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娜

Nana,世上的另一个我,NANA,NANA:世上的另一个我(港)

主演:中岛美嘉,宫崎葵,成宫宽贵,松山研一,纱荣子,松田龙平,平冈祐太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英语年份:2005

《娜娜》剧照

娜娜 剧照 NO.1娜娜 剧照 NO.2娜娜 剧照 NO.3娜娜 剧照 NO.4娜娜 剧照 NO.5娜娜 剧照 NO.6娜娜 剧照 NO.13娜娜 剧照 NO.14娜娜 剧照 NO.15娜娜 剧照 NO.16娜娜 剧照 NO.17娜娜 剧照 NO.18娜娜 剧照 NO.19娜娜 剧照 NO.20

《娜娜》剧情介绍

娜娜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另一个译名是:世上的另一个我。小松奈奈(宫崎葵饰)要去见男朋友,在通往东京的火车上,她遇到了另一个Nana——大崎娜娜(中岛美嘉饰),娜娜希望去东京重组Black Stone乐队。两个nana一见如故,到达了东京有两人再次相遇,并且一同搬进了出租屋707。两人虽然有着同样的名字,却有着迥异的性格,在二人同居的生活期间,她们都受到了感情的创伤,她们在扶持中更加了解彼此,感情也越来越深,一路鼓励对方寻找自己的理想。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青田街一号一块大红布苗寨情缘皇朝太医端岛计划圣诞风暴我的简·格雷致命肖像他没有恋爱打算曼谷战狼海盗岛:甲板上的家族EVEN送给你的歌蓟城风流年兽要强的人莉亚的7重人生同妻俱乐部第七季轮回派对第一季青镜行津门飞鹰超决战!贝利亚银河帝国死亡之间妖怪手表!2019国务卿女士第五季卡洛斯·巴利亚塔:冒牌先知虎神好汉两个半第十二季绣衣使·西汉迷案大路朝天

《娜娜》长篇影评

 1 ) 有关见证

没有看过漫画。

也从来不知道nana是什么。

第一次看到nana是在别人的space上。

只是单纯的被两个女孩子吸引,烟熏妆的中岛美嘉,还有笑容像水果软糖一样的宫崎葵。

有一点好奇,但是终究没有看。

直到最近,有点点茫然无措的最近,终于还是看了。

你怎么能不喜欢这两个女孩子呢?

倔强的独立的娜娜,不停地寻找着自己,即使是在火车站送别莲的时候,还在用笑容掩饰着,即使最后的不舍与心痛已经无法在掩饰,她还是能够毅然的跳下车。

白雪里的红裙女孩最后还是心痛到跪倒在地哭泣。

而那个乖巧可爱的奈奈,看她的笑容就很让人舒心了。

那么那么可爱的女孩子,不论什么时候都是那么温驯,让人看了有点着急,难怪被娜娜嘲笑为小狗。

看到她笑容满面地希望每个人都高兴得样子,真的有点像晃尾巴的小狗。

个人觉得宫崎葵演得最好的就是结尾那一段看到拓石流泪的样子。

令人觉得那是一个女孩子多么珍贵的眼泪,晶莹的易碎的,就好像奈奈。

年轻的女孩子太清楚同龄女友的重要性。

有高兴的事要找她讲,灰心得时候沮丧的时候,需要她抱着你跟你讲没事。

成长路上的每一次侧身,每一个拐角,每一次蜕变,我们都替对方记得清清楚楚,就好像是我们自己。

娜娜陪着奈奈在冬夜里等着奈奈的男友。

奈奈在演唱会的最后一曲时轻轻牵住娜娜的手。

在脆弱的时候,在被男人欺骗的时候,幸好你还有一世界上的另一个我。

她体会着你就像体会着自己。

她在你需要的时候抱紧你,不是因为同情,不是因为关怀,是她感同身受。

我不能一个人活在这个世上。

因为我需要找到人见证。

要有人能够见证我的笑,我的哭,我的改变,我的成长。

存在方才有意义。

就像婚姻吸引人之处就在你最终找到一个人能够在你身边见证你的青丝变白发,见证你的皱纹逐渐爬上你的脸,见证你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的改变。

