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忘诗行

Los versos del olvido,遗忘诗篇(港/台),湮没的诗,Oblivion Verses

主演:胡安·马加略,托马斯·德尔·伊思塔,曼努埃尔·莫龙,伊西娅尔·艾斯普鲁,胡利奥·晶,安帕罗·诺格拉,贡萨洛·罗伯斯

类型:电影地区:智利,法国,德国,荷兰语言:西班牙语年份:2017

《遗忘诗行》剧照

遗忘诗行 剧照 NO.1遗忘诗行 剧照 NO.2遗忘诗行 剧照 NO.3遗忘诗行 剧照 NO.4遗忘诗行 剧照 NO.5遗忘诗行 剧照 NO.6遗忘诗行 剧照 NO.13遗忘诗行 剧照 NO.14遗忘诗行 剧照 NO.15遗忘诗行 剧照 NO.16遗忘诗行 剧照 NO.17遗忘诗行 剧照 NO.18遗忘诗行 剧照 NO.19遗忘诗行 剧照 NO.20

《遗忘诗行》剧情介绍

遗忘诗行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一位看守墓地入殓房的老人,他拥有一切都能记住、唯独姓名例外的无瑕记忆。他的日常工作包括向寻找失踪亲人的人展示尸体,和照顾心爱的植物。当附近城市爆发抗议活动,军队秘密袭击太平间以隐藏平民伤亡时,他发现了一名年轻女子的尸体。个人失落的记忆被唤起,他开始了一场神奇的探险,希望能够在神秘的掘墓人、一位正在寻找失散女儿的老妇以及一个受过去折磨的灵车司机的帮助下,为她安葬。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隔窗恋爱:飘洋过海鲸骑士多米尼克:凤凰崛起米兰达第三季米拉最后的疯狂火影忍者正·青春亲爱的爱丽丝花与将法医秦明之致命小说拼贴幸福真相不伦食堂所罗门的伪证后篇:审判憨哥进城初步举证密杀指令末日之恋看不见的守护者杀戮都市空战魔导士候补生的教官OVA一路繁花相送1400逆袭的青春她的故事驱车向前史塔西喜剧夺宝欢喜村Baby复仇记

《遗忘诗行》长篇影评

 1 ) 遗忘

“遗忘里的遗忘,才是真正的遗忘。

” 故事没有太大的波澜起伏,没有突转,留下的只有历史留下的孤寂感。

如果没有守墓人,入殓师,或许这段历史不被人知,在高压的环境之中,或许反抗者会成为遗忘里的遗忘,那些本该被牢记的过去,正在被埋没。

但正是有这样一位老人让反抗者能在历史的洪流中留下些痕迹,至少能安葬的安然。

和海岸边搁浅的七条鲸鱼一样,存活下来的1只鲸鱼不断在6只同类死去的岸边徘徊。

鲸鱼作为群居动物,与同类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会遭受着同类死亡带来的悲痛。

如果死去的同类是它们的后代、朋友或者亲属,他们会紧紧跟随不愿离开,这和人类的行为十分相近。

或许这意味着老人是这头幸存的鲸鱼,死去的无名反抗者就是搁浅的鲸鱼。

老人像🐳一样徘徊在死去的同胞身边。

“世界已经逝去,而我承载你。

"

 2 ) 创伤与遗忘

这是一部小众而诗化的电影。

片中充斥着诗中常见的意象与隐喻,让人难以琢磨。

选择午后来看这样的一部电影,实在是对自己抗睡能力的挑战,哈欠不知打了多少个,爱人在某一两个瞬间也撑不住到太虚幻境逛了一会。

内部观影,也看不了二遍,只好豆瓣上补补课,看了几位豆油的评论,方才知晓影片产生的历史背景来源于70年代的智利,皮诺切特实行的17年的独裁统治,期间3000左右的异见者或者遇害,或者失踪。

而这些异见者们彻底被正统的历史书写所遗忘,变成了无名氏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可是对个体家庭所带来的这种巨大的创伤,如何可以被残忍的遗忘?

究竟历史应该由谁来书写?

权力的拥有者还是历史事件中的个体?

