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行者

Wolfwalkers,Le peuple loup

主演:霍纳·妮芙茜,伊娃·惠塔克,肖恩·宾,西蒙·迈克伯尼,汤米·蒂尔南,玛丽亚·多耶·肯尼迪,乔·肯尼,约翰·莫顿,诺拉·托梅,奥利弗·麦克格拉斯,保罗·杨,文

类型:电影地区:爱尔兰,英国,卢森堡,法国语言:英语年份:2020

《狼行者》剧照

狼行者 剧照 NO.1狼行者 剧照 NO.2狼行者 剧照 NO.3狼行者 剧照 NO.4狼行者 剧照 NO.5狼行者 剧照 NO.6狼行者 剧照 NO.13狼行者 剧照 NO.14狼行者 剧照 NO.15狼行者 剧照 NO.16狼行者 剧照 NO.17狼行者 剧照 NO.18狼行者 剧照 NO.19狼行者 剧照 NO.20

《狼行者》长篇影评

 1 ) 观看前一些推荐的知识背景

这部片子充满爱尔兰风情,背景也是17世纪克伦威尔(护国公)征服爱尔兰时期的故事。

爱尔兰以前被称为wolfland,狼之土地,拥有狼人,被狼饲养长大的国王,变成狼的女神等关于狼的传说。

讽刺的是,在克伦威尔征服爱尔兰后,发布灭狼令(大约5英镑一只狼),砍伐森林以种植农田,让狼失去了性命与生活的土地,导致爱尔兰狼在1800年左右灭绝。

顺便一提,在克伦威尔占领爱尔兰期间,因为战争,瘟疫,饥荒等灾难,在三年左右死去了40万爱尔兰人,而整个爱尔兰岛也才150万爱尔兰人。

知道这些,也许就不再那么童话了。

额外链接:爱尔兰与狼的故事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6499331080202790&wfr=spider&for=pc&searchword=

 2 ) 五分给美术和音乐,剧情,哎

五分是打给美术和音乐的,剧情真的配不起这样美好的画面和优美的音乐,女主的沟通能力为0⃣️,不如狼女孩,男权的父亲看的人有点窒息,不听话的孩子和大人,让人感觉很无力很烦,这样的剧情怎么对得起美术和音乐啊……女主全程no.no父亲全程no no。

 3 ) 恐惧与爱

英格兰的殖民者在爱尔兰开疆扩土,其中一个方式就是要消灭狼群。

狼群是可怕的,所有爱尔兰人都害怕。

消灭狼群是英格兰殖民者Lord Protector带给爱尔兰的一个愿景。

但是狼群是不是真的如此可怕,它们杀人吃人?

至少在影片的世界并非如此,相反的,狼行者作为狼群的领袖,她们一开始就救了一个人。

而且假如狼真的如此可怕,那么在人类社会与狼的社会之间建立一个阻拦,彼此互不侵犯,这是一个更合理的方法,所以不是客观层面的狼群多么可怕。

如同现实世界殖民历史时期一样,殖民者需要创造出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而这个借口多数是传递上帝福音或者帮助未开化的地方发展。

其实这二者是统一的,就是所谓的带来文明。

狼群作为文明的对立面,它就自然地成为一个可怕的存在,而狼的可怕加剧了爱尔兰人民的恐惧,这种情况下Lord Protector就可以通过消灭狼群来塑造他虽身为殖民者但他更是保护者的身份,合理化殖民主义及同化爱尔兰。

