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在期待、追寻一份完美的爱情。
可在这偌大的红尘中真的有完美的的爱情吗?
谁知道呢?
至少在没有遇到之前,一直都在期待着、幻想着。
如果有一天,一个人突然闯入你的世界,住在你的脑海,他(她)知你懂你,爱你所爱,急你所急,而且还是一个及其有趣的灵魂。
他(她)的出现,拯救了你流浪在荒芜世界里将近干枯的灵魂。
从此你们无话不谈,分享这个的最美,承担这个世界的最悲,所有的心情都因为他(她)的出现而不在孤独,甚至因为分享而欢乐加倍。
从那一刻起,你知道在茫茫人海里遇到了自己走失的灵魂,只有彼此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人。
即使偶尔吵架了,但还是忍不住的偷偷想他(她)。
没有他(她),那怕是一秒钟,都觉得人生无聊透顶,世界再度回归于荒芜,生活变得枯燥冰冷。
当他(她)出现的时候,所有不愉快变成虚无,欢快的心立刻开始舞蹈。
可是这样的爱情真的存在吗?
至少在《你眼中的世界》给予了我们一份美好的期待。
男女主人公生活在不同的城市,却能从自己的眼里看到对方的世界,能感觉到对方的心情,就像是寄住在彼此灵魂里一样。
只要愿意,两人就可以无限制的交流,就像以上所写的一样。
或许现实是梦想无法触及的距离,就像男主人公感叹的那样:“你结婚了,我在假释中。
”可是又能如何呢?
自己想要追寻的东西太过美好,太过诱人,必须拼尽一切去追逐,只要够努力,在通往远方的红色火车上,彼此终会喜极而泣,用力拥抱,直到把对方揉进彼此心里。
不过整部剧与其说是爱情片,倒不如说是励志片。
作为爱情片,这部剧太过梦幻了,就像骗人的童话。
如果从励志的角度来看,对方就是自己想要的未来,因为只有自己才能如此了解自己想要什么。
你的渴望越强,你离你想要的未来就会越近。
你的期待、你的渴望,终将会成就你。
如果你在编剧栏里看到乔斯·韦登的名字,或许你不会再讶异结尾的高潮段落,为何会变成一场急转直下的追逐与逃亡。
你理解我,我珍惜你的两情相悦,对于成年人的世界,不足以改变两个人原本的生活轨迹,一个无业女和出狱犯的未来是令人担忧的。
因此,乔斯·韦登可能连自己也觉得仅仅如此,不足以将故事推进到观众所预期的happy ending中,于是丈夫、朋友、监管员瞬间变脸,以社会改造者的压迫形式出场,履行反派的义务试图泯灭主角生命中的最后一丝自我。
所以造反了。
所以私奔了。
凭心而论,In your eyes的开头是一个很有创意的故事,男女主角在痛苦时的视知觉是相通的,却彼此互不相识。
也因为如此,他们都被当成各自生活圈中的一个怪异的存在,受到别人不同程度的非议和挤兑。
直到一次意外,双方知晓了彼此的存在。
于是兴奋、喜悦,与世界上的另一个我分享生命中所有的点滴。
圣经中提到,女人是上帝用男人身体中的一根肋骨造就的。
或许因为文化根源,西方人对爱情的认知总是和对自我的追寻联系在一起,因为曾经是一个整体,所以人物彼此感知对方的方式先是通过自己,然后寻找默契,于是选择最能让自己流露出真实自我的一方,哪怕流露出的是幼稚和童真。
Dylan和Rebecca第一次见到各自长相的段落是用照镜子的方式。
他们的视觉相通,通过镜子看到彼此,“看”的行为在这里一语双关,先是自己而后是对方。
彼此打招呼说“嗨”的时候,其实也是对着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个自我。
“看”这个动作在情节设定中被赋予了特殊含义,就像印象派画作中人物的“看”,简单的动作,被赋予着现实意义上的道德诉求。
这类故事中的人物一开始可能都在一个莫名其妙地环境中做着别人眼中希冀的角色,或者落拓、或者孤独。
直到有一天相遇,然后释放压抑的自我,获得爱情的同时也完成了对自我的回归。
