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中权力构建与生存斗争,是一个很老却有趣的故事,如果能反应当下或解构出新意,倒是值得一看。
但本片流于表面、人物单薄,令人困乏。
中间插入城市未被破坏的画面,我以为是导演想迅速转折到重建后,男主再次沦为普通人,进行一次权力迅速的瓦解,但却只是回忆,不免扫兴。
原来只是拍不下去才勉强插入回忆。
一来,因为包括一切动机的信息都不需要回忆来解释,二来,末世类型非常强调即时感和抉择感,回忆难免拖慢节奏。
本片女主这一人物令很多观众讨厌也在情理之中。
末世中,可以善良,但仅限于牺牲自己。
观念不合,分道扬镳即可。
就像最憋屈的电影之一《迷雾》中母亲一角色,她的行为和结局尽管十分迷惑,但观众和电影中的人物也是尊重的。
韩国电影好不容易突破了反转和自黑两大类型,在更多类型上进行丰富地探索,却遇上国力衰退、政治动荡加剧、全租房暴雷、Netflix扑食……于亚洲电影和我国周边来讲,也绝非好事。
上个互联网热潮,彼时狂吹韩国电影妄自菲薄恨国之人,今时幸灾乐祸之辈,都是目光短浅见风使舵之流。
20230927天堂电影院观影之《混凝土乌托邦》这是今年到电影院观看的第120部电影,也是在天堂电影院观赏的第154部电影,同时也是2016以来到电影院观赏的第698部电影。
本片放映前吸引了六男两女共八位影迷(观影八常委)在天堂电影院观赏。
后来放映了十几分钟,又先后来了两男一女。
所以一共是八男三女。
影片非常精彩,观影体验极佳,我给7.5分。
世界末日的氛围感非常真实,让人身临其境。
男一号李秉宪奉献了影帝级别的表演,他时而沉默如海,时而色厉内荏,看他的表演真是一种享受。
90年出生女神朴宝英也已经33岁了,片中她太美了,感觉还是二十出头的女生。
她在片中圣母般的表现还是让人不置可否。
影片对末日危机的人性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拷问,给人深刻的思考,令人回味无穷。
精彩台词:大叔,你太极端了。
你就理性地去死吧,我要极端地活下去。
你投了什么颜色?
有些事情,即使是夫妻也不能分享。
代表太帅了!
公寓,属于住户!
加油!
皇宫(公寓)!
蟑螂窜上饭桌,就会变成家人吗?
代表是蟑螂吗?
(公众号:霧風誌,欢迎关注)《混凝土乌托邦》(又译《乌托邦浩劫》)改编自韩国人气网漫《愉快的被孤立》Part2《愉快的邻居》。
故事以灾难后变为一片废墟的首尔城市为背景,讲述唯一没有倒塌的“皇宫公寓”大楼中的住户们,与来公寓避难的外来者之间的人性斗争,是一部聚焦人性善恶与阶级矛盾的黑色科幻电影。
此片将代表韩国电影角逐明年的奥斯卡。
8月我偶然在香港的电影院里看了这部电影,两个多小时期间连一次手机也没看过,完全专注地投入了电影。
可能是有影院大银幕视听效果加持,我觉得这部电影的完成度非常高,我很喜欢!
导演的镜头语言十分有巧思,故事内核则是类似《寄生虫》那类讲人性和阶级的,是韩国电影最擅长的类型,节奏把握得也很精准、点题也够直白明晰,最出彩的部分是主人公亦正亦邪的形象在李秉宪如有神助的演技下散发出人性的幽光。
那时就想着等出了资源一定要写影评,主要是镜头语言需要配图,终于等到最近这部出来了,豆瓣评分也很开分——6.4,看到吓了一跳,然后翻了翻评论都在说女主圣母······好吧,我仿佛和大家看了不同的电影但是不管评分,我还是决定按计划写影评来好好夸夸这部电影的闪光点,尤其是导演的镜头语言,有几个场景实在是很有味道。
(以下分析含有剧透,介意的话建议可以先去看电影)
金永卓作为皇宫公寓“代表”逐渐如鱼得水,不仅展现出领导能力、还深得民心,在他的带领下赶走了外来者,也寻找到了更多的补给品,住户们迎来了欢聚的场景,代表开始热唱。
画面一改冰冷的灰黑色调,呈现出温馨的暖黄色。
然而镜头一转,回溯到他第一次来皇宫公寓,我们发现,代表是冒牌的金永卓,他是来找金永卓讨债的,结果愤怒之下残忍地杀了金永卓,杀人后他瘫坐在真正的金永卓家中,这一段的暖光色调更像是一种末日余晖。