所以狼群是不是真的可怕不重要,重要的是狼群在人类社会和文化意义上被塑造出来的可怕。

Robyn和父亲作为生活在影片中社会的人物,很自然地,他们就继承了这个文化。

相对的,父亲作为成人,社会化的程度更高,所以狼的可怕对他的影响就更深。

这就是一开始当父女谈到狼时,父亲明显对于狼更害怕。

当一个人害怕一个东西时,本能的反应是躲起来避开它,但是Robyn的父亲作为一个捕狼者,他的工作就是捕狼。

捕狼是他维持生计或者在这世界上立足的基本,如果因为害怕而不去捕狼,他可能遭受的惩罚的比狼的害怕更惨痛,所以他不得不去。

Robyn想成为一个捕狼者,这可能是性格使然。

也可能是在母亲缺失的情况下对父亲的模仿。

父亲白天出门捕狼,晚上回来,父女寥寥数语之后休息,一天天这样重复。

Robyn与父亲相处的时间并不多,捕狼就成为一个她可以和父亲多相处从而获得父亲认可的一个途径。

尤其当母亲缺失的情况下,父亲的陪伴与认可是她唯一可以得到的。

这与她后来说的如果是妈妈的话,她就可以理解相吻合。

所以,狼对于Robyn和父亲来说,无论从社会层面还是个人层面,都是他们害怕但是又必须要去面对的。

所以狼群就代表了人类自身的恐惧,人类害怕自己的恐惧但是却又无法彻底与自己的恐惧切割。

作为狼行者,狼从人的身体里出来发生在人睡着的时候,这就像是现实世界的梦境(白日梦的本质不是梦境,是幻想)。

梦境在人睡着的时候出现,而梦境的本质是人在睡着的时候,人的意识层面放松,而潜意识的内容就自己跑出来。

意识层面涵盖了人所处的社会规则,在影片中这个社会规则就是狼是可怕的,狼是要被杀掉的,或者只有身为人才是安全的。

所以当狼行者醒着的时候,意识层面的作用就不会让让狼出来,而当睡着以后,意识层面的规则放松,狼就自然而然出来了。

当Robyn的狼出来以后,爸爸身为屠狼者自然要杀狼。

爸爸最不接纳的东西就是狼,而她变成了狼,爸爸就彻底不能接纳她。

在妈妈已经不在的情况下,爸爸的不接纳对她而言就像是会被爸爸杀掉一样。

这其实就是一开始她作为人类时的恐惧。

狼行者的狼出来的过程就是真实世界人做梦的过程,而梦境作为潜意识的反射,它映照的其实是人自己内心身处的世界,噩梦代表了人的恐惧,那美梦就是人的愿望。

当Robyn跑出去见到Mebh的时候,她们一起玩耍,穿梭于山林之间,畅快自由。

此时此刻Robyn依旧是狼,但是她不害怕自己是狼。

因为在Mebh身边,她是完全安全的。

同样都是狼,因为害怕不被父亲接纳而来的恐惧与可以被Mebh接纳的自由畅快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种自由畅快与影片开始Robyn自己在家里练习射箭的自由自在是呼应的。

所以人也好,狼也好,当你可以安全地自由地做自己的时候,恐惧的力量就弱了,而鲜活的生命力就绽放了,这就是爱的力量。

这就是美梦。

但是当Robyn当夜见到比自己强大很多的Mebh的妈妈被捕而且即将被杀掉,同时她自己当晚差点死掉时,她不敢去见Mebh,也不敢睡觉,规规矩矩地以人类的身份生活,她其实害怕的是自己的狼出来。

这是因为她作为一只狼,在社会层面上作为一个异类,她是会被抓住而且杀死的,这是对于被社会排斥而无法存在于世间的恐惧。

Robyn将Mebh禁锢在笼子里,这与一开始父亲把她禁锢在家里一样,他们觉得这是的爱,而对方感觉到的不是爱,而是不被理解与接纳的痛苦与愤怒。

其实这是他们接受了社会文化赋予他们的恐惧,而且他们将这个恐惧强加给他们爱的人,结果就是恐惧把他们推得更开。

Mebh一直都是狼行者,她的妈妈也是狼行者。

妈妈作为狼行者对自己即是人又是狼的身份接纳,这保证了她会对拥有同样特质的Mebh完全接纳,所以Mebh才会真心地接纳自己。

Mebh从笼子中冲出来,喊着这只狼是她妈妈,她一点也不害怕被当做异类而排斥甚至杀死,她要做的就是救妈妈,这是爱。

同样地,当自己心爱的人面临危险时,Robyn和爸爸让自己狼的那一面出来,去保护他们爱的人时,恐惧的力量再大,只要爱的力量出来了,恐惧的束缚就失去作用了。

到那时人也好狼也好都不重要,有的都是一样的鲜活且淋漓尽致绽放的生命,也只有到了这时候,人才可以真正感受到生命的完整。

PS1:影片中狼作为人的潜意识的外化,代表了人最本真的特质。

回到真实生活里,同样的特质出现在不同人身上他们的反应是不尽相同的。

有的人可能因为这个特质自卑就想把它藏起来,害怕被别人发现。

而同样的特质在另一个人身上他却可以怡然自得。

特质都是一样的,他们不同的反应来源于他们的家庭尤其是以父母为主的重要角色是如何看待他们这一特质的。

PS2:另外,东西方文化的古代童话或者神话故事的架构很接近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原理,等我有时间可以写一下。