当权者选择遗忘,可个体创伤者会选择永远铭记在心,就像片中的主角老人,记得狱友做的恶,记得在监狱的天数,记得每周都在墓地徘徊的妈妈是第249周过来找她的女儿。

当今的世界,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会在个体身上存留下印记,业力使然,有因必有果,轻率的遗忘与掩埋罪恶只能是徒劳无功,有朝一日终究恶臭会从土壤中逸出。

而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善恶标尺。

鲸鱼接到同类搁浅的求救信号,尚且奋不顾身前来营救,何况是人类,这便是片中主角老人执着的为无名的女孩举办一场葬礼的缘由所在。

当今的社会,当今的科技文明开放程度,历史究竟会由谁来书写?

或许我们可以从片头策兰的诗中找到答案。

“世界已离去,我承载你……”

 3 ) 记忆

守墓老人在是他自己的同时是否也象征着国家、文化或是历史的记忆?

历史从不曾忘记任何事,但集权却总想让历史忘记,历史在当下也只好装聋作哑。

老人牵着线走进巨大逼仄的档案室的一幕,很难不让人想到米诺陶斯的迷宫,后来唐突闯入又迷失其中的象征着集权本身的官员则更加印证了这个联想。

至于搁浅的鲸鱼,应该是象征着在罢工中被捕死去的年轻人们。

尽管志愿者们已经倾其所能,但最后也只有一条鲸鱼重回了大海,回到了历史的记忆里,其它的则都死在了海滩上;而反抗的年轻人里也只有一名女子以他人的名字下了葬,其他人则都秘密地消失了……老人在检查尸体的时候,尸体像熟睡的人一样翻了个身,这是否是在说只要仍被铭记,女子就不算真的死去?

不过守墓老人后来在停尸房门口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乘车离开时后视镜里年轻的自己则变成了黑白的,这一幕是在说什么?

无名女子的葬礼上人们说,愿你在长眠中得到永生。

最后老人到海边去看鲸鱼,远处唯一获救的鲸鱼从深海跃出,近处死去的鲸鱼搁浅在沙滩上,就仿佛是两种不同的永生之间的对照。

 4 ) 《遗忘诗行》文摘

我没有因为任何事物而感到孤独,我只是太阳落山时刚好是一个人。

世界已离去,我承载你享受一部电影,不代标签。

闭起眼,以第三只眼睛观物。

伸出双臂,要是你希望被拥抱的话。

—— 鲁米世界已经分裂了,我必须带你走。

世界已消逝,我必须背负你——保罗·策兰这是一个答案,也是一个信念,即使我无能为力,但也要背负着你前行,带着你留在人世间的遗憾,去完成你曾经坚定不移的选择。

躺在通往极乐摇篮的你慢慢享受着离苦的幸福时光。

庄严肃穆的白墙已然被时间所侵蚀,一束耀眼的鲜花让画面增添了活泼生动的气息,男子与老人的对话却让人无奈和震惊。

在时间的长河中遗忘曾经深爱的人,忘记曾经和爱人在一起许下的诺言;忘却曾经逼不得已的伤痛和罪恶,又试图通过磨灭不堪回首的记忆来救赎内心的惭愧和虚荣。

老人揭开这层纱布,让血肉模糊的伤口暴露在阳光之下,揭开赤裸裸的人性自我保护层,让真相暴露在这个阳光灿烂日子理。

试图逃脱曾经的罪孽,殊不知逃避只是懦弱暂时的避风港而已,终有一天,有个人会去让你直击面对。

衣着整洁的妇人,慢悠悠的步伐,看不到情绪的脸......来墓地寻找自己的女儿,一次次孤独的背影归去就是一次次希望的来临;在现实面前,宁愿告诉自己内心所担忧的一切将不会发生,因为活着,要用希望来引路,当作航海中的眺望塔,不会迷失在汹涌的海洋里。

老人如使者般守护着妇人的希望,温柔的拾起掉落在地上的希望。

无声的陪伴给予最大的支持和守护,回家的路就在前方。

哲学家般存在的挖墓人,伴随着泥土飘扬,平淡的叙述着别人的世界,听不出任何情绪上的变化,如同电影里面最平常的旁白。

上帝视角的你又有着怎样波动起伏的故事,是否被别人叙述的时候也是同样的语调。

你漫不经心的叙述着诗,而又很认真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每一次泥土的飞扬都伴随着承重的呼吸,平静而又努力的为他们的归宿努力着。

