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兜故事

麥兜故事,麦兜的故事,My Life as McDull

主演:李晋纬,林海峰,吴君如,黄秋生,Buxx Banner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粤语年份:2001

《麦兜故事》剧照

麦兜故事 剧照 NO.1麦兜故事 剧照 NO.2麦兜故事 剧照 NO.3麦兜故事 剧照 NO.4麦兜故事 剧照 NO.5麦兜故事 剧照 NO.6麦兜故事 剧照 NO.13麦兜故事 剧照 NO.14麦兜故事 剧照 NO.15麦兜故事 剧照 NO.16麦兜故事 剧照 NO.17麦兜故事 剧照 NO.18麦兜故事 剧照 NO.19麦兜故事 剧照 NO.20

《麦兜故事》剧情介绍

麦兜故事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麦兜,一个长得不帅,头脑平平的小朋友。和妈妈麦太太,在香港一个叫大角咀的地方过着并不富裕却很快乐的生活。从麦兜带着妈妈的期望来到世界那一刻开始,他的脑海中一直飘满七彩幻想的泡泡。那个蓝天白云,椰林树影,水清沙白的童年的马尔代夫,那充满诱惑的圣诞火鸡的浓香,还有那个关于“抢包山”的奥运金牌的梦想,让麦兜平凡着他的平凡,却幸福着他的幸福。麦兜,和春田花花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一起,陪着我们,简单的在爱的呵护下慢慢长大。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飓风营救2狂妃千寻2通天干探两个独立包装的女人请把空白填满不死法医杀手假日神秘伊甸第二季夜猫快递之黑日梦爱情洗牌苦牙滇西1944旗舰K-DOL爱心增加学院淘金谷毕业时刻重生Ídolo堕落夜间驾驶特笑训练营少年包青天Ⅲ之天芒传奇观音山妈妈去做头发了无间游戏主席天下正道天之书神鬼妙计惊心食人族2

《麦兜故事》长篇影评

 1 ) "始终...我都不是太喜欢抢包子,我只是爱我妈妈"

这句话在我看完<麦兜的故事>后一直回荡在我的脑海中.   这个动画是在我哭着笑着看完的.故事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但不知为什么看完后心里总有说不出的感觉.麦太爱麦兜,在麦兜病的时候她为了劝麦兜喝药水,骗他说病好了就带他去马尔代夫.结果呢,当然是没去成马尔代夫,但为了不让麦兜失望,她用缆车假扮飞机带麦兜在香港玩了一天.当麦兜坐在"飞机"上高兴的笑的时候,我却哭了...麦兜说那是他最快乐的一天.   麦太写给奥委会主席的信真的很搞笑又很感人,"亲爱的主席:你好么?

我很好.你吃包子么?

我吃包子...虽然你不知道我是什么渺小的东西,但是我的孩子很大,很大,有一天你也会知道..."这封信写满了麦太对麦兜的爱,让看完信的小小的麦兜决定继续学习抢包山,"始终...我都不是太喜欢抢包子,我只是爱我妈妈".   小小的故事,大大的道理: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拿着这个包,我忽然明白,原来有些事情,没有就是没有,得不到就是得不到,没鱼蛋没粗面没去成马尔代夫,没有奖牌没有张保仔宝藏,而张保仔,也没有吃过那个包。

原来蠢并不是那么好笑。

蠢会失败,会失望,失望,并不是那么好笑,肥,也都不一定好笑。

肥,不一定大力,大力,也不一定得。

抓着这个包,我忽然想起,长大了,当我要面对这个现实的世界,未必会发梦,未必那么好笑。

 2 ) 真难过 我终于长大了

第一次看麦兜 那是小学的时候在表姐家里,周末的晚上,晚到小孩子都应该睡觉了可是这部画面声音都不同于宠物小精灵、圣斗士星矢、四驱兄弟的动画片却让我很好奇我觉得制作动画的人好偷懒,场景是不是直接拍的照片啊我觉得配音的人好奇怪,为什么他的普通话还比不上我们四十多岁的数学老师……于是第一次记住了那只左眼睛有花纹的奇怪的小猪麦兜和他妈妈麦太太以及椰林树影,水清沙幼的马尔代夫第二次看麦兜 估计是在初中的吧那应该是周末地方卫视的动画档又见到了这只奇怪的猪突然觉得原来这部动画片这么好笑啊包鸡纸 包 纸包鸡 包 鸡木有鱼丸 木有粗面……那时候的自己觉得自己好厉害,终于看明白了这部奇怪的动画片第三次看麦兜 刚刚心情很差,不想看书,看了一下午的电影在FTP看到这部曾经认为搞笑的电影,于是立刻down下来可是,原来这些都不可笑我在看完之后,又把进度条拖回,重新听了这一段:原来有些东西,没有就是没有。

不行,就是不行。

没有鱼丸,没有粗面,没去马尔代夫,没奖牌,没张保仔宝藏,而张保仔也没有吃过个包子。

原来愚蠢,并不那么好笑,愚蠢会失败,会失望。

失望,并不那么好笑,胖,也不一定好笑。

胖,不一定有力气,有力气也不一定行。

拿着包子,我突然想到,长大了,到我要面对这个硬绷绷,未必可以做梦,未必那么好笑的世界的时候,我会怎么样呢?