 4 ) 多向度的自由:性别,政治与宗教

多重隐喻交叠让叙事文本有了极为丰富的阐释空间:第一重是townie与狼行者的对抗。

暗指贪婪的人类无限扩张的欲望对自然平衡的破坏,也象征着锐器利炮所象征的工业文明对自然文明的侵袭与强暴。

第二重是罗宾和梅芙两个向往自由的小孩与温驯的城镇居民形成对比,指向政治压迫与自由反抗。

护城主把狼后圈禁起来,让狼群无法离开,人为制造出恐惧的源头,以维持统治存在的必要性与合法性。

人民为了交换“必要”的庇佑,而选择无条件顺从统治者意志,为奴为卑。

而孩子对自由、冒险的渴望,让他们成为打破禁制的灵媒。

“——我不能永远保护你,我害怕你被关进囚笼。

——可我已经在囚笼里了。

”父亲为爱而自愿被驯化,更以爱之名把孩子送进劳役房,女孩却看得比麻木愚钝而懦弱的大人更清醒,明白这不过是恐惧造就的另一座铁笼。

梦,成为变身狼行者的触媒——清醒着,就不敢反抗,连变身的念头都不敢有;一旦入睡,理性松绑,渴望自由的无意识弥散开来,召询着野性的呼唤,被捆绑宰制的人得以化身成无拘无束、拥有反抗力量的狼。

官逼民反,逼得人只有返祖成野兽才能得自由。

这个放在当下看,很有现实意义……第三重是护城主反复念叨、振振有词的神与主的祷告,包括给小女孩洗脑的布道词“工作就是向神祈祷”,引出了影片的宗教主题。

不论是剿杀狼群,还是护城主与化身成狼的父亲的终极对战,都具有了宗教战争的意味。

讲述了所谓的主流、正统对无法被驯化的、不在“自然”秩序之中的异端的残酷清洗。

第四重是性别政治的暗示。

狼行者都是女性,与人接触的动作是治愈,绝不主动伤害;相比之下,男性都是攻击、对立、统治的思维。

尤其是,山林的野丫头和唯父命是从的小修女两相对比,猎巫行动的场景,更有女性反抗男权社会之规训和压迫的意味。

 5 ) 警惕不讲人话的买办中介

全片被不会说人话还有不会听人话的爹气的够呛,这两个但凡有一个人讲人话,这剧情都不至于这样拉垮没想到2021年了还能遇见“你听我说...”“我不听我不听...”“好吧那我不说了...反正你就是不能这么干”“我都不知道你啥意思,我咋就不能干了?

”的经典小白文桥段。

女主真是该怂的时候不怂(她爸让她回城不回,看见狼不跑还射杀自己的鸟),该刚的时候不刚(看见狼行者妈不能动作快点听完她讲完话,或者狼女儿来找她的时候告诉她妈被关起来了我们想个计策再救你妈出来,或者他爹杀狼前跟他爹讲个明明白白或者当场就变狼证明)看到后面甚至我恨不得护国公一刀把这父女俩砍死。

护国公错了吗?

他不也是照章办事吗?

狼行者这家更没啥错了。

女主这家鼻子下面长的出气孔建议不会说话直接设定成哑巴,或者跟狼行者语言不通行不行?

支支吾吾半天连个P都冒不出来,导致护国公和狼行者两方信息不对等,简单就能合作完成的事被整的一个森林烧了,一个落入悬崖生死未卜。

就可恨的就是这两买办中介不会说人话的父女俩了。

竟然没死成我真是太气了。

警惕垃圾编剧败坏精美动画作品,警惕买办中介故意制造信息不对等破坏正常合作。

狼行者 (2020)7.72020 / 爱尔兰 英国 卢森堡 法国 / 动画 奇幻 冒险 / 汤姆·摩尔 罗斯·斯图尔特 / 霍纳·妮芙茜 伊娃·惠塔克垃圾

 6 ) 狼行者

以女性情谊对抗父权驯化的童话寓言体系。

英格兰代表着护国公执掌下征服性的基督文明,而爱尔兰象征的是母系狼灵守护的德鲁伊信仰的绿林。

当文明的铁蹄画地为牢,童谣变成意识形态控制的濡染,父权的阴影扩散到每一处家长制说教,每一根触及猎巫的神经,母女纽带建立的自然家园却始终以音乐代替语言,以非消耗的疗愈生产指向自由宽容的大地之心。