忘记你忘记的事,这才是真正的遗忘,就如同山坡上一座座坟墓,没有名字,毫无痕迹,一个个数字就如生前所居住的门牌号。

他们失去感知静静的躺在山里享受着阳光和雨露,而他们在世间的过往又有多少被人们所提起,还会有多少人在一个闲暇的午后谈起他们。

爱你的人一如既往的爱着你,在不同空间维度的他们是否能感应到这平常的一切。

他们,我们都是时间的战利品。

平凡的他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女孩办一场体面的葬礼,就如同老人在给自己的儿子,妇人在给自己的女儿办葬礼一样。

彼此互不相识却竭尽全力给予善良,信仰的支撑,对现实的抵抗,微小却不曾懦弱或违背自己内心。

在这顽固丧失公平和光明的社会勇敢的选择内心渴望。

世界已消逝,我必须背负你。

即使我无能为力,但也要背负着你前行,带着你留在人世间的遗憾,去完成你曾经坚定不移的选择。

试图去读懂他们人生真谛并从中获得面对生活的力量,带着信仰勇敢出发。

将信仰如雨露洒在这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给予处于幼儿社会一场隆重的洗礼。

在挣扎中寻找生的希望,不曾放弃对你的热爱,愿竭尽所能陪伴这你成长。

原谅你曾经的不堪,理解你所处的环境。

我们贡献给生者的时间很少,但我们会给予死者永恒的爱,我将永远活着,如果你可以活着,活下去,违抗天堂最神圣的法则。

 5 ) 观罢留痕

整部电影没有任何暴力美学,却从孤独的老人背影中看到普通人身上的坚韧和执着。

每一个人都需要有一股子劲儿,为你我心中的执念而奋斗不息。

老人用自己无声的方式,坚持着自己内心的秩序。

当大鱼在空中游过,雨滴轻拍在人们的身上。

我们是否依然清晰,一意孤行。

it takes nothing to join the crowed, but it takes everything to stand alone.

 6 ) 《遗忘诗行》:于遗忘处铭刻

在电影的多元宇宙中,《遗忘诗行》宛如一颗独特的星辰,散发着静谧而深邃的光芒。

这部由阿利雷扎·哈塔米执导的影片,斩获第74届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最佳剧本奖 ,以其诗意的叙事、深刻的主题和极具感染力的视听语言,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触动灵魂的观影体验。

影片围绕着一位看守入殓房的老人展开。

他有着奇特的能力,能记住接触过的人的诸多往事,却唯独忘了自己的名字。

日常里,他与盲眼掘墓人、运尸车司机一同,见证着死亡。

当一位在抗议中丧生的年轻女性尸体被送来,老人决定为她安排一个体面葬礼,由此串联起一系列关于死亡、记忆与人性的故事。

从叙事手法来看,《遗忘诗行》摒弃了传统的强情节推进模式,采用诗意且碎片化的叙事。

导演通过一个个看似松散的片段,如老人与访客的对话、为逝者整理遗物等,缓缓勾勒出故事轮廓。

这种叙事方式给予观众充足的思考空间,像是引领我们漫步在回忆的小径,在不经意间触碰到那些被遗忘的情感。

比如老人与曾经的狱友重逢,几句简单交谈,却能让观众从老人的回忆中,感受到岁月的沧桑与人性的复杂。

影片在视觉呈现上堪称一绝。

冰冷的入殓房,惨白的墙壁、金属质地的停尸床,营造出死亡的肃穆与寂静。

而窗外透进的柔和光线,又为这压抑空间注入一丝温暖。

超现实的画面元素更是为影片增添了独特魅力,鲸鱼在天空中游弋的画面,突破现实束缚,充满奇幻色彩,象征着自由、希望与超脱,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与心灵震撼。