听完这段,我已经不再有勇气再去重新听一遍其他的那些一个母亲为儿子实现心愿而去买火鸡,两个人吃了好久那些一个儿子因为爱母亲去做不懂不喜欢的抢包山那些一个母亲说自己很细微,儿子很大很大的信那些……我含着泪看完的这一段一段其实这不就是我们的生活么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对的人无论发生什么事,那都是唯一会发生的事不管事情开始于哪个时刻,都是对的时刻已经结束的,已经结束了你改变不了任何东西如果想把鸡烤的美味可口吃了以后不会恶心胀气胃不舒服秘诀就是:把鸡烤的好一点,谢谢合作真难过 我终于长大了我们终于长大了

 3 ) 包鸡纸 包 鸡包纸 包 鸡……

觉得自己就像故事中的小猪麦兜是妈妈眼里“很大很大”的孩子很多时候会被别人觉得很好理解的“鱼丸和粗面”弄得贻笑大方辛辛苦苦学习的“抢包山”到头来一无用处有时候是被自己弄得狼狈有时候是被社会弄得狼狈可我们还是要努力的活着过着羊倌的生活这生活的内容,是包鸡纸包鸡包纸包鸡……麦兜经典记录:麦太太教育麦兜从前有个小朋友撒谎 有一天 他死了 从前有个小朋友很用功念书 长大之后发财了 从前有个小朋友很不孝 有一天他扭伤了脚 从前有个小朋友早睡晚起 第二天,他死了 麦兜吃面麦兜:麻烦你,鱼丸粗面 校长:没有粗面 麦兜:是吗?

来碗鱼丸河粉吧 校长:没有鱼丸 麦兜:是吗?

那牛肚粗面把 校长:没有粗面 麦兜:那要鱼丸油面吧 校长:没有鱼丸 麦兜:怎么什么都没有啊?

那要墨鱼丸粗面吧 校长:没有粗面 麦兜:又卖完了?

麻烦你来碗鱼丸米线 校长:没有鱼丸 旁:麦兜啊,他们的鱼丸跟粗面卖光了,就是所有跟鱼丸和粗面的配搭都没了 麦兜:哦!

没有内些搭配啊……麻烦你只要鱼丸 校长:没有鱼丸 麦兜:那粗面呢?

校长:没有粗面 ft……………… 麦太太教人做饭纸包鸡-欢迎大家收看《麦太世界》,今日我为大家介绍一个简单又别致的小菜纸包鸡,家里的小朋友一定很喜欢。

材料很简单,我们只需要一个鸡包,我们将鸡包底部的纸撕下来。。。

慢慢的撕,就会得到一张鸡包纸,然后将鸡包纸反转,这一味纸包鸡就完成了,很容易是吧?

多谢大家收看!

纸鸡包-好高兴这么快又和大家见面了,接下来我会教大家做一味纸鸡包,材料也很简单,只需要白纸一张,我们只需要把纸这样子(揉成一团)。。。

一味纸鸡包就这样完成了,各位小朋友,你们说像不像鸡包?

包鸡纸 包 鸡包纸 包 鸡-现在要教大家一味很别致的小菜包鸡纸 包 鸡包纸 包 鸡,首先将纸包鸡小心撕开,大家就会有一张包鸡纸及一块鸡,接着把鸡包纸像我这样子包住那块鸡,然后再像这样子用包鸡纸包包包包住它,那一味包鸡纸 包 鸡包纸 包 鸡就完成了!

是不是很简单啊?

还真有一块鸡吃呢!

快餐常餐特餐麦兜:麻烦,我要一个常餐呀 麦太:常餐?

常餐有什么吃的呀?

伙计:跟特餐一样啰 麦太:那特餐是什么东西呀?

伙计:跟快餐差不多啰 麦太:那快餐又是什么呀?

伙计:切,快餐不就是午餐 麦太:午餐吃什么呀?

伙计:午餐同晚餐一样啊 麦太:那晚餐又吃什么呀?

伙计:晚餐也就是常餐啰 麦太:这样呀,我要两个常餐呀 伙计:好东西呀,我们今天的常餐。。。。。

不好意思,常餐卖完了 麦兜:恩,那改要特餐呀 麦太:特餐?

特餐有什么吃呀?

伙计:特餐也就是午餐啰 麦太:午餐吃什么的呀?

伙计:都是晚餐那些东西呀 麦太:那什么是晚餐呀?

伙计:同快餐一样啰 麦太:那快餐吃什么的?

伙计:恩,快餐也就是常餐啰 麦太:那你刚才又说没常餐?

伙计:是呀,常餐是卖完呀,那你试不试一下特餐呀?

麦太:两份特餐了 伙计:不好意思,特餐卖完了呀 麦兜:恩,妈妈,不如改快餐呀 麦太:快餐有什么呀?

伙计:快餐即是常餐 麦太:那常餐有什么呀?

伙计:常餐咪也就是午餐啰 麦太:哎呀,那午餐有什么吃呀?

伙计:午餐同晚餐一样呀 麦太:那晚餐呢?

伙计:晚餐也就是特餐啰 麦太:切,那你刚才又说没有特餐?

伙计:是呀,特餐系卖完呀,那你试不试一下快餐呀?

一样的呀 麦太:那两份快餐啦 伙计:不好意思,没有快餐了 麦太:离不离谱呀,那你们究竟有什么餐呀?

伙计:午餐呀,午餐好啊 麦太:怎么个好啊?

伙计:跟晚餐一样好 麦太:那晚餐又怎么个好呀?

伙计:跟常餐一样好啰 麦太:那常餐又怎么个好呀?

伙计:常餐?

常餐一早就卖完啦,你说好不好呀?

麦太:好了好了,要两份午餐啦 伙计:不好意思!午餐卖完了,试不试一下我们的晚餐呀?

一样的呀 麦太:大白天吃什么晚餐呀?

伙计:唉……名字叫晚餐而已,其实也就是午餐 麦太:好了好了,怕你了,要两份晚餐,快点呀 伙计:想快?

想快就要快餐啊ft……

 4 ) 谁说动画没有深度

拿着包子,我忽然明白,原来有些东西,没有就是没有,不行就是不行,没有鱼丸,没有粗面,没去马尔代夫,没有奖牌,没有张保仔的宝藏,而张保仔也没吃过那包子,原来愚蠢,并不那么好笑,愚蠢会失败,失望并不那么好笑,胖并不一定好笑,胖不一定有力,有力气也不一定行,拿着包子,我忽然想到,长大了,到我该面对这硬绷绷,未必可以做梦、未必那么好笑的世界的时候,我会怎样呢?

——麦兜

 5 ) 2023年,我为什么还在怀念这只粉色小猪?

