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锯惊魂10》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它更像是一个复杂的谜题,一个需要观众用智慧和勇气去解开的悬疑故事。
导演凯文·格鲁特和编剧皮特·古德芬格在这部作品中,成功地找回了该系列最初的核心魅力,让观众在时隔多年后再次为竖锯的智慧和机关陷阱所震撼。
影片的故事情节紧凑,叙事范围明确,不再盲目地追求扩大世界观。
这种限制不仅让影片的叙事更加集中,还让观众更容易沉浸在情节之中。
与此同时,影片还巧妙地消除了一些之前系列中不连贯的情节,使整个故事线更加清晰明了。
机关陷阱的设计在这部影片中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与之前的作品相比,这些陷阱更加巧妙、更加血腥,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而影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那些熟悉角色的回归。
他们不仅是影片的看点,更是将观众带回到这个系列最初的感觉。
竖锯在片中的私刑行为,不仅带有强烈的惩戒性,还为那些饱受欺诈却维权无门的人带来了久违的正义感。
这种情感共鸣让观众在感受到恐惧的同时,也对竖锯的行为产生了一定的认同。
这使得影片不仅仅是简单的恐怖悬疑片,更是一个探讨道德、正义和救赎的哲学故事。
该系列一贯的暴力和血腥风格在《电锯惊魂10》中得到了延续。
这种对人类脆弱性和对死亡恐惧的强调,使得影片在情感上更具深度。
但与此同时,影片也并没有忽略对角色内心世界的描写,让观众看到了他们背后的挣扎和痛苦。
影片中的一些细节处理也值得称赞。
例如,当竖锯身患癌症时,他的选择不仅仅是简单的求生欲望,更是一个对自己过去所作所为的反思和救赎。
这种情感深度使得影片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故事,更是一个深入人心的情感旅程。
总的来说,《电锯惊魂10》是一部成功的续集。
它不仅延续了该系列一贯的高质量,还在多个方面进行了创新和改进。
无论是从故事情节、角色塑造还是机关设计上,都展现出了导演和编剧的用心和才华。
对于喜欢这个系列的观众来说,这部电影无疑是一次视觉和情感的盛宴。
而对于那些第一次接触这个系列的观众来说,这部电影也会是一个值得推荐的选择。
高压吸睛,铁片切臂,钢丝断腿,大锤废躯,自主开颅,窒息血水,毒气腐皮。
挽回了系列囗牌,血腥度直指卢旺达大屠杀与红色高棉。
竖锯老爷子以身作局,考验人性。
让后辈变态体会规则与真善美。
恶有恶报,马上就报,爽!
迟来的正义不是正义。
竖锯老爷子必须拥有以下文凭电子工程师,电焊高级工,机械工程师心理学硕士,卫校大专。
然后拥有恶趣味与硬心肠和钱。
做一个有趣味有原则变态太难在中国感谢温子仁与字幕组让我闻到血腥味
《SAW》系列17部就已经是完整的故事结束了,电锯第8部以《Jigsaw》为新名称作尝试,质量完全比不上,这时就已经应该收手,别再玷污《SAW》名声了……
(电锯7之后的《Jigsaw》有多烂,之前写过:终于迎来狗尾续貂的一部 )这部打着《SAW》名号的电影出现,我还上网搜了下信息——
居然能成为《电锯惊魂》系列口碑最好的一部??
于是我以为,又有能看的电锯惊魂了结果,这部居然能比《Jigsaw》还难看!!!
真是求求制作方,请不回温子仁和以前的那些编剧参与就求你别拍了……《SAW》系列17部奠定的基调,有悬疑,有肉痛,有一关接着一关的艰难选择和新奇机关,有意料之外但情理之中的反转,有承受生命之重的反思。
(第2部和保险公司那部让我特别印象深刻)对被抓的人会说清楚他犯了什么罪,然后有与他的“罪”相对应的“自我救赎”方式,而不是肤浅的让你流血掉腿就能离开。
有的人救赎过程甚至贯穿始终(例如,有一部的主题是让男主角亲自选择原谅别人,“原谅”这个主题贯穿了最后的结果以及情节反转)。
《SAW》系列好看的地方,就是悬疑+机关+情节反转。
到这部《电锯惊魂10》,很厉害,电锯系列的优点一个都没有。
前半小时,节奏缓慢讲述一个拙劣的医疗骗局,我相信没有一个观众会看不出是一场骗局……这骗局还拙劣到,连开刀划一下再缝上都不做,开颅手术连头发都不剃……厉害厉害……骗完人撤场的时候还不清理证据,那个开颅影片就放在那里等人播放……游戏者犯的罪,在正统《SAW》系列往往是一笔带过就直接进入游戏环节,甚至犯了什么罪还是一个悬疑的点。
《电锯惊魂10》则是用一个满满槽点的骗局来注水,压缩影片中的游戏过程。
游戏情节本身就很单薄,过程更加是拖泥带水,一个接一个玩游戏,上一个玩完了,John还要慢吞吞出来布置下一个人的机关……一个人玩游戏,其他人在做观众,在给人加油……天啊,《SAW》17有哪一部的游戏过程是这么拖泥带水?
