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诺亚陪同科尔出现在本的办公室时,沉浸在哀悔中的本在确认诺亚的身份后,大呼“我的天啊”。
两个与艾莉森有过婚姻关系的人,竟然同时出现在他面前。
即便伴侣“因不了解而结合,因了解而分手”的论点成立,相比之下(之前本与艾莉森也分手了),科尔和诺亚也该是世上相对最了解艾莉森的男人。
科尔解释来此的目的是找答案,因为“发生的事对我们而言太匪夷所思了”。
见科尔不依不饶,纠缠不休,本愤然道:“因为在我遇到她之前,她就已经伤痕累累了,你们觉得在你们做了一堆破事以后,我还能对她造成任何影响吗?
我试过了,你想知道艾莉森•贝利发生了什么?
科尔,你怎么不照镜子找找自己的问题?
” 在驱车找艾莉森的路上,艾莉森的两位前夫闲聊,知道之前她去洛杉矶找过诺亚,科尔问艾莉森为什么去洛杉矶,诺亚没说不知道(事前事后艾莉森都没说目的),而是“我不是很确定”,因为“我从来就不明白她做事的动机”。
科尔颇有同感,上周艾莉森要求跟他调换一下接琼妮的时间,说她下周要去密尔沃基参加一个研讨会。
家里突然不见了艾莉森,科尔以为她去密尔沃基开会,科尔开车到了会议现场没找到她,得知会议开幕已三天,艾莉森却还没有报到。
赶巧科尔遇到本,本和艾莉森一起学习创伤后应激障碍,且之前在一起,本也不知艾莉森身在何处,听说她是飞去洛杉矶见前夫了。
在家里,科尔找艾莉森一块做什么她都不去,即便是不得不去的家庭聚餐,她也要等人家快吃完才到,或者干脆缺席,搞得科尔无奈无语。
慢慢地科尔有了口头禅,“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吧”,听这话妯娌玛丽觉得不对劲,艾莉森却说“我们挺好,没事”。
误传报警事件后,科尔听艾莉森的劝告,决定放弃一切,牧场和故土,跟艾莉森一起闯荡江湖,哪怕是去天涯海角,他匆忙追到车站,没想到遇到诺亚。
艾莉森站在追来的科尔和寻来的诺亚中间,却谁都不要,独自上车扬长而去。
两个痴情傻男人,在车站上面面相觑,不知做何感想。
诺亚调侃科尔是抑郁男,轻易不开口,但科尔跟艾莉森有一次大吵,见乔斯琳送科尔回来,还恋恋不舍的,怀疑性嫉妒爆棚,迅即翻脸,“你要干她随便你,就是别逼我看着”。
闻言科尔愤怒,他不知道艾莉森到底想要什么,指定的书看了,心理治疗了,甚至找牧师忏悔了,全没用。
谁也不能替他承担责任。
见科尔急眼,艾莉森开始示弱,她主动亲吻科尔,科尔以为她想再要一个孩子,便邀她进屋上床。
没想到她瞬间眼睛又瞪圆,威严不可侵犯。
科尔恼羞成怒按住他在车前盖上野合,问她“你难道要的是这个?
”艾莉森竟然回答说“是”,原来她怀疑科尔刚才与玛丽在车上那个。
当时暗处窥视的诺亚心急如焚,他看不下去美女遭难。
知道附近有英雄,美女却不呼救,诺亚也只能莫名地瞎担心。
二任前夫诺亚跟艾莉森有一次很意外很认真的争执。
诺亚好不容易避过官司(抢救马丁,感动了海伦,决定共同监护,协议离婚),搞定离婚,租下艾莉森之前相中的房子,到雅典娜(有如盖尔的导师,只是没说是前世印加公主)所在的夏令营接她。
但是艾莉森告诉他,“你有一阵子没有联系我了,我以为你已经放弃了我们的关系。
”诺亚一头雾水,不知道是什么逻辑。
诺亚说:为了和你在一起,我毁了自己在乎的所有人,我毁了自己的人生;为了你的瑜伽课竟然不走,艾莉森告诉他,“但我不属于你,我们并不生活在你的书里,你无法控制我。
” 如果仅仅是这样,诺亚沮丧之余可以很爷们地离开,毕竟是艾莉森先抛弃了他。
但是一番强吻和 野合后,她又告诉诺亚“我怀孕了”,进退不得的诺亚真恨不得掐死她。
接不走,也脱不掉,此时诺亚终于知道“他为什么杀她”了,至于“怎么杀”之前已经有过实战,如法炮制即可,很快诺亚就向哈利报捷:“我写成了”你要的结尾了。
不论是原配婚姻的丈夫,还是婚外情转正的丈夫,其实对没有认识艾莉森六周的本了解她。
本是以救美英雄的姿态出场的,刚认识就有一次深谈,本自述参加两次阿富汗(经历),“我真的感觉很麻木,我有一段时间我很难同他人有性关系。
” “对一个男人来说,那比死还难受。
” (感受),“所以我经常喝酒,然后我又能做爱了。
”“我感到孤独,然后想亲近一个人。
”(欲望)分享自己的经历、感受、欲望,达到了分享的四、五层次。
因为艾莉森回应“我理解”、“我懂”、“这也是解决你不举的一个办法。
”(一般的女子不跟男人讨论这种问题)两人的亲密度迅速提高。
艾莉森和本第二次见面,一起尝试转眼脱敏疗法,艾莉森分享丧子之痛外,还分享了儿时溺水的创伤,这样深层的隐私,艾莉森告诉本“我以前从未跟人说过这个,没跟科尔,也没跟诺亚说过。
” 为什么跟刚认识一、两周的本说,不跟科尔或诺亚说呢?
这才是科尔(诺亚此时已敢当配角)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科尔为什么会认为“发生的事对我们而言太匪夷所思了”呢?
之前艾莉森好好的,不但没有精神问题,还被之前的恐惧症的主治医看中,准备培养她成为正式的心理治疗医生。
艾莉森去密尔沃基参加国际研讨会,其实是就医的岗前培训。
事业正蒸蒸日上,正在圆她的医生梦的进程中,她为什么要突然选择轻生呢?