而nana ,就在你最寂寞,最空虚,最迷茫的青春岁月里用自己的慧眼见证你的一切。

 2 ) 别样开放的水仙

两个NANA。

又是一个富有闺蜜温暖的故事。

人们总是希望通过寻找世界上的另外一个自我来确认自我的存在。

如“情书”中的中山美穗。

死去的爱人将两位长得一模一样的女孩联系在一起,是为了完美藤井树的初恋记忆,也是博子对死去男友的告别。

古希腊有那喀索斯顾影自怜最终坠入湖里的传说。

从这个不幸的故事里,我们学会了“自恋主义(Narcissism)”这个词汇。

后来,看到戴锦华在《电影批评》里,以拉康的镜像理论来分析博子的爱恋与自恋,才有点领悟到,自私或是自爱其实就是自恋可能表现出来的双面。

虽然选择了“两个我”这一喜欢被哲学家们探讨的主题,但是,“NANA”这个电影还仅是一部好看且时尚的电影,有着很明亮的色调,还有摇滚乐队的主题故事。

中岛美嘉虽然化着苍白的妆容,但红色的毛衣分明在诉说她冷酷外表下的热情。

不断闪回的娜娜与莲的过去。

虽然追求的不同,强烈的个性让两个人分开,但是有相似经历的小孩是会相互怜惜一辈子的。

漫画改编的电影的一大特点就是简单,它成就不了《双面薇罗尼卡》这样的大师之作,但是足以在特别普通的一天增加点色彩。

 3 ) 一个身体里的两个我

能感动人的电影未必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经典,很多时候一部平凡的片子亦能触动到你心里最柔软地方。