同样的色调衔接了两个截然相反情绪的场景——狂欢与杀人,利用颠倒蒙太奇的手法,给人反转与冲击感,也让冒牌金永卓热唱的场景变得更加具有讽刺意味。
“杀人回忆”结束后再转回热唱的代表的脸,一个拉镜头,从脸部特写逐渐拉远,歌词“空无一人的、你冷清的公寓”相呼应,镜头拉远使人物处于孤立状态,背景中大家都在欢乐地跳舞,而他的表情透出悲凉,氛围由热变冷、由温馨欢乐变得阴森可怖。
接着是我最喜欢的一个镜头,大家跳舞的影子映在公寓墙面上。
影子本身就有着幻象、非实质的含义在,加上前面刚回忆了代表杀人,簇拥着代表舞蹈的人们,给人一种群魔乱舞的恐怖感。
在大远景镜头下,钢筋混凝土废墟中小小的橙黄色火光,正是住户们的乌托邦。
我认为这一幕正是本片的精髓——混凝土乌托邦的幻象隐喻。
另外一个很喜欢的镜头是代表让民成带队搜查窝藏外来者的家,他们把外来者叫做“蟑螂”,民成负责把窝藏“蟑螂”清除完毕后在那家大门涂上红色油漆。
这个镜头妙在红色油漆刷过门上的猫眼,就像一只正在流血的眼睛。
油漆流下来的画面,与代表的脸叠化,则是杀人凶手的隐喻。
代表虽然没有下令直接杀掉帮助外来者的住户,也没有把外来者抓来杀掉,但是这种涂红油漆做记号示众,属于严重侮辱他人尊严的行为,与杀人无异。
而他也确实把人逼到跳楼了。
就算是末日,人也有该守住的良知和道德底线。
从这个意义上,女主明华一直都态度明确,她善良、是非分明、同理心强、关键时刻敢于站出来说话,而且职业是护士自然地把救人摆在首位(不知怎么就被骂圣母了······)所以最后活下来,也会继续活下去的人是她,明华身上所代表的那些善意、美好的品质,是电影留下的希望之光——劫后余生,太阳重新升起来,如果能活着,就那样,活下去。
最后收留明华的“颠倒屋”设计也很有趣,即使不像皇宫公寓一样矗立着,即使在倒塌的房子里一样能够生活,如果人们足够乐观,还能向新住客炫耀一句“顶高不错吧”。
不必去追求或维护所谓的乌托邦,乌托邦只是一种美好的幻想,有时越是维护,倒塌的时候可能越是惨烈。
电影的结局我也很喜欢,当外面的人问起从皇宫公寓出逃的明华,传闻皇宫公寓会吃人是真的吗?
明华回答他们只是一群普通人。
吃人当然是假的,“吃人”却是真的。
“吃人”是一群普通人生活的世界也很常见的事,因为是普通人。
电影很聪明的一点是没有把人物描写得很极端,却在一群普通人中描绘了极端的人性。
什么是很极端的人物呢?
例如一个十恶不赦的反派坏蛋、反社会人格连环杀人魔,这里没有这种人。
当然,代表杀了人,藏尸并取代了金永卓,这是这个人物的黑暗面,但不可否认他为了皇宫公寓的住户们做出了贡献,一开始英勇灭火、后面带领大家外出觅食。
正是这些多面的、复杂的东西让这个人物更具悲剧性了——他才是真正的“蟑螂”,可是他把自己当成了真正的公寓住户。
他拼劲全力为了守护这个根本不属于他的公寓。
最后,他死也要死在他自认为的家里。
外来者把公寓当成了自己真正的家并死在了里面;而原本的住户民成却逃离了自己家,最终死在了外面。
两人的死也是一组讽刺的对照。
想起两人关于家庭的对话,不忍唏嘘。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个真正的乌托邦般的理想境地啊。
在末日背景下这番言论更显讽刺了。
最后,让我们重新再看一次电影的开头吧!
“我化为一个小点,站在巨大的混凝土结构公寓群众,骤然感到孤独。
公寓理应是便利的健康生活安乐窝,因而能让我们把一切都交付于它······”
如果说公寓是寄托着人们美好生活向往的乌托邦,那只是一种幻象,会随着一场地震,不,会随着任何一场灾难而在顷刻之间倒塌的。
我认为这部电影的主旨最终指向的是,人们真正该守护的并不是这个充满了幻象隐喻的混凝土乌托邦,而是善意、良知、爱、希望······没错,就是那些看起来没用的、被轻视的东西,却是坚固的、不会倒塌的,支撑着人们在这个愈发糟糕的世界中活下去的根基。
—END—
霧風誌
女主太恶心了,看似人畜无害的圣母婊,实际上是最大的恶。
她先打着心善的旗号,让老公陷入危险,后又看似善良的举动,害死了外来小孩们,最后打着大义的旗号想要驱逐代表,却让邻居小女孩陷入危机。
所以她做这一切到底为了什么呢?
难道真的是好心做了坏事?
