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希望是在明知自己不会游泳的前提下还拼命地尝试狗刨式上岸,希望是捡到两个废弃的塑料瓶却拿来自制拖鞋,希望是那仅剩下的12克调料和梦中馅料粘稠的滋滋出声,希望是捧在手中不知是废是宝的种下泥土的怅惘……在最深的绝望里,看见了最美的城市夜空、发现飘流的鸭子船、收获那一句最简单的“HELLO” 爱无论你是谁,无论你在哪里,这个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个人最后是属于你,你也属于他。
你们在彼此的世界是那样的惺惺相惜,当你遇见他或她的s时候,便已经知道了,这个人,已等待了很久很久。
你们用共同的语言交谈,会彼此说一些在旁人看来是多么无趣的笑话,会在每时每刻关注彼此的举动。
爱这种东西,让女孩冲破了三年的心理障碍,毅然奔出房间,奔往大街,奔向自己争取来的幸福。
那头凌乱的长发在奔跑中恣意的姿态、背景的特意虚化,也正预示了这两个人最终的美好结局吧。
春秋各一次的消防演习,让车队停止,让时间停止,却让追求幸福的心重新燃起希望,让胆怯变成勇敢,让犹豫变成执著。
潜行,修行于心;前行,付诸于行。
一路,心存希望,让爱随行。
这是一个感人的小故事。
人在生活中不免遇到挫折。
有的人受到很大的挫折,又不像很多传奇人物一样马上重新崛起,所以,只能在某个角落里苟且偷生。
甚至用某些东西把自己包围起来,建立一个小小的领地,就像金先生和金女士。
他们也许还过得很自得。
可惜,这不是我们人类社会认可的生活方式。
社会想让我们过得正常一点:像别人那样上学,毕业,工作,结婚,生子,继续工作,生病住院,死掉,埋掉。
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步都有可能让我们成为异类,年轻时不上学了,被视为异类。
延期毕业,自己会有压力。
工作不合他人意,似乎也成了异类。
结婚晚了,天天挨父母骂,遭旁人议论。
不生孩子,别人还是要说。
“他人即地狱”,莫不就是这个意思?
真累啊!
像是在为他人活着。
不想上学了,出来学个技术,比如学个厨师、学个开挖掘机,有什么不好?
成绩出了点问题,延期毕业又如何?
想或者不想结婚,与别人又有何关系?
我就想做自己,你丫管得着吗?
很多人,出去旅游了,大家都觉得好,谈论起来,似乎是一片赞许之声。
有的人,出家了,就招来非议,觉得是有什么想不开。
另有的人,离家出走了,流浪去了,大家更要觉得可惜了。
其实,以上说到的这几种,都只是选择了自己想要生活而已啊。
之所以很多人不认可,不理解,是因为他们要么爱多管闲事,要么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世界观有差异。
爱我所爱,追求我想要追求的。
还有什么其他可说的?
然而,自杀、流浪、逃避、自我麻痹,并不是一条诱人的路。
在落难之时,我们会像朱元璋一样,享受一碗白玉翡翠汤。
也会像流浪汉一样,期盼一碗鲜香的炸酱面。
这都是因为我们心中还有希望,还不能完全地自我沦落和自我放弃。
这与出世、隐居、修行完全不同。
人皆有羞恶之心。
谁真的愿意让人瞧不起?
有的人也许用一种护盾把自己“保护”起来,但总还是想要过上温暖的、正常的生活。
这时候,“希望”就是一剂良药。
走出阴貍,过上阳光的、幸福的、温暖的生活。
慢慢老去。
这才是 我们要经历的。
至于是否闪耀于世界,就不要想太多了。
。。。。
电影啊电影。。。。
看到北野武的影子,他擅用的镜头,用抹去时间的凝滞画面,几近白描地铺陈着剧情。
看到金基德的影子,少到寥寥的人物。
人总是太过复杂的元素,一幅堆砌了太多人物的画面,充斥的是令人崩溃的信息。
镜头中,一个人,就好,或者,甚至是无人参与,静止本来就是一种美好。
看好莱屋大片的时候总会有强烈的恐惧在,小女不才,真的很难在一百二十分钟里记下超过五个的人物面孔,记下超过两条的故事线索,所以在学校别扭的小剧场,看完那部《300勇士》后,我残了。
最爱的镜头是影片的结尾,小郑同学冲出房门的一刹,白晃晃的明亮日光扑面而至,然后是一个好长好长的镜头,郑同学裹着灰色印花的大T恤,踩着脏旧的匡威帆布鞋,散着枯黄的长头发,她穿过走廊,奔下楼梯,沿着桥奔跑着。
如世界末日一般,阳光穿透稀薄的空气,她拼尽最后一丝气力,只为了抓住,抓住。
这段影像,有太多昭然若揭的寓意,而派郑同学这样浑身散着文艺女青年气质的姑娘出现在镜头中,确实,要电影,才会有这样漂亮的情节。
白晃晃的日光啊,只有纯洁透明的情感才有勇气暴露在这青天白日之下吧?
