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部电影剧情很简单,二追求女主,女主追求一。
而最终无论是一还是二,其实本质上都是女主本人。
甚至可以又名“我太喜欢自己了怎么办呐”女主本身就是理想主义到极致的人,甚至因为周边环境所逼迫,进化出来了自己的一套为人处事的办法。
所以她那么沉迷于在这世界上已然灭绝的生物,那么惊叹这些灭绝的生物,越扭曲就越贵越美。
本质上就是自恋,自我喜欢自己的状态,认为自己在这个时代里生存,改变自己原本所有的模样,只露出冰山的一角给外界看,但是却无时无刻留意他人的行为很美好。
即使这些生物最后的结局无一幸免全部灭绝,她也依旧沉湎其中无法自拔。
对比,光线颜色表情这些都表达了女主的内心。
每次幻想时世界明亮,自己也是笑容满面积极阳光。
但一到现实世界或者上班的地方,便是不语沉默甚至冷漠。
对现实世界当中的相处觉得麻烦,所以从一开始便是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表情,行为。
想要成为离群索居的情感上的圣人,但又害怕离人群太遥远。
人群不准确,具体的人,自己在意的人,觉得特殊的美的人。
因为没有了他们,就像没有了镜子,再也找不到自己的模样。
女主对现实世界当中,人的名字都记不太清楚,因为这些人是排除在自己最最珍贵的小小宇宙之外的事物。
最隐私私密的是自己的宝藏,是不会轻易让给别人知道的。
所以当女主历经千辛万苦,那么不适应的,甚至收到痛苦的(本质还是太过自我中心)靠近自己幻想当中心心念念的一。
发现自己内心所指向他的那些美好幻想,比如人们都是喜欢他所以总是围绕着他。
到他本人身上时则是“不问我意愿就对我做的事,就是欺负吧”。
“不问我意愿就对我做的事,就是欺负。
”这句话虽然女主没有说出口,但是她当然也是这么想的。
她囿于朋友的关系参加聚会,然后过了几天跟二见面时,带他去club但是他不喜欢还一直自顾自的说着关于他的一些事情。
在这段被追求的感情里,我们非常直接的感受到了二过度的自我,二一直笨拙的表达,感情一股脑的被倾泻到自己身上。
种种的种种都让人觉得厌烦不喜欢。
“不问我就把感情全部压在我身上,这是不是一种欺负?
”无论是爱是恨,是期盼还是诅咒。
这样子真的好吗?
而到了女主与一的这段感情里,女主学着二对自己所做的那样,筹备了一个聚会,又违背自己日常行为的,非常生硬尴尬的把人群缩小到东京圈,再生硬的自顾自的拍照。
女主这些行为让人的反感程度,直接可以参考二在聚会上,莫名其妙跟过来,莫名其妙谈话又莫名其妙不经过同意就拍照的行为。
在这里直接可以确定,二与女主是同一类人,甚至可以是同一个人。
行为如此,情感也是如此。
他和她都把一个自顾自安排上的“感情纽扣”当作是自己与对方,最高层次感情上的联系。
一个具象化成了第一次与她相遇时,胸口的红色标签。
一个成了自己在身后默默倾注爱恋之心化成的以一为原型的天然王子漫画。
两人一模一样。
而一呢?
一是怎么样的人他就只存在在女主长达十年无穷尽的幻想爱恋里。
而当一与女主在公寓聊天时,发现两人的兴趣爱好一模一样,相谈甚欢的时刻,她发现他从来不叫她的名字,甚至不称呼她为某某同学。
原来,一根本就不记得她的名字。
她不记得二的名字,二有名字但是被她称为二。
很多人在她的生活里都被取消掉了名字,只留下了她对人特征感受下的一个绰号。
而一与她一模一样但是却没有留下她的名字。
她在他的世界里没有任何名字就像是二在她的世界里仅仅只是一个闯入者,是不配拥有姓名的。
她陷入了困境,如果把一与二全部替换成她自己,那么这些情感就形成了一个闭环。
在不断的内部消耗。
向外表现则是:喜欢自己的,觉得他的感情不够真挚。
自己喜欢的,却又因为自己扭曲的存在,自我保护的存在而被人拒绝在外。
为了稳定住自己的感情,不让一切感情的基石发生坍塌。
她选择接受二的爱。
她代替了一接受了自己那个自顾自的莫名其妙的爱。
然后很长一段时间二与自己相处起来就像自然一样顺畅,再也不存在当初聚会和club一样的不自然。
一切都顺畅,她终于确定了,自己那个爱真的就是爱,纯净的爱。
然后爱就不再纯粹,自己的感受不是自然而然的,所有的相处都是二去问好友之后再做的,他不是百分百自然而然与自己相处的。
他还脱离了两人自然的状态,开始误解意思,开始采取不自然的接吻行为。
一切都不对了。
不对之后发生决裂,自己的事情不仅被告知,甚至还把自己是处女这件事也暴露。
自己终于开始对二的爱产生了彻底的怀疑,是不是因为自己是处女而喜欢自己,是不是一定要是自己的感情也是百分百纯净才能喜欢自己。
反击的方式像是初中生。
撒了个大谎,自己不仅不是处女,而且还怀孕了。
作为与女主一模一样的二因此也冷漠起来;其实生气冷漠的原因跟女主的原因是一样的。
但是这一点我很不喜欢…为什么女主追求爱情的绝对纯粹是按了解的自然程度来的,但是男主确实追求女主身体的自然程度来的…感觉有点怪怪的,甚至变成了一种男性的权力。
导致直接呈现在表面的就是二就是一个处女情结严重的控制欲极强的反面男人。
其实两人真是一样的!
