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影片《寂静岭》,是一部很好的恐怖片。
露丝和她的丈夫收养了一个非常可爱的小女孩沙伦,这个本该幸福的家庭却因为爱而破碎。
沙伦有梦游症,常常在梦中,画些恐怖的图画,或者走近危险的深渊,使得露丝夫妇非常紧张。
沙伦在梦中,常提起一个地名---“寂静岭”,于是她的养父母猜想,寂静岭一定与养女的身世有关。
他们查到,寂静岭是美国中部的一个小镇,由于矿井失火,毒气弥漫,荒无人烟。
露丝看到女儿的夜游症越来越严重,冒失的她不顾丈夫的劝阻,开车带女儿长途跋涉,为女儿探寻身世。
在即将到达寂静岭的时候,与前来阻止母女二人的善良警察西比尔发生车祸,三人命归黄泉。
追踪而来的丈夫,最终查明女儿的身世,告慰了死者在天之灵。
原来沙伦的亲生母亲爱雷斯,命运凄惨,她生于寂静岭镇一个单亲家庭,从小不知父亲是谁,母亲达琳生性懦弱。
母女二人在镇上受尽歧视,爱雷斯尽管是个美丽乖巧的女孩,但是在学校里总受同学老师欺负,在厕所被清洁工诱奸,镇上的人为了掩盖罪行,竟然用中世纪刑法要将这个无辜的孩子放到火上烧死,结果发生矿山爆炸,侥幸逃过一死。
爱雷斯被人救出时,全身已重度烧伤,这个苦难的少女在医院产下一女,被人送到孤儿院,即是沙伦。
沙伦、露丝、西比尔三个人,都是天使一样的女人,她们的死亡,所换取的,是另一个天使爱雷斯的封尘已久的苦难人生经历,这段经历,被警察掩盖,被镇上的幸存者掩盖多年,一朝大白于天下,死者在天堂才能得到救赎,在地狱的才能得到审判。
影片从露丝灵魂的角度去探索真相,其间种种荒诞怪异的画面,都是天堂与地狱的想象。
人间的弱者爱雷斯,到了地狱,成为法力无边的魔鬼,她的仇恨得到宣泄和释放。
可惜在现实中,做恶者总能逃脱惩罚。
如果真的有寂静岭这样一个惩恶扬善的地狱,那么我们都来做地狱护法,又有何不可?
影片看后令人感到痛苦,痛苦也是一种恐怖吧?
影片中有三个镜头,是恐怖的,我以为观众应该细看:第一个镜头是爱雷斯被放到火刑架上焚烧,一个弱小女孩面对一个镇的达官贵人,而她的母亲在火刑场的外面,没有拼了命去保护她,无依无靠面对恐惧的绝望;第二个镜头是警察西比尔的灵魂被寂静岭镇上众灵魂焚烧,这个勇敢的,总是挺身而出保护别人的警察,在她将毁灭的一刹那,喊着“妈妈”,使我猜想,也许西比尔也是单亲家庭,也许西比尔有着和爱雷斯同样的命运,尽管她外表勇敢坚强,但她的那颗柔弱的少女之心,不是同样期待着保护吗?