而且John居然全程露脸?
……《电锯惊魂10》不但是0悬疑,机关也非常没诚意。
机关部分,全片唯一水平在线的机关是医院清洁工小偷的那个,符合通过受苦来改过,机关让他断手指也符合他犯下的罪。
但这机关在影片里只存在于幻想,没实施。
其他机关就真的好无语。
她骗人,为什么要锯腿?
要是切舌头还有逻辑。
锯腿又跟她解除机关有什么联系?
让人给自己开颅切脑,哪个天才想出来的?
让你自己给自己理头发都费劲,还开颅?
还能自己切自己的脑组织?
还有一个女是被吊起来照灯,跟她的罪有什么关系?
悬空砸烂自己的手和脚跟救赎有什么关系?
乱七八糟……比前7部的机关差了不是一点半点,相当于工匠与小学生的差距。
还故意弄出抽骨髓、玩肠子、掏脑组织、血浆淋头这些脱离情节合理性的猎奇元素……最后的“反转”,简直脱裤子放屁……整部戏跟《SAW》系列的John的理念一点关系都没有……看过《SAW》系列17部并且喜爱这系列的影迷,就不用看《电锯惊魂10》了,能救一个是一个。
以上是个人观影感受,每个人观影经验不同,容忍度不同,好不好看是相对的,你要是看得高兴觉得喜欢,我一样尊重你的看法,你可以写自己的影评,分享自己喜欢的方面。
求同存异,友善交流但发表纯侮辱性的人身攻击就请自重了……
高压吸睛,铁片切臂,钢丝断腿,大锤废躯,自主开颅,窒息血水,毒气腐皮。
挽回了系列囗牌,血腥度直指卢旺达大屠杀与红色高棉。
竖锯老爷子以身作局,考验人性。
让后辈变态体会规则与真善美。
恶有恶报,马上就报,爽!
迟来的正义不是正义。
竖锯老爷子必须拥有以下文凭电子工程师,电焊高级工,机械工程师心理学硕士,卫校大专。
然后拥有恶趣味与硬心肠和钱。
做一个有趣味有原则变态太难在中国感谢温子仁与字幕组让我闻到血腥味送给导演一首歌超载《祖先的阴影》狂暴的嘶吼下集素材
感触一:“意外”要想有反转、预期违背,必须玩点“障眼法”。
女医生姘头亮身份,一个本应该极其精彩的剧情反转,为什么比过马路右转一样寡淡?
不够意外。
因为他出场的时间实在是太多了。。。
他被骗了来寻仇,被jigsaw抓住之后,就是故事里一个可有可无的旁观者。
而且就算是上门寻仇,他上门寻仇的时机也太寸了。
他的出现本就突兀,他的存在本就无所谓。
而且最要命的是他在镜头前出现的时间实在是太久了。
观众想不怀疑他都很难。
即使是他突然亮身份,观众也不会意外,只会觉得:不然呢。。。
“意外”就好比玩一个三仙归洞。
当你以为这个球会在碗里的时候,它出现在了手里。
当你以为在手里的时候它在碗里。
但魔术师在表演的时候一定是会做一些声东击西的“障眼法”,你如果不是行里人,你都不知道那些你没注意到的肢体动作里有多少玄机。
一个两分钟不到的“三仙归洞”魔术能连续耍得我团团转好几次,制造“意外”的规律就在其中。
如果表演过程中控制节奏,抻久一点就会“紧张”,当意外突然发生时反转效果就强。
《电锯惊魂》的最开始几部都有这种效果。
但最近几部完全没有,就是看了开头结尾不意外的复仇片。
全片没有一丝一毫智斗的紧张气氛,编剧布的局简单之中透着漏洞百出——参与的人可能稍微不配合一下就逃脱了。
就像一部九十年代飞纸仔飞出来的香港b级片。
更别说最后设计女医生和姘头入陷阱的局,前面爷孙俩玩双人水上跷跷板的局完全就是瞎折腾。
这么一套下来你告诉我这是在前七部天神下凡一般的老竖锯布的局?
