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伦·马利克再度激怒了豆瓣文艺青年,他的新作《歌声不绝》(Song to Song)在豆瓣上评分只得5.7。
从2011年的《生命之树》(The Tree of Life)(豆瓣6.8)、2012年的《通往仙境》(To the Wonder)(豆瓣6.5),到2015年的《圣杯骑士》(Knight of Cups)(豆瓣5.8),再到2017年的《歌声不绝》,这位曾拍出《天堂之日》(Days of Heaven)、《细细的红线》(The Thin Red Line)等经典之作的导演俨然成为烂片代名词。
群众们对他那种晃来晃去的装逼游魂电影彻底失去了耐心。
我却一直都很喜欢。
不能说越来越喜欢,但他这种自顾自的抒情(还够不上诗化)电影文体,还可以说是迷人。
看完泰伦·马利克上一部作品《圣杯骑士》之后,我写了一小段评论表达我的心情:这种电影根本就不要指望豆瓣评分,上面已经是骂声一片。
很奇怪电影里塔罗牌的设定竟然没有博得豆瓣小清新们的爱,同样,他们一方面推崇国家地理杂志另一方面又讨厌把电影拍成国家地理杂志风光片、一方面推崇海德格尔另一方面又讨厌海德格尔的弟子拍摄其自己的「林中路」、一方面狂爱克里斯蒂安贝儿凯特布兰切特娜塔莉波特曼另一方面又厌恶这样一部将以上型男靓女们拍得美轮美奂的电影,我委实难以理解。
电影里那么多美丽的玻璃建筑、那么多奢靡淫乱的派对、那么多日出日落、那么多海洋天空、那么多裸女,都打动不了他们。
豆瓣这些小清新们都是共产主义战士不成?
这个评论同样适用于《歌声不绝》。
没错,爱听古典音乐的泰伦·马利克肯定无法像爱听摇滚乐的马丁·斯科西斯那样,把一部以摇滚乐为主题(或背景装饰)的电影拍得地地道道,但这部电影里Patti Smith出现了三次(在别人家的豪宅里跟那个叫做Faye的女主角,喃喃诉说丧夫之痛,并鼓励她:拿下那个男人),Iggy Pop一如既往地露肌肉(七十多岁的老肌肉),高司令法鲨鲁妮玛拉娜塔莉波特曼凯特布兰切特等俊男靓女在各种美景和玻璃建筑里神神叨叨、游走摆拍,加上“山羊”露背斯基大神级的手持摄影,和奥斯汀音乐节的轰轰隆隆,难道,不享受吗?
很多人看睡着了。
睡了又醒,两小时过去,电影还没结束。
他们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比如性瘾者法鲨的三P。
所有的镜头都有意义。
所有的镜头也都没有意义。
反正导演就是要表现现代人的空虚和迷失,所以里面的漂亮男女们都是一副想要触摸而又不舍得的样子,无止境地依偎着、拥抱着、抚摸着、拉手又松手着……他们的皮肤和眼睛在最美好的光线下呈现于巨大的屏幕,深深地震撼着影院里平凡的观众们,而他们的情欲又像凉丝丝的薄荷糖,融化后在你的口腔里留下了冰冷的空气。
不间断的独白简直分不清此刻是谁在坦白从宽,它们可能只需要你放心跟着,看看你会不会跟着走到他们内心的荒漠。
所有的缺点都成了优点,所有的优点看样子也是缺点,非常奇怪的电影对吧?
有人说这是意识流。
意识流才不是这个样子的呢!
它们都是被切断的瞬间。
生活由瞬间构成,可是并不是所有的瞬间都能连接在一起。
不同于《天堂之日》里那种古典的嫉妒和牺牲,当代人没有一种连贯的意志去黏合那些破碎的瞬间,他们只是这里扑腾一下那里扑腾一下,要不目瞪口呆,要不摇头瞎嗨,像看音乐节一样,看着自己生活里的各种烦忧与喜悦的角色粉墨登场,最后,连自己是干什么的都忘记了。
虚张声势的那些东西都成了诚实的交代。
演员们的独白都是陈腐老套的废话,但独白(语言)这件事是有意义的。
奢靡的生活和脏乱差的摇滚都是幻象,而幻象本身却是“存在”的确证。
复杂且纠缠的关系就像琼瑶剧,可是“关系”胜于“实体”的道理,早就从物理学延伸到了虚拟社交时代。
从《生命之树》开始,泰伦·马利克的电影已经不是要讲述一个故事了,它们是在用某种上帝一样的视角,展现在世界文明的巨大幕布上,一些微小的生物被更巨大的手掌拍成了蚊子血,他们自身连续性的断裂,其失却了意义根基的破碎思绪、无法修复的结构性丧失,彷徨于当下亦无从归去,诗意栖居永不可得的崩溃图景。
可以将《生命之树》、《通往仙境》、《圣杯骑士》、《歌声不绝》看做泰伦·马利克的四部曲(也许还有第五、第六……),也可以将这四部电影看做同一部电影的反复,某种变调或互文。
这样一种华丽又败落的抒情,谁说不是顶级的抒情?