第三个镜头是露丝和沙伦母女的灵魂安静回到家中,但是露丝与丈夫生死两重天,睡梦中丈夫感到亲人回来了,醒来跑到屋外,看到秋雨缠缠,才使我明白寂静是孤独的意思,失去亲人的孤独,是最可怕的。
无依无靠或者相依为命,都是人性最迫不得已的一面。
《寂静岭》改编自日本KONAMI公司的经典游戏《Silent Hill》(简称SH),剧情主要参考的是I代游戏。
遗憾,我没有玩过这款游戏,所以在我看来,这部影片的铺述是相当不足的,以至于在前半段基本上沦落为《活死人黎明》、《僵尸肖恩》那样的以血腥、恶心为看点的三流恐怖片。
而随着影片的推进,尤其是在Rose进入教堂之后,故事变得愈加好看,Cybil 被火烧死的特写镜头相当凄惨,而"Alessa Rising in the Church"的场景则拍得气势恢宏,也很Cult,让我大呼过瘾,更重要的是,影片的哲学意味逐渐彰显。
与情节相比较,《寂静岭》(或说游戏)的精妙之处在于其三元世界观的思想,即当Rose踏入寂静岭的同时,她已经进入了大雾弥漫、废墟遍布的表世界,与其丈夫所在的正常世界(橙黄色的)相隔绝,而Alessa存在的世界,也就是黑暗侵袭后的恐怖世界则是里世界。
因此,在影片结尾,当Rose带着Sharon(与Alessa合体)回到家中却无法看到丈夫,而一直睡在沙发上的丈夫也无法看到Sharon,则是因为正常世界与表世界是平行而不能相交的缘故。
其实,在影片开场时就已经出现过这个问题,丈夫(与警官)在学校里感受到Rose的气息(香水味)却无法找到她,便是平行世界的体现。
当然,因为爱情的存在,香水或许也真的可以跨越异次元空间,尽管这显然不合逻辑。
而Rose的结局则可以被理解为早已死去,而只是生存在表世界的幽灵,因为Alessa而存在。
三元世界观的思想虽然精彩,但遗憾的是,《寂静岭》的编导过于一厢情愿,没有把剧情解释清楚,以至于使没有玩过SH的观众看得一头雾水。
母爱的软弱与强大,仇恨与复仇的辗转轮回,单纯的邪恶信仰等等的精神内涵都没有说透。
而在厕所中的恐怖僵尸,俺压根未曾想过他是因为强奸过Alessa而遭受的惩罚,暗示得太过晦涩。
http://qigu.nklog.org/
高中时有个同学爱玩PS,常在我面前提起“寂静岭”,所以便以为这是一部跟“生化危机”差不多的电影,而我是不大喜欢“生化危机”一类的纯感官刺激电影的。
这先入之见差点让我错过一部好电影。
一部慢热型的电影,前面一个小时基本上不知道要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恐怖片看多了,前面那些鬼鬼怪怪也不大能刺激我的眼睛跟耳朵了。
教堂的出现是电影摆脱闷局的开始,大斧鬼活生生撕掉一女子全身皮肤一幕确是让人打冷颤。
Rose冲破重重困难终于见得传说中恶魔一幕是全片的转折点—之前是一个鬼故事,之后就是一个凡人故事,虽然都是为同一个主题“复仇”二字服务。
故事本身是很典型的鬼故事—毫无逻辑性却又合情合理。
三十多年前,寂静岭的一个小姑娘被教会当做巫婆烧得体无完肤,她内心的邪恶力量化悲愤为复仇把整个小镇都给烧了一遍。
三十年后,在一对母女(当然还有个被卷入无辜丧命的倒霉女警)的帮助下,小姑娘把躲在教堂的剩余巫婆干掉—大仇得报!
