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子题材已经旧了,之前看过很多类似的,总体一般吧。
复仇者是一个孩子的父亲,被绑架来的9个人每个人都犯了一点过错,却让一条生命从此凋零。
商店店主Chan被人抢劫,老眼昏花,认错了凶手,导致他无辜入狱;黑心赌场主Sully借高利贷给他;贩枪贼Leon卖枪给他;艾滋囚犯Coogan在监狱里强奸了他,导致他感染了艾滋病;艾滋药品公司职员Eddie负责拒绝一些条件不符合的病人,其中就有他,直接导致了他的死亡;……诸如此类,大家只是犯了一些错误,却让一个少年枉死。
最大的责任人是无良检察官Kelley,看似柔弱的她最终成为了三个活下来的人之一,而结局竟然是她开枪打死了包括复仇者在内的其它三个人,一个人躲过了众多的警察,暂时“逃离”。
因为她所做的一切,有太多的证据表明她是凶手,想必警察找到她也只是时间问题。
复仇者花了两年的时间布置这一切,关于Kelley的所作所为是了然于胸的,也知道,让她从此关在监狱里是最好的结局,而不是简单的一枪崩了她。
本影评涉及剧透!!!
本片讲了一个源于父爱的复仇故事。
一个叫Welly的十九岁少年,因为在某一个晚上,偶然路过了某一片街区,从而死掉的故事。
乍一看,触目惊心,因为少年什么都没有做,他的命运却在这个晚上被彻底改变,陷入了人生中最为痛苦的七年倒计时:被冤枉入狱,在监狱里受尽欺凌,被人强暴感染艾滋,好不容易出狱治疗,却因为这个莫须有的罪名被拒绝治疗,痛苦死去。
站在少年或者父亲的立场,其实很容易共情。
于是他的父亲开始计划复仇。
调查发现,原来这是张环环相扣的网。
其实只要有一扣松动了,少年都不至于丧命。
就像老头最后说的,哪怕有一个人改变做法,他儿子可能就不会死。
可是,没有可是。
正应了那句老话,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首先是犯罪链:黑老大-黑人-Christian,这三个人的存在导致华裔老太的店被成功打劫了,缺一不可,也就是创造了一个犯人。
黑老大借高利贷是起因,他死的时候老头还说也许你应该改变你做生意的方式。
虽然看似就因为借了五千块,他就被老头关了进来,其实正因为他放高利贷并且催债手段残忍,才导致christian冒险抢钱还债。
而现实生活中为钱所迫的christian可能不止一个。
电影 电锯惊魂 里也有对放高利贷者的惩罚。
而Christian如果没有枪可能就不会去抢钱,所以黑人卖给了他枪,间接促成他作案成功的必要条件, 黑人也被牵连进来。
Christian抢钱是直接导致Welly被误判入狱的直接原因,没有犯人就没有被冤枉的犯人。
然后是伪证团伙:律师-警察-华裔老太。
最气人的团伙,这三个人成功地把Welly放进了前面提到的犯人的身份,坐实了他的“罪名”。
律师和警察作伪证(警察说自己被律师牵连,说明他知道自己作了伪证),华裔老太太听了律师的话错误指认,这三个人的所谓证据,直接送Welly进了监狱。
神父听到了Christian的忏悔但没有向警方举报(当然这也是神父的职责),但这无异于纵容了犯罪。
属于那个对不公“视而不见”的人。
Coogen在狱里强奸了Welly并传给了他AIDS,这也是导致Welly死亡的直接原因。
然后保险公司职员因为Welly的犯罪记录拒绝了他的治疗申请,加速了Welly的死亡。
他的罪也只能算作蝴蝶效应的最后一环,如果没有前面八个人的铺垫,他根本算不得有罪,可惜他确实与Welly的死亡有关,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次的审判,就像我在影评开头说的,只是一个复仇的审批,而不是正义的审判。
说起来,只有Christian,伪证三人组和Coogen与Welly的死联系最密切,最应该接受死亡惩罚,而其他人或多或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牵连进来,算起来罪不至死。
但也是出于父亲的拳拳爱子之心,他只想单纯的惩罚这些直接或者间接害死他儿子的人,无论guilty还是not guilty。
