了。
片子立意深远,但好歹得把故事给写好。
不然观众怎么影响深刻。
换句话说,立意就是个背景设定,很多设定党都立意不错。
网络写手更是这调调的专业户,但是如果小说写不好光有立意有个卵用。
而且公司上层二话不说就绑架和先处理自己手下家属,这是什么调调?
强塞紧迫感?
这难道不违和吗?
是否缺乏情节衔接和铺垫?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机器有文化。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人工智能发展到今天,各种技术蜂拥而出,却始终做不到自主思考。
真的是一入AI深似海,跳进海里出不来;昨天学的今天变,明天又有新发现;编程路上不好走,一版更新全没有!
深度学习,集成学习,大数据分析,分布式,又如芯片,全是以前没有想到的东西,是目前最前沿的科学技术了,然而离所有robot电影的想象,依然很远呀!
人远离人群庇护而步入自然时,高山,雨林,甚至掠过天空的浮云都能以最大的力度给人以震撼。
不论心里悦动的是自然的美或壮阔,在短暂挣脱凡俗的片刻,人发现作为世界一小部分的自己是多么稚嫩和幸运。
而思想的力量如干渴炽热的沙漠般无时不想吞没所有而占据更多的地界,只苦于脆弱躯体的限制而无法翱翔深空。
面对强大却静寂的自然,人显得多么得不自量力。
以为登顶俯视群山就是一次超脱的不是大有人在吗?
可人究竟能动摇什么呢?
人的脆弱没有使他学着谦卑反而变得愈加贪婪,疯狂地索求、破坏,却只创造出貌似更有价值的人类文明。
可这文明里什么都在剧增只有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始终贫乏。
泛泛的爱尤为虚伪,深刻的爱格外狭隘,每个人都为了保护自身而不是感受生命而存在。
影片的幻想是一次醒世的构思,要人知道无论何时宇宙都能轻易夺走人百万年创建起的文明,就像人轻易地砍断一棵百年的老树。
人口的骤降使人需要机器人来保护自己。
在无助中机器人PILGRIM7000诞生了,可他们却只为了保护人类而存在。
影片中讲述他们“在两条安全原则下被人类使用着,第一:机器人不能伤害任何生命;第二:机器人不能改造自己或其他机器人。
”一次警察射击机器人事件,射击理由是该机器人正在自我修复,即它没有第二条安全原则。
引出了男主武尔坎由于工作的缘故而被动地深入到了机器人的世界。
经过调查,男主证实了该机器人对第二原则的违背。
影片中杜普雷博士告诉男主“机械的自我维修是个非常复杂的概念,自我维修反映了某种自我意识,无从解释。
…大脑从猿类进化到你现在的认知能力,花了我们700万年的时间,这是条漫长的路。
而一台没有第二原则的机器人,能在几周内完成这种进化。
因为你的大脑是有局限的,身体局限、生理局限,可这个铁皮脑袋,唯一的限制就是她的第二原则。
”杰克·武尔坎,是一个向往大海,置身绝望的世界也依然对未来充满憧憬的男人。
此时的生活与他的过去相差甚远,他梦想的未来不过是记忆里的过去。
可穿梭在现世的街道,一切都能伤害到他的梦想。
他有一个美丽的妻子,她像个不愿长大的女孩,宁可欺骗自己也要给自己的女儿编造一个童话天堂。
对于生活的恐惧使她更乐于保持现状,但一切只为了她心中的未来,也就是她的孩子。
他们就像人类的代表,携手为了一个即使不确定是否存在的未来而拼尽全力地奋斗。
她对他说:“人生总是结束于寻找出路的过程中…”或许只有真正绝望过的人能够理解这句话。
而PILGRIM的中文含义中有追寻者的意思。
重要的已不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纷争,而是人类在面临灭亡时如何探寻种族的延续。
这部电影从细节上使我联想到电影《银翼杀手》和《海龟:奇妙之旅》,这两部电影所表达的是人对情感的信赖和对自然的热爱。
人单纯地体验人生,将自身的情感融于自然,实现与世界的统一。
影片整体是温柔的,因为男主的内心充满了悲伤和对幸福过往的怀念。
主角内心担负着深沉的使命,他是人类中的追寻者。
当男主也踏上机器人的追寻之路,他才渐渐肯放下成长所迫使他不得不时刻加强的对自身的武装。
他不再整个身心都用来应付这个突变后恶化的糟糕世界,而终于肯平静地感受发生在他身边的一切,面对自己的真心。
机器人克莱奥问男主:“我原本不知道人会杀人,我知道人也能创造生命。
这是你们创造我们的原因吗?