同样的命题也出现在不同的爱情电影中:Titanic里不适应上流社会的露丝,在遇到杰克后越发的奔放;Her中孤独的西奥多与虚拟恋人的相爱,分明是依着自己的喜好,创造了萨曼莎;The Notebook中的艾莉放弃富家公子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在诺亚的面前可以流露出最童真的自我;而Days of Summer则直接写着一段恋情对自我的塑造。
影片的高潮段落,Dylan和Rebecca马上就要见面,他们跑过一片空地,画面的关键词是雪地和汽车。
雪地是Rebecca童年时的创伤、在影片的开头,也正是这一次事故,让观众知晓童年的Dylan和Rebecca间的联系;报废的汽车是Dylan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出狱后的他住在一辆破旧的房车里,为人聪明,却因为社会偏见,只能在洗车厂打工度日。
两个意象的重合,预示着他们终将相遇,以连接彼此痛苦的方式。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片子中自抚的做爱方式,分居两地的两只手突然出现在了一个画面中的同一个时空,十字相扣,象征着双方自我和彼此双重的心灵抚慰,让人眼前一亮。
大多数优秀的西方爱情电影是不太在意强调物质条件的苛求。
因此主角可以是生活中的各阶层人士,而这类故事在完成对人类精神世界探索的同时,也达到了真正服务大众生活的艺术目的。
相较于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天朝,影院里只见各种名利双收、利益互利的男盗女娼,似乎天底下的女人只需要懂得如何选择优秀的男人,而男人只需要懂得如何赚取更多的钱,就能解决一切的问题。
或许,万恶的资本主义更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其实换句话说,如果不是因为望着你,看见我,又有几人的无理取闹值得对方奋不顾身日以继夜的去争取成功?
先说结论:入口甘甜,回味苦涩。
这部电影表面上是小清新的科幻爱情片。
两个素不相识的男女,共享观感,最终走到一起。
其中却隐藏了多少隐喻和幻想啊。
第一重隐喻:命中注定的缘分人类生来孤独,大家都期望自己一生下来,就有一个和自己匹配的命中注定之人来等待自己。
编剧用共享感官来为片中男女隐喻这种命中注定。
在这种隐喻的前提下,后面无论发生什么,这对男女走到一起都是有立足点的,毕竟他们如此切合,不走到一起都是对彼此的折磨。
然而,这也是一种幻想,事实上,不可能有人是为了我们而生的,每个人都是自由的,相处是一种磨合的过程,能接受对方的差异、不足,才最终走到一起。
幻想不需要磨合的爱情,大概是只有青春期少女才会干的事情。
第二重隐喻:现代社会的束缚和婚姻生活的无奈片中我们从多处细节可以看到,贝姬和菲利普的婚姻生活并不幸福,更像是一种媾和、形式婚姻,虽然两人也有感情和性的交流,但更多的是差异、处处防备、控制。
对菲利普来说,贝姬能提供自己需要的东西:漂亮的容貌,让自己体面;听话,让自己满足控制欲。
美中不足的是,贝姬时不时脱线。
所以才有了贝姬在聚会上病症发作后,他们开车回家途中的对话:你下次发病时,能不能提前给我征兆?
这句话暴露了菲利普的思维模式:凡事应该是要有计划的,要预约的,让自己丢面子的意外之事不能出现,否则会成为上流交际圈中的笑料。
贝姬也很无奈,自己的病症一开始并不能随意控制。
所以她对菲利普致歉,并试图迎合他。
事实上,后来她在片中也点出了自己嫁给菲利普的理由:寻找一个能照顾自己的人。
因为母亲的去世,她曾经崩溃过。
菲利普从各方面来说都很适合自己。
家境优渥、也能给自己精神方面的指导和保护。
但是,说白了,这不过是一种将就,一种苟合。
贝姬提供自己能做到的,菲利普也付出自己能提供的,就像做生意一样。
说到这里,现如今不少女子期待丈夫什么都有,同时也强调不将就。
坦诚而言,在生活面前,大多数人既得不到良好的物质享受,也没有不将就的资本。
好的生活,自然是有的,只不过,你能够得上吗?
你值吗?