原来是王菲的歌里唱:“因为全世界都那么脏才找到最漂亮的愿望,因为暂时看不到天亮才看见自己最诚恳的梦想。
欲望变得荒唐,价值显得虚妄,人世间开始疯狂。
”是这灼烧灵魂的欲望给的姑娘勇气吧。
她穿过肮脏的人群,穿过拥挤的车流,他跟在男主角坐的公车后面,不顾一切,她不怕了。
金正妍是女主角的名字,我在想,如果,最后,他们不告诉彼此的名字,会不会有更好的效果?
毕竟,做为识别代号存在的姓名并没有太多的意义。
还是,不懂韩文的我,没能看出来男女主角名字背后的深意。
有人说这是韩版的被嫌弃的松子和鲁滨逊的故事,我就笑了,其实,谁知道那个落寞的鲁滨逊,不想有一个落寞的松子,和他一起,看着这落寞的人间呢?。。。。
自杀的机会有多大?。。。。
朋友送过一本书给我。
《找死的兔子》,一本很好玩的书,罗列了自杀的方法和使用不当的后果。
而日本版的《自杀手册》告诉我们,自杀是个技术活。
所以,你看,片中的金同学是个多典型的非技术型选手。
跳河被冲到小岛得已生还,兄弟,书上说了,溺水身亡的最佳场所是在无人的深渊,不然你心里斗争了半个世纪,好不容易跳下去,被某个刹风景的家伙救了,或者,像你一样,水浅且急,你肺部还没因渗进过多水窒息而死,就被搁浅了。
多悲剧。
而后来的上吊,数据的不完全统计说,是最好的自杀方式,社会新闻上的剽悍主角们最常采用的自杀方式也是它。
对此,我曾经跃跃欲试,在寝室的床沿上挂围巾,在家里的房梁上挂红绫。
然后,鼓足勇气啊,想尽了所有活着的不好,死了的解脱。
结果,想太久脚踮麻了,想太久要上厕所了。
所以这部电影里,因为拉肚子自杀未果的情节设计太让人欢喜了。
其实很多时候,打破你重大决定的,往往只是毫不靠谱的小份干扰。
这并不能说明,你求死的决心不够坚绝,你在自杀之前写了三百页的遗嘱,你把从小不被老师喜欢被同学排挤找不到好工作娶不到好老婆的陈年旧事都翻出来作为你必死的理由,只是,连死都不得安宁的这世界,你打不败它,你得活着,被它折磨而死,认命吧,只能这样了。
所以,金同学把上吊的领带挂在树叉上,仰着头说着:“我想我以后可以随时自杀!
”别傻了小子,下一次,你不拉肚子,就会看到一丛小花,开得艳啊,生命的美好啊;不看到小花,抬头就会有蓝天,白云飘飘,你感叹苍穹啊无垠啊,人太渺小,不足死;或者,工资就要发了,彩票还不知道中没中。
如此,人生有太多的理由,击溃你想死的决心。
能够成功自杀是件有福气的事,不能决定生,至少能决定死,你赢了这世界。
只是,不是所有人都有那样的好福气。。。。。
杂酱面的味道。。。。
可能是秋天的缘故,最近常听人在唱,“秋刀鱼的滋味,猫跟你都想了解,初恋的香味就这样被我们寻回。
”没吃过秋刀鱼,倒是记得家里油酥小鱼的味道,软软的肉肉的香香的,而小时候胖得分不出脖子和腰身的我,总被路过的叔叔阿姨摸着头唤成这小鱼的名字。
所以,每每回家,总闹着要吃,只是,这种野生的小鱼,因为每况日下的水质,越来越少见。
又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早上发短信给好友,好想念重庆的杂酱面诶。
记得上一年,坚持每天中午端大份的杂酱面,蹲在电脑前看《幻想情侣》。
罗桑实说了:“喜欢,戒不掉了。
”于是,她愿意不回去做赵安娜,她要和张哲秀一起,吃一辈子的杂酱面。
想念更是因为这部电影里又出现了杂酱面的身影。
而且这一回,它被戴上了一顶伟岸的帽子--希望。
男主角偶尔拾到杂酱面的包装袋,鲜妍美味的图片,他开始后悔自己从小讨厌这杂酱面,开始回味那点仅存的杂酱面味道。
这一夜,男主角的梦里,都是杂酱面的特写。
味觉是最强大的记忆机器,被味觉唤醒的记忆,在短时间里便会膨胀得无法自已。
那些不曾被触的情绪,便翻涌而至,导演,你很厉害!而郑同学端着送给男主角被拒的杂酱面。
已经干掉结块的杂酱面,被她一大块夹起来,塞进嘴里,咬掉,咀嚼,“这是希望的味道”旁白如是说。
于是,郑同学三年里第一次鼓起勇气向母亲提出想要玉米种子,要自己做成杂酱面。
这杂酱面,倒也真成了他的希望,她的希望,甚至她母亲的希望。。。。。
爱情的模样。。。。
翻过很多所谓哲人的书,问起人生是为什么而活?