还有沙漠中巨大的手掌雕塑,隐喻着人类对命运的掌控与无力,每一个画面都如同一幅寓意深刻的油画。

《遗忘诗行》深入探讨了死亡与记忆这两个永恒主题。

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浪潮下,许多人如同影片中那些无名尸体一般,被世界迅速遗忘,生命的痕迹似乎轻易就被时间抹去。

老人的坚守显得尤为珍贵,他努力记住逝者的故事,为他们吟诵“遗忘诗行”,这是对遗忘的有力抗争,是对生命尊严的执着捍卫。

他为年轻女性争取葬礼的过程,就是在黑暗中点亮一盏尊重生命的明灯。

它促使我们反思,在面对死亡时,如何赋予生命应有的告别;在记忆的长河中,怎样珍视那些承载着爱与经历的过往,不让生命成为时间中的匆匆过客。

角色塑造方面,老人形象鲜明且立体。

他沉默寡言却内心炽热,看似平凡无奇却有着强大的精神力量。

他对逝者的尊重、对真相的执着,让观众看到人性的光辉。

盲眼掘墓人虽未露全貌,但他对故事的渴望,也反映出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探寻;运尸车司机对失踪女儿的执着寻找,展现出母爱的伟大与坚韧,这些配角共同丰富了影片的情感层次。

《遗忘诗行》是一部小众却极具力量的电影。

它用细腻笔触描绘死亡与记忆,以独特艺术表达触动观众内心深处对生命的敬畏与思考。

这部影片如同一位沉默的讲述者,在喧嚣世界中轻声诉说着那些不该被遗忘的故事,提醒着我们珍视记忆、尊重生命,是一次值得反复品味的电影之旅 。

 7 ) 难懂 若干年之后 再看

台词很少,绝大部分的时刻是靠演员的演技表现,场景转换,摄影的构图聚焦等来传递内涵。

鲸🐳这个意象第一次通过收音机播放我就知道它一定有重要的作用,后面又出现了3次好像,最后一幕也是以它结尾。

有意思的是:鲸和老人像是捆绑在一起,同时出现,也许想要对比他们?

他生性孤独,不善言辞,有着过人的记忆除了不知道自己的名字。

作为入殓师,他十分执着认真,即使是周末,即使推行也仍旧工作着。

我没有看懂这个电影,我甚至觉得自己有点烦躁不安,因为剧情平淡,没有语言的抓力,不知道是哪个原因让我推推搡搡看完电影。

我来推断一下: 重点应该在这里:有一句:遗忘已经遗忘的才是真正的遗忘。

还有,🐳和老人。

再者,死亡。

但不明白还是。

刚才看别人解说: 纪念和遗忘是主题。

人们在遗忘一些事情,也许是无意的,因为年龄变老,或者是故意的,试图摆脱过去的记忆,摆脱过去的自己……或者被集权操控威胁着 被迫试着忘记某些事情,让一些事情在脑海中抹掉,一般在战争时期或者敏感特殊时期,政权迫使人们“集体遗忘”。