李镇这些年,电影工业技术的发展,让国产银幕上活跃着一大批画风精湛、千姿百态的动漫形象。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剧照从披甲挂帅、横空出世的孙大圣,到“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魔童哪吒,从姜子牙在“救一人还是救苍生”的纠结中,折射出浑浊又清澈的人性光芒,到舞狮行头下,少年阿娟向着残酷命运奋力一跃……国漫赛道上,每部作品都来势汹汹,所有人都野心勃勃。

作为观众,我当然乐于看到这样的景象。

“国漫崛起”这句响亮的口号,如今正乘着技术的东风,一步步迈向现实。

《姜子牙》剧照但当具体到每一根发丝的精致,配比精准、步步为营的宏大叙事成为每部动画电影的标配,一种叫做“松弛感”的东西,也正从许多动画从业者的指缝间流走。

别误会,松弛不等于惰怠。

这是一种相比于脸红脖子粗的虚张声势,你死我活的剑拔弩张,更游刃有余、追求韵外之致的创作章法,如同《一代宗师》里的叶问,一袭长衫,不动声色,但闪转腾挪间尽是功夫。

这种四两拨千斤的松弛感,我曾在《天书奇谭》《九色鹿》《山水情》等一众经典国漫中有幸领略,动画剧集《中国奇谭》里的某几集也在一定程度上触碰到了这种感觉。

《天书奇谭》剧照

《中国奇谭》剧照此外,还有一部来自中国香港的动画电影,字里行间也闪耀着我认为的大师气象,这就是上映于2001年,“麦兜”系列的开山之作《麦兜故事》。

《麦兜故事》海报01 麦兜的前世今生提起麦兜,首先映入脑海的,必然是那只眼睛豆圆,左脸上有棕色胎记的小猪,以及下面两个经典的港式无厘头桥段:

没有鱼丸,没有粗面

鸡包纸,纸包鸡作为电影史上的国民IP,“麦兜”的成功无需多言。

大概很少会有这样一个角色,既能轻易收割高票房,还能获得国内外奖项认可,更能经得起时间淘漉,深深嵌入两岸三地,一代又一代影迷的意志和品格,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那么,这只其貌不扬的小猪,为何会有如此大的魔力?

一切都还要回到“麦兜”的创作原点。

“麦兜”的形象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漫画家谢立文、麦家碧之手。

二人是漫画界的黄金夫妻档,谢立文创作故事,麦家碧负责漫画。

1988年,受香港娱乐杂志《明报周刊》邀请,谢立文、麦家碧夫妇开始着手创作“麦兜”,并以《麦唛漫画》为名,在《小明周》上连载。

谢立文、麦家碧夫妇《麦唛漫画》以一只粉色小猪为主角,题材多为香港时事和琐事,画风简洁明快,场景具有香港本土特色,内容简单却意味丰富,一经推出,便深受香港民众喜爱。

《麦唛漫画》而“麦唛”这一独特的名字,也暗藏玄机。

第一个“麦”源于作者麦家碧的姓氏,第二个“唛”则出自香港俚语“猪唛”,形容人身材臃肿、头脑迟钝。

同时,“麦唛”的发音接近英文单词“Dreamer”,寄托着作者希望主角要热爱梦想、敢于追梦的美好期许。

《麦兜故事》剧照可见,麦兜自诞生之初,就带有浓郁的草根气质。

他出身底层,外表普通,头脑简单,没有拿得出手的家庭背景。

命运剥夺了他几乎所有向上跃升的通行证,唯一留给他的好牌,就是勤勉乐观的生活态度。

苦涩,乐天,挣扎,通达,万千读者在阅读麦兜的人生故事时,也在不经意间,照见了自己的身影。

02 你的童年,我的童年,好像都一样表面上看,《麦兜故事》是一部专注于儿童观众的动画电影。

明朗清新的画风、诙谐悦耳的配乐、天马行空的想象自不必说,人物塑造上,哪怕是成年角色,作者都最大程度地剔除了性格中的复杂与古板,放大童趣、搞怪的一面。

有时看他们的行径,不像是大人,倒像是穿着大人衣服的孩子。

比如春田花花幼稚园的校长,一个秃顶、身材微胖,操着山东口音的中年男人。

《麦兜故事》剧照早会上,他西装革履,却一本正经地带孩子们念毫无逻辑与章法的词语。

而早会最大的主题,不是思想教育,不是价值观输出,竟然是确认孩子们是否按时交了学费。

《麦兜故事》剧照校长的另一重身份,是楼下茶餐厅的老板。

面对麦兜这样的顾客,他又不得不放下架子,耐着性子,像机器人一样回答麦兜“鬼打墙”般的问题。

《麦兜故事》剧照再如陈老师,顶着爆炸头,怀揣成为下一个王菲或陈慧琳的明星梦,头脑却时常马虎掉线。

《麦兜故事》剧照这一形象不禁让人想起《哈利·波特》里可爱又有些神经质的占卜课教授西比尔·特里劳妮。

《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剧照情节编排上,《麦兜故事》也给出了数个温暖治愈的片段。

可贵的是,这些片段并没有过重的人工斧凿痕迹和工业糖精味道,而是用细腻的生活经验慢火熬制的一锅鸡汤。

片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麦兜母子的“马尔代夫之旅”。

麦兜因为电视广告,日夜向往马尔代夫“椰林树影,水清沙白”的异国风情。

《麦兜故事》剧照这是一个孩子第一次想要踏出自己的小世界,去远方天地看一看。

为此,他不惜硬着头皮,喝光一整瓶苦口的药水。

《麦兜故事》剧照拮据的麦太太不忍心看到麦兜失望,便聪明地策划了一场马尔代夫“平替之旅”。

平替到什么程度?

马尔代夫换成了香港长洲岛,飞机变成了飞天缆车,麦兜潜水时捉住的鱼,其实是她偷偷从家里带来,放到麦兜鱼叉上的。

《麦兜故事》剧照这是一位母亲倾尽所能,为儿子精心编织的美好回忆。

尽管它的根基,是一个并不怎么高明的谎言。

长大后,得知真相的麦兜丝毫不责怪母亲,因为他知道,旅行的终极意义不在于目的地,而是一路上有爱你的和你爱的人的陪伴。

这份笨拙又赤诚的母爱,是麦兜一生的“马尔代夫”。

《麦兜故事》剧照03 世界,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对劲的呢?

