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周年》讲的是一个男人扯了45年的谎言在变成完美的前一刻坍塌的故事。
编剧在一周之内摧毁了女主自以为幸福的45年婚姻生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优雅老去的受人尊重的女人,在回首人生发现处处溃烂的时候的真实反应。
现在让我来回顾一下这位妻子是如何在完美的温床上惊醒的吧。
影片刚开始是他们结婚45周年派对前6天。
开场画面就展示了孤独,与结尾画面遥相呼应。
清晨妻子带狗狗散步回来,顺手取了信件放到桌上,一边喝水一边哼着他们当年结婚时的舞曲:他们问我如何知道我的真爱是真的,哦,我回答当然,这里的东西不能否认。。。
镜头一转,她发现老头子的不对劲,他正浑身发抖的读着一封信。
正是这封信拨开了她自以为幸福的婚姻生活的外衣。
她问他怎么了,他说瑞士官方发现了卡佳--他的前女友。
他的前女友在50年前和他登山时跌入雪山的缝隙里去世了。
丈夫口齿不清的问妻子是否记得卡佳,妻子说记得,丈夫说是的是的,我应该说过我爱过卡佳。。
爱这个字眼是很慎重的。
妻子知道丈夫的前女友叫卡佳,她以为她只是普通的“前女友”而已,所以45年来从来没有把这位去世的前女友当回事,而现在丈夫激动的说他爱过卡佳。
从丈夫的表情看,显然这份爱并不是过去式。
信里提及瑞士的雪山融化了,登山队发现了冰冻在冰层里的卡佳的尸体,他们来信询问男主是否想去看一下。
男主想去,女主反对。
经过了前面的铺垫,在“过往的爱”的催化下,他们开始明里暗里的争执。
虽然被丈夫之前的言语惊吓到,但是妻子的涵养让她保持若无其事的继续日常。
晚上睡觉时,丈夫忍不住提起了过去。
他清晰的记得前女友去世前的样子。
妻子克制住自己内心的不适,顺着丈夫的话题询问了一些关于卡佳的话题。
聊天中得知,卡佳头发的颜色跟自己一样是黑色的。
妻子内心开始怀疑。
虽然妻子情绪不佳,但是周年庆的帖子早就下达至亲朋好友了,距离周年庆越来越近,她需要准备的事情越来越多。
为周年庆的事情奔波了一天,回到家发现丈夫窝在沙发里听音乐,是他们结婚时的舞曲,这个曲子让她情绪回升。
她大概是想,无论如何,丈夫应该还是更爱她的吧。
经历了前面的负能量的积累,编剧在此刻抛出了一些正能量的因素来调节下情绪。
但没过多久就又来了负能量的转折。
饭后,丈夫支支吾吾的问妻子,自己有没有跟她提过他是卡佳的丈夫。
妻子震惊的否认了。
她问他什么意思,他说他们当时以已婚夫妇的身份一起旅行,没有真正结婚。
面对过往丈夫很动听的解释说,“也许我没提起过,是因为面对你这样漂亮的女友我根本开不了口。
”但是他却清楚的记得卡佳去世前手指上戴着的木戒指。
睡前丈夫又忍不住聊起前女友。
当丈夫喋喋不休时,画面是妻子表情的特写。
她在纠结,分辨,回想,反思。
丈夫清楚的记得前女友去世的年代,妻子失神的回忆起来那一年她母亲也去世了。
她恍然意识到,他们在同一年失去了所爱的人,她很害怕,这份脆弱是否影响了后来他们的相遇?
会不会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她自己的一厢情愿?
丈夫之前是登山爱好者,但是现在他连去村子散步都不情愿。
丈夫之前酷爱拍照,有全套的摄影装备,但是他们婚后基本没拍过任何照片。
细思极恐的细节。
晚饭后他们聊天时提起好友家满墙孩子的照片,妻子表示很遗憾,她觉得他们没有兴致拍照大概是因为他们没要孩子。
丈夫抚摸妻子的脸说,我有一张刚认识你时的照片,那时你可真美啊!甜言蜜语总是轻易奏效。
他们一起在结婚舞曲的背景乐中跳了一曲,然后默契的上床做爱。
做爱时丈夫一直闭着眼睛,妻子亲吻他让他睁开眼睛,结果他睁开眼睛就不行了。
当天夜里,妻子被丈夫爬阁楼的声音吵醒。
他连夜上楼去翻前女友的照片。
在妻子追问时,讪讪的说:这只是一张照片。
周年庆倒计时不停歇,虽然他们的婚姻被投放了原子弹,但是在外人看来一切还是完美的。
日子还得继续。
睡前丈夫继续聊着前女友。
妻子明显很反感,但是丈夫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妻子问,如果当时卡佳没死你会娶她吗?