nana就象一个人心里的两个意志,一个柔弱,一个坚强,一个开朗,一个压抑。

一个唠唠叨叨不断说着自己爱的人,一个却对过往只字不提。

 4 ) 《Nana》:虚妄的摇滚梦想和骨子里的恶俗爱情

文章作者:火神纪是谁曾经告诉过我。

摇滚应该是灰色,黑色,沉重,甚至死亡。

我不记得了。

    是谁曾经告诉过我。

这部电影描绘的是摇滚音乐以及地下乐队的电影。

我不记得了。

       电影里有几首歌,听着怎么也无法让我认同这是描绘摇滚音乐的电影。

    莫非只是为了粉饰太平,在日本的摇滚音乐居然是大行其道的,看起来他们的摇滚可要比我们滋润得多了。

    莫非是因为那几句看起牛B而其实俗不可耐的唱词,日本的摇滚音乐莫非真的已经堕落成电影里所描绘的那种落魄。

       其实我只是想说,摇滚音乐不是这样的是,不是可以用那种高亢的曲调串上几句写意的歌词再加几个类似“臭水洼”之类的陋词鄙语就真的成了摇滚音乐。

    其实我还想说,摇滚乐队并不是留个看起异型的发型或者化个带点颓废或者多少有点惊世骇俗的妆就真的成了摇滚音乐人。

    在我看来,这似乎更像是一部打着摇滚的旗号而高唱流行歌曲的伪摇滚题材电影。

可是其实有多少人会去真正关心这部电影里讲叙的到底是不是摇滚,也许这更像是一部讲叙爱情或者友情的电影,而不是摇滚题材的电影。

或者说,摇滚只是这部电影的一个噱头罢了,说到底这依旧只是想借着摇滚而走向特定群体的电影。

    也许原著的漫画会更好看一些。

我想,毕竟那些音符上的东西无法用很直观的方法在平面的画纸上表现出来,于是,说是摇滚,也许也就真的成了摇滚了。

    既然只是噱头的话,或者就真的把其当是噱头吧。

抛开这一点不说,其实这部电影还是挺不错的。

不着边际的爱情作为虚线而围绕着表层的友情来表述,可是真正要表述的依旧还是作为虚线的爱情。

       女主角Nana。

娜娜。

    浓郁得化不开的沉重,甚至是忧伤。

这黑色的重得已经凹进去的眼影以及带着点苍白的粉底和艳丽得快要滴血的唇。

这样的妆至少可以让人有一种忧伤的错觉。

至少可以这样感觉,这个女子的确是忧伤地活着的。

    微微上翘的嘴角以及尖削的下巴。

似乎是在宣扬着这个微弱的女子不死的梦和倔强的疲惫,还有困苦不安的生活。

    前方。

进取;也许除了进取之外就一无所有了。

    点一根烟,永远漠然的眼睛里永远疲惫以及空白。

淡漠得可以连周围的空气也跟着开始弥散出一种死寂的灰白。

淡然的双眼,还有一个看似坚定的信念,以及一个苍白的脸庞。

之外,似乎已经一无所有了。

       还有另一个女主角也叫Nana。

奈奈。

    阳光,温馨,可爱而唠叨。

喜欢漂亮的商店和呆在家里煮饭洗耳恭听被单以及等心爱的男人回家。

    男人问她,你从乡下来东京就只是为了做一个家庭主妇吗;她只会傻傻地回答说,这一切都只是为你而做的。

    因为长得可爱而被不景气的老板雇用一个月后再被辞退,因此站在滂沱的雨中哭泣地等待一个永远不会出现的安慰。

因为突然见到心仪的偶像而惊惶失措得落泪的女子。

       同样叫Nana的同年女子,两个性格处于两种极端的女子,在奔往东京的列车上相遇。

一个去追求她挚爱的歌唱事业,一个去追寻心爱的男人。

    同路。

不同途。

事业。

或者爱情。

    完全不同性格的两个女人往同一个方向奔走;追求两种彻底不同的东西。

       《Nana》。

这部电影里的东京被设置成了一个梦想的所在,或者说,这是一个五彩缤纷的梦。

只是不同的人看起来不尽相同罢了。

而Nana,在我看来更像是同一个人的两个极端性格被设置成两个人,在某种机缘下碰到了一起。

于是又成了一个人。

    我在想,这部电影之所以成功的最大一个因素也许也在于此。

任何人都是多种性格的综合体,而所有的性格中最突出的部分会成为我们的主体性格。

有时候我们会幻想,当我们的一种性格遇上另一种性格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呢。

    这部电影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我们这方面的欲望。

如果Nana只是一个人的话,那么也许这部电影就没什么看头了。

然而有了娜娜,还有一个奈奈。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是人格分裂的童话版及终极版本。

    性格迥异到了极端的两个同年同名的女子。

相遇。

东京,同样的一个地方的两种梦想。

碰撞,或者相互相承。

我在我的这种假想里欲罢不能地沉迷。

如果仅仅是娜娜和奈奈的故事的话,这部电影也许不再那么迷人了。

       很多时候总是用奈奈的身份来旁白,这的确很适合这个人物。

爱唠叨以及爱幻想的小女人适合在任何时候在心里发表任何想法。

而娜娜,总是用一种漠然的表情在镜头里荡来荡去。

奈奈表述的总是关于娜娜的事。

    破碎家庭。

或者是一个温馨的小屋。

自力更生。

或者是彻底没有主见和依赖。

    Nana是这部电影里的两个女子。

只是因为有了处处的对比反衬和时时的相互扶持,让这部电影在人物设置上来说已经接近于经典的高度了,就算情节设置上是那种常见的恶俗爱情故事。

    当友情成了表象的时候。

所有的一切似乎只是为了所谓的爱情而努力扎挣。

如果掐掉最后的十五分钟的话,我会以为,这是一部非常好的电影,可是最后的十五分钟实在太让我失望了。

    当娜娜终于接受本城莲之后。

并非我不相信电影里所讲述的爱情。

只是娜娜接受本城莲的时候,看起来跟接受施舍没什么分别。

纵然被冠上了类似于理智崩溃的堂皇之名,可是依旧让我大倒胃口。

    两年前当本城莲舍弃了乐队和爱情奔往东京的时候,在我看来这样的所谓爱情已经彻底死去了。

娜娜作为一个坚强的女人典型,要超过本城莲的音乐事业的决心没有半点值得置疑。

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个坚强的人,最后却在热烈的拥抱里安然地接受了本来应该已经逝去的爱情。

在我看来这跟急转直下没有什么区别。

    理智破产而逝去的情感死灰复燃。

就是这样的一个女人,当初可以因为不想生孩子而要歌唱事业而和本城莲分道扬镳。

就是这样的一个女人,当初可以自己留在乡下坚持自己挚爱的音乐而放弃自己同样挚爱的男人。

这一点没有任何可信度。

    也许可以说,是和奈奈在一起的生活改变了她么。

如果坚持用这样的观点的话,也许可以说,我被这部电影彻底地俘虏了。

奈何我没有办法真的这样认同。

    我总觉得,这样的安排无非是制作方给出的最恶俗的讨好群众的美丽馅饼罢了。

我总想不明白,为什么所有的故事都必须有一个美好的结局来粉饰太平呢。

是不是我们已经习惯地接受那些看似美好的结局,于是制作电影的人们也就习惯于给所有的电影安上一个看似美好的结局呢。

       也许我不是一个很安分的人,所以我会在鸡蛋里挑骨头地祈盼娜娜和本城莲成功地分手,然后我还有一个无须电影说明的祈盼,就是娜娜最终成功地实现了她自己的梦想而超越了本城莲。

可是这样的结局也许没有把我的祈盼彻底的打碎,只是我似乎已经可以看到一个变成了奈奈的娜娜了。

在本城莲开完演唱会之后回来给他端上一碗饭说,这是专门为你而做的。

    也许我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点,那就是女人面对情感的时候似乎没有办法可以彻底的理智。