天生是猎人何须缚我以女仆装束,驯服我,规约我,保护我,囚禁我的挂毯已被撕裂,我的灵魂从悬崖边纵跃而下,与你狼行驰骋于春日的原野,与星辰共眠,日落后漫游在文明边界之外绿林最后的岁月。

然而今日不愿被驯服者可逃离藏匿的森林与洞穴业已销声匿迹,自我放逐之人无处容身。

但逃脱的叙事仍被继续书写,在化身狼灵的梦境中,写给所有属于绿林的自由民,写给文明困局中的囚徒,现代文明中渴望出走的异乡人。

 7 ) 多向度的自由:性别,政治与宗教

多重隐喻交叠让叙事文本有了极为丰富的阐释空间:第一重是townie与狼行者的对抗。

暗指贪婪的人类无限扩张的欲望对自然平衡的破坏,也象征着锐器利炮所象征的工业文明对自然文明的侵袭与强暴。

第二重是罗宾和梅芙两个向往自由的小孩与温驯的城镇居民形成对比,指向政治压迫与自由反抗。

护城主把狼后圈禁起来,让狼群无法离开,人为制造出恐惧的源头,以维持统治存在的必要性与合法性。

人民为了交换“必要”的庇佑,而选择无条件顺从统治者意志,为奴为卑。

而孩子对自由、冒险的渴望,让他们成为打破禁制的灵媒。

“——我不能永远保护你,我害怕你被关进囚笼。

——可我已经在囚笼里了。

”父亲为爱而自愿被驯化,更以爱之名把孩子送进劳役房,女孩却看得比麻木愚钝而懦弱的大人更清醒,明白这不过是恐惧造就的另一座铁笼。

梦,成为变身狼行者的触媒——清醒着,就不敢反抗,连变身的念头都不敢有;一旦入睡,理性松绑,渴望自由的无意识弥散开来,召询着野性的呼唤,被捆绑宰制的人得以化身成无拘无束、拥有反抗力量的狼。

官逼民反,逼得人只有返祖成野兽才能得自由。

这个放在当下看,很有现实意义……第三重是护城主反复念叨、振振有词的神与主的祷告,包括给小女孩洗脑的布道词“工作就是向神祈祷”,引出了影片的宗教主题。

不论是剿杀狼群,还是护城主与化身成狼的父亲的终极对战,都具有了宗教战争的意味。

讲述了所谓的主流、正统对无法被驯化的、不在“自然”秩序之中的异端的残酷清洗。

第四重是性别政治的暗示。

狼行者都是女性,与人接触的动作是治愈,绝不主动伤害;相比之下,男性都是攻击、对立、统治的思维。

尤其是,山林的野丫头和唯父命是从的小修女两相对比,猎巫行动的场景,更有女性反抗男权社会之规训和压迫的意味。

 8 ) 四方围城的生活与四处奔跑的灵魂

想先从美术设计的角度谈一下这部电影,再谈谈猎狼人的女儿的成长历程以及这部电影解决得好的问题、解决得不好的问题。

猎狼人和女儿生活的城市。

这部电影当中,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全然对立,首先是形状。

城市是严密的四方形,狼行者生活的自然环境则是有机的各种圆形和曲线构成。

城市里的所有人和事都被高墙围住,城墙上下有卫兵把手。

城市内部规划也是严丝合缝的网格状,俯视看去,让人感到窒息。

严丝合缝的底层逻辑就是让单位土地资源利用率最大化。

这种计划思维虽然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却忽略也并不尊重人类的天性——对于个人空间的需求。

看上去每一个人都被规范成各种职业,但从描绘职业的画面中,有看出了这一设计的荒谬。

猎狼人的女儿被送进洗衣房,成为了城市机器的一个零件。

她和同事一遍又一遍清理着被卫兵踩脏的地面。

在这个城市里,很多工作本没有意义,只是因为管理者的府邸需要有人服务,所以存在。

比如为城主打扫府邸,为城主及其家丁清洗衣物,为城主烹饪食物等等。

一切工作的起源都是——服务上层阶级。

下层人民的女儿被送入洗衣房,没有机会得到教育,工资待遇可想而知,未来等待着她们的究竟是怎样的生活?