建筑、音乐、诗歌、豪车、公路,这些现代文明造物压垮了男男女女的内心,她们的小腰太细,他们的欲望太大,他们是屏幕上美丽的花瓶,向我们发出风在里面回旋的声音。
你真的以为,这些就是泰伦·马利克要拍摄的主体、要歌颂的对象?
风,才是。
歌声不绝 (2017)5.72017 / 美国 / 剧情 音乐 / 泰伦斯·马力克 / 瑞恩·高斯林 鲁妮·玛拉
他这个电影最初前两个小时连我都看不明白他在说什么,可能我觉得这种人看到这里的话,觉得看到一半觉得这部电影是个烂片吧,而且我觉得这个电影确实慢了不少但是后面那个情节确实让,我感觉有兴趣了起来,就是说原来这主要是围绕一对情侣之间所描绘的一部电影吧?
而且我觉得瑞恩高斯林他演的很生动。
算是个很不成熟、写得很差的剧评处女作吧总算看完心心念念的Song to song相比起质疑和吐槽失望和不堪忍受我更倾向于的感受则是影片的Black humor真正意义上的来自迷茫中的诉说感卡司豪华并且人物与角色完全完全的匹配为什么这么说、高司令的温柔、浪漫下带着幼稚与些许懦弱自卑法鲨的性感、骄傲的外表下却隐藏着是衣冠禽兽华贵庄重的外表下隐藏着一个性瘾者、贪婪者最适合不过的就是鲁尼玛拉有着冰山冷淡脸+暗黑忧郁系的外表却内心中是个放浪、骚动的小婊砸完全骚动的内心与冰清玉洁的外表整合出整个人物的3D立体影像而娜塔莉波特曼则生动的表现出尽管物质她一无所有但是却有着性感高贵的气质感有着让人欲罢不能却征服不了的独特魅力虽然故事情节在很多人看来是个渣圈轮回因果报应可是我觉得这种切断式的画面以及穿插的第一视角更注重的是让观众去体验、理解、感受、回味并且切身的去经历人物自身何为经历人物?
是站在她的角度,去思考她与此同时的站在他人角度去体会一个人的阴暗面和不堪的内心阴暗中的贪念、性瘾、酗酒、自私等等充斥着感受然而经历他,或许感受到的并不是厌恶而是自身的惭愧荀子曾曰:人性本恶当站在圣人角度你只会感受到他人的不堪可当你经历过他以后或许更多的是自己内心深处的惭愧与羞耻看似杂乱的剪辑实际上更多的反应出每个人的内心如同杂乱的剪辑一样内心也是一片荒芜与无序正所谓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了给人看正如影片中迷茫的自述也正如电影的名字歌至歌一瞬的美好终会被吞噬一切随歌而落#歌至歌# #歌声不绝[电影]# #song to song# #歌声不绝#
歌声不绝这部电影,真的太文艺了。
喃喃的将心事道来,却让你不忍心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那些我们恋爱中的小心事,就这样被电影这样放大,我们看着电影的同时,也在审视着自己的感情。
为了加深理解,看了几篇影评。
他们说的很专业,对人物个性剖析的很透彻,她们的所思所想,让我深思自己对这部电影的感觉,感觉和他们很不一样,或者我是个小白人,想的时候没有太多的背景牵连,写下这篇影评整理一下思绪,也希望带给读者一些启发。
菲伊是一个看起来柔弱但却极其勇敢的女孩。
她尝试任何事情,来寻找自己真正喜欢的,包括和法鲨在一起,暴力的性爱,来找寻自身的存在感。
在遇见高司令之前,她从未感觉到情感的共鸣,其他男人喜欢她,她尝试迎合各种男人,但他们从来只喜欢她的肉体,能给她的也只有金钱。
至于她和法鲨之间的感情,法鲨从未曾停止过找寻生活中的刺激点,他能给予菲伊只有金钱,至于他自己,他都不确定生活中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菲伊在我看来是一个单纯纯粹的人,她有过很多关系,感觉很乱,但抛开这些她有着纯粹的灵魂。
她无法对高司令许诺,因为她感觉自己无法兑现承诺。
她很自责内疚,她感觉自己对高司令有所隐瞒,自己配不上高司令。
她深深的爱上了高司令,她想要忘记,想要惩罚自己,哪怕低到了尘埃,也无法获得高司令的原谅。
但再次遇见高司令,还是那样深爱着他,并愿意追随他。
