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囚大逃杀

The Condemned,罪人求生,死刑犯

主演:史蒂夫·奥斯汀,Robert Mammone,Tory Mussett,维尼·琼斯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7

《死囚大逃杀》剧照

死囚大逃杀 剧照 NO.1死囚大逃杀 剧照 NO.2死囚大逃杀 剧照 NO.3死囚大逃杀 剧照 NO.4死囚大逃杀 剧照 NO.5死囚大逃杀 剧照 NO.6死囚大逃杀 剧照 NO.13死囚大逃杀 剧照 NO.14死囚大逃杀 剧照 NO.15死囚大逃杀 剧照 NO.16死囚大逃杀 剧照 NO.17死囚大逃杀 剧照 NO.18死囚大逃杀 剧照 NO.19死囚大逃杀 剧照 NO.20

《死囚大逃杀》剧情介绍

死囚大逃杀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杰克•康拉德(Stone Cold Steve Austin “响尾蛇”史蒂夫•奥斯汀 饰)原本是美国中部一座监狱里的死刑犯,在即将走上电椅的那一刻,他却被腐败的监狱长卖给一家电视台。该电视台制片人策划了一个新节目,他从世界各地遴选10位肌肉发达、动作敏捷且暴虐十足的死囚犯,将他们置身于海上孤岛中相互残杀,只有干掉其他对手坚持30个小时的人才有一线生机。整个搏斗过程通过摄像机全方位多角度传送到世界各地,嗜血如命的观众纷纷购买这个疯狂的真人秀。 死囚中藏龙卧虎,杰克若想活命只有奋力搏杀…… [背景] *光头佬男主角是WWE著名摔角手Stone Cold Steve Austin,他的地位成就与更早前从影的The Rock不相上下。如果从WWE专门为之定做重量级冠军腰带这件事来看,SCSA的成就实际要高于后者的。 *WWE自成立电影部门以来,先后重点推出...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汉松出租车之谜望海的女人深山狙击莫比乌斯:黑色太阳水色明信片怪兽星辰坠落之国的妮娜妈妈是什么帝国秘符舌战无敌英雄李春天的春天蜃楼谜香人生不是梦不吉波普不笑一切都好一级方程式:疾速争胜第六季海边的异邦人父亲形象逍遥法外第五季改编剧本神话任务第四季沉睡烈犬一步之遥别流淌呀,河水殉道者哎咕岛消失的舔甜歌姬权欲第四章:武力第二季武曲圣剑锻造师

《死囚大逃杀》长篇影评

 1 ) 快男,幸福的像花儿一样

www.The_COndeMnED.CoM这个是影片中的网址。

试着登陆了一下,无法显示,用代理也没登上去。

理论上,这很可能是影片宣传的网站。

传说国内的互联网有个什么什么墙,很多国外的网站都登不上去。

这注定我们只能看好男快男之类的的选秀。

媒体其实是一个很无耻的机构。

所宣扬的,或者所反对的,都是某一个人或者说少数人认可的,经过剪辑、编辑,然后给大众看。

潜意识中影响大众。

学新闻的人一定知道这个理论。

我很少去看,事实上我根本不想关心我身边100米外的事情。

那不是我能影响的,也不是我想影响的,我更不愿意被它影响。

就是这样。

电影谴责了媒体的道德,甚至把这种谴责变成了电影的主角。

真可惜了那些肌肉男。

我本以为能看到精彩的打斗,结果看到的是肉搏摔角。

同样的从WWE出来的,岩石的那几部肌肉电影,要比这个好看的多。

并且主角的长相,更适合演《万圣节》这样的电影,提把砍刀,人挡杀人,血浆四溅,要比在这里面强扮正义好看的多,也轻松的多。

维尼·琼斯终于不再做小配角了。

这次变成了大配角。

坏的很彻底。

曾经眼神里的那一点嘲讽隐藏的滴水不漏。

杀人变成了他的享受。

只是结尾的临终告白,又把责任推到了军方。

政府在电影里总是不干好事。

昨天看的《SHOOTER》政府就是罪魁祸首,而这部电影,结尾还是忍不住小涮了一下。

其实说穿了。

就是把选秀节目提高到了最残酷的境界。

被淘汰的下场,就是死掉。

并且是粉身碎骨。

高浓缩炸药可不是吃干饭的。

相比快男,吉杰退出再回来,最后还差点夺冠,简直幸福的像花儿一样了 … …

 2 ) 美国版大逃杀

毫无疑问,这是一出美国罪犯版“大逃杀”。

当然其中的区别也是很大的,最大的区别就是在气魄上完全不能和日本原版相提并论。

日本原版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完善的游戏设定已经更加残酷的人性冲突,而美国这个电影只是一个电子游戏式的火爆动作片。

