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萨姆·门德斯
主演:奥利维娅·科尔曼,迈克尔·沃德,科林·费尔斯,托比·琼斯,汤姆·布鲁克,坦娅·穆迪,汉娜·昂斯洛,克里斯塔·克拉克,莫妮卡·杜兰,罗恩·库克,莎拉·斯图尔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2
简介:讲述一个爱情故事,设定在1980年代英格兰海滨小镇一间美丽的老电影院,展现人与人的情感联系和电影的魔力。详细 >
把遥远的事情讲述出身边的感觉,可是结构太松散-12/17/22 at AMC Garden State Plaza 16
很奇怪的故事 在时代的巨变之下 个人的问题显得微不足道 关键在于你选择怎样的生活态度 就好像 你本可以走进去看电影 但你选择一直在门外 直到有些事情的发生 你开始尝试走进去 结果 你终于改变了 想尽情拥抱新生活 却发现 你又变成了一个人 好消息是 你已经变了 你爱这个世界 是因为你学会了爱自己
Life is state of mind
夹杂着迷影情怀 然后讲了个老套且被讲烂的故事
正如开头大段落呈现影院与女主生活的固定镜头组接,主题内容上的更转也是一个连一个的出现,先是爱情萌发治愈本身疾病,再是前情阴影导致再度复发,最终工作骚扰致使彻底崩溃,在连接社会议题上的女性困境与种族问题。门德斯好像丧失了复杂现实多线描绘的剧作能力,只能用积木模块的方式垒起文本,重心四落自然使人感觉四六不靠。最终这也使得在银幕中找到慰藉也变的俗套无比,更透露出因为尽职而不去看电影以此凸显最终去看时感动设置的糟糕。让人想起不少其他电影,不提港译名已经致敬的《海边电影院》,其文本自身也类似《最后一场电影》,同样特殊时期人生困境与电影院连接的设定(难得显现影院从剧院式转到多厅式的发展)。而情节上就不得不提瑟克与法斯宾德了,希望门德斯之后再拍类似的,先看下《深锁春光一院愁》与《恐惧吞噬灵魂》吧。
影院、电影在片中是窥得英国时代一角和角色感情的道具。没必要说什么迷影和电影魅力表现得没有诚意,本身这个故事的主角就不是它们,而是每一个活生生的人。只是这些人,这些感情和社会是藉由这家小小的影院来表现。网友们也不要过于一厢情愿好吧。
平平淡淡,几个角色都挺讨喜。影院几幕,很难不跟妮可基德曼amc魔性广告联系起来,机位都一样!Somehow heartbreak feels better in a place like this. Because here….we ARE
种族创伤与童年创伤下的毁灭与重生,片末离别的绿树如此静美。人生最暗处互相借火,他启航了梦想,她学会了告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LFF2022 最后看到菲利普·拉金的《高窗》激动了一下下。
嘲笑衰老的男孩因肤色被殴打,羞于发问的钓者不知鱼在哪里。堆沙堡的女人曾在办公室受辱,飞行的鸽子被袜子治愈。十四年未与儿子相见,却忘记离家的原因。电影是树木的纹理,记录生命的茂放和重生。视神经缺陷让人类忘记帧与帧之间的黑暗,相信胶片上的飞现象。电影为生命营造幻觉,爱为幻觉创造生命。
拉胯平庸还要在会员费之外收钱,怎么好意思的。
3.5。1.罗杰·迪金斯柔和的光影和精致的构图为影片增色太多,非常适合大银幕二刷。2.萨姆·门德斯的剧本更像是散文诗,围绕着“电影情书”企图串起零碎的情节,即使最后一个人沉默地影厅看片氛围感拉满,却有些难以共情。3.科尔曼的表演太棒!
美则美矣,但看不出和电影有什么必然的关系,一封无聊的影院情书
这种涓涓细流般的爱情小诗正中我的下怀,谁想到在这样一个澎湃片名下,表现的却是这样一首小情歌,着实惊喜。什么忘年、肤色、种族,这些标签在真正的感情发酵过后,都可以如浮云般飘散。Olivia Coleman真的演什么我都爱!
除了过于理念先行,女主的表演真的无懈可击。这类传统电影的存在是美好的。
2023.03.30
难得的导演在1917疯狂炫技之后,拍了一部没有任何技巧的温暖小品!有被感动到,摄影很赞,光影很讲究!
