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想说:QTMD政治,我只想好好看电影!
抱着必烂的准备,我走进电影院,买好爆米花,准备欣赏一场英雄美人的黑帮撕逼片。
好了,电影开始了。
随着两个酒瓶在两个脑袋上碎裂,我貌似看到了英雄救美,美人爱上英雄,两江湖大佬地盘之战...等等经典江湖险恶与江湖豪情的画面。
是的,要的就是这个味,英俊古惑仔与纯情阿妹的故事。
可是接下来...接下来,我的问题来了:谁特么取了这个片名?
你站出来,看我不打死你!
因为接下来的90分钟的电影,有70分钟讲的是:呆萌大佬和纯情阿妹和苦逼小弟的三角生死恋。
而剩下的20分钟,不痛不痒地讲述了两个表兄大佬之间的小打小闹。
你看这呆萌大佬,你看着愣头二哥三哥,你看这毫无存在感的反角大佬,完全没有古惑仔的气派嘛,这是在玩过家家吧!
其实,不用太认真。
人家本来就不是讲古惑仔,而是主要讲爱情的,而且60岁的黄生谈起恋爱来还很青涩,怂恿前妻试探阿sa的片段还蛮搞笑的。
人家香港名《大茶饭》就很贴切,吃吃饭,谈谈情,打打架,温馨又开心。
做人嘛,最重要的是开心。
看电影嘛,最重要的是看得开心。
香港电影就是这点好,小心思多着呢。
一群没看电影的人,看了或微博或人人或贴吧上的几个煽动帖,判断出了黄秋生的港独身份,正值港陆矛盾草木皆兵之时,想都不想就给电影打个一星。
一群没看电影的人,自诩拥有独立思考能力与独立人格,举世皆浊我独清,偏左都是被洗脑的五毛狗,一看满屏一星的架势,想都不想就给了个五星。
其实这互相自认高出对方一等的人有本质的区别吗?
我是没看出来。
黄的言行让你不满,让你愤怒,你大可以抵制它,反对他,可以拉上你的亲友死都不看他的电影,这都是合理合法的权利,完全自主,完全独立。
黄的言行让你由衷欣赏,你也大可以一个人买十张票,逢人就推荐,一切由你。
可豆瓣电影是一个讨论电影的地方,不是对某个演员,或是某个导演的情感发泄口。
没人再去关心这部电影到底如何了,剧情精彩否?
通顺否?
人物鲜明否?
画面怎样?
情节抓人吗?
都不重要了,泛政治化的眼睛盯着每一个人,对电影的态度就是站队的态度,一致的,拉过来,就是同志,不一致的,滚过去,就是仇寇。
我曾在很多地方看过这样的眼睛,在我的印象里,文革中应该是最多的。
要讨论黄秋生其人的人品和政治立场,讨论他是不是反中是不是汉奸,港灿还是斗士?
一星的请出门左转,铁血,天涯,百度贴吧有你们大量的阶级同志,五星的请出门右转,凯迪,网易,一系列被墙的社交平台甚至ptt上你们的普世盟友期待着你。
蔡卓妍软妹变“阿嫂” 完美蜕变上演“三角虐恋”在《潜龙风云》中,一向以精灵鬼马,软萌娇俏的蔡卓妍脱胎换骨,突破性演绎在黑白两道的夹缝中艰难生活的茶餐厅老板娘。
蔡卓妍外柔内刚的性格被“街头大哥”相中,对其展开强烈攻势,同时“大哥”的“小弟”黄又南也对自己的“未来大嫂”暗生情愫。
蔡卓妍一边纠结在两难的爱情中,一边还要面对黑社会势力对茶餐厅的不断骚扰,十分考验演技。
对此,蔡卓妍称自己是天蝎座,很容易选择自己喜欢的人,因此不会有“情两难”的情况发生。
欣赏过影片的观众慨叹时光荏苒“被阿sa的演技震撼到,当年未满十八岁的淘气老婆变成了撑起整部影片的黑道阿嫂”。
更有观众对蔡卓妍和“街头大哥”之间的菠萝包情缘感触颇深,表示“看完电影就特别想吃一个菠萝包。
”金牌戏骨激烈飚戏 点燃观众“港片情怀”经典港片“熟脸”吴家丽、陈惠敏、吴浩康、吴志雄、姜皓文等云集《潜龙风云》,激烈飚戏,点燃“港片情怀”,令观众大呼过瘾。