钢之炼金术师有句话讲得好,等价交换,得到什么,都要付出对等的代价。
第三重隐喻:社交生活的复杂和龌龊菲利普希望贝姬做到上流社会的本分,然而这些贵妇人的谈话既虚伪又无聊。
在最开始的夜晚茶话会上,有一个妇人,似乎叫黛安,建议贝姬去学绘画,这样有助于理清思路。
说得好像自己很有研究一样,事实上,我们在片中看到,她连基本的线条都画不好。
贝姬后来去了绘画课,在课上用意念和男主迪伦谈笑,当看到黛安的画时,不自觉地笑出声来。
黛安面露尴尬,于是在课后试图套贝姬的话,好去散播谣言告状。
在贝姬一再否认自己没有出轨时,黛安露出一副关心,又高高在上的样子,表示菲利普很可怜。
贝姬觉得她不可理喻,很快走了。
事后黛安就去找了菲利普。
黛安这个角色很虚伪,是个不折不扣的婊子。
第四重隐喻:底层社会的压迫和无路可走男主迪伦在小时候,成绩良好,只不过他的好哥们就不怎么样了,于是他不断走上犯罪的道路。
由于周围人的观念和经济压力,他一度别无选择。
警官歧视他,周围人觉得他怪异,他也没什么朋友,连和女孩子交往都不会。
贝姬是他遇到最好的人,所以他试图努力抓住。
编剧在前面铺垫了那么多,是为后面的剧情波折做准备的。
贝姬想要忠于自己的婚姻,和迪伦断绝意念交流。
迪伦也默认了她这种做法,无计可施。
然而,菲利普从黛安那里得知贝姬有异常后,为了掩盖自己出丑,就试图把贝姬关进精神病院接受治疗。
作为心理医生,他和导师从贝姬的肢体动作看出她对自己有防备心理。
而此时把她关入病院的理由很充分,也得到了导师的支持。
这再次反映了菲利普的控制欲。
迪伦发觉贝姬有难后,远程指导她撬锁,并赶往病院,试图拯救贝姬。
两人在一小段波折后,踏上去往远方的火车,影片到这里迎来了完美结局。
然而,真的结束了吗?
两个差距这么大的人能否克服困难,在异国他乡生存下来?
远方和火车更像是一种愿景,故事远未结束。
这部影片节奏清晰,看似唯美。
细品起来,却处处幻想,入口甘甜,回味苦涩。
我一直相信,在我们生活的空间周围,一定有我们看不见的守护神或者高维度的灵性生命存在着,也许有人叫他们是天使,也许有人叫他们是守护神。
现实中如果我们爱上一个人,会发现即使没有表白过,经常那个被爱上的人也会感知到——我相信其中是这样的天使在替你传达。
如果两个人互相有好感,两边的天使就会经常传达,所以,不知不觉中你们经常会在一个时间做同一件事情,会渐渐遇到同样的感受,喜欢或厌恶同样的事物。
而影片中的心有灵犀,设定成天造地设的一对了,加了太大的超自然的力量,先入为主了,反而少了些那种“好巧,我们没有约定,却总是碰到”“没有商量好却总是喜欢同样的东西哦”的会心感觉了。
三星半。
你自幼成长于一个不完整的家庭。
虽说有母亲无微不至的呵护,但先天亲情的残缺,还是让你对异性充满了不信任的狐疑。
母亲的溘然逝去让你痛不欲生,你像一个快溺水的人,疯狂的抓寻着周围任何可以让你活命的物体,直到遇到了现在的丈夫。
他富足,他体贴,有稳定的生活,一个华丽奢豪的家,多少带来了一些安全感。
他带着你出入上流社会的晚宴,纵身于达官贵人的觥筹交错中。
你尽可能面带微笑的应酬着不擅长的一切,你感受到了暧昧又不怀好意的目光,各种空洞无聊的话题,格格不入的落寞,无人可以诉说的孤独。
从小到大,你一直感觉到冥冥之中有另一个他在你心头萦绕。
他是那么缥缈,你从来不知道对方的长相,但他又是那么清晰,那么不可思议的占据着你的心:对方快乐你会笑,对方哭泣你会低落,对方承受痛楚,你甚至也有肉体上的感同身受。
你以为这是幻觉,是自己的青春期的悸动,是女生的生理期作怪,浮现在眼前的光怪陆离,只是自己的臆想。
