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对搭讪秘诀

How to Talk to Girls at Parties,派对撩妹守则(台),派对把妹秘诀,给男生的派对搭讪指南,如何在派对上搭讪女孩,如何在派对上与姑娘聊天,闪光少女撞地球

主演:妮可·基德曼,露丝·威尔森,艾丽·范宁,斯蒂芬·坎贝尔·莫尔,马特·卢卡斯,埃拉丽卡·加拉切,汤姆·布鲁克,乔安娜·斯坎伦,艾利克斯·夏普,艾洛伊思·史密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7

《派对搭讪秘诀》剧照

派对搭讪秘诀 剧照 NO.1派对搭讪秘诀 剧照 NO.2派对搭讪秘诀 剧照 NO.3派对搭讪秘诀 剧照 NO.4派对搭讪秘诀 剧照 NO.5派对搭讪秘诀 剧照 NO.6派对搭讪秘诀 剧照 NO.13派对搭讪秘诀 剧照 NO.14派对搭讪秘诀 剧照 NO.15派对搭讪秘诀 剧照 NO.16派对搭讪秘诀 剧照 NO.17派对搭讪秘诀 剧照 NO.18派对搭讪秘诀 剧照 NO.19派对搭讪秘诀 剧照 NO.20

《派对搭讪秘诀》剧情介绍

派对搭讪秘诀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77年的伦敦郊区,三个痴迷庞克音乐的男孩,整日游荡街头、耍废装酷。某日得知当地的庞克精神领袖要举办派对,青春生涩的男孩们决定闯入把妹,没想到却误入外星人派对。撩妹不成,反而对外星女孩一见锺情,为了展现地球人的大爱,一场四十八小时的地球庞克体验之旅也就此展开! 本片改编自奇幻小说家尼尔盖曼的同名短篇故事,曾以《摇滚芭比》风靡影乐坛的导演约翰卡麦隆米契尔,巧妙结合宅男把妹与外星人报到的喜剧元素,并添入庞克音乐与叛逆精神,找来妮可基嫚变身银髮爆炸头庞克教母,嘶吼呐喊摇滚不死;饰演外星女孩的艾儿芬妮,则是从乖巧天真,摇身一变为性感烟燻庞克妹,在迷幻怪诞的影像风格中,与潜力新人亚历克斯夏普,谱出一段诡谲浪漫的恋情。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逃学威凤光灵红旗渠的儿女们分贝人生灰姑娘DJ大旅行3使女的故事第四季进出口我丈夫的煤气灯:摩根·梅泽尔的故事妈妈的笔记本紫音之王都是陌生人惊涛迷局三傻西行记鲨齿险滩克林真假学园4越狱协议真假学园3寻找恋人的方法接触小吸血鬼野孩子主人不见了海盗旗升起第一季夜之亡灵恶灵空间吸血鬼马上死运动学概论我的同桌又上热搜了

《派对搭讪秘诀》长篇影评

 1 ) 妙趣横生的科幻音乐剧

虽然出自美国导演之手,然而这部科幻音乐剧拍出了相当纯正的英伦气息,红砖墙房子、浓重的英式口音以及鼎鼎大名的朋克乐队海报与唱片,仿佛时光倒流回德里克·贾曼和肯·洛奇作品中的70年代,这种英伦电影专属的时代感在风格化的摄影技术里还原出来。

好几段延时摄影以及滤镜拍摄的场景,生动地描绘出主人公的生活背景和雀跃无比的兴奋心情。

我没看过原著作者尼尔·盖曼(Neil Gaiman)的这部小说,但是这个改编剧本成功捕捉到朋克群体与外星人的相似之处,并以诙谐流畅的手法展现出两个“物种”之间的沟通交流,进而互生情愫的离奇情节,便是整部电影妙趣横生的来源。