在电影中,吴家丽嘴角轻佻眉眼冰冷将“江湖女子”的沧桑与魅力展露无遗;陈惠敏、吴浩康、吴志雄、姜皓文等一干港片街头“老男孩”则将观众带入纯正香港街头电影的环境中,凶狠、生猛的街头霸气全面爆发。
有观众表示:“很久没在电影院看到如此纯正的港片了,看那些熟悉的经典港片人物形象重现银幕真的非常过瘾。
”不少观众看片后强烈推荐“影片中,有道义的黑帮头领与无道黑帮之间的争斗让人热血沸腾,绝对是今年不能错过的港片之一。
”电影《潜龙风云》自上映以来引发观众热议,其剧情跌宕起伏兼情节催泪,港味十足同时寓意深刻引发好口碑不断,令其在各影迷网站的评分不断攀升。
一条潜龙风起云涌于血雨腥风,邀您去影院一探究竟。
一部与政治无关的电影,因为一个演员的政治观而遭人嫌弃唾骂,然后这帮嫌弃唾骂别人的人还在扮晒清高一样,如果真系清高的话,扯什么政治谈电影啊,不喜欢这个演员,没看过他的戏,上来豆瓣瞎搅和什么啊,多的是吐槽的地方,为什么非得把这里弄脏,一副唯恐天下不乱的样子,还摆出一个像模像样的英雄狗样,有本事打1星,你把你对这部电影的看法写出来,而不是大口大口地唾骂演员。
你们说华人的电影越来越没有意思,现在有那么一点意思的、有那么一点才华的却被你们用讨厌演员的原因给喷死了,你们是自己搞死自己的艺术的,就因为你觉得你有那么一点好像可以炫耀的政治觉悟,你亲手杀死了一帮努力做电影的人,你们得逞了。
80年代,香港的英雄片黑社会片反映的老大们都是很威风的。
《英雄本色》里的宋子豪,小马哥,出场都是大衣围巾,风度翩翩,包括后来上位的大头成,也是墨镜黑衣,围巾飞扬。
《英雄好汉》《江湖情》里的季哥,勇哥,朱老大出场都是气势如虹。
甚至那些反派角色大傻之类的出场,也是西服革履。
出去谈判,一定是三辆奔驰一前两后呈品字型排开。
喝酒也都是XO。
干的营生也都是制造伪钞贩毒的大买卖。
90年代,随着黑社会集团化企业化的发展趋势,豪哥等老一辈人的死的死退休的退休。
像就《古惑仔》里蒋天养这辈人已经高高在上,不亲自出来打拼了,都靠手下靓坤以及陈浩南山鸡等小辈打打杀杀,用的武器也改成刀了。
服装都是以皮衣为主。
黑社会的经营范围也是卡拉OK饭馆茶楼赌场等,所谓反派也只是借着各种地盘偷偷卖摇头丸而已,出门不再是奔驰,那是老大坐的,陈浩南们也只能坐丰田面包车。
回归后,香港的黑社会更是堕落,小混混居多,大批警察卧底打入黑社会组织。
老大也没老大的样,小弟也没小弟的样子,新世纪后更是如此,《夺命金》里刘青云一身蓝色休闲西服配凉鞋也是醉了,刘青云老大过生日,为了省钱,一桌坐十几个人,而且吃素。
为义气去警局保人,去向收废品的黄日华借钱。
到了《潜龙风云》更过分,黄秋生场子被砸,跟小弟说:以后再有这事报警!
小弟表示疑惑,黄秋生说找人不得花钱?
报警免费的。
你们那些理念啊,说出来,都对。
你们那点心胸啊,就跟水池子似的,多了就要满。
为毛当公知啊,启迪愚昧封建的国人呗;为毛当小清新啊,不屑于与五毛奴才为伍呗。
只要是大多数人反对的,我就是要理中客,就算我不占理,耍无赖也要表示态度,一个人站在高高的民主山顶上呼吸着民主的空气,这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也不要太爽啊。
让这么多公知,小清新趋之若鹜。
本来嘛,不就给评价系统,开放给所有人,人家想评什么就评什么。
就不知道怎么就这么有优越感说人打一星都是脑残啦?
感情你自己无脑打五星就挺光荣啊,你说人没看过不该打一星,你们他妈有几个人看过了上来就打五星?
所以说啊,别装逼,大家都没穿裤子,当婊子装清纯反正都是卖,何必非分个谁B贵谁B贱了?