丈夫回避了一会说:会的。
这答案让妻子无法再骗自己。
妻子的世界开始坍塌。
几经犹豫,妻子终于去了阁楼。
发现阁楼里堆满丈夫对前女友的回忆。
他细心收藏了他们相恋时的照片,日记,甚至是干花。
而这些东西都曾以某种形式出现在她的生活里。
妻子看了丈夫收藏的照片,发现了一张卡佳怀孕的照片。
这个发现让妻子无法呼吸。
他们当初决定不要孩子是取决于丈夫的,她一直误以为丈夫不爱孩子。
夜里丈夫等妻子睡着后又去阁楼怀旧,妻子假装睡着。
她在犹豫,这样的婚姻生活她还要不要。
在周年庆的前一天,妻子跟丈夫摊牌。
她明确的说出了她的感受和怀疑。
她告诉他她知道前女友影响了他们婚姻生活的一切:屋子里的香味,外出旅行的地点,收养的狗的类型,看什么书,听什么音乐,要不要孩子。。。
丈夫呐呐的否认着。
妻子拒绝再被骗。
她说,“我明白了一切,但是你还是得去参加明天的派对。
“他让她觉得他不爱她就算了,但是不能让大家也这样认为。
丈夫说我肯定要去的啊,我必须要去的,我从来没打算不去。
丈夫意识到他可能会失去妻子。
他早就习惯了妻子对自己的爱,从没想过有一天会失去。
大概就是这样的有恃无恐,才让他毫无愧疚的与妻子聊前女友的话题吧。
第二天丈夫一反常态的刻意讨好妻子。
很明显他在努力尝试重新开始。
妻子抚摸丈夫送给她的周年礼物,大概也想接受事实,毕竟已经过了45年,还能如何呢?
终于到了周年派对。
宾客如云,大家喜气洋洋的恭喜他们的45周年。
一切看起来都那么完美。
妻子却制止不住的崩溃。
她躲在卫生间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才出来听丈夫的致辞。
她的挚友曾无意中提及男人都会在这种场合崩溃,因为这会让他们想起当年结婚时的情形。
妻子不相信丈夫会哭,因为当年结婚时丈夫就没有那么激动。
而丈夫致辞结尾说爱你时,居然哭了。
这在宾客眼中实在美好。
而这美好在妻子的心里却是最大的讽刺。
妻子开始质疑这样的完美意义何在。
派对的开场舞选的舞曲是当年他们结婚时的舞曲
歌词此刻看起来简直就是一切的暗示:他们问我如何知道我的真爱是真的哦我回答当然这里的东西不能否认他们说总有一天你会发现所有的爱都是盲目的哦,当你的心着火你必须意识到烟雾弥漫你的眼睛我嘲笑他们我开心地笑了,我认为他们会怀疑我的爱然而今天我的爱飞走了我没有我的爱现在朋友们嘲笑我所以我微笑着说当一个可爱的火焰熄灭烟雾进入你的眼睛!
原来45年前丈夫选这首歌时他就在诉说“我没有了我的爱”,45年后的今天妻子也终于失去了她的爱。
歌词说“总有一天你会发现所有的爱都是盲目的”。
这太悲观。
但也许这就是导演想要表达的。
妻子强撑着舞完这一曲,曲终时她迅速抽离的手,表明她终于做出了那个艰难但是正确的决定:此情应是长相守,你若无心我便休。
这个电影是很令人幻灭的,但是却不算绝望。
人总是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在我看来,妻子是个具备幸福的能力人,她跟谁在一起谁就会幸福,因为她的自律,哪怕她是一个人,她也会过得积极向上的。
即便是艰辛,但是脚踏实地的人总能重建希望。
她是美好的,只是没有遇到对的人。
结婚45年后,老夫妇筹备一场周年庆典。
恰在此时,老头当年从瑞士雪山上掉下去音讯全无的初恋女友,由于全球变暖,积雪融化、冰层剥落而显露出被冰冻的遗体。
庆典开始前的一个礼拜,老头接到了初恋女友遗体被发现的信。
“她的遗体保存完好,依旧是年轻时的样子,住在冰块中,仅仅是,停止了呼吸。
”这是老头的想象。
“而我,却变成了这副样子。
”这是老头的现实,他带着羞愧感对妻子坦白对于自己外貌的遗憾,她还那么年轻,我却已经老了。
接下来的情节,无一不针对这种恍然悟到自己已老的事实而做出的抗拒。
他们认识的时候,在战争年代,两个人年轻漂亮,异国相逢,富有漂泊色彩。
之后,女友坠崖,老头回到英国取了19岁漂亮优雅的妻子,住在乡间,过平凡琐碎的日子,直至老年成为一种常态。
老头有过一次类似于炫耀的坦白:“她曾是我的妻子。
”为了租房方便,他们曾对外人说彼此是夫妻关系。
言下之意是,我曾和如今也保持着年轻体态的她,成为过外人眼中的夫妻。
这种坦白毫无必要,仅仅能让妻子感到别扭,它像情侣之间任何一个小插曲,不应该炫耀给第三个人听。
当妻子问他,如果她没有死,你会不会娶她?