可是至少娜娜的出现似乎曾经给过我某种希望,毕竟如果真的有这样的女人的话,也许我会寄盼于她。

然而现在明白了,这只是一个假定的希望,当这个假定的希望被突然打破的时候,我终于开始愤愤不平以至于开始不停地叨叨念起来了。

       奈奈是个小鸟依人的角色。

她的情场失意看起来颇有点可惜,或者说是遇人不淑。

娜娜最后和本城莲被奈奈撮合,也许正是电影刻意制造出来的错位思索吧。

    一个本来就应该被呵护的女人没有能够在东京找到她的爱情。

一个本来只想在东京发展歌唱事业的女人都突然间成了幸福的小女人。

错位,彻底的错位。

    娜娜手臂上的莲花本来还在哀怨地绽放,电影的最后显得多少有点妖艳了。

       我喜欢这部电影的镜头剪接。

回忆和现实被错乱地安排在那些段落镜头里。

北方的雪和东京的雨,这一切看起来都很漂亮。

电影最后的镜头朝着一个满是阳光的窗口,电影里应该是一个满是希望的朝阳,我却看到了一个没落的夕阳。

    电影之后,阳光明媚。

    在我的电影之后,看起来似乎更多的是死寂和阴暗。

       这部电影给了我太多的假象式的希望。

于是过多的希望过后随之而来的就只能是越来越沉重的失望了。

娜娜是所有人的希望,包括她的新乐队以及奈奈的梦。

可是在我看来,娜娜已经不再是希望了。

    爱情会让她越来越疲软了。

       本城莲说过,等到退休以后会带着娜娜回到他最初被遗弃的那个旧仓库里抱着她一起老去。

坐在浴缸里的娜娜显得比奈奈还更软弱一些。

当她老去的时候,她会跟着本城莲一起回到他们最初离开的地方。

我想,或者不用等到她老去。

    我曾经想过,这部电影最终想表达的是什么呢。

可是我越想越迷糊了。

逐梦,却错位地找到梦以外的另一些东西。

那么所谓的梦究竟是什么呢。

    现在我明白了。

其实在镜头之外,冷眼旁观,我一无所有。

而所谓的摇滚,音乐,梦想,都是这部电影用来掩埋爱情本身这个已经泛滥主题的包装模式罢了。

    其实这部电影不关梦想,不关友情。

只关风月罢了。

不管是娜娜还是奈奈,女人,终究只是找一个可靠的男人而后在厨房里度过漫漫余生而已。

这就是这部电影骨子里的大男人主义。

在我看来,本城莲实在只是一个小白脸罢了,就算已经功成名就。

    娜娜、奈奈;Nana。

其实都是女人中的一个符号罢了。

或者说只是电影里表达这种大男人主义的一个镜头符号罢了。

       朋友曾经在半夜四点在外地发信息给我吐血推荐的电影,我说半夜四点的吐血推荐,一定很吐血。

那时候看了朋友介绍的那部电影之后的感觉跟这一部感觉差不多。

    除了剪接上给了我少许惊喜之外,这部电影,我不想再说其它了。

玩摇滚的女人也依旧是女人,爱情永远是不二的良药。

郁闷。

 5 ) 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另一个自己

喜欢的电影,两个女生映射着人性的两个面。

两个名字发音相同的女孩娜娜与奈奈,一個摇滚内敛,一個温柔可爱。

偶然的相遇,她們成为好友,一起住在一间白色的沒有电梯的七楼房间,房间号码707。

而707的日文发音又与娜娜一样,于是两人从陌生到相亲相近,一起经历了彼此的爱情,也一起分享了爱里的痛与成长。

而一直让她们从不灰心的,是彼此的友谊和梦想。

喜欢娜娜,独立、坚强、执著、内敛甚至有一点冷酷的女孩,喜欢穿黑色,又极度得自我保护,并坚持想要靠自己的歌来养活自己,用奈奈的话说“比起恋爱她选择了自尊”;而奈奈,温柔、可爱、热情、柔弱,像很多普通的小女孩,追星、撒娇、爱情至上,直到理想被破灭才终于醒悟,娜娜说奈奈像小狗,“虽然很亲切也很顺从,但又超级麻烦”;两个性格迥异的女孩,在火车上不期而遇,又因看中了同一套房子而住在同一屋檐下,这样的两个女孩成了最好的朋友,在彼此身上看到了自己没有的东西,也终于都找到了自己最珍贵的东西。

娜娜,一直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想成为一个能站在大舞台上的摇滚歌手,所以甚至为此放弃爱情;而奈奈,只是个迷茫的小女生,想成为一个能嫁给爱人的新娘,直到失去的这一切的时候才终于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当然,最后是个快乐的结局。

娜娜,坚持了她的理想,也找回了她的爱情,是奈奈告诉她“一味的赌气,幸福是会溜走的”;而奈奈,也因为娜娜,认识到自己的人生要有个目标,在娜娜和莲和好的那一晚,独自一人,终于有勇气将男友的电话删去,眼底有着一种坚定。