又或者是她没考虑到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
可是从她的表现可以看出来,她能一开始就感觉出李代表不对劲,能想到从阁楼破开墙壁进入李代表的家里,能找到李代表的藏尸处,最后敌人攻进来也能一眼看出局势不利拔腿就跑。
所以她一点也不傻,甚至有点聪明。
那我们回顾一下她做的事情:①她老公在李代表手下打工,她冷脸反对李代表,她老公就会被责难。
她向老公表达过担心,说明她心里很清楚这一点,可是即使她表现出很担心老公的样子,但依然我行我素不听老公劝告,让她老公陷入危机;②她给小孩送吃的被李代表发现,那李代表很有可能会对小孩们做极端的事。
她一早就察觉到了李代表不对劲,按理说她也明白这一点,可是她被发现时却依然很淡定的向李代表点头示意,仿佛一切都不关她的事一样;③她带着邻居小女孩去找李代表的罪证,如果被李代表察觉,那李代表很可能会加害小女孩。
经过这么多事她早就知晓李代表是个很极端的人,所以这一点她也知道,可是她依然完全没有考虑小女孩的下场,极力的劝说小女孩跟她一起去找罪证,甚至翻找东西的时候幅度很大,完全没有在乎李代表会不会发现,可能是觉得凭借自己老公的关系,自己是不会有事的,所以小女孩会怎么样跟她又有什么关系;④她让老奶奶说出实情,那李代表很可能就会被驱逐,而老奶奶下场可能会很凄惨。
她进到李代表房间的时候,房间干净温暖,这么恶劣的环境下老奶奶却被照顾的很好,她又不瞎当然看的见,所以她稍微有点思考能力就知道这一点,可是她依然极力的想找到证据驱逐李代表,完全不在乎老奶奶的死活。
⑤她把李代表罪证当着所有人的面公布,那事情就没办法被私下解决或掩盖,而这种激进的处理方式很可能会引起李代表的殊死一搏,从而给避难所带来混乱和伤亡。
她公布证据后,很聪明的扔下证据就退到一边,没有跟其他电影的主角一样向前继续质问和硬刚,说明她知道接下来会引发李代表反击,让避难所陷入混乱,所以这一点她也很清楚,可是她依然完全不考虑混乱会带来的伤亡,选择了揭露真相的同时,又选择了戛然而止退后三尺以求明哲保身,很明显想让别人来对付李代表,自己功成名就退居幕后。
从女主所有的行为来看,她很清楚自己做的所有事情带来的后果,可是她依然选择了这么去做。
那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或者说她做这一切的意义是什么?
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究竟给她带来了什么好处?
这个我们不得而知,但是细看一部分剧情的话,好像能得到一些推论:从她的行为能看出,她貌似是一个很正义有原则的人,她觉得一个事情应该是什么样子的,那她就会去做,即使在做这个事情的过程中给其他人带来了直接或者间接的伤害,不管受到伤害的是身边亲人还是陌生人,她都不在乎,好像是要为了心中的正义和原则即便有牺牲也要贯彻到底。
可是她前期察觉不对却又隐忍不发,揭露真相后没有继续硬刚反而退居一侧,避难所被围攻时又第一时间选择逃跑,这些行为又说明了当她察觉到自己可能受到伤害时,就会放弃原则和正义。
她平时表现出的关心爱护每一个人,可是做事的时候却又完全不在乎别人的死活,这也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也就是说:当事情损害不到自己的时候,她是一个正义且有原则的人,但是当事情会损害自己的时候,她又没有了所谓的正义和原则。
平时没事的时候她是一个关心爱护别人的人,但是碰到事情的时候她又变成了一个完全不在乎别人的人。
前后不一,挺搞笑吧。
所以其实女主完全不在乎别人,可是却极度爱惜自己!
打着大义的名号,看似善良,却又一直在行伤害他人之事。
看到看不惯的人和事就会无所不用其极的去指责和针对,当事情闹大了以后,又以一副弱者的样子退居二线,让别人来承受后果和代价。
这就是妥妥的一个极度自私自利的小人形象嘛!!
也只有极度的自私才能做到如此吧。
大概这就是大家骂圣母的真正原因吧,看似人畜无害,正直善良又有原则。
但是实则极度自我,正直和原则只是事不关己时的旗号,为了自己一点点感受,完全不在乎别人死活。
后记看到很多评论说圣母所以给低分,实际上我觉得是冤枉导演了,导演很明显是在骂圣母的。
很多地方都是导演故意变现圣母自私的一面。
最后导演让老奶奶站出来给李代表说好话,说明老奶奶都知道李代表不能被赶走,但是女主知道却选择了视而不见,导演故意这么表达应该是想让观众看到圣母自私的一面。
让女主给外来人送吃的导致全被赶走,然后女主再次去送东西也没表现一丝的内疚,就好像事情不是自己导致的一样,完美演绎出了女主的不在乎别人。
把她老公写死,也是刻意的在最后关头还让女主两次拽着老公,导致老公被刺而死,这么表达就好像在说老公就是女主害死的一样。
最后马上就要大乱斗的时候,李代表想召集人手,结果被女主打断,导致本来还算坚固的堡垒很快被攻破,更给人感觉是女主导致了公寓这边更快的溃败。
甚至最后让女主活下来,感觉都是故意的写成这样的。
这么表达好像就是故意的写给观众,你看,女主这种圣母坏了这么多事,害死这么多人,最后自己却活的好好的。
周围的人下场越惨,而女主下场越好,就越突显女主自私。
李代表保护公寓越英勇,老公为了女主越委屈,就越显得女主做的事情错的越离谱。
至于邻居小女孩,领着补给享受着公共医疗,还一脸不屑的跟几个妇女吵架,很明显也是导演故意安排的,给人感觉就是受了别人好处还理所应当的那种令人厌恶的嘴脸,让人联想到网络上一些女的,她们觉得所有男人都欠自己,给自己好处是应该的。
这里是肯定故意这么演的,要不完全没必要演小女孩发脾气反击吵架那一段。
所以应该给高分,这种骂人的手段还真是,挺新颖的。
--后后记--- 帖子写了很久了,依然还有很多人好像没看懂,说什么女主善良挣扎良知特殊情况什么什么的,我也回看了自己的帖子,觉得自己有些地方确实写的不是很明白,今天改进一下。
(因为要写明白所以很啰嗦,已经看懂的人可以忽略!!!
