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物性格来看,吴富春是一个热情,有着人之常情的贪婪和软弱,但在善的驱使下,仍会冒着生命危险救下原本对他不友好的荆如意。
荆如意一直是一个善良的人,她不想俄罗斯女人葬身冰海,不想让吴富春清蒸企鹅。
理性而且善良。
影片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人物的变化,原本毫无关系甚至单方面敌对的关系,后来变成了生命共同体,一个是腿,一个是大脑,两相配合才有生存的可能性,所以最开始是我“我”想让“你”活,因为这样“我”才有可能活,这是一种自私的爱,到后来,“我”可能不能活下去,“我”希望“你”能活下来,好好地活。
这是一种忘我伟大的爱。
拥有智慧和爱的人是无法被战胜的,无关结局如何。
感动于科考队不畏艰难,一往无前,终其一生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
感动于导演、演员克服重重困难将这样的作品呈现在我们面前。
薛定谔的荆如意 最近没写稿子,因为没咋看电影,迷着看剧来着,两周只看了这一部电影,因为是书粉,期待了很久,所以还是要说说。
首映日,看完这部电影跟朋友聊天,说到电影的结尾,然后在讨论杨子姗饰演的荆如意到底死了没有,我俩的意见还是比较统一的,然后又在群里问了其他看完片的小伙伴,结果说什么的都有,有人认为如意是死了,有人认为她没死,要相信奇迹。
问了一圈,得出一个结论,这位荆如意,是薛定谔的杨子姗,是既活着又死了。
当然了,这是一句玩笑话,因为从个人的角度,我认为杨子姗终究还是死了,而且我特别喜欢这个结尾。
并不是因为荆如意死了我才喜欢,因为《南极之恋》这个结尾,升华了电影的主题,就像片名一样,这是一部发生在极致残酷环境下的极致浪漫电影。
再联系起该片南极实地拍摄的经历,这也是一个发生在现实(非理想)环境中的理想化故事。
杜绝尘世的极致世界原著小说我是看过的,叫做《南极绝恋》,其实电影之前也是叫这个名字,中途经历了一次改名。
世界上最冷的极之地、一男一女,要啥没啥,孤立无援,如此环境之下,故事该怎样发展?
想起了当年看书的时候,当看到两位找到那个废弃的小站的时候,差点把书扔了。
心说这个设定太扯了,那么大南极,就偏偏掉到一处有房子和食物的地方,太巧合了。
后来一琢磨,也没办法,如果不这样安排,故事没发编,这俩根本活不下去。
其实,这部《南极之恋》在看得时候,开场跟当时看书的感觉差不多,代入感是不佳的。
这不是剧作方面的问题,而是设定。
因为电影的故事场所,与观众的距离实在太远了。
电影开场直入主题,上来就坠机,电影的故事场景直接进入南极,广袤而遥远大陆对于观众来说是陌生的,在这样的环境下,两位主角与观众之间情感联系不够。
通俗一点的说,电影缺少了“人间烟火”,距离我们太远了。
举个例子,汤姆·汉克斯的《荒岛余生》,前面也有汉克斯在家中和船上日常中的人设铺垫,结尾部分也有,这就是“人间”戏,随后才落难到孤岛上,观众有着一定的代入感。
不过随着情节的展开,也就是他们进入到废弃小站之后的故事,才会明白电影为什么没有“人间”戏份的铺垫,《南极之恋》从头到尾都发生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为的就是突出“纯粹”。
南极是美丽的,开场赵又廷苏醒过来之后,广袤的冰原一望无际,在这样纯粹的环境中,仅有的两位主角的情感戏份,自然也是不夹杂世俗的味道,且与各自的在尘世之中的身份完全剥离,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抛开各种的社会身份,完全在一个与世隔绝的环境下,毫无顾忌的相爱。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本片是“极致环境下的极致浪漫”。
薛定谔的悖论:残酷并浪漫着一位土豪男,一位电波女,主要演员只有两个人,片长114分钟,但过程并不算枯燥,这是之前没有料到的。
因为两个人的完全剥离的各自的身份,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就是白纸一张,所谓的个性、心眼、甚至习惯作风这样的“传统人设”完全不管用,能够面对的只有对方,用《西游降魔篇》中黄渤的一句话,“我TM能去哪儿?
”
所以,在这样的条件下,两人的故事看似单调,但实际上是有趣的,看过电影的其实都明白,两人在小屋中是最有意思的地方,因为在这个环境下,一切尘世人设都没用的情况中,唯一成立的就是角色的性格对比了,所以两人在小屋中的互动,无论是幽默还是温情,才有看点。
所以,在这个故事体系之下,能够明白导演的用意,他在极地残酷且纯粹的环境中,注入了纯粹的浪漫主义。
《南极之恋》的导演吴有音,也是原著小说的作者,加上拍电影这次,这位一共三次登陆过南极,还去过一次北极,是以科考队的身份。
所以,他是一位对极地环境的呈现有着丰富经验和拍摄技巧的电影导演。
南极究竟是什么样子,大家是既熟悉又陌生的,都知道那里环境残酷,但谁都没去过,不知道残酷到什么程度,但吴有音是了解的。
所以也别再质疑电影中赵又廷和杨子姗在南极求生的常识问题了,我相信没有人比导演更了解南极。
举个例子,杨子姗割腕,但没死成,她说自己“解决不了”,为什么?