跟本虽然很亲密应该没有性关系,这是科尔没有急于揭穿本已婚身份的原因。
在看守所里科尔对艾莉森说,我需要你,想你,爱你,厌倦了一直假装不在乎你。
艾莉森则说“那就别装了。
”她希望科尔能做快乐的混球。
科尔夜不能寐,半夜将艾莉森约到海边交谈,艾莉森说“我们总是回到彼此的身边。
” 海伦在洛杉矶家中接待从纽约飞来的艾莉森,“我一直有个奇怪的想法,我觉得你们(艾莉森和科尔)最终会在一起。
”艾莉森否定说科尔过得很好,她和路易莎找到了新办法,效果还不错。
哪里是她和路易莎找到新办法,而是科尔继续装他的“好人”。
诺亚不了解艾莉森有情可原,他跟艾莉森的婚姻蜜月期刚开始就被捕坐牢。
诺亚几乎被她搞疯掉时遇到奥斯卡,奥斯卡从小跟艾莉森一起长大,自持对她知根知底,说诺亚你就是一个游客,开车路过着,觉得她迷人无比,悲伤可怜,顿生拯救之心。
其实,她都是装的,不是她因丧子心碎了,她根本就没心。
说得诺亚一愣一愣的,觉得是那么回事。
剧中没说科尔和艾莉森什么时候结的婚,儿子4岁溺死是两年前了,那么两人的婚姻至少该痒了。
儿子死以前夫妻生活情况不得而知,丧子之后,两人便格格不入。
科尔无论说什么,艾莉森都不回应,科尔像他父亲一样,属于抑郁型的男人,对妻子采取了“随便你”的态度。
…… 是啊,世上最难懂的就是人心!
|{�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三岁前已形成根本性格。
而性格形成于抱持这块基石之上。
失去抱持体验的人仿佛是毫无目的、毫无地点地在宇宙中坠落。
《婚外情事》中的女主艾莉森就是这个一个人。
人的抱持体验主要是婴幼儿时有安全感的母亲提供的,而母亲的安全感源于对父亲的信任、接纳与感激。
艾莉森婴幼儿时的母亲谢莉对艾莉森的父亲没有信任、接纳和感激,只有恐惧、怨恨和排斥。
在艾莉森的人生经历中父亲没有出现过,一双大手将她从海水中拉出来,这是她涉及父亲的唯一的梦幻般的记忆,就这么一点点最终都没有得到母亲的证实。
你看,艾莉森有如孙悟空般的精灵。
父性的意义是生活中需要的保护、指导、信心、知识和智慧,使得生命有所依托。
生命中深层次的“父亲”的形象,根植于我们自己内心中,为我们提供一种权威感,让我们觉得自己是生命中的主宰。
如果缺少父亲的指引和权威,我们就会失去控制,找不到生活的方向。
现实中艾莉森是没有父亲的,父爱空白,父性缺乏,使得艾莉森生活没有主心骨,常常冲动行事,常常说不清行为目的和动机。
《情事》的第四季主要是挖掘艾莉森成长经历的。
我们大概知道艾莉森从小由外祖父母抚养,没有离开过蒙托克。
从她与科尔回忆读高中时夜里潜入龙虾卷餐厅偷食和胡作的经历,知道她高中是在蒙托克读的,与科尔是同学。
从她听不懂报考医学院的预科课,推断她没上过大学。
因此她对冷泉村房东大叔说大学毕业就结婚了是假话,试图缩小跟房东太太伊冯娜的层次差距。
在首次“两家”人聚餐上,艾莉森描述她与诺亚的雨中灯塔相遇,丝毫没有作家偶遇村姑的意思,就像要佐证焦大不会爱上林美媚一样。
若不是罗伯特一再解围(这注意引起伊冯娜的警觉),艾莉森终难自圆其说,连当事人之一的诺亚都坦言“说的像真的一样”。
因为状况不详,女主结婚丧子以前的经历咱们翻篇,就从与诺亚的这段婚外情事说起。
我们对女主红杏出墙不做道德判断,我们只是视其为是她人生的一次选择。
这次选择不能说是女主一时冲动,离开洛克哈特家,离开蒙托克的想法伴随她的丧子之痛挥之不去而日渐增强,苦于没有遇到感觉合适的摆渡人。
(奥斯卡挺热心,但是本地人) 奥斯卡问艾莉森和简,晚上巴特勒家需要派对服务谁去,艾莉森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但在洛克哈特家后边的马路上,艾莉森跨着单车,心里想“他们若知道我的想法一定觉得可怕”(派对上可能遇到诺亚,她觉得主动出击),决心下定她给简打电话,去派对服务,借一条性感的紧身短裙。
情场老将布鲁斯一眼就看出艾莉森来钓蠢货,海伦也看出她在诱惑丈夫。
选定目标,势在必得,不能延迟,表现艾莉森长不大的童心。
刚刚得到,瞬间就要抛弃,表现出艾莉森的冲动和任性。
其实,双方已婚绝非秘密,艾莉森惧怕展示自己的脆弱。
其实信任是对等的,她同样不想知道诺亚是否是“四洲通缉的罪犯”,因为她是深陷受害者牢笼的罪犯。
刚刚还说什么都不要,转眼就什么都要,要最高大上的,而且要阿里巴巴立即兑现,别说等9个月惠特尼毕业,就是9个小时,她也要跟奥斯卡睡一次。
奥斯卡这个久经沙场的老手,也被弄得晕头转向,不知道这15年一遇的轮回老天是怎么设定的。
好在诺亚比较靠谱,把艾莉森请到冷泉村,诺亚在时虽然艰难艾莉森还能坚守,诺亚应急招送马丁去医院抢救,手术后留下看护儿子10天,艾莉森因违诺看到《坠落》书稿,愤然跑回蒙托克家中,好像是想跟科尔复合,结果还是待不下去,于是跑到母亲所在的瑜伽夏令营学习。
父性意味着“闯荡江湖”,讲究的是权威、规矩和目标。
艾莉森无视权威,不讲规矩,目标多变,任性的像个调皮的孩子。
比如说要圆医生梦报考医学院,上课不到半学期,擅自退学(应该跟丈夫商量一下)跑到蒙托克合伙盘下龙虾卷餐厅。
开始吃住在餐厅,一副大干一场的样子;餐厅遇到集团化国际化的机会,她不但加盟谈判迟到,还浴后便装出席,散乱的头发还是湿的,完全不主意餐厅高层的信誉与形象,她不适合高层管理,只适合做端盘子的待应生;餐厅经营没几天,她又要去伍德郎医院去当医生。
医生没干几天,就翘会飞去洛杉矶,讲的是去见前夫,见了面却什么也不说,仅展示了状态的糟糕,事后诺亚也不知道她来加州做什么,空落前前夫科尔的一顿老拳和抱怨,“你为什么不多做一点?