把自己比作灭绝生物,追寻同类顺着菊石的纹理抚摸着最后在二的头上重复这个动作。
像是找到了另外一个自己,同时在与自己恋爱的过程中原谅了自己肯定了自己。
说实在的真的是太病态了。
“请你肆意颤抖”,现实生活中可不会出现性转的自己然后还恋上你自己。
这样循环的结果只会让自己离城邦的人群愈来愈远。
你是会真的成为如愿以偿的圣人,还是放下执着的那些融入到人群狂欢中去?
电影《最终幻想女孩》讲述的是一个从来没有谈过恋爱的社恐宅女—江藤良香的寻爱故事。
这部影片细腻生动地展现了一位单身社恐女青年在追寻爱情时的心理活动,良香想要寻找爱情,却又害怕靠近爱情。
这种勇敢又胆怯,渴望又回避的矛盾情绪引起了很多现代生活中社恐星人的共鸣。
主人公江藤良香在一次公司聚餐后收到了同事的邀约,同事真情的告白让良香惊喜又苦恼。
这是良香第一次被告白,她很开心,但是多年来在良香心中一直藏着一个暗恋“情人”,良香从未忘记他。
就在良香在两人之间陷入纠结的时候,一场小型的火灾让良香意识到生命苦短,她下定决心要找到她的“梦中情人”,追寻自己心中的爱情。
良香学着同事接近自己的方法,成功地找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人,Ta们相谈甚欢。
但是良香没有想到的是,原来,自己早已被对方遗忘。
一切的美好与熟悉,都只是良香心中的幻想……
1 来自同事小二的告白 江藤良香,一名在大城市中努力打拼的都市社恐女孩,她是一家公司的会计。
这天晚上,良香的同事来留美想要对心仪的人表白,良香为了给她壮胆,参加了公司的团建。
但社恐的良香对聚会上的一切都感到不适应,最后她实在无法忍受同事为活跃气氛而露出肚皮的场景,冲到店外舒缓心情。
此时,同事小二也走了出来,他热情地和良香搭话,和她拍合照,并加上了她的社交媒体账号好友。
小二在良香的心目中是一个热情古怪的同事,良香不记得他的名字,只记得他在报表上打错过一个数字,然后把数字修改为了“2”,小二由此得名。
过了几天,良香收到了小二的邀约。
Ta们一起去了酒吧,聊天喝酒。
喝的醉醺醺的小二鼓起勇气向良香表明了自己的心意。
原来,上次的公司团建是小二为了接近良香特意筹备的,小二在不久前的股东大会上注意到了良香,一直对良香念念不忘。
小二认真地对良香说道:“请和我交往吧!
”
场面并不唯美,良香也感到茫然与局促,但是头一回被人表白的良香依旧非常开心。
她马上和车站保安、扎辫子的收银员、钓鱼大叔分享了自己被表白的喜悦。
但在良香的内心深处,有一个藏了10年的梦中情人。
每当良香准备睡觉时,她和梦中情人的过往回忆就出现在良香的脑海中……2 良香鼓起勇气,决心找到梦中情人小一 良香从初中起就有一个念念不忘的暗恋对象,小一。
那时,良香和小一之间并没有太多的交流,良香常常坐在一旁默默观察着小一,画着以小一为原型的漫画。
但是良香一直相信Ta们之间有着奇妙的连接。
因为她曾鼓起勇气教小一在罚写时混进一句完全没有在反思的话,小一照做了;她也记得小一在运动会的夕阳里戳她的后背,让她看着他……
而来自小二未说明“喜欢”的表白与房屋内被点燃的被子让良香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这天清晨,良香在一股烧焦气味中醒来,发现自己的被子被取暖器点着了,火苗冒出的白烟笼罩了屋子,惊动了邻居。
平息火焰后的良香忽然明白,生命短暂,就算真的倒下,她也要再次见到小一,刻不容缓。
3 原来一切都是良香心中的幻想 良香为了见到小一,学起小二追她的套路。
良香先是在“神泉”下祈祷,得知了小一现在正在东京。
之后她借用一位留学校友的名义,组织了一场同学聚会。
同学聚会如期进行,良香成功地见到了小一。
良香发起进攻,争取了第二次专属“东漂”组的小型聚会。
在第二次聚会上,夜深人静时,良香和小一终于自然地说上了话。
Ta们都保留着对彼此的记忆,都喜欢灭绝动物,相谈甚欢,就在良香开心的觉得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时,小一的一句“你叫什么名字”,就像击穿玻璃的子弹,彻底击碎了良香的幻想。
这一问,彻底击溃了良香的心理防线,也让良香从幻想中彻底醒来。
原来,良香和小一之间独特的”连接“,以及自己和钓鱼大叔、扎辫子收银员等身边人的“熟悉”,都是良香心中的幻想。
良香并不认识钓鱼大叔和扎辫子的收银员,良香虽然想和Ta们说话,但因为社恐,交流只是停留在想象中。
4 良香与小二冰释前嫌,找回真爱 重回现实的良香开始真正地看到小二对自己的好,她习惯了小二的陪伴,这种自然、舒适地相处,让良香愿意和小二交往。
但良香对小二话语的误解、以及好友对自己信息的泄密让良香再次远离了小二。
她以为小二喜欢自己,只是因为自己是处女。
良香再次对亲密关系产生了怀疑,误以为小二爱的是条件而不是自己本身。
她的自卑感浮上心头,认为自己很糟糕,不值得被爱。