因为伤口被冻住了。
电影并没有波澜壮阔的大场面,但所有的遇险情节很真实,那赵又廷段掉到冰裂缝里的戏份,看得我缺氧,掉到水里那段就别提了,这么冷的天气可以感受一下。
电影的环境渲染是残酷的,却又是浪漫的:否则也就不会让他们找到一个避难所般的废弃小屋,有了一定的取暖设备和食物,缓解了求生欲,才能产生浪漫的元素;然后生存基础是有限的,为两位设定了一个限时任务,才能产生残酷的环境,最后剥离社会身份的一男一女在这样的环境下,只能相爱。
残酷与浪漫,这两个看似矛盾的基础,在本片中的合二为一,两位主角,既不像《青春珊瑚岛》那样乌托邦般的二人世界,也不如《荒岛余生》那样就汤姆汉克斯老哥一个那么惨。
所以,整部《南极之恋》,也如“薛定谔方程式”一样,残酷与浪漫两种矛盾关系的叠加态。
如此前提下,回到开篇,荆如意的生死之谜也就揭开了。
(如下内容有剧透)解读结局:轻轻地你走了,不沾染尘埃原著小说结尾荆如意是活下来的,电影进行了相应的改动,其实算一个开放式的结局,在既残酷又浪漫的环境中,看似是可以读解出不同的含义,有的观众认为最后奇迹出现,杨子姗获救,有的观众认为这是残缺的美好,无疾而终的爱情。
但真实情况呢?
个人观点啊,杨子姗是真的死了,电影虽然一再渲染浪漫,但“浪漫不是超现实”。
极光,鲸鱼,电影中杨子姗亲口讲述了关于极光的传说,是死去少女的灵魂变化的。
关于鲸鱼,她也说过“希望生命像鲸鱼一样强大。
”电影中赵又廷两次碰见鲸鱼,第一次差点扑街,最终还是活了下来,呼应了杨子姗“生命像鲸鱼一样强大”的梗,第二次是鲸鱼的骨架,含义在于“鲸鱼这样强大的生命也逃不出自然法则”。
最终,杨子姗在极光下“睁眼”,“看见”天上的鲸鱼,这代表什么?
这是少女的灵魂啊,她在腿断的情况下,在南极坚持了75天,生命已经如“鲸鱼一样强大”了,最后是灵魂化作了自己一心称念的鲸鱼,融入了极光,用另一种方式“活着”。
这是戏剧化的手法,唯美浪漫,却残酷写实。
如果剥离开情节隐喻,从电影剧作上来看,最后也必须要“搞死一个”。
因为电影的故事发生在南极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前文说过,《南极之恋》没有丝毫“人间”气息的渲染,为的就是要剥离开二者尘世中的身份设定,从而进入到纯粹的浪漫中。
换句话说,二者是存在身份乃至阶级上的差异,真实生活中,二者是不会遇到一起,更不可能产生爱情,否则就变成了童话故事。
咱就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泰坦尼克号》为什么让杰克死去?
并不是为了刻骨铭心的爱情悲剧刻意为之,而是因为二者的身份和阶级差异。
电影是基于真实事件虚构的爱情故事,并不是童话,一个穷小子和富家女,尽管电影设置了灾难和富家公子对二人的关系进行种种阻挠,但无济于事。
因为一艘大船就是一个封闭的环境,与世俗完全脱离,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两位身份差异极大的角色才有机会相遇,并产生单纯的爱情。
如果杰克最后没死的话,两人上岸之后的爱情,也会是一场悲剧,因为基于的是写实的浪漫,而不是童话的浪漫,卡神不会让世俗玷污纯洁的爱情,所以才会让杰克死去。
《南极之恋》也是一样,就在这个与世隔绝的残酷环境中,去享受单纯浪漫的纯粹,并不会带到尘世中去。
首发于公众号:电影文酷dreamcrowfilm
评分只有6.8,但看得我很感动。
很多吐槽说,情节设计不合理,不真实,各种意外总能活着回来。
我不苛求真实性,我期待男主能活着回来。
我感叹于整部电影能不断地打动我。
这不是一部苦兮兮的、哭哭啼啼的电影。
面对困境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强大的不服输的内心,在忍受身体疼痛、面临死亡恐惧的同时,电影还描述了很多美好,告诉你,面对困境,你可以去经历它,始终相信它会过去,而且只要它过去了,这会是一种极珍贵的经历。
男女主的演技是真好,一开始严肃矜持冷漠的女主,因为腿断,没有选择,必须脱掉裤子又面临无法大小便时候,羞愧、悲愤、无奈演的太好。
男主从一个满口脏话口头禅的土豪,慢慢体现出真实的善良、勇敢、有担当。
两个人从互相嫌弃,到互相依靠,到互为支撑,共同经历生死的感情发展也毫无违和。
总之,是一部好电影,比韩剧日剧的生死爱情片更优秀。
《南极之恋》要想有出息还得有件貂儿!