而随着这些不期而遇的喜怒哀乐如潮水般涌来,你会情不自禁的在庄重的场合里失控大叫,会在丈夫的关心面前恍惚茫然心不在焉,会寂静的画室莫名其妙的窃喜笑出声。
这种伴随了你二十年之久的情绪滋生渐长,你开始被大家人前人后的议论纷纷,昔日温存的丈夫也疲倦生厌渐行渐远。
而你可以做的,只是日益厚实的缄默,它是你唯一的盔甲。
这种苦闷的日子日复一日,终于有一天,命运安排你遇到了他。
没想到这一切都是真的,世界上真有另一个这样的人存在。
两个人经历了一番初遇的坑坑巴巴惊慌失措以后,开始了第一次心灵上的互动。
幽灵一样的阴影背后是一个鲜活的人,还有一把温柔细腻的声音,这简直像梦一般的不可思议。
两人好像初恋男女般的羞涩扭捏,在镜子面前第一次窥见了对方的脸和身体,一瞬间竟有了久违的面红耳赤。
年轻,英俊,强壮,这不是曾经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吗。
他是个怎样的人啊?
好奇心让你不断的去叩敲他的心门,不,这个心房对你而言是没有门的。
你可以出现在他每天醒来睁眼的时分;可以跟着他去酒吧,因为他对女生搭讪的笨拙而放情大笑;可以身处在大雪的新罕布什尔州,心却陪着他在加利福利亚州明媚的阳光下,一起倒腾那些开得灿烂无比的花花草草;你悄然无声的潜伏在他的日常,他的一切生活都在对你敞放着,包括他的心,都是如同玻璃一般清澈透明。
而他的心声仿佛就是另一个你的对话,你惊讶的发现,你们是那么的相似啊,众人不解的目光下藏着是善良,敏感,孤高得来还有一份小聪明的狡黠。
男女相恋,我们常用一见倾心来形容。
这回可是名副其实的倾心,倾囊而出。
你的那些小情绪,脑海里最深的记忆,包括种种年少无知时的羞耻和尴尬,在这份心灵共通的面前都是徒劳的。
你们开始如胶似漆的日夜相守,激动的回忆着彼此的从前,那些曾经有过的心灵碰撞,即使丈夫收起了所有相册,但不能阻止你们共享这份“云”的记忆。
于是乎,这一份奇妙的“异地恋”就这么产生了。
你迫切的想见到这个真实的人,用指尖轻撩爱抚他的身体,亲吻他滚烫的嘴唇,渴望一份体内最深的灵与肉的相交,这份感情很自然的就升华到了床笫之间。
那个难忘的深夜,你和他躺在各自的床上,听着他的喘息声,迎合他来自远方的呼唤,两人的十指在不同的空间里的神奇的相扣,灵魂在这一刻出窍相爱,一阵巫山云雨的交融,一场缠绵悱恻的春梦,浸湿了彼此的床褥。
梦醒时分,更加坚定了你要见他的决心。
爱情就是一场眩晕,眩晕让人发狂,你决定不顾世俗的目光,抛下一切也要和他私奔。
同样的,他也不惜犯下各种大祸,和同伙决裂,盗窃车辆,与警察上演飞车大战,拼命的向着你的方向奔来。
爱情在你们俩身上疯狂的燃烧着,吞噬着那些欲望的氧气,带着即使化为灰烬也在所不辞的义无反顾。
两人见面后生疏又热切的拥吻着,故事便在这一趟疾驰奔往前方的列车中截止。
未来是怎么样的,已经不需要去探讨。
冷静的爱像月亮的光,明亮却不温暖。
即使两个人再也不能见面,这一场火车边上对爱情的追逐,对幸福精疲力竭的奔跑,已经足够让他们在剩下了的人生里回味一辈子了。
电影由一部1992年的小说改编,那时候的人还没有想到未来的今天,虚拟现实,VR眼镜的技术已经发展得如此如火如荼。
远距离的见面,甚至接近真实的触觉,已经不再遥不可及。
好像电影里那身临其境的模拟性爱,现在已经接近实现了吧。
感觉除了男女主可以互相感受到身体的一些感觉,触碰,和现实中的网恋有稍微一点像。
当然,因为他们都能感受到对方正在经历的一些情感或者身体上的折磨,就像身边有一个人在,这和网恋又差很多。