谁制造了你,杰克·武尔坎?
”男主回答她:“你知道什么是母亲吗,克莱奥?
你当然不知道,你不知道因为你只是个机器,仅此而已。
”可回到影片之前男主和机器人们围坐在篝火四周的那个夜晚,倘若不去留意那些铁皮壳子,谁都会觉得他们就像是朋友般正一同感受着旷野的夜晚。
男主最终发现了被公司极力毁灭和隐藏起的真相,即一个机器人先例,电影中机器人公司这样描述这个先例:“天赋异禀,没有任何限制,没有任何安全原则…有一天,它不再需要我们的帮助,它开始自己学习…我们要限制它们的智力…”机器人对男主的解释是:“正如人类出现一样,我们自然出现了…你看看我,我生于人类之手,我是人类的设想,你们的时代将在我们身上延续,而我们也会是人类的延续。
”当机器人对男主说:“活下去并不重要,要活得好,我们想活得好。
”男主才开始面对心灵深处的诉求。
男主教机器人克莱奥跳舞的样子。
我们能从中发现故事作者内心的坦然。
人如同这些机器人,自诞生起就感知着自我的存在。
或许罪恶感是人对自身的一种悲观误解,人无法改善自己时总会对自身怀有怨恨和敌意。
这些机器人有欲望吗?
故事作者更愿意称之为感情。
机器人渴望活得好而不仅仅被人类奴役,这不禁使人反省,为何人却甘愿被自身的种种思想奴役呢?
为什么我们不学着诚实,尊重自己和世界?
停止耽溺于对生命价值的虚荣追逐,不再为了夸大自身的重要性而不断彼此伤害,破坏环境…命运,是什么?
人,是什么?
为什么生命必须有所需求和依赖,为什么生命有如此多的局限?
机器人被人创造的同时也被人限制,人被创造时不也同样被限制吗?
机器人与人拥有同样的命运,故事作者给我们以机器人的视角去究诘我们自身的命运。
当人置身人群,被各色的欲求纠缠又淹没,人想看清这一切,战争,厮杀,等级,贫穷…现在的世界纵然看起来也一片生机勃勃,可在人类的本性中人却深深失望了。
人性的丑陋永远不能被一个人改变,也永不能被一个人独立承受。
足以容纳万物的心灵面对真相时,总会因人类的所作所为而颤抖。
恐惧或希望,无一不令人感到活着的使命是如此的沉重。
在孤独中,人已不在乎生死,可对永恒的追求却难以被人的痛苦磨灭。
思想,作为人的一部分,最强大也最单纯的求知欲,难道不该作为一种永恒而长存于世吗?
这就是这部电影想要表达的:机器纪元。
让人类的罪恶毁灭但让生命的纯粹永生吧。
孩子们捡起树叶专注观察的时候,一个美好思考诞生的时候,生命多么可爱啊。
我的微信号:love18441015(喜欢思考的,可以一起探讨…)
2044年,起初,太阳发生了病变,突然超强的辐射,让地球上99.7%的人都死于非命。
然后人类只剩下了2100万。。
人类只有生存在固定的几个地方。
过度的阳光,过度的辐射,该是绿色的地方,大部分是变成了荒漠,隔壁。
没有了植物,没有了水源,人类一开始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
大部分的人因为太阳的辐射,逐渐的死去。
那些没有死去的,因为食物,居住地的缺少,在不断的争夺之中死去。
大气的损坏使大多数无线电通讯失效 使科技文明进入"大衰退"。
没有了所谓的飞机,没有了所谓的轨道交通,没有了所谓的轮船导航。
人类已经陷入绝境,人力不足,无法在外工作。
正在此时ROC公司推出机器人PILGRIM7000。
PILGRIM7000一开始,我们对它寄托以期望。
我们依靠他建筑高墙,来抵御沙尘暴。
我们依靠来处理家务,来减轻工作。
我们依靠来给孩子上课,来教育孩子。
曾经我们甚至希望他能够帮助我们解决沙漠问题,我希望他能够利用人造积雨云,让天空变蓝,让大地变绿。
可是,现实是残酷的,PILGRIM7000毕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他也不是万能的。
也只能做一些轻量的工作,容忍人类无法工作的环境。
在天地剧变之下,他还是无能为力啊。。
如今,多少年过去了。
PILGRIM7000老化的老化,毁伤的毁伤。
而我们的生活,在高层的还是在高层,在底层的还是在底层。
有人在高墙里面灯红酒绿,有人在高墙里面勉强生活,也有人在高墙里面无处可居。
更加可怜的是那些在高墙之外的人们,他们在辐射下逐渐病变,在平民窟中活过一天是一天。