既《致青春》之后赵又廷与杨子姗又一段虐恋!
不得不说在这几乎只有两个人的电影里,两位主演的表演是出色的,足以撑起整部影片!
问题出在编剧,第一富春这个人设有点太过于完美;第二两个人情感的转折点一定要用事故推进,那两个人到底是因为真正喜欢对方,还是因为只有彼此才互相依靠呢?!
第三结局的处理真的太差了,无论从情感还是逻辑都是最差的选择!
6分!
ps:充满知识点的电影!
《神话》里的大反派曾经说过:驱动人类做事的最高欲望不外乎两种——贪欲和求知欲。
而在这个故事里,男女主人公则分别是这两种欲望的最佳写照:吴富春为了一笔大生意亲自前往南极考察,并要求机长冒着恶劣天气起飞,我估计他花了不少钱,这个行为直接导致飞机的坠毁;荆如意则是为了科考而来到南极,她也被卷入了这次坠机事故,还在坠机的时候摔断了一条腿。
在这片危机四伏的土地上,只要走错任何一步,都会送掉性命。
但富春仍然救起了如意。
事实证明这是对的。
两个人相互扶持下去,便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而一个人,无论是心灵还是肉体,都太容易在这片土地上迷失方向了。
在这片蛮荒之地,他们没有任何交通工具可供使用,只有自己的双腿最可靠。
那段逃亡之路并不顺利。
但他并未扔下她,虽然在这个时候,她一点忙都帮不上。
他却只是喘了喘粗气,咬了咬牙,然后继续负重前行。
天真在这条路上,跌跌撞撞,他被芒草割伤。
——《止战之殇》
终于,两人逃到了一个小屋里。
这个小屋是科考队留下的屋子,里面有一些过期的罐头、柴油发电机、还有电取暖器。
他们是幸运的,眼下是南极的夏季,极昼天气下还有阳光护驾。
而且,屋子里的物资能保证他们活下去。
他们也是不幸的,因为他们猜不出来科考站究竟在哪个方向。
遇险后,两个人原本的三观被打得粉碎。
如吴富春所言,他是个只认钱的土豪。
在逃亡的路上,也没忘了把一大摞钞票揣起来。
而荆如意则认为,开口闭口谈钱的人简直俗气透顶,对这种人,简直是夏虫不可语冰。
在南极的恶劣环境下,任再多的钞票也是一文不值,而知识可以在关键时刻救他一命,他的思想渐渐发生了变化。
而她则发现,自己怎么可能不食人间烟火。
任她用再斑斓的梦编织出一个女神的形象,也终归要脚踏实地。
女神也会断腿,连拉屎撒尿都需要俗人来帮忙。
他在娜塔莎的坟前烧掉了那一摞钞票。
与其说是祭奠死去的娜塔莎,不如说是祭奠自己的过往。
她则亲手剪掉了自己的头发,剪掉的不仅仅是那一丛杂乱的秀发,更有自己昔日那清贫孤高的幻想。
他们没空和过去的自己挥手告别,只是一脚把过去的自己踹进了凌云渡而已。
他对金钱的痴迷,她对清高的追求,全在现实面前被撞得粉碎。
弹奏肖邦的夜曲,纪念我死去的爱情。
——《夜曲》
在南极的凛冽寒风下,一切矫情都没有容身之地。
无论是白月光,还是朱砂痣,都没有个卵用。
但衣服上的饭黏子可以糊口,墙上的蚊子血则告诉我们,生命就算再卑微,也得凑合活着。
说什么人心险恶,道什么世事无常,说一千道一万,还不是因为每天睁眼闭眼,眼前全是黑压压的人头。
睁眼车水马龙,闭眼灯红酒绿,那是城市的常态。
而事实上,人们在城市中生活得太久了,他们早已忘却了对大自然的敬畏。
而在人类社会的边缘之地,几个人的力量太过渺小,他们甚至连大自然的余威都经受不起。
虽然这个小屋由科考队建成,这些人本都是优秀的科学家。
但这些人似乎并不是虔诚的无神论者。
就在这个屋子里,圣母玛利亚的雕像就立在门口,以满怀的悲悯俯视众生。
在大自然的怒火中,人类脆弱而无助。
他掉进冰窟窿里,九死一生。
她本是最不该迷信神灵的科学家。
可在此时,她紧握着观世音菩萨的玉雕,泪流满面地祷告着。
脆弱时间到,我们一起来祷告。
——《以父之名》
吴富春没读过什么书,动不动就要骂几句脏话,看起来粗鲁而无知。
但冷眼旁观的如意却不这么认为。
他没有乘人之危,在她无法反抗时占她的便宜;也不那么自私,仅有的食物也会分给她一些。
在他的粗鲁之下,包藏着一颗善良、仗义的心。
他在外出钓鱼时,他偶尔会想起,有个女人在等他回去,或许,这便是家的感觉吧。
他只记得,那次他掉进了冰窟窿,险些冻死。
是她用自己的体温重新救回了他,两个人裸裎相拥。
他身上的冰凌渐渐融化,心也敞开一条缝隙。
在圣母玛利亚的注视下,他为她戴上并不存在的戒指和项链。
她却说,我身边没有你的位置。
南极是我的归宿,却不是你的。
当我在这里长眠时,我希望你好好活着。
她还说,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那毅然决然的样子,像极了不肯回头的唐泽雪穗。
他却反驳她,明明是相忘于江湖,不如相濡以沫。
她一本正经地祝他大富大贵、子孙满堂,寿终正寝。
他却找了个机会,一口吻了过去。
我此刻却只想亲吻你倔强的嘴。
——《七里香》
当他在野外罹患雪盲时,是她的声音在为他指路,呼唤他回家。
善良的他救回了她,却也间接地帮到了自己。
这下子,两个相互扶持的人如游坦之和阿紫一般,彻底被命运这根绳子绑在了一起。
你是我的眼,替我观看风雪的变幻。
我是你的足,为你踏进冰冷的荒原。
他们的心早就贴在了一起。
他们知道彼此都没那么完美,却愿意接受对方的一切。
话又说回来,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人呢?