老头说,会,我们愿意和对方结婚。
结尾处,老头在周年庆典上说:“年轻时做出的选择无比重要。
”然后他哭了,并对妻子说,“我爱你。
”老太太安慰他,转眼,却是一脸的空茫。
那时的她已无法确定,丈夫是否认为自己年轻时的选择是正确的。
即使他说“我爱你",即使他哭得那么突兀。
和他突然而至的感动抑或是伤心相比,老夫人或许觉得,自己莫名地成为了一个影子,度过的是影子的一生。
在与丈夫做爱的夜晚,只能完成一半的老头,结束后躲在阁楼里。
独自一人在家时,老夫人揭开了阁楼的秘密,在那里,老头用投影仪看女友的照片,她是嫉妒的,气愤的。
而当她发现女友当时已有身孕时,她几乎扭曲了。
老夫妻无子嗣。
或许可以想象,不生孩子是男方的决定,或许做决定时,用了诸如”不喜欢孩子“的借口。
但都是假的,他自私地决定只和那个永远年轻的人孕育生命。
都是假的,包括庆典上,用适当的笑料和适当的感动做出的妥贴的致辞,包括他哭着说的爱与感谢,包括相拥时的舞蹈。
甚至包括他所沉迷的初恋。
他说,我们当时很勇敢。
老夫人嗤之以鼻,你们只是爬山而已。
老头气愤地走开,她打破了他关于年轻妄为的幻想。
那只是一次年轻人的恋爱,一次悲惨的遭遇,那个无辜的德国女孩,不过是他用以缅怀年轻的元素之一。
就如同中年危机来临时,人们会质疑之前的全部人生选择,会幻想如果再年轻一次,如今的人生将会有多么光芒万丈。
初恋的遗体被发现,激发了老头的老年危机,他开始幻想一种平行世界,那个世界里有他对妻子所追忆的爱恋和冒险,却不肯承认,任何一种婚姻经历时间后,幸运的话,都会归为平淡。
他苛责平淡,隐晦的,又苛责了妻子。
在对于现状的诸多不满里,他又给那短暂的初恋不断上色,以归咎生活的责任。
还记得各种经历中年危机的人(大多是男人),在折腾一通后变成什么样子了吗?
没有奇迹出现。
很快地,他们感到疲劳,惊恐地在偶然地奋斗时刻面对了自己的无能,而后他们灰溜溜地回到了原本的人生轨道。
老年危机也是如此。
在看似痴情地追忆一周后,这种亢奋结束于现实的结婚周年庆典。
他要对摸得到的依靠说“爱”以及“谢谢”,然后无视自己带给对方的伤害,继续平庸地活下去。
老夫人其实不用为自己是否做了一辈子的备胎而不平,她只需要为自己嫁了一个没有责任心的男人而感到愤慨。
“婚姻,它充满安全感、幸福、愉悦,它们像极了爱情,又不是爱情的全部”——加西亚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45周年》这部电影里,只是平淡的讲着一对老年夫妻的生活:他们起床,遛狗,开车,吃饭,聊天,睡觉。
然而,在平淡生活里,却是两人暗流涌动的情绪。
60多岁的凯特和70多岁的杰夫即将迎来两人的“结婚45周年”纪念日,凯特积极的筹备着纪念日的派对,而此时,一封遥远的信,却把杰夫带去了遥远的过去。
信里写着,丈夫初恋情人的尸体(因意外而丧生)随着冰雪的消融而重见天日。
丈夫想象着前女友因为存于冰川中而容貌永存,不由叹气:“她还是和1962年前的模样,而我却变成这般模样了。
”妻子握住了他的手,想安慰他,又无能为力。
自此,信封仿佛一个魔魇,不断的掀开过去的故事,两人的感情也出现了裂痕。
丈夫开始不断的追忆过去,而妻子则竭力的想要将他拉回现实。
丈夫开始听过去的歌曲、看过去的书、吸烟、散步,任何时候聊天总是想起冰川。
丈夫想要去遥远的瑞士看一眼初恋情人,妻子觉得又生气又好笑:“我不想让你爬那么高的山,你甚至都不愿意和我一起在湖沼公园里走一走”。
丈夫吸烟,妻子温柔的劝他:“不管怎么样,为了健康,我们都不要再吸烟了。
”
起初,妻子总能耐心大度的倾听,甚至安慰他,然而,随着信件将过去的故事一层层揭开,妻子越来越发现,她并无能力承受背后赤裸裸的真相。
两人激情再燃的夜晚,一起放音乐、跳舞、做爱,然后恬静的相拥入睡,丈夫却在半夜起身爬上阁楼、翻看过去的照片。
丈夫不再热衷于老年人的聚会,总是哀叹衰老的可悲。
周四,妻子一人在家踌躇不已、犹豫不决,最终爬上阁楼一探究竟。
阁楼里,妻子看到的是充满活力、浪漫、自由的过去,两人45年来的情感也在这一刻彻底分崩离析。
凯特是输给了一个初恋情人吗?