但终究还是个小女孩,当看到自己最喜欢的乐队乐手为自己开门说“欢迎回来,奈奈”的时候,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那是娜娜给她的美丽的梦。

电影从一片白雪开始,那是莲要离开娜娜的那个夜晚;又在那间白色的屋子里结束,温馨浪漫满载梦想。

这是一个很单纯的故事,一个关于爱的故事,可是也是因为这种纯粹,所以更加被感动。

爱和友谊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参杂着许许多多的条件和利益,那样简单的只是勇敢去爱去追自己的梦,真的好珍贵。

 6 ) 灵魂里的另一个自己,说与你听

NANA。

这个名字,似乎就适合这两个截然相反的女孩。

她如此帅气孤傲,她如此甜腻可人。

冷漠的,“我是娜娜”,干脆利落的日语发音不再多透露哪怕丝毫信息;卡哇依的,“嗨,我是奈奈”,粉嫩的齿音都听得见香喷喷的笑。

昨晚看完这部片子,感觉是很好的。

可也有很多朋友说,完全找不到漫画里的感觉。

情节似乎都还没铺开,就戛然而止。

矢泽爱的漫画我没有看过,据说至今还在连载中。

而还有一个喜欢视觉系的朋友则对两个演员相貌不满。

抱怨娜娜太老,奈奈则太难看。

呵。

先入为主大概也不是好事。

而我依然觉得好。

许是还没看过漫画原著的缘故。

对日本当今流行的偶像亦无关注,所以没有偏见。

两个女孩,名字相同,年龄相仿,各自有各自的记忆和轨迹,在列车上偶然相遇,命运就这么纠结在一起了。

两人之间的感情联系铺展延伸,节奏力度轻缓自然,不过不失。

诸多情节脉络亦是在意料之中,总之,是可以放松下来看的电影,却并不缺少感动。

能够让人内心触动,不管力道如何,在我看来就是不错的电影了。

也因此,这两个小时没有浪费。

许多女孩是会更喜欢娜娜的。

无疑。

影片开场第一个画面便给了她。

穿透嗓音,金属装扮,摇滚精神,瞬即击中人心。

而为何几乎所有的女孩,无论自己是何种style,内心深处都会对这种帅气洒脱的粗线条女孩怀有由衷的倾慕与向往,为什么,或许其实也没有什么为什么,女人就是如此,这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结和情绪。

她是如此野性自由,意气骄傲,独立自我,简洁而势不可挡,青春激越的力量让人心惊。

而孤独和伤口是流放的根源,一如狡黠锐利的幼兽,不动声色但气场强劲。

超喜欢她烟熏黑的眉眼,利落短发,脖颈上皮带犹如兽环,黑色背心衬出线条完美的肩臂和坦然肆意的锁骨。

以及淡漠的声音和如履薄冰的眼神。

大崎娜娜,So cool。

如若我是奈奈,亦会欣喜而好奇地将她细细查看,在她蜷在地板上听着音乐入睡的时候。

然而娜娜对于奈奈的宠爱亦是显而易见的。

她叫她小八,如同宠物狗一般的昵称。

她和她是如此不同。

她倾听她,帮她出头,给她抚慰,与她分享最高兴的事情,得意的时候,也亲昵地吻她,到最后,也给她惊喜。

毕竟都还很年轻,而无论各自的背景道路如何相悖,心地依旧纯真清澈,渴望关怀和感情,也愿意为喜欢的人付出,还有足够心灵相通惺惺相惜的可能。

如果有隐匿、逃避和拒绝,那也只是因为,逆乱的,不过只是性情。

但若是年纪再往后推三年、五年甚或十年呢?

天知道,至少现在,我就很烦那些缀满蕾丝蝴蝶结的草莓女人,似乎怎么也长不大,似乎要被人一直保护到八十岁,亦舒说,怎么可以还这么天真,无耻。

又或许,只因为还不是那个灵魂里的另一个自己。

也曾经向朋友说起分别对于男人和女人的态度和感情。

女人和女人之间,很多感觉暧昧难明。

至少我是如此。

对于女人,通常我会持有更为严密的试探和警戒,许多细节均会以更为敏锐的触觉小心翼翼,与男人相处反倒会放松心机;然而,一旦某个女人走进我的世界和生活甚至生命,我会投放倾注更多的关怀和感情,比对男人深刻持久得多。

