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记忆
Revoir Paris,Paris Memories
导演:艾丽斯·威诺古尔
主演:维尔日妮·埃菲拉,伯努瓦·马吉梅尔,格莱戈尔·科林,玛雅·珊萨,艾玛杜·孟波,娜斯提亚·戈卢别娃·卡拉克斯,安妮·莉丝·海姆伯格,索菲娅·勒萨弗尔,Clar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22
简介:一个晚上,Mia在巴黎一家小酒馆遭遇恐怖袭击。 三个月后,Mia仍然无法恢复她的生活,只记得那天晚上发生的事情的片段,她决定根据自己的记忆中进行调查。 当时,她和一个男人藏在一起,袭击时她握着那个男人的手,随着这些记忆浮现出来,她的生活也发生了改变。详细 >
非法移民和合法公民的手在恐袭里紧握是动人的,但不懂为什么关于ptsd的其他情绪要处理得这么没有感染力
去年好几部关于巴黎恐袭的电影,这部大概是最俗套但又最扎扎实实从受害者角度讲述伤痛记忆的一部
一场在餐馆的恐怖袭击。鲜花烛光祈祷之后,巴黎恢复正常,清洁工将鲜花照片像垃圾一样铲进垃圾车,只是当事人重启生活很艰难。 餐厅顾客有社交网络,每周的聚会来帮助他们。餐厅无证移民工人事发后偷偷离开,都不留下姓名,然后立马为生计奔波,哪有时间去回忆。
时隔七年,终于有了一部以15年巴黎恐袭为背景题材的电影,七年,也差不多是心理创伤后可以系统的重新面对、反思事件全貌的时间跨度,就此也成为本片的叙事风格偏向,这是一部献给经历15年恐袭、献给当时在巴黎的所有人的心理纾解电影,也是一部PTSD症候群的观察切片,叫《巴黎记忆》所言不虚。影片的结构并没有什么新意,女主开片后直接跳到短暂失忆的状态,与男友、家人的关系矛盾缺乏铺垫,因而无法判断此时她的精神状况,会给人一定的跳戏感,不过全片的节奏把控很稳,有一种温柔而有力的力量徐徐展开的感觉,在“心理咨询”功能性上做到了上佳。进一步电影将最大的悬念最后还是落在了恐袭发生的移民问题带来的文化冲突本身,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共同生活在巴黎却无法互相触碰的两个圈层开始得以互相拥抱,这就是对这场恐袭最好的总结与反思。
恐怖袭击幸存者的故事 埃菲拉的表演非常出色
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多多少少也有了一点恐袭后遗症,熟悉的街道、用来呼吸的街道可以被枪声和尖叫声占领,它们潜行在这座城市所有的历史之中,并非值得铭记的荣光,而是像伤痕一样挥之不去的“坏历史”。仿佛是对巴黎的幽灵拓扑学描写。作为幸存者,另一种本雅明笔下的flâneur。
握着手抗击生命中的侵袭
Le diamant dans le trauma / merci de m’avoir tenue la main
心理伤痛是这样缓慢得
喜欢 没有爱情那段就更好了
mia在mass shooting中失去了记忆,她尝试与同是受害者的当事人建立连接,找回那对对她来说改变人生轨迹的1个小时40分钟。影片沉重、窒息,聚焦巴黎的难民和政治事件话题下的普通老百姓视角,是与这几年时事息息相关、有迹可循的。# to find the diamond in the trauma # you never know how happy and lucky you were to be in a no trauma world
#2023 EUFF KL# 寻找记忆的部分如同暗店街,我的过去,一片朦胧,只能以他人的只言片语拼凑自身的存在,但节奏把控的不好,其他受害者的表白有些俗套
8/10.女主是一起恐怖分子袭击案的幸存者,但她对袭击发生时的记忆已经消失殆尽,丢失记忆是创伤综合征的表现,可能也是大脑在自我保护。随着记忆一点点的回来,治愈才刚刚开始。寻找记忆,寻找幸存者,过程不急不缓,风格柔和低调,还不忘表现法式浪漫,最后女主同幸存者伙伴的拥抱是全片最感人的地方。
以为小清新文艺片,结果开头袭击,感觉有点意思了,但后半部也太平白了。前半部看了还感觉剧本很好(说实话我可能被荼毒了,这种事故ptsd失忆然后找寻有点像什么抖音短剧
当你遭遇恐袭事件后还会爱巴黎吗?由幸存者带领我们再次进入这个城市,去看那里的人,感受那里的气味,穿越在不同的地点,抵达不同的回忆和生活。电影没有深入或介绍恐袭的背景,也不屑用伦理的大斧头造成相互的批评指责,没有这些层次却依然能打动人心。我们相聚,我们还活着,我们当然也爱巴黎。
Une minute de trop à la fin.
挺无趣的
观感不是很好 整体效果有点没在预期之内这部影片的题材本来是很吸引人的 但叙事太平 情绪表达也欠佳 故事冗长乏味 不是很喜欢
这个故事讲得好!虽然突然的叙事视角切换有点怪+和托马斯的感情升温很法。巴黎美。
挺难看的,看不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