其实不然,信件、初恋情人和过去更像是一个导火索,牵引着两人不断挖掘着、思索着从过去到现在的生活,直到凯特进入阁楼时才明白了答案。
两人在相遇之前都经历了那么痛苦的经历,从相遇结婚至今他为何都从未提及?
几位朋友聚会,朋友们谈天说地,丈夫为何却几乎不发一言?
和朋友们讨论起政治时,丈夫为何十分激进反叛?
丈夫原本期待的员工午餐会,为什么也不再想去了?
.......当凯特进入阁楼时,她看到了精致的旅行日记,日记里面夹着照片、插画、花花草草,看到了旅行的相片,两人自由自在又快乐无比。
杰夫可能一直是这样一个年青、自由、有思想、有反叛精神的人,只是这些在年岁渐长中变得不再那么重要、模糊不清了,信件却提醒了杰夫那个过去的自己,与其说杰夫在怀念初恋情人,更像是在怀念和初恋在一起时那个青春、浪漫的自己。
这是凯特45周年来第一次认识了真正的丈夫,就好像她站在工厂前,第一次发现原来工厂与河道离得那么近,这么多年来自己却毫无察觉。
他们45年的陪伴,就像《霍乱时期的爱情》里乌尔比诺医生和妻子的婚姻,它充满了安全感、和谐、感动,看起来是爱情,却又不是爱情的全部,因为缺乏深层次的理解,两人没有心灵的熨帖。
问题往往始于故事开始之前,与之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
在杨德昌的《恐怖分子》里,一个恶作剧式的匿名电话,却引发了一对中年夫妻的婚姻危机,其实李立中与周毓芳的婚姻早已貌合神离。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夫妻只能共苦不能同甘,一些夫妻在孩子高考完离家后分崩离析,其实问题往往始于疏离之前,有时候是其他的问题,比如贫穷、孩子上学,暂时遮蔽了婚姻中的矛盾而已。
今年奥斯卡的热门影片大多都让我感到名过其实,这部男女主角均获最佳提名的电影亦然。
特地查了两位主演的生日信息,水瓶座的夏洛特恰如其分的演绎出哪怕到老都聪慧睿智有精气神的老太太形象,仿若邻家奶奶一般的随和亲切;双鱼座的汤姆康特奈则把伪善恋旧自我欺骗的渣老头表现得淋漓尽致。
前两天看毒sir提到,这部电影不适合热恋的情人观看,因为会让你丧失对婚姻的信念。
通过50年前死去的前女友,一方面证明有些爱情也许真的可以天长地久,带着怀念的一生,谁也无法和死人争宠;另一方面则赤裸揭示出婚姻和爱情终究是两回事,相伴一生并不代表彻底拥有。
可惜片子还是寡淡了些
什么是爱,什么是喜欢,很多人很在意伴侣之间有没有爱,其实我一直更在意有没有喜欢。
爱这玩意真的很高深,至今都没有一个全方位的解释可以让所有人都满意,爱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可以是激情,也可以是责任,更可以是陪伴。
于是我固执得觉得伴侣间的基础应该是喜欢,单纯的喜欢,不要参杂别的,如果没有这份喜欢,我是真的不在乎那所谓的“爱“。
所以这对夫妻相守了四十五年,我绝对相信他们之间是有爱的,所以有人会不理解妻子莫民吃一个死掉的前女友的醋所为何故。
我懂,那个人的出现让他们四十五的感情基础产生了疑惑,也就是:你到底喜欢过我吗?
我们之间的一切一切都是真心的,是妥协的,是后备的甚至是不是你逃避的方式呢?
四十五年的爱抵得过四十五年的不喜欢吗?