在人物刻画上电影就更不能和真正的大逃杀相提并论了,整部影片看下来,惟一有印象的角色是维尼·琼斯扮演的那个英国杀人狂魔,他也是整部影片中我惟一认识的演员。

而那个似乎是摔角手出身的男主角演技平平到令人发指。

影片所设定的人物里没有没有出现在电影作品中公认能打的中国人,恐怕是害怕被中国扣上辱华的大帽子吧?

要说我在这部典型的爆米花电影中有什么收获的话,那就是它勾起了我的一些关于电影的美好回忆。

这部影片在剧情设定上已经模仿大逃杀了,而在背景设定上也是毫无新意,无非是控诉万恶的资本主义媒体为了追逐收视率而不择手段。

这在20年前,就已经有无论是内涵还是内容都远胜此片的经典版本存在了。

而且不只一部,比如由加州州长施瓦辛格主演的《过关斩将》,再比如由杰拉尔·朗凡主演的法国影片《死亡游戏》。

这两部影片即使是拿到现在来看也是过瘾之极。

总而言之,对于我这样一个资深商业片影迷,这部电影显然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出现在一个错误的地点,时间误差大约20年,地点误差也有从日本到美国那么远。

 3 ) internet 暴力 我们的传播媒介?

作为一部动作片在故事情节和架构方面是欠缺的;但是如果换成对传播媒介的反思的话,我认为是一个能够引起讨论的话题。

无疑,要做出那样一个真实的“秀”,在今天是很困难的;那需要很多的摄像头,摄影机,但是在未来呢?

互联网能让世界上所有的人接触到信息;只要这信息在进行传播,无论他是好还是坏,无论是民主的还是邪恶的。

物联网(IOT)的发展或许还真的能拍摄出这样一个真实的“秀”。

在传播技术发展的今天,我们身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那就引申出许多关于媒介的问题:媒介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暴力等负面信息对社会的摧毁;是否对传播媒介实施控制。

对传播媒介进行批判的人无疑会为这不影片喝彩,因为它实在是对某些媒体工作者目的性进行了批判。

一个二战遗留战场,十个死刑犯,有毒贩子、刽子手、国家特工、亡命鸳鸯、等等;他们都是十恶不赦的死刑犯。

擂台不在岛上;而是在互联网,人性和欲望的博弈。

杀人的不只是刀子;还有摄像头。

刀子只能刺死少数人,摄像头却能摧毁一群人或者一代人。

最近,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在媒体上公然否认南京大屠杀。

大部分日本媒体对二战的责任问题由来是否认的;军国主义在媒体上面大行其道,民众从来都是受蒙蔽的。

在报纸诞生后;有言论说对自杀新闻的报道会引发人们的效仿。

许多思想家对大众媒体进行批判,仿佛媒体是邪恶的。

媒体和操纵媒体的人;谁更邪恶?