亲密关系破裂的良香情绪低落,她谎称自己怀孕,请了假躲在家里不见任何人。
后来,一个雨天夜晚,良香收到了好友的留言,来留美真诚的关心与致歉解开了良香的心结。
良香找来小二,互相吐露了自己的真实想法,言语由激烈慢慢归于平静。
良香终于卸下心防,抱着小二,和他拥吻在一起。
1 走出自己的幻想世界 影片女主江藤良香,因沉浸幻想中,执着初中时的暗恋对象10年。
清醒后回归现实的良香,才慢慢找到自己的真爱。
社恐星人因不擅社交,常常将自己隔离在人群外。
但身为社会人的我们,心中皆有交流的需求以及建立亲密关系的需要。
当外部找不到连接时,社恐星人们会通过幻想弥补现实中情感交流的缺失。
幻想是把双刃剑,让我们感到满足的同时,也让我们与世隔绝,沉浸于虚拟的世界无法自拔。
此时,深陷幻想泥淖的我们可以通过“觉察”这一法宝改变现状。
“觉察”是指“知道自己目前的状态“,即意识到自己现在沉浸在幻想中,需要走出来。
对自己的状态进行觉察之后,我们就可以对注意力的指向做出选择。
头脑中想法的力量很大,会紧紧黏住我们的注意力,因此我们需要在当下找到一个“锚点”,将注意力安放在当下。
”呼吸“就是作为锚点的绝佳选择。
我们可以把注意力从想法转移到呼吸上。
吸气时,感受清凉空气流入鼻腔的感觉;呼气时,感受温热气息流出鼻腔的感觉。
中途走神、回到幻想中也没关系,一次次温柔地把注意力带回呼吸就好,坚持3-5分钟,我们的注意力就可以更安稳的留在当下。
这一系列的过程组合,称为“正念呼吸法”,在社恐星人们陷入幻想中时,就可以使用这个技术,帮助自己活在当下,悦纳现实。
2 不再“画地为牢”,尝试让“小二”走进自己的世界 生活中我们或许会遇到小二一般的追求者。
Ta们也许不够帅气或美丽,也比较“直”,但内心赤诚,对自己足够喜欢。
社恐星人们,对外界有种“天然”的防御。
这是缺乏安全感,害怕受伤害的正常现象。
但适当的开放,接触Ta人,打开一点保护自己的“围栏”,也许会发现不一样的世界。
在闲暇时间,社恐星人们可以和喜欢自己的“小二”参加一些能让你们感觉舒适的活动。
比如“心理”类主题的自我探索团体、冥想活动、心理戏剧等。
心理活动独有的人文关怀性,接纳性,保密性可以很好的给予社恐星人安全感,增加彼此之间的了解。
3 卸下“完美形象”的包袱 良香在准备和小一见面时,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值得”,精心打扮自己,在聚会中耐心等待最佳时机和小一搭话,谈话时也小心翼翼,生怕表现不完美。
但在小二面前,良香是放松的,表现自然的,正是这种真实与坦然,让良香和小二最终走到了一起。
社恐星人们在面对亲密关系时,常常都是如此小心谨慎,希望给对方呈现一个完美的形象,以此来证明自己值得被爱。
但“完美形象”的包袱是沉重的,金玉其外的背后,是恐惧、紧张、自卑的纠缠,是能量的耗竭。
还记得火遍一时的那句话吗?
“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我们值得被爱,不是因为附加的条件,而是因为我们是鲜活的生命,生命本身就是无价的。
请社恐星人们尝试着改变“只有变得完美才值得被爱”的思维,带着“我具有价值且值得被爱”的信念去追寻爱情,大胆在亲密关系中呈现真实的自己。
社恐星人们可以去一些令自己感到惬意的约会场所,比如公园、海边等,优美的环境更能缓解紧张,找到舒适的相处模式。
4 呼喊出你的“恋爱恐惧”,不再做心有顾虑的“恋爱信徒” 良香和小二走到一起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作为从来没有谈过恋爱的社恐女青年,良香的内心深处是心怀顾虑的,是恐惧的。
她害怕小二不是真正地爱她,认为自己没有那么值得。
但是那天雨夜,两人之间大声地吼叫,喊出了Ta们的需求,解开了两人的心结。
在亲密关系中,社恐星人请大胆沟通,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安静的咖啡馆、车辆稀少的街道,都是适合“坦白局”的沟通场所。
向对方表露自己的“恐惧”、自己的“担忧”, 给彼此一个机会建立真实而又深邃的链接,增加了解,加深理解,消融两个人之间的隔阂与矛盾。
自我表露是社恐星人们需要练习的“技能”,如果感觉直接说出来会有一定的困难,线上或书信的方式也是社恐星人表达自己的好方法,话语落成文字的同时也将思绪沉淀,不仅减少了表达的恐惧,也避免了由冲动情绪而引发的冲突矛盾。
这部电影,不知引起了多少社恐星人们的共鸣。
包括我自己在内,也对女主狠狠共情。
头脑中的幻想确实有着不可言喻的力量,但我们依然可以通过调整认知、采用适当技能等方法来激发我们面对现实的勇气,冲出幻想的牢笼,敞开心扉,拥抱世界。
会有人爱你,当你尽情做自己时。
【安慰记心理小店,安慰记zhào着你!