我想想就可怕。
电影结尾,夫妻在四十五周年纪念派对上相拥起舞,音乐是那首当年结婚典礼上的smoke gets in your eyes.这首歌的旋律透着情人的呢喃,歌词却伤感到悲凉,其实我很纳闷结婚的时候为什么要放这首歌呢,也许就如歌的第一段唱的那样,一切都是美好的时候,别人的哀愁都是云烟四十五年后,妻子终于听到了第二段,她在想“当年的新郎拥着我的时候是不是在感伤他已失去的真爱,而我现在也将哀伤于自己逝去的情感”
为什么你们都觉的是爱情片。。。
片子几个地方都非常明显的指出了这部片子的政治意味。
怀了孩子(未来/希望)的真爱Katya(一个俄国名字!
)在62年(引原文“柏林墙刚修起来”)永远的埋在了冰川里,不再改变,然而也遥不可及;男主角(左翼知识分子-片子几次强调其政治倾向)娶了个长得很像的冒牌货,时而up时而down,嘲笑一下保守党撒切尔是纳粹,抱怨一下高科技损害劳工权益,关注一下全球变暖冰山融化,衰老,孱弱,虚伪的终其一生。
这片子不做政治解读很多对话都会变得莫名其妙:比如老婆关于男主和katya“根本什么都没去实现”的讥讽,男主发表的那一大通“老年人失去目的论”等等。。。
原载公号”文慧园路三号“在小说原著中,夫妻二人的实际年纪要比电影中大一些,90岁左右,年轻时代在二战时期。
导演在电影中把他们变得年轻了一点,70岁左右,把年轻时代放在了60年代。
以此带来的对二人时代背景、阶级代表和文化背景的指涉在影片文本中发生的意义变化使得影片的立场更为微妙。
稿子写完后和caesarphoenīx师兄探讨了一下,觉得45周年这个片子更好了,在写稿的时候我也没有考虑到更多时代和阶级背景指向的问题,找时间要重看一下。
至于这方面的分析,我对历史和文化背景并没有那么了解,期待懂的人来写一写吧。
--我是原文分割线-豆瓣有个小组叫前任去死团,恶意满满。
但有时候真的是前任死了也没用,比如在今年提名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拿下了柏林最佳男主女主,还提名了金熊的影片《45周年》里,前任的影子也还是阴魂不散。
但是《45周年》里的男主人公在结婚纪念日前想前任还真的没有什么问题,这并不意味着感情脆弱,婚姻虚妄,真爱摇摆。
于生理,他并未出轨;于道德,他只是在回望自己的过去与年轻。
在忠贞不渝几乎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对古旧的过去的一种欺骗性的回望时候,想念前任也应当变成一件合理化的事。
人与人的相互影响固定在一段既定的时间框线里,死亡是离开的一种极端状态,更多时候是分手。
当二人关系中的A方离开时,B方关于这段关系的成长就被封闭起来,而作为妻子的C方,是无法参与这段成长的。
很多人说《45周年》是个中产阶级的家庭情节剧,讲家庭危机。
我并不这么觉得,中产阶级家庭情节剧太多了,《45周年》远算不上,它甚至都没有在探讨婚姻危机。
它不过是以中产阶级家庭为背景,但并没有情节剧的大冲突,它也完全没有在讲丈夫杰夫到底是爱前任还是爱妻子的问题,它说的,只是时间的残忍和不可逆性。
人在无限延长的时间线中,终归还是会衰老,会要往前走的。
这正是《45周年》的合理点与触动点。
45周年的婚姻纪念日到来之际,丈夫杰夫突然收到消息,自己50年前因为登山而去世的前女友的尸体被找到,冰封在冰层中的容颜始终如一,然而自己已经老去。
于是杰夫陷入了对过去的怀溯当中,而妻子凯特则陷入了自我价值危机和自我身份的摇摆之中,时时刻刻怀疑自己45年婚姻生活的虚妄。
在影片后半段,她对丈夫爆发,吼出了自己一直是前任的影子的话,将全片一直引导的温情与和解瞬间瓦解。
而这种瓦解,其实在凯特躲在楼梯间里看杰夫给前女友拍的照片的时候就注定了。
看照片这个桥段是全片最为动人的场景,自从前女友死后,杰夫便不再拍照,照片记录了前女友年轻时候的容貌,同样也记录了前女友与杰夫的爱情状态,也以一种木乃伊情结保存起了前女友。
那是被摄影机凝固的时间,同样也与冰封的容颜未改的尸体形成对照。