呵呵
港片曾经的热血澎湃已然不存在了,以为看到黄秋生就会有大B哥的感受,现在看过去,就像电影里说的黑社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港片的时代,也过去了。
当我们还沉浸在《古惑仔》,《无间道》中时,港片却用《冲锋车》这样的片子给人深刻一击,一样的面孔,却再也没有一样的热血。
不知道其他人爱港片的原因是什么,也不知道其他人爱哪一种类型的港片,作为一个95年的女生,我深爱的港片只有警匪和说不好是对是错的黑社会。
而现在,港片却再也唤不起我内心的激情。
相比《潜龙风云》,我比较喜欢《大茶饭》这个片名。
百度上说:“粤语方言。
所谓‘大茶饭’,旧时是指酒席饮宴的食物,皆因比普通日常饮食好,所以被用来形容“油水”丰富的事。
“大茶”的来由是,旧时家贫者饮茶,是难以买的起“整片好叶”的那种好茶,只能化小钱买碎叶末的次茶,偶尔改善喝“大叶好茶”就是在饮宴吃酒席上。
因此酒席的“饭”被俗称为“大茶饭”。
这词在过去,一般仅流行于下层人士,后来引申为‘大买卖或者做大事’的那种意思。
但词本身含义“油水丰富”是不变的,大买卖不是“油水丰富”么?
但现已多指“去打劫”,谓“去食大茶饭”。
某人是专吃“大茶饭”,是指某人专做大贼的。
”这个电影好就好在语言,虽然很多粗话,但非常写实。
事实上,香港人说的白话就是这个味道,这个香港人不止是帮派圈子,凭我生活多年的观察,普通的市民甚至读过书的人也喜欢讲话带江湖味。
文绉绉的广东话怎么听怎么别扭。
帮派或者社团给人留下的印象是暴力血腥,讲义气,有仇报仇,和警察犯冲,当然还有——只认钱,有钱就是老大。
如果说社团是一家公司,主营业务之一就是卖凶杀人,或者运用暴力侵占本属于他人的利益。
雇主可以是任何人。
根据“只认钱”原则,越是富有的人或机构,越有可能买凶。
于是乎地产商雇佣帮派社团为自己办事就不足为奇了,如同影片中的阿Bill。
他代表地产商,意图收走阿媚经营的茶餐厅。
阿媚是茶餐厅的经营者——租户,黄秋生饰演的阿鬼(黄金贵)则是商铺的业主。
为了争夺商铺的所有权,混迹不同帮派的表兄弟鬼和Bill最后血腥械斗了一场。
事实上,帮派和社团只是面上的打手,真正的老板是我们饭桌上常常聊起的地产商。
资本主义和帮派的逻辑根本上其实也相差无几——有钱就是老大。
商铺作为一种稀缺商品,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当然只有资本雄厚的大型零售商、连锁餐厅什么的才出得起高价。
久而久之,个体户在街边消失了,小书店只能上二楼,逛街看到的总是那几个招牌。
我们的邻居日本也不是例外。
日本的暴力团/极道非常出名。
他们中间也有专门做房地产生意的——Jiageya,即土地鲨鱼。
土鲨是地产商或银行雇佣的极道团体,运用暴力恐吓手段逼迫小租户小业主搬出家园,房屋即被地产商所占有。
或者雇佣黑社会铲除做生意的路障,比如94年,名古屋住友银行支店长畑中和文就是被黑社会所枪杀。
因此房价或租金中就有一部分是土鲨的工资。
但是老板们——地产或金融机构用土地做投机生意,也不一定会赚钱。
投机生意有可能演变成类似我们90年代初海南那种房地产过热的,击鼓传花的炒楼花游戏一结束——海口便被定格成烂尾城。
而日本80年代地产泡沫积攒到某个程度,一旦破裂就是长达20多年的萧条。
有的年轻人混帮派是觉得跟住大佬食到大茶饭,在缠斗混战中得胜好威。
成英雄了,赚钱了。
但终究暴力伤害与恐吓是犯罪。
地产商和银行为了争夺投机生意,铤而走险也要非法买凶。
无论是卖凶或是买凶,都不能说是一招好棋,是放弃正路的旁门左道。
然而,做了恶事就免不了要受恶报,唯利是图的社会也不是个良性的社会。
《潜龙风云》是2014年11月由李保樟执导,黄秋生、蔡卓妍领衔主演,黄又南,吴家丽、陈惠敏等参演的电影。
影片主要讲述了:一个隐退江湖的大佬和茶餐厅继承人之间的一段忘年恋情。