抱团取暖加入成长群,深度探索开启咨询之旅 】 同名公号:安慰记心理 回树洞体验免费心理树洞 回解梦参与科学地解梦 回指南得心理咨询使用指南
来自雪国的年轻女孩江藤良香独自在东京打拼,至今从未谈过恋爱的她日常喜欢灭绝动物,关于爱情她念念不忘的是学生时代的帅气男孩阿。
她将心中所爱所想说给身边的检票员、超市收银员、钓鱼大叔、公交乘客,看起来是那么开朗无忧。
在一次公司聚会上,看起来十分不靠谱的男生阿二主动搭话,之后更向其表白。
良香敷衍着这个神经兮兮的男生,心中一直放不下阿一。
于是,她鼓起勇气,以其他同学的名义策划了同学聚会。
经过一番努力,同学会如期召开,良香朝思暮想的阿一也终于到会,只不过随后的发展却事与愿违……
粗粝又柔软,迟钝宽松又敏感,mayu真是很独特的演员。
细腻中见趣味的一部片子,女主和我本人大方向上相似,性格和习惯差了不少,所以看起来也有趣。
在宽阔的一眼无边的裂痕里寻找连结,在喧闹繁华中沉浸孤独。
灭绝动物、初二那年喜欢的人,都是对时效性的抹平,在流连遥远的物中成全充分完整自主的自我。
二 是粗糙直男,他有他的欲望和本能,但又有细心天真的一面,渡边大知意外地适合(无意识之恶) 二的出现给女主提供了一种即时的、现世的荒谬, 二代表着本能和野蛮的日常【音乐剧里那句:日常即反常】。
这两个人站一起的时候其实气质大相径庭、毫无关系,两人在一起时必然出现自我的让渡、人和人面对时在交流而无法交流,在驴唇不对马嘴中发现情感。
(女主和二像一个经典的古典双人舞hhhh,男舞者望向、支撑女舞者,女舞者望向渺远)她从未知道那些人的名字,那些敞开的交谈都是幻想——“这就是我与这世界最近的距离了”,其实她从来没和身边人说过话,从前幻想是她的现实。
很多细节都抓得特别好,菊石的螺纹、半梦半醒时分的幻想,意识到要在死前见到他,不敢打出的电话、没有撑腰的朋友,因为他东京的空气真美好。
一小时转得挺好:一其实虽然一直被欺负但傲气得很、内心有点抖s,女主和一绝对是同一种孤独又自傲的人(这也是我这么认为自己)。
这俩人居然心心相印然后转到他都不知道她叫啥...( 趣里好可爱啊居然说中文。
)后三分之一就是谈恋爱。
从幻想世界进入现实世界,进入粗粝、野蛮的日常,吵吵闹闹的酒馆和大叔对情侣的调侃。
野生动物园那段+街上送便当那段女主的自我被疯狂地侵入——被打听、被评判、被呼唤、被凝视,被祝福的身体(真的......“那是她出于好心”;这一段吵架整个都很直男......好难过啊这个he),相当准确。
“跟我生孩子吧”这句已经上升到恐怖片程度。
真的,这部只要不he什么都好。
女主分手以后一下子就进入了用恋爱和世俗事务解决孤独的轨道。
实在是不能接受这样真实的未来啊,自我的让渡和进入野蛮的日常。
感觉这部电影是我的判词。
“平成废宅”——日本当今的一大批年轻人常被冠以这样的戏称,以概括他们不善于现实中的交际,沉迷于自我保护的爱好中的特质。
《请你肆意颤抖》就是这样一封给所谓“废宅”们以内心抚慰的情书,一篇鼓舞他们走出封闭自我的“教学指南”。
24岁的江藤良香在走“桃花运”之前感情生活几乎一片空白,仿佛忽然之间,她先是被自己很是瞧不上的男同事“小二”告白,随后又燃起与十年的暗恋对象“小一”重新联系的希望。
影片前半部分,她在两人之间摇摆,向周围各个年龄阶层的熟人口若悬河地倾诉爱情的烦恼,仿佛这是一则梦幻般的少女爱情故事。
然而随着与“小一”的爱情宣告破灭,良香的真实生活状态显露出来。
她其实恐惧与陌生人交际,现实生活是她火热幻想的极端反面。
她像迷恋古生物一样沉醉于漫长的暗恋之中,最终却在“小一”口中失去了自己的名字,成为了与暗恋对象一模一样却不被他放在眼里的影子。
这就是“宅”们的真实人生:他们有着足以自我保护的情感或嗜好作为抵抗外界的铠甲,然而这种过亢的情绪总有因与现实不对等而幻灭的一天,当防护被戳破,自我被否定,坍塌在所难免。
然而“小一”的漠然固然是一刀致命伤,却也是成长的开始。
最终接受“小二”牛皮糖一样的追求并不是一种妥协,而是解除自我防备,将长久困束在心中对身边人们的好奇与渴求释放出来的起点。
这并不是一部爱情喜剧,而是社恐从自闭中挣扎逃生的历程。