无论如何,遗忘普遍发生,留存于世的人渐渐失去了自己存在的痕迹,而守墓人和掘墓人却仍在不停地记录着逝去的生命。

鲸鱼腾空飞起无疑是违背现实的。

记忆被刻意抹去也是同样的困难。

人们靠记忆成为自己,也靠记忆与世界相连。

鲸鱼是群居动物,其中一只遭遇危险,那么其它鲸鱼便会不畏生死的前去救援,虽不是人类,却有着和人一样的灵性。

鲸鱼的悲鸣,是守墓人的哭泣;鲸鱼守护同伴,守墓人则守着墓园。

这也就解释了,他为什么会不惜代价的认领“女儿”。

遗忘是常态,记忆是无声的反抗。

 8 ) 生与死之歌

巨大的鲸鱼跃出水面,向它搁浅的、自杀的同伴致意。

你久久地注视它们,就像注视你自己。

沉重的政治话题充满了整部影片,但它却未被给予太多正面的、直接的展现。

它像空气一样弥漫在影片中,它是回忆中石灰盖住的政治犯的血,是窗户上刀锋一样的人影,是一块碎掉的挡风玻璃。

它悄悄地存在于死去的人的脸庞和活着的人的话语之中。

没有镜头拍摄血腥的屠杀、愤怒的人群、领袖的高呼,历史和政治却无比清晰的无处不在,重压般占据于人们的生命之中。

结果,统治的暴力与诗意的宁静被奇异地结合在了一起。

对生与死的探讨在这样的重压下从叙事中撕开了一个裂口呼吸。

它既有我们通常对生死的永恒意义的探讨,也指向在带来深创剧痛的历史氛围中生和死的被抹杀后的脆弱与无意义。

身体可以被忘记,坟墓可以再利用。

死的永恒和生的连续性不断出现:妇人看着无名尸体,就像看到了她的女儿那样。

男孩与青年如同已逝之人投下的镜像。

掘墓人在葬礼的圣坛上歌颂死亡带来的永生。

葬礼之后是婚礼,掘墓人也会变成欢乐的演奏者。

生命会被新的生命代替,用相似的外表重复旧的生活,只是,你无法使死者复生。

你只能在生与死的缝隙中幸存,从坍塌的石块下面像活死人那样爬出。

世界充满那些停止的、未完成的生命的回声,像灰尘一样覆盖在每一段暴政与和平的历史之上。

 9 ) 遗忘诗行

剧中有的人因为年纪大了开始被迫遗忘,有的人因为不愿面对选择遗忘,有的人因为害怕遗忘,怀着执念而一直做着同一件事,有的人为了让大家遗忘强制抹去痕迹,,主角除了自己的名字,什么都记得,就像一个孤独的坚持者(那只巨大的蓝鲸)最后结尾两具蓝鲸的尸体,应该是对应那两具尸体,海中跃起的蓝鲸是他埋葬的女孩吧,执着的想让她留下一个身份,不要被完全遗忘,也许以后还有没忘记她的人来找她,就像那个老太太一样,整体很压抑,但最后告诉我们一切还是有希望的

 10 ) 死亡是审判,或者新生

1白鲸在天上飞。

我总觉得,如果这个场景发生在中国,飞翔在天空的是一头猪。

符号意味着宏伟的命题。

在中国,这个宏大的命题屡次以「猪」的形象出现,猪代表了这个膨胀的国家中,城市和乡村,理想和现实的对立。

我们在城市里找猪,想象中已经找到了几百万只。

The pigs in the river, don't be ashamed of you.猪不必考虑生死的意义,死亡便是它诞生的原因。

但白鲸很困惑,它们以搁浅在岸边为代价探索空间的边界,有时也游弋在天空。

符号是表象,但当实体也在以表象的形式呈现时,符号就成了唯一的精神内核。

2我很喜欢看导演的处女座,通常处女座是一位优秀导演对影响艺术想象力淋漓尽致的体现,接下来电影的表达手法会日趋成熟可靠,也同时会慢慢走向平庸。

这部电影我也很有好感,不过并不是因为其中的符号拼贴技巧——论及拼贴和隐喻的玩法,《遗忘诗行》不及《路边野餐》,但这部电影有趣的地方,在于他在一种特殊的语境下讨论生死命题,就具有了可感的参考价值,同时不失优雅。

具体一点说,就是世俗能否超越生死。

在《遗忘诗行》中,这个切面是社会运动。

政治议题是大部分导演都没有能力去表达的,但凡试图去挑战这个命题的,小部分把自己的思维方式锁定在二元价值观的对立上,而大部分导演则把讨论的主体投机取巧的转换到传统电影的话语领地中。

比如为很多人所津津乐道的《出租车司机》就是一部这样的电影,要知道这部电影没有讨论任何新鲜的东西,思维也被庸俗的锁定在「人性」「真相」「自由」的层面。

一部从任何角度看都必然是一部爆米花电影的平庸作品,因为广电的追捧,变成了韩国电影产业的代表作。

但很显然《出租车司机》无法代表韩国电影的最高水准,这部电影就像当年中国电影冲击奥斯卡一样,是一部谄媚的,为了证明本土电影产业崛起,向美国电影市场的献祭。

这么多年来,韩国电影一直亦步亦趋,邯郸学步般效仿好莱坞,诚恳的说,韩国电影的发展要很大程度归功于此,但于此同时,韩国电影依然无法在流水线的成功之外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内核,这么多年来,电影一直在讨论着初级的消费话题。