仔细品读《麦兜》,总会嗅到故事中的些许不对劲。

如果抛开影片梦幻温柔的面纱,不难发现,《麦兜故事》的真正受众不是儿童,而是接受过社会捶打的成年人。

这也是为什么社交平台上时常有人感叹,小时候看不懂《麦兜》,长大后,终于领悟了其中深意。

《麦兜故事》剧照相比于寻常的动画电影,《麦兜故事》没有奇峰突起、山重水复的剧情,而是用轻快随意的口吻,散文的笔法,娓娓讲述了一只小猪的人生故事。

然而,语气的云淡风轻无法掩盖内里的苦涩与尖刻,《麦兜》的狡猾在于,它让你欢笑着被成长的真相刺伤,猝不及防就挨了现实世界冷硬的一闷棍。

《麦兜故事》剧照比如,麦兜形容春田花花幼稚园是“最快乐、最美丽的乐园”,但阶层冷暖和贫富色差,早已在无形中,渗进了这座乌托邦。

《麦兜故事》剧照课堂上,陈老师问孩子们最喜欢的地方是哪儿,同学们纷纷说日本、泰国、加拿大,给出的理由无外乎自己在那儿有亲人,或者曾去那里消费过。

《麦兜故事》剧照相比之下,麦兜的回答既简陋又心酸,是幼儿园附近的银城中心,只因那里的海南鸡饭大盘又实惠。

《麦兜故事》剧照当麦兜得知妈妈要带他去“马尔代夫”,兴奋地与好友分享这一消息时,好友善意地提醒他,飞机餐很难吃。

言外之意是,母亲靠哄骗才能帮孩子勉强达成的心愿,对同龄人来说,却是司空见惯。

《麦兜故事》剧照一瞬间,成人世界露出它冷酷无情的獠牙。

原来,每个人的命运早已在暗中锚定好了价格和位置,就算穷其一生,能够逆天改命的终究是凤毛麟角。

到头来,大部分人都只能像影片结尾麦太太与校长的对话一样,在“套餐、特餐、快餐、午餐”的怪圈中不断选择,又不停妥协,原地踏步,直至生命终结。

《麦兜故事》剧照《麦兜》讲述的,是一个被世俗定义为弱者和失败者的人,如何认清生活真相的故事,作者加诸在他身上的苦,用“残忍”形容也不为过。

影片开场,麦太太即将临盆,这时天降异象,一只塑胶盆飞到麦太太床前,允许她替未出世的麦兜许愿。

麦太太不想麦兜像她一样吃苦,便许下一连串心愿:颜值、聪慧、勤勉……盆子却一一否决了。

《麦兜故事》剧照一般来说,“天降异象”往往意味着主角得上天眷顾,要么成龙成凤,要么大富大贵。

但麦兜偏偏是最不得眷顾的那一个,不仅样貌普通,头脑憨钝,运气也差到离谱,最终连母亲毕生渴望摆脱的困窘生活都没能保住,不负众望地成了“负资产”。

《麦兜故事》剧照而麦兜与圣诞火鸡的故事,则直白揭示出世界冷酷无情又不讲道理的一面:穷人的“假奢侈”,可以毫无副作用地换取美好回忆,但偶尔一次真正的奢侈,换来的只会是长久的梦魇与折磨。

《麦兜故事》剧照片中,麦兜唯一一次可以改命的机会,是拜黎根为师。

《麦兜故事》剧照黎根是香港帆板奥运冠军李丽珊的教练,麦兜本以为自己会像李丽珊一样,成为第二个奥运冠军,结果在拜师仪式上,命运又一次捉弄了他:黎根决定让麦兜学习“抢包山”。

《麦兜故事》剧照传承传统技艺听起来好听,但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一项无奖牌、无对手、无比赛、无人知,甚至被香港政府明令禁止的运动。

麦太太不信邪,艰难地借助英文辞典,写信给奥委会主席,希望能把“抢包山”立为奥运项目。

但生活不是拍电影,规则面前,一位母亲的哀求又价值几何呢?

《麦兜故事》剧照于是,一丧到底的人生中,麦兜参透了生活血淋淋的真相:“原来有些东西,没有,就是没有。

不行,就是不行。

”“原来愚蠢,并不那么好笑,愚蠢会失败,会失望。

失望,并不那么好笑。

胖,也不一定好笑。

胖,不一定有力气,有力气,也不一定行。

《麦兜故事》剧照也许会有人批判,《麦兜》身披动画电影的外衣,过分渲染底层人民的悲苦,实在不妥。

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影片弥足珍贵的地方。

电影可以为观众制造充盈粉红泡泡的幻梦,但造梦之余,总要有人站出来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可能一点儿也不美好,甚至充满压抑和绝望。

也总该有一种电影,要撕下伪饰,打翻迷魂汤,直面现实的疾痛惨怛和无能为力,给我们一个真正走进他人生命,去关怀和思考的机会。

《麦兜故事》剧照04 不成功,又怎样?

二十余年过去,为什么这只小猪依然值得怀念?

《麦兜故事》剧照因为它向我们传达了中国社会长久稀缺,而且在当下越来越匮乏的一种品质:反功利。

内卷时代,大多数中国人的一生活得都很辛苦,因为我们做的每件事、每个抉择,都背负了太多使命,太多期待,太多意义与成败纠缠——幼儿时的兴趣火花,一定要燃成出人头地的熊熊火焰,才不会被扣上玩物丧志的帽子;中学时的课外书、英文歌,如果不能兑换成写高分作文、与外国人对答如流的资本,则会被视作不务正业;大学时的专业、毕业后的工作,更有人时刻拿着金钱和地位的标尺锱铢必较,你必须小心谨慎,才不会陷入莫名的指责与嘲讽。

《麦兜故事》剧照世俗眼光下,麦兜无疑是失败者,《麦兜故事》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

但当我跟随着麦兜起起落落,最终看到他在香港街头恣意奔跑时,又由衷地为这位“失败者”感到高兴。

《麦兜故事》剧照因为,不是所有人都必须按照外界的期待向前冲;不是每一次赤诚的呐喊,都要听到意义的回音;也不是只有成功逆袭的草根故事,才配得上“励志”二字。

卸下“成王败寇”的纸枷锁,接受平庸,笑看失败,往往需要更大的胆魄和胸怀,豁达与果。

所以跌倒了,别急着爬起,不妨仰望星空,扪心自问:就算不成功,又能怎样呢?