没想到朋克与外星人两个群体使用的暗语里也有交集的部分,尽管彼此有着并不一致的含义,但是男女主角各说各话却能心领神会的段落令我着迷不已。

还有外星人无法消化酒精而引发呕吐的设计,与普通人在疯狂派对后的情形如出一辙,实在令人脑洞大开而幽默感十足。

而两者的父辈对子女的管教方式,无论是外星人的“吞食”,还是朋克做派的放任自流,都相当耐人寻味,令情节的高潮段落突然充满了现实隐喻的意味。

当然,影片最精彩的莫过于朋克音乐。

尽管我并非朋克乐迷,但是贯穿全片的经典曲目令人亢奋而喜悦,男女主角在台上表现的一段最出色,出神入化的动画效果,与歌词里的意境合为一体,尽管这纯粹就是MV的拍摄手法。

妮可·基德曼出场不多,却以夸张的朋克教母造型以及幽默的诠释俘虏观众,女主角艾丽·范宁本身的外形就跟外星人有不少相似之处,跟《霓虹恶魔》里的表现不相上下,而最大的败笔似乎就是男主角了,感觉不到他身上有暴烈的朋克气质与精神,更像是斯文柔弱的邻家男孩,效果大打折扣。

 2 ) 弱鸡外星人

奇幻荒诞影片吧,不是看的太懂,外星生物吗,貌似人畜无害只是吃自己孩子而已,那你管他干嘛,随他去吧。

里面大牌真不少,竟然妮可基德曼,范甘宁都在,范看上去就是邻家少女好看。

电影里这邪教组织整的跟无限宝石是的,好几个颜色的衣服排排站表演杂技,没有任何战斗力,只能控制别人还成功率不高,然后帮别人打飞机时候会分裂,这种荒诞幽默确实不太能理解

 3 ) 记几个熟脸酱油

乘还有印象~范宁和男主唱歌那场戏背后的鼓手小姐姐叫Vicky Smith,给Jamie T / M.I.A. / The Big Pink 打过鼓,大粉红巡演的时候见过真人,哈哈哈。

餐厅服务生是Simon Amstell,不知怎地都没有credit,明明是有两个镜头一句台词的。

Music score是Nico Mulhy,那个男主最先听到的非常太空未来感的main theme。

这位大叔是去年和Sufjan老师合作发天文馆的音乐家啦。

很“熟”因为前几个礼拜刚刚去过他的演奏会(揍插曲里听着过耳最熟的是Ezra Furman,这首叫“Rainy Life”,不懂为啥Spotify的OST专辑里就缺这首没有收录。

 4 ) 这片在全球上映都应该打上分级

到处橡胶,字母圈重度宣传片,所有画面一秒变AV。

看得我只能想到直男小男孩给女孩看AV嗑药以得到机会强奸对方的新闻桥段。

果然你们英国人喜欢把所有的性爱指南都做成av。

满嘴“成年人会吃他们的孩子”,然后把男孩女孩聚集起来看现场群交,于是导演本人和编剧(盖曼代表)扮演了一把皮诺曹里对男孩说“你爸爸骗你,他怕你变得比他牛,所以你跟我们走吧”的拐卖儿童人贩子。

充分说明了对十六岁儿童脑袋保护的必要性。

至于主线,未成年妈妈怀孕拯救文明?

所谓朋克就是脏乱破群交,求出位求出名?

男孩要求与少女做爱,理由是“病毒有爱”?

祝编导和盖曼本人由此彻底糊墙,谢谢。

说这电影是宣传朋克?

还不如说是抹黑。

朋克男孩用朋克把妹,朋克对他们来说除了把妹利器还剩什么?

“她左边比较大,右边手感好”传遍学校社区的男孩们,被外星人开了苞于是开始学会做绅士?

这种转变说明什么?

说明绝大多数男人需要知道,社会安全人人有责,否则自己也会变成受害者,满嘴某个妹子“大不大”“手感好不好”,他们可是认为自己除了酷只剩酷。

至于女孩是什么?

等待被播种的土地。

等待被揉捏的棉花糖。

只是她们绝对不是人。

到底可怕的是吃人的星球,还是强奸未成年人的未成年男人?