在爱情中,她一直勇敢尝试,有时甚至责怪自己是个坏女孩,自己不配被爱,被宽恕,但是还是有个灵魂依恋着你,爱着你的所有,兜兜转转仍然去找到你,在结尾的时候感觉特别暖,感觉自己也很幸运,格外的想他。
看到其他影评说结尾很突兀,而我感觉只不过一种顿悟吧,再次遇见,发现还是最深爱着他。
在我心里,菲伊不过是勇敢坚守爱的好女孩。
高司令拥有着一个有趣的灵魂。
在电影中,他的形象是付出型包容型的,但是在他看似毫不在乎的面孔下,他其实很在意。
他一直都知道菲伊对他有所隐瞒,从一开始努力忽视不见,到后来的紧紧相逼,两人情感破裂。
他其实也很自责,他不知道该如何做来挽回即将破碎的感情。
他也无法让别人为他停留,他怕自己无法实现承诺。
他就是那种在感情中即将进入新的阶段,害怕踏出新的一步的人。
可是无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电影中,想要任何一方不做取舍,感情真的难以维系,会随风飘散吧。
但更爱他的一方,也会为他做出舍弃,追随他回归到质朴的生活中吧。
菲伊这样,而高司令在经历生活的变故,最想回到的也是菲伊的旁边。
爱情中总有这样的魔力,让软弱的人变得坚强,让随意的人变的执着。
爱情,就是见过了万千人,仍最想念你。
是不是突然感觉,爱情那么飘忽不定的事,让人格外安心。
法鲨,一个在生活中追求刺激的人。
惹火的音乐能刺激到他,暴力的性爱刺激着他,还有生活中各种各样新奇的事刺激着他。
他通过刺激,来感觉自己活着。
他通过和娜塔莉结婚,来证明自己被爱着。
他曾经是迷恋菲伊的身体的,但她发现灵魂已经不在自己身上的人,变的豪无生趣。
他是嫉妒高司令的,他们那种纯粹的爱情,他很向往。
他也希望有人是真心爱着他的,他娶了娜塔沙。
他拥有了娜塔沙,她就像自己的私人用品,从来没有真心的为她考虑过。
他带她感受着自己的喜爱的暴力的一切,只希望自己承受更高的刺激,未曾想娜塔沙的接受能力。
娜塔沙最后选择了死亡,或许她感觉自己可有可无,或许她感受不到法鲨的爱,或许法鲨给她的超过了承受范围却无法活着摆脱。
她死了,像花朵落入泥土。
但她的母亲太可怜了,失去了对于自己来说最重要的,几乎崩溃疯掉。
生活是绚烂多彩的,人们可以选择活在这个假象中不再醒来。
我们若不谈爱,只谈情,我们也可以见一个爱一个,直到老去。
但是生活最终还是归于平淡,一切还要返璞归真,我们也无从避免去考虑我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对的人对于我们那种灵魂的吸引,要超过性,高于爱。
爱真的很有意思,看似那么脆弱的东西,却让我们那么安心,支持着我们走了很远。
最后,愿我们忠于自己,忠于爱。
❤️
电影说了一些只要不是太玩世不恭就都会想过几次的那种事情,但表达方式实在是有魅力。
一般来说,相声才是语言的艺术,电影不是,所以旁白在电影里的地位一直不高。
不能确定究竟是泰伦斯·马力克对它有心抬举,还是一众演员念台词的时候离话筒太近,这一次这些画面之外的声音意外地并不显得多余。
相反,它们让演员找到了一个工具,可以用它对着你的耳朵一直吹,吹到你能感觉到他们身体的存在、看懂他们的角色为止。
身体上的吸引是电影想要表现的一点,角色的构建也有很大一部分通过心理活动来完成,而旁白恰好能同时胜任这两个任务:因为声音可以作为原始吸引力的载体,语言又能传递更具有文学性的那部分信息——声音和语言共同组成的演员们贴近话筒念出的那些台词,也就是旁白。
鉴于和娜塔莉·波特曼一样绝望的人还是少,一个人的人生从一个阶段到下一个阶段,中间的麻烦说不定就是鲁妮·玛拉或者瑞恩·高斯林式的。
泰伦斯·马力克没怎么说之前的叛逆,也没怎么说之后的和解,用了两个小时,就讲了一个中间怎么拐弯儿的故事。
这部R级的摇滚电影,除了看女王凯特·布兰切特与高司令滚床单,高司令与龙纹身女孩鲁妮·玛拉滚床单,鲁妮·玛拉与Frank法斯宾德滚床单,法斯宾德与玛蒂达娜塔丽·波特曼滚床单之外,还能看到什么?
