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
用功夫战胜科技,是功夫片历史上各路英雄的终极梦想,《太极》的故事也包含这个冲突,并借英达的台词说了出来。
杨露蝉和陈家沟众高手代表功夫,机器怪兽特洛伊代表科技,表面上看,确实是功夫胜了,但似乎又和预期相去甚远。
我们的太极宗师没有像东方不败一样徒手接炮弹,也没有像叶问一样拆解手枪,而是知晓了特洛伊的内部结构后,秘密潜入,破坏核心,典型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路。
要不是计划不够周密被察觉,一身功夫几乎没有用武之地。
而且最终摧毁特洛伊靠的是炸药,那是中国科技发明,倒像是东方科技与西方科技的直接较量。
功夫的作用,就是打了几个外国杂兵,后者手里拿的是棍棒,“科技含量”一点也不高,且关键时刻还打不过一个外国壮汉,还得靠蒸汽制服他。
蒸汽不也是科学吗?
这么看,简直是科技打败了(外国人的)功夫。
影片偷换了概念,将传统的功夫与科技对抗,偷换为使用功夫的人与使用科技的人之对抗。
胜利,不全靠功夫,也靠智慧甚至科学修养(梁家辉和杨颖的角色都有西式头脑)。
这是年轻一代电影人对功夫片主旨的革新:功夫仍是抗击外侮的有效手段,但已不是必要和唯一的手段,功夫仍然博大精深,但不能指望它解决所有问题。
游戏?
《太极》给人印象最深的当然是游戏感,确实做得似模似样,景致变幻时浮现出地图标签,是即时战略游戏的风格,打斗时的力学作用分析,颇得一款蜘蛛侠游戏的精髓,主视角奔跑镜头也很有味道。
但太多的说明性文字和图标有时候也很恼人,牵制了不少注意力,叫人不知不觉失去了对打斗动作本身的关注,笔者自认眼力不慢,但还是有几处文字未能读全,很有挫败感。
其实这倒也无伤大雅,但偏偏还有些不伦不类的bug,比如主角闯关拜师,明明输了一关,还能进下一关继续比试,最后随便赢了一局就算全部获胜,也太胡扯,不管红白机、街机、Xbox、Wii还是PC网游都没这么作弊的设定。
我不知道冯德伦和陈国富玩不玩游戏,但本片就像一个看别人玩过很多次游戏,自己从没玩过,更不具有游戏精神的人拍出来的,形式上是做到了极致,但缺乏《超级学校霸王》,《歪小子斯科特》那种纯正的触动。
蒸汽朋克?
《太极》自称中国蒸汽朋克,引来不少质疑。
依笔者看,太容易分辨了!
不用扯叛逆怀旧交织的精神、反乌托邦思想、奇异世界观那些深层次的硬性标准,那太抬举它了。
蒸汽朋克最简单的一点,要以过去的技术实现当代甚至未来的功能。
《飙风战警》的机器蜘蛛能射“激光”,《超凡绅士联盟》的鹦鹉螺号能发“巡航导弹”,《蒸汽男孩》的机器城堡是个自行军火库,《明日世界》的天空飞艇和庞大机器人至今仍未成为现实……而本片的特洛伊就是一架锅炉为动力的大机器,功能包括行进,手工操纵铁爪,还能铺几根铁轨,完全是历史上的19世纪就能实现的。
从造型看,特洛伊更不够蒸汽朋克,大铁罐子包裹着一个大锅炉和一大堆齿轮,不时冒出几缕蒸汽,设计上的剥削味道很重。
咱就不拿正牌蒸汽朋克电影来压他了,单是《海上钢琴师》那大船包裹铁甲的外壳、蒸汽腾腾的锅炉内部,在风味上就丝毫不比它逊色。
难道《海上钢琴师》也是蒸汽朋克?
你若说这是中国特色的蒸汽朋克,要求别太高,我会说蒸汽朋克本就是个老外概念,连模仿都模仿不像就想创新,等于连学拳都学不会就能自创武功,反正我是不信。
“中国特色”的科幻片近年倒是拍了不少,中国观众买过账吗?