回答大抵是为了真爱。
从前觉得荒谬,真爱有那么难么?
有那么值得你付出生命抛弃理想背信弃义也不可惜么?
后来知道,它-值-得。
如果你清晰地感受过,如何和他或者她心照不宣,如何不需要注解不需要翻译,只消一个眼神一个呼吸就能知晓彼此彼时的念头。
如果你们把彼此,当成同类,当成另一个自己,坦诚最真实的自我,让你觉得世界并不是那样的未知和恐慌。
你悲伤,你欢喜,你愤怒,你绝望,都有一个他一个她陪着你,他和她不说话,他们不会颐指气使,更不会巧言令色,只会做为一个存在和你站在一起,和你分享任何汹涌的情绪。
如果如果,你在人生的某次旅途里,遇见过他或她,哪怕是梦里,都会兴奋得不知所措吧。
所认,才会有《两小无猜》里,戴着面具结婚生子的朱利安,十年之后,得到苏菲的消息,开着车狂奔在高速公路上,那一串华丽丽的台词伴着飞旋的车轮声响起: 这好过卢克预言, 好过2001年的大灾难,好过玛丽莲•斯特劳菲特的舞蹈, 好过劳拉•克劳馥, 好过吉米•亨德里克斯, 阿姆斯特朗, 好过圣诞老人的礼物, 好过比尔•盖茨,达赖喇嘛, 好过帕梅拉•安德森唇边的胶原质, 好过兰波•莫里森的迷药, 好过自由, 好过生活。。。。。。
不错,这就是爱情的样子,它好过盛开的鼠尾草花,好过刚结出的玉米棒子,好过杂酱面,好过希望,好过数码相机,好过低卡路里,好过能捏得噼里啪啦响的气泡膜,好过月缺月圆的安静轮回。
它好过一切,甚至生命本身,甚至真理本身。
它是值得你付出所有的美好存在。
可是,多数人的爱情观并不如此,他们咒骂着这不顾世人眼光的疯狂,哦,这是差过马克思主义的空想,这是自私自利的选择,这是把现实扔在身后,朝着定会幻灭的白日梦傻奔的一傻子。
只是,傻子知道爱情的样子,那样真实或者虚无的存在过,而其他,他和她都不想要,不屑于要,这大抵是哲人所谓的追求吧。
我跋山涉水,翻山越岭,看到真爱的样子,从此一生,别无它求。
安妮的书里写,我们的爱情,之所以寂寞,是因为没有对手。
毕竟,那一场风风火火,轰轰烈烈的战争,要有相当的对手匹配,他能看透你所有的招数,他能化解你所有的小心眼坏主意大心机。
这样之后,你们想见的,不是对方的制胜绝招,而是撇开武器撇开神功最赤祼祼的灵魂,这灵魂,散发出来的气息,强大得令你窒息。
为此,有人把名号改成独孤求败,为此魔尊重楼等了飞蓬三生三世。
电影里故事的美好在于,姑娘只要破门而出,就能得到他的男人,这之前,她把自己隔绝在一个小的封闭世界里,只留一丝窥探外界细缝。
因此她成功地过滤了冗杂的肮脏的不想要的,而没有,封住真爱溜进的隐秘入口。
是不是告诉我们,相信,平静,等待,坚持,总有一天,他会出现??????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孤城,然而世俗的远离和文明的脱序,带给人更多的是孤独和虚无,而不是自由和解脱。
中年男人金诚勤由于公司破产而失业,债台高筑,妻子也离他而去。
对人生彻底绝望的他,从汉江大桥上纵身跃下……然而金先生醒转过来之后,却发现自己漂流到了汉江的江心小岛上。
从岛上可以看到首尔的标志性建筑——63大厦以及国民议会大厦,然而它却荒无人烟、遗世独立。
起初金先生满心沮丧,他希望从63大厦上再次一跃而下,于是想方设法逃离小岛,结果都失败了。
后来,他本想用领带上吊自杀,但是由于吃到了甜甜的鼠尾草花,这点甜味让他痛哭流涕,决定暂时活下来。
与此同时,在城市高楼中,住着一位有自闭症倾向的资深宅女金正妍。
她脸色青白,穿着肮脏的T恤和球鞋,房间里垃圾成山。
她三年没有出过自己的房间,只用手机短信和父母交流。
她晚上睡在铺着塑料泡泡纸的衣柜里,把自己当成易碎品。
她每天的工作,就是在网络上用别人的照片扮演各种角色,发布一些虚假的生活体验,然后等着看网友的评论。
她最大的爱好之一,就是用装有长焦镜头的照相机拍摄月亮。
三年来她几乎从未在白天拉开过窗帘,只有两次例外——首尔每年春秋两季的某一天,会举行防空演习,这20分钟城市会变得安静而空旷。
