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眼可见的物体,要么存在,要么不存在;要么有,要么无;唯独情感、情绪这类的东西,可以游离在两种极端表现之间,有时很容易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有时会停滞在一点,有时则不断地回荡在其中,爱与恨也许就是这样吧...人类对于情感普遍都是钝感的,我们通常能够意识到的都太迟,然而处于常态的人们喜欢在一个临界点去考虑事情,考虑目前的状况以及过去的经历。。。
当我们觉得在某几种情绪之间的时候,会难以辨别真伪,所处的情绪越多,越难弄清自己的真是感受。
要么爱着,要么恨着。
很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相爱的人分手了不能在成为朋友甚至不能联系这样的思想,其实就是潜在的认为,要么爱到极致,要么恨得彻底。
我们不承认很多情感存在中间态。
尤其是爱情这个事情....女人不算漂亮,因为她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生活中的人物,不是光鲜电影明星,不是电影中刻画的人物,只是一个有真是情感的人,一个女人。
我们看到的只不过是导演展示了一些情感,把它外显出来,让我们看到,让我们深思,让我们有意识的刻意回过神来想我们的生活,想潜藏在我们内心的世界。
我慢慢心生疑问:那女人是在报复么?
我似乎也都开始怀疑,她是否曾是他的女人。
两个可怜的男人,加上一个卑微、胆小的小男人。
一个内心强大的女人。
那女人,在她脸上我看不到恐惧与无助,只是一种坚韧的无所畏惧的内在力量。
是什么铸造了这般力量,无人知晓,每个人心中的答案只与自身经历有关,导演也许只是想去让你变成其中的一个人,或许你是那个女人,或许你是那个囚犯中的一个,再或许你是那个看似操控整个画面的监狱长,导演也许只是想要让你从某个人身上,剖析你自己....我很感谢人类发明了电影,我也很喜欢这样的电影,一切只因我们活的太‘真实’了。
而‘真实’也是被人类虚构出来的,电影这个东西,把他人的生活暴露出来,我们就像是偷窥者一样的穿着隐形衣窥视着别人的生活,人类为什么钟爱电影,电影为什么可以不断发展,这样表现人类边缘情感的和“非正常”情感的电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起步的,我们到底能把电影挖掘到什么样的一种境界....从最早的黑白无声电影,到彩色有声电影,到利用科技创造的电影。
我们这一部分人,为什么偏偏喜欢回归到无声影像。
也许就是因为我们创造了'真实',有希望用另一种形式去揭露真实,而揭露的同时,我们又无意识的“失真”了,不断循环,弄得我们已经分不清真假虚实。
奇怪的是我们可以又爱又恨,爱恨交加,而为何不可以做到边呼边吸呢?
太多人迷恋韩国电影,最开始我对韩国电影有些不屑一顾,可无数次的观影经历,竟也让我不可思议的成为了它的拥趸,我承认我喜欢韩国电影中情与色。
前几日,看了金基德的新作《呼吸》,看完后不自觉的回想了以前看过的一些韩国影片,《春逝》、《绿洲》、《外出》、《绿色椅子》、《密爱》、《空房间》、《幸福》《周末同床》,太多了,一次无法说全。
我问自己,到底是什么打动了我,突然悟出了一点,非常态爱情。
那种发生在特殊边缘人群,那种不能公布于众,在一个相对短暂的时间、相对狭窄的空间,半私密化的情感,那种无法永恒,无未来可言,甚至已超越责任、义务,几乎在道德边缘徘徊,如履薄冰、险象环生的艰难爱情。
奇怪,金基德、李沧东、许秦豪……那些韩国小众电影的导演,都不约而同的钟爱这样的题材,是偶然还是必然?