说到底,就像蝴蝶效应一样,Welly的死是一连串事件的结果,任何一环的缺失可能都会让Welly拥有活下去的希望,哪怕是间接相关的人。
如果犯罪组少了一个人,这场犯罪可能就不会发生;如果伪证组有一个人拒绝作伪证,或者神父告发了Christian,Welly就不至于入狱,留下犯罪记录。
如果他没遇上Coogen,也与就不会染上艾滋。
生命面前人人平等,如果保险员通过了Welly的治疗申请,本着一视同仁的原则而不是歧视有过犯罪记录的人,那Welly也不至于英年早逝。
但没有如果,一条鲜活的生命就因为一系列的巧合而逝去了。
看了其他的影评,解读的挺好。
结局本来老头打算和大家同归于尽再自首的,没想到律师说自己反杀强奸犯的事引起了保险员的思考,进而推理出了事情的真相。
而律师过激的反应让老头改变了策略,反正都要全军覆没,老头料定律师不会留活口,便把钥匙给了律师,待她杀了其余两人后,他说,我没输,一切都在我的意料之中,现在所有人都在看着你,所有人都知道真实的Kelly(律师)是什么样的人了,祝你好运。
虽然镜头没有明示,但老头的一番话很明显表示他的监控一直开着,而被警察围堵慌不择路的律师显然没时间清理现场和销毁录像带。
结尾不算是开放,律师是一定会被法律惩罚的。
别说她穿着高跟鞋能不能逃出去(一般这种情况大楼的出入口都会早早有警察把守),就算她侥幸逃出去,有了监控的证据,她的余生也只能在逃亡和监狱中度过,事业家庭尽毁,这是对律师的最好惩罚吧,这也是老头对她的预判。
前几天在橙光玩了个游戏,叫 你与月光同罪,和这部电影有异曲同工之妙。
如果一个女孩被欠高利贷的男朋友骗去抵债,然后又反手被网约车司机给卖了,车上乘客意识到情况不对先逃之夭夭,并没有顺手提醒女孩一句,此后女孩被多人强暴,她求助,有人为保全自身而选择视而不见,有人专注听广播压根没有注意到这边的情况,眼睁睁从女孩面前走过。
后来,女孩衣衫不整地沿着大街走着,没有一个人问候一句。
最后,女孩选择跳江自尽。
死后还要被无良媒体造谣援交女,被无数不知真相的网民唾弃,说死的好。
其实这种事情在生活中屡见不鲜,可能没有这么极端。
但其实哪怕有一个人注意到情况不对劲,多问一句,顺手打个110,可能就能挽救一条生命。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但少一片雪花,雪崩就不会发生。
希望大家都能守住本心,不要做不该做的事,希望这个社会少些冷漠,多谢善意。
也许有时候不经意的一个举动,一句话,就能挽救一条性命,拯救一个绝望的灵魂。
最后一幕,女检察官属于并不情愿而又不得不迅速离开现场,如果理智尚存,内心应该是很挣扎的,复仇者给她真正的惩罚,也是从这一刻开始。
此女太爱惜自己的羽毛,每一个被囚禁的人都是有原因的,而她想完全撇开自己的哪怕任何一点责任,这也是她极度自私的人格潜意识里的行为。
然而警察的及时赶到,以及连杀三人的情绪波动,想要清理证据却也无从下手,内心里即是无比挣扎,又是慌不择路。
且不说有监控这样的铁证,现场的死者,结合墙上的粉笔线索,就已经死死的定罪到她身上。
现场死者结合向上的粉笔线索,属于逻辑论证,监控则是法律证据。
最可笑的是如此多的证据下,不知悔改的她还抱着最后一点侥幸选择杀人灭口,身为检察官心知现场数不胜数的证据却无法抹除,只能带着内心的挣扎慌不择路的逃离,这才是最讽刺的。
老早以前看的片子,今天又在B站重温了一遍,仍然很有感慨。
看到B站弹幕基本都在刷谁更有罪谁更该死谁有点冤结局怎么烂尾了的时候,我终于明白这个片子的评分为啥这么低了。
于是正义如我为表立场如题给了满分。
先说结尾个人认为,完美的复仇不是一枪结束掉仇人的命了事,而是让她尝到比自己承受的痛苦还要疼十倍百倍的痛苦。
对于一个把私生子扔到寄宿学校了事的母亲来说,亲情什么的是无效的,对于一个不择手段要爬上去活出个人样的老表砸来说,没有什么比她苦心掩饰的黑历史全部曝晒出来、彻底身败名裂一无所有来得更有杀伤力了。
计划通的复仇父亲最后把解开手铐的钥匙只给了那个女检察官是很有深意的,明摆着是诱惑着这个女人在监视器下亲手杀掉在场的所有人,留下她罪恶的铁证。
女人逃走的同时警察破门而入,一切证据尽在监控录像之中,等待她的必然是失去所有曾经不择手段挣得的未来,还有比这更大快人心的结局吗?