在影片开头,选择擂台选手的时候,伊恩.布瑞克特意在阿拉伯地区挑选。

反观现实,美国媒体对阿拉伯世界的报道,我们或许就可以明白;美国政府和伊恩.布瑞克其实一样。

现实生活中到处都是伊恩.布瑞克,前段时间的拜金女、红十字会郭美美事件等。

互联网社会使得我们都可以成为一个媒体人,我们可以发表自己的言论,所以人都能看见。

如何避免我们的社会落入一个信息操纵的陷阱。

首先是我们的媒体工作者要有人性的价值观。

我说的是人性的价值观,而不是官方的价值观。

当年,纳粹的价值观也是很多媒体工作者支持的。

剧中,多娜作为一个秉承人性价值观的媒体工作者反对;现实中有太多的高迪,明知道有违人性,却由于内心的欲望去操纵媒体,煽动大众。

我们不能因为媒介给我们带来某些负面的东西就放弃媒介。

恰恰,摆脱大众被愚弄的命运依靠的应该就是我们的大众媒体。

我们对郭美美事件的谴责,对跨省追捕、躲猫猫的讽刺,是我们大众的力量。

 4 ) 生存,杀戮的游戏

初看《The Condemned》给我的感觉就是美国版的《大逃杀》(《バトル&<2539;ロワイアル》)但却与《大逃杀》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首先, 前者的深度不如后者。

前者的意义仅是谴责不负责任的媒体,而后者则对社会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悲观的思考。

其次,前者对人物的刻画远不如后者细致,10个人的背景除了主角,其他的很少交代,或者交代很少。

而后者,却构建了一个复杂的人物关系网,记得当时我们寝室的哥们看了好几遍以至于都把死亡顺序背下来了。

另外,情节上也略显简单,主角的取向,情节的发展,每次PK的结果,都能猜的到的。

背景设定令人怀疑,如此大动作可以这么轻易的实现?

主角的能力也过分的被夸大,那么高的攻防,还有近距离被霰弹连射竟然只有轻伤,都让人觉得假……不过还是有可取的地方,动作还可以,特别是sas和小日本对康拉德的对决还是很精彩的,顺便说一句,剧中的演员还都是很pp的好了,讨论一下剧子的主题吧。

无非两个:媒体与生存。

媒体的低俗起码在我做过的阅读理解里就已经被批驳过多次了。

主编的信条就是:“低俗=收视(听/阅)率”。

,因此有漫天的“死心塌地”“好姑娘”……。

宣扬暴力更是罪状一条。

这是不是符合人的本性呢?

这里不讨论。

但事实是,没有暴力的片子太少了,没有暴力的片子所能获得的票房收入也太有限了。

好莱坞更甚,所谓大片更甚。

暴力电影,我也喜欢看。

不过不要太低俗。

杀人,并不一定错,特别是为了生存而杀人。

但虐杀,一定是罪过。

媒体大亨选错了康拉德就在于选错了一个既有技术又有思想的人。

只有技术,只能算是暴徒,算不上是战士。

信仰+觉悟=思想,技术+思想=生存。

sas没有信仰,其他人技术又不行,当然要败在拥有14年战斗经验的特种兵受伤。

大眼睛说,一个人做一件事10年,就可以成为专家,何况14年?

所以说,情节太好猜了,这场游戏的结果一开始便有了结果。

生存,应该是人永恒的主题。

 5 ) 甲方乙方的转换

从让人杀戮到被人杀戮,影片在最后半小时达到最高潮,甲乙双方瞬间转换,一场屠戮在所难免。

BTW,女记者的那段话非常发人深思。

 6 ) 人性的拷问

首先可以确定这部片子,在逻辑连贯性方面不是很强,到最后影片情节中那个制片人慌张逃跑,被同事丢炸弹扔死,都不知道是怎么个逻辑。

我想影片想反映的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唯一一位正义人士报了自己的仇,报了那对夫妻的仇,与家人团聚,这就是上天对一位善良人士的褒奖。

 7 ) condemned

That's not a very good film.It doesn't impress people very much.It's just a simple story,good men and bad men,with a very clear border.So you needn't bring your brain while watching.It's no wisdom in the film,just violence.They just kill others using power instead of brain.I knew V.Jones in EuroTrip.He's very amusing.In this one,maybe the impression is so deep to me,so I still find he's amusing.But technically I think it's his performance that is not good enough so I can't hate him.A bad guy should be hated th death.Check G.Oldman in Leon.That's what a villain should be.I think this story is kind of the same as a Japanese film 大逃杀 but a simpler version.Maybe deepness like this is just proper for most Americans.And the Director or something in the film,I keep thinking he would do someting,but he just died that easily.Maybe the purpose of this film is the reporter's comment.But I don't think it affects things too much.Btw,if this film could win any Oscar award,I'll never watch films.('cause I heard the producers,director and somebody are looking forward to these chances)

 8 ) 只有电影才可以出现的人性赏罚大结局

首先,鄙视一下美国佬的自恋!