这水平第一部之前就被警察抓了好吗?
感触二:“暴力”撒血浆、刀砍斧劈、大呼小叫的反应只是手段,最关键的是达到最终目的:“痛感”。
怎么样去渲染痛感?
首先本片中的桥段相比前作太过一般:掰手指、割肉、自己给自己做外科手术、吸眼球、切大腿、高强度辐射。
不用我说,随便一个《电锯惊魂》老观众都能从前作找到创意类似且更牛逼的死法。
其次,就算是如此没创意的死法,也依然可以渲染出痛感。
这里我抛砖引玉一下:比如切大脑片段,开脑壳时候多一些颅骨碎裂的音效;开完大脑后新鲜的脑子还有些颤巍巍,头皮发麻的时候会有一大堆鸡皮疙瘩,头皮边缘的毛发微微竖立;他因为用手找脑子比较不方便,先用手指——指甲不太干净的手指去找头上的洞,手指摸了摸头上的洞,直到碰到自己q弹的脑仁... ...比如女道友敲自己一手一脚的片段,当她把脚敲断脱扣的时候,手上的链子猛震一下把她的手胳膊甩脱臼,此时受伤的脚一个特写,已经骨肉分离。
链子甩动她撞到一个大柱子上,她受伤的那只脚又被180度弯折(咔嚓音效),这时镜头前景的她痛到浑身发抖、脸色煞白甚至毒瘾发作,背景处的倒计时还在计时... ...比如女医生最终成功逃生,毒气停止释放,但她的脖子却被卡在圈里拔不出来,而这时女医生姘头并没有死透,随着镜头上移,透过玻璃,只见男人缓缓站起身来,手上拿着女医生捅自己用的刀子,一点点朝卡住的女医生走去。
其实根本不是致命毒气?
“no!!!!!
”全剧终... ...片子其他的槽点也很多,比如节奏太拖沓;老年人关怀的部分被处理得太过矫情--是电锯惊魂还是公益广告啊?
有人说单就jigsaw全程出镜这点就比其他部强,要我说,jigsaw的魅力就在于他的深不可测,看完这部之后,我感觉老爷子好像没那么深。。。
我觉得是编剧的锅。
①《电锯惊魂10》的故事线是发生在《电锯惊魂1》的几周之后。
②片尾(小段字幕之后)出现的场景,正是《电锯惊魂1》里的主要场景——浴室。
并且完美衔接了《电锯惊魂1》,在这里能看到第一部最后的男主亚当的尸体。
③剪辑师Steve Forner在剪辑开头真空吸眼器那段时,惊动了洛杉矶警察,因为有邻居举报说“他家里传出尖叫声”。
幕后照片④这是整个系列中第一部没有警察掺和电影,片尾出现了警长Mark Hoffman,这是科斯塔斯·曼迪勒 Costas Mandylor第6次饰演这个角色。
⑤这是系列中片场最长的一部(118分钟),也是系列中第一部以约翰·克莱默为主角的影片。
⑥《电锯惊魂10》媒体新鲜度为80%,系列中最高。
⑦影片作曲依旧是之前的作曲查理·克劳泽Charlie Clouser。
⑧影片导演是凯文·格劳特 Kevin Greutert,他曾指导《电锯惊魂6》《电锯惊魂7》,其中《电锯惊魂6》是系列中最后一部用胶片拍摄的电影。
⑨竖锯第一次被放置在自己的陷阱里。
⑩剧组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来制作陷阱并进行测试,以保证其机械上真实可行来提高影片的真实感,最终个别地方还是需要工作人员隐藏起来进行操作。
幕后特辑文/女神的秋裤2023.10.24凌晨/青岛更多精彩影评:【河边的错误】他才是凶手——深度解读
故事教育我们:①不要轻易相信电视上的广告 神医很多都是演员假冒 团伙骗取患者天价医疗费用或者出售自己的保健品②不要让自己的孩子独自去陌生的地方踢球玩耍 要在大人看护的范围内进行活动 以防被陌生人拐走③入职高薪企业公司必须查明是不是正规 以免被日后被人连带进行报复 踏踏实实工作 不要幻想不切实际的
多少有些失望的一部,罪与罚的不对等让Jigsaw的理念成了空话。
后面的人性光辉段落也让系列氛围遭到破坏,而且设计地相当矫情,使得反派变得完全脸谱化且降智,好不容易立起来的一点高智商、狠辣的人设最后时刻完全崩塌。