其实我是能接受的,我以为这部电影会是男女主以这种方式互相陪伴,然后在不影响现实生活的条件下,一直保持这样的灵魂伴侣(可能这样的想法也是理想化吧,因为我现在越来越觉得男女之间可能没有纯洁的友谊 个人意见 杠就是你对)。
但是我看到后面他们俩奔现了,我真的三观炸裂。
还不是从这里开始的,中间看到女主在雪地里和男主说再见的时候,我还是抱着我仅有的微弱希望继续看了下去,我觉得我想的还有一丝可能成真。
不过后来他们竟然远程那啥…就感觉像是寂寞找人发泄。
可能是爱吧。
那时候bgm响了,我是因为这首歌来看看这部电影的,但我觉得他有些毁了这首歌的emmmm。
我知道,其实这种爱的产生肯定和女主的丈夫那些做法有关,也和男主身边的环境有关。
不过我还是会有三观炸裂的感觉。
他们如此的感同身受,甚至不需要依靠任何东西取得联系。
我更想看的是他们都单身,但是互相通过灵魂互相救赎,找到对方在一起了。
如果是这样的爱情,我真的会很开心。
虽然说女主丈夫的做法是推动女主走向男主的一个主要的原因吧,但是我总觉得把女主框在一个已婚的框里会让我的三观感受到不适的感觉。
(仅代表个人意见嗷!
这三观也是没救了,一个是有夫之寂寞主妇傻白甜,一个是出狱小混混生活中的真.Loser,两个人“神交”各种调情跟QQ聊天有啥区别。
女主老公前面至少没看出来有啥不对的地方,后面也是知道女主疯癫的"真相"后才采取行动。
反而是女主从一开始对老公各种欺骗,有点不如意就各种不满意加放纵,主动和男主神交配,反正就是全世界都欠我的。
男主秉持帅就是正义,最后利用开锁技能帮女主逃脱,然后两人一起跳火车奔向幸福生活。
留下我碎了一地的三观及对豆瓣评分的蜜汁尴尬。
1分就这么多了。
人们眼中最美好的爱情,莫过于这个世界上有那么一个人,能感知你的痛苦,欣喜你的幸福,让你可以看见更好的未来。
而这部戏中,男女主角的通感能力使这一切更为容易。
无需多说便可以知晓你的处境,你曾经历过得苦痛也已经感同身受。
就像两个单翼的天使,终于找寻到了自己另一个翅膀。
即使过程中两人仍然面临Rebecca已经结婚的窘境,Dylan无法摆脱坐牢的过去,但是与爱情层面已经堪称完美。
只有到最后两人才真正处于一个镜头底下,在前进火车的空车厢中拥吻,典型的happy ending。
两位主演不造作,不浮夸的演技,也为这部小成本小清新电影添彩不少。
特别是前一个小时,整部影片的基调都是甜蜜美好的,Rebecca一个人在地下室跳舞是整部影片最感动我的镜头。
其实单纯从剧情角度,这部影片并不能说多么优质。
对于冲突的处理程度根本无法直击内心。
最后也只是表面在一起,Rebecca 的婚姻以及跟在Dylan后面的警察都没有做到处理和交代。
不过每个人看到最后仍然会欣慰他们终于在一起了,因为这就是爱情,我们所羡慕的不计后果不计得失最纯洁的爱情。
王子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就好,何必在乎他们后来是不是为生活琐事吵架,公主是不是最终变成了丑恶的毒皇后。
总之,如果你还相信爱情,那么就去看这部影片吧。
补充一些观点。
电影的确应该和现实紧密结合,哪怕是超现实的题材,也应该把故事讲得逻辑自洽,而不是天马行空的发挥。
导演很鸡贼,直接黑化了原配老公,让我们理解女主的做法。
尽管男主强势且虚荣,没有足够尊重女主,但这是伴随着女主的出轨而变化的,所以两个人都在把互相退远,但真正错的是仍然是女主。
而女主的整个感情线,模糊不清,左右摇摆,反倒是因不得不选男主,才有的大结局。
我可以理解剧情设定,对婚姻不满而精神出轨,但不能接受,最关键的爱情故事讲得并不太好。
以下是原评价:很多人说“小偷”“出轨”,就是三观太歪了,而类似的,《泰坦尼克号》又三观正吗?