《请你肆意颤抖》不是那种试图关怀一代人的电影,它只耕耘一个人的内心,却因此能够收获同样恐惧社交的边缘人群的共鸣。
执导过不少电视剧、短片和MV的导演大九明子充分发挥自己所长,调动多样的视听手段——跳切、声画对位、主观镜头、音乐剧等等,以外化女主角的心理活动。
当然它并不是中岛哲也那样辛辣热闹的视觉风格,而更像是加入了MV风格的《从河底问好》,在丧与脱力之间,找到可以在沉闷社会中放肆唱歌的那个角落。
(《环球银幕》2018.7)
否认掉未来的希冀、梦想、希望打造出来的未来完美生活滤镜;否认掉过去的荣誉、自以为是的关注、不断被自己修整的回忆营造出来的过去美好个人形象,所有未实现的、只有你自己这么认为别人并不承认的统统否认掉,剩下的现阶段,你做着什么工作,实现了哪些愿望,爱着什么人,又有什么人爱着你,你有多少朋友,又有多少人爱着你,真真实实在你手里的,就是现实,“原来这就是现实啊。
”当女主角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是我最有共鸣的一刻,我们大多数时候,都活在明明没有得到,却以为早就得到甚至迟早会得到的幻想里。
真正与陌生人搭讪,发现陌生人并不像脑子里幻想的一样友好健谈;真正把心心念念的人约出来,发现人家根本连你的名字都不知道。
清醒地按着自己的头撑开眼睛认识到自己的人生就是这样,就是这样,身边的人就是这样,就是这样。
不把自己想得那么特别,不把故事想得那么美好,不把梦想想得那么容易,不把人想得那么好相处,世界反而明亮了起来,至少在前进。
谁让这世界越坏的人越强,越棒的人生越需要清醒。
(*剧透注意*)舞挨特别上映+首映刷了两遍,上映的影院不多,制作成本不高,并且特别容易被打上烂片标记的小众作品。
故事的女主角ヨシカ首先就是一个并非普通人范畴的角色,中学起就没朋友,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的同时又渴望与外界进行交流。
这样一个不平常的角色使得观众很难代入自己去理解天台与2的对话以及从那里开始的剧情突变,自然也就会对影片的结局感到无所适从。
影片以茉优唱歌为分界线,唱歌之前可以说是纯正的恋爱喜剧部分,非常多的桥段即使是看第二遍也会忍不住笑出声,而唱歌后更着重于表现ヨシカ这一类的人,她们是怎么在尝试着改变自己,在改变的过程中又出现了哪些心理上的障碍(ヨシカ的情况就是对社会对处女的认知的误会)以至于再次引爆她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
非要打个分的话,我比较倾向于以唱歌为分界线,前半90分,后半70分。
恋爱喜剧部分的节奏把握特别好,而后半段剧情的各种突变以及结尾的处理有些晦涩。
茉优的演技就不需要我吹了真的好,特别喜欢她的情感表现力。
关于角色ヨシカ这样难以融入社会,活在梦里的群体可能并不少,但不得不说2这个角色在现实中实在是太少见了。
除了那个ヨシカ撒谎怀孕后他失望的表情以外,整部影片中他都是一个抹润唇膏时充满了乐观,厚脸皮,像牛皮糖一样表达自己对女主角的喜爱之情的角色。
对2来说ヨシカ是一个除了颜值(如果不算茉优出演的话这点也不存在了)以外完全未知且难以交流的人,但他的乐观积极和死皮赖脸最终成功打动了她。
当然不客气地说,他最后能备胎转正修成正果,1狠狠抬了一手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了。。
关于结局第一遍看很难读懂,第二遍看完才有了些自己的理解。
过年前夕ヨシカ和2去钓鱼时,2对ヨシカ说了一句“ふえてるね”,影片结尾ヨシカ对2说了影片标题"勝手にふるえてろ"。
虽然有些突兀,但在我个人看来更像是ヨシカ对她自己说的,并通过思绪的语言化来画龙点睛。
钓鱼时还摇摆在1和2之间的ヨシカ,终于最终下定决心清理掉自己的脑洞恋爱,彻底爱上2,影片到此落幕,可预见的一段佳话就此开始,也不失为一种合格的结局处理方式。
片尾曲BabyYou非常照顾情绪,好听。
首先这是一部妥妥女主(松冈茉优 饰)颜值就能撑起的电影。
所以以这样的颜值高的松冈茉优饰演一位可以说思想与现实脱节的老处女,确实有点别扭。