《出租车司机》和《战狼》一样,都在从各自被允许角度临摹好莱坞,从这点上说,两部电影没有哪一部更好,也没有哪一部更差。

但有趣的是两部电影都在中国取得了同样的成功,这很现实。

国人不存在政治思辨的基本经验,政治卖点就像80年代录像厅里的香港三级片般粗糙而直白,肆意调笑。

当你在沙漠中的时候,你不会在乎一杯水是不是混浊。

3我上一部看过的伊朗导演的作品是阿巴斯的《樱桃的滋味》,也同样讨论了生死的命题。

但《樱桃的滋味》更接近于哲学探讨,风格也相对素雅。

而《遗忘诗行》则会让你在观影的过程中享受到智力游戏的趣味。

他对于生死的探讨相对具体。

生死能否超越世俗。

政治枪炮出生证明可以掩埋真实,掩埋名字,掩埋记忆,但是死亡本身必须被尊重。

在死亡面前,那些渺小的终将化为尘埃。

东方和西方对于死亡的观念是不同的:在西方,死亡是对人生的一次沉重审判;而在东方,死亡是一次新生。

东方思维有着对世俗的轮回观念,这在精神意义上是更为超脱的,然而对于普通人的生活,这种思维方式未免犬儒,也缺乏指导意义。

人的行为应当在当下被评判,而非寄托于「天道轮回」——虽然显得不是很超脱,但是对于现实生活,也许这样更具有威慑力。

博尔赫斯写过《永生》。

他告诉你,你若想要面对永生,就要认同人生是悲苦和冗长的苦行。

这部电影说的大概也是这么回事。

但我宁愿一切都发声在当下。

我宁愿把此刻当做永恒。

《遗忘诗行》短评

意味不明,也许是关于历史,被遗忘的年轻人,留下老人蝺蝺独行。符号和意象很多,只能猜测和感觉。死亡的讲法很拉美。鲸鱼和雨很鲸鱼马戏团,拖走尸体的那一段镜头很好,无言的恐怖。设定让人想起寂静之心。讣告背后是竞选宣传单,张贴时被风吹走这一段感觉很流畅,也许正是电影想拍的

4分钟前
  • Σαπφώκορίτσι
  • 还行

略有诗意倾向,总体比较现实,当然除了那几个有鲸鱼的超现实镜头之外

9分钟前
  • 只抓住6个
  • 还行

总是从远处拍人,人似乎不是镜头主体. 结尾的海真好看啊

11分钟前
  • 无耻哈尔皮
  • 推荐

忽然觉得人生百年,不过如此沧海桑田,寥寥之间。

13分钟前
  • 可可
  • 较差

刻意遗忘但尸体不会说谎,加了超现实的《索尔之子》。爱听死者故事的掘墓人改听新婚故事虽略带刻意,但鲸鱼绝对震撼。

15分钟前
  • 外出偷狗
  • 推荐

看过会心疼的电影!一位老家伙带着同样不年轻的两个老伙伴,为一个陌生女孩安葬的故事!编剧兼导演笔调和画面极其克制,你只有仔细看,才会感受到这份克制背后留了多少血多少泪。他告诉来了20年的老太太,这座墓地要被关了;他翻看相册时,我们才看到一个更年轻的他和一个更年轻的男孩的照片!二十年过去了,他们同样残忍,这帮老家伙们同样无助,面对还不能下葬的年轻姑娘,他伪造证件,说自己是女孩的父亲,他求老太太拿到了一份出生证明,这时我们才知道她失去的也是女孩。他给女孩选了永久墓地,希望她不被打扰,他求司机掘墓人老友,帮他运送埋葬姑娘。甚至在恍惚之间,他看到儿子都来帮他打开门锁。那在头顶飞过的巨大鲸鱼,终于有了落脚的地方。灵车司机的车前玻璃,让人又哭又笑。大街上那张男人的海报,是塔可夫斯基吧?他何尝不是一位诗人呢