电影的最精妙之处是错综复杂的情感线,主线也是最精髓那条是世俗的偏见对无辜及善良的迫害。
丧尽天良的老女人在教堂里始终显得理直气壮,被蒙蔽的大多数要么保持缄默,要么双脚举起为真正的恶魔呐喊助威。
最终的最终,电影编剧们也只能以暴治暴以恶制恶—原来无邪的心灵幻化为恶魔跟天使,恶魔用来惩治坏人,天使用于happy ever after的片段。
“寂静岭”的编剧是最理智的,他们知道现实总不会是完美,即使恶人得到惩戒,天使也不一定会从此幸福快乐地生活下去。
所以Rose跟女儿回到家,却已再无法跟同居一室的丈夫团聚。
近在咫尺却恍如隔世,闻得到听得到却看不到揭不着,近似绝望的思念,却又能是怎么的一番凄美…又扯远了,看来我是永远学不会认认真真地写一篇影评了。
罢就,不如找同学去玩silent hill的PS游戏,体验真真正正的纯感官刺激。
2006-8-14
前些日子的一个趣闻是,一个叫Uwe Boll的导演不能忍受影评人对他的批评,于是向影评人挑战,要拳击决胜负。
有四个影评人迎战,结果被Boll一一打趴下了。
Boll在当导演之前做过业余拳击手。
如果Boll拍电影的水准有他拳击水准的一成,那么我想他应该就不需要在拳击场上和影评人争胜负了。
此君最近拍的三部电影是《House of the Dead》《Alone in the dark》《BloodRayne》。
这三部电影的共同特点有两点,第一是爆烂,第二是改编自游戏。
同时拥有这两个特性的电影其实非常之多,新的如《DOA》,旧的如《Street Fighters》。
如果《The Hours》证明电影可以是一种艺术,那么这些电影也证明电影可以是一种垃圾。
实际上,改编自游戏的真人电影(把日本人拍的动画片排除在外),可以一看的电影非常少,我能够想得出来的,似乎只有《生化危机》系列。
在这种情况下,《寂静岭》的确应该是最佳的游戏改编电影。
如果严格要求的话,电影还是没有把游戏最深处的精髓,发自人内心的邪恶、欲望和恐惧,表现出来。
然而至少从表面上看,这部电影已经很好看了。
电影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各种怪物的设计。
《寂静岭》游戏中的怪物就已经非常特别了,而电影则尽可能地重现了游戏中的形象设计。
我很难找到合适的词汇来形容这些怪物。
她们并不恐怖,但是我绝对不愿意和她们正视,光是看到他们就让人觉得不舒服,但这种不舒服并非出于恐惧。
后来看电影的制作花絮,导演Christophe Gans说怪物的形象设计,要突出的是,让人产生不安感,而不是让人恐惧。
不安感和恐惧是不同的。
Christophe Gans说得非常准确,或者说这个电影的制作团队把他的意图实现得非常准确。
看花絮才发现,这电影中的电脑特级比我想像得要少很多。
我开始以为那些怪物都是电脑动画作出来的,看花絮才发现,几乎所有的怪物都是人套上硅胶服装演出的。
这大概是因为动画无法把他们想要的感觉准确地作出来吧。
既然用了人来扮演怪物以突出不安的感觉,那么在动作设计上当然要下点狠功夫了。
电影后半段出现的护士,她们的动作有爵士舞蹈的感觉。
实际上,他们的确找了个舞者兼舞蹈设计师来设计这些怪物的动作。
而这个设计师还在电影中饰演了两个怪物。
一个是学校厕所中出现的工友,一个是提着大剑长着锉刀脑袋的红色金字塔。
这是电影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两个怪物。
原来这个叫Roberto的舞蹈设计师才是这部电影最重要的演员。
IMDB得分6.5(24340人投票),我打6分。
http://likeyesterday.spaces.live.com
此文是当年SH上映,去影院看过之后,当晚一气呵成写成的==============================寂静岭-痛苦与复仇之间的表里不一文泽尔/原创-转载请联系本人并不似很多看过电影的朋友提到本片刻意走神秘主义的路线并且有和《无极》惺惺相惜的嫌疑,那些在我看来都是无知的评断。