实话讲,在电影里,其他女演员没一个能跟她打,所以,这样颜值的女主都没人喜欢或者没谈过恋爱,实属有点不太现实。
有点跑题了,讲回电影。
个人觉得女主唱歌那段有点像《爱乐之城》或者是“迪士尼动画片”的风格。
不过电影的叙事本来就抽象,以女主的幻想世界为主,跟电影名字《最终幻想女孩》倒是匹配。
虽然女主整天处在自己的幻想世界中,但她终归要回到现实,特别是给暗恋了十年的男同学当头一棒之后。
本来以为她会跟同事阿二有一段美好的恋情,结果两个都是恋爱菜鸟,即使能看得出来阿二是一心想对她好,但是,不经脑袋的对话却无意踩到女主底线,不过话说回来,即使到最后那一幕,阿二都没否认自己是喜欢处女的,还美其名曰“这是很正常”。
不过严格来讲,阿二就算要求自己对象是处女也不过分,毕竟他也是小处男,很公平。
为什么说不太喜欢结局。
就是阿二竟然把女主拉黑了,女主虽然表现得很气愤,但一转头,就让阿二来到自己的家,真实迅速啪啪打脸,耐不住寂寞。
当然,当时隔壁邻居的“嗯呐嗯呐”是催化剂吧。
反正就是,最后女主也不得不向现实低头。
电影全程挺放松的,我还禁不住笑自己,怎么会看这类无厘头电影,不过看完,挺有趣的。
头发乱糟糟的江藤良香,羞涩的望向阳光处的一宫,因为她听见一宫对她说:喂,看着我。
这时,我们还上初中一年级的良香,心脏跳的厉害,念念不忘的话语已经在她脑海里回转了十多年,喜欢的发型,喜欢的面孔,喜欢的一宫。
他在良香心里有个亲切的小名——“小一”。
十多年都过去了,我们良香同学的头发虽然不乱了,人似乎也看着干净了,但是脸上时常流露的厌世表情,显得她和身边的人似乎那么格格不入。
只有进入一种状态——幻想的状态,良香才会发挥出她那不为人知的一面:活泼,亲善,话唠,蹦蹦哒哒的,就像是一个随时在冰淇淋摊等候甜点的阳光小美女。
她建构了一个世界,一个以她为中心的世界,其他人都是配角。
人们对她笑哈哈,对她脱帽致意,对她的倾诉认真倾听,甚至为她鼓掌,为她跳舞。
善良的人们啊,美好的伊甸园啊。
这是一个完美的世界。
观众都差点被这个世界给骗了,我们看到在河边,在便利店,在公交站,在居酒屋,良香和人们的交谈那么自然,那么和谐。
稍微注意的是,导演将叙事的视点已经嫁接在良香的身上,以她为轴心去看这个世界,去想象这个世界。
欢快的音乐,欢快的人们,欢快的良香。
电影的前半段都是欢快的。
虽然我们都知道这是一个幻想的世界。
可那又怎么样呢。
开心就好咯。
毕竟,这是我的世界。
或者说这可是我和小一的世界。
良香一定是这么想的。
她疯狂在各种地方倾诉她对小一的迷恋,乐此不疲,想象中的人们十分乐意的倾听,甚至为她出谋划策。
幻想总是短暂的,回到家的她难免是孤独的。
几个跳切完美的诠释了无聊的晚上,无聊的人。
但幸好还有海螺啊——小一送的异常海螺。
喔,当然喽,这也是幻想的,实际上是自己送自己的。
但这又有什么呢?
在幻想的世界里,一切皆有可能。
松冈茉优的出演让这部电影增加了可爱属性,或者说,你很难不会爱上松冈茉优。
她是这部电影的唯一中心,电影的机能系统一切都是围着她转,就像是幻想的世界里,人们围着她转一样。
个头不高的她在这部电影里就像是一场时装秀,气场丝毫不让《unnatural》的石原里美,尤其她穿着阔腿裤,脚踏帆布平底鞋,简直就是魔性的古灵精怪。
女性导演也给这部电影画上了一个女孩的符号,单相思的痴恋,向外人流露出对暗恋对象的膜拜,以及女性袖珍的小心思,通通在导演那俏皮灵动的镜头风格上展现出来。
最为难得是,电影节奏的高度保持,始终在一个频率上。
在幻想和现实之间的切换也非常自然,甚至造成反差的幽默。
当良香幻想破灭的那一刻,导演也用歌舞戏完美串联开来,这既是一个结束,这是新的开始。
所以,我们这才看到良香最为孤独的一面,喜欢了十年的人竟然叫不上她的名字,良香心痛地甚至发出:我们就该遭此灭绝吗?
雾岛同学可第一个不答应。
穿着西服的渡边大知可不答应。
你怎么可能被灭绝,你知道吗,你胸口上贴着红色便签的样子真的好卡哇伊啊。
雾岛是良香的同事,喜欢反着写“2”这个数字,他喜欢良香,良香也知道。
这一条叙事线和幻想那条线是并行的。
天真的良香甚至还“利用”起雾岛来,“喏,你算是我现实的男朋友吧”。
亲吻?