10个死刑犯,只有一个英雄,不用说,肯定是美国人了……还有一个美国黑人,可能导演也对自己的自恋感到不好意思,所以早早的被非洲小辣妹干掉了……   其实情节都不是创新的。

10个人关在一个岛上互相残杀,一个胜出,这个理念《大逃杀》已经有过了。

不过这次动机由变态老师北野武的个人爱好,变成了冷血导演不顾道德和女友的追求商业利益。

然后10个死刑犯中的那个英雄,其实是为了保护五角大楼声誉而在马来西亚服刑的退役军人,这个理念在《空中监狱》也出现过了,不过这次男主角比尼古拉斯.凯奇更壮,正面打斗场景更多一点。

只能说导演融合的比较好咯   最后,再次鄙视一下导演安排的大团圆结局!

现实中,真的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吗?

恐怕不然哦!

再或者,你要安排大圆满结局,为什么不惩罚一下五角大楼呢?

很细心的安排每一个参与的人死掉……不过也挺痛快地哈前面的情节有点拖,可能要让故事更完整,更能展现人的心理发展过程?

不过如果把所谓的“游戏”的过程更完整一点就更好咯!

  总之,自以为深刻的商业片,不过好在情节够好看,够吊人胃口。

因为迎合了当今大众最流行的选秀心理,10个死刑犯,你最看好谁?

 9 ) 《死囚大逃杀》:凄凄;惨惨;戚戚

《死囚大逃杀》:凄凄;惨惨;戚戚            □文/火神纪   回归到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洪荒之年里去;在那个时代里,不会有任何人有时间或者闲暇停下来思索过这样的生存方式是否合理或者合乎人道。

因为在那个时候,能够活下来,吃饱肚子并且让自己的血脉繁衍下去,那就已经是一个成功者和强者了。

任何与生存无关的思索,只是懒惰而且懦弱的。

  于是,人道仅仅只是一个弱者为了自保以及为了其懒惰和懦弱所找的一个堂皇的借口。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如此残酷而且充满了血腥的味道。

——火神纪。

题记。

  我在想,把洪荒之年的那种弱肉强食的生存方式放到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里来,当成是一种商业活动以及人们茶余饭后的娱乐节目;这样的做法是否值得商榷呢。

我所进行的反思是,从一个比较积极而且缓和的角度来看这部电影:纵然这部电影的这种做法显得非常残酷,然而是不是正是因为这样的残酷而极尽了嘲讽之能事,用一种反讽的手法对当前这种畸态扭曲的审美观以及媒体对这种扭曲审美的进一步误导、一味地迁就、媚俗地炒作和献媚进行了全面的否定和批判呢。

  当然,这只是我的一种个人的假设和推断。

而如果这部电影不是出于这样的一种创作角度的话,那么这无疑是一部不人道的而且违反了文明和人性的电影,一部过于残酷并且十分愚蠢的电影。

可惜的是,电影的创作方并没有让我看到这样的可能性,他们也许并不屑于来证实我的这种假设和推断。

他们仅仅只是对这部电影剧本里的这个故事以及没有用电脑特技来为其动作设计锦上添花而津津乐道,于是在推翻了我的那个关于美好的假设和推断之余;这部在美国被评为R级片的电影并不冤枉而且的确是一部十分愚蠢的动作电影。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强悍的硬派动作电影。

为了把前摔角明星史蒂夫·奥斯汀迅速而成功地包装成一名动作电影明星,这部电影里采用了大量的摔角运动里特有的动作设计。

而更毫无疑部的是,摔角运动本身的动作就具有的那种强烈的视觉冲激也因此被带入到这部电影里来;我不否认这部电影在动作设计上的可观赏性以及其在视听效果上的成功。

至少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纯粹从动作电影的角度来看,整个观影过程还是颇为愉快的。