让我们想想这座城究竟为何而建,又为何出现了卫兵暴力机关,最初地位相同的人中间又为何出现了贫穷?

当所处之地困住了女孩追求自由的灵魂——狼,夜晚的城市如同监狱一般,压抑、恐怖。

再切换到自然环境中。

猎狼人的女儿第一次闯入狼行者活动区域的入口。

狼行者作为象征着原住民及其文化的表征,居住在森林深处。

可以看出,这个区域的形状都是有机的,大多是圆形和各种弧线。

它很好描绘了野生动物和植物的生命力。

“人”与“狼”的分界点。

观察一下在人类社会长大的女孩和在狼群中长大的女孩,就不难发现,狼行者作为人类也是用圆形去描绘的。

狼行者母亲和女儿。

对比一下城市里长大的猎狼人的女儿的造型,从脸型到服饰,皆使用了和城市规划相同的“四方形”造型。

猎狼人的女儿。

可以看出角色设定的用心。

而狼行者最最核心的色彩,是金色的“灵魂色”。

猎狼者的女儿和狼行者的女儿的灵魂。

这种温暖的颜色与城市的冰冷荒谬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而猎狼人的女儿的成长之路也伴随着抗拒、了解、接受、追随、融合这种金色的“灵魂色”的心路历程。

当她从内心深处理解并接受了来自灵魂深处的召唤,实际上也是她的天性的召唤的时候,她得到了成长,长出了主体性和对现实的个人判断。

狼行者的灵魂是金色的。

从狼行者到“城市人”,其实退化了许多本该有的能力。

她从最初对于父亲的唯唯诺诺,到开始选择走自己的路,是她发现那些所谓的城市规则并不能带来公平,还会困住她想要去挽救自己的珍视的人。

如果城市中只剩下发号施令和被动服从,那么究竟“服从”的意义何在?

猎狼人父女选择离开城市,和狼行者母女一起生活。

自然的自在环境可以带给这对父女更多的温暖。

这个电影避开了尖锐的问题,也仅仅用战斗的胜负来结束了这个问题。

这也是电影显得单薄的原因之一。

猎狼人父女最终也成为了“新狼行者”,这是某种意义上的融合,也是导演编剧心中的答案。

虽然说本片想要探讨的是殖民地历史以及文化,但却非常精彩的引出了关于“城市化及其政治结构”的议题,十分有趣。

另外一个有趣并且在影片中解决的问题是关于“父女冲突”,也可以引申到“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或者“未觉醒与觉醒者之间的冲突”。

片中的答案已经给出了,猎狼人的那句“我害怕”,就是一切的答案。

可以想想什么样的环境会让人感到害怕。

官邸高过民居,城墙围住所有。

人本该有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9 ) 圣母➕白左

建议看一半前面还不错,到小孩变成狼然后唱歌那里就可以走了,后半段剧情开始弱智,女孩圣母反派白左,说实话很失望这个电影,这样就奥斯卡提名了,好的地方是画面和饥荒差不多,女孩有点像风行,鸟很可爱狼女变成狼也很不错。

电影想拍出人与自然动物的对立互相不理解,两个小孩互相帮助来修复世界观,到底谁是谁对谁错的,但是弱智的剧情经不起推敲。

 10 ) 狼行者——自然神话题材背后是殖民融合历史故事

昨天特别挑了下雨的时间看了《狼行者》,果然看了一个超级VIP的单人专场,爽。

风格独特,手绘画风既传统又现代,中间还有化狼后的第一视角,非常有游戏感。

这种探索值得称赞。

剧情一开始以为是神话题材,慢慢看下去,很快我就发现其实是历史题材为骨干,神话题材为外貌,自然神话不过是历史的变化。

剧中主角女孩瘦长浅金发,具有高纬度地区移民的特征,擅用弩箭,剧中借一帮泼皮小男孩的口指出她是英格兰人,剧中另一主人公粗壮红发小雀班女外形基本是凯尔特人,狼行者有德鲁伊的特征,可以确定这就是发生在爱尔兰或苏格兰的故事。