——编者按
高司令主演的这部历时6年拍摄的音乐电影,终于可以让翘首以盼多年的影迷们,把伸长的脖子收回来了。
看完这部片子之后,作为乐迷的我,必须得说,《歌声不绝》要比他后来拍摄的《爱乐之城》好看。
《歌声不绝》由美国泰斗级电影导演泰伦斯·马力克自编自导,这位在电影史上活跃了近半个世纪的导演,交出来的作品寥寥可数,但是部部都是佳作——
天堂之日
细细的红线
生命之树相比以往的几部片子,《歌声不绝》的卡司阵容,堪称非常强大。
有目前正炙手可热的男星瑞恩·高斯林、人气爆棚的女演员鲁妮·玛拉、娜塔莉·波特曼、凯特·布兰切特以及深得文艺青年喜爱的迈克尔·法斯宾德。
这部拍摄周期长达6年的作品,讲述一段围绕在3个音乐人之间的爱情关系。
他们在追求摇滚、成名的路上,却也经历了背叛与诱惑。
性,作为诱惑,也作为一种道德和精神危机,将这种主要的异性恋故事与同性恋意识联系起来。
抽离掉最基本的爱情故事,以及各种滚床单的戏码。
导演用镜头完美地呈现了这个世界现场音乐之都——德克萨斯当下的地下音乐场景。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ODAyMzUyMA==&mid=2650964040&idx=1&sn=c24847e1cef6e9d482ef24a7da7f62f2&chksm=bd2738478a50b151cbbb3812cbfd42bd93caeefd8205bb7a47abe8d1f4a3f33a2f5bcfd089ef#rd转载请联系本人
抛开生活,家长里短,柴米油盐,只是你和他,和他,和她,以及她,他。
所有。
赤裸相见的爱情,放纵激情,沉溺自我,自由,爱,追逐还有梦想。
我们终其一生找寻自我,找一生所爱,何其艰难啊。
空旷的夕阳,海水冰凉,天地之间,呼吸随大地起伏,狂野,控制,逃离,柔情,甜蜜,所有的体验化为你的血肉,重塑你。
脱离原生家庭,去觅得底线,与肉体与精神的极限,还能突破多少。
最后的最后,我还是回到你的身边,所谓越过重重人海,刻在脑海里的娇柔在那里重合了。
只是你。
嗯。
只是你。
爱情至上。
对吗?
无聊至极的电影,没有高潮,没有结局,没有剧情,可是我喜欢。
It's like I'm on drugs. But In a pretty bad way. All I see are spinning pictures and unrelated scenes. I don't think I can hold on for even ten minutes if it hadn't been for the casts.Just can't admire it, almost throw up in fact.
看电影的时候觉得麻辣的造型好多好美,坐火车无聊就一一截图下来了,可能有遗漏,讲真这个电影虽然乱七八糟不知道在搞啥但还是非常美的,star to star,最闪耀的就是麻辣和高司令啦!
接下来慢慢欣赏美丽本人——ROONEY MARA
小辫子~
这家假发也好看的~
百变发型~
拿笔的姿势很特别~
颁奖礼经常这个发型~
小小的麻辣,大大的外套~
各种小辫子!