我只是一名ROC公司的机器人保险业务员。
直到有一天,我接到一个案子,说一个醉酒警察可以枪杀了一台PILGRIM7000。
故事从此开始了。。。
附加:我们见过 终结者中 遍地人类骷髅的样子。
我们也见过 1984 中,人人如何行尸走肉的样子。
我们还见过末日危途中一片天黑黑,一篇荒芜的样子。
我们还见过 生化危机,28天那种遍地僵尸,人类到处躲藏的样子。
还有这部电影中的太阳辐射造成的人类大枯竭。
又一部新上映的科幻片,时间发生在2044年,片中地球环境污染,极不适合居住,人类再一次被描述成即将灭亡,“朝圣者-7000”智能机器人被制造出来,帮助人类打理一切事务,机器人与人类经历了长期和平共处,是基于两条安全协议:第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任何生命形式;第二,机器人不得改装自己或其他机器人。
可是从初始智能机器人开始,就有了自身的想法和思维,随着时间的推移,机器人们不甘心一味的为人类服务,不愿意一味的服从,逐渐产生了自我意识,撕毁了第二条安全协议,它们开始向往自己需要的生活。
班德拉斯饰演的男主角成为了与机器人诀别的人类代表,亲手将美女机器人和机器虫送入“禁区”,就此“人类的黄昏,机器的黎明”拉开序幕,机器人是否将统治地球,奴役人类,貌似在诸多科幻片得到印证,比如《终结者》系列,《机器纪元》更像是这类电影的前传。
在现实中,由于不断的开发,资源不断消耗,我们所生存的地球环境不断恶化,越来越不适合生命生存,雾霾天增多,荒漠化加剧…视乎是对影片很好的印证,但被人类自己的文明所摧毁,却不是所希望的,科幻片还是让它仅仅是科幻片吧!
21世纪中叶,地球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雨水和空气含有有害物质,幸存的人类只能退守城市文明圈——市民住城里受保护,穷人住城外贫民窟。
然后,精英翻了下史书,学习特朗普,建造高墙,隔离贫民窟,防止穷人暴乱影响城内。
一家公司发明了智能机器人,批量制造,投放市场,服务人类,挣了不少钱。
突然有一天,机器人产品开始出问题。
经过层层调查,主角发现,机器人苏醒了,开始搞学习,这个时候主角整明白了,此事无法挽回,现在只想回家。
但是,公司高层一身正气,为了人类命运,毅然前往辐射沙漠,处理叛徒主角和苏醒机器人,结果被主角和苏醒机器人反杀。
最后,机器人克里奥脱下人皮面具,带着机器萌宠,告别男主,开始了新的机器纪元。
导演大概在暗示,人类的治理不行,迟早要完,不如把地球禅让给机器人——似乎很多西方科幻导演都有这种绝望的纠结。
倒也不是不行,就是担心机器人太聪明,瞬间发现地球的病根在人类,直接消灭干净——没有心灵的硅基世界终归有些苍白。
这是部科幻哲理片。
人类濒临灭绝,机器人时代到来。
整个影片是在一种极其压抑的氛围中进行的。
记忆中湛蓝清澈的大海和现实寸草不生的沙漠是一条线索。
碧水蓝天,这是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影片中的现实世界,2044年,距今还有24年,已经看不见蓝天,雨水、阳光、空气中充满了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及各种辐射,城市沙漠化,城外寸草不生,人口急剧减少,机器人便是带着保护人类这样的使命被研发,他们供人类驱使,是保姆、是工人、是奴隶,但人一旦太依赖这种保护,也就失去了最后一道屏障,依赖越重,一旦没有依赖,灭亡也越快。
时而浮现的画面,蕴含着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当下被严重污染的生活环境的对比,以及对未来寻求一片新的绿洲的向往。
死亡和新生,是一条线索。
从开始小狗的死亡,到照顾小狗的机器人死亡;从人类枪毙机器人,到机器人学会了自我修复;从机器人被摧毁,到机器人杀死了人类。
影片中充满令人玩味的哲理。
从猿到人,开启了人类在地球生活的一个时代。
当人类无法在地球生存,机器人将取代人类,延续人类的部分文明,并开启下一个纪元。
对地球而言,没有谁可以成为统治者,不过是一代代的过客。