不存在的。
拥抱?
不存在的。
你只是我现实的男朋友,只是而已啦。
雾岛当然伤心,比伤心太平洋还伤心。
他知道小一,他也知道良香准备和暗恋对象见面了,可他有什么办法?
他没有办法。
编剧有办法。
良香的挫败,让她觉得整个世界都不美好了。
隔壁的吹奏声也显得那么刺耳,身边的人们也那么面目可憎,因为好朋友向雾岛出卖自己的“信息”,也对她十分不满。
甚至以为自己是处女的事情被暴露后,竟想要辞职躲在家。
这是从幻想世界里刚出来的一种不适,一种无措,一种对爱的极度渴望,甚至都有些病态。
这个冰冷残酷的世界似乎已经不容她这个幻想家存活了。
孤独的她,甚至孤僻的她,长期自己生活,对这个现实世界,对这个人言可畏的社会,心怀着恐惧,所以她惧怕谣言,也惧怕自己从这个现实社会中所沾染的冷漠。
所以她会对收垃圾的大妈说谢谢,甚至斥责人们的冷血。
这个机械麻木的社会,让她应付不来。
所以,她想到了一个人——小二。
小二是谁呢?
就是我们雾岛童鞋。
雾岛来了。
冒着雨来的。
他有些愤恨,他以为良香真的怀孕了,因为良香的请假原因就是这个。
可他还是来了,他放不下良香。
然后他看见了良香胸前的鲜红便签。
这一刻让我想起《白鼬》里的最后一幕:法官在法庭上突然看到喜欢很久的女人穿着蕾丝边的白裙子,因为法官曾对她说我特别喜欢看你穿那个裙子。
那一幕真是久久难忘。
雨天那场戏,堪称电影的高潮时刻。
雾岛声嘶力竭的证明自己的动机单纯,证明自己不会也不可能对良香图谋不轨,他甚至说,你一次连我的小名都没叫过。
“你知道吗,我喜欢的就是你的不谙世事啊”。
最后他说出:我喜欢你。
良香这才终于被感染,她这才明白小二和她的心情是一样的,都是落寞的人啊,都是感情被疏落的一方啊。
可这也让她认清了真相,她选择和过去告别,选择和不实际的幻想爱情告别,她毫不犹豫的冲上前去,狠狠的拥吻了他。
此时她胸前的红便签脱落,便签一点点被雨水浸湿,就像是两个孤独的灵魂慢慢的靠拢,汇合,交融。
首先讲一件发生在我身上的真事吧。
2019年春节放假的时候在微信上收到了一个初中男同学A的好友请求。
我自从初中毕业就没有参加过任何同学聚会,也没有加同学群,除了和好朋友还一直有联系,和其他人可以说是断绝来往了。
所以A加我的时候我抱着好奇的心态就同意了,然后随便聊了几句,最后他说有空出来聚聚。
我嘴上说着好啊打着哈哈,心里想着到时候真约了再随便扯个理由说没空就行了。
然而几天之后他又在微信上问我要不要出来聚聚,我本来想问都有谁要去,但想着反正都不会去就果断没回。
又过了几天收到另一个好友请求,验证信息写着:老同学。
我想应该也是个初中同学吧就同意了。
加了之后我首先就问你是?
对方说只是个老同学而已想聊聊天。
这时候我其实就有点恼火以及不耐烦,加人的时候不主动表明身份就算了,被再次问是谁还不说。
我语气很不好地再问了一次,他才说他是Z。
Z在我印象中是初中班上的一个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的男生。
相貌普通,皮肤特别白,中等个头,有点瘦。
成绩在班上应该是中等偏上一点,理科比较好,感觉是个很聪明的男孩子。
初中的时候我当了三年的语文课代表,作文写得还行,时不时被当做范文在全班印发。
印象中我和他没有什么交集,说过的话不多,可能只有收发作业的催促。
和他的关系连朋友都算不上,如果不是同班那应该就是陌生人。
想了一下,回忆中A和Z大概是好哥们儿吧。
A是班上的开心果,时常会扮蠢来逗笑,因此对A的印象比Z要深刻一些。
但也仅此而已。
Z说前几天其实是他想约我出来,说有话想跟我讲。
其实这时候我隐约猜到什么,但觉得事隔十年,这也太匪夷所思了吧。
于是让他直接说。
他说,其实这十年来他一直喜欢我。
我满脑子的what the fuck,觉得又让人哭笑不得又不可思议。
他继续说,希望在情人节这天能约你见一面,把话说清楚。
当然,周末也可以,但你如果想在情人节这天的话,就情人节。
我顿时除了爆笑无法表达我心中的困惑和不解。
首先,说喜欢了我十年,初中三年没有任何表示我可以理解是因为你性格腼腆,但是初中毕业后的这十年间我从未收到你的任何联系,没有电话短信,没有QQ微信,可能也没有关注我微博豆瓣看我喜欢什么烦恼什么,什么都没有。
喜欢我却不联系我?
为什么?
其次,情人节是情侣过的,我为什么想要和一个对于我来说是陌生人般存在的人在情人节这天见面?
可能在你的想象里,我会答应和你在一起,于是要特意选在情人节这个比较特殊的日子,有纪念意义。
为什么我会答应你啊?