《麦兜故事》剧照

欢迎关注个人公众号,不定期更新影评、剧评。

 6 ) 聊聊谢立文

谢立文不爱拍照,外宣都由妻子麦家碧负责接洽。

他低调地隐于市井之中,走在香港街头的人流,擦肩而过的人谁能想到,这个戴黑框眼镜的中年人就是「麦兜之父」?

万人如海一身藏,谢立文自称是一个很中性的人,不悲天悯人,也不特别喜欢小孩子。

许多人对此很惊讶:没有一颗童心,怎么写得出那样好笑又让人掉眼泪的故事?

这是偏见。

始终保持一颗童心的人,是写不出好童话的;好的童话作家,都是风景都看透,人世间各种滋味在嘴里、肚里、肠里都过了一遍,繁花落尽返璞归真,写出来的东西才能立得住、站得稳,小孩子看了笑,大人们看了哭。

安徒生如是,卡尔维诺如是,安吉拉·卡特如是,谢立文如是。

他们都得经过一个「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的历程,方有了觉悟,明心见性,最后灵感泉涌,下笔如神,故事就这样成了。

自2001年的第一部《麦兜故事》起,十二年间,麦兜系列不慌不忙拍出了五部电影。

票房有高有低,口碑有好有差,好在粉丝一如故往,看着这个粉红小猪哭哭笑笑、笑笑哭哭,始终不渝地支持谢立文、麦家碧夫妇走下去。

麦兜是他俩的孩子。

麦家碧是母亲,一笔一画画出了麦兜的形体;谢立文是父亲,一口气吹过去,给了麦兜灵魂。

童话难得,出彩更难,麦兜是当代难得的好童话。

好的童话应当是悲剧。

少不经事的孩子对未来充满期待,希望所有的故事结局都是大团圆;历经世事变迁的成人明白人生的残酷,知道童话里都是骗人的,心肠坚硬,对大团圆无动于衷;只有读到海的女儿化为泡沫、卖火柴的小女孩瘐毙街头时,才被戳到痛楚,柔软到掩面痛哭。

悲剧最动人。

安徒生之伟大,不在于「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而在于他完美地在童话中表现了悲剧,将悲剧融入了童话。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悲剧当引起观众剧中人的怜悯和恐惧,继而产生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对此,谢立文想必深有体会。

「故事要好笑,就写好笑啰,故事要悲伤,就写悲伤啰。

」他避重就轻地回答问题,试图将悲伤轻描淡写的涂抹过去。

如同历史轻描淡写地碾碎每一个平凡人的一生。

无数人将麦兜捧为新世代香港文化的象征,但谢立文无意为香港文化背书,他只关心一个平凡个体:一只单亲家庭出生的香港猪;爸爸是背负着无法放弃的过去、爱抖腿的菠萝油王子,妈妈是会做纸包鸡的麦太;他在一所叫春天花花幼稚园的读书,校长兼职的茶餐厅,鱼丸没有粗面也没有;重要的是,长大后,这只叫麦兜的猪没有成为周润发,也没有成为梁朝伟,依然胖,有力气,大脚瓜,负资产。

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形象,成了香港草根的象征。

以香港的先天条件,不应享有现在的繁荣。

如果说1842年的南京条约签订,奠定了这个小渔村日后腾飞的基础;那么二战及二战之后的冷战和国共对峙,则是香港走向繁荣的真正原因。

倘若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垒,铁幕落下,大陆闭关锁国,台湾孤悬一岛,纵然有英国的支持、自由岛的身份,区区一个撮尔小岛的香港如何能够抓住二战后经济腾飞的机遇,一跃而上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正是背倚整个中国大陆的落后和愚昧,经济文化一片黑,才有了香港后来畸形的繁荣;并值此中外文化的风云际会,才有香港电影、娱乐工业的异军突起,甚至在八九十年代成为整个世界的华人文化传播中心。

从北美唐人街到马兰西亚、从台湾到大陆小县城,香港文化横扫全球,风头一时无两。

泡沫总是会破灭的。

先是97金融危机将楼市打为原型,而后大陆加入全球化竞争,把香港从低端产业链挤走;接着整个珠三角都在腾飞,上海逐渐蚕食香港东方金融中心的地位;台湾与大陆关系逐渐改善,也不再借助香港这个跳板。

等到进入21世纪后十年,香港人突然发现自己的地位风光不再,高不成低不就,异常尴尬地发现自己其实在裸泳。

背靠着的大树不甩你,自个儿大步向前走了。

位于南中国海的香港,本来和伦敦、纽约并称的城市,突然要和深圳抢饭碗。

这样的落差任谁也接受不了的。

与之同起同落的,还有曾经轰轰烈烈的香港电影,现在也得端着饭碗找CEFA讨饭吃。

上一代香港人,是向上的一代、昂扬的一代,经济向好,楼市大涨,荷包里的钱总是花不完、赚不完。

麦太继承了老一代香港人积极向上的激情,永远积极永远乐观,嗬哧嗬哧把麦兜拉扯大,盼着他成为周润发、梁朝伟;到了麦兜这一代,整个儿都在往下掉,个体再怎么努力,再怎么挣扎,也挣扎不过时代的浪潮把你拍在沙滩上。