故事选定狼行者,也有深刻的历史原因。

在古代英国,狼皮是献给国王和贵族的贡品。

国王的骑士们可以嬴得土地,前提是先把那块土地上的狼赶尽杀绝,这里意喻征服者获得土地。

猎狼派对通常由国王和贵族组织, 到16世纪,狼在英格兰和威尔士灭绝了。

然而他们在其他地区活了更长时间。

在苏格兰,尽管贵族和苏格兰国王组织专业猎狼队,狼群仍然坚持将近200年。

爱尔兰狼直到18世纪中叶才消失。

到1760年,不列颠群岛上的狼被完全灭绝。

后世英国移民到美洲和新西兰,依旧是狼的灭绝者。

狼的灭绝和先民文化的灭绝是取其中同样意象,都来自于征服者的剿灭与异化,如同这个被英语文化异化的世界一样。

童话中的小孩子可以轻意跨越对抗的历史再加上护国公的登场,基本是克伦威尔的形象翻版,当然是以令人憎恶的独裁新贵族首领面目出现,结合护国公大人镇压掘地派运动,驱使中下阶层农民出身的战士开荒杀原住民( 克伦威尔大人的铁骑军从信奉清教吃苦耐劳的自耕农中选出,痛恨封建领主,虔诚地信仰上帝,纪律严明,可以坚信奉神杀人;后世北美殖民地开拓也是奉此衣钵 ),同时压榨贫民对于土地自由主张,出征爱尔兰和苏格兰的历史。

克伦威尔在都柏林登陆,稍事休整后,即引兵北上,于9月3日包围了德罗赫达。

城陷后,克伦威尔下令将城内投降之敌以及男女居民全部杀光。

大屠杀整整进行了两天,死难者达3500名左右。

卡林福德和纽里的守军不战而降。

10月,克伦威尔挥兵南下,夺取另一要塞韦克斯福德,克伦威尔部队攻入城内,在大街和广场上有2000俘虏被他们屠杀。

“上帝对这些野蛮的可怜虫的公正审判,他们的双手沾满了无辜的鲜血”。

克伦威尔在一封致下议院议长的热情洋溢的信中赞美上帝为英格兰的胜利,他将上帝的选民与“以色列的战车和马兵”相提并论 (以上是护国公大人在爱尔兰的英勇事迹)。

以上历史与剧中情节一致,查了下导演是爱尔兰人,这样历史与故事的吻合确定无误。

当然,这是一部低龄儿童自然神话,面向世界发行,特别是面向英语国家发行的,所以并不能拍成是控诉英国的民族历史故事,只能是更国际化的自然神话题材,因此,故事中的护国公也不与历史一致,暴君形象的他在疯狂的驱狼烧地行动中死亡(驱狼烧地隐喻着灭绝德鲁伊文化和凯尔特人),护国公终结在一对英格兰狼化父女手中。

剧中最后是英格兰父女和爱尔兰母女一同驾车离开,似乎是组成了一个狼行者家庭。

这与殖民历史中男人被杀绝,战争工具落后被征服的部族女人与征服者结合,生下混血后代正与爱尔兰基督教文化诞生形成历史正吻合。

凯尔特人经常以部落为名(比如苏格兰),不以种族为名,历史上多被融合进日耳曼维京及其他征服者文化中。

(BTW:罗马天主牧师帕特里奇乌斯用爱尔兰当地盛产的三叶草向民众解释天主教的“三位一体” ,包括后来君临英格兰的诺曼人又征服爱尔兰成为君主,天主教逐步统治了爱尔兰地区,故事中的德鲁伊信徒只能安排进山林荒野。

三叶草象征的爱尔兰民族在被殖民影响中形成与凯尔特信仰文化消亡是同时发生的。

已经宗教改革后故事中的时代,坚持天主教的爱尔兰人在英格兰人眼中再次成了二等公民,至于英格兰人/圣公会vs盖尔人/天主教会的对立并没有在故事中展现,表现这个就太敏感了,现实世界的宗教领土问题,特别是能联想到北爱尔兰冲突,绝不可出现在童话中,因此用已经事实消亡的凯尔特德鲁伊信仰出现反而与环保主义和女性主义的时尚潮流容易关联)