) 其实辨别女主圣母的真假,只需要看最核心的一点,那就是:她是否让渡自己的“利益”。
这就和一些人嘴里说要态度、要立场、要仪式感一样,不管话怎么说事怎么办,你不掏钱试试?
核心是:“掏钱”。
我们把电影里的房间、食物和水、以及各种生存资源看成是“利益”,那女主做了这么多事,她是否真的让渡过自己的“利益”给别人呢?
答案一目了然,没有!
(除了少数的食物)而真正的圣母会怎么做?
真圣母会放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和救赎那些苦难的人,就像跳楼的那个人,他是真正的把自己的“利益”让渡给了别人,他才是真的善良仁慈。
当然这里我们不讨论圣母这种做法对不对,我们讨论下女主这个圣母为什么是既当又立的假圣母。
1、女主公开反对李代表,有让渡自己的“利益”吗?
几乎没有!
真正的让渡“利益”应该是身体力行的行为,例如私藏外人、送食物给外人、再或者更极端的搬出去跟外人共患难、私通外人推翻李代表等等有的是方法,而女主显然嘴上说一套身体却很诚实,最典型的证明就是曾在她家居住的小男孩去了跳楼男家里,说明女主并没有让渡或牺牲自己的“利益”给小男孩。
而公开反对李代表,除了损害一下男友的“利益”,和女主自身的“利益”关系不大,因为女主也是居民,即使男友外出失踪或牺牲了,女主也能正常获取该得的“利益”。
(当然可能有人会觉得男友的“利益”也是女主的,但是前面咱们分析了,女主其实不是很在乎其他人包括男友,少量的牺牲换取女主看似高尚的品德和自己内心的安宁,她是能接受的。
)2、女主给小孩送食物, 有让渡自己的“利益”吗?
几乎没有!
真正的让渡应该是女主和跳楼男一起私藏这些小孩,但是女主没有!
虽然这些事她做的话要容易很多,虽然跳楼男那里已经几乎装不下了,女主依然半点让渡自己“利益”的想法都没有,只是拿了点食物过去,很微不足道,而且跳楼男也提醒过她不要做这个事情,因为这个行为本身带来的恶果要比好处更严重,跳楼男都知道的事,女主难道不知道?
说明女主非蠢既坏,蠢肯定是不蠢,至于坏,到不至于真坏,只可能是女主根本不在乎而已。
3、女主带小女孩去搜证据,有牺牲自己的“利益”吗?
几乎没有!
真正的牺牲应该是自己去搜,后果自己承担,而不是带上小女孩,这里也看出女主既当又立的阴暗一面,因为这个事情只有两个结果:①搜出来了,那李代表完蛋了,威胁不到自己的“利益”,可能还有好处。
②没搜出来,李代表对两人释放怒火,一边是有老公背景的女主,一边是跟李代表有矛盾的小女孩,孰轻孰重一眼便知,小女孩的“利益”就是女主的盾牌,这盾牌会让女主的“利益”损失尽可能的变小,如果没有小女孩背锅,那女主即使不被赶出去,也会受尽白眼和数落,“利益”损失可能达到女主无法接受的程度。
(这里有可能是过分解读,可能导演只是想表现女主的不仁不义,根本没考虑搜不出来的结果。
但是不妨碍导演表达女主想拉人背锅的意图,因为诱导小女孩除了一起承担后果,几乎没有其它的用途。
)4、女主威胁老奶奶,有让渡自己的“利益”吗?
一点都没有!
真正的让渡应该是主动承担养老奶奶的责任、应该是为老奶奶想好后路,可是对话里女主只字未提,哪怕连欺骗都没有,因为女主很清楚李代表被查出问题,老奶奶就属于共同欺骗,说是同伙都不为过,女主和老奶奶都心知肚明,所以说到老奶奶儿子时才会干脆释放本性,露出那种威胁的嘴脸,和之前房间里的温馨气氛形成鲜明对比。
这里是唯一一次女主露出坏人嘴脸的镜头,也是唯一一次别人犯错(李代表和老奶奶的儿子之间的问题)和女主没有半点关系的一次,这个镜头总感觉让人那么深刻,就像是整天做坏事的人突然成为了正义的审判官,面对犯错之人没有任何怜惜,只有赶尽杀绝的念头一样。
5、最后,推翻李代表,有让渡女主的“利益”吗?