从这方面来说,这部电影会获得动作影迷以及摔角运动爱好者的青睐,这一点勿庸置疑。

  这纯粹是一部为了动作而动作,为了厮杀而厮杀,为了暴力而暴力的电影。

不论是这部电影里的这个并不太吸引人的故事,或是这部电影的创作方对这部电影所寄予的厚望来说都是如此。

这就赋予了这部电影沉重的舆论压力;至少在我看来,这部电影要获得好评是十分困难的。

一部电影的优劣评判并不仅仅只是这部电影所出来的视听效果如何,更重要的应该是电影深处所隐含着的人文思考和精神主旨;而在这方面来看,这部电影几乎可以说是苍白得近乎无味。

于是,这部电影成了一部视听效果成功却毫无营养的视觉快餐式垃圾。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里的这些厮杀以及那些残酷有余的虐杀,显得非常多余而且乏味,甚至有点无的放矢了。

  我说,这是一部凄凄、惨惨、戚戚的电影,指的是这部电影将要背负上的骂名,以及电影里的这些人物所面临的那种无奈的处境和更无奈的残酷。

也许你可以说,看一部电影何必想那么多,只要拍得好看就行了。

也许,看一部电影的要求可以如此;可是评价一部电影是否可以如此随意而率性呢。

  十个被全世界各国被判处死刑的人被放置在一个无人的而且逃脱无门的孤岛上,身上绑着一个30小时的定时炸弹,除非坚持到最后或者杀死其他的九个竞争对手才能获得通往自由以及存活下来的唯一机会。

杀死其他所有人并且活下来,或者被他人杀死;这个游戏似乎就是这么简单的。

整个厮杀对打斗智斗勇的过程将被岛上的几十个摄影机拍摄下来并且通过卫星在互联网上直播收费观看。

无疑,真人秀、真人厮杀、真实地杀人,这是一个具有诱惑力的噱头;毕竟我们已经看过了太多的假打以及电影里的那些挠痒痒式的决斗,真实的血腥味以及死亡,只要收费标准不是太过分的话,许多的人都会为之而趋之若鹜。

也许,每一个人身体里或多或少都会有着从洪荒时代的先辈那里遗传下来的嗜血、残酷和虐杀的原始基因;我们的先祖曾经就是那样子生活,不被杀死就是杀死他人,而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人,至少在那个时代里,我们的先祖都是最凶残而且成功的猎手,他们的血脉才有可能流传至今。

  且不说这部电影里所玩的这个真人游戏是否是违背了人性本身,或者真的是顺应了那种在人性里最阴暗面的残暴因子而有了市场;更重要的是,它有悖于现在的道德准则和人道主义精神。

死囚,是注定将要死之人;用电影里的伊恩·布瑞克的话来说:“我选择了十个死囚,他们无一例外地将要面临处决;而我把他们带到这里,给了他们一个自由和生存下去的机会,这对他们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好,至少他们有了再来一次的机会。

”  我记得布瑞克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他满脸上带着一种救世主以及施舍的表情。

而我,对他的这句话以及这个表情极其反感。

电视主持人反问他关于道德和法律的谴责时他是满脸的不屑,而我则在思考的是,如果他真的把那些死囚当成是同类的人来看待的话,他又将他们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尊严和尊重放在了哪里。

  给他们一个机会,向他们承诺了或许有的自由和奖金,他们又是不是就该感激涕零了呢。

其实,只是他们连选择的机会也没有罢了;强迫他们接受一个残酷的游戏以及游戏规则,并且利用这个游戏来为自己获取丰厚的利润,这本身已经体现了一种弱肉强食的强势思维和逻辑方式了。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违背了人道主义精神的游戏。

而因为创作方对于这部电影所赋予的仅仅只是视听效果以及商业上的利益,于是,这又成了一部违背人道主义精神的电影了。

尤其是布瑞克对待死囚的那种态度;一个人犯了过错触犯了法律自然应该受到惩戒并且承担自己所有行为后应该承担的责任,然而也就仅限于此了。

  我记得《绿里奇迹》里有一句说得非常好的话,非常能体现这种精神:一个死囚在受刑死了之后,他已经偿还了他对这个世界所犯下的所有过错了,所以他们也就一样变得纯洁无瑕了。

一个人的性命能偿还给这个世界多少呢,其实并不多;可是这句话却体现出了一种对囚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尊重,也是对死囚作为一个人应该有的尊重,法律可以剥夺一个人的生命,但是不应该也没有权利剥夺一个人作为一个人基本的尊严。