一个从我的生命中突然消失了十年的仅仅只是同过班的同学,我为什么要答应你时隔这么久的表白啊?
难道在你的想象里我也默默暗恋了你十年,对于你迟到的表白欣喜若狂然后和你在一起?
最后,实在不知道为什么在毕业后的一两年里在和我根本没有见过面、毫无互动的情况下还没有忘记我,并且还持续了十年。
当然以上这些话我没有在微信上质问他。
我只说:情人节这天和你单独见面,我老公会生气吧?
于是他便一下子瘪了,像泄了气的皮球。
和之前想努力证明这十年的执着相反,他要我马上拉黑他。
当然我也没有结婚。
A后来问我结婚是不是真的,我说是。
他说那你是我知道的初中同学里第一个结婚的啊。
为了撒这个谎于是我成了初中同学里第一个结婚的人。
但效果是有的,Z再也没来找过我。
这件事发生后一个月,我看了这部电影。
作为一个恋爱经验几乎为0的大龄女青年,再加上这件事,很奇妙地,我既能带入女主又能带入阿一的视角。
在女主对二说你就是因为我是处女才喜欢我的吧的时候流泪,同时也在阿一问女主名字的时候丝毫不感到意外。
毕竟,除了幻想,还有什么能支撑十年暗恋长跑呢。
里面把社恐跟歌舞片结合在一起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混搭点,如果能结合舞蹈就更好了,松冈茉优好可爱,不喜欢结尾搞得这么拖沓。而且竟然最终妥协了,男主实在是毫无魅力啊,为什么不好好接着去研究灭绝生物?
爱情中的抗拒与幻想,当我们能够诚实的面对自己的时候才能真正去爱其他人。很好的片子。mayu演技真的很棒!
戏精女孩的内心戏彩排大赏。恋爱是从打破幻想到接纳现实的过程。“和你说话就像在跟自己对话”与“你真是捉摸不透”到底哪个更迷人呢?探讨恋爱,但不止恋爱,还有对都市中冷漠的无缘社会人勇敢与人亲近的温柔鼓励。松冈茉优真可爱,二二也可爱。“你越喜欢我越可爱”的可爱。
Mayu有加分,角色(演繹)動人。中二病也要談戀愛,不過不會戀愛的生物大概也不會滅絕吧
女子内心独白,反转《桃花期》。妄想女子or宅男,都是自意识过剩
又中二又烦,结尾简直想打两星。一些桥段让我想到从宫本到你,这种看似热血内里就是占有甚至趁人之危的爱情还在被日本赞颂,感觉一百年内看不到日本女性意识的崛起。|一分钟后,觉得实在是有踩了屎的感觉,决定改两星。
谐星大彩啊,无论颜值还是演技,最后与龌龊男二苟合,是导演在为平成废物男们打气么
不喜欢这个结尾,一鼓作气丧到底才现实,强扭的瓜不甜,我不信良香会喜欢小二。
虽然导演可能想表达日本社会人情的冷漠,但是电影本身也太无聊了吧,看到三分之二实在是忍不了女主了,唉觉得十分乏味
松冈茉优大型可爱秀…可是…这梦境一点也不美好啊!现实也太残酷了吧!真是小可怜。影片各种小情绪处理得都挺好。
前半段除了我丝毫沾不上可爱之外女主真的是我本人了 看完有点失落 mayu个人可爱秀
前面可能还有点意思,后半段莫名其妙,mayu的可爱也拯救不了。
前三分之二让我以为这是一部好电影,最后这结尾也太真实了8,莫名其妙。男主的表演让我感觉到藤原龙也的便秘派表演后继有人了。
感觉对这类人还可以挖的更深一点,mayu几次的哭泣都很心痛,明明想尝试改变却还是做不到,明明想融入迎合却适得其反,只能用这种自己都觉得莫名其妙的哭泣来宣泄
社恐女孩请注意,男生不是1和2,喜欢你的男生就是那个注意到你所有细节的一个人
此等颜值的妹纸不会是这样的人生轨迹啊
暗恋过的人的怯懦世界有十万两千个宇宙那么大
【上海电影节展映】单身女青年对爱情的焦虑与渴望。幻想的部分没有犯日片常见的中二做作通病,反而极有爆发力,大银幕感染力尤其强烈,非常催泪。世间冷漠闲凉,自作多情的谢谢有一定深度。松冈茉优太有灵气,外表社恐内心活泼、时而抓狂的劲头真是闪闪发光。后期有点拖沓,单身狗被撒一嘴狗粮。四星半
给未成年看的漫画电影吧
塑造了一种很新鲜的“日式chick flick”质感(不知道这样的形容是否恰当。但至少日影观影量很薄弱的自己,第一次嗅到了丝类似“Nancy Meyers/Nora Ephron出品”的气息,算不算已经给出了最诚恳的礼赞)。出色的女性视角拆解和揣摩年轻女子在恋爱中的二三心境:幻象幻想、“备胎”、处女情结与自我审视… 有笑有泪,层次丰富。这个角色很容易演“作”,但是松冈茉优拿捏得挺好,也是前途无量了。【WE ARE ONE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