不仅没有,反而好像可以让女主受益!
探索队损失惨重,敌人马上就要攻进来,这时候真正的让渡应该是放下个人仇怨先顾大局,要么你先救治伤员、要么你先抵御外敌、要么你只身犯险去和外人谈判以减小大家的损失,这都是真善应该做的,因为这是所有居民的“利益”!
可是女主做的事情,像极了当年那句“攘外必先安内”,让人觉得可笑又震惊!
当然有人说女主也是普通人,想不到什么大局观想不到什么大家的利益。
可话反过来讲,普通人见到这个场面,还会觉得是不是居民是大事吗?
死这么多人不是更大的事?
敌人马上会来杀更多的人不是更大的事?
先确保活着的人的安全不是更大的事?
好吧,说到底,可能也会有人说:女主只是个小人物思维,不是真正的坏,她只是个女人,也不会想到外面的世界这么残酷,也不会觉得外面的人会进来杀人。
那我只想说:有时候,蠢比坏更可怕!!!
而这也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你知道她蠢坏了大事,你还觉得理所当然,还有她共鸣,还为她求情,甚至还跟她一起不思过不改变!
那你就是真的坏!
比蠢更可恨!
你可以说女主做了很多错事,导致了很多人利益受损,是因为她是个傻白甜!
但是你不能说因为她傻白甜就可以不承担任何责任!
甚至连骂名都不能背!
错了就要认!
而不是找理由找借口,甚至冠冕堂皇理直气壮的说人都会犯错而拒绝去背责任!
我们从整个剧情中也可以看到,女主做的所有事情,跟让渡“利益”帮助和救赎他人没半点关系,全程就是一个嘴炮+捣乱,损人不利己,像极了某些人整天嘴里扯着道德的大旗,却不干一点实事,即享受着既得利益,又惹出一堆麻烦让你去擦屁股,如果你还觉得这不是圣母婊,那活该你掉进杀猪盘。
犯错可以被原谅,但原谅永远不是可以犯错的原因!
(最后,有很多人谈论李代表,实际上电影已经给出答案,一开始驱逐外人时,是所有人投票的结果,李代表那时候还是一脸懵逼的小白,木讷憨厚老实听话。
结合女会长的话,他们选出的是一个自我牺牲自我奉献的人,实际上李代表只是绝大多数居民意志的一个缩影,他代表的是绝大多数居民的利益,而李代表的居民身份,个人感觉是暗指这利益背后的阴暗面。
)deepseek有时候问多了就会宕机
非常精彩的末世实验片,围绕着大地震中一栋没有倒塌的大楼展开故事,幸存者们以大楼为基点被划分成两个世界,彼此展开末日攻防战,每个人物、每处情节都有对应的隐喻,一幅浓缩的末日寓言徐徐展开……影片的世界观,是围绕“皇宫”公寓楼,将世界划分成两部分,1是皇宫内部势力,2外部蟑螂势力。
皇宫内部人,鄙视外部蟑螂人,然后还得靠掠夺、搜刮外部蟑螂人的资源来过活。
理想状态下,影片应该有两股矛盾张力:1皇宫与蟑螂的对峙与相持,2皇宫内部的分裂与崩塌,所有的矛盾都得落实到一个个经典人物身上,因此这个故事需要精彩的群像来诠释。
非常可惜的是,本片的人物群像没有做好,或者说没有推向极致,除了李秉宪,其他角色都不够生动立体(不够典型和极端)。
首先,皇宫内部的三大主角,只有统领-李秉宪相对立体鲜活,压抑且失败的上班族,蜕变成杀伐果断、一呼百应的大统领,然后又被自己人抛弃,典型的造像-毁像。
男二-丈夫欧巴,由忠厚体贴老实人到甘当爪牙的禁卫军,最后被真相击溃,属于被忽悠的好人群体,但弧光没做好,人物前后的转变对比不惊人,不尖锐,被洗脑的效果不明显,没觉得他做过什么出格的事,导致他后来面对真相时的崩溃,显得很突兀,难以令人信服,人物整体平平无奇。
女一-好好人妻,她在影片里充当“人类的良心”,善良的本质从来没有被极端环境和群体氛围影响。
但在如此严酷的环境里,影片没有表现她的“建设能力”,反而让她在享受稀缺资源的同时,对建设者(大统领和丈夫)各种“指责、埋怨”,显得她“坐享其成”,给人一种“只会提出问题,不会解决问题”的印象,因此被网友骂圣母。
三大主角崩了俩,皇宫内部的其他人物,戏份就更少了:那位支持李秉宪上位的那个女主任,本来是团队的二把手,她的心理状态,如何与一把手闹翻的,没有重点刻画。
还有那位,皇宫大楼的叛徒内贼,他从开头的皇宫打手,到结尾引蟑螂势力反攻大楼,这由爱生恨的过程也是一笔带过……那个揭发大统领的小妹妹,更是莫名其妙,她出场的作用似乎仅仅是为了揭发,人物非常单薄,死得也很突然,很无语。
皇宫内部的群像尚且如此,大楼外部的蟑螂势力,更连一个代表人物都没有,双方的冲突也是一笔带过,论为背景板。
群像寓言变成了独角戏,李秉宪一个人物显然无法诠释和承载影片应有的深度和冲击力。
而大楼内部的整合与分裂,大楼外部的敌视与误解,都因为人物群像的单薄失去了抓手,变得无足轻重,3.5星吧,流畅的叙事和李秉宪的精湛演出还是值得一看的。
个人观感是很不错的一部影片。
不太理解为何票房在韩国扑街。
李秉宪全程演技在线,一人撑起小半步电影。