美国白人对黑人身体的欲望,终于借此直白地说了出来。。。
Life is not a state of mind, daddy is
虚假的光/虚假的电影/虚假的主题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把遥远的事情讲述出身边的感觉,可是结构太松散-12/17/22 at AMC Garden State Plaza 16
很奇怪的故事 在时代的巨变之下 个人的问题显得微不足道 关键在于你选择怎样的生活态度 就好像 你本可以走进去看电影 但你选择一直在门外 直到有些事情的发生 你开始尝试走进去 结果 你终于改变了 想尽情拥抱新生活 却发现 你又变成了一个人 好消息是 你已经变了 你爱这个世界 是因为你学会了爱自己
Life is state of mind
夹杂着迷影情怀 然后讲了个老套且被讲烂的故事
正如开头大段落呈现影院与女主生活的固定镜头组接,主题内容上的更转也是一个连一个的出现,先是爱情萌发治愈本身疾病,再是前情阴影导致再度复发,最终工作骚扰致使彻底崩溃,在连接社会议题上的女性困境与种族问题。门德斯好像丧失了复杂现实多线描绘的剧作能力,只能用积木模块的方式垒起文本,重心四落自然使人感觉四六不靠。最终这也使得在银幕中找到慰藉也变的俗套无比,更透露出因为尽职而不去看电影以此凸显最终去看时感动设置的糟糕。让人想起不少其他电影,不提港译名已经致敬的《海边电影院》,其文本自身也类似《最后一场电影》,同样特殊时期人生困境与电影院连接的设定(难得显现影院从剧院式转到多厅式的发展)。而情节上就不得不提瑟克与法斯宾德了,希望门德斯之后再拍类似的,先看下《深锁春光一院愁》与《恐惧吞噬灵魂》吧。
影院、电影在片中是窥得英国时代一角和角色感情的道具。没必要说什么迷影和电影魅力表现得没有诚意,本身这个故事的主角就不是它们,而是每一个活生生的人。只是这些人,这些感情和社会是藉由这家小小的影院来表现。网友们也不要过于一厢情愿好吧。
平平淡淡,几个角色都挺讨喜。影院几幕,很难不跟妮可基德曼amc魔性广告联系起来,机位都一样!Somehow heartbreak feels better in a place like this. Because here….we ARE
种族创伤与童年创伤下的毁灭与重生,片末离别的绿树如此静美。人生最暗处互相借火,他启航了梦想,她学会了告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LFF2022 最后看到菲利普·拉金的《高窗》激动了一下下。
嘲笑衰老的男孩因肤色被殴打,羞于发问的钓者不知鱼在哪里。堆沙堡的女人曾在办公室受辱,飞行的鸽子被袜子治愈。十四年未与儿子相见,却忘记离家的原因。电影是树木的纹理,记录生命的茂放和重生。视神经缺陷让人类忘记帧与帧之间的黑暗,相信胶片上的飞现象。电影为生命营造幻觉,爱为幻觉创造生命。
拉胯平庸还要在会员费之外收钱,怎么好意思的。
3.5。1.罗杰·迪金斯柔和的光影和精致的构图为影片增色太多,非常适合大银幕二刷。2.萨姆·门德斯的剧本更像是散文诗,围绕着“电影情书”企图串起零碎的情节,即使最后一个人沉默地影厅看片氛围感拉满,却有些难以共情。3.科尔曼的表演太棒!
美则美矣,但看不出和电影有什么必然的关系,一封无聊的影院情书
这种涓涓细流般的爱情小诗正中我的下怀,谁想到在这样一个澎湃片名下,表现的却是这样一首小情歌,着实惊喜。什么忘年、肤色、种族,这些标签在真正的感情发酵过后,都可以如浮云般飘散。Olivia Coleman真的演什么我都爱!
除了过于理念先行,女主的表演真的无懈可击。这类传统电影的存在是美好的。
2023.03.30
难得的导演在1917疯狂炫技之后,拍了一部没有任何技巧的温暖小品!有被感动到,摄影很赞,光影很讲究!
美国白人对黑人身体的欲望,终于借此直白地说了出来。。。
Life is not a state of mind, daddy is
虚假的光/虚假的电影/虚假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