在主流媒体前,我们喜欢用忠贞不渝、海枯石烂来形容爱情,可人性中很多弱点,如自私、孤独、欲望、喜新厌旧、原始的性冲动,使爱情无法永恒。
今天,通过科学验证,我们已知道爱情的保鲜期只有十八个月,另外,周遭的一切,也让我们明白,淹没在巨大物质诱惑中的生活已早没有纯粹的爱情。
在电影中反复出现这样的爱情主题绝非偶然。
对于传统东方价值观包裹的爱情,我们知道,什么不可为,什么不能为,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我们欲为之,我们已为之。
反观电影中的这一群体,我惊叹韩国影人对生活的观察与想象。
《绿洲》中的智障患者与刑满释放人员,《外出》中两个得知被爱侣背叛,沉浸在绝望与孤独中的陌路男女,《幸福》中两个身患绝症的男女,《绿色椅子》中两个跨越巨大年龄差异的男女,最可怕的是《周末同床》,原本一见钟情,两情相悦的男女,却偏偏独辟蹊径,踏上了一段发展地下情的不归路,形形色色的精神与肉体的重创者向你走来。
看多了,我甚至怀疑我们的情感太正常,还是我们根本不正常。
到底是什么使这些韩国影人都落入了表现非常态爱情的怪圈。
上千年的东方文化,固有的价值观,能让我们认同的是两相厮守,从一而终的爱情,而以上种种爱情在传统观念中都是被嗤之以鼻的。
中国与韩国,相似的文化背景,相近的东方式的价值观与道德观,经济的高速发展,物质的巨大丰富,每个人都渴望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上改变自我,也渴望遭遇不同的人,尝试不同的生活。
多元素的生活必然带来情感的迷惘,再加之现代生活的高密度、快节奏,凸显人性中的孤独,强烈的情感诉求成了急于填补的空白。
男男女女,来来往往,在情感世界里穿梭、寻觅,急不可耐,这时,非常态爱情付出了水面。
其实,依我看,爱情就是爱情,根本没有非常态和常态之分,只是东方文化对人性的禁锢太多,一旦打破一点,就沦为了非常态。
东方文化中的含蓄、内敛、自律教导我们追随美好、“正当”的爱情,教导我们压抑性欲,最后,我们不敢直视自己人性中的另一面,唯有艺术还可踏入禁区。
在艺术中,非常态等同于变态、畸形、罪恶,甚至不道德,但又不约而同的幻化成美。
东方文化本身较为压抑,封闭,如中国人将植物人为扭曲,变为盆景,用作观赏。
电影将发生爱情的男女设定为某些特殊群体,既是为了增强艺术感染力,因为人天生同情弱者,也是为了挖掘人性中最脆弱与最坚韧的一面。
既然是特殊群体,在精神和肉体上必然有极为脆弱的因子,他们身上都会有一根隐形的致命的情感导火线,欲望可能随时喷薄而出,一发不可收拾,极度的脆弱引燃的可能是极为热烈的情感,况且人在极为绝望的境遇中,对情感的追求却是无比的坚韧,那或许是爱情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了。
坚韧与脆弱,那种对比不可谓不是一种震撼。
在非常态中,爱情超越了一切,或许来的更真实,更原始、更纯粹、更热烈、更美丽。
我们迷恋非常态爱情的电影,其实也是因为半私密、地下的情感最大限度的满足了人的猎奇心理与窥探欲。
电影中的窥探情节可谓遍地开花,最著名的是希区柯克的《后窗》。
最近闹得轰轰烈烈的“艳照门”更是一处现实版的集体窥探。
人天生是猎奇动物,喜欢看不该看的东西。
生活中也在不断上演非常态爱情,可我们徒有耳闻,不能细窥。
网络时代最大限度的满足了我们每个人的窥探欲,可这样的窥探永远不会画上句号,韩国电影让我们高雅的窥探、唯美的窥探。
那些在东方氛围中愈演愈烈的情与色,那些在非常态中爆发的情感,让我看到,人的欲望太可怕,它是一个深不可测的黑洞。
银幕上的男男女女一出出的演,无论时间空间的转换,永无止尽,银幕下的我们一出出的看,无论性别、年龄、文化层次,永不厌倦。
摄像机是导演的眼睛,更是芸芸众生的眼睛,我们乐此不疲的在情与色中充当窥探的角色。
韩国电影的非常态爱情放大了人性中的欲望,欲望是罪,欲望也是美。
在窥探他人欲望的背后,在那些演绎非常态爱情的男女身上,在快被韩国电影的情与色淹没之时,我更多的也看到了自己。
轮回是永恒的主题,就象四季反复接替~万事万物冥冥之中的纤微关联一被发现拉扯出来就变得巨大、漫长`````呼吸,同一房间,同一城市,还是同一片天空之下?