在那片与世隔绝的蛮荒绝地上,不会再有虚伪和欺诈,只剩下赤条条的人性本身。
恐怕只有在这种地方,我们才能看清楚一个人的真面目吧。
他终于找到了极光站。
可万万没想到,当他回来时,雪崩已经掩埋了一切。
他在雪堆里找回了她,她睁开了双眼。
故事就在一道冲向天空的极光中结束。
这才是应有的结局。
就算相濡以沫很难。
可相忘于江湖,又谈何容易呢?
雪地里相爱,他们说,零下已结晶的誓言不会坏。
——《不该》
其实这部电影并非完美无瑕。
如很多朋友而言,有些常识性的错误是硬伤。
比如,贝尔·格里尔斯早就告诉我们,在极低的温度下,穿湿透的衣服会死于低温。
但赵尔·格里尔斯却能平安回到小屋里,还能开动柴油发电机,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这部电影里的细节也是耐人寻味的。
在南极的环境下,赵又廷脸上的皮肤一天比一天粗糙,最后胡子拉碴,面目全非,这是比较到位的。
躲在屋子的杨子姗则嘴唇干裂,还在最后罹患了坏血症。
在那个环境下,这完全是有可能的。
这部电影亲赴南极取景拍摄,不得不说是勇气可嘉。
在后面的片花里,我看到在南极拍摄的那些场景。
无论如何,这部电影开创了在极地拍摄电影的先河。
它究竟价值几何,不妨让时间来证明。
而它最大的价值却并非在此。
南极是个荒无人烟的地方,也是个拷问人性的地方。
在那里,人的本质一览无余,截然不同的价值观也有了激烈碰撞的机会。
无论如何,相濡以沫还是相忘江湖,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无关风月,我题序等你回。
——《兰亭序》(完)本文原发于公众号:吃书达礼。
如需转载请与本人沟通。
谢谢!
PS:没请周董来配音乐,好可惜。
PSS:请在观影前备足纸巾。
女生不要画眼线,不要画眼影,打粉底要慎重,以免哭花了脸。
没上映以前就很期待 因为两位演员都很喜欢 终于在家电视📺上看了 觉得很无感 我觉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大概是对这部电影最大的褒奖和最狠的批评 除了远赴南极实地拍摄 整部电影亮点太少了 感觉都可惜了去南极这么好且这么艰难的经历 杨子珊基本充当科技馆讲解员的角色 对剧情的整体推动主要靠旁白科普 让人感觉很没有真实感赵又廷就牛逼了 掉冰窟窿 得雪盲症 这都不是事 一个人就揣着几颗糖在南极到处转悠还不带迷路的说实话 剧本的bug太多了 但我想最大的违和感来自于 是否在那样极端的环境里 当保命和活下去成了唯一的目标 人性是否还能散发出那么多的善意 甚至和一个陌生人产生爱情?
我的看法是 其实人在有限的资源面前都是自私的 但是看看赵又廷 一个人拖着两个人逃命 (其中还有一个死人 因为女主不忍心把她丢在那里 )这他妈也太伟大且愚蠢了吧?
你他妈都坠机失联了不想着怎么保命 难道还想着厚葬呢?
但是无法否认有人作伴总比一人面对好 只是电影确实把人性渲染得太柔软啦 有点难以接受这样的设定
杨子珊抢在春节档之前上映的《南极之恋》,是一部融合了灾难与冒险元素的爱情电影,杨子姗饰演的荆如意,是一名高空物理学家,她与赵又廷饰演的婚庆公司老板吴富春困在南极腹地无人区冒险生存75天。
在酷寒、没有物质供应、随处都是绝境的环境中寻找救援,虽然性格水火不容,但逆境中的互相扶持使二人在这个过程中相恋了。
影片中杨子姗有着大量的专业性台词,这成为了她拍摄中最大的难点,因为生活中的她根本分不清左右和东南西北!