人可能在无奈中做出一些选择,但这并不能为一个人一件事下“好/坏”的定义,更何况,追求爱情,哪有什么对与错?
女主是极度敏感的,由于成长环境的畸形(曾提到十分畏惧父亲),包括初恋的骗炮,导致了女主心理状况很不稳定,甚至有抑郁症倾向。
而她的老公,实际上是一位事业爱情很成功的男人,他们结婚的原因,更多的是出于她的感激,在自己最脆弱的三个月,他始终在医院陪着她,加上她想逃离家庭,这是个不错的契机。
而后问题随之而来,这样的婚姻生活,及这样的社交生活,都不是她想要的,当然这并不是出轨的理由,仅是铺垫。
这时男主(soulmate)出现了,两者交流前几次,她十分注意分寸,但是猎奇的心理,加上丈夫日常不在身边,两人的交流和互动越来越多,越来越微妙,很难不产生情愫,最经典的那一幕自摸,也是在微醺的状态下,两厢情愿的冲动,自然而然的发生了。
然而即便情到深处,女主还是两度挽留自己的婚姻,包括对丈夫的补偿(身体上的)以及决定和他断绝联系,但是丈夫连续两次犯错(具体下面解释),导致了两人关系的彻底破裂。
丈夫是大男子式的,重点说他所犯的错,第一是扔掉女主小时候的相册,因为从他的角度,这是为了不让她回忆起伤心过往,但是女主的确很介意这件事,这让两人产生隔阂,也让那边有了机会升温;第二是强制女主住院,因为他过分在意自己的面子或圈子地位,无论女主是出轨还是精神出了问题,简单粗暴的把她放进医院,既保住了面子,也让女主有自己的时间去思考/治疗,但是这样过于自私霸道了,让她回忆起了父亲,所以爱情与感激不复存在,变成畏惧与抵触。
最后警察追男主,警卫追女主,两人努力逃离之前的那个身份,追求自己的爱情。
结局是开放式的,无论今后两人过得是好是差,将结尾定格在最美好的一刻,描绘出最纯粹的爱情,挺好的。
如果你在平常是一个少言寡语,不是很入群,却有着特殊喜好总会莫名感到失落的人这个片一定是你的菜。
如果你非常满足于现实的生活,从不会觉得孤独空虚,那么对你来说一定味如嚼蜡!
本片的男主女主一定都是前者,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总是最不起眼的那个人,不是很会说话,不是很合群,即使物质生活非常丰富,却并不满足,总是感觉缺些什么。
而女主的丈夫和其他的朋友,那些上流社会的女人,和董事则是后者。
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非常的吃得开,每天都笑脸呵呵,貌似优雅的玩转于各种社交场合。
而且必将是最耀眼的那几个!!
而女主和男主则绝对是众人眼中的神经质!!!
很明显,女主男主绝对是心里需要大于物质需求的那种人。
也是有着渴望灵魂伴侣期望的那种理想主义者!
她们目空一切,淡薄名利,单纯,简单,随性,善良,却在这个注重现实的世界四处碰壁。
女主,有个上流社会的丈夫,家里非常富足,深爱他的丈夫总是直接或是间接要女主配合她,做那些必须与她们身份地位,相称和的事情。
于是出席各种女主非常不擅长的各种社交场合,和那些上流女人董事交谈着在女主看来非常空洞无聊的谈话和八卦其他人的私生活。
女主很累,菲利普确紧张的要死,生怕妻子说错一句话,穿错了衣服,丢了自己好不容易刚在这个圈子建立起来的威望与自尊!