为什么,其实也没什么为什么。

那种比友情更深切一些的爱,何其之好。

是会深入到生命曲折幽暗的内核,带来无法言明的力与光。

双生花。

我始终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活着灵魂里的另一个自己。

 7 ) 要原著,不要电影

我是先看的原著漫画,很喜欢!后来听说了出电影版的,马上去看了,还是在网吧看的.看了之后真的很让人郁闷,头不头,尾不尾的.与原著相差了太太太多了.为什么制成电视剧版的,电影版真的无法表达出原著要给我们传达的感觉.年轻的女孩都清楚同龄女友的重要性。

有些事情不能找男友讲,找父母讲,只能同她讲.成长路上的每一次侧身,每一个拐角,每一次蜕变,我们都替对方记得清清楚楚,就好像是我们自己。

在生活中遇到挫折的时候,在被男人欺骗的时候,幸好你还有一世界上的另一个我。

她体会着你就像体会着自己。

她在你需要的时候抱紧你,不是因为同情,不是因为关怀,是她感同身受...

 8 ) 如果可以,让我成为你

那段时间一直受到英国文学史的熏陶,似乎心灵变得平静——古旧却不陈腐的一种平静。

于是,我敏感的触角便收敛了,或者说我以为它们收敛了。

直到我看到NANA的海报:简洁的色彩大块铺排,下半部是鲜亮的黄色,上半部两个女孩在蓝天之下微笑。

仰角照出大片的灿烂和干净,就那样哗啦啦地扑面袭来。

我的心里像被什么东西猛击了一下。

就凭这种久违的感觉,我想我已经有了充足的理由去看这部电影。

其实,以前是听说过它的,知道它是改编于同名漫画:NANA,大崎娜娜,小松奈奈,一个关于青春的故事。

虽然我的死党是学校动漫社前社长,但是我从未发展出任何这方面的爱好。

这次亦是直接看了真人版的电影。

据说NANA的漫画迷们一直对电影不是很满意,有些认为一些演员选得不好,有些认为改编时没有707禁忌等关键情节。

为了有发言权,我去看了NANA的漫画。

其实在我看来,NANA的电影改编得不错,去掉了漫画中搞笑的削弱两个NANA个性的情节,考虑到了故事的整体性使没看过漫画的人也可以明白剧情。

电影改编的大刀阔斧有时是必要的删节,毕竟电影与文本是不同的表现形式。

更何况这部电影最重要的是主角的选择,在这一点NANA做得很好,我尤其惊诧于中岛美嘉能把娜娜扮演得如此形似神似:身材纤瘦却毫无枯干的感觉。

黑色的短发和烟熏妆,黑色的紧身背心、颈圈、护腕和长靴,唯有手臂上一朵红莲绘出颜色。

冷冷的面容经常看不到任何表情,但偶尔微笑,便如同花朵般绽放出令人心惊的暖。

娜娜的暖,大多时候都深深藏于心底。

而当她高傲而自由地背着吉他,游走于人潮中,眼神中书写的唯有倔强。

这样的娜娜,怎么能让人不心疼。

而奈奈,我的朋友树第一次看见她就禁不住大叫“好可爱”:粉色粉色粉色,满眼的粉色是她的发饰和衣裳,笑如弯月的眼睛,嘟嘴的表情和撒娇的声音,如此无心机爱幻想的她,犹如一只粉红色的泡泡,轻盈美丽却禁不住风雨。

所以,我承认我始终无法让娜娜和奈奈在我的天平上平衡,虽然我亦会因奈奈的天真可爱而莞尔。

看着娜娜的坚强细腻,我听到灵魂的回音。

这不奇怪,矢泽爱在创作之初并定下这样的基调:两个NANA,性格截然相反却一直相互扶持。

电影的另外一个名字“世上的另一个我”更加直接地点明了这层意思。

因此,几乎所有的读者或者观众在看NANA的时候,都会倾向于将自己归于其中一方,虽然生活中很少有人能让性格如此鲜明极端如同两个NANA。

如果非要归类,我想我决非奈奈,但是我仍一直仰望着娜娜。

认识我的人也许也会说我跟娜娜比较像,但我很清楚,娜娜比我隐忍坚韧太多。

有时候看着一些桥段,又会想起安妮笔下的那些女子,比如蓝,比如安。

真的,娜娜无疑是这样的人。

那件火红洋装,那把锁,那块蛋糕,那个能在舞台上光芒四射的酷女孩,也会在爱情中那样安静而满足。

只是,娜娜的自尊和志气,终究不允许她低眉顺目地蜷于莲的光辉下,相夫教子过此一生。

电梯前的那一幕,瘦小的她跪倒在地失声痛哭,我如此清楚地知晓她为何落泪到痛彻心肺。

“等有一天我老了,志气、虚荣心都磨光了,对音乐也厌倦的时候,我能再回到那个家吗?