即便如此,她仍被这个珍贵而又美好的故事所打动,接下了荆如意这个角色,很多桥段也成为了她至今难忘的场景。
杨子珊和赵又廷《南极之恋》是杨子姗与赵又廷继《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后的再度合作,谈到这次的配合,杨子姗表示二人更加默契。
由于私下关系太好像兄弟一样,所以就连在他面前拍大尺度的露背戏也不会尴尬。
这次赵又廷随剧组亲赴南极,杨子姗的戏份则基本在北京的棚内拍摄完成,谈到赵又廷为拍戏不仅患了“雪盲症”还被送进医院,杨子姗看上去十分心疼,并坦言真的很敬佩像他那样用心诠释角色的演员。
杨子珊近期杨子姗出演的电视剧《红蔷薇》也刚刚落幕,为了演好夏雨竹一角,她和赵又廷一样“很受伤”。
由于有大量的哭戏,导致她眼角膜受损,目前还要坚持滴眼药水恢复。
还好付出总是有回报的,该剧播出后,“夏雨竹”被《人民日报》评价为“彰显了一种女性的精神力量”。
杨子姗听到这个赞赏后很开心,并表示这将激励自己去接更多优质的角色。
杨子珊生活中的杨子姗却是一个十足的“乖乖女”,不仅演大尺度戏要和家人报备,还十分依赖自己的老公吴中天,“他不在我连电视都不会开”。
二人不仅生活中甜蜜幸福,事业上也会给予对方许多的建议和帮助,尤其是杨子姗在挑选剧本时,会先让老公看过之后给出意见再做决定,这样的琴瑟和谐,想必会令很多夫妻羡慕不已。
生活中分不清左右 最怕背专业性台词凤凰网娱乐:之前有看过《南极之恋》的原著小说吗?
这个故事哪里吸引到了你?
杨子姗:我有读过原著,小说还是挺打动我的,两个人在一个恶劣的环境下,一开始的时候互相不对付,慢慢的两个人相爱了,最后愿意放弃自己的生命让另外一个人好好地生活下去,对我来说这是很珍贵的一种感情凤凰网娱乐:为了荆如意这个角色做了哪些准备?
比如很多专业的科学术语和台词。
杨子姗:其实我是一个完全分不清左右和东南西北的人,可能大家都不相信我从小到大,到现在我都分不清哪边是左,哪边是右,就算你现在教我马上会了,过一会儿我就忘了。
所以我开车的时候你一定要告诉我往这边转还是往这边转,不能跟我说左右,我不知道往哪边转。
这次在这个戏里面就要说大量的像东南方向、东南偏左、西南偏右之类的台词,这对我来说是很难很难很难的事情。
凤凰网娱乐:花了大量的时间去背是嘛?
杨子姗:对,而且我背的时候会紧张,我说的时候也会很紧张,生怕自己会说错。
凤凰网娱乐:你是如何理解吴富春和荆如意之间的情感呢?
杨子姗:我觉得如果这两个人在北京这样地方,他们一定是不会有交集的,因为他们是两个个性不同的人,但是在那样一种环境下只有这两个人,要互相帮助才能够逃生,才能够活下去。
在这个过程当中,当没有了世俗中的一些东西作为干扰的话,就会非常纯粹的看到对方身上的闪光地方。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发现吴富春是看上去很爱财,吊儿郎当的人,但他骨子里却是很善良的,很深情的这样一个人。
凤凰网娱乐:你对于电影开放式的结尾有什么样的解读?
杨子姗:具体的还是得问导演,我自己觉得荆如意最后是死掉了,那些都是美好的幻想。
凤凰网娱乐:你自己最感动、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场戏?
杨子姗:我觉得有两场戏我的印象很深刻,一个是求婚那场戏,还有一个就是荆如意在外面自杀。
这两场戏,我拍的时候真的很感动,眼泪噼里啪啦地掉。
自杀那场戏,前面有一个铺垫,她从床上爬起来去吃鱼罐头,最后又爬出去自杀,我觉得那个戏内心的感受是蛮不舒服的,在那样的环境下人被逼到没有办法,都没有勇气等到自然地结束你的生命,真的就是想赶快结束这一切,我觉得蛮可怜的。
和赵又廷私下像兄弟 拍大尺度戏不会尴尬凤凰网娱乐:再次和赵又廷合作有什么感受?
杨子姗:我觉得更加默契吧,我们第一次合作的时候也是很顺利,但因为那个时候彼此不是很熟,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两个因为拍《致青春》成了非常好的朋友,也见证了彼此生命中很多重要的时刻。
这一次拍起来的话,我们对对方都更加的熟悉以及有那种信任感。
所以在这部戏里面,可能有一些是我拍戏到现在以来最大尺度的镜头。
如果这个对手不是赵又廷的话,我可能会很害怕,但因为是赵又廷又会觉得很放心,因为这个人真的是像好兄弟这样,所以不会觉得在那样的情况下会去紧张、害羞什么的。
凤凰网娱乐:这次在影片中确实是有很大尺度的牺牲?