在这个凝固的时间之外,夫妻俩的时间,以及电影时间都是向前流淌,走向衰老的;反而是凝固的,死亡的,木乃伊般永久保存的图像与尸体,成为了更有力量的情感象征。
而那个昏暗、只有投影仪亮着的忽明忽暗的阁楼就像是一个小型的电影放映间,凯特看照片的过程也是一个看电影的过程。
我相信导演在这里,一定对电影和巴赞做了一个小小致敬。
影片用两个人物的三种状态来展现了这种摇摇欲坠的关系,杰夫的沉默不语,凯特在准备纪念日宴会和焦虑的两种状态间游走。
整体的时间线在渐渐逼近45周年的节点,而两个人的危机状态,却被电影时间切分为7天的章节,让45周年与7天形成微妙的对照,这种对照的结构之间,也正好再次吻合了时间流逝的主题。
夫妻两人在后来的聊天时提到,在50年前,两人还未相识的时候,就在杰夫失去前女友的同时,凯特的母亲也去世了。
两个人在同样的时间里都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却在45年的时间里都没有对对方提起过。
这亦让两人的隔阂成为必然——缺席对方人生中的重大伤痛,没能共同经历最重要的成长。
这种缺席在时间的线性流逝中变得无可挽回,但比起缺席和无可挽回,更为悲哀的反倒是,时间总是向前线性流逝的,人不可能在时间的长河中凝滞不动,他们总会向前走,也总会遇上一个人。
而杰夫其实也没有那么爱前女友,他回顾的更并不是爱情或者人物,他不过是在衰老的当下回顾着年轻时候的一个节点,他在这7天里暂时躲在一个凝固的时间点中,凝固意味着不变,而变化与未知才是时间带给现实生活的魅力,同时也是时间带给现实生活的残忍。
所以,在这个以女性视角讲述的精神出轨的故事里,我反而更加认同男性感受。
当然男主初恋发生的背景十分特殊又是柏林墙又是浪迹天涯又是活力又是怀孕,看到一半我真心以为会揭露出要么男主杀了前女友要么女主实在受不了了给他下了点药让他周六当场死掉顺便给自己一个不在场证明,我脑洞是不是超级合理?
这就是生活呀,这就是男人呀,as if 他完全沉浸在过去不再在乎眼前的一切,我以为他一味地要缅怀却没想到一周不到也好了。
结尾处女主的眼泪细腻动人真实到了极点,恐怕是在感怀how come 45年共同生活,仍会出现这样的插曲,好像他的一部分从来没有回来过从来没有忘记过,但对男主来说,打个响指又重新开始了一刚。
写在前面。
结束出字幕的时候才知道这部电影是根据 David Constantine的
就故事剧情来看,此种事件当然不会只发生在老年夫妻身上;中年,青年,甚至少年时期只要男朋友是有前女友的,都好像要避免观看此部电影。
或者借用室友的话说:“估计这看了一半就要吵起来了吧。
”当然,有了45周年这样的年限才使电影有了稍许的厚重感。
少年时代要是冒出个前女友来搅局,估计早就山崩地裂外加哭天喊地了吧。
也就没了老年夫妻间的平静,沉稳和不遮不挡地窥探和质问。
所以情节上处理的时候就很突显导演的功力。
电影一开始两人生活中话语间的互动让我惊呼:“结婚这么久竟然还这么甜。
”然而随着信件的解读和爷爷铺陈展开的有关这位已逝的前女友的相识相伴相爱过程,慢慢瓦解这深入生活种的甜蜜,奶奶开始不安且好奇,紧接着的听故事上阁楼看照片,于是爆发了所有的猜忌,质疑起可以质疑的一切,比如生活中所做的决定,去哪里度假,读哪本书,选哪个品种的狗,甚至所听的音乐,当然也包括一些重要的事件,皆可因为这位已故的Katya。
以致最后奶奶在黑暗中说:“我以为我可以听你提起她的,但其实我不能。
”我内心觉得真是可怜。
前女友果然就如鲠在喉。
吐不出来咽不下去,吃醋都没用!
周六就是45周年结婚纪念日。
从周一到周五,两人之间硝烟味愈演愈烈,期间大小事件突发,或平淡或甜蜜或隐忍或被回忆杀,但导演就是慢慢积累着不让爆发,急坏我们一干观众。
两件事在纪念日当天被前后呼应,一个是奶奶跟好友在餐厅聚会之后(特别是看了好友小外孙的照片后)回到家跟爷爷提及照片,大意是说:“当时觉得只有我们两个人的照片,也没啥意思。
但现在看来,还是觉得有些遗憾啊。
”爷爷紧接着问,那你想有哪些照片?