墙角的呼吸,阳台的呼吸,木桥的呼吸,雪地的呼吸;探望室没有了呼吸的唇闭`````一直不喜欢张震居然也被老金激活了,老侯都未能达到的火候啊老金除去一如既往在电影里潜藏着的主题外,还一如既往的很会挑选女主角,尤其是在“经看”这方面刚播放影片时看到不太漂亮的中年女子,我就能立即肯定我会越来越喜欢她,她越接近片尾会越漂亮,这次依旧没有失望感谢某种延续,就如感谢能持续呼吸强大的力量就是如此容易被人忽视。
别忘了最终是谁结束了张真的生命
说监狱的电影已经很多了,多得让人想起来就像被关在这些电影所筑的高墙内一般,而金基德却用监狱题材的电影试图在现实的重压下解放他一贯残忍描绘的人性,在金基德的镜头下,没有台词的表演让观众真正用眼睛去解读他所要传达的情绪和感觉。
每次看过金氏电影后,回味起来都无不感叹电影元素的简单和平实,但电影所传达的观感和从观众内心激发起的意义又让人感到导演真正地把观众完全包裹进了他想要营造的“气场”中去,而且一次又一次地。
一、金氏电影的四季情结从《春夏秋冬又一春》开始,金氏电影的一唱三叹的反复手法就运用得炉火纯青了,每个环节都循序渐进地推动观众的情绪提升,每个环节都给人以不经意的惊喜和以外,这种手法把稳住观众的预期,同时以自己的方式塑造观众的预期。
同样地,这部《呼吸》也是如此,女主角妍以四季的方式去探望死囚犯张真,在短短几天内将自己对生的感受传达给这个并不认识的陌生人,在救赎死囚的同时,也开始重新救赎自己和自己死去的那份感情,在这种救赎中,妍仿佛重新开始自己的恋情一般,也许她逐渐模糊报复丈夫婚外情的意识,开始了自己感情的重现。
但每当探望结束,烧毁自己制作出来的季节时,妍开始重新回到现实中,在春夏秋的更迭中,让人分不清,何为虚幻何为真实。
然而,冬的到来,寒冷如冰的现实使得一切画面在镜头前撕毁,小女儿的眼神击碎了这个女人幻梦的继续。
然而现实让她把梦在现实中残酷地继续完成,让她和死囚的彼此命运和呼吸,最终连接在一起,虽然短暂。
另一端,张真第一次自杀换来了希望,而正是预感希望的渐渐远去,他选择了第二次自杀,但他自己不能停止自己的呼吸,最终他还是由别人来夺走他的呼吸,虽然不是他爱的人,但却是一个爱他的人,尽管爱他的是同室的男囚。
这两次重复的自杀,纠结着生死爱欲,使几种情感搀杂其间,难明其状。
重新地,女人回到了丈夫和女儿的身边,重新地,女人回归到家的生活。
现实残酷,但却真实,张真也在真实中失去了呼吸。
二、金氏电影的烟火情结金氏电影仿佛是眼花在夜空中绽放,一开始小如星火,张开后却境界大开,直到最后那盛景出现。
刚让人感叹中,金氏电影的一贯“残忍”又如鬼魅随行地牵扯观影者的情绪,犹如酒后的阵痛,刚觉出自己的贪杯,那贪杯的恶果已开始惩戒的手段。
金基德的每部电影都在最后不可挽救地续上一段残酷几近冷血的结尾,仿佛烟火划过夜空后留下的光痕,通俗点说,那不过是看烟火的人自己心里面留下的影子罢了,一个眼睛的幻觉,但确实是心中的疤痕。
三、金氏电影的上帝情结金基德在导演的位子上时,他其实已经是一个上帝了,他主宰着剧情,主宰着男女演员,主宰着观众的情绪,决定着什么该结束,什么该开始,就像在《呼吸》中那个监狱保安科长一样,一个上帝的视角注视苍生。
在电影资料中,我们能赫然发现,其实这个角色,确实也是导演本人出演,虽然模糊不清,但比其《春夏秋冬又一春》中的老和尚,这次,他更像是一个导演,一个虚无的上帝。
爱欲,生死,凝结在灰灰的胶片底色上,还带着几道深深的划痕,深划进骨头里,这种感觉,金氏电影营造得神韵兼备。
昨天看完金基德的新片《呼吸》,因为里面有《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张震,因为是金基德,因为一直很想看,所以特别期待。