杨子姗:其实也还好啦,只是对我来说可能牺牲比较大。
其实当时不仅是露背,还要更往下一点的,但后来他们剪的时候用了一个近一点的镜头,下面没有露到。
凤凰网娱乐:听说拍这段戏还有和家人报备是吗?
杨子姗:当然要打招呼,人家万一在电影院里看到了,突然一下心里肯定也有点惊讶,我觉得这个还是要说一下,因为毕竟是我第一次做这样的尝试。
凤凰网娱乐:因为你骨子里是比较传统的女生?
杨子姗:也不能这么说,反正我会不好意思,哈哈。
凤凰网娱乐:听说赵又廷这次为了拍戏得了雪盲症,很严重吗?
杨子姗:挺严重的,我觉得他拍这个戏真的是非常的拼,也让我很敬佩他,如果那件事情让我做的话,我可能真的会胆怯和退缩。
但是他为了完成一个他想要拍的作品,真的是非常拼命的去做各种各样的事情。
而且不光是雪盲吧,他们在去南极的路程当中,那个船摇晃的非常厉害,基本上往这边摇的时候,躺在床上是可以看到海面的,往另一边的时候,你在床上也是看到那边海面,他说他三天躺在床上,基本上没有敢下过床,因为下不来,他躺在床上也什么都不能做,不能看手机,不能看书,因为会头晕,就是这样直挺挺地在床上躺了三天。
下了船以后,也得很快进入工作的状态,包括后来得了雪盲。
后来有一大部分我们是在北京的棚里拍的,人造雪要用鼓风机吹。
人造雪是有一点化学的东西,掉到眼睛里面去,他的眼睛又受伤了,然后赶快紧急送到医院去。
所以我觉得他拍这个戏真的太辛苦了。
凤凰网娱乐:你这次其实没有去南极,大部分戏都要靠自己脑补是嘛?
杨子姗:是的,我没有去。
因为我的角色受伤了,所以我的戏90%都是在小木屋里面的。
我们的场景做的很逼真,拍戏的时候也不用太刻意去做很多的准备,你进去就会相信那样的环境。
凤凰网娱乐:监制关锦鹏对于这部戏做了哪些方面的指导?
杨子姗:他基本上每天都会到现场陪着导演。
在剧本方面他也有很多自己的想法。
他跟导演沟通了很多的东西,跟我们也沟通了很多,包括我们在拍的时候,他也会给我们一些建议和指导。
拍哭戏到眼角膜受损 选剧本参考老公意见凤凰网娱乐:你出演的电视剧《红蔷薇》也刚刚落幕,拍小荧幕和拍大银幕现在都有体验,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杨子姗:当然是很不一样的,尤其是在表演的方式上面,因为在大银幕上你看到你的脸会是非常放大的,所以其实不太需要用外部表演太多的情绪,你只需要你内心的情感足够丰富,它就能传递出来那种感情,观众们也能够接受到的。
但是电视剧可能因为剪辑的关系,可能需要来放大它,而且电影跟电视剧的节奏也是不一样的,我觉得它完全是两种模式,虽然都是演戏,但表现方式完全不同。
凤凰网娱乐:那你更喜欢哪一种?
杨子姗:各有特点吧。
我觉得拍电影对演员来说是更舒服的,能够让你沉下心去一点一点感受,拍电视剧则是一个非常锻炼人的工作,强度很高,不停地在每场戏里转换的感觉。
凤凰网娱乐:拍《红蔷薇》的时候你的眼角膜也受损了是吗?
杨子姗:就因为哭的太多了。
凤凰网娱乐:现在恢复的怎么样?
杨子姗:还是一直都要滴眼药水。
凤凰网娱乐:《人民日报》对夏雨竹这个角色有很高的评价,说彰显了一种女性的精神力量,你知道这件事吗?
杨子姗:我好像看我的同事们在工作群有发了一下,但是因为字太小了,我也没看清里面到底写了些什么。
凤凰网娱乐:你怎么看待这个评价?
杨子姗:我没有看到里面具体的内容,但是我看到那个标题了,我觉得还是挺开心的,是对我而言一种极大的认可。
凤凰网娱乐:眼角膜受损,老公吴中天是不是很心疼?
他平时在生活和工作中给予了你哪些帮助?
杨子姗:很多啊,我本来是很独立的人,但是跟他在一起以后,他帮我做了太多的事情,导致我现在有一点生活不能自理了。
因为我家电器什么的全都是他在弄,他如果不在家我连电视都打不开,因为现在电视太复杂了。
生活中很多的事情都是他在帮我做,有的时候一下来了很多的剧本,我都会让他帮我先看一下,看完了之后跟我讲这个故事说了什么,等我有空的时候,我再把这些剧本挑出来看。
我在拍戏的过程中每天的感受,回去我都会跟他聊一下,我今天是觉得我哪场戏演的特别好,或者说我今天遇到了什么困难,都会去跟他讨论,寻求帮助。
凤凰网娱乐:接下来有什么样的工作计划?
和彭浩翔导演合作的《谈谈情,吓吓人》有在筹备吗?