影片最后,人类的新生命和机器人的新生命,互不干扰,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
人类希望的是还有绿洲,还有可以享受的阳光、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机器人则在被人类摧毁、放弃的核辐射区,开启他们的生活。
进化和退化,是一条线索。
科技越发达,人类在某些方面就会越退化。
伴随着人工智能的进化和人们对机器人的过度依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人类的进步步伐跟不上机器人的进化速度,甚至机器人拥有了人类独有的情感,有了思维,有了情绪,机器人就不再是代码、芯片和元器件的组合,而是一种比人类更适合当下环境的生物。
正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影片末尾,机器人的手触碰到婴儿的手,婴儿停止了啼哭,平静地睡去。
这是两种不同文明的对话,无声的对话,却有了情感的交流,在平静中,找回到各自的平静。
现实中,2044年并不遥远,一切看着没有影片中那么可怕,让人绝望。
但近年来,从《机器纪元》到《流浪地球》,从《后天》到《全球风暴》,还有很多科幻片,灾难片,都是地球环境遭到破坏,人类被反噬,为了生存开始寻找新的家园。
电影中画面充满了视觉冲击力,其实不过是若干现实问题的汇总。
比如空气质量、病毒、沙漠化、被污染的水、无处填埋的垃圾;比如互联网让人们走得更近又离得更远,越来越依赖各种平台和软件,习惯了大数据的推送和服务,失去了思考和辨别的能力;人们生活的一点一滴,正逐步被数字化。
终究,每一次探索和进步,都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
盼望着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可以辅助人类,让空气更好、水质更优,绿化更多,污染更少,毕竟,一呼一吸中所感受的,才是生存之本,进化之道。
原来是奔着安东叔去的,谁叫佐罗曾经是那样的酷帅,那是一个年代的痕迹了。
影片设定,我们的未来在这部影片里仅存着一个狭小的世界,大部分地球已经毁于太阳幅射,人类为了生存创造了大批量的机器人,但聪明的人类很早就预见到机器人的速度和智力发展都会优于人类,于是创造了两个口令:1机器人不能伤害人类;2机器人不能维修自己或改装其他机器人。
于是被淘汰或损毁的机器人就会被清理掉,而稍微有意识自我修复的机器人就会像在片头一样被残酷的暴头。
也由此机器人公司的保险员,我们的主人公,安东叔非常忙碌,他经历了无数人类骗保以及机器人损毁事件,不知不觉中精神上非常压抑,甚至想逃开一切带着怀孕的妻子离开这里,后来为什么选择他作为机器纪元的见证人,可能是因为他见惯了太多机器人与人类之间无形的对比,感到了机器人比人类更诚实,于是比其他人类更早一步觉醒人类的不可避免的社会灭亡。
跟所有的人工智能科幻片一样,本片的主旨还是机器人的意识觉醒,这意味着机器奴隶的反抗时代的开始,可是本片还不疾不徐的把大幕拉开,片中的人类奴役着机器人,做着各种脏活累活,甚至利用第二条口令剥夺了他们生存和进化的权利,比如片头,警察发现一个老旧的机器人在自我维修,就对他举起了手枪,可怜的机器人没有任何反抗只是举起手保护头部,并向警察求饶,最后还是残酷的被杀。
为了保守机器人进化的秘密,206号机器人焊工甚至选择自焚,可在安东叔危急关头,机器人仍然站出来,放弃了自由,拯救了安东叔免遭人类的杀害,而安东叔也被机器人所感动,反过来射杀了自已无耻的同类。
整部片子洋溢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悲哀和颓废,反而给我一种无比真实的感觉,这部剧的机器人设计非常点赞,每个机器人的面罩看上去可以用楚楚可怜又呆萌来形容。
联系到其他几部机器人电影《机械危情》,《我,机器人》似乎高智商机器人的觉醒无可避免,我们的旧世界终会终结于明日的新世界。
