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季节
Межсезонье,休赛期,Mezhsezone,In Limbo
导演:亚历山大·坎特
主演:伊戈尔·伊万诺夫,耶尼亚·维诺格拉多娃,奥尔加·萨哈诺娃
类型:电影地区:俄罗斯语言:俄语年份:2021
简介:15岁的萨莎和丹尼,第一次偷尝了禁果。萨莎的父母得知事实,当即决定棒打鸳鸯,然而这对小情侣自然不会轻易放手,他们可以与一切为敌,无论是父母还是整个社会。不巧的是,萨莎的继父是一名警察,他坚持要将丹尼逮捕入狱,就这样,心血来潮的青春期私奔冒险升级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逮捕行动。详细 >
-我发誓,我会给你一直带来麻烦。-我发誓,我赚不到钱,我们将生活在贫困中。-我发誓,我会恨你。我会切开你,取出你的大脑。-我发誓,我会重击你。我会改变你。我会打败你。-我发誓,你将永远后悔招惹了我。-我发誓,你会一直后悔下去。“即使死亡,也不能将我们分开。”
3.2 这种青春期电影看多了,也越来越觉得工厂化,感觉不同的青春期叛逆电影太爱讲共同点了,而这个在青春期电影去吃泛滥的当下,应该更侧重导演私人记忆中的特殊点才对
这片看得很纠结啊,主题很明确,套路也很明显。两个蔑视规则的叛逆少年,试图摆脱社会的规训成为“反叛者”,然而后半部分完全被导演渲染了大量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色彩,甚至变成了一个老套的童话故事。希望现实生活中人们会明白,“反叛”并不是这么天真地肆意挥霍生命,也不是这么愚蠢地走向自我毁灭
以青春期叛逆为主题,但内核毛都没有。这就让我有一种看两个反社会在那发疯,最终莫名其妙还自杀了,(结尾还找了一帮人在哪瞎看,你剧情讲的稀巴烂还好意思玩这个)真服了这傻逼电影…
这部电影里的这男生好吓人啊 感觉大家是在需要爱时需要表达时确定了一个可以表达和爱的人 喜欢在片尾树林里的吊唁
是不是傻
做你想做但害怕的事情
就是画面比较好看,剧情实在是不行
有着雌雄大盗的外壳,却没有其内核,只是表达俄国青少年的叛逆情绪,男主因女主的一句要做自己不敢做的事而将内心的狂野唤醒,将两人带入迷失自我境地并最终走向毁灭。据说是真实事件,可以说表现力还算成功。
一种末路浪漫的小心机,疯不到极致也不够冷咧,和结尾一样只是一幅单纯的肖像。@资料馆
苏州俄罗斯电影展,从6部中选了两部。这可能是最好的一部,大胆,疯狂,绝望,最后如此残酷,戏里戏外,都透露着疯狂,不要错过,明面上是青春戏,实际上却是战争,此枪一开,从此陷入绝境。
1.21故事一般,最喜欢结婚的场景,结婚誓词真是棒极了,有一天我要结婚的话估计是这种类型,看完之后朋友疑惑:她觉得女孩和男孩的家庭经历并没有非常的糟糕,为什么要选择这样做?我觉得:不能用大众界定的标准去评判,ta人的经历是否足够痛苦去反叛、去崩溃、去了结自我,每个人对痛苦的感知度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在我们看来已经很苦了,但ta并没有做什么来反抗,每个人选择应对人生的方式不同,只要没什么大是大非的错误,我都是尊重理解的。
挺好,这种还是自我了断的好,省得长大了霍霍别人,呵呵
俩傻逼!
长期被忽略的声音,只有在被压抑到极端时爆发出来,才会被听到。
萨沙的反叛起于绝望,绝望中追求爱;丹尼是过度保护,见到枪才开始挣扎和觉醒。狼狈的逃亡,浪漫的婚礼,我们把枪填满子弹,愤怒、痛苦和迷茫,却不知该射向何方。
拍得真好。最后好像很浪漫。可是他们做的这些都需要别人来买单
形式和内容看着很朋克,但这个青春期矫情又无趣,莫名其妙就自绝于人民了,“现实”层面能改变什么?
拍摄在这个国家发动战争的前一年,如此联想这个故事就显得很寓言性、很讽刺,两个青少年的“反抗”很疯狂也很绝望。但如果不是基于此,这个故事其实有点无聊,很难让人有共鸣。ps这个男生拿到枪就显出残暴,有权力就疯狂,非常真实。
最心痛的是他们已经懂得了爱,已经体会到了生命的意义……甚至连那老混蛋也没有杀,为什么不好好告诉他们如何活下去?为什么不多给他们点时间呢?初看以为是俄罗斯版《不良少女莫妮卡》,实际不仅有上劲儿的毛式审美,还有对俄罗斯青少年问题的关怀反思,看得我涌起深深的惋惜。结尾处白桦林里黑压压前来悼念的孩子们,谁能告诉他们该去往何方?谁来好好跟他们道个歉,聊聊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