“一切都在计划之中”这可不是老父亲垂死的嘴硬,而是两年来苦心观察计划的完美宣言,而计划中显然也包括了这位背负人命的复仇老父亲自己的死亡。
再说罪孽。
尤其是在重温之后,越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回味思索讨论的好电影。
老父亲的话非常动人——他无辜的儿子,唯一的罪孽,是他的人生成了这些人人生的一部分,而在他们的人生里,只是把他当做一个loser,一个罪犯,一个玩偶,一个数字。
没有谁的生命是不值得尊重的。
可事实上,只要与己无关,一个名字只是一个名字,一张面孔与另张面孔毫无区别,就如匆匆走过的路边的杂草,没有人会去想这些杂草是怎样挣扎在沥青与水泥的缝隙中顽强活下来的,没人会去分辨到这一颗与另一颗的不同,没有人会为碾碎一颗活生生的杂草而内疚。
因为,这与己无关。
何等傲慢。
在我看来,罪就是罪。
中国大妈与偷换证据也要保住自己前程的检察官都只是锁链的一环,而恰恰是一个又一个因冷漠而傲慢,因与己无关而毫不在意的环节,链接起整条沉重的锁链,生生扼死一个无辜的生命。
冷漠的傲慢本身,比蓄意的伤害、杀人更可怕。
有意思的是,这9个人其实很多身负人命案的,而最终死因却没几个与自己最难言启齿的黑历史有关。
几个人物:事务繁忙的放贷大佬从他认真的忏悔自己曾误杀过一对无辜祖孙,到对着枪口铿锵有力地发出“死不悔改”的宣言,直到笑着挂掉 like a man,我对他的好感节节攀升。
相信这位大佬若是懂得中文,“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这几个字绝对会被他视若人生格言。
用日式说法就是背负自己的罪孽,贯彻自己的修罗之道。
这样的汉子值得敬重,即使他的死因在他自己来讲更像是个极具讽刺的笑话——不是因为他一直负疚的两条亲手杀害的无辜生命,而是他早淡忘了的5000刀天经地义的放贷。
坚持道义的神父这年头穿点有制式服装的职业都难免与某些限制元素产生联想,刚抓进来时神父被几次三番地怀疑是不是娈童癖的情节真是让我感到了这个世界的恶意23333333还好神父以牺牲自己证明了对神的坚持。
但是,他的信仰没有拯救抢劫的基督徒自首洗心革面,恰恰间接害死了另一个无辜的青年,这未尝不是讽刺。
已经被提了无数遍的检察官个人对这个女人态度的转折源于她对自己黑历史的回忆。
“我的大脑选择性的过滤了疼痛,我只是一直一直在想,我要怎样对付这个男人,怎样处理这件事。
我要让他后半生都在监狱里度过,我一直在想象,我怎样站在法庭上,我怎样直视他的双眼,对他说:‘我就是那个亲手毁了你生活的人!
’但我慢慢意识到我并不是在法庭上,“” there's no judge,no jury.""It was just me and this shit head ""Who the fuck was this guy to involent me,to take my life!"这位检察官在被侵犯时,深切地意识罪恶可以毫无缘由的降临,而她每天接触的所谓法律正义在这一刻是多么无能为力,能够保护自己的,只有她自己。
她的第一次杀人更像是觉醒,暴雨一般的棒击更像是对自己命运的反抗,自此以后,这个弱者以她自己的方式挣扎自己的生活,直至无所不用其极。
“I promise you,I promise you!
I will live through this,and I will survive at all costs!