春天的防空演习如约而至,她戴着头盔开始拍照,却误打误撞地看见了小岛上正准备上吊的金先生。
她以为他是外星人,于是开始每天观察和记录他的生活。
金先生慢慢习惯了岛上的生活,他捡拾垃圾充当日用品,甚至找到了一艘小鸭船充当栖身之所。
从最初的笨手笨脚,到后来他可以顺利地捕捉到鱼和鸟,以及偷到鸟蛋。
有一天他捡到了一个杂酱面的包装袋,他后悔自己没吃过杂酱面,且无法凭现有条件做出面条。
他灵光一闪,觉得鸟屎里可能含有植物的种子,于是开辟了一块田地,把鸟屎种了下去。
他还做了一个罐头稻草人,每天跟它说话,把沙滩上的“HELP”改成了“HELLO”。
观察了金先生两个月后,金小姐决定代表60亿地球人,回应他的信息。
她在夜深人静时,全副武装地进入了对她来说危机四伏的街道,把装着信息的纸条塞进红酒瓶里,从汉江大桥上扔了下去。
又过了一个多月,金先生终于发现了红酒瓶。
除了金小姐没人发现他,他们就通过这种特殊的方式,成了奇异的笔友。
看到他那么想吃杂酱面,她打电话帮他叫了外卖。
快递小哥驾驶着小鸭船将杂酱面送达之后,他却要求其送回去,因为杂酱面是他的希望。
她很开心地吃了杂酱面,三年里第一次对母亲讲话,希望得到一些玉米种子。
他的玉米终于成熟了,他给自己做了碗杂酱面,边哭边吃。
而她的玉米也发芽了,事情仿佛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可是有一天,他在沙滩上写下“WHO ARE YOU”。
她从网上打印了一张别人的照片装进瓶子了,可是最终却放弃把它扔下去。
没有找到瓶子的金先生非常焦虑,而此时金小姐也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她的身份被戳破,很多网友跟帖骂她,她只好又躲进了柜子里。
当晚暴风雨来袭,金先生的一切都被摧毁了。
第二天有警察上岛巡察,原来这个岛属于生态保护区,不对公众开放。
金先生不想离开这里,因为他还在等着她的答复,但是警察却不由分说地把他扔到了岸上。
从相机中目睹了一切的金小姐,第一次没有任何武装地冲出了房间,不在意路人的眼光,一头扎进了灿烂的秋阳里。
可是载着他的公交车却开走了。
正当她伤心哭泣时,防空警报拉响了——她又有了20分钟时间。
于是她终于追上了公交车,对他郑重地说出了自己的名字。
车子启动时,她站立不稳,他及时拉住了她的手。
这也似乎意谓着,他们成了彼此的浮木,不管漂到哪里,都将不再孤独。
在钢筋铁骨的大都市里,高楼鳞次栉比,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人们更加聪明,却因此更加孤独。
我们拖着疲惫不堪的灵魂,在喧嚣嘈杂的都市中游荡,渴望有一个人能够与我们对上同一个调频,听到我们寂寞的心声。
但或许正如村上春树所说:“人们总要进入自己一个人的世界,在进得最深的地方就会产生连带感。
或者说人们总要深深挖洞,只要一直挖下去就会在某处同别人连在一起。
” 请相信,千帆过尽总会看到满树繁花,每一个奥特曼都终会遇见属于他自己的小怪兽;而当你孤单时,世界也会给你一个同类。
周六的晚上,熬夜到凌晨两点,终于做完了这一期的枣听新闻。
周日,全北京飘起了大雪。
我把音频节目听了十遍之后,终于做了最后的修改,发总编审核。
一切就此落定尘埃。
每次做完节目,不论自己还是别人的,都要听十遍左右,从最开始的兴奋,到中间的挑剔,到最后的平淡。
一点一点,慢慢转变。
房间冷得厉害。
冰箱里米油皆空,我冒着大雪在小区门口给自己电话充值,之后彻底放弃了买菜的想法,回来下挂面吃。
书柜里好久不曾动的芝华士二十年,这个还是当年破孩子送我的。
倒小半杯,暖暖身子,在电脑上看《金氏漂流记》,那是一部看完之后,找不出确切语言来概括的片子。
也许你能用三言两语说明白情节,但是又觉得很勉强。
也许你能找到恰如其分的东西来说它的内涵,但是又觉得很鬼扯。
韩国的电影,拍得色彩很好看,情节寓意很多。
我和小伍强烈推荐这个,小伍问我,讲的什么故事?