金基德的电影很特别。
小故事、小人物、小场景、小成本,有种“巧合”,关于叙事的技巧他游刃有余。
在我看来,他的电影可以稍微归类一下。
关于水的印象的例如《弓》和《漂流欲室》是一类,固定发生在水面的木制空间中的超越年龄的爱与一个妓女对一个杀人犯的爱,弓与鱼钩成为表露内心的唯一道具;他电影里根据“由一个念头”而产生的事件的有《海岸线》和《撒玛利亚的女孩》,海岸线因为一次挑衅,一个监视海岸巡视间谍的士兵打死了一个村民,从此该士兵的生活只能伪装,敌我关系最后诠释得很决绝,而《撒玛利亚女的女孩》想法更是荒唐,两个为了去欧洲旅行的女孩为存钱去做妓女,其中一个女孩接客(她也是《弓》的主演),一个女孩放风。
女孩接客的时候遇到警察搜房,然后跳了下来,坠楼身亡。
另一个女孩开始按照死者的笔记本,找出通讯录里的一个个男人接客,杀掉。
而女孩的父亲是一名警察,他接受不了自己女儿是妓女的一切,跟踪后刚好发现女儿在人民公厕解决完一个男人。
这名父亲终于选择毁灭自己的女儿;之后的金基德电影思考就更深入了,更有种探讨的意味。
除了《冬去春又来》这类和尚题材,老和尚和小和尚的命理分析外,《空房间》、《时间》、《呼吸》,其实都是在探讨一些过于苍白的,七年之痒、爱情成为过去式的话题。
《空房间》里擅长开锁,最后练成幽灵身法的男人;《时间》里为了保持恋人新鲜感,整容后勾引自己丈夫,丈夫却不相信她的女人;《呼吸》里抱着画纸却汉城监狱探望张震,在摄像头前唱歌、接吻、做爱的女人。
金基德的电影已经从之前的简单、突然的人性之爱与恨转移到了探讨时间对爱情的历练与璀璨。
《呼吸》里的女人的生活是苍白的。
自己丈夫有外遇,她在电视里看到死刑犯张震自杀的消息,对于死亡的记忆让她想见他。
她从家里电脑里找出昔日和自己丈夫记忆里的片段,把探监室布置成春天、夏天、秋天的景象,给他唱歌,和他接吻、和他做爱。
看到故事的最后(女人的丈夫在监狱外等她,她在监狱里和张震纠缠一起,窗外下着大雪,丈夫和女儿在堆雪球打雪仗),我都不能确定她对张震的爱情是否存在。
她只是找到了一个缺口,仿佛找到一个干净而清白的人,把他当成一个载体,灌输着自己幻想的、曾经存在但当时人已经忘记了的,关于爱情的记忆。
呼吸与窒息是一个孪生的命题。
电影叫窒息未尝不可,5分钟死亡记忆,身体膨胀,像气球一样浮了上来。
人与人之间隔了一层淡淡的膜,因为只是一层膜,很近很近,只要稍微再靠近一点,两个人就能像一个人一样发生任何关系;因为的确存在一层膜,纵使很薄,却始终存在,因为这一层膜,看不见对方,于是很孤独,于是,在膜之外的另一处寻找着突破口,人没捅开应该捅破的膜,却捅开了另一层膜。
被五彩画布装饰的房间,很美好,很漂亮。
充满爱。
女人为他几乎唱了整个四季的歌。
一开始是春天,当时的歌词是:春天啊,春天啊,春天降临啦,降临在我们的心窝里;春天啊,春天啊,春天降临啦,降临在无边的原野中;绿意盎然,新春降临啦……那是女人第二次见他的时候。
她一共见了他五次,在第五次,本来应该唱冬天的歌。
但她没唱,在短暂的时间里,她获得他的身体。
是的,在那一刻她明白自己的一切,她送过他照片,她为他拍过全身,她最后一次见他时,她的丈夫已经答应不搞外遇了。
所以最后一次,她什么也没说,让一个死囚获得他应该得到的。
最后一阵狂热的吻后,张震像个成全女人获得原本爱情的工具,被抛弃了。
而结尾时,女人和丈夫在孩子跟前唱着心照不宣的歌。
在歌声中,张震被犯人锁着喉咙,窒息而死。
那一段歌声是这样的:雪花纷飞,你已远走;雪花纷飞,我心寂寥;梦中作画,暖暖微笑,覆盖白雪,我看不见,目视你远去,我仿佛被雪击中,即使我悲伤的呼吸,唯有雪花纷飞……
亲爱的,我们有很多事情要做,对不对?