白痴!
《太极》属于最适合捧新人的一类电影。
袁晓超是武打冠军,身手没的说,但演技肯定稚嫩。
因此影片早早打出“从白痴到大师”的口号。
既然是个白痴,表情呆滞单一不要紧,性格缺少层次不要紧,做事无理由的一根筋更不要紧,不这样就不叫白痴了。
表演上的软肋被彻底夯实。
杨露蝉的母亲临死前对他说:“你是奇才,你一辈子就做好一件事就够了”。
有这句话在,袁晓超表演毫无压力,因为他演的就是自己。
身为国家运动员,他从小就听惯了祖国母亲这么教导他,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在他身上获得了最佳诠释。
PS.《太极》的“两极连映”其实一点也不新鲜:两部剧情连贯,上映时间相差不到一个月,第一集结尾放第二集的预告片——早在二十多年前就被《五亿探长雷洛》全玩遍了,巧的是,后者也是“国庆档期”哦。
文/方聿南
今早在影院欣赏的,武打画面不错,配乐也很棒。
至少比这几年看的国产电影好太多了,唔。。
鬼脚七、董爷,真棒,闺蜜说卖豆腐的小哥巨帅,我也这么觉得。
//// 诶黑。。
四星的电影,但是看到豆瓣评分这么低,我还是友情多加一颗星吧。
情节没什么出彩的地方,但是有些有趣的,1.打斗场面配上电子摇滚,很好玩;2.都做场面加上类似科技分析的动画,蛮有趣;3.陈家沟讲河南方言,小亲切。
女主角挺好看的。
彭于晏至少在第一部,也不算是反派。
心上人被误杀了,换谁估计也会一时激愤,想要拆平什么沟的。
感觉第一部,除了几个出场几秒钟的洋人,不大尊重中国人以外,似乎没有什么坏人,洋人也不算坏人。
这部电影看完,我觉得第二部上映我还是会去看的。
我们都知道预告片和影片本身的反差可以像两极一样遥远,但是这次《太极1》有些过于贴近了,,贴近到,对于那些不感冒冯德伦重金属中国功夫中国字体和电脑游戏的人来说,直接看2分钟的预告就可以算看完了影片。
真的,很少有这种感觉:在看一个电影之前,我就完全猜到了任何桥段甚至是细节,但仍然坚持要看,看完还拍手的感脚。
有意思的是,其实冯导在预告片中就把所有能让人骂爹的软肋事先和你打好了招呼,这么有诚意地示软,其潜台词就是说,如果你还来看,那你就不得不喜欢我!
没错,我就喜欢这种坦诚。
曾经把《黑暗骑士》追捧到神级高度的我,看完《黑暗骑士脚起》之后,也就是“啊……”的感觉。
但是《太极》给我的感觉,从进电影院入座之后,就一直是“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尽管1个半小时的《太极1》把快慢镜头交替当中的慢镜头都调成正常速度(那段陈老师百人斩的还是可以慢镜头的),也就1个小时,再删掉Angela卑鄙和彭于晏的超高清特写,也就半个小时。
不过这半个小时足够值回票价,远比看同档期上的10个电影的成本更值。
只不过微微觉得有些浪费时间,其实半个小时的视频也没人规定不能卖电影票的价格。
而我更宁愿花210块钱去看一个3小时的电影(尽管本来3个小时的电影也只需要70),而不是分三次,每次70,去看把3个小时的电影拆成三个1小时,然后拉长到1个半小时的电影,不知道这么说你们能明白么。。。
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我不想去三次电影院。。。
从小时候看《特警新人类》的时就很看好冯德伦,然后看他一路跌跌撞撞地折腾,最后终于折腾出这么一个惊艳的杂烩。
每一个配角的名字都让我振奋(尽管能认全的人并不多),每一段重金属配乐都让人血脉贲张(尽管作曲是日本人),每一个适时出现的说明文字都让我笑中带泪地觉得:终于看到了一部我从小就想看到的中国人拍的大片(尽管故事未曾出过陈家村区域)。
没错,冯德伦你做得对!