我一时语塞,因为实在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说。
我能说什么?
一个废物男人想跳江自杀,结果没死了,他被冲到一个与城市比邻相望的岛上面,四周环水,无人关注。
他从开始尝试求救,之后放弃自杀,开始在岛上安居乐业,他在都市的丛林里成了漂流的鲁宾逊,他甚至无聊至极于是想起了要自己做一碗炸酱面的“理想”,于是他开始了这一伟大计划。
自己犁地,自己寻找种子。
他的所有努力都被对面楼里一个三年没出家门的宅女看在眼里。
两人就好像寻找到了知音一样彼此相惜……这部片子包含的东西太多。
但是情节又太简单,简单到你想说,但是发现没有什么可说,你觉得没什么可讲,但是又觉得有太多触及灵魂的东西存在。
比如,那个关于炸酱面的执念,比如,关于内心的那个岛。
很多人都想着休年假,去旅行,外出,逃离这个城市,很多时候我们都只是把这样的做法当成暂时,暂时离开,暂时脱轨,之后回归。
因为我们都知道我们不可能彻底放弃和逃离。
但是内心还是忍不住想越狱,哪怕只有短短的一瞬。
谁的内心都有一座岛,与城市的灯火毗邻,但是却无人知晓,你可以在这里对着城市大喊!
嘿!
你们这群混蛋!
什么加班,什么老板,都给老子去死!
你可以在这里无聊到完美,休息到惬意,你在这里脱下西服和面具,变成另外一个自己。
之后假期结束,回归城市。
当拿出钱包里的月票卡,在读卡器嘟的一声之时。
不知道那泪水,是喜悦还是哀婉。
就这样再见了么?
那个漂流的鲁宾逊,就这么回来了么?
我的都市生活,我是要说哈啰还是应该说再见呢?
这对男女交往和相遇其实很奇怪,甚至简单,彼此靠绿色的红酒瓶传递这几个简单不过的英文单词,HELLO?
HOW ARE YOU!
这些最简单不过的话语成了超越现实,甚至超越生活的单纯注脚。
当结尾鲁宾逊被迫送到生活的都市里,当所有的一切都结束的时候,他想去63中心,是要去跳楼还是要从那里回归呢?
当宅女终于在阳光下跑出门,水藻一样的长发在风里飞舞,那一刻逆光的浅白让整个画面变得温暖。
当那辆载着鲁宾逊的公交车在宅女面前渐行渐远的时候,就好像那场人生的暴风雨将孤岛上的玉米田席卷一样,希望在瞬间缓缓黯淡。
之后我看到两张流泪的脸,彼此左右,拉开距离。
人的希望就是这么的单纯和脆弱,即便它美好,即便你为它付出太多,而越是美好越是付出的东西,就越禁不起打击。
之后防空警报响起。
车子,行人都暂停下来,一年两次的演习,让这一瞬间成了希望升腾的云梯。
先抑后扬的手法配合钢琴无比完美的飙下泪来。
是的,老天总是在泯灭你希望的时候,给你再开一个新的,只是很多人都没来得及等到,就选择了闭上眼睛。
而故事总需要一个完美的结局。
女孩子赶上了那辆停下的公交车,两颗心就像那个启动时的颠簸一样,撞在了一起。
我破天荒的在看完电影后去豆瓣寻找影评,当自己对一个影片无法用具体语言来描述的时候,你很希望找到一个人,用最恰如其分的话来告诉你,最贴近你内心的文字,可惜的是,我没有找到非常有共鸣的文字。
也许就像有的人问,那男人后来怎么样了?