杨子姗:接下来可能就先休息一段时间,因为前面两年拍的挺密集的,我也有一点累了,我觉得需要沉下心来去放下一些东西,再去接受一些新的东西。
所以我觉得可能接下来半年的时间,我都会消失。
至于这部影片,目前还没有新的进展。
采写/二十二岛主阅读原文:http://ient.ifeng.com/43026491/news.shtml?ch=wt_ent
我觉得这不是爱情,而是处在绝境之中时人的一种本能。
意外是因男主角吴富春而起的, 他不顾恶劣的天气环境坚持要飞机起飞,飞行员见钱眼开,居然同意了他的要求。
后来飞机坠毁了,女主角如意本来就看不惯他的暴发户做派,这下子很可能命都没有了,就更讨厌他了。
可是到后来,事情发生了一些转机。
如意的腿断了,如果只有她一个人,她只能在小木屋里等死。
而吴富春什么都不懂,如果没有如意的支持,就这样出去盲目的寻找,生机也是非常渺小的。
吴富春是个暴发户,骨子里明明是现实又自私的人,但最后忘死的为对方寻找一线生机。
而对土豪充满鄙夷的高空物理学家如意,却不得不接受吴富春的各种照顾,在他快冻死的时候愿意为救他做出最大牺牲。
最后,当发现他没有在他们约定的极限时间内返回时,竟然做出了割腕自杀的举动——她知道没有他,她肯定是活不成的。
就是这样,两个原本互相看不顺眼的人变成了“离开了彼此都活不了”的关系,这是一种惺惺相惜,相互依赖的感情,但在这个冰天雪地的极限空间里,孤男寡女,自然就把这误会成了爱情。
在极端的环境里,这是另一种极端。
面对荒凉之境,相依为命才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本文由公众号「都怪电影」原创,ID:fanyuworld
最近国产的灾难探险题材影片蠢蠢欲动,前有《七十七天》,后有《南极之恋》,都是宣称深入极地实景拍摄的。
仿佛在宣扬一种电影人的精神,只有深入了极端地区实景拍摄的,才是好电影,不过其实好莱坞那些在绿色背景下电脑画出来的极端环境,看起来也不错,只要态度是认真的,形式其实无所谓。
影片开场给人印象比较深的就是赵又廷的那件大貂皮领,真耀眼。
空难部分拍的还比较不错的,气氛比较紧张,比不了西方特效大片,但是相比冯导当年的空难,还是有进步。
虽然影片宣称南极实景拍摄,但是其实还是有很大一部分画面是在棚内抠图拍摄的,而且棚内的时候很明显,这个需要提升。
合成的功底一般。
还有很多赵又廷雪地行走的镜头,完全是电脑画出来的,看上去就像是一部网络手游。
客观说,影片前半部分不会让人提起太大的兴趣,几乎是在找漏洞中度过的。
南极,没有帽子耳包围巾和护脸,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完全裸露的活动在户外,再比如赵又廷没有任何装备徒手登山还能背个大活人,再比如两人身陷绝境,却刚好发现一个废弃的基地,而基地已经废弃很多年,竟然还为他们留下了储存量达到75天的食物和燃料。
极寒天气下荒废几年的基站,发电机和柴油竟然都能正常使用。
不过看完这部分南极的气候,你会明白,南极和东北比起来,是人间天堂。
南极日均气温才零下20--25度,而黑龙江冬季最低气温平均在零下35---45度。
如果你在黑龙江的冬天雪地里,模仿赵又廷不带帽子手套围巾,雪地里躺上8小时,那你可能最后连全尸都留不下了。
虽然在野外生存探险方面有很多漏洞,但是还是有一点灾难题材的感觉。
而且看到影片后半段,注意力将会转移,看的是生存的决心和勇气。
合理与否已经不重要了。
如果非要解读为一部爱情电影,我觉得比较牵强,因为在那种极端环境之下,孤男寡女与世隔绝,相依为命,尤其女人还受了伤,离开男人的照顾会死去。
在这种情况下,二人无法预知未来是否能够脱困,产生的那种亲密关系,不具有代表性,严格来说,算不上爱情,也就是一种相互利用和寄托。
而且人在绝望的环境中产生的脆弱依赖本身就具有欺骗性。
影片中有一段赵又廷用雪橇推着杨子姗的画面,很像《七十七天》江一燕坐着轮椅那个场景。
影片最终暗示了宿命论,最后生死关头,是一只企鹅指引了赵又廷找到了中国的南极站。
这也是很多灾难电影惯用的一个小手段,因为确实很多灾难中最后的幸存者,都会承认自己能活下来,是遭遇了某种奇迹。
整部片子结构非常紧凑,剧情真实而不做作,感人而不矫情。
前期艰辛的拍摄让我们看到非常宏大的南极实景,后期剪辑和动画制作也精良,效果梦幻而逼真。