大片不就是杂烩么,就应该是能捧着一桶爆米花笑到喷掉一半,然后有一个白吃终于变成大师的转折的泪点,再加一段让人恨不得站起来自己动手的高潮武戏,最后留一个告诉你还有续集恨得牙痒的伏笔?
你都做到了!
人家美国人不就是这么挣咱们钱的?
相比之下我现在更愿意把钱扔给你!
如果豆瓣能打10000分,我愿意给太极打9999分,尽管我无法接受影片的名字。。
去电影院看吧,如果你热爱电脑游戏的话,这是一部极品电影;如果你热爱本土大片的话,这是一场游戏盛宴;就像那花瓶出身的Angela卑鄙,打出了架势精良的太极,而武人出身的袁晓超,表演也超越了很多令人嗤之以鼻的专业演员。
最后还是想问一下熊乃瑾,你为什么要把头发扎成那样扮演一个只有一句台词的肥脸婆……
今天一开始打算去看之前,在网上查了下评分。
6分,很低,但是没拦住我去看的冲动。
我是抱着找新鲜的态度进影院的,买票的时候,上座率很低。
心想,是不是真难么烂。
这样的情形几年前也见过,那时候看的是《刀见笑》,乌尔善拍的,网上褒贬不一,但是美国福克斯公司对于该片的认可,和后来他得到了《画皮2》的执导权,证明这部片商业上的成功的。
看《太极》我是出于想知道,到底传统的功夫片用这种新方式来拍,怎么拍,能拍成什么效果。
我是蛮关心传统文化的传播的。
所以此片再烂也得看。
看了以后感觉,看到我想看的东西了。
影片的一些东西看上去混搭,很乱很奇怪,有着很多我们看片时意识上缺少的新意。
惊喜无处不在,字幕特效让整个戏的幽默感很强烈。
动作设计也很棒。
我觉得剧情好不好暂且不提。
本身这也是部喜剧片,搞怪,无厘头的东西在里面,本身立意就是那样。
有人觉得要拿票房跟各种大片比,我觉得这些人心理很畸形,到底想吐槽什么?
中国电影很不行?
再说了《泰坦尼克》本身那事好,经典之作,曾经的票房奇迹。
你那个插班生的成绩跟第一名比,不公平吧。
那最近的《蝙蝠侠》、《蜘蛛侠》相比呢,《蝙蝠侠》谁拍的,诺兰,大导演,他对于故事架构的能力非国内一般的导演能够企及,我想姜文和他比还有一定差距。
何况冯德伦。
而且人家重情节,《太极》重的是新意。
《蜘蛛侠》嘛,我觉得相比于《蝙蝠侠》真的逊色很多,老掉牙的故事一直拍,都知道整个故事情节了,除了人物本身形象是饱满的,拍的就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了。
其实影片好不好应该从片子本身的卖点出发来讨论。
《太极》作为一部颠覆传统功夫片概念的片子,为了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以推陈出新的概念艺术来吸引观众。
剧情的夸张,是否合情理,这是其次。
看完片子我觉得这部片子是吸引到我了。
我觉得看的不亏。
很期待《太极2》。
国际上这部片子好评如潮,各大电影节也向该片投来了橄榄枝。
吐槽的朋友们,如果你们对面子不满的话,以上情况可以上网去搜,了解下这部片子的情况。
觉得我说的对不对。
外国人被国人这种创意和幽默打动,国人是否能换个轻松的心态来看这部电影呢?
从影片上映之日起便听到许多批评《太极》的声音,多为对剧情的不满。
其实就故事本身而言,确实这部电影有不少扯淡的地方,怪咖杨露禅的三花聚顶更是瞎扯淡!
可是,你明知它瞎扯淡还跟它认真,那你才是真正的瞎了。
《太极1》从一开始怪咖登场就在告诉观众,这个故事在逗你玩。
你要不和它玩,你就边儿上站着去;你要和它玩,就得像它一样,有点泼皮无赖的气质。
首先,剧情导演压根就没打算好好倒腾,无所谓高潮迭起、暗潮汹涌这些个表现方式和效果,它就图个好玩。
其次,整部电影冲的就是视觉效果,你跟着它傻乐就能hi到,你要去较真它各种不合理情节,那你就傻逼了,这不是自找的么?