与女人相遇了能怎样?
欠的那么一笔债就都不用还了么?
呵呵,这是故事,后来的事情,就是后来的故事。
一个人的出现不会改变别人的生命,但是一个人的出现有时候会带来希望。
每个人内心里都有一座叫“希望”的岛,即便它能被风雨摧毁,它也能再次复原,也许是因为一个人,也许只是因为一碗炸酱面,这就是人类的伟大。
我很相信,在孤岛上,能作出炸酱面的男人,再多的欠债也都能化解,因为连最不可能的都战胜了,还有什么好怕呢?
每个人都在路上奔跑,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充满希望。
学到了。
跳海前问下欠银行多少钱结局是好的吗?
那是因为后面演不出来。
男的还是欠钱啊,女的也跟平常人比不了啊。
生活还是一地鸡毛啊啥都没改变啊。
只是人还越来越老了。
这咋励志啦?
怎么励志啦。
两人相互救赎结果呢,现实一点吧,这只是电影,只能终结在最美好的时候。
话说门口保安会让一个流浪汉进入大厦吗?
女的打电话报警就行啦。
我真扫兴啊。
在虚假作品里找真实感脑袋有问题update20240626我已经是个无聊的大人了。
这就是非常典型的,一切美好止步于结婚时。
这也是很多电影为什么都拍到婚礼就结束的原因。
因为后面太难了。
理性地想一想,两人见面了后面又能怎么样。
一个落魄的破产欠债大叔,一个自闭啃老女。
本身就不如一个普通人了,那可以想象她们的将来会如何。
哦,对了,解说说这女的头像有疤什么的,这明明就是个美女好吧。
要是个丑女,这片就没那么好看了是吧,每个人都是一定程度的颜狗。
一句话故事:一个本来想死的负债人,后因绝境下的希望又燃起生活的热爱,而这份热爱,又感染了一个因身体缺陷自闭的女孩,总结来说是一个互相救赎的故事。
让我感动落泪的,来自一个每天都会问女儿需要什么而离开家,当她看到女儿时候的表情,令人特共情难受,还有演员奔泪吃面时,那份如愿以偿更让我感同身受,沐浴在阳光下奔跑的女主真的很美。
外卖员转告了女主那句话,“他让我告诉你,那是希望”通过外卖员传达出的这句话的分量让我感到非常沉重,隐隐的让我共情到那种希望达成的感觉,“原来我也是可以把生活过好的”整篇故事节奏非常舒服,开场戏极其有效率,接电话,跳海,再通过溺水的时候把主角前史交代了,最快的速度到达故事主线,并驾齐驱的隐线也开始推动,一开始看到船看到希望,后面看到船就逃避,再到后面最大的打击是台风和网曝,高潮是女主奔跑去见男主,结尾是女主扔掉了头盔,满分剧本。
八十分演技,八十分镜头,八十五分配乐
因为外面的世界太喧嚣所以想要逃。
因为对所有人失去信心所以想要逃。
因为不美好的事情太多所以想要逃。
因为空气肮脏无法喘息所以想要逃。
因为时间走的太快太快所以想要逃。
因为复杂麻烦的社交圈所以想要逃。
因为失去初生时的纯洁所以想要逃。
因为必须遵循游戏规则所以想要逃。
因为没有了简单的快乐所以想要逃。
因为背负太多太多责任所以想要逃。
因为要象大人一样活着所以想要逃。
因为,因为,太多太多的理由……所以,要逃开。
你可以说逃避主义者在这个社会里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我却觉得是因为他们同时是个完美主义者,却由于世界总不如想象中美好,从而产生了严重的适应不良。
我相信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那么一小片孤岛。
无法触碰。
不能被理解。
孤岛上关着很多不能放出来的小兽。
他们是很多很多疯狂的念头。
每个人站在自己的那一小片孤岛上发呆的时候,就是顶孤独顶孤独的时候。
这种时候就会不由自主地掉下泪来,你无法对别人解释,只有你自己知道,只有你。
万幸有那么一些人,站在自己的岛上漂游的时候,偶尔看到别的岛上那个失魂落魄的人,或是别个岛上的人,在落寞时看到他,对对方说了一句:hello。
谁也不能保证两个人站在岛上这样喊话,是不是就一定不寂寞了。
因为懂得是一件很难很难的事啊!