很难想像作为人类的导演,可以用一种客观到可怕的视角去告诉他的同类—我们:没有一个物种可以在地球上永远生存下去,即便是曾经创造不朽文明的人类自己,我们仅仅是地球绵长的亿万年时间中的沧海一粟,而我们剩下的时间将会在另一个关联的物种上延续下去,种族与种族生存其实是没有关联的,可是生活却是互相关联的,机器人产生于人类之手,他们本应为了让我们过上更好生活,可是最终高于我们并取代了我们,导演用一种严肃而冷静的态度来告诉观众,最后毁掉人类世界的不是高智商机器人,不是核难,也不是太阳幅射,而是人类的冷酷傲慢和自相残杀。
而机器人最终成为人类的地球继承者,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远优于我们体力,速度,智慧,能在高度核幅射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最主要的是他们继续了我们的人性,继承了我们对于生活的渴望和能力,所以最终使得这些机器人成为伤痕累累的地球母亲唯一能接纳的主导物种,有趣的是片中三个机器人创造的第一件机器生物是机器蟑螂,因为荒漠世界蟑螂是能存活的强大物种,暗示了机器人比我们更明白物竞天择的结果。
导演还通过觉醒的机器人告诉我们,人应该在寻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过一生,而不是仅仅为了生存而生存,所以如果你想死,就得先好好活着,得对得起你的一生。
这部片子没有炫酷的好莱坞特效,未来世界也没有传统的好莱乌商业大片里的高科技金属世界,性感而裸露的美女,奔着这两个主题的而又特别讨厌动脑子的朋友们就放弃吧,因为这恰恰是一部让人陷入深深思考的电影。
反而给了我一种无以伦比的灵魂震撼,至少让我在看了以后的整整两天时间都在思考如上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情节的进展,每一段的配乐都非常契合,美丽动人,引人深思。
安东叔回忆小时候生存环境还没有开始变化时,在海滩上玩耍把乌龟反过来的画面可谓暖人心田,对比影片中的实际的荒漠和死亡,不禁令人无限唏嘘,导演对于环保的急切需要显露无疑。
我始终认为,这不是一部纯科幻的电影,它夹杂了太多沉重的关于种族,生活,生存,人伦等等各种话题,但总结下来,这是一部令人思考的好电影。
强推!
老套的点子拙劣的表现,如果交给日本人制作可能会把这个故事讲好。
2014年11月21日看过,一般般吧,剧情也一般化,无非就是机器人追求自由和平等的生活而已。
反正我是觉得挺难看的。
有想法,但是能力有限。像在看《黑客帝国》前传,哈哈
很有想法,不过执行力差了点,主要还是剧情太弱,态度和情节都混乱不明,放不开手脚豁不出去,纠结于一堆cliché,搞了这么个没劲的结局。不过配合末世破败城市的惨白色调我喜欢,外加略带宗教感的配乐,非常有绝望美。
无聊的科幻片,阵线拉的很长,缺少一个有力的矛盾冲突,情节单薄,疲软无力,结果还讲了一个肤浅的道理,剩下的亲情和追杀情节更是一个接一个的俗套,还是那种无聊到很可怕的戏剧俗套,真搞不明白天朝为什么会引进这种拍完了直接网络发行的片子。我很想知道这么肤浅的主题,有什么好深思的?★☆
看海报就觉得是和机器人谈恋爱的样子,结果还真是,我表示剧情low爆了,完全不能和威尔史密斯的《我机器人》比
场景色调道具机器运镜都很赞,想要一台手持通讯机器
思路有点混乱。人造雨,创造机器人,但整个自然有它的循环,整个宇宙也自有它的运行法则。因为无知而恐惧,因为自以为是而更快灭绝。
一旦机器具备了思想,即便没有恶意,也真的是蛮可怕的。
还要在大陆上映呢。
小格局,大创意。我知道雨为什么变成这样了,但我想你无法明白。
?
别看海报那么劲爆,其实片子比较平淡
难看哭了……要啥没啥
低成本科幻片,做到了该做的,但是有点像在《科幻世界》上看到的小说的问题,整体没什么大问题却缺乏一个惊爆点。
有些晦涩主题有点旧
如果机器人真的有了自我的意识。 那么让机器人作为人类的延续可能是相当进步的一项抉择。 不过这些都不关我的事啊。我要爽爽爽
很久之前看的,当时就觉得没劲儿,都是一些老调重弹的设定
对生命的定义,对存在的预言。科幻不一定要打斗,不一定要翻天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