冯德伦的新作无论从形式上看,还是演员上说,再或者无逻辑的剧情看都是在讨好年轻一辈的观众,更精确点说真能在这片上Hi到的观众十之八九是88年之后出生的小孩。
电影就像他们的性格一样,特立独行,有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却都是复杂混乱的;他们接受各种新生事物,而且能进行各种彻底的摧毁和再创造,配合上各色混搭,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做不到的。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也不怕他三头六臂一样不可思议了。
客观说,《太极1》的虽然有点下集预告的别扭,可是单从这部的剧情来说,完整度是够的,人物的性格特点也被点到了。
彭于晏和Angelababy的表现算不上精彩,却还是基本完成了工作任务,没有白拿片酬。
影片还有许多的风格乱炖是比较有意思的。
例如影片开头部分,怪咖诞生记的默片怀旧是有些让人动容的;漫画风格搭配3D效果,虽不是原创,也还有点意思;男生们了如指掌的街机风格全是一种比较大胆的尝试,让观众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却也觉得东西太多实在忙不过来。
这种混搭的效果自有它出彩的地方,剧情却有些跟不上趟。
杨露禅想拜师学艺,于是跟不太好客的陈家村黏乎上了,也不管人家乐意不乐意,非得巴结上。
这种蠢驴儿的角色本应该像憨豆先生一样,给人看着他憨态可掬的傻劲发现,可导演偏偏又给他树立了一个高大全的品格,使这个角色深沉起来,要笑就没那么容易了。
《太极1》本就是一典型的娱乐片,却让观众很纠结。
剧情和视效不在一个水平上不说,这是很多作品,尤其是国产电影容易出现的毛病;只说闪光和硬伤一样扎眼,就很容易激怒对它有所期待的观众。
不少互相矛盾的地方实在很容易让观众忙不过来,取舍难定心里也就会开始骂娘了。
可是,在各种不满的抱怨背后,不少观众还是藏着一副暗爽的嘴脸。
就在《太极1》的部分暂且告一段落的时候,导演不忘在后面加上真正的下集预告。
从介绍来看,下一集的核心内容会比这部更加沉重。
陈家村的命运也被赋予更深刻的意义,不过以游戏开头要以主旋律递进就没那么容易做好了,在第一部口碑不算安全的情况下,《太极2》要想打好票房硬仗,营销工作还得下功夫啊!
聊电影前,不得不先说《太极》的营销功夫真的很好,从先行海报机械太极图案喊出“蒸汽朋克”到“看太极,别太急”系列角色海报,类似凡客体的文案,配合多彩亮色画面,绝对赚足眼球;之后放出的多版预告片各有亮点,节奏感一流,宣传文案一流,配乐一流;临近上映的前两天,电影原声发布,打着中国“林肯公园”和硬核说唱的旗号大肆宣传,真叫一个噱头十足。
作为一个曾经同样以创意为生广告人,我很高兴看到一部电影的宣传搞得如此认真搞出了如此多花样,我的一个搞网络营销的挑剔朋友同样对此击节赞赏,以至于当我今天下午兴致勃勃地去参加看片会的时候,他还特地打来电话表示了歆羡。
然而这一切在看完电影之后,戛然而止。
最大的失望自然来自营销带来的期待与影片实际感觉的不符,我的期望是看到一部“用现代感反传统的形式呈现太极武侠这样一个古老命题的先锋电影”,我想这恐怕也是电影的初衷,然而我看到的只是一部“用各种现代元素把太极简单包装甚至淹没掉的平庸电影”。
整部电影充斥着各种各样精心设计的附加元素,默片效果、漫画感、游戏感、说唱乐、字体设计,这些固然有巧思但却乱糟糟悬浮在电影表面的所谓“现代感”元素终究难掩电影本身平庸的本质。
故事情节老套,人物繁多,毫无新意。
“从白痴到大师”的题材有多老套可想而知,没想到在桥段和人物设计上也毫无新意,白痴痴不过郭靖,掌门人怪不过黄老邪,掌门人女儿自然更灵不过黄蓉。
最可恶是不知道华谊是不是在炫耀自己艺人多,也搞来一大堆明星客串走过场,为增加明星徒增角色,不仅给掌门人安排了大儿子“冯绍峰”,小女儿“Angelababy”,竟然还加了二儿子“陈思成”和三儿子(一个世界武术比赛冠军),你以为这样就完了?