看《金氏漂流记》的时候,我总是会笑着哭出来,或是带着眼泪笑起来。
我觉得自己像个人格分裂的精神病人:一半是那个逃离城市生活在孤岛上快乐地改造自然的男人;一半是那个躲避现实永远宅在家里用望远镜偷偷观察月亮的孤僻女孩。
其实他们在本质上并没什么不同。
他们都不被人理解,也不理解这个社会,一个劲儿地想要逃跑,并且真的那么做了。
而我和他们的区别就在于,那些逃跑的念头仅仅在我心中盘旋,却一直没有真的实现过。
只有每年一个月的假期背着行囊独自去山中思过。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一天会崩溃。
还是,真的会什么都舍弃,过一种苦行僧一样的生活。
抑或是,看到另一片孤岛上的你,挥挥手,说一句:hello。
PS:《金氏漂流记》是最近看到的最好的电影了,不管是画面配乐还是演员的演技都很棒。
最无奈的是这个电影的宣传图片,完全和主旨不符,搞成了那种弱智言情剧。
这段日子,老爸戒了麻将,空了太多时间就整天在网上玩牌。
他不赌后,家里和谐无数。
这个男人一生自大骄傲,吹牛、懒惰皆有,中年的重创导致了如今的丧志玩物。
父亲学校里的同事和我说:你爸这人平日谁都不服,就服你,老夸你文章写的好,小子不错。
这话听得我一阵心酸,这个自大骄傲、谁都不服的男人,却为了儿子的工作,四处求人,低声下气,卑躬屈膝。
我实在太无用了。
可世界的冷漠不会因你的儒弱而温暖起来。
所谓希望,是凭苦心耕耘,挑鸟屎、刨地浇水得来的。
所谓希望,也不靠施舍:想吃炸酱面,便自己种来,不要外卖,这需要多强大的内心力量啊。
可无用的我,经历无数笔试、面试无果后,只得低头接受施舍。
无奈弱小的心是多么惧怕被这无情的世界抛弃。
若真有这么一个岛存在,没有银行、无需买房、饭菜自烧,该有多好。
就算抛了这伟大国籍,背负叛国骂名,我也要移民至岛上。
只因有时你会发觉,你如此爱这个国家,这个国家却不爱你。
就是因为爱的力量,才使人无惧被世界抛弃。
爱可以让HELP变成HELLO,可以使宅女走出家门,可以即将分离的两人因民防演习相遇。
既然有了爱,还有什么可畏惧。
只担心你一直发现不了,当面老是骂你的父亲,内心却是如此爱你。
最近看的几部片子凑巧都在描写宅男宅女,才发现原来当下确是“宅”当道的时候了。
宅的原因有很多种。
有些是因为心理,比如社交恐惧症之类。
《金氏漂流记》里的美女拒绝出门,吃穿用度全靠母亲送到门前。
窗台的超长焦相机只用来拍荒芜的月亮,唯一对准人间是在全国空袭演习、街上空无一人的时刻。
有些是因为外部环境,比如社会发达到你已经不需要出门,机器人和网络能帮你完成一切。
《Wall·E》里面所有人只需从早到晚对着液晶屏幕就可以了,人际交往和健身运动都可用这种方式完成,这不也是一种宅么?
宅的方式也有很多种。
有的纯粹自暴自弃,没有任何生活动力。
《空气人偶》里简笔描述了一个宅女,好像吃饭是所有生命的意义,盒饭和苹果堆在一边,饭盒和腐烂的苹果核堆在另一边,整个卧室与她的头发一样凌乱。
也有的只是把世界浓缩成一所房子罢了。
《东京狂想曲》里有一个十年“家里蹲”的宅男,披萨盒子个个码得整整齐齐,甚至每个用光的手纸纸筒都有条不紊靠在墙边。
但凡来送外卖的人都忍不住惊叹,觉得这么宅着也相当有水准。
宅的出路却只有一种,起码在这些电影里是如此。
那就是打开房门,回归社会。
导演们总是在不厌其烦描述了一个房间的有限生活之后,试图用门外的大自然、奇遇或者爱情来吸引他们,建议主人公们大着胆子出来看看。
当然也有例外的,《东京狂想曲》里安排了一场有惊无险的小地震,原本空荡荡的大街上突然纷纷出现睡衣男女,原来每家都是有人的。
外面的世界更精彩,理论上自然是这样,现实是否如此却很难讲。
这类影片也往往没有关注后续故事,仿佛那一瞬间的敞开怀抱已是胜利,已是所谓的战胜人性弱点。
至于打开房门之后如何,随他们去吧。
当宅男女们失去“宅”的特点,不就跟我们一样了吗?
即使遇到各种艰难困苦,好像也是理所当然的。
回归就能获得幸福?