20分钟前
  • 我们在一九八四
  • 力荐

實在看不懂。伊朗導演在智利拍的電影,故事情節不知道有幾條線。

22分钟前
  • 轩辕漱河
  • 较差

《遗忘诗行》一位被退休的停尸房管理员,一位愿听原讲逝者故事的挖坟人,一位谨小慎微运尸车司机,一位总在每一个月最后一星期的周末寻找自己因游行而失踪的女儿的母亲,一具无名逝者的尸体,一场体面的葬礼…

27分钟前
  • 海纳百川
  • 推荐

不了解背景无感

28分钟前
  • qiaoqiaodou21
  • 较差

对伤痛的守护。全片多用固定机位镜头,在两处超现实段落用镜头的运动制造了强烈对比(另有几处机位不动的摆动镜头)。遗忘的姓名与牢记的故事,被游行击破而摇摇欲坠的玻璃,政治与死亡的两面。片尾,在与逝去的同伴身旁,与自我对视。形式足够克制,意象需要做减法

31分钟前
  • Ada的B计划
  • 推荐

3.5/5 滿屏的符號,精妙的安排,把言說的慾望同政治性、回溯性一起嵌入到一個簡單的故事里。個人的歷史可以被手動改造,那麼國家的歷史呢。鯨魚製造的詩意略過刻意。

35分钟前
  • f.
  • 还行

飛躍天際的鯨魚鳴叫聲,也是每個正義人士心中的創傷,老人無意中觸及到國家至暗時刻,而官僚和體制的嘴臉與行為對於天朝觀眾也頗有代入感。

38分钟前
  • 451½°F™
  • 推荐

#BIFF# 伊朗导演的西班牙语片,生与死、葬礼和婚礼交织,好几个段落有阿巴斯的影子(起初不露脸的掘墓人、滚动的橙子和轮胎)。飞翔的海豚作为唯一的超现实元素感人。『记得忘记不是忘记,忘记忘记才是真正的遗忘。』

40分钟前
  • btr
  • 推荐

没看懂(我是土狗

45分钟前
  • momo
  • 较差

一般般吧

47分钟前
  • 薰衣草
  • 较差

沙漠盛开的手掌,地上矗立的孤坟,鲸鱼在天空哀鸣,尸体于地下腐烂。诗人的天职是还乡

51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还行

墓园里的停尸房要被收回统一管理了,但还有两具尸体无人认领,守墓人本着职业操守和内心的善良想方设法为一个女死者安葬了。其中很多具像化的比喻非常突兀,而且这个电影节奏极丧,让我想起了另一个欧洲电影,讲的是告知别人认领尸体的工作,他俩拥有同样的丧感,不看也罢。

52分钟前
  • 蕊儿梨
  • 较差

6/10。电影将历史淡化,情节推动的迟滞也让不少观众费神,但许多厉害的魔幻元素还是从无味的故事里暗示了智利独裁时代:暗黑天色茫茫大漠中被枪决的死刑犯,渗水漏雨的邮局,用竞选传单做的葬礼邀请函,一系列报纸上政府镇压游行的讯息,最能体现历史之黑暗血腥的是无底洞般无灯的档案室,入殓房工作的老人得在入口插上线轴,这样在他找到死亡证明后才能摸着线返回,不断滚动的线轴暗示政治死亡人数之多。影片最突出的符号莫过于搁浅的鲸鱼忽然从天空飘过,它是那些被遗忘的无名受害者,个体遭遇的伤痛犹如搁浅求救的鲸鱼,需要反抗者去发现,老人将遇害的年轻女性偷放到入殓房、清理遗容,为女性尸体办理繁琐手续以体面下葬,就是一种无声的抗议,但老人的狱友(帮当局掩盖死者的血迹而获减刑)和寻找女儿下落的老太太,都体现了民众想溯源历史的无力。

55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政权扼杀个体,掩埋、篡改历史,是实;白鲸自空中飞过,它们的际遇与厄运是通联的,是“命运共同体”,属幻;南美大陆的实与幻是暧昧的,总有未失忆的个体乘余生的白鲸去了。

58分钟前
  • 乔大路
  • 推荐

沙漠盛开的手掌,天空遨游的蓝鲸,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佐杜洛夫斯基,魔幻现实主义后继有人。那些消失在独裁年代的人并没有被遗忘,纵使没有名字,但每个逝者都有一个故事。

1小时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