竟然还有二儿媳妇“熊乃瑾”!这尼玛都够排一出伦理大戏了!
影片节奏缓慢,剪辑运镜调度毫无风格可言。
这点上必须要对比《匹夫》和《让子弹飞》来说,前者的问题和《太极》一样,都是影片节奏与主题不符,用韩剧的节奏拍热血片,看的人压抑无比,但《匹夫》在影像方面好歹还有自己的个人风格可言,《太极》如果去掉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单说镜头,乏味无比,屁也没有。
这方面的正面例子当然是《让子弹飞》,这部备受推崇的电影在气质方面打着强烈的姜文烙印,这才是风格电影的立足之本。
一切浮夸表象的风格概念都是纸老虎。
一味吐槽恐怕也有失公允,除却整体的平庸,影片倒也不乏看点笑点。
Angelababy生得俊秀打起太极来也是好看的紧,看得人心甘情愿被她打;怪咖袁晓超的来头原来是08年奥运会武术冠军,演这个愣头愣脑的白痴算是本色出演;虽然吐槽为明星添角色的问题,但梁小龙、英达、冯淬帆、熊欣欣等人的出现的确让人惊喜。
最后再吐槽一嘴,上下两集的设计真是太鸡贼了!
冯绍峰只在结尾露了一面,吴彦祖压根儿在2里等着呢!
第一次写影评。。。
其实吸引我去的是豪华的帅哥美女阵容,至于预告中的:怪咖。
很意外居然是主角,恐怕导演是想打造属于自己捧出来的李连杰吧:)本来期待不高,于是没有买IMAX的,买的是3D。
开映以后,发现意外的超合胃口,里面的细节做得非常到位,无论是远景的陈家村整个的布置,近景演员的装束,还是各种小音效配的小字幕这种包装,人物形象塑造,以及美国漫画般的过渡环节都很出彩,把这个古装喜剧大片打造得活泼可爱。
打群架是用愤怒的农作物的,将军是爱玩水果忍者的,每个人的招式是有名字注释的,绝招是需要按一个按钮才能有限使用的,高富帅有可能更喜欢金丝猫的。。。。
嘛。。
总之,很rock,很香港mix台湾,很活泼,质量很高:)如果导演不当导演,他应该是个不错的游戏策划
从整体的制作质量来说,<太极1>已经比国内多数所谓大片高出一两层楼了.在清末混入蒸汽朋克风格也毫无违和感,最起码导演在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可信的时代,既符合现代趣味又隔离了时空.冯德伦应该感谢有陈国富这位大拿,相比对导演整体创作思路的完善有很大的帮助.< 太极1>是部毫不掩饰取向的彻头彻尾商业片,冯德伦一贯拍片宗旨就是要好玩,拍出不一样的电影,要求形式上的突破,以往的<老大爱美丽><精武家族>也有所体现.在预告片中我们可以纵览关于<太极>的一切亮点:蒸汽朋克,精心设计的打斗,特技特效,恰到好处的配乐.俨然就是一部中国版<歪小子斯科特>(Scott Pilgrim vs. the World ).片头的漫画式过渡,打斗中的游戏画面戏仿,整体过关升级的故事结构,世外高人美女主角.相比起歪小子,<太极>启用新面孔可能是想通过对陌生主角认知上的空白增强观众的代入感,就像几乎每张宣传海报上主角的背影,吸引着你走进这个异化的世界.用好玩的概念来拍电影没有错,但是<太极>分拆为三部的做法似乎是营销大于实际.糅合元素的拼接在平庸的国产电影中的确可以吸引眼球,但不足以承担三部长片的容量.用<太极1>中已经明显乏力的叙事力度和对白夹杂在精心营造的动作场面中的唯一结局就是,尿点无穷化.各位大牌配角扁平化的人物塑造都是剧本沦为笑点.仅仅用好玩有趣标新立异来支撑的<太极>已经殊为不易,能够构建出完整的作品,但却未为作品注入骨脉.虽然<太极1>已呈现颓势,但是必须中肯的说一句,冯德伦一直在为真正的为电影而努力,实践着自己的理念,将电影当作电影来拍,在简单传统的故事框架中加入新事物的尝试,正是电影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不过不失的<太极1>仍然需要在三部曲完成之后作一个总体的观感(可惜要买三张票),但最起码唤起我的期待,犹如预告片中的朋克配乐.