“使用过份明显的手法讲述了一至三代游戏的故事背景和部分主线”,这该算是对这部电影的客观评价。
女主角——那位深爱自己女儿的养母所领养的正是柯林,也就是那个在厕所隔间中被发现的、口中含有hotel字样纸片的那具尸体强暴阿蕾莎之后所诞下的女孩。
和我们所熟知的游戏情节一致,阿蕾莎在被邪教教主焚烧(其目的是为了诱出堕天使之力并为其所用)之后,移至医院的地下室里受尽折磨,复仇之心产生,并开始对整个寂静岭展开报复。
单独解释一下那个大家感到不解的警报声——大家应该注意到邪教教主派出的那群人手上提着一个笼子,那里面关着的某样东西大概是阿蕾莎释放力量的预警器(大家留意一下罗斯将自己反锁在厕所中的场景:警卫队正在试图破门,突然笼子剧烈震动起来,他们便马上逃走了,不一会儿警报便响起来)。
在教堂中自然也有一个这样的预警器,当预警器出现反应的时候,教堂中的人便拉响警报,以便让在外游荡的信徒们赶快返回教堂避难。
因此,并不是警报声使得表里世界开始转换,那个声音只是邪教的“防灾警报”而已,表里世界的转换是由阿蕾莎控制的(由此可以看出,这个阿蕾莎的力量要比游戏中的大上不少)。
开始时撞车的情节,女儿不见的情节套用了一代的开头。
倒霉的警察算是影片中创新的尝试,可惜却被证明是一大败笔:其一,养母即罗斯和警察看到了同样的里世界。
这点在三角头携众虫出场,并且用刀刺开门的那段得到了证实。
并且,不止她们俩,被剥皮倒霉女的那个场景,众人都看到三角头剥皮的场面——此处可以证明,电影中寂静岭的表里世界是客观独立的:这点和二代游戏中的情节似乎存在矛盾——比方詹姆斯和安洁拉看到的就是不同的里世界,这点经由游戏中的对话证实,安洁拉看到的是火的世界…但是,注意,四代中的主角亨利和艾伦看到的也是同样的里世界(他们甚至一道在游戏中探险)——这点大概也是二代比四代要经典的原因之一:二代可以实现更多的神秘主义假设(笑)。
其二,警察被烧死的视觉恐怖情节削弱了全片心理恐怖的分量。
这位乘警过分勇敢的行为是不太符合逻辑的(虽然和游戏中的主角们类似)——只身深入险境(寂静岭的危险她不可能没有听说过——跟踪和追逐都有些太过武断和鲁莽,现实中的乘警不太可能这么做),义无反顾地保护女主角,全力协助女主角前往禁忌之地却在完全没必要断后的情况下断后而被暴打(她完全可以和罗斯一道进去的——女主角在里面才是真正需要保护的),最后十分不明智地用行动告诉对手自己的手枪里没有子弹了(很常见的手法可以是用没有子弹的手枪装装样子脱身),耍帅的同时要了自己的命……她的形象高大得有些虚假(或许有朋友说那位养母的勇敢也值得怀疑,但毕竟人家是母亲,母爱能产生的力量本身也是影片希望阐明的内蕴之一,所以勉强说得过去)。
邪教教主烧死她,壁画中的暗示,人群的兴奋,养母归来后的对话,证明他们曾经这样烧死过很多人:这样的处罚方式倒是合乎逻辑的,但却太招摇了,明显削弱了全片的恐怖气氛。
三角头的出现是败笔之二:他为什么出现?
二代中的三角头被解释成(可能是曲解)詹姆斯的性欲和古代郐子手的结合体,但在影片中却只好简单解释为阿蕾莎复仇的工具之一,隐义一下子减少了一大截。
破门那段中三角头因为被枪击而撤退实在没有道理(不过,可能会是邪教教主凑巧念了经文);剥皮那一段里面,三角头受阿蕾莎的生母控制而出现(用手指倒霉女)也令人沮丧。
寂静岭系列所宣扬的“魔由心生”的恐怖精髓,在这部影片中早已被简单的复仇和反复仇所取代了。
败笔之三,护士群的出现被曲解:二代中出现的怪脸护士,其产生的原因被解释成(也可能是曲解)詹姆斯因为妻子长期住院而对护士所产生的反感已经性压抑,而在影片中就只好解释为阿蕾莎对地下医院的反感,为败笔的原因同上。
护士们移动和停止的原因真和灯光有关么?
那他们在罗斯经过的时候为什么又突然动起来?