这句话之所以让我感动,也许就是因为这种人道主义精神背后的那种伟大的人文反思。

一个人犯了过错触犯了法律而被惩罚,这一点无可厚非;然而,更重要的是那种宽恕,比惩罚更艰难的应该就是宽恕了。

  再来看这部电影,我根本找不到类似的闪光点。

它所选择的都是一些极端的而且极其残酷的犯了十恶不赦的死囚犯,于是我又开始想,这样的一些人,给了他们自由的权利以及生存下去的机会之后,这样的行为到底又有多少意义呢。

回归到社会之后,他们只会继续犯罪继续为害社会,不是么。

当然,除了史蒂夫·奥斯汀所饰演的那个被美国政府所背叛并且置之于不顾的特工,然而不要忘记的是,这个人物在这部电影里是被作为一个正面人物形象来塑造的,也是这部电影国了争取舆论好感所抛出来的唯一一颗情感炸弹。

可是在我看来,这依旧改变不了这部电影八面楚歌的舆论窘境。

  好像维尼·琼斯所饰演的那个英国特种兵尤恩·迈克斯塔利,因为在非洲烧毁了一整个村庄,在一天之内强奸了九名妇女并且虐杀了许多人而被判处死刑;这个生存的机会在他眼里是势在必得,然而在除了杀死竞争对手之外,他似乎也很享受这种杀人的感觉和虐杀的快感。

我对这部电影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在虐杀那对毫无还手之力的墨西哥夫妇罗莎和帕高,他可以一刀了解了他们,可是他不那样做,他必须慢慢地把他们折磨至死。

在我看来,这完全是带有一种病态的施虐心理来施暴的。

而我无法想像的是,如果他真的赢得了这个游戏并且得到了自由的话,他真的会规规矩矩、改过自新安分守己地生活?

在我看来那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他只会更加变本加厉地更疯狂地肆虐他更加疯狂的欲望。

  当然,在电影里的这个游戏本身就是一个商业行为;而这部电影也同样是一个商业行为。

正如布瑞克所说,我为什么要帮助尤恩·迈克斯塔利一路不停地胜利而赢得游戏呢,因为他适合表演,他能给他一场goodshow让他的观众觉得他们信用卡上的钱划到他的账户里是物有所值的。

一切,仅仅只是利益的驱使罢了。

这部电影所做的,也是一种同样的努力,它似乎想给我们这样的感觉,它所呈现给我们的,也同样是一场goodshow。

  电影的最后的那个看似美满的结局似乎在昭示着天理循环,安排这场游戏的所有人们都被游戏里的人给杀死了,而杰克则平冤昭雪回到了属于他的幸福生活。

这个结局似乎是在向舆论以及人道主义者妥协,可是在我看来,这样的妥协依旧显得苍白而无力。

更重要的是,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已经不能再像野兽一样地活着了。

而且,我没有办法把这部电影仅仅只是当成是一部电影或者是一场游戏来看待,曾经有过的道德优势以及人道主义精神不允许我如此草率而轻快地面对它。

  凄凄;惨惨;戚戚。

其实不只是电影里这些毫无选择的死囚,也是这部电影,还有拍出这部电影带着勃勃雄心的WWE及其旗下的WWE电影公司。

2007-09-13;丁亥年己酉月庚戌日。

华佗诞。

附注:电影资料扩展链接。

  ■片名:《The Condemned》  ■译名:《死囚大逃杀》|《罪人求生》|《死刑犯》  ■导演:斯科特·维普(Scott Wiper)  ■编剧:斯科特·维普(Scott Wiper)\Rob Hedden\Andy Hedden  ■主演:维尼·琼斯(Vinnie Jones)|史蒂夫·奥斯汀(Steve Austin)|Nathan Jones  ■类型:动作/惊悚  ■片长:100分钟  ■国家:美国  ■语言:英语  ■制作:World Wrestling Entertainment (WWE)  ■特技:Fuel International  ■发行:Lionsgate  ■上映:2007年4月27日(美国)TOM独家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10 ) 看不看由你

