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夸下画风,很有儿时的感觉,尤其是灵感的幻想和冲击,非常大胆和惊喜。
剧情这块,以动漫讲述电影人的荣光,是有难度的,尽管呈现上可以不受局限,但要做到艺术性的感染观众,离不开创作者的脑洞和用心,换句话说,其必须接受全方位的考验。
至于角色,我很喜欢吉恩和波庞的塑造,一个从能力上实现反差,另一个则在外表上萌翻了……电影诞生的背后极为艰辛,编剧、表演、拍摄、剪辑和服化道,任何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带来极大的瑕疵,这也是台前幕后者令人尊敬的地方。
以本片为例,用倒叙插入的剪辑手法来展现两位新人的发展过程,释惑和趣味并存……有句台词,大意是指没有青春活力和眼中光芒的人通常会逃避现实,却也在内心构造着世界,且深度和天赋挂钩。
我听到后是极为震撼的,那种不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活不下去的孤寂和偏执,远险于在不喜欢的工作中痛苦沉沦……最后,只要找对方向,每个人都是天才吧……
2024.07.10这两年不断消磨,情绪太down了。
好像很久没有看电影,写影评了,现在的电影好像大部分都是happy ending,对于阴暗的我不太合适。
7.4情绪上头从家到厦门,申请了厦门的一张床。
到了今天7.10已经在酒店待快一星期了,中间做作品集改简历,今天基本完成了。
在昨天傍晚以及今天傍晚分别收到了一张床审核通过和配房的消息,这是最近为数不多开心的时刻,甚至喊叫了出来。
我也不知道在开心什么?
可能有了落脚的地方?
不用在花钱住酒店?
跨出了在厦门漂流的第一步?
我不知道如上所述,我最近不太看电影的,但是经常刷到女主演悲惨的打工生活,误以为是一部较为悲伤的都市打工电影,还在纳闷这个电影名字,总之被骗着看完的。
甚至分了3天才看完,每次看到过于阳光的片段直接右上角打叉,最后还是在今天看完了。
总结:一部过于甜腻的甜品电影,童话。
1.说来也是搞笑,我本来就是想看个时常短一点的电影,一个半小时最好,然后就在b站找短电影推荐,然后在评论区找到了这部电影,正好发现b站有,刚好是一个半小时。
2.波奇小姐选吉恩,是因为他眼里眼里没有光,说明他并不热爱眼前这个真实的世界,反而他有着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换个说法就是他有感知世界的能力。
3.长大之后,我看东西总是很消极,我并不觉得他们是因为能力才出众的,就像弹幕里说的,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最好的演员,最有力的支撑,这样的资源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用有的。
4.喜欢看电影就是图他在较短的时间里面能够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现在电影动不动就是两个半小时,这么长时间为啥不去拍电视剧,还有事没事就出续集,不喜欢。
一个半小时就刚刚好,全是精华,不拖沓。
5.这部电影的各种丝滑转场,还有超燃的剪辑场面,一些独到的视角,比如摄影眼,真的很有意思,总是能观察到这个世界美的一面。
角色可能是爱电影的,这部电影本身不爱。
作为一个动画电影,故事的主题和内核比作为真人特摄剧的假面骑士01都更直白地给出了人人有U咩这个主题,最高潮段落的一场戏金发碧眼的男主求人的方式是土下座。
都已经这样了我真的搞不明白导演为什么一定要把这个故事背景放在好莱坞。
是因为霓虹的导演拍片子一点自主权都没有吗,是导演在借机讽刺自己的经历吗不然为什么这种剧本也能骗到投资拍完,你也是用真心是吗?
立本人搞二次元都已经是自家拿手好戏了天胡的开局怎么能打成这么烂?