春天的时候,我们老夫聊发一把骑车去郊游。
春天的草莓园里果实小小,我们吃一些摘一些还顺手兜走一些,我提着小篮子坐在自行车的横栏上,你勾在后面挡住懒兮兮的阳光。
我们要一起去看动物园那只长得像我的猩猩,他有点笨重总是抢不到游客的调戏。
我要对你唱首歌,春花开满地,对你动了心,一丝丝甜蜜,全都给你了···夏天的时候,我们要一起去游泳。
六月的艳阳天衬托着你的肩膀性感得我直要流哈喇子。
我们在沉闷而无聊的午后躺在凉席上看碟,夏天容易让我们变成动物,我们彼此纠缠。
我们在一个又一个的空酒瓶上写字,我们或许可以相信,爱情可以一直延续下去。
秋天的时候,你带我去放风筝钓鱼。
你嘲笑我像个没见过市面的小孩,一点点风水草动就激动的欢喜。
你有点应景的忧郁,像个小爸爸一样教导我人生的真谛。
我扮演着一个专业而称职的辩论队员,每个句子都争取狡猾又善意的反击。
我们在宽大树叶的梧桐树下亲吻的像鱼,你说你爱我,和我的调皮。
冬天的时候,我们间或吵架。
气温太低,我的泪点也荡到谷底。
你心疼的吻着我的泪滴,我们激烈的深入直捣心底。
我给你一遍遍的背诵波伏娃在左岸咖啡馆写下的那些美丽的句子,人为什么会堕入情网,因为这是春天,因为这是冬天,因为有人爱你,因为有人不爱你。
我们人人都需要一场救赎,自己给与别人完成,亲爱的,那个人,是不是你。
他们说真正的爱情像一道闪电,心在亿万个福特里抖动的像个筛子,没有见过的人便不知道它的美丽,而我,会不会化成灰烬。
当那个眼睛难看面容清淡的女人唱着一首冬天的歌告别了监狱,她又回到了自己的生活。
我有一种强烈的幻象,有个人,他越来越清晰具体。
有些人就算是擦破了衣服都不会有火花,不知道是不是天气太冷的原因,我觉得他很亲切。
我希望这个人,他快一点出现,这是今年,我要在生日许下的愿望。
一个女人,无意发现自己的男人在外面有了情人,她的感情世界容不下一粒沙子,就像她失手滑落的白衬衣,沾上了灰尘,就宁愿把它扔到垃圾箱里。
她骗不了自己,即使她企图将发夹扔进池塘里,将她男人外遇的证据永沉湖底。
可是冰封的湖水,包容不了这枚惹祸的发夹。
就像金庸小说,天龙八部里段誉她娘,知道段王爷在外面有别的女人,就作践自己,将自己的身子给了大理城外破庙旁边的一个断腿乞丐。
这个女人,也选择把自己的感情安放在一个即将被判处死刑的犯人身上。
这样的选择很简单,她的雕塑,需要在密封的空间里完成。
她刻意的在囚室里营造春夏秋冬,刻意的让自己在他面前显得很快乐,囚犯真的以为这个女人爱上了自己,他绝望的人生有了期盼。
可是,这个女人只是将自己和他男人的记忆强行的复制在了犯人的身上,通过这样来雕塑一份她可以掌控的”爱情“。
在他的男人和情人断绝关系以后,女人发现,自己还可以接受沾上了灰尘的白衬衣,即使她的第一反应还是将这件白衬衣扔进垃圾箱里。
囚犯苦苦等待“冬”的来临,到了行刑前的一天,女人还是没有出现,他又一次选择了自残,这一次,不是出于对死的恐惧,而是希望能多活一天,再一次看到这个女人。
自残的工具和部位已经很熟悉了,这一次的自残,很顺手。
可能因为这个囚犯漂亮的眼睛,又或者,女人希望自己的雕像不再残缺。
她一手雕刻出来的”爱情“,需要她去完成。
这一次雕塑行为,没有了道具,没有了海报,铁栏杆外面就是冬天。
经历了一次从头到尾都不用脱裤子的性爱释放以后。
女人居然用自己的嘴死死的咬住囚犯的嘴唇,用手堵住囚犯的鼻子。