其机制似乎可以用英雄无敌中洞穴人的属性来解释——她们的视力极差,仅对强光有反应,但却意外地对声音也敏感。
嗯,勉强说得过去。
罗斯刚刚来到地下的时候,大家应该注意到了一个轮椅——嗯,那当然是对二代的套用:可惜,它不会动(笑)。
再说一下在整个寂静岭飘舞着的那些雪片——罗斯一开始就说那些是“灰”,看完影片之后我们当然明白,这些“灰”正是那场火灾造成的。
但火灾是在三十年前,那么我们只好这样解释——阿蕾莎的力量附着在这些灰上,让它们不停地在寂静岭四周飘舞飞动,并且通过这些灰对人类产生反应:罗斯的丈夫他们进入寂静岭时都戴上口罩,似乎是暗示吸入灰才会出现异常。
换言之,“灰”是一种“媒介”,这点警方应该清楚,所以才会有如此的预防措施(同行者在罗斯丈夫拿下口罩之后异常惊慌,恰恰说明这点)。
在核心房间的那个快速走动的护士,最后一个镜头中看到她双眼淌血地哭泣,在之前那段噪点格式的影片中提示过——她是因为看到阿蕾莎而遭到惩罚(她可能萌生了些许鄙夷的心理,但在平时却对阿蕾莎不错。
如此一来,阿蕾莎才选择将她留在身边,但却让她再也无法看见她的样子,从此再不能产生新的鄙夷)。
神秘的小女孩,可以武断地认为,她就是阿蕾莎自身——她在里世界中的形态。
莎朗即阿蕾莎的女儿拥有一半的堕天使之力(按照三代的说法),这两股力量注定是要结合的:这也是影片一开始的暗示。
影片最后的呼应:罗斯反复告诫莎朗不要看,但她还是看了——这个行为预示着两股力量的最终结合。
最后的那个女孩,个人认为,不仅仅是两个人格的共存体这么简单,而是一个结合体。
如我们所看到的,女孩被带离寂静岭,里世界依旧存在并且扩展,罗斯成了新的“母亲”,在自己的家中,却再也看不到她丈夫的存在,即使近在眼前,即使心有感应…罗斯杀死某信徒时阿蕾莎对她意味深长地一笑,似乎是暗示她也会受到惩罚——这惩罚是否就是让她永远生活在里世界中呢?
我们不得而知。
小缺点还有不少,比方进入地下后的情节太短,三角头仓促地消失了没有后续,病床上阿蕾莎的样子不够恐怖,蒙太奇的使用稍显幼稚,缺乏好的特写镜头并且运镜水平一般(对我而言,唯一的亮点大概是三角头的瞬间剥皮大法——按照人体解剖学的观点来看,通过那种方式剥成宣传海报上的效果,基本上,很难-_-!)……咳,最后建议大家看看tky第一期中本人所写的和《欧门》相关的那部影评,大家甚至会发现,本片的情节和那部老片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火灾,修道院,撒旦之子vs堕天使之力,养父母…):换句话说,《寂静岭》系列本身的情节也有借鉴《欧门》第一部的嫌疑。
而表里世界的那套东西就如我在tky第五期中所说,是借鉴了《逃出疯人院》的创意。
这样看来,神作也不是横空出世的了。
有空的话,我会试着认真地写一篇对寂静岭系列诞生的研究的(和一般的泛神秘主义讨论不同,我大概会对系列制作人的心理和生活背景进行客观分析——简单点说,我试图证明他曾经接触过《欧门》和《逃出疯人院》并对其中内容有过明显的借鉴,这些都需要时间),请大家关注我们的杂志。
最后的最后套用麦克•柯里昂在《教父2》中的一句台词作为对这部令人失望的片子的暗线总结:“In der Welt ist was sicher,ist das Rache.”(德译:这世上若有什么是确定的,便是复仇了。
)作者按:看完后即兴写的东西,结构很乱,希望读者们能够原谅...^^===========================================p.s.最近SH新制作人William Oertel在接受采访时透了底,确定SH系列与蒂姆罗宾斯主演的片子《异世浮生》(1990)紧密相关。
当年SH的资料片《失落的记忆》中,官方也承认游戏制作受此片影响。
William甚至表示,本片对SH5制作的影响也很大。
姑且说之,姑且听之吧.p.s.s.伪非甚好。
片不恐怖,晚上看也会很开心的.p.s.s.s.别忘了顺便点一下右边第4条评论,支持豆瓣添加游戏
从一开始妈妈独自一人带着女儿上山就不符合逻辑,只要是正常人都会带上保障和安心去,起码你得带上丈夫吧,结果就娘俩儿去的,开个车,不要命的往山上开,看见锁着的大门,闯!