不知道今敏活着的时候有没有给作为小弟的导演说过拍戏除了画面还是要走剧本的。
严重怀疑扳机社是不是看完这部寻思着画面做得炸一点剧本随便纸上撒点墨水就可以了然后去做了赛博朋克边缘行者。
一个讲述年轻男导演逐梦演艺圈的故事,因为男主角过于顺拐的流水线鸡汤经历和毫无印象点的电影知识讲解,成功地惹怒了所有潜在的目标受众,二次元,影迷,影迷二次元都能在这个片子里得到别样的高血压体验。
这个片子是2021年的,2021年了,都是动画片,追光都知道拍青蛇来恰女性主义的饭了。
庞柏小姐这个片子还在拍一个年轻男孩顺风顺水逐梦演艺圈,人脉资源良好的影二代(一个穿着白色水手服在随时可能粘上沙子和脏水的海边片场拍戏的大眼萌小萝莉形象)用自己的关系拉来投资和影帝交给他做大制作(具体是一个中老年白男被年轻女孩救赎的爱情故事),要补拍用真心求制片人就补拍了。
男主角可以全职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业里还有贵人相助,而作为新晋女演员的女主角需要一边打工一边找戏拍,她想要拍戏就要辞职,这种几乎是导演潜意识创作出来的角色差异就让我感觉这个片子在探讨追梦这个题材上做出的任何延伸都是毫无意义的。
后面男主角独白表示自己为了追梦牺牲了一切都是毫无意义的。
你所牺牲的你本来拥有的东西别人甚至可能都不曾拥有过,那我们就没有必要再讨论这种事情了。
并不是说不可以写一个过于理想主义的鸡汤故事,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这个鸡汤故事成立的前提就非常的无法让人带入,所以我在看这个片子的时候没有办法共情到男主和女主。
同样是画面非常漂亮,但是剧本不尽人意的边缘行者。
边缘行者好歹是个爽文套路,前面大卫好歹献祭了老妈还被富二代同学打,你看了你也恨不得杀了公司狗所以后面他又是追露西又是装义体就也能接受。
庞柏小姐这个男主跟国产偶像剧女主最穷的时候住在样板间里一样只能让人感觉在霓虹拍电影搞二次元真的很赚钱啊!
完全没必要加进来怀疑是在凑时长的男二线也在重复这个套路,男二作为被生活压迫的社畜出场,前半段最大的挫折是因为没有调查好对接客户的喜好搞砸生意被老板骂了一顿。
西有金发梦露导演狂拍三个小时自己的xp责怪米国人不自信,东有平尾隆之大哭男宝怎么还要被上司骂啊好可怜啊。
真的你们别太过分了,光做画面效果有什么用你那点色彩和转场技巧我看普罗米亚就够了普罗米亚那个本子那么寡淡好歹还是够看的这片儿拿出来说致敬电影,你看看你大哥的红辣椒好吗
90分钟的电影,虽不说是波澜壮阔,叙事宏伟,但,不正如普通人的平凡而又不短不长的人生一样吗?
确实,电影中的情节也许只有在理想和美好的梦境中才能实现。
在现实中,人人所要面对的是无尽的坎坷与大大小小的风风雨雨,以及那遥不可及的“机会” 。
但是,在生活中,倘若连心中最后一片充满希望和爱的世外桃源都不去坚守而放弃的话,那生活确实就陷入了真真切切的灰暗。
梦想,可能是我们一辈子都无法实现的奢望。
大部分情况下,我们没有希望像电影中的吉恩和娜塔莉一样能遇到庞波小姐这样的伯乐,也更不会像他们在融资受挫后的绝境反击。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但,我们就因此而沉沦吗?
