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显影
ดอกฟ้าในมือมาร,人造传说,Mysterious Object At Noon,Dokfa nai meuman
导演: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
主演:朱安贾伊·伊鲁斯里,罗宁·提姆,Saisiri Xoomsai
类型:电影地区:泰国,荷兰语言:泰语年份:2000
简介:導演和工作人員拿著 16mm 攝影機訪問泰國小市民, 請他們說說自己的過去~ 親身經歷說完, 還要再說另一個故事~ 此後, 導演拿著這個故事, 四出走訪泰國的鄉村, 邀請當地居民齊齊來玩接龍遊戲, 即興創作下一個段落~ 最後, 導演將這集體創作的故事在有限資源下拍成一部電影~ 這虛構的故事, 講述一位長期坐輪椅的..详细 >
故事接龙… 男朋友在旁边睡得很香~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四不像
有趣的不是故事接龙,而是将故事拍出来并和现实交叠在一起,一个世界的声音经常叠印在另一个世界上,这种感觉很奇妙。看出来是民间低成本作品了,我看了半天才发现老师好像有三个演员,邻居好像有两个演员,我说怎么看着看着有点接不上呢(笑哭)。叙事者中最惊喜的应该就是那个戏剧班了,直接把编好的故事演出来了,不出所料的是故事发展果然是在小孩那里放飞掉的哈哈哈。电影最后似乎是与正片环节无关的纪录片段放送,展现的就是泰国老百姓的安居乐业。
果然我还是不够实验。理解出的内容显然只是很小一部分。跟着售货车哐当哐当进入画面,叫卖声和街景,一切都很陌生异域。接着就变成不同人口口相传地讲一个神叨叨,乍一听离奇、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版本(添油加醋)的民俗传说,仿佛是一个集体记忆+想象飞驰的纪实调查。我觉得印象很深的是两次呈现la mise en scène (舞台剧和拍电影)开始在现实和集体记忆中穿梭,这个电影不由得也变成了民俗的一部分。嗯 就这样
所以这部影相就是,一堆不同地点、不同阅历年龄的人故事接龙游戏?我……外星人的孩子……我……泰国我还没看过科幻,只听说鬼故事有名
邦哥的接力叙事实验,动用了各种消解故事本质的手段,16mm胶片下的泰国乡村的形色人物表现得太自然了。2020年第一部资料馆竟然是部元电影,好兆头!
终于看了传说中的这部电影!导演用日常积累的粗糙影像素材,以纪录片的风格,拼贴起一个当地流传的奇幻传说。电影的画面和故事情节若即若离,观影过程中有一种游离于画面和故事之外的奇妙感觉。我觉得这电影给那些心怀电影梦想的新人做了一个很好的启发,原来电影也可以这么拍!
民间的,环境的,人文的。
导演入镜话筒也入镜。不过按照纪录片来说的话,形式挺有意思的
2021.4上艺联泰国作者电影展/ 正片开始之前展示的修复机构一个又一个,影像和声音修复技术造福了如今的影迷。仍留有瑕疵的音轨和颗粒画质的影像更令民间神话显得诡异迷离。多种叙事方式共同续写一个传说我不由得想起十日谈的气氛,结尾处再次出现充斥整个屏幕的河流,于是自然而然回想起上周刚看过的《湄公酒店》
阿彼察邦从一开始(第一部长片)就非常明确自己所要“显影”的泰国是什么。
阿皮查朋的又一次电影实验,结构、叙事角度、真实与虚构。多重的实验。唯一可惜的是做旧的影像让这部电影失去了以往他电影的在镜头上的神秘主义的魅力。即便如此,阿皮仍是一名优秀的电影开拓者。
真实和虚构之间的流转非常动人,但是不太明白为什么要将显影跟正午并置放行,最后的十分钟可能只是形式的一部分而已,最后这个故事讲成什么样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形式把泰国各个层面的人和风景窜连起来。
#IGC百丽宫 。 碎片影像的组合创作。
人类天生就爱听故事和讲述故事,电影本身就是讲故事。阿彼察邦用伪纪录呈现讲述故事和被讲述的故事。伪纪录,讲述,被讲述三者都用影像呈现,不同的是他总是影像先行和前置,再用卖菜女人、残疾男孩、老太太、舞台表演、河边青年们、两男一女剧作家、双胞胎聋哑女孩分别讲述被前置的影像内容,同时呈现讲述中的影像内容。通过声音的不间断连接和勾勒神秘男孩与达格法的故事。不同讲述者的奇幻色彩和想象,就是故事的魅力。(整体竟甚至有点变相相似于口述历史)
三星半。与《幸福的阿扎罗》对看。虚构与现实之间如何区隔?第一部长片里,通过多人接续讲述一个故事,已经凸显出阿彼察邦对东南亚神秘主义的关注。讲故事的方式中很重要一点就是如何对待闪回/过去。
俺不行啊俺不行
物影萦绕、心像纠缠,明灭转折,错乱滋长。无政府主义式的游述,展开的是情态的多貌,不言的是认知的杂念。没有睡着,试图给自己找到一个清晰的切入点,最终还是放弃,沉没到轮番的想象、消融进难辨的神秘,好像也不错。
过于口口相传。
不仅是极优秀的素材选取/整合结果 也表达了阿彼对电影整体结构的惊人感知力 他的神秘主义也永远根植他脚下那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