如果,囚犯没有反抗;女人将会第一次作出完整的雕塑。
可是这次的作品一如的残缺。
女人的嘴唇上沾满了鲜血,冷冷的看着惊恐未定的犯人。
犯人被带回了囚室,就像女人把自己的雕塑放进烤箱里一样,厚厚的门在他的身后关上了。
另外一个试图雕塑自己”爱情“的囚犯,面对不完整,甚至失败的作品,选择了和这个女人用榔头砸碎雕饰一样的方式---毁灭。
读不懂爱情,我只知道呼~~吸~~~。
最好的创意来自探视室的布置,春天那段看得我笑死,女人五音不全地又唱又跳,颇有点金三顺的感觉,跟日常生活中的她是一点也不像的了。
当她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她看到的花朵的颜色,她涂抹在课本上的梦想,就算父亲用杜鹃树枝不停地抽打也无法阻止。
对,她是那样执拗的,一直这样,对于人,对于物,对于内心的叛乱,执拗到疯狂。
丈夫外遇的始终、不属于她的发卡的安放、白色衬衣的洁净与肮脏、雕塑的完成和毁灭……她把人生四季中最美好的记忆与这个有着迷人眼睛的死囚分享,她把一个女童、一个少女、一个少妇的全部的炽烈的爱倾泻在一个偶然出现又很快会消失的男人身上,他之于她不过是花样年华中梁朝伟的树洞,她要借助于他实现自己内心的巨大疯狂,毁灭他或任他自行毁灭,然后完成一个轮回。
在白雪的覆盖下,好像没有人能够穿透另一个人的内心,雪藏的时光适合疗伤,然后,春天就来了,绿意盎然了,什么伤痛都可以不去在意了。
四季歌歌词不错,保存一下:春春天啊,春天啊,春天降临啦降临在我们的心窝里春天啊,春天啊,春天降临啦降临在无边的原野中绿意盎然,新春降临啦降临在街灯的阴影下新春降临啦人人乐开怀哦春风轻拂让我们手拉手啊去看花儿哦去看湿漉漉的春雨哦一滴又一滴啊四处的花儿都苏醒啦它们齐声唱啊春天啊,春天啊,春天降临啦降临在我们的心窝里夏我们去海滩啊,那里星星疯狂的闪烁我们去海滩啊我们去海滩啊,那里青春四溢我们去海滩啊我们去海滩啊,轻轻的告诉我,你甜蜜的爱哦我们来到情人海滩,那一片海滩即使你不说爱我,即使你不说爱我即使你不说,我也会纵身爱之海滩我第一感受哦,那燃烧的嘴唇踩下无尽的情人的脚印哦秋路边摇曳着美丽的花朵啊我踏着这秋日芬芳的小路焦急的等待哦怀着黄色秋叶之心我唱啊当落叶坠落藏身于花儿背后我为那寒风叹息路边摇曳着美丽的花朵啊我踏着这秋日芬芳的小路,踏着……冬雪花纷飞,你已远走雪花纷飞,我心寂寥梦中作画,暖暖微笑白雪覆盖,我看不见目视你远去我仿佛被雪击中即使我悲伤的呼唤惟有雪花纷飞
如果不正经来讲的话,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女主真的太爽了!
非常的随心所欲,绝不内耗自己,而且最后竟然是一个合家欢喜的圆满结局,不过回看前面一切的荒唐,未免让人觉得有点荒谬。
而且我觉得这部片子最搞的就是因爱生恨的老嫂子,和有点绿帽癖的爬行老公,当然还有一个偷窥癖的监狱长,总之大家精神都不是很正常,感觉颠颠的。
不过绿帽哥和老嫂子他们两个一出场,我就觉得好搞笑啊😆我其实是很喜欢韩国导演,他们仿佛能抓住流动的情绪,在镜头语言下,你们可以感觉到澎湃的情感,甚至是压抑的呼吸。
整部片子悲情底色比较浓厚,我还是联想到了韩国的恨文化。
对出轨丈夫的怨恨、对死亡将至的恐惧与不甘、对于一成不变的生活的压抑,以及爱而不得的愤恨(?