”不知道她的需求,诺亚做什么呢?
以状态不佳扣留吗?
为什么相对而言,科尔与艾莉森最般配呢?
与诺亚总结的他跟艾莉森的共同点“我们都是看见所爱实在眼前的人”不同,科尔与艾莉森都是成长过程“缺爹”的人。
科尔肤浅加百列虽然是他10岁离他西归,但加百列回家是妻子雪莉用“在孩子出生前你不回来,我就去死”逼回家的,加百列能喜欢这个孩子吗?
这种眼见的冷漠,或许还不如雅典娜母女的“眼不见,心不烦”。
这也是艾莉森跟婆婆过不到一块的原因,同样是洛克哈特家的媳妇,妯娌玛丽就跟婆婆处得来,应该玛丽将“妇道”,在婆婆面前不那么我行我素。
在加州维克家里,海伦曾与艾莉森诚恳交谈,希望她改变观念,不要总是扮演受害者,自己的生活自己做主。
艾莉森当时似懂非懂,点天说也许可以试试。
但见到本她还是充当受害者,一口咬定是本骗了她。
如果她肯承担责任,秉承“我的选择我负责”,双方都是成年人,吃亏占便宜都是经历一回,相信本不会那样极端反应。
本在疗程中没有说谎,不存在骗婚骗色骗财问题,一场伯拉图式恋爱而已,精神恋爱有什么受害者?
即便是海蒂知道,一定会闹离婚吗?
两人交往的第一天,本就告诉艾莉森他戒酒禁欲的疗程还有五个月两周三天结束,结束前不允许约会。
这是多么明确的规则,但艾莉森不断与本约会,邀请本到家里来。
本所以说“你勾引我”,“你使我戒酒失败”,原因是在本康复前,他要想勃起只能靠喝酒,艾莉森与本约会,还跟本做爱,本就只能破戒。
当然,本这同样是甘当受害者。
如果艾莉森尊重本,尊重他的选择,他的戒酒禁欲疗程,自然不会所谓被骗的问题。
看客是否记得,第一次同游布鲁克島时,诺亚接到妻子电话,答应傍晚18:30到家。
艾莉森起身就走,诺亚追出来解释:“我知道这些对你来说都很简单(一千与一千零一个),但是我不想过得偷偷摸摸的,如果我跟你上床,那么……。
”艾莉森马上说:上周你把手伸进我的内裤里。
诺亚辩解说那不是一回事,艾莉森坚持“就是一回事”,诺亚说:好吧,就算一回事,也许我后悔了呢,你听我解释,艾莉森坚决地“不听”。
后来,当面对本时,艾莉森成为改变主意,或者说先后悔的那个,她对本说:“我不欠你什么,你是成年人,我没有勾引你,就算我有,我他妈改变主意了。
”或许不会出事。
“现在,在我拨通你老婆电话前,赶快滚出我家。
”这完全是火上浇油,惟恐天下不乱。
艾莉森如此不讲规矩,然极端恐惧的本,激惹性增高,爆发攻击性行为,甚至动了杀机。
甘当受害者,还是是“纯粹的受害者”,就是一点责任不想承担。
在关系,双方的行为是相互影响的,怎么会有纯粹的受害者?
笔者说一句心里话,体谅本的现状和婚姻状态,艾莉森也应该表示愿意承担责任,想本表示歉意,肯定他之前的关爱和友好。
反射弧长,忽然想到的= =Cole从第一季开始就是一副美国土长红脖的形象,络腮胡子,一脸愁容,有点大男子主义,但好歹有责任感又痴情(。
)多多少少算是美国男儿or底层人民(?
)的代表吧。
和Noah这样的中惨对比强烈。
与原配离婚后新任妻子Luisa是非法移民,因为身份问题带来的不安全感,导致Cole和Luisa之间渐生嫌隙……最终Cole虽然没有回到Luisa身边,但许诺会为她申请公民,最后两集不断出现(其实也挺突兀的)全家清唱民谣《This Land is Your Land》This Land is Your LandThis land is your land, this land is my landFrom California to the New York islandFrom the Redwood forests, to the Gulf stream watersThis land belongs to you and me.I rode and rambledI followed my footstepsCrossed the golden sands of your diamond desertsAnd all around me a voice kept sayingOh, this land belongs to you and me.This land is your land, this land is my landFrom California to the New York islandFrom the redwood forests, to the Gulf stream watersThis land belongs to you and me.This land is your land,it is my landFrom California to the New York islandFrom the redwood forests, to the Gulf stream watersThis land belongs to you and me.Remember this land belongs to you and meThis land is your land, this land is my landFrom California to the New York islandFrom the redwood forests, to the Gulf stream watersThis land belongs to you and meRemember this land belongs to you and me这不就是讲人民当家作主和美国精神的歌嘛= =妥妥是在反对川普的移民政策啊= =
一直甘做悲惨英雄的科尔,终于下决心混球了一把。
《情事》第四季终结集,在雅典娜主持的艾莉森海滩葬礼上,轮到科尔抱坛感言时他口无一言,捧着艾莉森骨灰坛狂奔而去,于法于情这都是混球举动,难道就不悲惨吗?
对人生倍感迷茫的科尔在父亲曾经的情人南的帮助下终于下定决心,不再硬装悲惨的英雄,准备像艾莉森说的那样做一个快乐的“混球”。
他甚至等不到从东海岸回到蒙托克,表白心切的他从巨石镇直接开车赶往美国中部的密尔沃基找开研讨会的艾莉森,这样可以早一点见到她。
可惜“我要跟你在一起做快乐的混球”这句话生前艾莉森听不到了,演绎的是现在版的“人欲爱,亲不在。
” 如果说命运取决于人的选择,科尔可以“悔不当初”吗?