这种她私服会穿的
一秒有点回到龙纹身的女孩
清爽!
有点糊掉但依然很美的侧颜
口红的正确使用方法
日常
剧组各种色彩也是蛮用心的
这套很情侣
绿色和黄色很和谐
躺平~
好像假人。。。
有点不太像
这个风格是我平时会穿的哈哈哈
高甜!
锁骨!
那个蝴蝶美得咧!
恍惚爱乐之城
人家洗个杯子都那么美又有什么办法呢
这套裙子其实有好多美的造型没截好。。。
注意整体构图
哇撒 怎么想到脖子上也弄点红土~
又来甜齁人
背影~
加个披肩
刘海~
简装
多搭的一对!
会玩
低头
如山似水
看不太清穿了啥
这张p一下可以当海报
后面那个红头车肯定是剧组特意安排在后面当景的!
摇滚灵魂乐手
伐开心
又来了
肤白穿红色就是好看
彼得潘领子~
美的人套个塑料袋还是美的
小碎花
抱大腿!
估计大腿和高司令手臂一样粗
这个造型简约又古典
不可描述
玩手
上门啦
遛狗搭讪中
这部电影的视觉是真用心了
转个圈圈
光与影
夏天
哇 酒窝
瘦子怎么穿都少女
后面就有肥肉多倒胃口
sexy
这段跳来跳去超级可爱
禁欲感又特别能撩
额头红红
突然犀利的眼神
大家都爱玩麻辣的小腰
能相信她三十了吗
不哭不哭
弹个吉他
这个动与静
又是很考究的光影效果
无敌侧颜
这张分开截图可以当情头了
撩头发
瘦子就喜欢穿露手臂和腰的衣服哈哈哈
小帽子
笑起来有点点像龙妈
溜高司令~
一闪而过
说不定就一直跟着她大特写远近镜头也能拍部电影
返璞归真
这腰!
这张最可爱啦!
不知道导演在拍什么,一部2小时的超长大cast轻爱情武打片?
里面有很多神乎其神、姿态匪夷所思的动作戏。
人们扭曲,倒立,nonsense……这是用躯体行为来表达内心的空虚吗?
影片中的角色没有名字,只能用演员的名字称呼。
法鲨是最有钱的,因此可以为后来主角们满世界跑,挥霍,在各种大房子里走来走去,聊天,纸醉金迷,干点无题的事做铺垫。
我们的小mara,究竟在干神马???
给高司令带了无数绿帽,啧啧。
每次镜头落到她身上,她的眼角眉梢全是戏,一半阴影一半阳光下,她就这样抬头看着你。
忧伤的小女孩很有市场。
随便在街上一走说说话,就能被人带回家玩。
她站在哪里,坐在哪里,就会情不自禁的抚摸哪里,窗户,窗柩,沙发,地毯,粉刷后的墙壁,高司令的身体,捡到她的路人的身体。
她会翻滚,躺在桌上,地上,椅子上,做个小受,建立connection,每次都是别人脱她衣服,不过幸好她身材很好,大家都很享受。
她也会独处,一个人发疯乱舞,她想成为艺术家,她想要自由,她装作自己获得了自由,欺骗别人也欺骗自己,当他发现自己其实跑不出那个枷锁,她就悲伤,哭泣……她实在是太美了,我认为她表达的虚无感,比娜塔莎波特曼更真实,后者倒是更像一个被有钱人法鲨保养的失业女工人,有点僵硬。
可能是因为,和高司令在一起更容易入戏,而法鲨的角色就有点世俗,像个follower,而高司令完全free,他是这片无聊之地中的宝藏。
重点来也!