有人管这叫命运。

悲剧的冲突,实质上是人和命运的冲突。

人怎么拗,也拗不过命运,谢立文讲的其实就是这种悲剧。

出身中产阶级,在香港最好的私立高中接受过教育、而后又留学的谢立文,算是那一代人中的精英,但比起李嘉诚他们创造的财富传奇,比起金庸、黄霑他们的名士风流,他的故事远远算不上激动人心。

就像他笔下的故事,没有射雕英雄的指点江山,也没有《沧海一声笑》的豪情万丈,很冷静,不点破,不煽情,只是陈述。

最新一部的《麦兜当当伴我心》中,他让为校长配音的黄秋生说话慢点,再慢点,慢到观众的心里去,让他们红着眼圈离开电影院。

比起金庸一代的文人,谢立文的创作应该是时代进化的必然。

打一个不甚恰当的比喻,金庸为首的香港四大才子好如托尔斯泰,擅长的是慷慨激昂、鸿篇巨制,而谢立文则算是卡夫卡,想象奇诡、文笔明净。

前者在报纸电视上风头无两,而后者情愿隐于市井,保持一种籍籍无名的状态。

校长说:「麦兜不是蠢,只是太善良。

」这一善良的失败者形象,已深深地烙进香港当代文化里;正如泰戈尔所说:「空中没有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我深信,不爱拍照的谢立文正在准确地描绘出飞鸟飞过的痕迹。

 7 ) 有些故事,长大以后才看得懂

昨天又看了一遍麦兜。

其实我一直觉得,这样的动画片,小孩子是看不懂的。

看了也只是是瞎高兴。

留下的天真的喜悦。

罢了。

有些事情,就是要在不断的跌跌撞撞中才能慢慢地学习和体会。

而有些人,即使懂得人情冷暖。

也永远不懂什么叫世道艰难。

更加不会懂得。

什么叫做心平气和。

什么叫做乐天知命。

这一部分人,路走的很顺。

他们受到良好教育,来自有教养的家庭。

他们智商高于常人,或者具备特殊的领悟力以及才华。

就像《传播学史》里我永远忘不掉的阿多诺。

还有维纳。

他们可以在自己精通的领域里凭借自己擅长的技能获得成功。

他们会成为社会的精英。

思维的精英。

道德的精英。

群众们的意见领袖。

这些人永远不满,他们必须不断批判。

也不是说他们运气好还是什么。

大自然里有平衡法则。

生活中同样有平衡法则。

他们也付出了很多代价。

他们要穿越常人无法体会的黑暗和寒冷。

世俗的怀疑,不认同,轻蔑的微笑,乃至辛辣的谩骂与嘲讽。

我甚至觉得像维纳那样的天才,年纪那么小,却已经达到了别人穷其一生都未必可以追上的水平。

那么多的荣耀未必不是负担,其实很让人心疼。

但是他们与大多数人相比,仍然是造物的恩宠。

因为芸芸众生,成为青出于蓝的佼佼者并不是随便一个人单靠努力就可以获得。

麦太对麦兜有很多希望。

其实每个母亲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一些期待。

人之常情。

但麦兜始终是平凡的。

何况那是香港。

光怪陆离的香港。

有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以及现代化的香港。

师太说,到了香港,再优秀的人也不再优秀…… ……我喜欢麦兜小朋友。

还有麦太。

典型的香港的小老百姓。

很世俗,很市井。

确实,很多事情他们不懂。

但是,生活范围狭窄又怎么样。

在他们的势力范围内。

他们还不是一样有自己的主张。

有自己的权势。

也有,自己的幸福。

甚至,精英们不懂的事情做不到的事情他们却懂并且可以轻易完成。

麦太。

是个很可爱的人呢。

吴君如来配音。

真好听。

她讲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小朋友,他撒谎,第二天,他死了.从前,有一个小朋友,他不乖,第二天,他扭伤了脚.从前,有一个小朋友,他孝敬父母,第二天,他发达了.(麦兜插画:妈妈,我困了。。。

麦太怒了。。。

)从前,有一个小朋友,他早睡晚起,于是——他死了!!!

而麦兜。

更可爱。

很多的感动。

他说。

我不是为了见珊珊。

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学抢包山。

也不相信抢包山会成为奥运项目。

可是,我会努力练习抢包山,因为,我爱我妈妈。

后来他慢慢长大了。

他说。

原来愚蠢,并不那么好笑。

愚蠢会失败,会失望。

但失望,也并不那么好笑。

肥,也不好笑。

肥,也不一定大力(有力气)。

大力(有力气),也不一定行。

…… ……看到后来。

我忽然就想。

还好小朋友是看不懂的这部影片的。

如果他们看懂了,会不会哭呢。

这况味复杂的人生。

大人们迟早都是要懂的。

可是对小孩子们来说。

过于沉重。

没关系。

现在不懂。

挺好的。

有些事情,该懂的时候自然懂。

之前说太多,也没有用。

最好看粤语版。

我认为。

因为“萨沃假说”。

语言会禁锢思想。

有些意思,确实是会在翻译的过程中不经意流失掉的。

好吧。

今年9月去了广东,一定要学讲白话。

至少也要听的懂。

嗯。

 8 ) 烤鸭的故事——不是影评的影评

小时候,爸爸带我去北京,慕名去买全聚德的烤鸭。

排了很久的队,才从高高的柜台上拿到那只鸭子。

没有切过的整只鸭子,第一刀下去便有透亮的油汩汩地往外流,打开,胸腔里还残留着清亮的油,像杯里未喝完的酒。

我们很高兴。

在资讯和交通不发达的年代,全聚德烤鸭就只有北京可以买到,就好像南京盐水鸭只能在南京买。

跨越万水千山让全国人民心向往之的,无论人或物,都很稀罕。

面对这只鸭子的那种喜悦,我们大家都很多年没有感受到了吧。

我和爸爸并没有急着吃,而是特地找了一个公园。

在长廊的石凳上,我们先是赞叹了一番首都名店的阔气,买鸭子还送饼和酱,然后...然后呢?