冯德伦没说过:“我希望大家忘掉我的样貌,专心看我演戏”。
不过,看来他对自己的帅气也是不上心的。
要不干嘛从风光无限的台前,要转到幕后去拿导筒,做“从零开始”的导演界新人,还得是最不讨好的那一类——帅哥导演。
人说相貌不好,倒霉;其实相貌好了,也累。
美女如冰冰、安琪拉宝贝,时时被怀疑整容,还得当众让记者摸鼻子;帅哥如冯德伦吴彦祖,就算真演好戏、拍好电影,也很容易就能被一句:“切,都是花痴他们长相的小笨蛋们贡献的票房”就抹杀了。
再说艳光易逝,美貌难留。
要想从一式一样的帅哥美女中脱颖而出,还得另辟蹊径,以怪以绝,杀出一条血路。
这可不能怪人民群众小心眼儿羡慕嫉妒恨,只怪你们自己太得天独厚。
《太极》,好看。
虽然不是经典大片式的好看,却透着一股别样的新鲜劲儿。
不管是RPG游戏和电影的混合、水墨元素和工业时代的钢筋水泥的搭配,还是开头那一长段默片式的拍摄手法,都给看惯了黄沙武侠,钢铁爱情和枪花警匪的眼睛带来一个至少可以暂时休息的地儿。
取景地也很美,这次给我们找到了一个烟雾缭绕、有山有水的好地点。
居然会勾起人对于旧日武侠片的联想,比如胡金铨的《侠女》,李安的《卧虎藏龙》。
再一看演职员表,美术指导是叶锦添,摄影师群里还有一个熟悉的名字,叫做黎耀辉。
这样的一部片子,又水墨又钢铁、又卓别林又宫崎骏,主题曲是硬核说唱,插曲全是RPG风格,最后梁家辉还客串了一把李慕白。
熟悉香港老式功夫片的人看这部片子,可能会更有趣味:武术指导金光闪闪和导演名并列的三个字,是洪金宝,就不用说了。
刘、唐、袁老一代武指之后,最硬的招牌也就是他了。
开场就出现,不久就挂掉的算半个龙套的,是冯克安。
他六七十年代进入刘家良班底做起武师,参演演张彻、刘家良等人的功夫片,之后进了成家班,《太极》里也像老港片一样,在他出境的时候,兢兢业业地打上名字:“冯克安,成家班元老”。
又有一个因为偷学拳法,被砍断手指的大夫,叫梁小龙。
和李小龙,成龙,狄龙并称“香港四小龙”的么就是他。
还有一位白发精瘦的爷爷,那是冯淬帆,演过许多开心电影,称“五福星”之一的。
但是比较少人会知道,以前有个大导演叫张彻的,是阳刚电影的开山鼻祖,冯淬帆在他的片子里,也有打过呢。
《太极》村子里守大门的,是熊欣欣,他最为人知的角色应该是李连杰版《黄飞鸿》里的鬼脚七。
在电影里,他最主要的功夫也在脚上,还常常微微歪了头,好像真的把鬼脚七穿越过来了。
最厉害的还是这部讲陈家拳的电影,居然真的把陈家拳的传人找来了。
小伙子也是第一次演电影,演一个卖豆腐的小哥,一番拳来掌往之后还得考验演技地用敬佩和欣赏混合的表情说一句:“你赢了。
”…………冯德伦说他是在赌,看看能不能赌出什么东西,幸好这上集一看,感觉还不错。
打得了架卖得了萌,快得了进也定得了格。
虽然还不能称得上一部很好的武侠片,但很多细节也是可圈可点。
或许片子的主题也是导演对自己的期许:“这个怪咖,将来会成为武林宗师。
”虽然人们提到冯德伦,还是会下意识把他归到“新导演”里面去。
但早已三十而立的他也已经不能说是青年人了。
不知道他的时间还够不够从“怪咖”成长为武林宗师,至少就这部片子而言,是可期待的。
袁晓超、杨颖、彭于晏、冯绍峰、陈思成这一批人,也迟早要取代带着他们演戏的梁家辉、冯淬帆这一批前辈,撑起中国电影未来的样子。
中国的电影想要发展得好,也需要观众多给点耐心,陪着这些新导演和新演员慢慢成长起来。
上次的《搜索》代表中国内地角逐奥斯卡,引来一片口水骂战,无非是大家觉得它还不够好,根本不能体现出中国电影自己的特色。
自己的特色是什么呢?