最紧迫的一次选择机会源于奥斯卡的假报警,诺亚的真提醒。
在那种贩毒被告发,警察将至的惊心动魄时刻,艾莉森是劝科尔放下一切马上离开,但一贯是龙头老大的科尔不可能此时丢下家人自己逃跑,再说如果真的是家族贩毒事发,身为贩毒的头目他当时跑掉也成通缉犯了。
这次毒啸科尔坚守,诺亚躲了。
稍后在岳父的颁奖会上,诺亚遇到艾莉森,两人旧情复发,婚外情死灰复燃,艾莉森进城找菲比,跟诺亚在他家里幽会,无意中发现厨房垃圾桶中的验孕棒,以为是海伦的,怀疑性嫉妒爆棚。
艾莉森怀疑诺亚根本就不想离开妻子,满怀怨恨地回到蒙托克,酒吧买醉时遇到奥斯卡,习惯性地用一夜风流来宣泄情绪,却意外从奥斯卡那里得到洛克哈特家牧场已一文不值的信息。
此时艾莉森心有归意,或者说还心系科尔,她好心向婆婆示警,没想到雪莉迁怒于她,不但谴责儿媳害死她孙子,并威胁要告发她出轨。
艾莉森对洛克哈特家彻底绝望,在确认科尔还不想脱离家族后,艾莉森决定绝地求生,她对科尔说“我爱你,但如果继续待在这里我会死,我不想死。
” 艾莉森离开后,科尔确认了牧场破产信息,终于醒悟,急忙去车站追艾莉森。
在火车站上科尔追到要蹬车而去的艾莉森,急忙抓紧时间表白“我准备好了,我们离开这个鬼地方吧,我不在乎去哪儿,你想去哪儿都行。
”可惜,艾莉森稍前已收到诺亚的留言,告诉她“我做到了,我离开了海伦”,此时她能答应谁呢?
她无言地各看了两个男人一眼,转身上车,让命运去选择吧。
人生的未来真是扑朔迷离,一再的误会和重创,使得艾莉森无法从容面对,她只想快点逃离这两个曾让她动情的男人。
在追爱的关键点遭遇情敌,这种意外和巧合足以人两个悲惨英雄式的男人脑子僵化,张口结舌。
如果科尔不是典型抑郁男,面对眼前自酿的苦酒,没时间像看茶叶算命那样紧盯傻等,应该像抢走骨灰坛那样毅然地随妻子蹬车,哪怕是闯荡江湖,哪怕是去天涯海角我都陪伴你。
科尔另一个机会是确定他是琼妮的生父。
有利条件是他已脱离洛克哈特家族单干,家中其他人谁也无法干涉他的选择。
问题是他再婚了,要跟前妻破镜重圆他必须先跟路易莎离婚,这需要能舍得做悲惨英雄的虚荣,敢于做世人眼中混球的勇气。
这两样东西科尔全有,只是此时他的勇气还不足以战胜虚荣。
最大的失误,同时也是最大的机会是碰巧他在嗜酒互戒会上知道了本的底细。
这是上帝派他去的(帮助流浪汉布拉姆),正如本所言,科尔不嗜酒却去参加嗜酒互戒会的活动,会上听到本的倾诉,知道了本性欲、喝酒、吸毒之间的联动关系,最近没有感觉有创伤后应激障碍,本的婚姻开始分崩离析,最近遇到一生中苦苦寻求的意中人。
会后请本做布拉姆担保人遭到本的拒绝,依据本急于离开回家帮妻子带孩子的理由,却再次确认本的已婚身份。
赶巧第二天科尔就在艾莉森家楼下遇到前来约会的本,很容易确认本近期遇到的女孩是艾莉森。
诺亚“被刺”成为疑案,被出轨的科尔当晚出现在罪案现场附近,与前来取证的警察犯浑被拘押,夜里艾莉森前来探视,发现两人“总是回到彼此的身边”的缘分,互表相爱之心,艾莉森激励科尔别扮演悲惨英雄,不如像她一样做快乐的混球,一旦做出决定,任何时候都可以来找她。
此时揭穿本的已婚身份,不仅个保护艾莉森不再继续被骗,还表明自己对艾莉森的在意。
艾莉森不死,科尔从巨石镇回来,就有表达意愿的机会。
我不知道此时科尔为什么会仗义起来,他与本只是一面一语的交往,没有多少交情,也不是很了解,或许只是觉得本互戒会上的倾诉很实在,当那么多陌生人道出那么深层的隐私,对艾莉森暂时的隐瞒,或许真的有难言的苦衷。
悲惨英雄是不能冒然豪情救美的,失去心爱的美人才有悲哀的理由。
关系的发展,并不取决于个体的选择,行为不会无中生有,而是在我们彼此的表现及反应的关系中产生的。
即便科尔对艾莉森说本已婚,刚刚坠入爱河的艾莉森会相信吗?
即便是将信将疑,还是会找本证实。
本回老实承认吗?
还是巧舌如簧地来一番解释?
科尔在前妻的葬礼上抢走艾莉森的骨灰坛,真的是一种混球行为,真是法理不容。
如果他没有现任的妻子,此举多少念旧的“情有可原”,问题他有妻子而且还在葬礼上。
所以他回家后,见面妻子路易莎的第一句话就是“科尔,我们结束了”。
失去的没有找回来,拥有的却失去了。
虽然我不曾进过婚姻,但这道理都懂,所以知道背叛的人多可恶。
莺莺燕燕的花花世界,人性,动物性,这是上帝开的玩笑,是人类的魔咒,看着她们说自己的人生是悲剧的时候,不禁心生怜悯,对众生,对众生。
突然明白主观幸福感有多重要,按自己的意思尽情的活,始终相信自己,尽如此幸运。
因为我们都太不完美,太不美好了,所以生活充满矛盾,不要让人生在错误中沉沦,我希望我的生活是美好的,我可以长成美好的样子,
编导搞得真的很般配,男女一号都是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
对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有诸多办法:如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动力学治疗、婚姻和家庭治疗、创造性艺术治疗、心理社会康复、住院治疗、药物治疗、团体治疗、催眠治疗等等。
笔者认为在诸种疗法中,认知行为疗法最适合像诺亚这种灵魂层次较高的文人。
诺亚一生最早最大最惨的应激源是高中毕业那年母亲的死,笔者一直用“安乐死”这个词,因为这是死者自愿的,且自己为主设计并实施的,死者死的时候很平静。
但由于经历,年龄、认知、资讯等种种原因,母亲的死一直是诺亚的最大应激源,他最大的一块“心病”。
这是诺亚最大的隐私,心灵最脆弱处。
他一直藏着掖着,挥之不去。
在布鲁克島的旅馆房间里,在艾莉森签离婚协议的前天晚上,诺亚向她道出这个埋藏许久的秘密:说高中毕业那年,他收到威廉姆斯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担心没人照顾病重的母亲,他将通知书藏了起来。
但母亲最终还是知道了,很是为儿子高兴。
毕业前一个月,母亲对他说想去死,也找到死的办法,但母亲多发硬化症严重到不能吞咽药片,他不得不帮母亲将药片碾碎混进酸奶服下,就这样他眼见母亲安静地永远睡了。
为什么对艾莉森敞开心扉?