好吧,既然是《麦兜》的影评,你应该已经猜到了吧:在将吃第一口而未吃第一口之间,一切就已经足够美好了。

三、五年后,我在苏州河边的一家饭店吃了一盘片皮鸭,第一次了解到了鸭、饼、酱,也许还有京葱之间的暧昧关系。

而在北京的那个下午,我和爸爸蘸着酱吃完了所有的饼之后,看着那只只啃了几口的鸭子,发现它实在太油腻了,谁都没有勇气再多吃一口。

爸爸提议扔了它,我坚决反对:它很贵,而且,它是全聚德的啊,而且的而且,我曾经那么期待它。

我们拎着那只鸭子走了很多地方,具体哪里,我忘记了,总之最后来到了天安门广场。

爸爸建议我拍照留念,我站在那儿,爸爸拿着相机边调焦距边后退,离我足有几米远,咔嚓咔嚓几张后,乘我一转身,偷偷把鸭子扔到了垃圾箱。

他大概怕我看到,大概怕我伤心,因为我明显很喜欢那只鸭子。

但他不知道,我心里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恐怕连我自己也不知道。

遗憾与放手,我不懂得选择。

--to:安息在天安门的鸭子sorry,是我们的无知,让你的才华遭到了埋没。

现在我已经知道,你其实真的是很美味的。

一月的北京,希望我们可以相遇。

 9 ) 其实我们都是平凡的猪

麦兜,一只平凡的猪,没有像周润发梁朝伟那么帅,也不是特聪明特能干,只是一头平凡的猪而已。

生活在这个太过现实的世界里。

庸庸碌碌。

重看了麦兜故事和菠萝油王子。

本来想轻松一下下,想让大脑放松一下。

没想到却看到哭。

麦兜的故事,从不是给小孩子看的。

越长大就越残忍,看这样的故事,从最幼稚的画面表达出最残酷的现实。

我们长大了,看懂了这个世界,再看本以为能找回童真的动画时,却看到更加现实的故事。

没错,失去的王国就是“过去”而已,再也找不回了,过去了就是过去了。

以前看麦兜是为了那经典的鱼丸与粗面,现在看麦兜,通篇弥散着淡淡的忧伤。

但又含蓄。

他从不会把悲伤表达得太露骨,从来只是那么含蓄,会让人笑着然后流泪。

麦兜只是一个普通的小朋友,在出生之前妈妈对他有许多期许,就像普天下所有的妈妈一样。

‘从前有一个王子,有一天,他变成了一个大叔。

’这是麦太太给麦兜讲的故事。

一个只有开头结尾没有中间过程的故事。

第一次听感觉奇怪,再仔细想,却又苦笑起来。

个中滋味,只有亲自去经历才会明白吧。

每个人生来都是公主和王子,他们也都会成长,衰老,这是故事必然的结尾,其中过程,却各不相同。

一个故事永远讲不尽,干脆作罢,留给观众自己去体会吧。

麦兜长大了,从小朋友麦兜变成中年麦兜,他也有了比黄瓜还要大的小腿,足足一寸厚的大脚趾指甲。

最后,麦兜冲着海浪平静地说,故事讲完了。

这是一个尝试,失败,尝试,很多包子,但是没有包你成功的故事。

对啊,这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童话“拿着包子,我忽然明白,原来有些东西,没有就是没有,不行就是不行,没有鱼丸,没有粗面,没去马尔代夫,没有奖牌,没有张保仔的宝藏,而张保仔也没吃过那包子,原来愚蠢,并不那么好笑,愚蠢会失败,失望并不那么好笑,胖并不一定好笑,胖不一定有力,有力气也不一定行,拿着包子,我忽然想到,长大了,到我该面对这硬绷绷,未必可以做梦、未必那么好笑的世界的时候,我会怎样呢?

” 小孩子也许不会懂,只是渐渐从小孩子变成普通大人的我们,听了这话,又何尝不是伤感的呢。

看麦兜就好像喝咖啡,小时候一定不会喜欢那苦苦的味道,然而越长大越又割舍不下那醇醇的香。

还有麦兜后来说关于火鸡的理论,“我还发现,火鸡的味道,在将要吃和吃第一口之间,已经是最高峰了,后来,只是开始吃了也就吃下去了。

我没有哲学家的头脑,不知道这两件事,应该悟出什么道理。

可是这些想法,在我长大以后。

在一些跟圣诞节无关的日子里,无缘无故的在我脑子里出现过两次。

一次,是在我的婚宴上,一次,是在我妈妈火化的那天,那天,我看着天空几缕灰色的烟,忽然闻到火鸡又浓又谈的气味儿,我很后悔,要妈妈扔了那几块火鸡。

”那天,我看着天空几缕灰色的烟,忽然闻到火鸡又浓又谈的气味儿,我很后悔,要妈妈扔了那几块火鸡。

也许这样的后悔每个曾经是小孩子都有过,只是扔掉一只火鸡的遗憾。

到了菠萝油王子,就是更加残酷的在绕圈子,绕着绕着就会把你的眼泪绕下来。

活在过去的菠萝油王子,活在未来的麦太太,浑浑噩噩活在当下的麦兜。

听着华仔读着给麦太太的那封信,永远负你的,菠萝油王子。

他愿意把钱都给算命先生去乘坐回到过去的月光宝盒,愿意把坚强起来的希望寄托在一个女孩子身上,却没有勇气抛弃过去。

其实我们都是像麦兜这样的一直普普通通的猪。

最后听着菠萝油王子的片尾曲。

小孩子唱的“教我如何去小便”,看上去是傻傻地屎尿屁的歌,一遍一遍听时却听出了温馨。

“爸爸与我看着海浪与我一起对浪小便 爸爸突然对我话佢话唔系甘 不过就不过就 不过就会总系甘经已没有个家野 经已没法不分开个的野 过去就以后全部靠自己 一个人小便 ”就是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故事,其中有你有我,有些事只有长大了才能够读懂。

然而我却如此不想读懂。

 10 ) 麦兜,一部以香港为背景的存在主义巨著

故事的开头,一只塑料盆(在纽约你只有在唐人街的中国超市才能买到塑料盆)飞过香港密密匝匝的街道,在若干间街头巷尾的小吃店拐了若干个弯(通常香港街头的小吃店都相当赞),降落到麦太太临产的床前。

麦太太一个奇怪的许愿,塑料盆一个奇怪的庇佑——不求又帅又聪明,只求逢凶化吉,一点好运气——于是麦兜小朋友就诞生了。

香港,这个拥挤的都市,它不仅仅是高大上的金融中心和旅游购物者的天堂,也是一个生活气息浓郁,有着许多市井小民过着平凡日子的地方呢。

这种平淡的生活气息,给故事笼罩了一层悠然自得的气息,就像一层乳白色的薄雾,让整个故事的色调都清新可人了起来。

然后一个稚嫩的童声唱起来:这世界有很多的事,就是由不得你,火鸡!