结果出车祸醒来看见女儿不见了,女主角你倒是开着车去找啊,她偏不,自己撇下车跑着进了一个诡异的小镇,还进去大喊大叫(你真是恐怕坏人发现不了你啊!
);女警也白痴,傻了吧唧的后知后觉你是缺心眼吗 看不见周围跟平时的环境不一样?
(天上下着灰,是纸灰啊!
)………… 无语 。。
总之整部电影太注重恐怖情节的渲染了,一点没考虑到人是有常识的!
难道女主角跟女警生下来就是为了冒险吗?
哪不对劲去哪!。。。。
就当成动画片看吧,看特技就好。。。
怀着崇敬的心情把此片DOWN进了电脑搁置了无数日子昨天终于翻出来看然后发现是个无字幕版...顿时有枯萎的感觉硬着头皮看完了2个小时,基本都看懂了除了一些宗教语言.再加上版本非常好,音效非常好,我也就认了.得出结论就是这部片子,单纯作为感官刺激类型的恐怖片,算是很不错除去一些言简意赅的没什么意义的简单对白画面和镜头的确有几次把我吓到了,三角头和那些小强们..还有表世界和里世界的SHIFT,还有雪白世界.做的真完美.尤其后面三角头撕掉ANNA(是这个名字吧)那段,我很有多看他撕几个人的冲动....另外感觉有些模仿日本恐怖片的感觉触手啊什么的...没什么长篇大论的影评的话...总之是部看了不觉得白看的电影.还会有些后遗症,比如护士啊小强啊什么的..虽然护士的身材很好..无奈,我是女人,对女人无兴趣(我一朋友总强调要我把护士的头给蒙住,要光看身材,可我看到那个扭曲的腿我就想吐)没有玩过游戏,没有事先阅读过剧情,英语半调子的我觉得此片很好连蒙带猜的把三元世界在看电影过程中理出了个大概这说明此片拍的还算比较不晦涩了(当然也许我格外聪明...)回过头再看看SH FANS们的影评也算是理解了电影含义母爱和邪教和复仇.总之做为一个非FAN,单纯的把它作为恐怖类的电影看,确实很好.很能蒙人了.我不禁想起当年看咒怨时的一头水气.烧死那女警察的那段感觉很像贞德...小姑娘仔细看看真是满好看的...
游戏,这个媒介在半年之前离我很远。
作为一路走来的“模范生”,似乎框限着自己不越雷池地原理这个貌似罂粟的东西。
其实,真的很无趣。
所以,作为半年之中才刚开始接触的媒介,我并非由十足的信心,真的已经对这个媒介有多么深入的理解。
这又像极了一片汪洋,而我,只是站在它的岸边,即使举目遥望一望无际,仍然比不过仍未看到的更远的边际。
所以,如果让我妄想轻而易举而信心十足地说,游戏这个媒介就一定是一个必将崛起的叙事媒介的话,恐怕也是愚人自娱。
即使游戏作为叙事媒介兴起不过三四十余年,然而有如此多天才式的人物投身其中,而我,一个如今还摸不清自己才能几斗的人,真的能为这个领域添砖加瓦吗?