”如此骄傲的娜娜,说这句话时如此小心翼翼,听到了吗,这样艰难犹豫让人鼻酸的妥协,让什么语言都空洞无力。

而又是因为什么,让她始终没有转过身去看着莲。

如果爱情是羁绊,娜娜是那个选择抛下羁绊向前走的人,无论这样做有多么的痛。

低眉浅笑,或是像更多的时候冷冷地沉默,电影中的娜娜血肉丰满,刻骨铭心。

如果可以,让我成为你,娜娜。

 9 ) 蝴蝶结&刺青

喜欢NANA.不但是那个乖巧甜美温柔可人,脸上永远挂着可以融化掉一切不快的笑容,说每句话都像是在撒娇,刚刚从幸福美好的童话世界里走出来,还没尝过悲伤辛酸孤独及其它苦涩滋味的,小松奈奈.更是随着奈奈的喜欢,渐渐喜欢上那个打扮另类外表极酷,从不对人笑也不多说一句废话,从不对人敞开心扉甚至只是多一点谈及自己,总是一身黑色,神情冷峻,好像刚从最冷的雪地里走出来可以将一切冻住,内心裹着巨痛却依然高傲而自信的追求着梦想而活的,大崎娜娜.这个NANA,"看起来乖巧听话,其实只会给人添麻烦".永远着装精致.连做家务时系的洁白围裙都带着可爱漂亮的大大蝴蝶结.睡衣上总缀着美美的公主一样的蕾丝边.泡在蜜罐里长大的女孩,喜欢用充满草莓图案的水杯,即使穿着尖尖的高跟鞋和正式的小白领装,还是像可爱的小女生.这应该是大多数女孩希望自己可以呈现出来的样子吧.如此的人见人爱.那个NANA,却可以用捡来的废木钉出一张实用的餐桌,手臂上刻着爱人的形象,不是荷花,而是莲.不轻易落泪,只是在该哭泣的时候也并不压抑自己.在爱情到来之前,从没有尝过任何一种爱的滋味.所以可以把爱藏在心里,只是不表露.然而她发自内心的炽热情感,依然是会让被爱的人深深感动的.爱情的模式,从来不会太多.或者苦尽甘来,有情人终成眷属,或者先甜后苦,劳燕终纷飞.有的爱情,看似一条大路可以走到尽头,却径直在不为人察觉的拐弯处,一头冲进了无法回头的死胡同.所以奈奈眼睁睁弄丢了自己一心相信是美好的爱情,却不质问,不责怨,不说话.只是一句看似轻描淡写的"我不要了",以及必然的哭泣之后的一阵沉寂伤悲.因为说了不要了.就不必在伤心欲绝的境地里再失尽尊严费力去抢,去要一个可有可无的解释或一声抱歉了.爱情的真相和假相都在那一刻得以明白.而另一种人,将自己连同一段刻铭心的爱情深深埋葬,如果没有如电影中那样神奇的机缘令它得以重遇重生,也就悄然被时光掩藏.而身处其中的人,或者继续沉重的回忆,或者某天拨云见日真的可以一笑而过重头再爱.反正,每个人都是活在自己选择后的人生里.虽然,我们的选择是如此有限.NANA,其实是一个关于友情的故事.结语:人生,真的是,得一知已足矣.

 10 ) 世界上的另一个我

曾经看漫画激动的感情已不能复制,我只能说电影给我的感觉了。

明知道这个NANA的电影版里的男女主角和一干配角们实在是与原著的美型有那么点差距的,看了剧照觉着男角里也就成宫宽贵能看得下眼,也就一直都懒得把它下完的,早就下好的原声也就那么刻在了CD里只听了2、3遍而已,为什么今天趁着出门把它下完后,本来只是准备打开随便看看拖拖以后再说的,怎么就在电脑面前待上了一个小时54分钟??

为什么一看到开头的娜娜和莲,相拥着共围一条围巾在茫茫雪地里并肩而行,我就会开始忍不住有点视线模糊了呢??

看着画面里阿七和阿八的相逢,耳边是潺潺流动的配乐和奈奈的旁白,为什么眼泪开始不听使唤,确切地说是每次奈奈的旁白,纵使画面上的女孩们是笑得那么开心,为什么??

还有原著中我最喜欢的伸夫来找娜娜时,那场桌子上的小型演唱会,被我花痴到印到T恤上的娜娜的第一次东京演出,让我大心的她的嚣张和她可爱小狗狗般崇敬眼神,当那个鲜明醒目的707出现在屏幕上时,为什么我会开始恍惚起来??