高司令穿着平凡的T恤,衬衫,牛仔裤,难掩其魅力。
和不同的有钱人玩耍,他们相爱,嬉戏打闹,高司令总是能想出各种搞怪的事,他的灵魂比别人飞的更闪耀。
有种感觉,尽管大家都在一起发疯,但是他却有高人一等的骄傲。
他不似法鲨每日沉浸在肉体的欢愉中,他会做小手工,而且热爱运动,这些都是他在和mara、cate、法鲨约会玩耍时,无意间流露出来的优秀品质。
和任何人对戏,他都像收敛着,很低调,却迷倒所有人。
完全没有盛气凌人,但是万事万物皆由他主导,十分可靠。
他没有指明人生目标,但是他绝不会自甘堕落,在无所事事中浪费时间,顺便秀一波钢琴。
Mara自顾自的走,不搭腔时,他为了和她聊天,说:“u can tell a complete lie,u could say anything u want to me. that is the fun about me.” 如果这样撩妹,很多人都要笑着扑上去啦。
娜塔莉的镜头最少,大多和法鲨一起的。
如果上面两位是平静的神经病,那他们就属于偏激的一派。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太随意了。
没有安全意识,卫生意识。
什么东西可以往身上仍,往身上抹,人也像一个物体一样,被人扔来扔去,或者乱跑乱撞,就很无聊啊。
一星给mara,两星给高司令,半星给动作戏。
3.5
能猜到反转结局的 mindfuck 片,石头和普莱蒙在囚禁空间中演话剧,后者把阴谋论入脑入心入魂的状态演得很到位。只是过程着实是有些烦躁了,结尾又透着自作聪明,难以喜欢起来。
现在如果要在兰斯莫斯的电影里谈论深刻,或者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估计他本人都要发笑。一个毫无创新的照搬,实在看不出翻拍的必要。恭喜他又解锁了一个前所未见但仍然怪异的石头姐版本,可以抱着一起送走了
这个无可救药的世界
好荒诞的片子,看得我一懵一懵的,杰西普莱蒙和艾玛斯通演技真的牛逼
为啥翻译成拯救地球??虽然Bugonia也挺莫名其妙的……今年第二好看,第一是Weapons凶器。前面剧情紧凑悬疑,后面还是有点拖拉,结尾有点恶搞了。虽然是万圣节档期的,但是算不上恐怖片,惊悚片都算不上,悬疑有一点,主要还是荒诞幽默讽刺吧。
2.5 结尾蒙太奇加半星
音乐很好,结尾的奇观很精彩,中间真的够疯,以及拍的美国乡下太真实了吧!看得我太代入了!Plemons长得太像疯子了。emma感觉很享受在电影里被虐。感觉没事就需要一场这样的mindfuck
好看… 非常典型的兰斯莫斯风格,在影院看他的电影冲击力翻倍
还挺喜欢的,兰西莫还是拍这种在行,石头这次的表演比我预期要好不少,她把角色这种模糊的身份把握得很好,对于角色心理的表达也准确,没有过度表演。
没有Cloverfield lane好看,但说实话看完下来没啥惊喜也没啥很反感的地方…演技还是看着过瘾的,有些地方小幽默也抓得不错吧结局里那群人的造型让人一言难尽……但最后那一段的死相还是很有意思的
这个结尾让我感觉被导演嘲弄了
我这被兰斯莫斯骗进电影院的毛病到底啥时候能改了。各种层面上一无所有且毫无价值的电影,结尾的gotcha姿态更是让人无语到发笑——因为真的零人在意。一星给两位演员,在如此空无一物的情境里努力表演的样子让人心疼。
出了电影院打开豆瓣一看演职员表,又又又是《可怜的东西》《圣鹿之死》的导演。我的观后感依然是“我看了个什么玩意儿”。
看的时候我甚至在想有没有可能Don是外星人- -?滚字幕的时候坐在电影院,只有大自然的声音了,风声雨声雷声,鸟鸣,树叶的沙沙声,结局还是很好的!
完美契合最近我和我小学同学聊天的主题:人类没救了,只能重开。浓浓的地摊文学加古早科幻味以及配乐全部拍到了我的心坎上。求求外星人快来吧!
兰斯莫斯是怎么做到每一部都让全场观众看完沉默的。他这几年陷入了一个把简单主题套入猎奇框架的routine中一发不可自拔,我甚至觉得最后的反转还不如没有,倒能让他塑造的对立面的人物都更复杂和立体点。但我看到Donny自杀的时候还是哭了。
依旧是很美好的精神状态
#Venezia82#没看过原版,但这部翻拍给人的感觉还挺浑然天成的兰斯莫斯风格的。两位主演的演技十分突出,和强烈的艺术风格共同撑起了本片。石头的角色情绪比较单一,不觉得三封有戏,但这是一个相当有趣和精彩、演了就很值的角色; 杰西的角色更有层次一点,胜在既有脱离现实的偏执和喜感但也有落到实处流露出人性的一面,是第一主角。看两人的对手戏真是过瘾。成片质量也足够好,看好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