或许是上海电影制片厂的水墨动画片,合拍之前的港片,台湾的风土片?
还是《钢的琴》《孔雀》这样有深刻背景限制的片子?
是宁浩还是张艺谋?
梁朝伟还是黄渤?
或许以后能不能加个冯德伦?
给多点耐心行不行?
说远了。
至少在这部片子里,武打动作是舒展不浮夸的,音乐和情节结合得是好的,笑点还是蛮好笑的,演员是努力的。
至少看过之后,觉得太极的招数放在云雾缭绕的山间演绎起来,居然这么美,差点也要像老外一样叹一句:“中国功夫博大精深”了。
最后东印度公司只能用船坚炮利来毁掉被武术保护的小村庄,希望导演和演员们的用心不要毁在观众的成见上。
希望下一部可以看见大帅哥制作人和王羽出场!
(这是私心)。
总结:我还会去电影院看下一部,虽然3D晃得人头昏。
推荐一篇影评by武束衣http://www.douban.com/note/238599147/
麻痹,欺骗群众啊....... 在网上的片名 是“克隆军团” -- 神秘克隆计划 但是几乎 很少有这部电影的简介 。。。卧槽,到了这里 变成 俄罗斯地堡计划,什么鬼.... 难怪别人搜索不到,还让不让人看的!!
某些形式模仿大片的样子,但从特效来看,不是大片的投入,打斗设计也不太精彩,只是随便看看,也还可以。地堡里那些列队站立的不死战士,有点像兵马俑。
打斗不走心,剧情不走心,不走心
[2016.08]搞不清到底是哪国的电影,拍得很业余。
打斗装逼都很业余
中二得不得了
人性你妈隔壁,是个电影都特么贴人性标签也是醉了。
资本主义版古今大战秦俑情
以苏联地下实验基地和克隆人为主题的封闭式动作片,动作戏集中在后半部分,以枪战和格斗为主。因为克隆人动作迟缓,枪战对抗不激烈,也没什么特色。1小时22分的格斗是西式卖肌肉为主,编排和完成都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设定很有趣
洋版盗墓笔记吧
老毛子的意淫片,有这么强的技术按照他们的尿性早占领全球了,前期一直怀疑为什么他们不打背上的汽油桶呢?傀儡们排成队列的时候最好看!
The Russians scrap a dangerous scientific project designed to change the course of history. A manhunt ensues after they unsuccessfully attempt to huo87.com exterminate all the scientists involved in the top secret project.
这是什么技术和逻辑啊,浪费感情.
2016.8.20
剧情弱,无逻辑,打斗也不走心。
太让人感动了
too much to say Finally Nothing to be told
还可以吧,挺多漏洞的,主角们都挺没脑的。地下堡垒部分还行,可惜没有进一步的探索。最后结局超烂的,强行死完,强行反派复活。四人小组女的还长的不错。ps:这剧情和克隆军团有啥关系。
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