这片子搁你那,看不看由你。

既然看了,就别去想什么烂不烂、俗不俗,须知这年头不烂不俗的其实没多少。

况且,是不是烂俗,该由你自己来定;况且,烂俗的东西,混好了,保不准能混个奥斯卡回来……或许你并不崇尚暴力,但对许多成年人来说,平淡的生活之余,偶尔让自己站在尽可能接近现实的伪暴力旁边、尽情享受一次心跳加速、而不必担心身受其害,也是一件极快意之事。

因为这不是真真人秀,而只是电影中的伪真人秀,所以,不必有道德压力,那是影片中付费看真人秀观众的事;影片在让你享受“暴力”冲击之余,还让你领悟一些道理,比如我刚看过的“疯狂的赛车”里头山寨“杀手”多次强调的一句话:多行不义必自毙。

如此,既感受了暴力,又受到了教育,说不定还更深入理解了人性……一部“烂片”能做到这样,还有什么好苛求呢?

只是,又想起一个网络笑话:今天餐馆有两伙人打架,其他无关的人都跑掉了,只有我没有离开座位,微笑的看着他们。

我觉得自己非常酷……

《死囚大逃杀》短评

和大逃杀比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4分钟前
  • simonx
  • 很差

抄袭都没一点水准,奥斯丁的好莱坞之旅遭遇滑铁卢

8分钟前
  • 彩虹几度
  • 较差

好啦,可以看看

10分钟前
  • bling-bling
  • 还行

狮门的电影,模仿大逃杀的片子,很烂,唯一看点就是WWF摔跤手的火爆表演了。

14分钟前
  • lukeMDK
  • 较差

西方人好像缺点儿脑仁。。。

15分钟前
  • Adore Light
  • 还行

充气鲍小强版幸存者。前体育明星联袂的残杀片。恶汉琼斯物尽其用真是太适合演反派了-_-|||摔跤冠军出身的男主壮得跟座移动铁塔似的,不得不感慨现在的监狱题材都越拍越像科幻片了o(╯□╰)o|||另外,这片子和《死亡飞车》到底谁抄谁的创意。。。

17分钟前
  • 木木月@blancos
  • 还行

死刑犯

20分钟前
  • aquuuu
  • 推荐

最初看过的暴力电影

24分钟前
  • 龙虾头
  • 还行

不是我喜欢暴力...不是我喜欢暴力...真的不是...搞不好,这个世界上真有这样的事情呢?

25分钟前
  • 大令
  • 力荐

太正能量了吧,还是反派角色比较吸引人

26分钟前
  • Renee
  • 推荐

还是蛮喜欢Steve Austin的

31分钟前
  • 小黑猫
  • 推荐

场地内外的真人吃鸡秀,场内以力搏命,场外以利搏命。但场地内外都没有把握好分寸。场内秀硬要搞出个美国至上的爱国情怀,场外秀更是没头没脑。

36分钟前
  • 宁静致美
  • 较差

冷石对得起票房

40分钟前
  • 你要咋子
  • 还行

如果那个带眼睛的不死,我会给4分~

41分钟前
  • B r i e f
  • 还行

有进步的好莱坞商业片

45分钟前
  • 伍迪伦
  • 推荐

♥狮门。“美版大逃杀”。硬伤较多,打斗尚可。★★★★D61(D9/新UPS/新U9-087/1区+独家3区+制作特辑+预告片)。 H166

50分钟前
  • 明少
  • 推荐

别的也还可以吧,但是最大的问题:整部电影就那么七个人,根本不够杀啊,结果就是导致片子无聊的要死。操你妈的我看这种电影就是看傻逼们杀来杀去的,可是你给了我什么?七头人加假的要死晃来晃去的打斗镜头,赶紧把这部片子塞你妈肛门里面去吧导演同志

55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很差

一开始还觉得那个日本男蛮不错的,到后面根本就变成大反派的打手了嘛!

57分钟前
  • 任云迹
  • 还行

已看。

1小时前
  • 时不时亮剑
  • 推荐

弥漫的罪恶感,充斥着麻木的人们,丝毫的温情,让人战栗的心舒展

1小时前
  • 心缘静水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