可以说,最打动我的不是结尾的煽情部分,或是亚兰打开直播的拼尽全力。
恰恰相反,正如我被某个视频判断所吸引而来的那样。
当娜塔莉试镜失败30多次,受困于高昂的物价,奔波于一周七天的工作中,当仍然不忘苦中作乐,微笑着面对明天和生活。
这或许就是电影所要给如她所代表的无数默默无闻的奋斗者的思想吧。
尽管前路未知,生活不易,但仍然在每次哭泣后抹干眼泪,重新踏上旅途。
如亚兰高中时对吉恩所说的“不要只看向地面,要多抬起头来向前看”。
孤独而又坚定的人不同于阴郁而又懦弱的人。
可能,我们在生活中没有那么多朋友,是别人眼中的“异类”。
但,心怀信念,终能度过千山万水,即使竭尽全力依旧粉身碎骨,但,当我们回首这一路是,总能发现那一路上不同的风景。
(个人拙见 ,不喜勿喷)
酷爱电影的庞波小姐片名的吸引力,不言而喻喜欢电影的人,看到这个片名,肯定是会产生好奇心的。
平尾隆之的制作方式很有趣小女孩外形的庞波小姐,是制片人,也是主线故事中所拍电影的编剧。
说到底,她是个完完全全的伯乐。
身边满是千里马,她一匹都不会错过的那种。
她是点金圣手,她是行业的领路人。
这里面就包括男主角吉恩。
吉恩和很多喜欢电影的人一样,是用生命在爱电影,一想到世界上还有看不完的电影,就会觉得很开心。
然后,忘掉现实生活中的烦恼。
与很多观众型影迷不同,吉恩还想自己拍电影。
但是我们看得到,他其实有点害羞,不自信。
是我们经常能看到的那种,做事认认真真,但从不抢功也不招摇的老好人模样。
突然有一天,他的机会来了。
于是,这部电影开始了电影课授课式的主线。
它先向大家展示了什么是预告片。
吉恩也是靠剪了让老板满意的15s秒预告片,敲开了导演之路的第一扇门。
随后,他、戏中戏的新人演员以及戏中戏的“帝王”级演员出现了。
电影开始向大家展示一些设置组平日里都会遇到的问题。
比如拍外景,遇到风云莫辨的天气。
道具临时出了问题。
导演突然有了好的想法,需要马上实现等各种变数以及解决方式。
比较理想化的是,这部电影里,有完美的庞波小姐。
她向大家传递了一种理想化的导演工作环境。
那就是,电影的最终剪辑权,理所应当归导演。
于是,吉恩甚至没有过任何“争取”,就开始了泡在剪辑室的漫长生涯。
于是,就发生了很多伟大电影会发生的事情。
好的电影,好的想法,往往是出现在剪辑室里的。
当他熟练地将熟悉的剪辑逻辑,运用到实践中,向观众细致地讲解,如何达成场景过渡的连贯性,巧妙使用中景以示强调。
整场戏,也有点儿像一小堂影评教学课。
技法上的展示与解构,表意上的到位与厚重。
然而,到头来,这些都只是基本功。
这些都不是真正触动到吉恩内心深处的关键。
他与镜头下迷茫的男主角,越来越像。
他们追寻的东西,虽然不同,但似乎又是一致的。
吉恩的黑眼圈也越来越重,事实上,他的黑眼圈压根就没有淡过。
小小年纪,画师就给他的下眼角画上了一道又一道的皮肤褶皱,疲劳在他的眼角,就像文字用了粗体加下划线。
就在这个时候,吉恩真正意义上明白了他的导演处女作。
于是,庞波小姐也开始面临另一道,我们常见的难题。
制片人要负责找钱,而要搞定投钱的人,肯定不是容易的事。
这时候,如果再碰到个无法如期交粗剪,拖期还要追加预算增拍的导演,制片人很可能会想把这个导演加入黑名单吧。
不过,我们完美的庞波小姐不是这样的电影人。
她一边严厉地想回绝导演的要求,一方面又为导演大胆提出了拍摄要求,而感到欣慰。
制片人的鼻子其实特别灵吧,他们比谁都知道什么是好电影。
庞波小姐曾经有个名言,她说电影很简单,电影只需要展现女演员的魅力。
开头那段,其实会觉得,庞波小姐有点像性转的王晶。
随后的开展,也容易让我联想起王晶制作《天水闻的日与夜》等片的时期。
(歪楼了,赶紧拉回来,想过这样一个标题“越想越觉得,庞波小姐有时候有点像王晶式的电影人”又觉得也没有太合适。
)庞波小姐要为吉恩的远大规划奔走一番。
这时候,电影其实用了一种不那么高明的处理方式。
吉恩有机会拍电影,虽说是因为,他本来就是金子。
但是,当拍电影遇到到了钱方面的难题的时候。
最终的剧情落点,是与当下比较潮的直播带货+影迷众筹。
但到实现这一步,却绕了个好老套好老套的弯子。
好处在于,它把故事线拉回到了吉恩的身上。
吉恩有一老相识,是个金发碧眼的小帅哥,小帅哥恰好在银行上班。
小帅哥还有一个长得像爱德华诺顿的上司。
小帅哥的生活很压抑,事事不太顺心。
就像很多同类的现实生活中的职场人一样,他亟需一次释放,一次反叛。
就是那么巧,他看到了吉恩的签名,一张电影项目融资书的签名,被压在了一堆高50厘米的文件里面,就是那么巧,这张有吉恩签名的文件,小露出一个角,诺大的吉恩的笔记,被小帅哥一眼看中。
了解一番后,小帅哥决定揽下这个活。
为旧相识冒一次险,为全天下有梦想的人,冒一次险。
当然故事的结局是HE啦!