影片折射出两代香港人的新旧交融,让人看到那些熟悉的经典港片人物形象重现银幕。
更让人过瘾的是,该片在剧情跌宕起伏兼情节催泪之余,仅街头打斗和枪战的写实方面也是一部难得一见的佳作。
“恐惧感”和“力量感”兼顾,显现了暴力美学的影像震撼力。
就是靠几位金牌戏骨的激烈飚戏,点燃了“港片情怀”。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影片中有好几场吃饭的戏。
大餐、中餐、西餐、街边摊、家里饭。
据说,90%的香港电影中都会有吃饭的场景。
这个象征性很强的场景,表明香港导演拍的片子很注重亲情,或者是一种传统的关系连接。
本片也有大量吃饭的场景。
在饭局上,或强化了矛盾,或点明了心思,成为剧情转折的重要手段。
看完电影,查资料时,我才知道这部影片原名是《大茶饭》,不禁哑然失笑。
石头记 2019-4-21于宁波市第一医院
1)传说中为了实现“皿煮”“自由”而战的人,多出现于各种论坛,新闻门户,贴吧,微博中。
(2)跟几十年前的“宏卫兵“没有本质区别,打着“皿煮”“自由”的旗号打砸,游行的被洗脑人士。
(3)蓝卫兵多由社会底层人构成,被已经被洗了脑或收了钱的“公知""社会良心”所带领。
(4)在网上也有很多其他称呼“皿煮逗士”“普世婊”
不伦不类。。
浪费时间啊。
不好看
本来打三星,现在打个五星拉一下水平。想不到豆瓣网也有那么多脑残!所以打一星的都是!
故事不錯,有勇有謀,情節反映香港和深圳地產及金錢世界的現實。電影中各人的戲都不錯,能令人投入後尾的橋段是舊了一點,可是還很受落
可惜没有零分的选项
本片在處理黑幫題材上拿捏很不正確,想把“黑幫經營茶餐廳”包裝成輕松喜劇類型,附上溫馨的忘年愛情故事,卻又不小心回到仇殺故事的俗套。全片缺乏節奏感,時常停滯不前,沉悶無聊,結局又是草草收場了事。安排大佬黃秋生愛上蔡卓妍這條線也難以置信,黃秋生非情竇初開的少男,而蔡卓妍的演技也很難把角色的成熟心態和魅力演繹出來,以至於這條“忘年戀”牽強附會。倒是陳惠敏飾演的黑幫前輩頗有味道,大概是其有真實背景的原因,所以能讓演出更具說服力。
豆瓣一群傻逼。
在影院看完一直没评论就是等再看一遍原声版,粤语版的确更舒服一点,虽然剧情不新鲜,结尾很狗血老套,但整体港味还是很有的,也看出导演算是蛮用心的做的,这出老少配也还是萌萌的,尤其是秋生在炫酷老大和卖萌老头之间自由切换还是很秒的
事实都不去了解,就滥用自己的舆论力量。你们这些打一星的如果放在文革时期,真不知道要害死多少人
特意将热门评论里的5毛都举报了一遍,好累啊,垃圾太多
香港电影这下坡路走的太厉害了 好像实在没有什么题材了 演员也没好的 翻来覆去就那么点东西 那么几张脸
同样黑社会开茶餐厅,比起《九龙冰室》来差不少。黑社会现在是多难混,有事都找警察了,连杜琪峰的《夺命金》都在说黑社会不好混……陈浩南和山鸡的年代就这么消失了。话说好好的大茶饭,潜龙风云是毛意思?
抛开所有政见陈见,这真的是一部有血有肉有人情味的香港电影~
好啱一个人静静嚟睇嘅电影,幾鐘意呢種富有生活氣息的香港小製作。邊緣化嘅黑社會喺呢個時代點樣去生存非常值得挖掘。本作採用插敘手法,睇開篇會以為係一出悲劇,而覺得每一滴溫馨都咁樣珍貴,到後來至知呢種基調嘅作品根本無謂去無啦啦寫死男主角。黃秋生不愧為戲精,阿Sa有味淡淡嘅靚。
黄秋生的衣服什么牌子的?
爷爷和孙女瞎演什么爱情,看不下去
全屏都是被政治化的评论,豆瓣也难以独善其身。
最后结尾真是草率的莫名其妙
去年釜山电影节闭幕电影,片名叫《大茶饭》,不知道内地维萨要改成这个名字。。。这是一个非典型温柔黑帮爱情故事。电影还是蛮写实的,很多粗口,只是类型电影的杂交产物,故事也不算太有说服力。PS:演员方面,黄秋生不用说了,阿SA的突破依旧是惊喜!不过黄又南的戏路依旧老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