”个人对发出这样狠话的女人总是莫名抱着敬意。
一周目的时候不明真相,开始只是感觉这女人神烦,看似镇定却总神经地打着别人的岔。
二周目回顾才明白原来这个女人早就猜到了事情真相,她拼命地打岔是为了隐瞒,总在说服别人逃出去也是为了隐瞒,禁得起推敲的细节。
电影ED太棒了
这部电影逻辑性很强。
正如boss老头说的,他一直控制着一切。
包括他自己的死亡。
老头一开始就对所有人说的,当你们知道真相后,我将告诉警察你们的位置,并对所有罪行供认不讳,最后自我了断。
一开始也如老头所料一步步的进行。
这九个人都对老头儿子的死负有责任,刚开始老头就想把九个人全部杀掉,然后自杀。
而女律师被强暴,之后杀死强暴者这事,老头应该是不知道的。
而当他从监听设备中听到女律师的事,听到女律师信誓旦旦的说,不惜任何代价也要活着离开的时候。
老头心里也许隐隐约约有了新的想法……如果这时剩下的几人没有想到整个事件的真相,老头还是会继续杀人,也就没有接下来的布局了。
可是当那个药品公司职员从女律师被强暴的事件中慢慢联想到整个事情的真相后,为了信守承诺,老头之前的杀人计划也就不能实施了。
但他依旧想要他们死,于是有了新的计划: 老头虽然遵守承诺给了他们钥匙,但他把钥匙给了女律师…… 不出他所料,女律师真的不惜代价的入了局——她为了保住自己的名誉杀了所有人!
而当警察来了之后,老头的全程录像却会曝光女律师所有的丑恶,毁了女律师不惜杀人来保护的名誉,以及承担杀死三人的刑法。
给了她希望,然后毁掉。
这应该比直接杀了她更难以接受。
这就是对女律师的惩罚!
只需要一个房间,一些简单的道具,十几个人,就能拍出这么一部至少在豆瓣上是中评的电影。
再看看我们的导演花了几千万上亿元拍的电影,通篇的硬伤不说,有几本是能达到中评的……
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说什么,这剧情看到最后直接无语了。
说说罪行吧!
一种分法,那就是主观和客观。
主观上,就是角色主动去害韦德的,有女律师,还有一个就是陈老太,不是她第一次认出,而是知道了真相后受诱导和逼迫继续作伪证。
这是第一个层级,罪恶最大的。
当然还有一个,就是那个艾滋病源,这个和女律师同罪。
半主观,则是警察和神父。
警察虽然不知道害了韦德,但是,无论如何,调换证物,必然会导致有人逃脱法网或者有人蒙冤,所以做那件事的时候他必然知道后果。
第二就是神父,他知情不报,和警察一样,不知道会害了谁,但是依然去做一件错事。
(别说职业道德,包庇忏悔的人前提条件是这个人没有犯重罪,如果抢劫不是重罪,那也行!
)最后就是客观有罪。
抢劫的真凶,高利贷,黑人。
他们的罪恶来源于他们“职业”的原罪。
他们的职业,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有伤害的,并不是针对某一个人。
但有罪就是有罪。
不过罪恶之所以低,因为他们都是“间接”的导致韦德死亡。
最无辜的,当属于卖保险的。
首先主观上,他没有要害一个人,其次客观上,他也没有什么罪。
因为审核就是这样,我看到有睿智说,要去调查清楚韦德是否无辜再拒绝。
我想问问,一个国家司法部门定性的事,一个私企小员工有什么能力去调查?
就算有能力去调查,成千上万的人他还工作不工作了?
他如果那么牛逼还卖什么保险?
直接进司法部门当神探,当法官不好嘛?
那个5000刀的商人真汉子,就是不求饶,就是无悔,就是对着老头发火,然后想到这样会让他满足,干脆收回话了,死前还是笑着的,叼,要是没有这样塑造这个角色,我估计就给两星了。
不是吧老头,你复仇别乱复啊,你说商人借钱有罪,那商人钱从哪里来的,是不是也得追究下?
你说黑人卖枪有罪,这个黑人枪是偷的,有点难追究你说陈太太被抢劫了然后老眼昏花认错人有罪,你是不是该追究下陈太太为什么会老眼昏花?