 5 ) Speechless amazing

一部超HIGH到无法分类的电影。

不要被片名迷惑,其实并没有讲太多搭讪秘诀,倒是充斥了很多天文学 进化论 人口学 食人 邪教 雌雄同体 无性繁殖等等的概念和讨论。

虽然主线只是发生在GOD SAVE THE QUEEN年代的外星少女和朋克少年的爱情故事,但PUPPY LOVE甜腻又疯狂,一句let me be your virus就足够打动人。

女主范宁非常可爱,男主的设定让我时不时想到多年前最爱的英剧Skins里的那些wanker少年。

中间那段神交MV应该是在致敬SUEDE的同名专辑和HEAD MUSIC的封面,虽然歌词非常Sex and Pistol。

视觉风格太值得称道,有70年代复古科幻朋克感——不知道有没有这个流派。

那些色彩斑斓 诡异怪诞的分裂融合场景在我脑中挥之不去,并不由得回想起被Channel V启蒙的少儿时期。

本片道出的真理是这个世界上只有真朋克才能和外星人无障碍交流。

一众外星人自称来自美国,却披着米字旗在英国晃荡,被饰演英伦朋克教母的尼可基德曼喊道你们是我们的后代。

哈哈。。。

以为导演是英国人,结果发现是美国人在自黑。

总之就是Speechless amazing,唤醒了我沉睡多年却不曾改变的朋克少年心!

 6 ) 废柴男孩撩上外星女,竟然是用这种姿势

炎炎夏日,看电影当然得来点不一样的。

最好是激情洋溢,还要消暑解压,所以一部电影映入我的眼帘,那就是《派对搭讪秘诀》。

它有派对,人们把酒言欢,在迷幻的音乐和酷炫的灯光中释放,气氛high到爆。

它有女孩,一群迷人养眼的姑娘,引爆雄性荷尔蒙。

艾丽·范宁和妮可·基德曼在其中为首坐镇,光靠这两张脸,便可惊艳四方。

乍一看,分明是欧美青春电影的标配,也许男主还是个腼腆的男生,从不会搭讪到遇见真爱,然后少年少女们再经历点什么事,最终找到自我,简直完美。

套路是那么个套路,但有时还真需要这类电影,我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准备在午后清爽一下。

可看完之后,觉得自己还是太年轻。

故事是青春不假,但不知这片子是导演磕了几斤药才拍出来的。

想要解答搭讪困惑的同学,可以绕道了,不要被这个片名骗了,这不是什么泡妞把妹教学,这是个奇妙与怪异并存的大杂烩,各路风格元素都在本片碰撞,爱情、科幻、外星、喜剧、惊悚......

影片改编自同名短篇小说,曾获雨果奖最佳短篇小说提名,收录于短篇集《易碎品》中,是尼尔·盖曼的作品。

尼尔·盖曼,曾被评为后现代文学十大作家之一,他的《美国众神》、《星尘》等作品都是雨果星云的常客,他来过中国,还曾想去改编《西游记》。

除了作家,同时他还兼任记者、编剧、漫画家等职业,正了八经全能大神一枚。

但大神在写这篇小说时,构思并没很复杂,它只描写了一个15岁少年在奇异派对上的三次搭讪,重点放在青春期的懵懂上。

尼尔·盖曼普通导演可能就顺着这个思路拍了,但本片的导演可是约翰·卡梅隆·米切尔,不大改特改肯定不尽兴,他可是出了名的艺术怪咖。

他的电影一直很不一样,《性爱巴士》里他通篇描述性爱,不粗俗反而温暖治愈。

而在《摇滚芭比》中,他更是自编自导自演,塑造了一个变性摇滚歌手,让人印象十分深刻。

拿到《派对搭讪秘诀》,米切尔第一件事就把这个短篇扩充到了102分钟,接着将男主增加到三个,女主从黑短发改成金发,原著的外星元素也被完善,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社会体系。