导演似乎把投资人的钱,全部花在了制作戏中“拍电影“以及趣味展示电影相关术语的情节上。
如此题材,要说导演不夹带私货,甚至取材自身,我是不会信的。
比如吉恩“尾随”电影大神进入胶片收藏室的那段,就完全可以用“写给胶片时间电影”的一封短情书。
情节设置得相对不合理,也被吉恩眼中闪烁着的光芒掩盖了。
这让整部电影,有了一些影迷必看的调调。
尤其适合刚接触电影不久的人观看,对于像吉恩一样,也想在电影圈、导筒后站稳脚的影迷来说,这应该也是一部有着一定激励作用的电影。
总之, 《酷爱电影的庞波小姐》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电影。
看到最后,其实也会被导演“自恋”的小心思小触动一下。
拿下拿奖无数,横扫颁奖季的电影,是90分钟。
那么,我们这部《酷爱电影的庞波小姐》是多长呢?
我看完真的感觉很激动,很想跟全世界分享,打开豆瓣评论犹如从我头顶浇了一盆冷水。
仔细想想后,还是想留下我的想法。
剧情确实很俗套、很理想,可能还有很多其他的问题。
但我哭了,因为对白中表达出了一些不是意淫出来而是真真正正体验过生活的人才会说出来的话。
人生如果想做好一件事,必须放下剩下的99件事,没有哪一个创造出属于自己独特的人生是来自于既要又要。
就仅仅这个片段和吉尼的对白,让我在人生的这个节点更加坚定了我的选择。
感谢这部电影鼓舞到了我,我想这也是这本电影的初衷。
不是为了完美,仅仅是为了唤醒一部分观众的感情与回忆!
这不是完美满分的电影,但是却也实实在在的打动了我,里面的故事非常理想化,美好得不真实,但是传递出来的感情和道理却非常真挚动人。
其他的年轻人都有双讴歌闪亮青春的眼睛,但是这种满足的人,对事物的干事会很浅显。
幸福是创造的敌人,他们没有成为制作者的资格。
从现实里逃开的人,会在心中创造出只属于自己的世界,和社会分开的精神世界的广度和深度,就是一名创造者潜力的大小你是因为什么喜欢上了电影的呢?
你是不是在电影中找到了自我呢?
通过故事,看到了共情、梦想、憧憬与现实,那么吉恩,你的电影里,有你的影子吗?
如果找到了,就把你属于自己的咏叹调融入电影里吧。
那么,你是要通过电影,传递给谁,又要传递怎样的感情呢所谓活着,就是不断的选择,选择了一方,就意味着舍去其他,所以要舍去对话,要舍去友情,要舍去家庭,要舍去生活,为了不放弃,舍去!
这就是,我的,咏叹调重复看了很多遍的镜头,重新编排后仍能够强烈地冲击到我,这部电影告诉我,这就是剪辑的力量
关于梦想:1.梦想啊,能让我一想到就浑身细胞都兴奋得乱撞的梦想,是什么啊?
去想明白,我为何要来这人间一趟,用一生的时间,去想明白。
2.“梦想没法生钱”,这样的话掐灭了多少萌芽的奇迹,抱着这样信念的人的一生大概过得安逸却平庸吧。
3.让我回想起,很久之前写给自己的一段话:永远怀揣热忱与梦想,永远热泪盈眶。
关于性格:1.孤独但坚毅的人内心世界是饱满的,和阴翳而猥琐的人完全不同,即使表面看起来状态都比较低和冷。
2.在思想、潮流和技巧都飞速跃进的时代,真诚、质朴、憨厚等等在现在人看来落伍的旧时代残党,我却觉得那么的熠熠生辉。
3.努力向上的人不妨再自信勇敢一些。
关于电影:1.虽然我完全不懂电影创作,但里面的很多观念都让我备受启发,技巧性镜头衔接得也很自然天成。
2.编剧、导演、演员、剪辑、观众等等是一体的,在每个场景下都应该产生共鸣。
3.最后,酷爱电影的庞波小姐第一次看完整部电影呢。
4.这熔铸吉恩全部梦想与成长的最精彩的90分钟,一分钟也不能多,一分钟也不能少,这也是吉恩作为最佳导演的最引以为傲。
5.这部电影拍得真好!