你说那个搞推理的药剂员工有罪,特么公司规定又不是他定的,公司又不是他开的,药剂专利又不是他的,按照你的逻辑岂不是得把整个公司都干了才算公平吗神父不透露忏悔室里的忏悔是职责,不然好像是违背了上帝,不过你也没能力向上帝复仇然后老头复仇,计划了两年,这么完美,却也很傻,你要搞死那个女人,咋不搞个监控曝光下,哪怕你死了也能完成复仇,最后好了,你死了没完成复仇,倒是培养了一个比你更坏的人,不对你是有监控盯着他们,但最后女人逃脱就电影结束了……够无语的不过还真是这个女人啥都不透露导致他们一个个死去,还特意搞个被侵犯的剧情来博取观众同情,然而没用,还是拯救不了评分其实就是一个因为儿子无辜被害而完全有理由复仇的老头向披着羊皮的狼(那个女人)复仇,最后被反杀了,这老头都不在乎生死了,最后还打算放了他们,可惜他没想到的是,那个女人才是大反派老太太和药剂员工挺冤的,神父为了神职知情不报有点冤,商人借钱扯出一堆事情有一点点冤,老头其实也是蛮值得同情的,被逼走上复仇之路唯独最坏的那个女人,活到了最后……烂尾了……
关9人的房间有录像监控,无良律师Kelley逃走的时候并没有破坏监控数据,所以无良律师Kelley必被警方通缉
我想大家打底分原因差不多都是对最后女检察官行为的愤怒吧,虽然我也愤怒,但这真的是一部好片子,而且那女人也没有逃脱,几次镜头都暗示了罪犯那有监控,女人逃跑没时间检查罪犯呆过的屋子,随之而来的警察会把一切都看在眼里。
罪犯把一切都算计好了,他一开始就没打算让所有人活着出去,他最后跟女人说的“所有人都在看着你”和“祝你好运”已经非常暗示了,对于这个女检察官来说,曝光她干的事毁掉职业生涯让她活在指指点点中在牢里过下半生,比直接杀了她更会让她绝望。
还有我真的要夸演员的演技,他们真的跟电影融为一体,他们每个阶段的行为都发生的好自然,完全没有表演的痕迹,是看完电影过上好一会才会意识到他们是演员,太真实和鲜活了,国内的大部分电影要达到这样一气呵成的水准还要好多年吧(没有拉踩的意思就是感叹)。
最后要赞美的是我终于能在一个外国片里听到比较标准还亲切的中国话了,感动。
导演用一个无辜生命串联9个罪犯,代表了人性中的善与恶,他在结尾处的表现很有画龙点睛之妙——也许每个人都意识到了错误,但当重回现实之际,仅有的一点善念立刻屈服,也许是为金钱、地位,虚荣......注意到在最后凶恶的女检察官在枪杀剩余两人时,他们为了求生,口中所做的承诺,联想15秒钟之前他们的“真情流落”“痛哭流涕”,多么荒诞多么虚伪,他们并非根植于善念,那是生长在罪恶中的“伪善”——一切所做的本质只是为了自己有利,别人的死活从内心里与他们无关,只是在危急关头才会因为同情自己的可悲处境进而寻找和他们相似的人以满足自己的内心需求,仍然是自私的。
还有从影片中可以看出最后逃走的罪恶自私疯狂的女检察官绝对不是出于母爱,只是最本能的做了她认为对她最有利的事,她的逃走也意味着人世间绝对不会彻底消灭这种自私自利的思想,罪恶总是会溜走,人们要警惕,也许在不经意间,你就是一个罪犯(人类的文明是在进步自许多世纪以来,可是我们需要不断进步,高尚还是卑劣,取决于我们的选择)
记不住剧情了。。隐约记得有个中国大妈
阳痿片,扣一星
搞脑子。
题材老的不行,情节虎头蛇尾的不行,最后居然让那个女人跑了,怎么招也该是炸弹炸死全玩完吖,而且结尾太囧了,主谋也死了,还让人给跑了,他情何以堪吖。
我操!太好看了!!!太他妈的精彩了!!!编剧太他妈的有想象力了!复仇者太他妈的妙了!
剧情紧凑,结局略赞
烂
本想打发时间,实际是浪费时间
跟你聊天没怎么看
精彩却无新意,没办法,它之前已经有了个电锯惊魂在那儿了。。。
和竖锯没得比啊
简单的布局 不错的故事 没有人是清白的
为了儿子做这样的事情,而且错因没有那么明显,费什么劲啊!
最毒妇人心
纯粹无聊,我会乱说?
这是一部比柯南通俗剧情还要柯南的电影
挺有意思的小成本片啊,多加一星表示豆瓣评分不公平
特别明显的能看出很多部电影的影子。这编剧强行想歪成蝴蝶效应,可生搬硬套了那么多,故事本身就已经没吸引力了。更何况,都是谬论。
这是什么烂结尾,就这么没了。
结局你怎么了_(:з」∠)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