女主朴宝英也有好几个演技的高光时刻。
为了寻找证据而偷区902号房,见到屋里老婆婆抢不上去问话的时候,放大的双眼和面部特写很好的展现出了女主内心情绪。
她不仅是因为同情外来人,也有自己想要证明“金卓英”的理念是错误的动机。
她的行为只是公寓倒塌的催化剂,直接原因都算不上。
拄着双拐的中年人和搬运冰箱的几个男人,早就密谋作乱了。
按劳分配一定会有一部分因为伤病,或者其余原因不参与工作的人吃不饱的,就像拄着双拐的中年人,在领食物的时候和妇女会代表发生过口角。
这部分人不满情绪一直被压抑着,他们反抗的方法选择了勾结外来人。
探索队回去路上遭遇的袭击的原因,极大可能就是因为路线被内部人泄露了。
最好,正直善良勇敢仁爱等等,无论何时何地何种处境不都应该是人类作为“人”的依据么?
为了活下去而不择手段,和野兽有何区别?
正因为灾难环境里人性的扭曲是常态,所以在危难之际里还能舍己为人的精神更加难得可贵。
开始女主收留了两名外来人,最后女主被另一处人类集聚地收留,前后相互呼应。
我们理解灾难环境里的“紧急避孕法则”,更应该明白电影中“收留他人”的善良,以及“舍身跳楼”的勇气。
1.色调通篇过暗,无法显现细节信息,看得相当辛苦,最近观影的大致都有这个问题;2.故事安排的女主角不立体但是却安排了重度人性光辉,末日环境呢,这是不符合逻辑的一个角色;3.先不说政府组织,世界组织全军覆没了吗?
没人愿意积极求助,哪怕听听广播也好啊,就比行尸走肉都要丧啊这帮人,无语;4.小场景调度,只是群演多,但说到底是限定范围的拍摄组,说花了200亿,就很……;5.男主每次都在重要关头捍卫了团队的利益,杠精们当然可以杠,但无论你我,关键时刻都未必能做这个领头羊,所以男主是有人性弧光的,很隐蔽而已。
本不怎么写影评,但是在看了一些捍卫圣母的评论婊就觉得,一旦发生这些事,他们(她们)就是那个天天圣母可是又要占用资源的人,觉得有必要让这类人现形。
22世纪了,大家都厌恶了看你们那副既要又要的嘴脸
他是一个身份造假,真实身份甚至是一个敌对阵营的家伙他是一个道德水准极差,为了利益可以毫无底线的怪物他是一个擅长使用暴力、擅长用洗脑手段来控制群体的阴谋家
《混凝土乌托邦》里一张看似甜蜜的全家福令人不安的是,当我们面对资源极端紧缺的环境,好像真的会接受一个这样的领导。
或者说,我们真的会像剧情上说的一样,选择一个这样的人领导我们。
因为我们手段不够狠毒。
我们不敢挺身而出。
我们会被道德、善良束缚。
我们没法面对公众去很好地表演一个强者的形象。
这都是韩国电影《混凝土乌托邦》提出的问题。
这些问题今天还在深刻影响着每个人。
这个电影还提出了这样几个更贴近当下的问题。
当整个城市轰然倒下,只有你家的大楼安全无忧。
但是小区资源有限,你会和隔壁小区的人一起分享共渡难关吗?
你会赞成用资源换取和平,还是形成小区攻守同盟拒绝一切外部求助吗?
《混凝土乌托邦》就是这样一部极具社会寓言感的韩国科幻电影。
钢筋混凝土的首尔突然轰然倒下。
变成了一个废墟中的新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阶级分化、社会不公和人性挣扎都被夸张地放大,还矗立着的小区,从小中产阶层一跃变成了人间天堂。
隔壁那些富贵小区,社会顶层成了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
这种对立很有意思的放大了当下现实,虽然住在一个城市,高档小区之外境遇被这个寓意无情的放大了。
电影非常准确的描述了,买房定阶层、买房定终身的当下现状。
电影主要展示了两个主要的矛盾冲突:一是主人公们对乌托邦世界不公的反抗,二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自身的人性挣扎和分化。
这些矛盾冲突在电影中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冲突强劲的剧情。
看起来视觉特效和美术效果上也做得非常出色。
电影中的场景设计、服装设计和视觉效果等都为这个未来世界提供了强大的视觉冲击力。
一个由混凝土构成的废墟世界看着既科幻,又现实感极强。
但奇怪的是,虽然在豆瓣有7千人观看,但只有6.3的评分。
究其原因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
电影给了上述思考,但是没有超出以往的窠臼。
就是在极端环境里,塑造了一个让人比较眼熟的反派。
一个传统的反派,利用群体的恐惧,还有对他暴力组织能力的依赖,邪恶的发展,最终崩盘。
这个在很多影视剧其实都有。
近的有美剧《行尸走肉》远的有诺贝尔文学《蝇王》。
要集体利益牺牲个人道德吗?