狼行者新家庭故事中还可以看到文化冲突,许多人将其现代化为城市文明与自然文明的冲突,其实就是征服者的清教徒与原始状态的德鲁伊信仰的冲突。

身为清教徒的克伦威尔极端推崇上帝旨意,用其苛刻的原则管理一切,认为夺取土地是上帝应许旨意,把一切自身行为神圣化,抱着必胜之心杀伐。

而与之相对,凯尔特人本身有原始图腾信仰,后来又接受了同是自然崇拜的德鲁伊信仰,德鲁伊信仰教义中“ 如果你要成为一名德鲁伊,那么请感悟德鲁伊的教义,我们的心联系着大自然,当感到危险的时候,不要惊惶像野熊一样,从信念中得到力……”德鲁伊中男女平等,宗教领袖为凯尔特女性,而身为英格兰人的女主角则只能去做洗杂的工作,这与其理解为现代的女性主义,不如深挖看到其族群文化宗教分别的本质。

结局就是英格兰女性及其父亲德鲁伊化战胜了虔诚信上帝的清教徒护国公的军队。

剧中小女孩多次举手诵念就能治伤,包括后来以此为母亲治伤,这种诵念正是德鲁伊的特征。

德鲁依不仅仅掌管祭祀,同时也兼任魔法师、教育者、诗人、民间故事传承者。

这些人执掌文化知识,负责向青年进行传授,这种文化的传承,完全不依靠文字,而是依靠长期的默念背诵,口耳相传

护国公指挥英格兰陆军彻底平定(毁灭)爱尔兰

德鲁伊宗教领袖是女人,凯尔特神话中既有战争女神,也有司掌丰收的神。

旁边的花草丰盛既表示自然,也寓意丰收与宫崎峻的《幽灵公主》一样,同样是以大和族对虾夷人的征服化为神话故事,《狼行者》更是直接借用了德鲁依神话来讲了背景相似的事情。

区别在于,《幽灵公主》把历史故事融入更广大的人与自然之争中,历史只是背景,深化了自然主题的成人神话,《狼行者》则是用鲜明的动画风格讲了一个更具历史性的故事,同时作了低龄化与和谐化的处理,用女性与自然之爱弥合了本身血腥的一面,这样征服者的后代们也能以爱之名接受作品并赞颂之。

自然是文化象征与可供现代化解读的符号,自然在这里更是凯尔特文化中由原始崇拜发展而来的宗教信仰,最终异文化异民族之人在凯尔特人的宗教文化中相互理解相亲相爱融合,暗喻否定基督徒清教徒以上帝之名将征服神圣化(毕竟在天启宗教大流行的西北欧与英语世界,直接抨击会遭受信者抵制)。

所以,不了解历史的话,这就是一个底层农民与战士反抗封建领主征地破坏自然的儿童神话,似乎是城市文明与自然生存的对立,或者更时尚理解为女性主义对男性父权,再往深处看,又讲了一个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故事,严苛无情奉主之名杀人开拓夺地的清教徒与自然主义原始信仰者的战争,只是落脚点不在于复仇,而是爱与理解,这封写给少年人的信中,和解是未来。

爱的名义下和解

《狼行者》短评

又一次疫情电影院消失一个月多归来后第三部,哭啊喊啊叫你妈妈带你去买电影票,哈 哈 哈,开心苦笑3之本日最佳。

7分钟前
  • 深夜声噎
  • 力荐

在诸多台词中已经表明隐喻的强大基督文明对原住民文化信仰的屠杀,17世纪的阿凡达。

8分钟前
  • 孤獨江湖虛名
  • 还行

情绪更加泛滥的《幽灵公主》,也意味着更具宣导性,在极为常规的人物白描式开场之后,几乎放弃了叙事层面的环环相扣,只为了迎接眼泪夺眶而出的激情时刻:一是奔跑的双重形态,逃亡求生和舍生忘死;二是在亲密的愚行和孤独的真理之间陷入两难。

13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还行

剧情老套低龄,画面极简风格,反派形象单一塑造,不过整体还是可看性有的,其实适合影院大荧幕带孩子去看

15分钟前
  • 29
  • 推荐

除了剧情有些强行,其他都很好

17分钟前
  • sunwenhao90
  • 还行

爱尔兰版幽灵公主?难道一开始就想着安排她们爸妈在一起了?…

18分钟前
  • 人间小光影
  • 还行

神一样的制作,智障一样的剧情……期间数度想砸电脑(不过还是下不去手给三星),卡通沙龙可长点心吧……

22分钟前
  • 20个小明≯
  • 推荐

太好看了!Aurora的running with the wolves真是绝配!深感幸运曾看过她的演唱会

24分钟前
  • porKiller
  • 力荐

不觉得那么好看,一切太理想了

27分钟前
  • 猪猪
  • 较差

剧情bug实在太多了尤其后半程我经常问号脸,各种“no”余音环绕,角色们太多行为很迷惑,画面没有精美到忽视剧情,还近8分评分虚高。但running with the wolves好听的!