另外Jigsaw的过度曝光把系列标志性的神秘感、紧张感全抹杀了,跟导游一样,每次都得亲自下来向小朋友们说明下一个游乐项目的玩法,最后还真是亲自演示了一个项目,面具玩偶骑自行车和录音机完全成了脱裤子放屁,有不肯听的小朋友还不是得老人家亲自下来。
电锯惊魂系列一直呈现的是一种接近”神罚“的效果,有罪之人被迫面对自己的罪行,承担后果,甚至有机会获得救赎,除了各种刑罚奇观,心理惊悚感也是核心要素。
这次刑罚奇观依旧保持水准,可心理惊悚感全没了,如果没看过前作,只看这一部的话,完全成了一个愤怒消费者的复仇。
只能说是历代最亲切的Jiasaw了。
对于新粉丝来说,也许片中夺人命的道具并不算出众,但对于粉了十五年的我来说,大爱。
整部电影把人性刻画到细致入微。
赚绝症人的钱的人,绝对得下地狱。
即便是帮凶,也不得善终,因为主谋不会让帮凶好过。
唯一“重生”的是那个讲出了真相的出租车司机。
如果说一到八部有点都市传说的嫌疑,这部完全让我感觉融入现实,竖锯也遇上了诈骗,还是有点像网络版的。
不由让我感叹,现实里其实人更恶心,很多时候我们被骗还要感谢他们,不得好死的人真的太多了。
不管怎么说,损人利己不行。
有时候,认命才能过得更好。
在特定的环境和适当的刺激下,基因可以像开关一样被激活或关闭。
“我得了甲状腺癌,晚期。
”“我得了脑癌。
”“你赢了。
”我帮助人们克服内心的障碍,做出积极的改变。
我的太阳西沉是为了再度升起。
看来你的英语水平跟我的西班牙语水平差不多。
你们向垂死之人做出了承诺,承诺救他们的命,结果却利用了他们唯一拥有的东西——希望。
这不是惩罚,这是救赎。
所有人都应该有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只要找到生命的意义,就等于找到了灵魂。
大脑的适应力极强,有些人被切掉了半个大脑也能重新适应。
他们用虚假的希望杀人。
人为了活命,什么话都能说出来。
任何有意义的事物都不容易。
从见到你的那一刻起,我就一直想揍你了!
惩恶扬善绝对不是SAW的主题,克莱默更多的是发现现代人轻飘飘不负责任的生活观念,生活在用虚假虚无虚荣构建起来的现代性里。这是一个关于生命轻与重的哲学命题,他要逼迫所有人面对真实生命的重量,做出一次选择。朝闻道夕可死,更多是在超度而非惩罚。
果然是这个系列最棒的一部续集,还是得靠“竖锯”重出江湖。尽管情节还是和以前一样,在杀人机关和血腥暴力上提升强度,但是这次独辟蹊径从“杀人魔”的视角去揭示不少热门话题,从网络诈骗到医保制度的漏洞,再到棘手的医患纠纷,给这个虐杀类型注入了现实意义。看到“杀人魔”被诈骗集团坑惨的一幕,竟然让人心生感触,连身患绝症的孤寡老人也下狠手,就能证明坏人的道德廉耻、人性良知早已不复存在。虽不是为采用私刑辩护,但有了这个前提,足以让观众能从人性的角度去理解陆续出场的虐杀方式。
这是套着电锯壳子的一部血腥复仇片而已
就像看一壶水被放在炉子上烧开一样顺理成章毫无波澜。
无语死了 本来看到一大半都觉得很有那味 突然反转了 反转就算了 最后真正的反转还拉得离谱 像饭吃一半发现半截苍蝇 最坏的人最轻松的结局 我不理解 而且非要拖个小孩进来干嘛 谁要在电锯惊魂里看人性本善啊 有病吧 we are so fucking sick 拜托
编剧惊魂
今年万圣档的片子还是很强劲的。
实际当年的《电锯惊魂》是有缺失的,首部的约翰在机关设计上更偏重自己情绪的宣泄,他用血肉折磨来惩戒恶人的立场如何转变,正少了本片剧情的过渡(他在医院幻想惩戒护工是首次萌生使用血肉机关的想法吗?),但可惜约翰跟阿曼达的演员都老了(尤其后者表演状态也不好)。电影整体视听回到了纯正的电锯系列的味道,对于每个机关,都由约翰在现场解说,半成品机关也能拿来就用,锯腿切头抽骨髓、自挖脑浆钻胳膊的特效也做的令人牙酸,当然约翰佯装失败引两反派入局的过程还是太理想了,你怎知人家脱身后就不会立马崩了你?剧情简单,尝试治病的约翰遭遇骗子团伙,摇来阿曼达将其一网打尽集中调教,电锯系列本身也是给观众的情绪宣泄,这次瞄准针对绝症患者的诈骗,选题还是不错的