要集体利益就要对抗一切外部求助者吗?
这些继续的思考是缺失的。
又按照常规,塑造了一个不那么可信的女主,她按照常规的善良态度,玉石俱焚的姿态,按照剧情套路反对这个反派。
反复地追问男主,你不是那样的男人!
太脸谱化,说教的感觉就出来。
所以我觉得如果拍成剧版。
可以做这样的处理。
还是基于这样的背景设定:首尔遭遇未知灾难,城市毁灭性地变成废墟。
幸存者聚集在一栋坚固的大楼内——这栋大楼就是《混凝土乌托邦》。
大楼的原居民,现在成了一个封闭的社群,他们有食物、水和电力,生活相对稳定。
与此同时,大楼外的幸存者日渐增多,但资源却愈发稀缺。
大楼内的居民开始出现分裂。
一部分人主张开放大楼,让外界的人进来;另一部分人则坚决反对,认为这将威胁到他们自己的安全和稀缺资源。
新的剧情是这样的:
为了解决资源问题,大楼的领导者提出一个方案:允许外来居住者进入大楼,但必须外出获取物资,并在成功归来后得到在大楼的居住权。
这些外来居住者组成了一股“外援队”。
随着时间的推移,外援队不仅在数量上壮大,而且开始与其他幸存者群体建立联系。
他们取得了更多的物资,并逐渐获得了独立的力量。
外援队内部也开始有人提出,为什么要受大楼居民的摆布?
为什么不建立自己的社群?
大楼内部的两股力量逐渐对立,而外援队也变得愈发强大和独立。
观众开始感到,一场不可避免的战争即将暴发。
而这场战争的双方都有各自成立的理由和道德观念,使得观众对未来的期待、悬念和情感代入都变得非常复杂。
把善恶放在一个更极端的情景里去交锋。
我倒要看看,邪恶的人会不会考虑更多理性收益,而一味主张和平的人会不会异化。
这种变化就是去脸谱去说教的剧情解决办法,也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新鲜感。
总之片子还是值得一看的,尤其是李秉宪的表演,一个复杂的二乎乎,濒临绝望中年的二次灵魂转化,很值得一看。
先写到这。
所谓人性的光辉是在大义面前的光辉,是在极端情况下还能够舍己为人,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光辉。
影片在灾难之后其实还是面临生存资源匮乏的问题,从常理判断居民们构筑的小政府是正确的选择,也是在这种条件下能够维持公寓正常运转的唯一办法,否则各自为战只会被更快的逐个击破,将一部分人驱逐实则是为了保住物资的无奈之举。
片中女主其实没有直面过关于生存的所有问题,比如寻找食物,水源,与想要侵犯领地人的争斗,所以她的善意才会让人产生“圣母”的想法,因为某种程度上她现在所拥有的东西都不是靠自己争取来的,是在将他人用生命换回的物资来填补她道德上的缺口,所以这谈不上舍己为人,更谈不上大义,说她分出的是自己的口粮,其实这点挺可笑的,如果没有搜索队他们连计划经济都做不到,只能在房子里饥肠辘辘,垂死挣扎。
做人性的选择不是不行,但是请不要将想活着的人拉下水,毕竟有理想主义就有实用主义,可以选择生存也可以选择死亡。
如果可以我会这样写,李禀宪没有推小女孩到死人坑,而是被驱逐出小区,小区陷入群龙无首的状态,资源很快就被用完,这时爆发外部人员入侵的危机,小区被占领,食物被抢夺,男二死于保护女主,垂死之际看见女主和小女孩被外部人员侵犯,这些是很可能发生且能预料的事,圣母石膏像在女主被侵犯时碰到,从高处坠落,最后砸向了男主的头颅。
本想写短评,字数超了,索性发在这里留作纪念。
近几年来较为少见的灾难题材电影,朴叙俊和朴宝英真的是好搭,朴宝英的气质太温柔了,适合这类角色。
灾难后唯一一栋幸存的公寓,变成了媲美天堂的地方,生存面前能把人性表露的更真实,真的很可怕!