奶奶说比如Max小的时候啊,或者Max之前的Tessa,或者是,你啊,你在修补Clitheroe(英国的一个小镇名字)的时候手里拿着锤子准备钉钉子之类。
另一件事就是奶奶的好友提及她和她丈夫的结婚纪念日的party上,丈夫念着长长的致词后竟流下眼泪这件事,语气中的嫌弃还多少夹带着炫耀,这让奶奶多少有点担心自己的丈夫会不会也留下眼泪。
后来,终于到了周六,爷爷表现地非常“殷勤”,(我和室友一直都在怀疑这是爷爷出走前的“回光返照”)一早就沏了茶,陪着奶奶遛了Max,送了项链,精心装扮地出席了周年纪念日。
奶奶的好友给了惊喜,爷爷和奶奶很多照片从共同的朋友那里收集起来装饰成了照片墙,引发颇多回忆和讨论;紧接着爷爷不辜负众人期望,连着说了“I love you, I love you so much.”并流下眼泪。
整部电影下来,我没有一点点在期待Happy Ending。
所以当爷爷和奶奶跳着45年前婚礼上的第一支舞,接近尾声时奶奶把手甩开的时候,我在内心替奶奶os“哼!
老娘不玩儿了!
”于是出字幕。
爽!
最后想说,如果你们还在热恋,就不要看这部电影了。
这类的电影留给单身狗看看就能体现其意义了,比如像我结婚已十几年有了两个孩子的同事每天对我说的“Stay single!” 熬过平淡如水的茶米油盐,熬过7年止痒,熬过中年危机,就放过自己也放过爱人好好过甜蜜每一天吧。
年轻的时候纯粹一点,年老的时候就爱谁谁这么过一辈子吧。
但如奶奶这样隐忍了90分钟觉得真真玩不下去了的,也干干脆脆地甩手表示你想怎么就怎么样去吧,这样也行!
看完之后马上重看了一遍,解决了第一遍时候的许多疑惑,同时也给总评加了将近两分。
总评:8.7片子的节奏抓得极好,一步步地将矛盾升级。
周一:妻子选表的时候给家里打电话却没人接,回家后被丈夫用谎言搪塞。
(你还真以为他手上的伤是修Ballcock搞的?
我看是上阁楼的时候不小心弄的吧)周二:故事在妻子愤怒的”Show me the bloody picture!“中达到高潮。
一个人刚和你做完爱,回头就去找他旧爱的照片聊以自慰,爱情中最大的悲伤莫过于此。
我们从夫妻看别人孩子照片的事情还能了解到,妻子对他们无子嗣的事情是很介怀的,而丈夫并不在意。
周三:丈夫对妻子说:要是当年旧爱没死,我肯定就和她结婚了。
”我看到这真想扇这丈夫一巴掌,这情商是接近负数了吧?
你以为自己坦白很光荣、being honest is good。
难道就不知道这话能对伴侣造成多大的伤害。
同时我们还能从他坚定的语气中读出一丝自豪,这更是让人不能忍受。
妻子听他的故事听到这,终于明白:”原来我就是你完美生活愿景的一个替代品“周四:妻子揭开了阁楼的秘密,知道了丈夫为什么不要孩子,为什么夫妻之间没留下什么照片。
深夜妻子在阁楼下忍住了不去揭开丈夫秘密,不去捅破那张纸。
颇有那种同床异梦夫妇间对对方出轨行为睁只眼闭只眼的感觉。
周五:妻子对丈夫摊牌,这个情商为负的男人才明白自己前几天的行为对妻子和这段婚姻有了多大的伤害。
妻子的实话很扎人,与此相比丈夫用以回应的谎言是那么的无力。
周六:丈夫试图用行为弥补自己的过错(like all the cheaters would do),妻子从仓库里拿出了尘封已久的琴谱准备弹首欢快的小调。
观众隐约有影片基调转暖的预感。
但弹着弹着,妻子发现了自己真实的感受,丈夫今晨的讨好并没有让她释怀(要能这么简单就释怀那就真见鬼了),于是收起了琴谱,奏了一首悲伤的曲子。
周日:此刻我们已经完全对妻子的心境感同身受。
party上的一切都像顺水推舟,不管是看到朋友搜集的照片,还是听到丈夫那蹩脚的speech,妻子早已made up her mind。
丈夫那虚伪的作派根本无法使她感动,只能增加厌恶。
舞池里那首歌更是用"true love"、"without my love"这些词对妻子给出了致命一击。
虽然导演说这是个开放式结局,他们可能还会在一起。
也可能无法在一起。
但是观众看完之后,会有人觉得夫妻的感情还能维系下去?
第一遍看的时候对妻子的执念还有些不解,以及为什么她不能原谅。
现在明白了妻子的感受,丈夫最后两天的讨好对她来说就像pity sex一样,根本不珍贵。
更严重的是,这使妻子对前面几十年丈夫的感情都产生了怀疑,“他之前对我的好是不是也是装出来的?
”这是信仰的动摇,岂是几句甜言蜜语就能说服的?
更何况丈夫还是个liar.PS.为什么纪念日晚宴上只能让男方做演讲?