6.真的非常感谢!
「我来这里是为了实现梦想 而不是抛弃梦想」「拜托了,他们拍摄的是一部,让一无所有的人也能够展望梦想的电影啊!
」「你认为电影是为谁而存在的?
你是不是从电影中找到了自我?
你是否在自己的电影里呢?
你究竟想通过电影传达给谁?
又想要传达怎样的情感呢?
」「想要留下什么,便意味着必须舍弃此外的事物。
所谓的活着,便是不停地做出选择,选择了一方,就必须舍弃其他所有。
舍弃,舍弃,为了死死抓住仅剩之物!
」「-那么请问导演,您最喜欢这部作品的哪个部分?
-最喜欢的部分吗?
我最喜欢的是...电影时长为90分钟整」
关于导演导演是平尾隆之 Takayuki Hirao,1979年生的日本动画导演。
本以为是第一次看他的作品,查过之后发现作品履历里还参加过今敏主导的蛮多项目,包括《千年女优》、《妄想代理人》,后续今敏天人永隔,他也走上自己做主要导演、编剧的道路,作品包括和荒木哲郎合作的《进击的巨人》第二季(2017年);和伊藤润二合作的动画短片《鱼》(2012年),中间也有自己编导过一部动画长片《魔法少女姐妹优优与宁宁》(2013年),以及编导的番剧《噬神者》(2015年)。
所以这部《酷爱电影的庞波小姐》也可以说是平尾隆之自己对动画长片的执着之果,虽然他的行业资历远远胜过片中男主角吉恩拍导演处女作的经历,但是又何尝不是自己借由角色讲述自己对于动画电影的执爱呢?
关于电影科普片中除了电影制作流程里的配音、编曲,其他电影制作和宣传环节几乎全有涉猎:类型片拍摄、摄影棚、试映、融资、制片、编剧、导演、选角、训练、造型、灯光、电工、摄影等等,甚至还加入了用flatbed修复老胶片的桥段,而剪辑的展现则是最多的,确实蒙太奇是电影独有的手段,在这部动画电影里被展现得犹如作曲家作曲交响乐。
足见平尾隆之这封电影情书的信徒成分~不过话说回来在现实生活当中,男主角因为才华横溢而被制片人像星探一样挖掘出来拍处女作(还是顶流明星跨国大制作)这样的角色和剧情设置容易让人觉得不现实,毕竟这个行业是靠作品说话。
平尾隆之在今敏逝世之后出来干、只拍了两部动画长片就是写照。
“我最喜欢这部电影的地方是它刚好90分钟!”
大小姐拍宅向b级片,死宅拍白人精英好莱坞商业片,大小姐说:现充不适合拍片,而你,我的朋友,你的死鱼眼证明你就是做创作的无二人选。高中同学帮你游说投资商,一言不合开始直播众筹,怎么会做这样的梦,胡闹也有个度好吧~_~脑回路还没从妄想代理人那里转过来嘛(球棒出场)
工具论:电影是传递作者自身经历和情感认知,并试图引发观众共鸣形成价值认同的工具。预期差:带来的并不是二次元版的LALALAND,却有绚丽色彩和讨巧转场手法下浮光掠影的电影工业流程展示。角色成长:1.B级片制片人内心的野望,先有角色再有剧本,借导演之手流露天才少女的亲情缺憾。2.龙套助理成为天选导演逆袭之路,与剧本角色形成共振,进而补足原有剧本不足,使角色最终在剧本之外鲜活起来。3.校园之星遭受社会毒打后的反击,与过去和解寻求救赎并因此拯救自己的未来。感动的原因:片名并未离题,再次诠释电影是造梦工具,勇敢追梦的小人物逆袭的励志故事永远不会过时。没能升华主题:过程性拆解展示痕迹明显,没有真正意义上解决矛盾的事件,节奏流畅度的提升背后是行业的理想主义一面。
这种热血中二动漫的故事背景怎么能选在美国呢?特别是名利金钱和阶层圈定的好莱坞。拍电影是一个社会底层挣扎者的梦想和希望,他被一个伯乐相中,和影帝合作,碰巧还有一个过去的朋友在可能丢掉饭碗的压力下给他贷款,这么多巧合才能凑成的故事,发生在哪里都会觉得奇怪,不如虚构一个城市。不过本片给我很大的一个惊喜是过场动画,很有设计感和衔接性。
原谅被现实引力束缚被贵圈毒打过的中年人很难与从制片助理飞升导演,处女作三中奥斯卡的科幻故事共情。当然,建议导演处女作加字幕不能超过100分钟立法!