诺亚解释为“你是我认识的其他人中,唯一另一个曾目睹自己所爱之人死去的人。
”其实,难以自圆其说,加百列入睡时艾莉森没有预见孩子会死,而诺亚清楚母亲这一睡可能再也不会醒来。
在纽约郊区的监狱里,诺亚借助幻想的狱警约翰对自己的灵魂进行了严酷地拷问。
他用文字袒露了心灵深处最阴暗的一面,他为了离开小镇,脱离平庸人群,开辟不平凡的人生,他蓄意将母亲“谋杀”(约翰的指控)。
这确实太自私了太卑鄙了,诺亚的灵魂忍不住拼命挣扎,他高呼“他不想那么做的,那事终结了他的童年,毁了他人生。
”其实,这话也是马后炮,高中生童年早就结束,母亲的死成就了一个凤凰男。
其实,人生就是从苦汁中熬出来的。
《情事》用第三季一季的长度来展现诺亚心灵的挣扎,灵魂的试炼。
诺亚保释出狱期间总是觉得狱警约翰在“跟踪”他,那个约翰简直是阴魂不散,如影随形,白天、夜晚、梦中,操场、酒店、卫生间、走廊、卧室,尾随的车上,幽灵般地出现诺亚周围的空间里。
约翰诺亚灵魂深处正义的化身,他一直在指控诺亚“你谋杀了她!
”。
诺亚想给自己做无罪辩护,但他确实为丢下病重的母亲去上下担忧过,甚至也有母亲死了就好办了的闪念;更难辞其咎的是他知道母亲想死,及怎么死的计划,他非但没有制止或告密(他误以为父亲不爱妻子,也不想管妻子),非但帮助计划进行有困难的母亲。
因为巧合他不能不把母亲的死,跟他那份全额奖学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联系在一起。
父亲亚瑟死前,诺亚意外在妹妹妮娜家见到父亲最后一面,父亲告诉诺亚,他50岁生日那天,妻子想送他一件特殊的礼物,安排他相亲,她以为他选定了目标,但被他拒绝,他爱妻子,坚持终生不弃。
这个迟到的真相,诺亚嘴上说不想听,但心灵的震撼极大。
其实他误解了父母,错看了父母的爱情和婚姻。
诺亚再不想见父亲,做为长子他不能不参加父亲的葬礼,臆想的约翰竟然也出现在葬礼现场的附近,说明父亲死了,诺亚让没能像母亲期望的那样“释然”。
诺亚那惊愕圆瞪的双眼,可以看出马丁对他的无视,比父丧还震撼。
不知道他是否想过,他拒见亚瑟近30年,父亲是怎样的感受呢?
诺亚无法理解父亲为什么把房子留给他。
据诺亚说或者认为父亲喜欢妹妹妮娜,生前定期到妮娜家,病逝前一直是妹妹和妹夫看护,妹夫JP支付所有的费用,这些父亲知道,却把房子留给了儿子。
诺亚母亲死第三次闪回是在家乡圣乔治镇的家里,他对逃学来祖屋躲清静的儿子马丁看姥姥临死写的绝命书(声明是自愿寻死,与他人无关),马丁疑惑“怎么像你的笔迹?
”诺亚解释道:“因为是我帮她写的,她已经虚弱到提不起笔了,所以我也是不得以。
我帮助了她去死,马丁,她当时是如此痛苦,只想早点解脱,于是我帮了她一把。
” 此时诺亚理解了父母,理解了父母的爱,让母亲痛不欲生的主要不是肌体的病痛,而是心灵的煎熬,她不想再拖累父亲,她想解脱的是无法相伴给丈夫幸福的愧疚。
诺亚在儿子面前,坦言“我帮了她一把”,而不是“我把她杀了”。
诺亚满怀歉意地对儿子:“知道我让你深深的失望了,也许你永远也不会原谅我,当然我爱你,你想不到我有多爱你,在你有自己的孩子之前你很难明白,我只是想让你理解我多一点。
如此,有一天我死了,你在清理我屋子的时候,就不用去排练那些,你永远不会去说的对白。
……‘’ 一直对父亲满腔愤怒,不让父亲靠近,跟他处处对着干的马丁,此时竟然挽了挽父亲的肩膀,答应明天早上就去上学。
诺亚在母亲死后一直拒绝见父亲,唯一在妮娜家见到的一次,他听到了父亲的告白,像逃避瘟疫似的逃避跟父亲的对白。
诺亚清理父亲屋子的镜头够长,但没有看到诺亚排练什么对白,或许他在心里紧张地排练,准备跟谁说的,他并不知道儿子和前妻会来。
我们不知道诺亚的对白是什么,排练得怎样,准备跟谁倾诉,还是找牧师忏悔?
父亲西归,过奈何桥时喝了孟婆汤,此生人间的经历也就忘了。
但诺亚还惧怕那个幽灵般的狱警,他居然买了凶器去约翰家灭他。
在约翰家见到约翰失聪残疾的儿子,他犹豫了,是杀死了爸爸孩子怎么办?
还是联想到爸爸“不管”孩子的艰难?
其实,约翰告诉了诺亚真相,诺亚出狱后他再也没有见过他,怎么可能四处去跟踪他,家里有这样的孩子自己都自顾不暇。
约翰知道诺亚精神不正常,所以制服他以后就放他走了,他的凶器都没有收缴。
所以,诺亚在回到住处以后,恐惧、内疚得意识崩溃,稀里糊涂扎了自己一刀。
我们不知道诺亚排练的心灵对白是什么?
莫非是对母爱、父性的新认知?