英国这男女不平等有点严重啊。
想想还是改为两星。开场的老太太的两句台词让我对这个人物的性格有了判断,一是丈夫跟她说埋在冰川里的前女友被发现了被懂得跟瑞典冰人一样,她说“哦我叫这种第三种人类”,第二是去看周年的场地,经理跟她说我们这庆祝过很多好事情她说哦某人后来不是被处死了吗,所以老太太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聪明但也理性到有点冷酷的性格,老头一开始对前女友的重新发现情绪激动其实是可以理解的,老太太却没有给予他任何共情,而是一开始就抗拒排斥,所以老太太给我的印象也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所以后面她发现45年婚姻的谎言后心冷与其说是对这段婚姻与感情的绝望不如说是对自己所想象出来的完美关系和自我的破碎。而且,以这样的一个引子来揭开所谓真相总觉得打蛇不到七寸,因为老头的行为真的并不能用“渣”字来全概括。
不要和现任讨论前任。
蚊子血和白月光。爱情与陪伴可以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需要,不能奢求二者合二为一,只好各自为政。这就是生活,一个普通人的浪漫主义和自私自利。没有完美的平衡,也谈不上欺骗那么严重,人永远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这大概是天性。
1那种小镇宁静也有其乏味单调。衰老又令人失去目标倚重与视力焦点,多年前的秘密事件此时被翻出,好像虚无茫然感里的一个线头,让他想拽住喘息一下。至少老妻是唯一倾诉对象。2结尾舞毕松开他手的那刻,她惶惑的觉得,已经没法如自己所想独有丈夫的全部了,这样的不安之细节具体会成为自己余年的日常
逻辑混乱,既然如此追求完美的女主为何会忍受45周年的隔阂,明显在“冰川里的初恋”只是作者强加的意象的情况下。
一句话:多么痛的领悟!花45年才意识到爱了个不爱你的人,度过无意义的人生。这种巨大无力感足以摧毁一个人,尤其一个女人。夏洛特·兰普林不愧老戏骨,波澜不惊中尽显人物情绪。不过从男主角度,初恋死后就不能永远怀念、结婚另娶了吗?就不能和一个人生活、但内心纪念另一人?《泰坦尼克号》萝丝不就
本来这种N年久的夫妻关系就像化石一样冰冷的存在或已死的在人类历史上延续着。
到底谁发明了婚姻这个终生制考验人性的游戏。
人生总有很多B计划,包括婚姻。
寡淡无味!
老年婚姻故事,温情牌,看得有点想睡觉
这样以夫妻感情为核心的剧本其实太难写了,以六天时间展现一段老年的感情波折,之前的五天递进得都不错,但从旅行社的桥段开始,影片在最重要的转折处交代得欠说服力。虽然单看结尾最后一个镜头还是很动人,但感情修复仍缺乏铺垫。整体表演很棒,但如果感情线难处理倒不如《周末》的暧昧来得强。3.5
掉进冰缝的女人不仅仅超越了时间被保存完好,更可怕地掀开了人内心的裂缝,似乎45年的所有记忆都消散了,只留下对婚姻与爱的怀疑,他们试图从理性出发证明情感坚韧,试图寻找世俗的美好体验性的美妙,试图在他人的祝福里欺骗自我的内心感受,不管怎样,看似湖面小小涟漪下面却是深暗冰缝
不喜欢这个故事的视角,真不爱一个人,你是没有办法跟他过几十年的。尤其是越到后面越难熬。最后一段speech的时候老头终于刻意被刻画成了一个老混蛋。而一个对已故女友在几十年后还有深切爱意的人,应该不大会对自己美好的伴侣如此混账才对。
白头偕老的背后
45年的相伴可能也很脆弱,尤其是突然发现还有另一个影子在你的生活里时。生活就像英格兰的浓雾一般压抑阴沉,像片中老年性爱一样难看和尴尬。倒未必是输给了6天的思念,男人说重新来过就能投入的做到,而女人一旦受伤,就很难再平复了。人们为了情感而聚会,但生活的虚伪本质又让一切更加难忍
要早早把一切都告诉爱人。坦诚没有秘密。
一星表演,一星给冰山里的女友。
细节小情绪都很到位,很多室内画面构图也很有意思。但是为毛经历大风大雨的老年直人夫妇,闹别扭起来怎么跟年轻的Gay Couple一样这么多猜疑和隔阂。你懂的。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片秘密花园,不需要太好奇,如果有一天不小心知道了,那也不要太在意,因为每个人都有不想让别人知道的事。如果有人愿意陪伴自己走过生命的一个阶段,那就要感恩。不要自以为是,没有人是有义务要陪伴另一个人的,如果对方做到了陪伴,你还要闯入对方的秘密花园,那你吃屎就说活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