这三年看了几部关于电影的电影,恍惚中看到了一种挽歌似的帷幕。恰巧昨晚睡前刷到了杜导“置之死地而后生”般的感叹。是的,某种意义上,电影在式微,小到短视频和新兴文娱主动被动地矮化、分野了大众的品味和注意力,大到如他所表达“当我们失去自由的时候,当‘寡头’们在膨胀的时候,文化,特别是电影会首先被祭。”没有人知道电影哪一天会像某些曲艺等等被束之高阁,成为曲高和寡的静物,可它承载的和传递的将依然是未竟的光和影,哪怕只有告解室那么大,但依然看得到彩绘的玻璃解读太阳和月亮
改一下郭冬临那句台词:“有这样的老板何愁不被腔壁”
新年第一天的一碗鸡汤 虽然有点为了热血而热血 但请让我拍电影吧!
1. 电影是为观众而存在的2. 生活即选择的序列,选择即放弃3. 某种意义上是中二版本的《爆裂鼓手》4. 《天堂电影院》天下第一
这蒙太奇有今敏的味,但故事没有
缺少房间的灾难艺术家。竹内那卡画得真好。
像是什么起点上的热血爽文,社畜突然被资本大鳄的馅饼店砸中,处女作就拿奥斯卡,而且那个戏中戏都什么老套疗愈电影,为何日本人到21世纪一想到疗愈仍然是阿尔卑斯山的牧羊少女?出片效果大概类似《谢霆锋高原巧遇丁真》
热血是真的挺热血的,困也是真的挺困的。/开篇一度认为是拍了一部美少女战士版的Lala Land。/作为半个剪辑人,无法共情这种莫名其妙的热血。/被片名骗了,以为是大女主戏呢,结果来个大男主。/嗯,导演在转场上有花心思,但是凭什么90分钟的电影就是沙漠里的绿洲啊,90分钟的电影也能很拢长,这部就做到了。#SIFF24 (心中其实是2.5星电影,但画面以及色彩做的很好看,鼓励3星)
虽然热血到离谱,但真的很好看!!片中片的设定特别有心,很喜欢。
唯一的看点就是一些挺有意思的转场了。理想主义的意淫,这边建议多看看电影制作纪录片呢,记得看再见了所有的福音战士的时候,唯一的感受就是,太痛苦了
看片名以为是大女主的故事,结果竟然是电影宅大男主,热血中二理想主义动画片,有现实的成分,也有令人触动的情绪,但很难让我真正有所感动。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戏中戏太俗气了,或者男主的境遇太理想化了,抑或者黄毛银行家的招股宣讲太超现实了,总之有所触动却不深,没有《摄影机不要停!》能够激起我那么强烈的元电影热情,但我很喜欢男主最后一句话:“我最喜欢这部电影90分钟!”90分钟赛高!
哈哈哈,剪片子的部分搞得好热血。不得不说,关于拍电影的理想主义,还是挺让人有触动的。不过,戏中戏的那个故事,终究还是个挺俗套的设定,很难相信那种片会获得很高的评价。
喜欢剪辑、调度和主角创作的部分,讨厌触手怪和性感美女恶趣味的部分
酷爱侮辱电影的庞博小姐。
又是一部以电影本身为题材的电影,真的没题材了吗。有点像《白箱》那种既有幕后探秘电影制作流程,又承载着艰辛与梦想,最后还有许多必须要成功的燃点。表达有些理想主义拉,庞波桑原型是昆汀也很好猜。我也很同意电影时长90分钟的观点,但觉得这种题材的受众体太小了,双主角也挺让人奇怪,你到底想塑造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