(非常自私与大男子主义)当然 ,女主总是出状况。
男主是个贼,但是从他小时候功课不错,老师赞扬他以及和光头警察的对话中看出也是个本质好的苗子,因为重兄弟情义不小心走错路成了贼。
但本质绝对不错。
同样不擅长外交,(见到喜欢自己的女孩当娜会口吃)闷骚的那种小男人。
在与女主隔时空神交后,各种爱心,善良,闷骚气质喷然而出。
你可以把这称为怜香惜玉,但是在看见瑞贝卡真容前,就表现出各种可爱善良热心!
这种爱心,女主丈夫菲利普绝对没有!
两个同样性格气质的人相遇,一定会碰撞出火花。
瑞贝卡帮助男主迪伦泡妞,迪伦帮助瑞贝卡修车。
分享所有心事,两个人把心事互相诉说倾听。
互相分享美好的事情,那种快乐感,绝对是两个人各自快乐感的n倍。
这个世界只属于他么彼此,其它人是进不去的。
说到这,你或许有疑问。
瑞贝卡可以向丈夫倾诉这些,迪伦也可以和当娜说啊。
非要只对彼此这一个特定的人说呢!
有一个词,叫做“最熟悉的陌生人”。
不知你是否有这种感觉,身边的人和你生活在一起很多年,很熟悉,但是有些话你和他说他不懂也不能理解,同样他和你说你也无法认同。
久而久之,有一种近在咫尺,却相隔千里感觉。
有些事就是无法对你说出口!!!!
瑞贝卡和菲利普就是这种感觉。
那么他们心中有彼此吗,菲利普非常爱瑞贝卡,但爱的自私。
瑞贝卡心里也有菲利普,否则不会总是陪他出席那些宴会,而且是在一次又一次出现错误被指责后还委屈去的。
而且在那次重大失误后,回到家,菲利普终于不再好脾气,毫无掩饰的指责她给自己丢了面子之后,还满足了对方的生理需求。
要是换成一个脾气爆点的姑娘,kao 你数落完老娘,还要gan 我,老娘才不伺候你,咣的一脚踹你下去算了。
所以瑞贝卡心里是在乎这段婚姻的,而且愿意为丈夫委屈自己去做不愿意做的事情(不是指床单而是指配合他把自己装成社交名媛)那是不是爱,不知道,只知道在乎他!
所以在遇到迪伦这样的灵魂伴侣,也始终保持克制,理性感存在,不会逾越尺度的。
迪伦心里对瑞贝卡有爱意,却也明白对方是已婚妇女,自己是个贼根本配不上瑞贝卡。
双方都保持克制,直到瑞贝卡欣喜要找自己儿时照片与迪伦分享,却惊讶的发现丈夫早已告知佣人把照片都扔了,虽然初衷是为了不让瑞贝卡回忆那段伤心事。
这里菲利普可是犯了严重错误,他不明白,过去的回忆对瑞贝卡来说即使痛苦却也是她生命的一部分,同样珍贵。
他的做法,非常不尊重妻子!
所以崩溃的瑞贝卡在酒精的作用下,在迪伦的那句“我的生活破烂不堪,唯一真实在乎的东西只有你了”后,心里防线被冲破了,与迪有了那场神一般的床戏。
严格说也不算。
(靠,这里必须说一下,佐伊卡赞身材棒啊!
男主胸好大啊。
捂脸!!!!
) 双手十指在肉体上的滑动如舞蹈一般,唯美流畅,自然浑然天成。
一丁点下流的感觉都没有哎,这种感觉只有在相爱的人之间才会有。
(当然是在前情铺垫和音乐的衬托下,否则单看这一段就是雅美碟啊) 我想要说一下几个推动剧情的人物性格特质和现实的对比。
瑞贝卡 深闺美艳小少妇,众人眼中神经质。
(现实应该存在,数量极少,多数为抑郁症潜质病人,特级保护动物) 迪伦 萌帅阳光屌丝男,当情人可以,绝不是老公人选(存在,数量极少,有点傻大憨粗。
一级保护动物) 戴安 自以为是有钱的绿茶婊,现实中这种人随处可见(这年头满大街跑) 菲利普 本质不坏的呆板老男人,穷的只剩钱了(现实有,少,二级保护动物) 戴安是个让我很气愤的人,一开始出场就在和一群女人八卦。
她貌似好心叫瑞贝卡加入上流社会圈子画画的班,却在发现问题时,“义正言辞“的捅了瑞贝卡和菲利普一人一刀,还说我是好心啊!!