我们在后面诺亚对待惠特尼的叛逆,马丁的独立、维克的僭越、助安东上学,艾莉森溺亡等一系列问题的沉稳和担当,我们知道诺亚真正地接受了自己的阴暗面,有缺点,犯过错误,他仍然可以堂堂正正做人,无愧天地,也无愧自己。
看了第一季觉得不错,第二季开始有点看不下去,第三季直接跳过,第四季的开头忍了又忍,熬到最后却被深深触动了。
女主Alison 的横死是意想不到的,但是正如她母亲所说,她终于都找到了平静。
有一段对话说明了一切,她问Helen “为什么那些男人总认为我是一个轻浮的女人,难道是我有散发什么坏女人的味道吗?
”Helen 反问她“难道你真的不知道这是你可以控制的吗?
”换句话说,你又何必假装不知道自己都干了些什么呢?
这样飘忽不定,神经质,毫无责任感的一个女人,一直活在自己的痛苦世界里自怜自艾,男人们却迷恋她的敏感天真,爱她身上散发出来的狂野和激情。
可惜她不能止步于任何平静的生活,不能停止寻找,否则就会被痛苦淹没,最终死于莫名其妙的暴力之下。
似乎也找不出更合理的结局了,这样不着边际的一个女人,没有其他出路。
正如Helen 所说“女人只有不断的去承受经历,到足够大的年纪,自然就活出来了。
”她也是一个有很多问题的女人,唯一的区别是她的韧性和坚强,有直面人生的勇气,所以生活给她的创伤没有把她压垮,反而让她更豁达。
看到最后被Cole圈粉,这么的严肃忧郁,没有特别迷人之处,可是真心和执着永远不过时,在真正的爱情面前没有年龄,也没有经验之分。
他对女主的爱是旁人无法比拟的,因为除了爱他们还一直承受着同样的丧子之痛。
结尾他抱着Alison 的骨灰躺在他母亲怀里,说害怕像他父亲一样无法承受这些痛苦去自杀。
他的母亲说:“你不会,因为你是我的儿子,不像你父亲或Alison 他们那么虚无缥缈,你更像我,你脚踏实地,是一个斗士。
”据说还有第五季,感觉也没必要往下拍了,无非是要揭晓女主死亡的真相。
电视剧是要有所交代,可生活往往这么不明不白就结束了。
1. Find my scent in nature.2. Write down everything you love about me, and then wrap the words around my the scent. I love the she always called me on my shit. I love how smart she is. I love how she deals with grief head-on. When our boy died, I couldn't admit my own grief, so I made her carry the burden for the both of us. I made her feel like she was the weak one. I made her feel like she was going crazy so I wouldn't lose my own mind.3. Build a pyre. Imbue each stone with something you hate about me. Add the smell and the things you love, and then set it all ablaze. I hate how unforgiving you are. I hate that you never told me how unhappy you were. I hate that you ran off with Noah fucking Salloway. I hate what shitty tastes you have in men that you are always picking guys who don't deserve you. I hate that you gave up on me. I hate that I can't give up on you.Before you do this, you need to state your intention: I want to be free of you.4. Sleep with someone new.5. Now you've finished all four tasks, and so the exorcism is complete. If it worked, and you no longer love me. Send me these letters back so I know. I remain yours - mind, body and soul.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翻译成白话是“上天降下的灾害还可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罪孽可就无处可逃.” “人的主观陈述是不可信的。
”这是日本导演黑泽明在影片《罗生门》中想表达的一个主题。
而美国导演杰弗瑞·雷纳让《情事》的男女主角们分别陈述案情。
让我们透过角色的陈诉,逐渐洞察了他们的内心世界。
上天降下的灾难或可顶替承担,自己造成的罪孽却如影随形。
我们先说说男一号诺亚的天灾和自孽。
在前期的诺亚自述中,他给我们描绘出这样的情境。
读高中时母亲病重,东海岸唯一对妻子忠诚的卡车司机,父亲亚瑟却不管病重是妻子,要么不回家,回家便自知喝酒,喝得烂醉如泥,不管家事。
开始妹妹尼娜还帮他照顾母亲,上高中后搬出去,后来跟一个老外走了。
家里只有她照顾日渐病重的母亲。
大学寄来录取通知书,家里没钱但他获得了全额奖学金,他担心母亲无人照顾,将通知书藏了起来。
学院追踪奖学金获得者动向,将探询电话打到他高中学校,学校将电话打到家里。
母亲知情后,为了不耽误儿子前程,决定自行安排“安乐死”,在诺亚知情且协助下,母亲服下过量镇静剂死去。
诺亚满怀“谋杀”母亲的内疚和对薄情父亲的怨恨离开家乡小镇上学。
离开家乡后他再也没回去过,拒绝见绝情的酒鬼父亲。
诺亚的母亲患多发硬肌症属于天灾。
母亲想早日解脱,想出自尽的办法——服用过量的镇静剂,即便被查出,家人也不用承担责任。
诺亚一直尽心照顾她,且是最听话的孩子,病情日渐严重,如果说实在疼痛难忍,加大点药量也不会引起诺亚怀疑。
诺亚的心里可能想过,如果母亲病逝他就可以放心上大学去。
与母亲寻求早日解脱是一种“不谋而合”。
在第二季第4集诺亚海伦嗑药醉驾被警局羁押,诺亚带着三个孩子去妹妹尼娜家借宿,意外见到年迈但不糊涂的父亲亚瑟,父亲告诉他:“我的50岁生日,你母亲情况已经很不好了,带着支架,靠轮椅代步,她想送我一件礼物,她把我叫进厨房,说她在图书馆遇见一个女孩,‘金发、年轻、还是个自由党’,她说想让我见见他。
”“我拒绝了她,我拒绝是因为我爱她。
”闻言诺亚竟然说行了,我不想知道。
他不想也不敢面对真相,宁愿活在想象世界里。
亚瑟的话说明他爱妻子,不想放弃病重的妻子不管,而且诺亚母亲也爱父亲,感激他多年相爱相伴,不忍拖累他,想找一个人接替自己照顾丈夫,同时也能使儿子解脱。
因为亚瑟坚持不离不弃,母亲无奈选择了自我了断。
第三季第6集,父亲去世,诺亚离家近30年第一次“荣归故里”,没想到儿子马丁逃学也来到爷爷的家。
为了感化这个不争气的儿子,酒壮怂人胆,诺亚拿出了当年他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和奶奶的绝命书(避免家人承担责任)。
看到奶奶的遗愿,马丁问怎么是像你的笔迹?