这是我最大的恐惧。
直至如今,我也仅通过观看游戏视频了解了《使命召唤》和《寂静岭》两个游戏,老实说,因为曾经的不曾接触,看到这两个游戏的时候,我的感觉就像极了闭关锁国的中国老祖宗们。
没能想到,当下的游戏已然能做到这样的程度。
然而,当在看《寂静岭》的电影时,我的确在想,如《寂静岭》这样在游戏领域里被称为神作的游戏作品,在电影的题材之下就只可能评委B级片之流,至少难入大雅之堂,这是实话。
我能想到的是两个问题,第一,是否是媒介本身决定了怎样的题材会称为主流。
当然,这也应该是跟媒介本身所承载的物质有关,在竹简的时代,也许散文之类,诗句之类等还占上风,到了造纸业的发达,小说也就称为主流的。
所以,也许在电影里的高下准则未必适用于游戏世界呢?
第二,又是否依然还存有容我能够开发的空间呢?
或者,还是我看到的其实还不够多,其实已经有存在有关于游戏作为艺术体验的探索呢?
我突然想到,是否游戏作为艺术可以跟装置艺术等追求临场体验的艺术种类相类比呢?
如果装置艺术等追求能给观众带来即时体验的可称之为艺术,那么是否游戏也能在此间找到它作为艺术的合法地位呢?
当然,我并非那种非要在给游戏或者任何其他冠以艺术之名的人,这对我而言显得很蠢。
只要每种媒介挖掘到它本身的更广泛的功能,我想着就已足矣。
而容我期待,也许,《寂静岭》只是游戏作为崭新的叙事艺术的一个阶段,而非顶峰。
依然有足够的海阔天空,容他发展。
在我看来,寂静岭里的人都死掉了。
故事的一开始应该是这样的,他们在教堂放火杀死阿蕾莎,结果火盆倾倒,引起了大火。
大火蔓延至整个镇子,烧死了所有人。
但是他们一直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固执地认为自己还活着。
有一点可以看出来,克里斯特贝拉,她的姨妈,在三十多年前烧死阿蕾莎时大约30岁左右,30年后罗斯看到她时她还是30岁,原因就是她死后年龄永远定格了。
还有一点证明这个结论的就是克里斯托弗和那个男警官进入寂静岭时,男警官告诉他寂静岭的空气中终年有有毒灰烬,不适宜人类生存,必须戴上防毒面罩,克里斯托弗打算拿下面罩时他也重新强迫他戴上。
这说明寂静岭的空气真的很糟糕,普通人即使呼吸一小会儿里面的空气也很危险。
但是寂静岭中的居民似乎完全没有受到影响,这足以说明问题。
寂静岭的居民死后没办法上天堂,因为他们扭曲了上帝的旨意。
也没办法下地狱,因为他们坚信自己没有死。
上不来,下不去,最终停留在了这个第三空间。
阿蕾莎的怨念日渐深重,弥漫了整个镇子。
教堂是这群异教徒最后的信仰,阿蕾莎进不去,于是她利用了罗斯带她进入教堂复仇。
她让罗斯说出真相也无非是为了使他们的信念瓦解,认清已死的事实。
阿蕾莎所谓的复仇不是毁灭他们的肉体,他们已经没有肉体,她在教堂中疯狂屠杀的是他们的灵魂。
罗斯、西比尔还有莎伦都死了。
在她们出车祸的时候,所以她们才会进入这样一个满是死人的异度Silent Hill.结尾罗斯虽然带着女儿回了家,但她明显和丈夫所处的空间不同。
他们看不到彼此,罗斯所在的空间终年被雾气笼罩,克里斯托弗所在的人间却有着明亮的阳光。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就是莎伦在罗斯怀中睁开眼看了阿蕾莎的黑暗面一眼。
回来后的莎伦身上处处透着鬼气,表情妖异,不排除阿蕾莎的黑暗面与她合体的可能。
认为电影有三个空间的人应该是惯性思维,被游戏所缚,片子很简单,就是两个空间,一个活人的,一个死人的。
为了罗斯对莎伦的爱,给这个电影打5分。
几个月前看的电影,剧情已经模糊了。
印象深刻的是,进入寂静岭之后,人物便分为两类:彩色的和黑白的。
彩色的包括劳拉,她的妈妈,女警察,还有那个女牧师。
黑白的是一群人,跟着女牧师在嘶喊,或者责骂,或者殴打。
他们为什么嘶喊,责骂,殴打?