没错,我说的就是老嫂子),由贪欲、不甘、怨恨织成的密不透风的网,像一座牢笼一样,看的人心里压抑的,有点喘不过气来。
也许最开始的动机是报复,但是不纯粹的报复与自弃穿插着由高往下的怜悯,竟然演变成了两个人的救赎。
也许是上天安排,也许是心思一动,在历史的偶然性下,竟然入了局,又分得清,谁是上帝呢?
可以说如果导演没有展现出前面所说的那些流动的情感,也就无法拍出缠绵之下交织的情欲。
那样的话简直就变成了《贤者之爱》这样的狗血片。
对于情感的展现,有几个非常有助力的因素。
第一个是张震的眼睛,我不知道怎么形容,但是他的眼睛像一个漩涡会把人吸进去……(我不太喜欢说很肉麻的话)总之他的瞳孔又黑又密,当你妄想他的时候,你感觉到自己像蜘蛛网里的虫子被缠绕着。
也许他的眼睛里什么情绪也没有投射出来的只是你自己的欲望。
第二个是全片非常少的对白,当人物沉默下来,肢体语言,眼神信号更容易传递出他们之间的情感状态。
又或者说…极少的对白,让人有很强的参与感,因为在看电影的第三者也是不怎么说话的,他这件入到了电影中这种沉默的气氛或者是融入了这种沉默的气氛,有一种很强的偷窥感。
第三个是一些非常棒的空镜。
特别是每次女主坐车去监狱,从车窗透过去看一下景色的场景。
原理可能跟第二点有一点点重复,也有可能这样的场景,我太过于熟悉,加上舒缓的配乐,有极强的代入感,我好像可以抓住或者是融入主角的氛围。
对于女主,其实是让我几次都很出戏的。
女主的气质是比较娴静的,淡淡的。
春天秋天,还有冬天都特别有味道。
但是她一旦做大表情,而且特别是到夏天这种色彩浓郁的季节,就让我整个人尬得头皮发麻😅最后那个雪夜里一家人重归于好的歌声与在牢里等待死亡囚犯一直萦绕在我的心里,真是“落了片茫茫大地真干净”!
呼吸平淡乏味生活,老公偷情女儿隔阂,自己家务闷着雕塑,照片,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歌,春天:希望欢快生机盎然,夏天:热烈激情,秋天:浓郁厚重,冬天:空旷辽远重温自己的生长过程,跟老公的相遇过程惩罚老公偷情,自己私会死囚,又重温自己过去达到报复目的又是做公益又没有后患。
杀死妻儿还睡在一起的死囚,估计也起向往以前的生活。
过程中也可以唤起他对妻儿的感情。
那小受男代表生活的苟且?
监狱里周围人见不得他有更好的生活,不切实的希望?
百般阻挠破坏?
不再是等待死刑的漫长日子中的一天,而是重新对人生对生活有了深切的体会和期待?
冬天和别人做爱,和老公女儿玩耍享家庭的温馨?
婚姻的后期真是这样的悲剧?
作为生物本能的性欲和浪漫心理只能从别处找,而家庭的温馨只能从熟悉的老公儿女上找,生活只能这么苟且?
两个人为骨干的大家庭,其他人逐渐剥离开,还是只剩下孤零零两个人。
呼吸?
水里临死时喘不过气来又很美妙的濒死体验?
平淡乏味的生活慢慢把人淹死喘不过气来?
张震好帅啊 帅的一沓糊涂
做爱的感觉跟死亡很像:先是肿涨得感觉自己快要爆炸,然后忽的就慢下来觉得轻飘飘抓不住一点东西。情人啊我愿为你活过四季。
要不是因为有张震 一星都没有
看完无比郁闷
啊哈哈哈。。。没看懂。。。装逼。。。。
太深奥了
金基德的蛊惑力对我来说减小了。看的时候刚好扁桃炎,特别能理解窒息同咽喉的痛
还好吧
失爱让人喘不过气。
小男友的大絕招女人的大絕招原來都是用來讓張震斷氣
一个个有阳光的冰冷下午。
小心身边就潜伏着一个GAY。金基德片子里的人一个个的都不正常
12.5.28
金基德看多了就有些厌烦
很有意识的故事
张同学好迷人...
难看!
不行,拍得不好
越是期待越是哀怨
金基德的片看到现在 这部算是比较一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