我一直不怀好意地抱有怀疑态度。
他们仅仅是从屋里走到屋外,可导致他们变宅的因素并未更改。
宅固然可归之于心理问题,但造成这种恐惧的原因呢?
宅显然都发生在现代大都会中,东京、首尔——有趣的是,最常讨论这类话题的都是日韩电影,他们热衷于探讨不断向内追问的话题:例如,在社会快速发展时应如何该保持人性?
按说日韩文化与我们同源,国人也该喜爱此道才是,只是大陆导演往往还不能或不肯剖析现代化给主流人群带来的变化,比如犬儒。
或者,他们自己就是变得犬儒的一员,于是更加不想面对。
不说国情,言归正传。
为什么现代化越发达,就出现越来越多孤僻的人?
答案好像人人都讲得出。
现代城市生活太快,每一秒似乎都听到时钟在耳边滴答作响,提醒你不该无意义耗费生命,虽然什么算作有意义也是这个城市赋予你的;人际交往又如此复杂,看看正受追捧的杜拉拉就知道了。
由此产生的巨大压力很容易让心灵脆弱或单纯者不知所措。
整个社会都要快速奔向现代化,我抵挡不了,那,我躲还不行么?
由于社会过于发达而造成人们不必交际的状况也是一样道理,终归是说,现代化在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之外,逐渐变得面目可憎。
它让人远离自然(更别提还毁坏自然),远离几乎所有能把人诱惑出门的美好。
想想也是,当你为一个饭局在来回路上花费三四个小时,或者在上下班高峰时挤在摩肩接踵的地铁里不得呼吸,真想不如就此宅在家里算了。
宅当然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它只是一种无奈的被选择。
然后呢?
《空气人偶》里女孩最终因为蒲公英在风中摇曳的样子打开了窗子,《金氏漂流记》里的宅女突然生发了与孤岛上的男人交流的欲望,《东京》里的大叔则单恋上来送外卖的姑娘……最终我们发现,还是大自然和美好情谊才能让人感受到自我的存在。
这是着急盖房子的城市难以给予的——它给我们的更多是迷失。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么?
真的不见得。
困。
睇左之後好唔開心
唯一的亮点就是杂酱面和送外卖的,落魄男和自闭女滚一边去。这片子时间太长了,你一个喜剧片90分钟绰绰有余了。
被嫌弃的韩国松子和韩国鲁宾逊的故事
还以为是个喜剧
奇艺 韩语简字 1520 外公家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157453/
我们都是金氏,被现实的生活逼的无处藏身,只能龟缩在无人的角落独自流泪。这一方小小的自领地也被现实的风雨摧残蹂躏,社会不容你有这方自己的地方。 面对着如此近的繁华,为什么我们还是那样的孤单?明明一江之隔,为什么无法跨越?当我们习惯了被遗忘,为什么又让我们被迫融入到这个世界?
有趣有爱,但不好看,因为他们太蠢了,我无法忍受愚蠢,包括自己
脱离现实?脱离现实。
没有那么吸引~
一个深宅女,一个窝囊男。一个厌倦社会,一个被社会抛弃。不敢面对自己,人生失去希望。 希望,贯穿着整部影片。炸酱面调味包,窝囊男的希望。母子相视的对话,母亲的希望。深宅女的相思,她自己的希望。也许我们总能在跌落到最低谷时发现希望。也许全世界都抛弃你时,只有希望陪在身边,也许....
那只鸭子好像有表情
好棒。这片儿里的古灵精怪与小温暖小情怀,也许只有心里有孤岛的人才能看的懂。。。。
矫情!
诙谐温情版的世界上的两个孤独个体。全世界都使用人教版英语教材么?!比较少见的女性窥视男性。结局狗血了。。。
绝望的人啊,别哭,把眼泪擦干,奔跑吧,生活下去吧,会好的,一定会好的,有时候等待也是一种希望,再难的日子也不要把悲惨写在脸上。因为荒岛之外,还有另外的人在看着你,因你的喜悦而喜悦,因你走投无路而悲伤,她会追赶你,然后握住你的手。最终,绝望的人、痛苦的人、渴望逃离的人会在下一个春天重逢。
我不想说 不过 这片儿实在太bangzi了。。。
夸张了。主题明快表达直接,就是情绪做作。男女各吃一碗面,都吃出了肉麻作呕的效果。
8.3分是认真的吗??
韩国是真小啊,流落独岛的地方竟然离城市那么近。一个loser治愈一个自闭症女孩的故事。这个故事再好也无法说服我在韩国那么小的国家的城市中竟然有一块无人岛。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