对瑞贝卡说我不会说出你“出轨“的事情的,然后屁跌屁跌的跑去告诉菲利普,那一幕虽然没有表示她和菲利普说什么,但从菲利普的表情和攥拳的手势看,她说的绝对是“菲利普,瑞贝卡最近不对劲,你要看紧她哦” 自尊心严重受伤的菲利普,既不想在一次丢面子,又不想和老婆撕破脸的情况下,以一个在婚姻关系中强者的姿态,对老婆说“亲爱的,你生病啦,得吃药。
吃药就好了。
”这一幕是不是很眼熟。
菲利普的做法是在把瑞贝卡强留在自己身边,他不会去想妻子为什么出轨,自己是否做错了。
他的一切都是为瑞贝卡好,做什么都是对的。
所以把丫直接关精神病院去了。
这种爱,给你 ,你要吗?
所以女主的心已经正式出轨了,在灵魂伴侣和压抑的爱之间选择了前者。
跑之前,还给了老公菲利普一拳。
菲利普还激动的大叫“老婆,你不要离开我啊”!
她不顾一切飞奔向迪伦,飞奔向理想中最美好的感觉。
瑞贝卡跑到铁路旁,那茫然的神情,焦急的呼吸,我看到这真是感到窒息。
她已经抛弃了一切,幸好迪伦出现,带着那一脸的阳光笑容。
紧接着,两人终于跑上了火车,在阳下的见证下,终于看见了彼此真实的存在,瑞贝卡伸手触碰迪伦的脸庞一幕是那么令人动容!
其实心里明白,这个结局其实牵强的狠,迪伦偷了两台车才跑到瑞贝卡这里,一个精神病人和一个再次犯事的贼怎么会有好下场,他们的结局怎么想都不会是,happy ending。
但是,就让一切停在这里吧。
,飞蛾扑火,明知道结局会是死亡,却也一定会义无反顾的飞奔而去。
只因你我早已厌倦尘世中的冰冷的一切,为了那一瞬间的美好我愿意 背弃一切,只因为有你的存在 让我不再感到孤独,有你存在我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和 爱!
又神奇又平凡。(结尾真不错,两个人不用对着空气叨逼叨了OvO)
让人有些意外的欧美小清新爱情电影,影片讲述了两个美国大陆东西两端完全没有交集的陌生人之间的故事,两人不知为何被不可思议的力量联系在一起共享视觉听觉嗅觉等,当然最后相爱在一起了的爱情故事
三星半,男主长得实在太甜了,结局如果是平行世界就更合胃口了。话说两人如果OOXX就真的是go fuck yourself了吧。。。。
又是“一团糟的我爱上一团糟的你”之设定,脱离现实太远。虽然看起来文艺小清新,实则是高概念电影。非常工整规矩的片子。
什么三观
清新可爱,温婉甜蜜
我不孤独
亦不跑偏的电影,本身可以高大上的,结果硬毁成了婚外恋的低格调!严重的不合适!
挺不错的,很温馨很温暖。这俩谈恋爱,把电话费流量费都省了啊!
总的来说是部屡见不鲜但总是很奇妙又美好的故事。
从互相不认识的两个陌生人,慢慢的变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即使我们不在一起,心灵却是能互相的感应。
创意高分,男女主挺可爱,别的就全是减分项了。各种槽点,来点音乐情绪嗖就起了。4G无限畅聊的业务包是好,可也不能除了聊聊骚别的啥也没了吧。最后落了个“婚后才遇到爱情”的俗套,可惜了创意。
“你就一定要争取吗”
女的挺二
毁三观
為什麼就是覺得狗血得要死除了這個設定挺奇妙以外別的都按著最俗的路徑走了啊現在對Kazan也真是越發無感
歪他们不带个耳机掩饰一下,歪?男主好可口,好像海柱欧巴,神交那一段,奶子叫我报警,然后我就报警了.......【。
最佳当自摸·············
b解版,it's fucking romantic
补标,高中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