火鸡!

来一只?

最后却捧来了鸭子!

虽然还是送来了鸭子,我还是吃得很欢喜。

多年前也曾经试图看麦兜的故事,却恼于故事的无厘头,实在是不能理解那些干巴巴的笑话到底有什么好看的。

而今偶然重新看起,却很喜欢这充满小市民气息、随遇而安的幽默感。

或许是心境变了罢。

不再高瞻远瞩志存高远,只求踏踏实实把握好现实的安稳。

再也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只要过得去,那就将就着过下去吧,反正也不错啊!

差不多就行了,何必struggle把自己得那么辛苦呢!

开心就好啦~就如开头那首歌唱的:“虽然还是送来了鸭子,我还是吃得很欢喜。

”对于一个只有22岁的人来说,这样的心态是不是有点太老?

我不知道。

其实我只是想开心一点,让自我放松一点,用平和的心态把握当下,踏实地做好手头的事情。

或许惊喜就在前方呢!

《麦兜故事》短评

看得我好想吃包 哪天去Shun Lee Cafe

6分钟前
  • 疾走
  • 还行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人看了会有不同的想法

11分钟前
  • Victor
  • 很差

四星半,麦兜很容易知足,很爱妈妈,世界上有些事也许我们做不到,做不到就是做不到,也许就是没有,再也许我们做了却没什么价值,想来我们做一件事不一定是非要自己得到些什么,而是享受做这件事给自己和别人带来的快乐

14分钟前
  • 岚调
  • 推荐

看了一半,有时间再看

15分钟前
  • 还行

看到了五十三分钟,就记得鱼丸粗面,听说是香港普通人的一生,可惜没什么共鸣,普通人都能随便去马尔代夫。2025年1月15日

17分钟前
  • 査鑫
  • 较差

不是我的菜--

18分钟前
  • 咖喱咖喱饭❤
  • 还行

那蠢萌的声音 儿童动画 发散思维 没有重点

23分钟前
  • 哦哦
  • 较差

香港道地的小故事,融合了真诚和黑色幽默,更多是不败的童真,给与我们这些缺乏快乐的成年人,是给与我们成年人的童话,像是一个回望,看回原本的自己。香港的无厘头的幽默让整个故事带着一些无奈和思考。

25分钟前
  • 碧落亦然
  • 推荐

我们是春天的花.即使现在不是了.有赏花的心情,也总是漂亮.

28分钟前
  • Seamoon
  • 推荐

这也是心灵鸡汤吧。不喜欢旁白太多ppt一样的电影~motion picture是什么?第一次觉得香港人这么不专业,糊弄观众,失望透顶

31分钟前
  • 热退
  • 较差

麦兜系列真的是神作。。。不同年龄段的人可以看到不同的东西。非常有想法的卡通

36分钟前
  • zhizhong
  • 力荐

我只能说麦兜是香港的,可是它不是世界的!如果想完全理解导演的那份对香港出于本能的热爱,我想你最好能对香港的各个方面耳熟能详!影片中麦兜对于亲情的着力点非常容易的让观者接受和感动!

40分钟前
  • 小库
  • 还行

One day you'll understand

41分钟前
  • 生命
  • 较差

“麦兜呀,你终于找到生命的真谛”

46分钟前
  • Mancy Tsai
  • 很差

冗长无聊

49分钟前
  • 吴小爬
  • 较差

成长更多是一段失落的过程。结局三维世界的登场说明了前面二维世界的一切都只不过是童年的幻梦,成人进入社会之后都免不了会将往事浪漫化,从而无限缅怀并想回到那段可以随意跟所爱之人撒娇的时光。但毕竟往事如烟,每个人都注定无法回头,能做的只有像烹饪料理一样,认真过好眼前的每一天。单亲的麦太手头不宽裕,但还是带麦兜去马尔代夫,实现了当初随意许下的承诺。这种感动可能就来自于现实生活中每个并非富裕的家长都不可能做到的事得到了美好的实现,这或许也就是当下失落的人都爱做梦的原因。麦兜的回忆,就是他们的梦。好喜欢这种纯港式的动画风,希望香港能多点这种百分百由自己负责的制作。

54分钟前
  • 高詩遠
  • 还行

虽然评价很高,也励志,也哲学。。。可是就是喜欢不起来。

59分钟前
  • 拣尽寒枝
  • 还行

麦太太:“从前呢,有个小朋友撒谎。有一天,他死了。“从前有个小朋友很用功地念书。长大了之后,发财了。”“从前有个小朋友很不孝,有一天,他扭伤了脚。”麦兜: “……” 麦兜(皱眉):“妈妈,我想睡了。”麦太太:“从前有个小朋友早睡晚起。第二天……死了!”

1小时前
  • 力荐

1.从前有个小孩早睡晚起。于是他死了。2.原来有些东西没有就是没有不行就是不行。没鱼丸没粗面没去马尔代夫没奖牌没张保仔也没有咬过个包。原来蠢不是那么好笑。蠢会失败会失望。失望不是那么好笑。肥也未必好笑。肥不一定大力。大力也不一定行。大个之后。到我面对这个硬邦邦未必那么好笑的世界。

1小时前
  • 黑胆汁。
  • 还行

我记忆中的麦兜去哪儿了?纸包鸡鸡包纸……

1小时前
  • 雪夜难行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