32分钟前
  • 杳杳
  • 较差

之前的短评被举报删除了。在这里恳请喜欢乱举报的人,认认真真看完电影再举报,有本事连电影编剧也举报,因为这次我写的短评恰好全都是电影里的台词,在被删除之前从未意识到会有被举报低俗色情的可能。所以别自己满脑子龌龊思想,就以为别人都跟你一样。耗子尾汁!!!

36分钟前
  • 硬搞
  • 还行

画风太美了 但是整个故事爹味十足。。。没有一个人好好说话 只会说this is for your own good 每个人都只会按自己想法做事 白眼从头翻到尾 爱尔兰口音somehow增加了故事的蠢味。。

39分钟前
  • ys
  • 还行

画面好,故事烂,没有一个人装脑子。

42分钟前
  • 唐皮约特。
  • 较差

拯救爱尔兰原始生灵的不是爱尔兰人,而是英格兰女孩,剧情强行开战然后战强行道歉,爱尔兰“母亲”的一道致命伤口光爱尔兰生灵救不行,得要加个英格兰女孩才行,剧情强行合作拯救成功后,英格兰父女就理所当然、堂而皇之的在爱尔兰“生根发芽”了……催泪弹里满是政治目的,如果说动画是给小孩子看别太认真,那为何小孩子看的东西里要那么浓重的政治意味呢?

43分钟前
  • code_supercat
  • 较差

“打不过,就加入。”从凯尔经到海洋之歌到狼行者,一部比一部更适合小朋友…画面越来越精致,故事却越来越不惊喜。其实单独看狼行者非常棒,但是回过头去看凯尔经里Aisling's Song那段,就会发现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但是狼与猎鹰和凯尔特元素依然让人狂喜狂喜狂喜。做人真没意思,做狼多好。

46分钟前
  • 白驹在空谷
  • 还行

#LFF2020# 看得很开心。将一个类似爱尔兰folklore的故事融合了现代语境的动画。电影想要讨论的主题非常多元,首当其冲的就是这个十分《阿凡达》的故事中自然主义式的讨论(不单单是环保,因为有大量的森林戏和角色的各种情绪融合在一起)。另一个主题——男权的批判被解析成不同的面态:英格兰统治爱尔兰的强权统治;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以及人/狼的身份转换(值得更多的讨论)。电影中两名小女孩在森林里的互动让人想起宫崎骏,还有表现狼/神灵的画风让人想起《九色鹿》《宝莲灯》,但其实画风还是非常西方的(墙上的光影有点表现主义的意思),分屏的设计也很像一种书面漫画的复原(很喜欢那个远景是地图近景是插画setting的设置,有种pop-up book、假3D的感觉)。结尾很圆满得很浓烈,但想到是给偏小朋友看的就还好。

50分钟前
  • 三十
  • 推荐

超美!!!但是后半段真的看得我极度难受 差点心肌梗死在圆满结尾前一刻 女主后半段一直no no no但是啥也不解释!他爹看着女儿带狼走了 还给人家来一箭!恶势力来势汹汹了 父女两个还在那儿谜语人!!是为了强行制造紧张感么?!太作孽了!毫不夸张的说 看完了结局圆满 我的心依然难受的梗着!!唉……

51分钟前
  • Hey-sexy
  • 还行

画风太好了,画面精致,剧情有点尴尬。

52分钟前
  • 还行

很美的动画片,融入了爱尔兰被殖民的历史、宗教的斗争、对女性劳动者的压迫、自然信仰的母系属性。剧情略显童稚,适合带小朋友看。(不幸误买了国语配音版,小女孩的声音莫名地有甄嬛气息,看得人坐立不安。)

53分钟前
  • 古宋松谷
  • 推荐

這是有著古典歐洲壁畫及玻璃彩繪風格的卡通,也像童書的插畫繪本,故事則有濃濃的愛爾蘭民族風,甚至帶著反英格蘭統治的味道。

56分钟前
  • 珠海小豬豬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