除了这些,原著中轻描淡写的朋克被放大,成为了电影的主打风格。

没错,是朋克。

影片聚焦在1970年代,那是朋克正兴起的时候。

性手枪和The clash等乐队开始出现,他们有别于其他的摇滚乐队,违背主流,违背特权。

一句话便可表明区别,摇滚的精神是Love & peace,而朋克则是F*ck the world。

不讲究什么音乐技巧,它更像是年轻人发泄不满的一种方式。

性手枪乐队影片的故事就是围绕三个朋克少年开始展开。

Enn, John, Vic每天游荡街头,动不动就冲着人比中指,怎么让人讨厌怎么来,十足混蛋。

听朋克是他们共同的爱好,这天他们又相约去了一场朋克派对,三人狂欢过后却没尽兴,因为把妹没有成功。

但在回家的路上,他们听到了前卫的音乐,于是沿着声音他们误打误撞地闯入了一个奇特的派对。

派对里的人身着各色皮衣,表情僵硬,行为举止十分诡异,舞姿令人悚然。

但三人却很兴奋,以为这是什么主题派对,于是被吸引加入其中。

其实,这是群在地球短暂停留的外星人,平常在各个星球游玩,被称为矮星一族。

由颜色区分为六大支,代表人体的脉轮,分别为灵魂、精神、声音、意愿、性、力量,各自有着不同的身体构造和特点。

虽然形态各异,有各自的精神崇拜,但他们整体还是比较和谐,如同一个乌托邦有序的存在着。

不过,女孩Zan却显得格格不入,她一头金发,穿着自己的连衣裙,开场他就怒怼族群里的长老,还准备用剪刀将自己的长裙剪短。

在这时,她遇到了男主Enn,两人一见钟情,感情迅速升温,选择私奔一起逃离了派对。

于是,朋克少年和外星女孩的浪漫爱情,就此上演。

Enn先带Zan参观了他家的树屋,向她展示自己的漫画作品。

女孩还和男孩的母亲跳了古怪的舞蹈。

然后,在街头去做疯狂的事,做恶作剧。

或者用耳机听一首音乐,一起接吻,一起啃食一颗西红柿。

当然还有朋克,这也是Zan最好奇最想了解的东西。

于是,Enn带她去见了女王Boadicea,她开的地下酒吧是朋克爱好者心目中公认的“圣殿”。

Enn本想申请让自己的乐队作为派对主唱,却被嫌弃拒绝,可Zan的造型气质却吸引了女王的注意力。

这是妮可,真不是杀马特很顺利,Zan便获得了登台的机会,刚开始还有些胆怯,但Enn的加入让她放的更开,两人也渐入佳境,在舞台上声嘶力竭。

Zan也彻底体会到了朋克的自由,和心爱的男孩一起疯狂,画面在这里也出现高潮,变换着色调,镜头不停旋转,两人的脸开始交叉重叠,仿佛进入外太空。

这段戏犹如MV,导演把现代音乐现场的LED加入这场狂欢中。

演唱后,两人的灵魂深处达成和谐,Zan的脉轮也发生了转变,“爱”从此诞生。

可是,兴奋的Zan却不小心把自己的秘密全告诉了Enn。

除了自己外星人的身份,原来他能陪伴Enn的时间只有48小时,而他们的族群还有个恐怖的规定,就是晚辈会被长辈吃掉。

Enn觉得自己受到了欺骗,族群的人也想方设法在追捕Zan。

叛逆躁动的青春,以及开花结果的爱情,都面临着瞬息消散的危险。

这部片上映以来,一直有所争议,国内外的评论刚好两个极端。

国外影迷普遍觉得本片很无聊乏味,故事乱成一锅粥,看完后没什么可以值得思考的东西。

国内影迷反而觉得本片的气氛不错,有浪漫的爱情,也有些恶趣味的桥段,偶尔主角也会金句频出。

不知到底是他们太严肃,还是我们对朋克还保持着新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电影里的少男少女是很让人羡慕的,虽躁动不安,但勇敢无畏,疯狂纯粹,不管是烦恼还是愉快,他们都选择横冲直撞。

时常看看这种“神经质”的电影,也许会让你我老的慢一点吧。

 7 ) 想看就看呗

影片刚开始我以为真是如片名那样,是典型的美式青春片……慢慢地,看到后来,我懵了,什么鬼?

那群穿着五颜六色的人又是什么鬼?

外星人?

我真是…… 总的来说呢,影片结束我还是处于一种懵的状态。

影片想讲啥呢!

音乐?

朋克好像不是自由与爱的象征吧!

梦想?

后来男主卖起了画!

科幻?

我只看到了奇幻!

爱情?