那曲LIVE上的Endless Story,也许说的就莲和她的故事,是台下流着泪的奈奈看到的她从未见过的流泪的娜娜,画面间切换着台上台下专注凝视的两人和分别那天的雪地火车和泪眼,那一刻,就算故事有再多的不尽人意,我都愿意原谅它了,实在不喜欢的我会选择性失明,我原谅了MIKA有时候看起来化的太老的妆和那曲Glamorous Sky 时不够爆发力的嗓子(HYDE的歌不是人人能唱的挖虽然他们两有时候是有点像),原谅了宫崎与奈奈比略显高大的身材,原谅了反正也看不到眼睛的泰,对莲的肚腩我会选择性失明,还有第一眼时看到的不顺眼的真一以及不讨人喜欢的章司和幸子(幸子的声音果真是太过罗莉,不感冒啊)。

故事只是到了莲与娜娜的再次重逢,很好,我的原著估计也就是读到了这后面一点,虽然买了漫画但是之后的情节已经开始模糊,总之不会是HAPPY ENDING的,个人感觉,看着电影最后相拥大笑的阿七阿八,还有周围宠着她们的男人们,莲,泰,伸夫,真一和拓实,要永远这么结束了的话该有多好……从头听着电影原声,这才发现里面除了那首现场的Glamorous Sky ,都是粉温和的曲子和歌,包括蕾拉的Endless Story,伪朋克的电影,有人说。

它向来都不是,它只是两个女孩子的故事,一个柔软的故事。

开始回头翻我的纸制日记本,过去鲜明的记忆仿佛又回来了,在大2那年的暑假,2002年8月20日记,双学位的补课中,看的矢泽爱的第一部漫画,或许以前我爱它,是爱它的故事给我感动,现在我爱它是因为我爱我爱它的那段美好时光,都过去了,有记忆是多么的美好。

而想想我们周围,总有那么如NANA般可以给我们安慰的女朋友,更美好。

Endless Storyif you haven't change your mind 想要你在身边 tonight 早已疲倦了逞强 曾经太过年少 everytime i think about you baby 直到现在才能说出口 i miss you it is hard to say i'm sorry 不为任何人 只为你 唱这首歌 永不完结的story延续在这光芒之中 always 想要告诉你 memories of our time together 不要忘记 留在此刻 don't go away 用温暖融化 只为了确定 点滴的温柔 泛起心中的涟漪 如此的痛苦 i'm missin'you 握紧的手 不要放开 如果可以 希望再次为你 唱这首歌 永不完结的 story 从未消逝的想念 tell me why 请告诉我 直到永远

《娜娜》短评

Mika太瘦了但是我喜欢的类型,惊现松山研一。

8分钟前
  • 独行侠杀手阿何
  • 推荐

和漫画差的有点多

9分钟前
  • 某人
  • 较差

日本人忒匪夷所思 不加评论

12分钟前
  • LalaMoOR
  • 很差

南京锁的出口。。。

13分钟前
  • Miss_滋
  • 力荐

改编的很差,原著的感觉一点没出来,中岛美嘉气质和气势都不够

18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很差

精神难以理解

22分钟前
  • momo
  • 较差

青春,总是青春,因为青春,所以没有错。中岛美嘉那么那么瘦,还孱弱,奈奈就高胖许多,年轻的身体总有感情的伤痕,奈奈还不成熟

25分钟前
  • 你绝对想不到因为这也出乎我意料
  • 还行

毕竟,还是漫画太高

30分钟前
  • wangwuwei
  • 还行

喜欢中岛美嘉去看,看完又喜欢上宫崎葵。。。

31分钟前
  • VaanA
  • 还行

穿着红衣服土气的以前的娜娜奔跑在雪地里

35分钟前
  • 颜颜
  • 还行

好多星呀.第二集馬上大為失色.

38分钟前
  • AkaneAntares
  • 还行

群星剧场 中岛美嘉增色不少

41分钟前
  • 小嘉
  • 较差

怎么没写松山健一 比起第二部的奈奈 宫崎葵真的强好多

44分钟前
  • 轩晢璘
  • 还行

动画很赞,电影一般

49分钟前
  • Blue Moon
  • 还行

感觉不对

52分钟前
  • perilla
  • 较差

娜娜酷,奈奈嗲。娜娜外表冷如冰,内里是团火;奈奈柔情似水,内心纯洁如月光。让章司和莲都闪开,祝娜娜和奈奈在一起。

56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宫崎葵居然不是生下来就是性冷淡脸!松田龙平倒一直是

59分钟前
  • 还行

中岛美嘉好帅啊!!有她在身边,哪里还需要男朋友呢??

1小时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不控啊不控。!~

1小时前
  • 薄荷小冰
  • 较差

单纯又直接的力量。看中岛美嘉的时候我总想到@shallowsleep

1小时前
  • 我爸知道有豆瓣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