诺亚解释说“因为是我帮她写的,她已经虚弱到提不起笔了,所以我也是不得以。
我帮助了她去死,马丁她当时是如此痛苦,只想早点解脱,于是我帮了她一把。
” 诺亚显然改变陈述,他说“我帮了她一把”,而没有说“我把她杀了”,或者如他臆想的狱警约翰的指控“你谋杀了她”(谋杀死者应该是不知情的)。
不管诺亚想不想知道,爱不爱听,亚瑟二十多年后终于见到儿子的表白,诺亚是听到了。
无形之 中大大减轻了诺亚的罪恶感。
至少母亲早走,也是为了父亲,甚或主要是为了父亲。
这次诺亚对马丁说,“因为是我帮她写的,她已经虚弱到提不起笔了,所以我也是不得以。
我帮 助了她去死,马丁。
她当时是如此痛苦,只想早点解脱,于是我帮了她一把。
” 马丁奇怪爸爸为什么跟他说这个,诺亚坦然你爷爷和我不怎么讲话,这正是诺亚和马丁的现状。
诺亚没有责备马丁(责备没用,马丁的顶撞像条件反射),理解他经历不够(“在你有自己的孩子之前你很难明白”),“有一天我死了,你在清理我屋子的时候,就不用去排练那些,你永远不会去说的对白。
”显然醒悟先前对父亲的误解,歉意和愧疚已无法当面告诉父亲。
诺亚在父亲追悼会上的致辞,哪像个著名作家?
或许是没有“排练”好?
为了能让孩子去上大学,母亲宁愿赴死,这是何等的母爱?
此时的马丁怎么能拒绝父亲“为了你妈,去上学”的恳求呢。
诺亚爱子心切,不得不对马丁说出当年奶奶为让儿子上学做出的选择和牺牲,但心病未除,他还时刻惦记着那个讨厌的狱警约翰。
重回家乡小镇路过约翰父母开的五金店,在同学口中得到证实,乔装顾客从约翰母亲嘴里套出约翰家的住址,买了凶器上门寻仇。
发现约翰家有失聪的残疾儿子,根本没可能整日四处跟踪他。
诺亚否定了约翰的跟踪(侦破诺亚母亲谋杀案,为妻子顶罪幻觉中诺亚已承认),惶恐乘车返回学院时,诺亚又想起约翰用书稿审问他的情境, 回到租住的学生廉价公寓,诺亚仍然疑神疑鬼,怀疑约翰循踪而至。
一场“生死搏斗”后,诺亚冲洗手上的血迹,仿佛听到奇怪的声音,惊恐恍惚中扎了自己脖子一刀。
此时诺亚并没有本能求救(比如赶紧打电话),他觉得这是上老天的惩罚,上帝来帮他解脱。
被抢救清醒后,诺亚不得不相信“被扎”,因为自己扎自己致命的一刀无法解释。
这是诺亚的自作孽,警察在现实中既找不到作案人,也分析不出嫌犯的作案动机。
自作孽不可活,诺亚怎么又活了?
应该是自作孽没做够吧。
诺亚作死的节奏把控的还挺快。
自尽被救后四天出院,便借朱丽叶的小红轿车去蒙托克找艾莉森续缘,艾莉森坚持离婚。
无奈他以完成布鲁克島一日游为签离婚协议的条件,在岛上偷用水池泡澡(不怕感染)。
签了离婚协议诺亚驱车回城,再次臆想约翰开车跟踪,逃跑闪躲之际撞车,幸好车毁人未亡。
这也是诺亚自作孽的一次作死。
在父亲家中,马丁听劝起早开车回城里上学,诺亚醒来发现马丁不在,开始挺欣慰,瞬间紧张起来,他想起当年父亲追他,高喊“诺亚,你对她做了什么?
”的情境,一路跑到湖边,看到马丁站在湖中,本能地边喊边下湖营救,等“马丁”回过头来,却发现那是年轻时的自己。
臆想成真,诺亚在湖中挣扎在,呼叫着,还好湖水不深,前妻赶来及时,也是两人心有灵犀吧。
海伦听马丁说昨晚跟父亲在爷爷那儿,不放心开车赶去察看,见诺亚嘴里喊着马丁在湖里挣扎,急忙将诺亚弄上岸載回家。
这显然是诺亚罪恶感作怪的又一次自作孽。
诺亚最荒唐的自作孽是为海伦顶罪。
艾莉森的“推”属于正当防卫,后果无法预期,承担不了多大责任;海伦交通肇事(她酒驾没人能证明)意外至死负全责一般判三年以下,但显然不是全责,斯科特本人和艾莉森都有责任。
但诺亚非要主动顶罪,源于他对妻子和情人的愧疚。
最后要说的是,诺亚这次出轨也是自作孽。
腻烦了婚姻中的圈养,觉得像是身处囚笼,巧遇一场爱情了搭救,结果妻离子散,妻离在预期之中,但子散却难以接受,大老远地追去加州,结果前妻告诉他“原来你就是地震”,要求他“保持距离”,诺亚本来还抗议别让维克喧宾夺主,但海伦告诉他维克得了绝症,活不了几天了,这让诺亚看到了希望。
天作孽让维克早逝。
科尔因妨碍公务被羁押,艾莉森闻讯前去探视,发现科尔为是否离开路易莎纠结。
科尔想维持好男人形象,担心沦为像诺亚那样的混蛋。
艾莉森开导他,或许你和我一样沦为一个混球,“或许你会会成为一个快乐的混球,而不是一个悲惨的英雄。
” 布鲁克島一日游后,诺亚和艾莉森就沦为世俗的混球了。
不能说他们从此没快乐过,至少两人偷情阶段是激情而快乐的。
是否可以说甘心做隐蔽的混球才可能是快乐的。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被称为国际级的“情感大师”或“婚外情专家”,渡边有一个研究成果,说男人期望能一直偷情,而涉足的女性开始愿意偷(怕男人不敢,怕男人的老婆知道),一旦偷成且觉得把牢时,便下意识地把暗偷变成明抢。
比如艾莉森发现诺亚敢领她回家,在夫妻卧室偷情(大忌!