48小时的恋爱也没擦出什么火花,唯一让我觉得像恋爱的就是两个人吃西红柿的那一段。

在我看来有两种:一是想表达的有很多;二是什么都不想表达,只是单纯的想拍个东西,可能就是突然的“想吃点东西”“想看部片子”“想发个呆”。

无论是哪种,“你是你,她是她,当你们在一起,就一切不一样了”。

有一千万个观众就有一千万个哈姆雷特,至于你认为这部影片在讲啥,那就在讲啥呗!

无所谓,我们只是普通的观影者,没指望看出个什么大道理、大神奇、大伟发之处来。

 8 ) 《派对把妹秘诀》:重回70年代的朋克现场

胤祥发自戛纳http://cinephilia.net/57380

《派对把妹秘诀》的原著短篇小说《给男生的派对搭讪指南》曾获雨果奖最佳短篇小说提名,收录于尼尔·盖曼的短篇作品集《易碎品》(已经在2013年和2016年各有一版简体中文版出版)。

这部由《摇滚芭比》《性爱巴士》的导演约翰·卡梅隆·米切尔执导的作品,因为爱丽·范宁和妮可·基德曼的参与而早早就获得了媒体的超高关注。

不过尼尔·盖曼大神到戛纳来走红毯大概纯属打酱油,因为这部电影跟原著的关系……大概只有“两个男生在趴体上遇到了几个看似外国留学生而实际上是外星人的女孩”这个logline,而且影片还中改成了三个男生;影片中最为出彩的、占据巨大篇幅的朋克音乐,原著中只提及了一句……而令人高呼“什么鬼”的外星人的社会体系、服饰和音乐完全来自影片团队的创造。

不管用什么标准来衡量,这部影片都能算的上十分精彩。

片名虽然看起来像是个青春片或者性喜剧,但竟然被导演拍成了又飞又躁的朋克音乐片和脑洞大开的科幻片的一个谜之混合体。

故事设定在70年代朋克音乐兴起的初年,三个十五岁的中学生在青春躁动的同时,着迷于朋克音乐;三人在一个朋克live演出上把妹未果,回家路上误打误撞进了一个奇怪的趴体——后来我们知道这是一群路过地球的外星人正在举行的活动——并各有所获:Enn把外星妹Zan带回了家,肥仔John在一通狂舞之后迷上了外星迷幻音乐,而帅哥Vic则在被外星妹stella爆菊后被多P吓得落荒而逃。

原著的情节大概就到这里,后面的主要情节是Zan获得了48小时的外出许可,在Enn的带领下去体验了解朋克文化寻找自我谈恋爱并……怀孕(!!!

),并最终在以朋克女王Queen Boadicea带领的朋克军团帮助下,完成了对外星人社会制度的颠覆。

这个故事……其实剧透什么的真的无所谓,看过《摇滚芭比》的大概都能想象本身就是摇滚歌手的米切尔能把片子拍得躁到什么程度。

剧作嘛……相当于尼尔·盖曼就是写了个开头,要认真分析的话,影片的剧作算的上是一种较为新颖的尝试。

影片有着对70年代英国伦敦郊区的细致再现,对朋克音乐和文化的理解也相当到位。

在影片男主人公看来,朋克就意味着一种打破一切社会规范、挑战一切权威的的自由生活和艺术表达方式;而事实上朋克音乐及文化仍然有着一套十分清晰的表征体系,比如发型、服装、纹身、涂鸦、语言、行动……以及音乐上的某种结构形式。

这些在某种意义上形成了堪比二次元文化的、某种具备表演性的能指系统,或者说是相对于“普通人”(以片中Enn的母亲为代表)而言的另一个“世界”(展开写的话是詹金斯的脉络……所以就算了)。

而外星人则有着等级分明的严整社会体系和社会规则,比如以颜色区分的等级(不得不再次赞美一下片中颇有朋克范儿和二次元感的、乳胶材质的奇装异服……红毯上妥妥儿轰杀一切十八线网红),未来主义式的迷幻音乐与状如某种cult仪式的舞蹈,奇异的性行为方式、“师长”制度(parent-teacher)和吞食后代维持生命的社会组织形式等等——这些是科幻或奇幻类型中所谓“设定”的部分,当然用詹金斯的话说也是一个“世界”。