仅因为女牧师告诉他们这么做?
不,是因为女牧师所散布的“妖女”论,他们相信了。
他们为了自己心中的“正义”而战,而死。
他们是可怜的,因为他们没有看清楚自己的地位,做这件事情对自己的利益。
劳拉的妈妈是为了要找回女儿,女警察是为了帮助劳拉的妈妈,女牧师是为了杀死劳拉。
而这些群众呢?
跟着瞎掺和什么?
他们是被女牧师带进来的,只是为了对未来的恐惧。
这让我想起了政治,想起了文化大革命。
在那个疯狂的错误的年代,多少名红卫兵,就像这些黑白的人物一样,跟着造反,跟着起哄。
他们知道自己的立场么?
还不就是被一些理论、口号指引着?
或许有人说我的想法太自私,只有“小我”,没有“大我”。
其实所谓的政治就是这样的,每个人低下头看着自己的脚,说到底一切都是利益驱使的。
你知道我第一次看荒村公寓时的心情吗,对,就像吃了屎一样
没游戏吓人
乐瑟,又臭又长,所表现的惊悚就是缺心眼的选择和癫痫一样的表现。
寻找迷失的领养女儿(期间各种冒险:灰暗的小镇、回路断绝、包皮怪物、突然腐烂的房间、超级甲壳虫、高大刽子手、无脸女护士、等),然后发现女儿的往事:女儿曾经在被强奸后被她亲妈带到邪教“清洗”灵魂,然后在仪式上她被严重烧伤,不甘死亡的她一分为二善良面变成女主女儿邪恶面变成黑暗阿蕾莎。结尾邪教再次想烧死女儿,女主来救,邪教头领刺向女主,结果女主的血意外让黑暗阿蕾莎彻底觉醒,杀死了邪教除了她亲妈外所有人。前半段恐怖片后半段邪教题材。电影的整个观影历程就是在怪物出来的时候感到被惊吓,怪物退去的时候又很无聊,后半部分甚至没怪物了于是电影彻底索然无味。导演似乎完全不知道怎么制造悬疑感。
看不懂,看完剧透才看明白的。
一般中的一般啊
女主小loli是恐怖惊悚专业户。片头片尾很美,简直有种时空流动感,盼结界裂缝。
挺震撼的
想重温……
2011.11.06 跳霹雳舞的护士,乃们伤不起~~~
特效画面!女警。
非常赞。这部电影把我带到豆瓣来的,谢谢这里精彩的影评。导演未必真的有想那么多,但留给观众无限的遐想不才是电影最斑斓的一面么。
是所有游戏改编电影里最好的了!
没有埋没了原著游戏 画面很好看
好像在悬念和迷人场景之后,忽然就来了一场宗教审判。所有雾蒙蒙的
要先理解游戏的世界设定。
伟大的游戏 据说导演剪辑版是三个半小时
游戏改编?总之不怎么样
很棒的游戏改编电影,将游戏中诡异的气氛比较好的演绎出来~~~饰演艾丽莎的小女孩十分出色
剧情完全没有交代清楚,缺少了很多必要的铺垫,故事情节发展很生硬,不了解游戏的绝对会一头雾水。虽然有很多的剪接来暗示寂静岭的三重世界,但效果并不是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