公寓的业主为了自己活下去,将公寓当成了皇宫,自己是皇亲贵族,外面的人都是平民,不能与自己共享资源,视生命如草芥、争夺资源,自己还在里面摆宴席唱歌,宛如天上人间。
李秉宪这个角色太可怕了,逆境面前还有着称王之心,杀了房屋主人后冒充他和业主们一起生活,最后被揭穿后恼羞成怒把邻居小姑娘推下深渊。
第4215-现在城里人已经不会种地搞水利,也不懂集体劳动,只有不断夺取,直到死亡。而且韩国太小了,一方有难,无人支援。发现男二朴叙俊长得跟《想见你》男二施柏宇很像啊,特别是片里留这个发型。
混凝土乌托邦 콘크리트 유토피아 (2023) :: 故事不怎么精彩 加上主人公又有很复古的圣母流 让人仔细看下去的欲望一下就消失了
你这哪是首尔大地震,是韩国都被摧毁了吧,能一点救援都没得啊。人一旦有点权力,人心是会变的,何况本来就是扭曲的人。故事不仅没啥新意,也不够严谨。
本来想在第44届韩国电影青龙奖颁奖后观影的,结果还是拖了半个多月才看。本来始终没被剧透的我挺好奇《混凝土乌托邦》是怎样的科幻美好社会设定?结果影片却是讲述灾难过后人们求生存的故事,与我的预想严重不符。
朴叙俊演得很好,故事情节相对俗套,不过剪辑不错,电影后期紧张感营造得很好
乌托邦题材屡见不鲜,立意不够深刻,女主人设有点崩,其它都挺好,李秉宪又一次撑起了一部电影。
TIFF No.7|即反刘慈欣又是右翼电影,李秉宪的角色是对李沧东《鹿川许多粪》第一个故事人物的再造,也是对3.0朝韩关系电影的一次隔空喊话。作为一部商业爆米花在价值观表达上的野心碾压中美绝大多数大片。推荐给所有说韩国电影急将灭亡的人。
今年韓國選送奧斯卡的電影,製作水准在線,但是新意不多。極端環境下秩序重組的故事已經拍得太多太多了,大體都是從《蠅王》汲取的靈感,韓國這部無非是套了一個當代社會的住房問題,本質並無差別。除了李秉憲外其他人物不是太吸引人,尤其是女主角從頭到尾一顆純粹的聖母心實在有點看不下去。@高先電影院
混凝土不是混凝土,乌托邦不是乌托邦。韩国人拍揭露人性的电影还是很在行的。
房子人们生存的地方,当灾难来临房子成为废墟内在永远比在外重要,影片取名为混凝土乌托邦,实则是建立在废墟之上的反乌托邦,虽然灾难方面展现出来的格局有点小,但人性方面的刻画才是韩国影片的亮点,尤其当普通人有了权力和马仔以后独裁的描写才是影片精髓所在。
远离圣母婊,可以多活一些日子。
今年韩影整体水平都非常一般 本来以为这部奥斯卡选送片要能打一点…是我高看了
部分地方拍的还不错,比如每个人回忆宅男前的前史的部分,阶级的对立,“皇宫”“蟑螂”的设置不错,整个房屋的分工配置,剧情 设定挺好的,不过还是韩国僵尸片的流水线的人设,想起了《甜蜜家园》《釜山行》《活着》这些电影。脸谱化,善良单纯的女主角,发疯的男人们。评分:7.0/10。
真担心导演怎么收场的时候 突然被治愈了 被顺其自然过一天算一天的精神给整服气了
热评里有人说中间某段很像wg,确实,但看多了历史,电影里的桥段也觉得被美化好多,人类从来都只是乌合之众而已~总体而言是非常成熟的灾难商业片,成熟意味着精彩,同样也意味着套路化,韩国绝大多数剧情片都是类似于预制菜一般的存在…(没有贬义)还有你们bh团建下次能不能不带朴持厚了()
末日拍得还不够残酷,细节不够,剧情单薄,看到他们外出搜索,我就知道他们会中埋伏,但是也来得太晚了,外面盛传公寓人吃人,外出搜索实际是搜刮抢劫掠夺,按道理早应该中埋伏了。公寓那么好一个风水宝地,正常情况下早被攻击好几波了。
儿戏般的寓言,第三幕全崩,李饼拼了也无济于事
其实还行,肯定不烂
是一部好像讲了什么,又好像什么也没讲的电影😅。看出来是想讲人性的dilemma,但是由于台词和剧情不够尖锐有力,人物角色的塑造和设定过于二维,导致影片的探讨仍然浮于表面,毫无深度。基本所有女性行为动机缺乏逻辑,傻白设定。而女主也是为了善而善的圣母角色,看得人如坐针毡。男性角色基本都在单纯的末日阳刚发疯。除了背景设定有一点意思,总体来说是一部传统阳刚末日商业电影,不推荐花钱观看。
故事的设定很精彩,可是却白白浪费了那么好的题材,尤其是矛盾的凸显,并没有在表达上呈现拉扯的张力。更惨的是结尾拍得太草率了,没有给出任何有建设性的期望,就像是编剧突然创建了一个莫名出来的社会,没有原因,没有来由,没有交代运作体系,他们的食物哪里来的,他们怎样面对越来越多的逃荒者,他们的生存机制如何。共产主义乌托邦如何实现,全是问号。李秉宪的演技自然是全片的大担当,除此之外,其他人都不值一提。从角色上来说,最恶心的就是圣母婊女护士,最符合素人纠结的心理,但却没有好好地演出来,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