这个服装设计……剧作上的有趣之处就在于经常是三个世界的不同逻辑之间进行的对话,尤其是将朋克世界与外星人世界作为现实世界的不同层面的差异物,而影片的主人公Enn和Zan分别处于各自世界与朋克世界的交叉位面,并通过“神明附体”般的一曲朋克现场表演(米切尔在这里甚至直接拍成了一段MV)获得了……生命的大和谐……说得再明确一点的话,影片是通过把朋克文化与外星文化分别(就现实世界而言)异质化和(就自身而言)体系化,然后在两者之间建立起明确的互文关系,可谓是在类型混合(这里是科幻片和音乐片)的时代潮流上的领先之作。

做意识形态批评的话,它在某种意义将朋克文化呈现为某种具备革命性的、青春的乌托邦冲动,却将与之形成互文关系的外星文化书写为一个典型的(即将走向灭亡)反乌托邦社会,而两者的结合(男女主角在朋克音乐中完成的的生命大和谐)导向的是一个二难选择的死局,最终也是以想象性的抚慰作为结局——男主不再迷恋朋克,成为了一名作家;而他与女主的后代(……)从无尽流浪的旅途中返回地球,来到他的面前。

要这么一看,影片其实还有不少语焉不详和不够完整之处,但跟其本身的娱乐性和观赏性比起来,其实并不那么重要。

朋克少年与外星少女鸡同鸭讲式的交流笑点密集,妮可·基德曼扮演的朋克女王和艾丽·范宁的朋克少女是全片最大的卖点也是最具观赏性的点,至于科幻嘛……搞那么复杂的社会设定其实也没几个人关心,搞明白这是为了与朋克文化行程互文,并为叙事动作建立阻力就行了。

其实对导演来说,把外星人拍得怪力乱神才是正经事——这才是真朋克呢!

 9 ) 我们如何活着

电影乍一看会以为是外星人大战朋克家族,其实有很多深刻的东西需要挖掘 这次的反派也是打着“种族不停繁衍就会耗尽星球的资源,所以父母们应该定期吃掉自己的孩子” 来控制人口(比灭霸的响指过程要残忍一些) 在欧陆理性主义前 人们思考活着的意义都是以整个种群而言 个人的享受应该被压抑 而Punk男主在大会上指责长老”我的爸爸虽然九岁就把我抛弃了 但他也比你们强 我至少活过了” 选择Punk做主题 影片一开始就解释了“朋克就是释放内心真正的你” 近现代哲学思想就开始从个人的角度去思考活着 毕竟对人类整体来说我们的个体是多么不起眼的一环啊 我们的喜怒哀乐 是死是活 真的会影响到整个人类的繁衍吗 既然不会 那就要珍惜活着的日子 只有活着 你才存在于世 才能感受 不论是痛苦还是快乐 一切都因活着 发生到你身上 这是有生的感觉 影片对女主的外星种类没有做过多的解释 我们不知他们从何而来 又到哪去 让人颇有些摸不着头脑(但很多事就是莫名其妙的 有陌生人会恶意攻击你 也有陌生人会莫名对你好 RickandMortyS01E03 Anatomy Park 甲肝怪和丙肝怪观后有感)也许这是作者故意的手法 以男主的视角呈现这个故事 男主也不比我们观众了解多少 而他是一个真正活过的人: 对女王加冕一事不屑一顾,在家庭庆祝派对上公然竖中指脏话不断;安顿完女生睡在沙发后,一个人跑回房间里绘画;赤着脚行走在草地溪流边,爬上父亲给自己做的小木屋(墙壁上贴满了自己创作的Virus boy);在排粪管附近吃野生番茄并拿去卖(人是无法消化番茄籽的);和朋友们一起三个小伙子坐着一辆自行车(后座一人 前面篮子里一人)………… 至于如何在派对上搭讪女孩呢?