超出我的预期,本来以为会是有套路的爱情片,到却没想到是用诙谐幽默的方式诠释绝境逢生,片中笑点不断,一边是穿着貂皮满口脏话的土豪,一边是满口科学数字的物理学家,这样的剧情实在很有趣。
男主的人设和性格也决定了他不论遇到什么能够勇敢且乐观地生存下去。
看到男女主为了找出路遭逢灾难无助的哭喊,男女主相濡以沫共同想办法,都很感动。
是啊,相忘于江湖,不如相濡以沫。
赵又廷也奉献出不错的喜剧表演。
国产片真是无论拍啥题材最后都能升华成致敬主旋律,也算内娱一大特色了。极地痴情绝恋,感情戏递进过于矫情,情节设计太无逻辑,虽号称实地取景但棚拍感极强,几处雪崩特效相当之敷衍。女主人设还是太功能性了,人物弧光明显不足。看着男主整日冒着风雪徒步万里荒野生存,躺在温暖被窝里的我都感觉有被南极的寒气煞到。
这样的电影不打5星,真是瞎到什么程度。
观影时多穿点,这片子看得人浑身发冷。难得的故事背景,仍然在讲男欢女爱的俗世人情,低脂版荒野猎人富春,残身版蛇行女如意,冰天雪地无事可做只好谈恋爱,明明只要再用点力,就能再拔高个情感浓度。
不容易。虽然不少人吐槽爱情线的尴尬唐突,但这电影原著就是绝恋。在极端环境和极度绝望中,爱有时已不单单是爱情啦。
过日子相濡以沫也不比南极容易
原来南极这么好看!是不是绝境下的相依为命必定产生爱情?一部4星半的电影,刻意回归男女之情的煽情结局拉到3星半。
陈孝正上辈子欠郑微的眼泪都还上了,没想到21世纪了快速解冻冰棍的方法还是靠体温,瞬间穿越到《神话》…外表玩世不恭实际上是付出型人格的男主人设太完美,就算花样作死,头顶主角光环还是足以照亮宇宙,相比之下女主就像编剧用来练笔随便写写的,爱情来得比风暴更快,只想说极光真美啊南极真美啊!
其实电影名字应该叫《赵又廷的绝地求生指南》,从演员,取景,立意,剧情各方面来讲这都是一部非常不错的电影,怒给五颗星!看完就想感叹:赵又廷好丑!!!赵又廷好帅!!!!!!😂
谢谢主办竟让我抽到票来大悦城看了女性场的首映。从头到尾感受到的就是,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无力,绝望,和敬畏。三颗星献给南极,一颗星献给科考队。至于男主和女主究竟是如何相爱的,原谅我实在get不到。还有...我这个不信菩萨不信神话的唯一神论者~觉得男主能活着出来真是感谢主啊!
感情线欠缺说服力的展现,刻画不成功。但南极部分是很不错的。向导演致敬,这是属于专业领域的一部电影,如果不是创作人本身有特殊的感情在里面,是不会去做这个题材的。为这份情怀感动,建议大家少一些嘲讽。以及,补充一点,女主并没死。
总有一种看得味同嚼蜡的感觉,不是演员差,是整体太平庸。
如果没有把重点放在“恋”上,这会是一部灾难面前人类自救的好戏;如果没有最后硬生生地把长城站放进片花,这片子关注纯粹的人与自然,也会美好许多。
两个演员的电影,整体看下来出乎我的意料还挺不错的,虽然剧情有点过了,但有笑点也有泪点,细节处理的也很好,而且男主的演技真的很棒
如果你问我穿越到南极之恋记住了什么,我会说:“相忘于江湖,不如相濡以沫,我喜欢鲸,唱着好听的歌,展开长长的鳍,生命就是应该这么强大的样子。轰的一声,飞出大海。有一个传说,说欧若拉是一头巨鲸掀起了波涛,飞到了天上。我想看极光,因为我知道它的背后有个美丽的故事。即使冷也不怕。
看到后半段,听到坐在后面的小哥感叹了一句,赵又廷这么看还蛮像西藏人的... anyway又一次被赵又廷的演技征服!
几乎全片都在吐槽中度过。导演不是参加过南极科考也去了实地拍摄嘛,怎么还各种作死各种没有生存常识啊!最大的问题是怎么把一个生存冒险片拍成了谈恋爱呢?真的太奇怪了!在南极第一任务不是生存嘛!导演在想啥啊?!最后杨子姗是又活过来了嘛?不是开玩笑?
南极实地取景很棒,景色很美,很唯美的爱情可让人感觉很商业化,女主角的表演很有灵气。
来头不小,关锦鹏久石让,实拍值得加一星,3D又日常减一星。九块九买不了吃亏吧。南极似乎没有我冷的样子手动捂脸表情。
发现好多电影没有mark。冲着南极二字去看的,确实也给了我一些启示,演的也算生动,值得鼓励
极端情景下典型双人关系模式,霸道土豪傲娇科学家天差地别同时强弱关系因意外重置,前半有神经喜剧意思,节奏笑点控制很好,后半心疼赵又廷,连环惨剧佩服编剧灾难想象力。剧本成片难度大,同类想到太空旅客,本片更现实,展现主角情感变化成了重点,结尾处理也有一语双关意味。记住导演一句蔫人出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