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妮的婚途
Yuni,尤妮,俞妮的婚途(港/澳)
导演:卡米拉·安迪妮
主演:阿拉温达·基拉纳,阿斯马拉·阿比盖尔,塞卡尔·萨里,Marissa Anita,迪马斯·阿迪亚,凯文·阿迪洛瓦,鲁克曼·罗萨迪,Neneng Wulandari,Boah Sartika,Nazla Thoyib,Anne Yasmin
类型:电影地区:印度尼西亚语言:印度尼西亚语年份:2021
简介:尤妮是一个印度尼西亚少女,她意识到当她的梦想变大时,她周围的世界就会变小。她即将完成高中学业,有一个远大的梦想,她认为一切都是可能的。然后有一天她被一个她几乎不认识的男人求婚了。她拒绝了这个建议,但第二个建议来了。尤尼仍然相信她的梦想,家人也是。但是这次出了点事。一个神话,关于你不能拒绝两个以上的建议;否则你永远..详细 >
看的过程一直在试图理解片中的印尼环境:教义是宽松还是严酷,传统婚姻模式是形式还是压迫。其实这种矛盾本身就形成了年轻女性面对困境,既要求她们遵循传统进入这种社会体系,又要适应当代生活好好学习甚至迅速成长。对于这样一个有主见(比如疯狂热爱紫色)的主角而言,看似无征兆的结局就是她选择的反抗。
课间互动还挺可爱的,一面是仍然在发挥作用的种种传统,另一面是越来越蓬勃的消费和青年文化。小雨的戏挺好
对印尼欠发达地区的状态展现有新鲜感,对伊斯兰教和旧习俗对女性婚姻、教育的束缚也有批评,总体上比较清新流畅。不知是文化隔膜还是电影太诗化了,俞妮的行为选择和情感走向有点难于理解,特别是决定和变态老师结婚并去死。
印度尼西亚社会现实片。揭露了印度尼西亚早婚现象和女性受教育现况的危机,但女主的表现并没有体现出反思,某种情况下更像是一种逃避,逃避的不是学业,不是情感,而是那入空穴来风般对于婚姻的诅咒,并且这诅咒说实话,着实是有点令人下头。
上海电影节的第一部片子。作为一个讲女性不公平遭遇的片,上来给了人家半裸镜头真的出乎意料,然后以为她要冲破桎梏选择读书,但是她选择做一个同妻,而且还自杀?那为什么要同意求婚??
As long as you stay here, things will not change for you.
【HKIFF46】除了讲女性故事,也涉及了酷儿议题
SIFF 比预期好很多
看不下去
反映了印尼的一切社会问题,因为2次排华,对于印尼并没有好感,感觉他们本国的妇女,也挺痛苦的。上课要裹头,早婚、父母包办。
对于印尼电影能够有这种尺度的拍摄以及批判+1星,不然整部电影看起来像是学生习作,总是用了一整部电影,对女性议题、不同面向的挖掘仍是浅尝辄止。第一次提亲、第二次做泳池老板的细姨、第三次被语文老师“绑架”(很值得升华的议题),最终的结局显得没有什么思考,无法说服观众这条路的合理性。
像《乐土》,但糟糕得多。所有身份只为情节(议题)服务,灾难级的议题填鸭,前半段是无害的女性成长cliché,后半段的走向直接把人看傻了(如此单薄功利的性少数形象呈现居然能在LB拿下4.1高分,匪夷所思),花了一个小时呈现一个女性有多么聪明自立,而她能选择的抗争方式(除了那场破处戏)却只有自毁?前面的铺垫有让人觉得她会是一个因为梦想破灭就投降于编剧意志的人吗?这故事到底想讲什么?自立的女性/female gaze最终会被父权社会吞噬?自立的女性才不会同意。或许,这应该被叫做Sundance gaze。
17岁就成年领身份证,然后就可以结婚啦?OMG
印尼原来还是这种情况吗。居然是主创场耶 太对不起了要赶后面电影甚至没等完字幕 还在门口碰到了主创🥲
#2022台北電影節
两星半//喜欢女性议题 但多少还是觉得有些cliché//典型的女性故事 知识带来的不同视野助长了女性在历史悠长的父权文化环境中的痛苦 不管是对自我的认识还是对浪漫的幻想都会幻化为伤口上的盐巴 最轻松也最怠惰的方式是顺应“自古以来”的灌输 否则无论顺应或是反抗都只是在不断加重对自我身份的厌弃
不乏动人的段落,但是太单薄了。
68/100。#Philadelphia#MeToo浪潮早已刮入第三世界国家,本片与金豹奖《复仇后酬劳入账》都不约而同将目光对准了印度尼西亚的女性,讲述她们不为人知的故事。而本片相对于金豹来说似乎更接近于普通观众的接受维度,用一个女高中生在自我进步与情感婚姻纠缠的漩涡中走向悲剧的故事,尖锐地点明了这个国家中女性身不由己的悲惨命运,利用大量原本代表雍容典雅的紫色反衬出现实的无奈,具有一定的力道。然而最大的优点也是最大的缺点,导演过于想要表达出这样的事实,于是将各种矛盾冲突毫无逻辑地杂糅在本片中,使得全片的情节表达有些混乱与无序,观众们只能浅薄了解到这种悲伤,却无法达到更深的共情,更多地只是能赚赚那些欧美国家左派人士的些许眼泪吧。 @2021-10-31 13:27:01 @2021-12-23 01:35:01
这个不错
啊这 《过去,如今和之后》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