作者也给出了答案 不用想着惊人的开场白 做自己就好 男主从没问过女主的身世如何,只听她说“我有48个小时“ 就牵起她的手 兴冲冲的带她去体验人生了 结尾另外一个小伙伴让他给今晚约会的自己一些建议,男主说 “You are you. She is her.It's different when you‘re together.” 外星人是这样,咱们地球人也一样,你是你,TA是TA,两个不同的人,在一起能一样吗,既然这么复杂就不要试图去完全掌握对方,给彼此留有一些空间 最后,说一下Virus boy,男主创作的病毒男孩,在小木屋中有解释,一个发型夸张的小男孩朝法西斯士兵发射了朋克病毒,它侵入士兵脑中,最后行为举止变成与小男孩一样。

朋克是一种病毒,思想是一种病毒,这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病毒,因为它太具有感染力了,人人都渴望脱下西装革履,回归心底里的那个小孩,感染那些能理解它的人。

影片的结尾,女主为了改变自己星球的衍生方式,拯救同类,毅然离去,男主继续他的创作生涯,成为了人气颇丰的小说漫画家,一群青少年回来找他签名,告诉他 “我们想留下来” 画外音 “我们想体验活着的感觉 ” 我和男主一起泪目 不仅仅是终于见到自己孩子的欣喜,更是自已毕生所坚持的朋克,病毒思维,存在先于本质之说,得以延续。

 10 ) 观后梦

这是我在南昌四天来第一次做梦,或说第一次醒来后记得自己做过梦。

来自一个和彭彭的午休,五点二十几到六点十几。

我梦见我和一个像是吴霜的女孩在山村间蜿蜒的路上赶着要去一个地方,南方的,下着雾雨的天气,我们从较高处俯瞰接下来要走的曲折盘旋的山道,像是四川,或是日本,我们像是有一双不大不小的翅膀,使得我们可以冲锋后在空中滑行一段距离,像鸡鸭那样,这并不会更快吧,但是我们一直都在冲锋和滑行,飞翔的快感。

我们赶到另一个村子,那里有个即将对村民进行表演的摇滚乐队正在等着我们,我们并不是乐队成员,我们可能是乐队成员的朋友,或者是和这场演出有关系的人,总之我们赶到后他们才开始演出。

是一个朋克乐队,没有一个标准的舞台,演出时乐队在屋子里横冲直撞,他们似乎有个多余的带架子的话筒,应该是一个像是带着架子的话筒的杆子,但它的末端也就是话筒处更大些,像是漫画化的放大了的话筒,乐队撕心裂肺唱着歌,同时还拿着这跟杆子逼问某个人,可能是某个听众,我似乎也在中间一段歌词时被这根杆子逼到墙角,乐队成员们在我对面聚合成像是要向我扑来的海潮,主唱唱着即兴的歌词,共享着只有我们知道的秘密,确切地说是我的秘密,我感到一种找到共谋不再独自承担负罪感的甜蜜,或许根本没有负罪感只有孤独感,这还不够确切,还有一种自己所做的犯罪如一件艺术品被观众欣赏的满足感,我的智力/能力/品味得到了一次表达,同时又惯例抽离地想他们(乐队)不必搞这么夸张的。

梦的结尾是主唱把那根杆子指向了我旁边的一个人,他也在舞台上,和我一样被指得跌坐在墙角,他们在审问他,质询他,他是个留着短寸身体厚实的男生,短袖袖口被强壮的胳膊撑着,他干净黝黑的脸其实挺好看的,此时写满了惊慌无助与恐惧,我就坐在他旁边,远远地看着。

《派对搭讪秘诀》短评

难道现在朋克到都只对外星人感兴趣的地步了

9分钟前
  • 徐友惟
  • 较差

[派对搭讪秘诀]是什么,朋克。(笑)艾丽·范宁自从[霓虹恶魔]之后就不能“好好”演戏了,这次又碰上了[摇滚芭比]约翰·卡梅隆·米切尔,妮可·基德曼也变成“野鸡”模样。新一代“三傻大尬外星人”,艾利克斯·夏普和范宁那段“尬唱”绝对是片中经典,真羡慕那些能在大银幕上观赏的小伙伴。

11分钟前
  • MovieManic
  • 还行

女主加一星,片子一般,不喜欢这种类型,看的烦躁

14分钟前
  • 罗洋
  • 还行

这个电影名的垃圾程度和《爱情是狗粮》有的一拼的。艾丽范宁的戏路在WTF类型越走越远。朋克大战极简风外星人的设定真的非常朋克,还是别整那么多掉帧和ppt我还挺喜欢的