),她生怕海伦不知道,洗澡时故意将海伦的护法露全部倒掉。
诺亚在家里从来不用护发露,大半瓶突然一下没了,海伦必然问谁用了(按年龄看,惠特尼会用护发露,但不见得跟妈妈同一品牌)。
家人都否认后,海伦必然会想到家里来了别的女人,能在家里洗澡,不是一般的关系。
做为过度诺亚想以写作需要的名义租一间小房子,作为藏娇的“金屋”,将就到女儿惠特尼高中毕业,但艾莉森坚决反对,房子要大住着舒服,时间要快,她不能等(跟布鲁克島表态时判若两人)。
坠落前或许你还有选择的余地,开始坠落后往往就身不由己了。
发现艾莉森贩毒,而且执迷不悟,诺亚当机立断,断绝关系,马上带全家人离开。
首先遭遇有心人奥斯卡的敲诈,如果诺亚自己有钱也许好办,可惜诺亚的大额支出都是岳父埋单。
给背叛女儿的女婿掏钱做“封口费”,想他都不敢想。
其实,诺亚的出轨很大的成分是想摆脱岳父的“钱锁”。
没辙诺亚找铁哥们麦克斯去借,问题是麦克斯是一直在等机会的,虽然能痛快借钱,但不会诚心为诺亚保密。
哈利将诺亚推荐给出版商伊冯娜,在冷泉村借给诺亚一栋河边木屋,艾莉森开始半公开做混球,在伊冯娜没有看《坠落》书稿前,她对伊冯娜隐瞒书中女主原型的身份,但对简公开了自己的去处。
身份稍有泄露就不好过了,最先上门讨伐骚扰的是惠特尼,要赶她走,要强行下了她的戒指。
等伊冯娜看了《坠落》书稿,立刻改变了先前祝福的态度,将其视为危害婚姻的危险人物,因为伊冯娜与罗伯特的婚姻就是源于婚外情,危险人物如此接近她不得不防。
诺亚的书不出版,面临着身无分文,《坠落》出版成为惊世之作,名利双收,艾莉森成了“笼中之鸟”,在公开场合,没有公关经理伊登的批准,一句话都不能说。
无意中闲聊一句,立刻就成了网络的八卦新闻,需要公关经理去专门处理。
混球行为法理不容,做混球在社会上是无法快乐的。
想快乐除非是当事人自己偷着乐。
艾莉森对科尔说:“如果你现在离开路易莎就不能再扮演好男人了,你会沦为一个混球,就和我一样。
但或许你会成为一个快乐的混球,而不是一个悲惨的英雄。
”是有背景有目的的。
艾莉森一心想获得琼妮的监护权,科尔完全可以阻止她。
艾莉森有意识让科尔出轨,希望科尔认为她情绪稳定,可以照顾琼妮,因此直接给她监护权。
看到科尔感觉为难时(不敢做混球),她立刻威胁“我的身体状况可以做爱,但却不能做我们孩子的母亲?
”罕见将能否做爱与照顾孩子能力扯到一起的。
但科尔自己,艾莉森说的是与他做爱,这就变成了对科尔的威胁。
无疑是说“我就混球了”,但艾莉森此时快乐吗?
路易莎很敏感也很实际,马上意识到独揽监护权很可能失去老公,法庭上她主动说可以与艾莉森共同监护琼妮。
不是靠做混球(不是科尔直接给),此时艾莉森反倒是极其快乐的!
笔者有出轨和回归的亲身经历,承认出轨,希望能回归,妻子算见过世面的,接受回归,但坚持严肃批判。
最初三年感觉羞愧难当,生不如死;不得不背地潜心修炼,猛喝各种心灵鸡汤,直到修炼到对不愉快的情境不起任何情绪反应。
勉强做到被视为混球心里不难受,但也绝无快乐可言。
2018年8月30日
什么玩意
普通生活里经历的一切,让你蜕变。没想到主角会死。。。。
虽然这剧不可思议的拍了这么多季,,但是这季真的不错
半夜看的我心情很不好,为何要把她写死呢???
这是一季季绵密堆叠起来的真实,像一场漫长的精神分析,这是美版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爱莉森临死前的内心独白:“我一辈子活在痛苦之中,或许正因如此,让人们以为我很软弱,或者正因如此人们才会把我当成他们悲伤、愤怒以及失望时的出气筒。”一下子让我理解了她的处境,被弹幕骂了4季的女主,终于看清了自己的一生,也终于毫无意义地死去了。
本来觉得第三季已经没什么可讲了Alison糟糕的生活让人厌烦。第四季仿佛恢复了第一季那种有趣的细密,两人记忆的不同很能说明些什么。Alison失踪cole怎么这么胖了…看得无比妥帖舒服 看完想平静地睡
没意思
终于觉得Helen有点高级了,是太高级了,怎么总放不下Noah这老小子我想不通。
编剧优秀到现在已经四个主角都讨厌了还是喜欢这部剧。
把命题作文写生花比肆意流淌更难吧~支线深挖生造还有实感太不容易了~vk的父母行为冷漠而合理~除了印度人~华人最能理解~公路旅行这段超棒~细节上贱人们擅长道歉于是不那么贱了真好~于个人的一点~不消逝未见得是真的~但编剧和我都是相信那挂的~真不确定这好不好~南的线有点乡愿~也许不是乡愿~谁知道呢~关键是~现实面没差
据说是罕见的低开高走的美剧。弃剧了。 演员非常喜欢 但是剧情真的不是菜,sorry
这一季真狗血,女二变女一,女一被写死...
艾莉森遇到痴情善良的好男人时是强悍的加害者,科尔被她伤到遍体鳞伤,诺亚也没有好下场;遇到欺骗冷血的坏男人时就变身隐忍宽容的受害者,知道了本已婚已育,不指责,藏着掖着好像她的错
有第五季也不看了,故事讲完了
这一季故事性比以往更强,同时也丧失了些视角转换带来的对情感的深度挖掘。不过也是四季中最流畅好看的一季。
Ok 但是这一季也太多drama了吧,主角眨一下眼睛就有人死了、有人怀孕了,有人又fuck了谁。。。
这一季新角色相关剧情都大洒狗血,出轨已经反复讨论过了,于是开始讨论死亡。Noah开始洗白🙄不得不说连续两季季末都有金句:第三季,每个人都会从父母身上吸取教训,直到某一代终于拥有完美的童年。第四季,没有人规定一个人对两段感情的感觉必须是一样的。
2018.09
A的死我是没想到的
这剧吧,大家劈个腿,感觉可正常了.四个主角已经因为死亡少了一个,不知道剩下的三个会是什么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