除了血腥部分挺恐怖之外,劇情太多槽點了⋯⋯
这一集我站竖锯及其门徒,如果说世界上有谁担得起竖锯的game那就是这种级别的诈骗团伙了。
还是那个意思,我讨厌任何想要装成上帝的家伙,我烂归我烂,你要杀就杀,不要假惺惺的恶心我。
时隔这么多年终于又有一部能看的电锯了,整体不错,但女boss只是杀了合伙人完全不是什么考验啊,即使不中圈套也会干掉吧。。。。真离谱
《电诈惊魂》。经历整整二十年,电锯惊魂系列一步一步沦为卖弄血浆奇观的粉丝大电影,演员喊的撕心裂肺,观众看的龇牙咧嘴,原来锯家人的准则不是救赎与忏悔,而是大家一起痛并快乐着。曾经让人头皮发麻的竖锯密室,如今成了啼笑皆非的极限求生训练营,魔鬼女教练带头加油喊号子,看谁割的准,比谁切的快,骨髓脑叶血浆全场倾情义卖,买啥挑啥都两块,咱们锯家人玩的就是心跳。病入膏肓,人在他乡,愣是布置一个机关密室出来,那得天天逛旧货市场才能凑齐这么多散件儿吧大爷?把男的抓住了又放了,竖锯我本是在世神童小诸葛就偏爱欲擒故纵嘿嘿。我只想说一句,有这个时间精力把全球脑外科大夫抓来弄一个超大型国际会诊,老虎凳辣椒水全用上,搞不好就诞生了一次医学界的技术爆炸,再不济也能把手术做了啊。PS:看看阿曼达那苍老的脸,下次别拍前传了。
比起之前教育人要珍惜生命,这部的复仇感和代入感就很棒了,作为知名大型连续电影的续集,能做到这个程度不能苛求更多了,所有元素都集齐就够用
带入了一下,勇敢面对死亡吧!游戏开始之后,我只想说,让我死,反正横竖都得死。反转的有些无力。。结尾留这么个遭人恨的玩意活着还要拍11是吧!她不可能跟竖锯一起完成“伟大事业”的。人设崩得厉害,这个ip放弃吧。别继续了。。
刚看完西语版的《电锯惊魂10》我可太喜欢了这一部的质感非常到位 让这个系列重回巅峰时期的feel 那种脏乱的/锈迹斑斑的机械美感主要是尺度也是系列之最 这一部编剧的脑洞真的厉害印象最深刻的两个游戏:60秒内自折五指否则被真空管吸走眼球3分钟内给自己做开颅手术并取出部分脑组织作为一部限制级血浆电影 电锯惊魂一直在打破传统认知 系列第一部目前仍在豆瓣TOP250榜单上占有一席之地 而本片昨天在烂番茄上开分就达到了86 影评人和观众反馈都是系列最佳 在台湾地区甚至还和医院联合举办献血送电影票活动另外本片故事非常简单和完整 没有看过系列任何一部也可以看懂
虽然不敢说是这个系列回春吧,但是最起码这部是一个很完整的故事,而且两位门徒左膀右臂齐上阵的场景的确不多见(请注意有彩蛋)。这一部“游戏”其实并没有比之前有创意,但是“玩家”都很敢玩倒是真的...
(略有剧透)继SAW 3D之后最好的电锯惊魂来了,一个活生生的约翰,一个不那么完美的约翰,一个蛇蝎美人,还有一个为以后埋下的种子。这才是正统的电锯惊魂系列续作,从2010年之后,我等这样一部电影,等了足足13年!看到约翰被这样一群杂碎欺骗,看到约翰发现自己被骗愤怒的摔掉准备的礼物的时候,真的心都碎了…更别提那蛇蝎心肠的贱人,不惜让无辜者受难的丧尽天良的手段,真的太虐心了。这一部电锯惊魂,实在是太棒了,电锯老粉终于泪目。
我来不是为了看你们被诈骗的,我就是想看点纯粹的创意鲨人!这一点都不过瘾👎
终于有部合格续集了。虽然结局的存活令人不爽,但却强化了竖锯的两个游戏理念:一定要遵守规则;每个人都值得给second ch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