15分钟前
  • 小月饼
  • 还行

尼尔·盖曼的科幻还是挺厉害的,有点像《人体异形》的感觉,不过更厉害的是导演拍1970年代的故事,就真的从服化道到视听风格都在切近那个年代,朋克精神不仅是外在视觉上,还是这个故事的核心,拍的gay gay的,很欢乐。

1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哈哈哈哈,太飞了!千万不要跟我一样,被片名所欺骗。这怎么可能是一部青春爱情科幻音乐中二病的电影呢!但事实是,真的是...看到男女主角一同登台唱朋克那点真的眼睛有点湿,怎么回事!是老了吗还是我还年轻二逼...总之喜欢怪怪feel的不要错过~

21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其实也不朋克,科幻和摇滚元素都是为了满足感官,内核还是传统青春片的范式,再加上温情脉脉的结局,也太没想象力了吧!硬件部分完成度颇高,喜欢年代复刻和间歇发作的抽帧综合症,气质极漂亮。中段演出戏的飞行感太重了,仿佛嗑药现场,非常华彩。不确定是不是为了电影节特制,价值观未免也太安全了些,和B级片的外套实在是不贴合,两不讨好。何况顶马老师有云:朋克都是娘娘腔嘛。

26分钟前
  • tankry
  • 推荐

这部电影真是又酷又硬啊~但是很不好打分,因为感觉。。。。很酷炫但是又很一本正经在胡说八道。

27分钟前
  • 你一定撩不动我
  • 还行

emmm是我看不懂的那类片子。

29分钟前
  • 杜望川
  • 较差

#cannes2017 lets punk'd shit up!!!!!!表白JCM一百次

31分钟前
  • 大 蜹 蜹
  • 力荐

男女主可以单拎出来拍一部英伦甜系爱情轻喜剧。

36分钟前
  • 七海
  • 还行

试图成为Cult经典都是不够Cult,另外能不能不看范宁和妮可阿姨了,一想到这两人在今年电影节各自有三部作品都快哭了。

37分钟前
  • 文西
  • 较差

关于外星人和朋克的鬼扯就是英国小孩的磕药聊斋

40分钟前
  • 曼特宁
  • 推荐

莫名其妙的傻屌电影

44分钟前
  • 大傻曹
  • 很差

比想象中好看,摇滚还真是能瞬间让人嗨起来的东西。一段奇缘。

45分钟前
  • 瑶瑶
  • 还行

爱才是令一切都屈服的终极大boss,喜欢这份中二的浪漫

48分钟前
  • YENK
  • 力荐

密集而来的鬼马精灵,迷幻世界的最高标准是自由,朋克也不能让外星人受伤,鸡同鸭讲但是怪咖之间总能沟通。简直是穿着可爱粉色玻璃纱小裙子的电影!对范宁一直没什么爱好,看完片却与导演意外对接。再一看,这是我喜爱的《Shortbus》的导演呀!

52分钟前
  • 蜉蝣
  • 力荐

就超棒啊!各种象征和解构,想象力又放飞又可爱,当然我最爱的不是大家的范宁是她的parentteacher我们传教士小分队的小天使!!七星连珠!!!

57分钟前
  • 道臣岚
  • 力荐

不管导演是抽疯了还是吸high了,本片至少表现出了可贵的想象力,外星人奇特的造型及繁衍习惯都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六大种群的内在涵义也有些许嚼头;70年代的迷幻音乐、朋克摇滚与天马行空的科幻创意撞击在一起,更产生了奇妙的化学效应;虽然故事本质有点小言,但一点都不会让让人感觉腻味。

1小时前
  • Tina
  • 推荐

1.足够深井冰的科幻片,设定太特么好玩了。北京朋克都声称自己揍过年轻时的大Z伟,伦敦朋克更牛比,直接揍外星人。2. 尼克·基德曼版中年朋克果儿,很有味道,一大把年纪还是果范儿十足。3.试问哪个朋克少男,不想和范宁来场蠢蠢萌萌的恋爱?

1小时前
  • 诸葛若见
  • 推荐